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0472A -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0472A
CN107360472A CN201610305657.8A CN201610305657A CN107360472A CN 107360472 A CN107360472 A CN 107360472A CN 201610305657 A CN201610305657 A CN 201610305657A CN 107360472 A CN107360472 A CN 107360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tsp
control method
service ends
client
o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5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林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05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04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2871 priority patent/WO20171936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0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66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 H04N21/25875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involving end-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OPTION响应与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RTSP连接接收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RTSP服务端基于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所造成的网络消耗。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媒体协议),是由Realnetwork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如何有效地在IP网络上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应用层协议。RTSP提供一种可扩展的框架,使RTSP服务端能够提供可控制的,按需传输实时数据,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例如,在视频监控领域中,摄像头作为RTSP服务端,监控终端作为RTSP客户端,通常采用RTSP作为实时监控数据的传输控制协议,摄像头能够向监控终端提供诸如暂停、快进以及快退等媒体流控制。
然而,在采用RTSP作为实时监控数据的传输控制协议之外,若RTSP客户端需要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如调整摄像头的监控区域,则需要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控制指令专用的控制信道,甚至需要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负责控制命令的转发,需要消耗较多的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降低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所造成的网络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所述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可选的,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在鉴权通过时,执行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包括:
在鉴权通过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
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可选的,所述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可选的,所述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控制装置,所述终端控制装置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控制其所在RTSP服务端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可选的,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鉴权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可选的,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以及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可选的,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可选的,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在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RTSP的连接过程中,由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包括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在建立RTSP连接后,若RTSP客户端存在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需求,可按照所述设备控制方法规定的格式基于建立的RTSP连接返回设备控制请求,供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需要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时,可直接利用已经建立的RTSP连接进行设备控制请求的传输,而无需建立新的专用连接发送设备控制请求,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转发设备控制请求,能够达到降低网络消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应用的组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参照图1,在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旨在于利用已经建立的RTSP连接,使得RTSP客户端能够直接向RTSP服务端发送控制请求,从而无需建立新的专用连接发送控制请求,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转发控制请求,以降低实现媒体流之外的其他控制所造成网络消耗,并提升控制效率。
参照图2,RTSP服务端和RTSP客户端位于NAT设备之后,通过NAT设备接入公网,云服务器部署在公网,便于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连接。以下以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均为一台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多台RTSP客户端以及多台RTSP服务端。
本实施例中,当存在控制需求时,用户可基于RTSP客户端触发可控设备获取请求发送至公网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可控设备获取请求时,由于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处于同一个NAT设备之后,直接将RTSP服务端的私网地址返回至RTSP客户端;RTSP客户端在接收到云服务器返回的RTSP服务端的私网地址之后,基于接收的私网地址向RTSP服务端发送OPTION请求,以开启RTSP连接的建立流程。
为实现基于RTSP连接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在RTSP服务端预设有自定义的设备控制方法,以RTSP服务端为配备有电控云台的摄像头为例,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该电控云台支持的动作,如向左/右/上/下转动、水平巡航以及垂直巡航等,基于不同的动作分别设置对应的控制参数,如控制参数LEFT对应向左转动,控制参数HNAVIGATE对应水平巡航等,具体可按需设置。
