CN107376011A -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6011A
CN107376011A CN201710642128.1A CN201710642128A CN107376011A CN 107376011 A CN107376011 A CN 107376011A CN 201710642128 A CN201710642128 A CN 201710642128A CN 107376011 A CN107376011 A CN 107376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bone
ether
preparation
polyether
ke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21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6011B (zh
Inventor
陈梓煜
邓世捷
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angd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421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6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6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6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6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6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8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02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bones; weight-bearing impl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为:S1:数据获取;S2:数据分析;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S4:人工骨模具制备;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扁平化的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至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得到人工骨产品;热等静压的一次成型制备技术可大大缩短人工骨的制备时间,有效降低制备难度;同时,经模拟测试可得,利用热等静压技术进行人工骨产品的制备,聚醚醚酮利用率可达95%。有效提高了聚醚醚酮的利用率,降低了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以及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在临床上通常会使用骨修复材料进行上述骨缺损的康复治疗。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和金属假体两种,其中,自体骨存在着增加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的缺点,而金属假体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因此,人工骨替代材料移植修复骨缺损成为医学重点。人工骨(Artificail Bone),是指可以替代人体骨或者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人工生物材料。当需替换关节或治疗骨断裂时,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再生功能实现骨的自身修复;然而,在许多情形下,人体骨并不能实现自身修复,例如骨组织坏死、骨关节创伤等,这时就需要人工骨的帮助,理想人工骨材料的研制是医学和生物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聚醚醚酮是一种新型工程塑料,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耐辐射和电气性能;同时,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聚醚醚酮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聚醚醚酮是一种非常好的可以代替金属的人体植入材料;聚醚醚酮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比起金属其弹性模量和人骨更为接近,且力学性能可完全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使用聚醚醚酮制造人造骨,一般采用医用级板材机加工的方式,这种传统方式主要存在着成本高昂的缺点,若采用板材切割、机加工的方式,会导致大量材料的浪费,聚醚醚酮原材料的利用率仅为5~30%,而医用级聚醚醚酮的价格高达5000美元/公斤;如果采用注塑的方式,需要为每一个患者定制模具,模具的成本更高。同时,还存在着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不足,由于颅骨是一块不规则的、带有弧面的骨头,而加工这样的一块人工颅骨,如果采用传统加工的方式,需要用到数控机床进行缓慢的加工;如果采用注塑的方式,因为模型复杂,模具的加工周期很长,注塑的成本也相应地非常高昂。
因此,研发出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醚醚酮人造骨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醚醚酮人造骨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为:
S1:数据获取:获取待植入部位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
S2:数据分析:将S1所得医学图像数据转为骨骼的3D模型数据;
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逆向设计得扁平化模型数据,根据所述扁平化模型数据制备聚醚醚酮人工骨中间产物;
S4:人工骨模具: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制备人工骨模具,所述人工骨模具的材料选自: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所述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工艺将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软化弯曲,贴至所述人工骨模具表面,得人工骨产品。
优选地,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模拟检测:
所述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将所述人工骨产品与S1得到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模拟比对,用于验证所述人工骨产品的精确度;
或,所述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制备所述人工骨产品待植入部位的结构,将所述结构与所述人工骨产品进行匹配。
优选地,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数据优化,所述数据优化步骤在所述数据分析步骤之后以及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之前进行。
优选地,所述数据优化的方法选自:镂空减重、内中空减重、力学结构优化以及人体组织结合界面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S3中,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的制备方法为:3D打印和/或CNC加工;其中,CNC加工为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的简称;
S4中,所述人工骨模具的制备方法选自3D打印、CNC加工以及铸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热等静压工艺的加热温度为:100~400℃。
优选地,所述热等静压工艺的压力为3~20个标准大气压。
优选地,所述热等静压的加压介质选自:空气、氮气以及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数据获取的方法选自:CT、NMR以及MRI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为:S1:数据获取;S2:数据分析;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S4:人工骨模具制备,所述人工骨模具的材料选自: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扁平化的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至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得到人工骨产品;热等静压的一次成型制备技术可大大缩短人工骨的制备时间,有效降低制备难度;同时,经过计算机数据模拟测试可得,利用热等静压技术进行人工骨产品的制备,聚醚醚酮利用率可达95%。有效提高了聚醚醚酮的利用率,降低了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造成本。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醚醚酮人造骨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醚醚酮人造骨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
S1:数据获取:获取待植入部位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利用医学扫描设备,对病人待植入部位的骨骼进行扫描检测,得到病人待植入部位的医学图像数据,可以知道的是,此处的医学图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待植入部位本身的医学图像数据,还包括有待植入部位周边的骨骼状况的医学图像数据,以便为待植入部位的骨骼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撑。
S2:数据分析:将S1所得医学图像数据转为骨骼的3D模型数据;医学扫描设备获得的数据为图像数据,为进行后续的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以及人工骨模具制备的步骤,需将S1中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所需要的待植入部位的骨骼的数字化数据。
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逆向设计得扁平化模型数据,根据扁平化模型数据制备聚醚醚酮人工骨中间产物;由于人造骨的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具备一定的弧度,如果直接通过切削等方式制备,会损耗太多的原材料聚醚醚酮,因此在S3中,通过逆向设计,得到扁平化的人工骨中间产物,此时,由于该中间产物是一个扁平化的结构,因此在用料上,可有效减少切削的用料,减少了聚醚醚酮的用量;同时,由于此中间产物是一个扁平化的产品,制备时间也大幅缩短,制备的难度相应降低。
S4:人工骨模具制备: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制备人工骨模具,人工骨模具的材料选自: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在S4中,利用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这一类成型性好、价格低廉的材料,利用S2得到的3D模型数据,制备待植入的人工骨的模具。与直接制备聚醚醚酮人工骨相比,制备由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材料的人工骨模具的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选用的人工骨模具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可通过简便快捷的方法制备较为复杂的多种结构,因此,在此处人工骨模具的制备过程中,只需花费较低的成本以及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不会由于制造模具而导致整体制造成本的升高以及制造时间的延长。
此处,还可以得出的内容是,在实际制备人工骨产品的过程中,S3和S4二者的先后顺序并不需要做限定,既可以先行制备人工骨模具,也可以先行制备人工骨中间产物,二者谁在先谁在后,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和制得产品的技术效果。因此,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工艺将人工骨中间产物软化弯曲,贴至人工骨模具表面,得人工骨产品。在完成人工骨模具制备以及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后,通过热等静压的技术,人工骨中间产物在加压介质的作用下,加热后软化弯曲,紧贴在人工骨模具的表面,得到了人工骨产品。通过热等静压技术所制备得到的人工骨产品,具有良好地精确度,所制得的产品可满足使用需求;同时,与切割聚醚醚酮制备人工骨的方法相比,可有效提高制备效率。
经过数据模拟测试可得,利用热等静压技术进行人工骨产品的制备,聚醚醚酮利用率可达95%。有效提高了聚醚醚酮的利用率,降低了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造成本。以一块规格为:体积为10cm3、重量为13g的人工骨为例,若使用板材切割的方式,需要耗费的聚醚醚酮的量为120g,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制备,需要耗费的聚醚醚酮的量为13.68g,聚醚醚酮的用量可减少88.6%。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更好地做好植入手术的术前准备,有效提高与手术精准度与成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模拟检测: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将人工骨产品与S1得到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模拟比对,用于验证人工骨产品的精确度;或,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制备人工骨产品待植入部位的结构,将该结构与人工骨产品进行匹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采取3D打印的方式,打印待植入人工骨的周围结构的模型,检测所制得的人工骨产品是否可以准确的嵌入其周围结构的模型中,在术前进行模拟匹配,有效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与成功率。
为进一步地提高人工骨的制备效率、降低人工骨的制备难度以及提高人工骨产品的精准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数据优化,数据优化步骤在数据分析步骤之后以及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之前进行。在得到S2中待植入部位的骨骼的数字化数据后,可通过相应的算法优化等一系列方式,筛选骨骼数据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优化的方法选自:镂空减重、内中空减重、力学结构优化以及人体组织结合界面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镂空减重和/或内中空减重的方法,在人工骨模具和/或人工骨中间产物的制备中,加入镂空结构设计,达到减少材料消耗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镂空结构的设计,还可以降低人工骨产品的重量,将人工骨产品的重量降低至与人正常骨骼近似的重量,减轻植入人工骨产品后,患者的不适感。
根据S2得到的骨骼的3D模型数据,经分析后,通过模拟得出植入人工骨产品后,人工骨及其周边骨骼的受力状况。进一步地分析后,得出人工骨容易出现受力集中的部位,然后,对特定的部位做出力学结构的优化,如:增加厚度、改变形状结构等方式。与传统增加人工骨整体厚度的方法不同的是,只增加部分部位的厚度,可有效减轻人工骨的重量的同时并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提高患者在植入人工骨产品后的舒适度。
在S1中,获取待植入部位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既可以得到待植入骨骼自身的数据,同时,也可得到带植入部位附近的软组织、血管以及神经等数据。通过对上述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所植入的人工骨产品对人体其它组织的影响,通过人体组织结合界面优化,来减弱对于周围组织的影响。如:防止人工骨产品对植入部位血管的压迫而导致的正常供血受到影响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S3中,人工骨中间产物的制备方法为:3D打印和/或CNC加工;S4中,人工骨模具的制备方法选自3D打印、CNC加工以及铸造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3D打印和/或板材切割的方式制备人工骨模具,在确保人工骨中间产物和/或人工骨模具精确度高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制备效率。