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向RTSP客户端返回OPTION响应,其中,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的OPTION响应包括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支持的其它所有方法。例如,RTSP客户端向RTSP服务端发送的OPTION请求如下所示:
OPTIONS rtsp://192.168.1.3:5000/***RTSP/1.0
CSeq:1
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的OPTION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CSeq:1
Public:OPTIONS,DESCRIBE,SETUP,PLAY,PTZ,TEARDOWN
其中,PTZ(Pan/Tilt/Zoom,云台控制)为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RTSP客户端在接收到RTSP服务端返回的OPTION响应时,依次向RTSP服务端发送DESCRIBE、SETUP以及PLAY等请求,RTSP服务端则依次响应DESCRIBE、SETUP以及PLAY等请求,建立RTSP连接。
其中,RTSP客户端发送的DESCRIBE请求用于得到会话描述信息,SETUP请求用于提醒RTSP服务端建立会话并确定传输模式,PLAY请求用于向RTSP服务端发起播放请求。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RTSP客户端提供有设备控制界面,该设备控制界面提供有多个控件,与RTSP服务端支持的动作一一对应,用户通过该设备控制界面的控件即可触发用于请求RTSP服务端执行相应动作的设备控制请求。
步骤S20,所述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步骤S30,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之后,用户可基于RTSP客户端提供的设备控制界面随时向RTSP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请求,所述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例如,用户通过RTSP客户端向摄像头(RTSP服务端)发送控制摄像头向左转动的设备控制请求,如下所示:
PTZ LEFT
RTSP/1.0
CSeq:7
摄像头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之后,提取该设备控制请求携带的控制参数,即“LEFT”,从而识别出该设备控制请求为“向左转动”的请求,并响应该设备控制请求,控制云台向左转动。同时,RTSP服务端返回该设备控制请求的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CSeq:7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不存在继续控制RTSP服务端的需求时,可基于RTSP客户端向所述RTSP服务端发送TEARDOWN请求,以断开RTSP客户端与RTSP服务端之间的RTSP连接,该TEARDOWN请求如下所示:
TEARDOWN rtsp://192.168.1.3:5000/***RTSP/1.0
CSeq:8
Session:123456789
User-Agent:PTZ Control
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TEARDOWN请求之后,向RTSP客户端返回TEARDOWN响应,并断开二者之间的RTSP连接,该TEARDOWN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Server:PTZ
Cseq:8
Session:123456789
Connection:Close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RTSP客户端除了基于建立的RTSP连接向RTSP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请求之外,还可以向RTSP服务端发送流媒体控制请求,用于对RTSP服务端进行正常的媒体流控制。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控制方法,在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RTSP的连接过程中,由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包括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在建立RTSP连接后,若RTSP客户端存在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需求,可按照所述设备控制方法规定的格式基于建立的RTSP连接返回设备控制请求,供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需要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时,可直接利用已经建立的RTSP连接进行设备控制请求的传输,而无需建立新的专用连接发送设备控制请求,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转发设备控制请求,能够达到降低网络消耗的目的。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在鉴权通过时,执行步骤S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避免任何RTSP客户端连接RTSP服务端均可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本实施例还需要对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并仅对鉴权通过的RTSP客户端提供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首先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具体的,用户基于RTSP客户端在RTSP服务端预先注册有用户名以及密码,在建立RTSP连接时,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中将携带有用户预先注册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作为鉴权信息;相应的,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将提取接收的OPTION请求携带的用户名及密码(鉴权信息),并判断该用户名及密码是否为预先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是则鉴权通过,否则鉴权失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在鉴权失败时,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除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之外支持的其它所有方法的OPTION响应,供所述RTSP客户端对所述RTSP服务端进行正常的媒体流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用户信息的安全性,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以密文形式传输。相应的,RTSP服务端在提取到密文形式的鉴权信息时,采用与RTSP客户端相同的加解密算法对鉴权信息进行解密操作,再基于解密后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具体可参照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鉴权通过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
步骤S102,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对于不同的RTSP客户端提供有不同的设备控制服务,相应的,RTSP服务端在响应RTSP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注册请求并完成用户注册后,将当次注册的用户名与预设的身份级别关联,其中,不同身份级别的用户获取到的控制权限不同,例如,摄像头(RTSP服务端)共预设二级身份级别,第一级能够获得摄像头的所有动作的控制权限,第二级能够获得摄像头除水平/垂直巡航之外的所有的动作的控制权限。为此,在RTSP服务端分别为不同的身份级别对应预设有相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RTSP服务端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并基于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完成RTSP客户端的鉴权之后,基于所述鉴权信息中的用户名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在确定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之后,RTSP服务端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从而差异化提供设备控制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控制需求。