在同时兼顾以人工骨模具不变形、人工骨中间产物软化快以及人工骨产品成型效果好三个技术效果的涉及思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热等静压工艺的加热温度为:100~400℃,热等静压工艺的压力为3~20个标准大气压,热等静压的加压介质选自:空气、氮气以及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高效、准确、经济的获取待植入骨骼的医学图像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数据获取的方法选自:CT、NMR以及MRI中的一种或多种。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上任意一项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出,上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各种类型的人工骨,不受人工骨结构特性的限制,因此,及时颅骨具有结构细微复杂的特性,依然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为:S1:数据获取;S2:数据分析;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S4:人工骨模具制备,所述人工骨模具的材料选自: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扁平化的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至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得到人工骨产品;热等静压的一次成型制备技术可大大缩短人工骨的制备时间,有效降低制备难度;同时,经过数据模拟测试可得,利用热等静压技术进行人工骨产品的制备,聚醚醚酮利用率可达95%。有效提高了聚醚醚酮的利用率,降低了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造成本。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醚醚酮人造骨的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加工周期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为:
S1:数据获取:获取待植入部位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
S2:数据分析:将S1所得医学图像数据转为骨骼的3D模型数据;
S3: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逆向设计得扁平化模型数据,根据所述扁平化模型数据制备聚醚醚酮人工骨中间产物;
S4:人工骨模具制备:根据S2所得3D模型数据,制备人工骨模具,所述人工骨模具的材料选自:金属、石膏、石头以及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S5:热等静压制备人工骨: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放入所述人工骨模具中,利用热等静压工艺将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软化弯曲,贴至所述人工骨模具表面,得人工骨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模拟检测:
所述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将所述人工骨产品与S1得到的骨骼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模拟比对,用于验证所述人工骨产品的精确度;
或,所述模拟检测的方法为:制备所述人工骨产品待植入部位的结构,将所述结构与所述人工骨产品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数据优化,所述数据优化步骤在所述数据分析步骤之后以及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制备之前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化的方法选自:镂空减重、内中空减重、力学结构优化以及人体组织结合界面优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人工骨中间产物的制备方法为:3D打印和/或CNC加工;
S4中,所述人工骨模具的制备方法选自3D打印、CNC加工以及铸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等静压工艺的加热温度为:100~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等静压工艺的压力为3~20个标准大气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等静压的加压介质选自:空气、氮气以及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的方法选自:CT、NMR以及MRI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在人工颅骨制备中的应用。
CN201710642128.1A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7376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2128.1A CN107376011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2128.1A CN107376011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6011A true CN107376011A (zh) 2017-11-24
CN107376011B CN107376011B (zh) 2020-11-27

Family

ID=6034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2128.1A Active CN107376011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601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5779A (en) * 1987-08-17 1989-02-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roduction of fiber-reinforced ceramics
CN101605844A (zh) * 2006-08-18 2009-12-16 圣戈本陶瓷及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填充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CN102248626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合peek的成型方法
CN102271877A (zh) * 2009-01-12 2011-12-07 吉列公司 采用等静压在刀刃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涂层
CN102490350A (zh) * 2011-10-10 2012-06-13 武汉康斯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peek材料制成脑颅骨的工艺及专用设备及应用
CN102741030A (zh) * 2009-09-21 2012-10-17 美国圣戈班性能塑料公司 由不可熔融加工的聚合物形成物品的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物品
CN103707507A (zh) * 2013-12-13 2014-04-09 吉林大学 聚醚醚酮仿生人工骨的3d打印制造方法
CN106457399A (zh) * 2014-04-02 2017-02-22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预制本体制造金属部件的方法
CN106421904A (zh) * 2016-09-19 2017-02-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凝胶注模3d打印及电解还原制备多孔植入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5779A (en) * 1987-08-17 1989-02-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roduction of fiber-reinforced ceramics