进一步的,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RTSP服务端的性能限制以及网络带宽的限制,RTSP服务端仅能为少数有限的RTSP客户端提供设备控制服务,如果RTSP客户端与RTS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后,长期不操作,将对RTSP服务端的带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因此,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断链控制,具体的,RTSP服务端在与RTSP客户端建立RTSP连接的同时,启动内部定时器开始计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则断开建立的RTSP连接。
进一步的,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随着RTSP服务端硬件平台的升级,RTSP服务端将能够提供更多的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可控动作,例如,摄像头更换了新的云台之后,能够实现新的可控动作。为基于RTSP连接实现新的可控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RTSP服务端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更新。具体的,用户可在RTSP服务端写入新的可控动作和控制参数的映射,并触发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以对指定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更新,RTSP服务端将新的可控动作和控制参数的映射添加至更新指令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完成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参照图6,在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装置包括:
响应模块10,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控制装置基于RTSP服务端运行,主旨在于利用已经建立的RTSP连接,使得RTSP客户端能够直接向RTSP服务端发送控制请求,从而无需建立新的专用连接发送控制请求,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转发控制请求,以降低实现媒体流之外的其他控制所造成网络消耗,并提升控制效率。
参照图2,RTSP服务端和RTSP客户端位于NAT设备之后,通过NAT设备接入公网,云服务器部署在公网,便于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连接。以下以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均为一台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多台RTSP客户端以及多台RTSP服务端。
本实施例中,当存在控制需求时,用户可基于RTSP客户端触发可控设备获取请求发送至公网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可控设备获取请求时,由于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处于同一个NAT设备之后,直接将RTSP服务端的私网地址返回至RTSP客户端;RTSP客户端在接收到云服务器返回的RTSP服务端的私网地址之后,基于接收的私网地址向RTSP服务端发送OPTION请求,以开启RTSP连接的建立流程。
为实现基于RTSP连接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在RTSP服务端预设有自定义的设备控制方法,以RTSP服务端为配备有电控云台的摄像头为例,该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该电控云台支持的动作,如向左/右/上/下转动、水平巡航以及垂直巡航等,基于不同的动作分别设置对应的控制参数,如控制参数LEFT对应向左转动,控制参数HNAVIGATE对应水平巡航等,具体可按需设置。
响应模块10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基于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OPTION响应,其中,响应模块10向RTSP客户端返回的OPTION响应包括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以及RTSP服务端支持的其它所有方法。例如,RTSP客户端向RTSP服务端发送的OPTION请求如下所示:
OPTIONS rtsp://192.168.1.3:5000/***RTSP/1.0
CSeq:1
响应模块10基于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的OPTION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CSeq:1
Public:OPTIONS,DESCRIBE,SETUP,PLAY,PTZ,TEARDOWN
其中,PTZ(Pan/Tilt/Zoom,云台控制)为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RTSP客户端在接收到响应模块10返回的OPTION响应时,依次向RTSP服务端发送DESCRIBE、SETUP以及PLAY等请求,响应模块10则基于RTSP服务端依次响应DESCRIBE、SETUP以及PLAY等请求,建立RTSP连接。
其中,RTSP客户端发送的DESCRIBE请求用于得到会话描述信息,SETUP请求用于提醒RTSP服务端建立会话并确定传输模式,PLAY请求用于向RTSP服务端发起播放请求。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RTSP客户端提供有设备控制界面,该设备控制界面提供有多个控件,与RTSP服务端支持的动作一一对应,用户通过该设备控制界面的控件即可触发用于请求RTSP服务端执行相应动作的设备控制请求。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执行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控制其所在RTSP服务端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之后,用户可基于RTSP客户端提供的设备控制界面随时向RTSP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请求,执行模块30在接收模块20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控制其所在RTSP服务端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例如,用户通过RTSP客户端向摄像头(RTSP服务端)发送控制摄像头向左转动的设备控制请求,如下所示:
PTZ LEFT
RTSP/1.0
CSeq:7
摄像头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之后,提取该设备控制请求携带的控制参数,即“LEFT”,从而识别出该设备控制请求为“向左转动”的请求,并响应该设备控制请求,控制云台向左转动。同时,RTSP服务端返回该设备控制请求的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CSeq:7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不存在继续控制RTSP服务端的需求时,可基于RTSP客户端向所述RTSP服务端发送TEARDOWN请求,以断开RTSP客户端与RTSP服务端之间的RTSP连接,该TEARDOWN请求如下所示:
TEARDOWN rtsp://192.168.1.3:5000/***RTSP/1.0
CSeq:8
Session:123456789
User-Agent:PTZ Control
接收模块20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TEARDOWN请求之后,向RTSP客户端返回TEARDOWN响应,并断开二者之间的RTSP连接,该TEARDOWN响应如下所示:
RTSP/1.0 200OK
Server:PTZ
Cseq:8
Session:123456789