CN101605844A (zh) * 2006-08-18 2009-12-16 圣戈本陶瓷及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填充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CN102271877A (zh) * 2009-01-12 2011-12-07 吉列公司 采用等静压在刀刃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涂层
CN102741030A (zh) * 2009-09-21 2012-10-17 美国圣戈班性能塑料公司 由不可熔融加工的聚合物形成物品的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物品
CN102248626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合peek的成型方法
CN102490350A (zh) * 2011-10-10 2012-06-13 武汉康斯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peek材料制成脑颅骨的工艺及专用设备及应用
CN103707507A (zh) * 2013-12-13 2014-04-09 吉林大学 聚醚醚酮仿生人工骨的3d打印制造方法
CN106457399A (zh) * 2014-04-02 2017-02-22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预制本体制造金属部件的方法
CN106421904A (zh) * 2016-09-19 2017-02-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凝胶注模3d打印及电解还原制备多孔植入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 FUJIHARA ET AL.: "Performance study of braided carbon/PEEK composite", 《BIOMATERIALS》 *
M. SAMPAIO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PEEK and Ti6Al4V concerning micro-scale abrasion wear on dental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
SHARIQ NAJEEB BDS ET AL.: "Applications of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in oral implantology and prosthodontics",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 RESEARCH》 *
卢磊等: "颅骨修补材料研究现状及3D打印技术应用前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林申编: "《国外热等静压发展状况》", 30 April 1980, 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所总院 *
王建营等: "聚醚醚酮人造骨关节材料研究", 《化学世界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6011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ltora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in orthopedic surgery
CN103860293B (zh) 一种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个性化逆向设计与制造方法
Eufinger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craniofacial bone defects with individual alloplastic implants based on CAD/CAM-manipulated CT-data
CN104783924B (zh)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乳房假体制造方法
KR20160024894A (ko) 영상기반의 환자 맞춤 의료형 보형물 제조 시스템 및 플랫폼
CN105748177A (zh) 一种个性化具有仿生微孔的脊椎植入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35084A (zh) 熔融沉积3d打印制备的聚醚醚酮变模量人工骨骼替代物及制备方法
CN104473705A (zh) 头颅颌面部骨植入体及其快速成型方法
CN101229084A (zh) 个性化钛合金颅颌面骨修复体及其数控超薄型制备方法
CN103040545B (zh) 一种快速贴皮的个性化整体植入式耳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8175539A (zh) 一种人体颅骨缺损修复用骨板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4523354A (zh)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骨科假体的方法
CN109106475A (zh) 一种髋臼杯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Sunderland et al. A technique for intraoperative creation of patient-specific titanium mesh implants
CN109550968A (zh)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腰椎融合器的方法
JP6818086B2 (ja) 3dカスタムメイド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Ghos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cro-textural designs over implant surface on bone on-growth: a computational mechanobiology based study
CN206761800U (zh) 一种人体颅骨缺损修复用骨板
Solaro et al. Fro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ata processing to rapid manufacturing of custom-made prostheses for cranioplasty/Comment
CN105662656A (zh) 一种3d打印的人工颅骨修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Lv et al.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s in orbital–maxillary–zygomatic (OMZ) complex with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CN114259327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用于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
CN113081860B (zh) 一种树脂、聚醚醚酮的使用方法和乳牙预成冠的制作方法
CN107376011A (zh) 一种聚醚醚酮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 et al. Three-dimensional-printed titanium prostheses with bone trabeculae enable mechanical-bi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fter resection of bone tumou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5

Address after: 528000 6a01, block C, Huaxia Xin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 Kejiao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Yang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406, building G5, South China new material innovation park, No. 31, Kefeng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ANGM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