Connection:Close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RTSP客户端除了基于建立的RTSP连接向RTSP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请求之外,还可以向RTSP服务端发送流媒体控制请求,用于对RTSP服务端进行正常的媒体流控制。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控制装置,基于RTSP服务端运行,在RTSP客户端和RTSP服务端建立RTSP的连接过程中,由RTSP服务端向RTSP客户端返回包括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在建立RTSP连接后,若RTSP客户端存在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需求,可按照所述设备控制方法规定的格式基于建立的RTSP连接返回设备控制请求,供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需要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时,可直接利用已经建立的RTSP连接进行设备控制请求的传输,而无需建立新的专用连接发送设备控制请求,也不需要借助额外的专用服务器转发设备控制请求,能够达到降低网络消耗的目的。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鉴权模块40,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所述响应模块10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避免任何RTSP客户端连接RTSP服务端均可对RTSP服务端进行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本实施例还需要对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并仅对鉴权通过的RTSP客户端提供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鉴权模块40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首先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具体的,用户基于RTSP客户端在RTSP服务端预先注册有用户名以及密码,在建立RTSP连接时,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中将携带有用户预先注册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作为鉴权信息;相应的,鉴权模块40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将提取接收的OPTION请求携带的用户名及密码(鉴权信息),并判断该用户名及密码是否为预先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是则鉴权通过,否则鉴权失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10还用于在鉴权失败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除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之外支持的其它所有方法的OPTION响应,供所述RTSP客户端对所述RTSP服务端进行正常的媒体流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用户信息的安全性,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以密文形式传输。相应的,鉴权模块40在提取到密文形式的鉴权信息时,采用与RTSP客户端相同的加解密算法对鉴权信息进行解密操作,再基于解密后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具体可参照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10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以及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对于不同的RTSP客户端提供有不同的设备控制服务,相应的,RTSP服务端在响应RTSP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注册请求并完成用户注册后,将当次注册的用户名与预设的身份级别关联,其中,不同身份级别的用户获取到的控制权限不同,例如,摄像头(RTSP服务端)共预设二级身份级别,第一级能够获得摄像头的所有动作的控制权限,第二级能够获得摄像头除水平/垂直巡航之外的所有的动作的控制权限。为此,在RTSP服务端分别为不同的身份级别对应预设有相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并由鉴权模块40基于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完成RTSP客户端的鉴权之后,响应模块10基于所述鉴权信息中的用户名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在确定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之后,响应模块10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从而差异化提供设备控制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控制需求。
进一步的,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RTSP服务端的性能限制以及网络带宽的限制,RTSP服务端仅能为少数有限的RTSP客户端提供设备控制服务,如果RTSP客户端与RTS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后,长期不操作,将对RTSP服务端的带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因此,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断链控制,具体的,连接模块在其所在RTSP服务端与RTSP客户端建立RTSP连接的同时,启动其所在RTSP服务端内部定时器开始计时,若接收模块20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则连接模块断开建立的RTSP连接。
进一步的,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控制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随着RTSP服务端硬件平台的升级,RTSP服务端将能够提供更多的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可控动作,例如,摄像头更换了新的云台之后,能够实现新的可控动作。为基于RTSP连接实现新的可控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RTSP服务端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更新。具体的,用户可在RTSP服务端写入新的可控动作和控制参数的映射,并触发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以对指定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更新,更新模块将新的可控动作和控制参数的映射添加至更新指令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完成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所述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在鉴权通过时,执行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SP服务端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的步骤包括:
在鉴权通过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
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SP服务端通过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所述RTSP服务端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所述RTSP服务端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6.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装置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以供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OPTION响应与所述RSTP服务端建立RTSP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RTSP客户端基于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方法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其中,所述设备控制请求包括除媒体流控制之外的其它控制请求;
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控制方法提取接收的所述设备控制请求所携带的控制参数,并控制其所在RTSP服务端执行所述控制参数对应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鉴权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RTSP客户端发送的OPTION请求时,提取并基于所述OPTION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对所述RTSP客户端进行鉴权操作;
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向所述RTSP客户端返回携带有预设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基于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RTSP客户端的身份级别;以及基于预设身份级别和设备控制方法的映射关系,向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携带其身份级别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的OPTION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RTSP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时,断开建立的所述RTSP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当其所在RTSP服务端接收到设备控制方法的更新指令时,基于所述更新指令调整对应的设备控制方法。
CN201610305657.8A 2016-05-10 2016-05-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3604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5657.8A CN107360472A (zh) 2016-05-10 2016-05-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72871 WO2017193651A1 (zh) 2016-05-10 2017-02-04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5657.8A CN107360472A (zh) 2016-05-10 2016-05-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472A true CN107360472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6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5657.8A Pending CN107360472A (zh) 2016-05-10 2016-05-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0472A (zh)
WO (1) WO201719365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8062A1 (en) * 2000-11-07 2004-02-12 Jouni Pirhonen Controlling service stream
CN101018318A (zh) * 2007-02-25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CN101123718A (zh) * 2007-09-13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点播的方法及系统、多媒体终端
CN101155260A (zh) * 2006-09-30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鉴权方法和服务器
CN101309203A (zh) * 2007-05-17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媒体服务方法
CN101854332A (zh) * 2009-03-30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9068A1 (en) * 2005-01-20 2006-07-20 Nokia Corporation Supporting service requests during media data transfer
CN101127772B (zh) * 2007-09-25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处理实时传输协议信令的方法
CN101924743A (zh) * 2009-06-13 201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和提供媒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62839A (zh) * 2009-09-09 2010-03-03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无线流媒体系统连接速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8062A1 (en) * 2000-11-07 2004-02-12 Jouni Pirhonen Controlling service stream
CN101155260A (zh) * 2006-09-30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鉴权方法和服务器
CN101018318A (zh) * 2007-02-25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CN101309203A (zh) * 2007-05-17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媒体服务方法
CN101123718A (zh) * 2007-09-13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点播的方法及系统、多媒体终端
CN101854332A (zh) * 2009-03-30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3651A1 (zh)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914B2 (en) Wireless video camera and connection methods including multiple video or audio streams
US10873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egated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KR102127357B1 (ko) 디스플레이 세션에서 오프라인 참여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116349B1 (en) Method of videophone data transmission
CN107612900A (zh) 用于在经由网络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KR101487123B1 (ko) 신뢰 모니터링 에이전트에 의한 홈 네트워크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66429A (zh) 基站、访问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05991A (zh) 用于降低呼叫建立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30473B (zh) 一种通讯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应用服务器
WO2011150610A1 (zh) 一种动态调整带宽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宽带策略系统
WO2013185655A1 (zh) 移动座席呼叫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307295A (zh) 基于pstn-ip双网协作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2984784B (zh) 通过多个网络发送数据
CN1997981A (zh) Ip流的按需会话提供
CN105898786A (zh) 一种接入点逃生方法和系统
CN109548053A (zh) 组网设备同步无线配置的方法
EP1918893A2 (en)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incorporate instant messaging
TW202038602A (zh) 用於控制攝像機的方法和系統
JP2003203023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グラム
CN104065913B (zh) 一种即时通信客户端
CN103973721B (zh) 多媒体会议参加方法、控制方法、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84785B (zh) 通过多个网络发送数据
US938013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360472A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715690A1 (en) Method of videophone dat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