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7194A -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7194A
CN107347194A CN201610289810.2A CN201610289810A CN107347194A CN 107347194 A CN107347194 A CN 107347194A CN 201610289810 A CN201610289810 A CN 201610289810A CN 107347194 A CN107347194 A CN 107347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urrent
difference
uproar
smooth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98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7194B (zh
Inventor
常博
王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98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7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7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7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7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7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信噪比SNR。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因上行底噪值计算不准确而导致的CQI和SNR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底噪,亦称背景噪声,指系统中除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过强的底噪声会使声音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减小,再现通话质量受到破坏。
在移动通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有用户时,常规子帧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基于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测量上行底噪;没有用户时,上行接收功率为上行底噪。其中,基于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测量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用于上行资源调度,基于DMRS测量的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用于上行PUSCH、SRS信道功率控制。目前,为了保证上行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上行功率的平稳性,上行底噪采用平滑值。
然而,在现网中同频小区切换时,切换前用户对目标小区产生干扰,导致目标小区上行底噪较高,切换后一段时间内,目标小区上行底噪平滑值比上行底噪实际值偏高,CQI测量使用上行底噪平滑值会使CQI值偏低,上行MCS偏低,导致切换后上行吞吐量掉坑。切换后用户对原小区产生干扰,导致原小区上行底噪较高,切换后一段时间内,原小区上行底噪平滑值比上行底噪实际值偏低,SNR测量使用上行底噪平滑值会使SNR值偏高,PUSCH功率偏低,导致原小区上行吞吐量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因上行底噪值计算不准确而导致的CQI和SNR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信噪比SNR。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
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作为所述当前平滑值;
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设定门限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行底噪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CQI和SNR。
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优选的,所述设定门限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公开的上行底噪处理方案,在计算上行底噪时,增加了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比较,根据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然后根据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计算CQI和SNR。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比较结果确定的当前平滑值可以在保证系统平稳性的同时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保证了基于所述当前平滑值确定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保证了上行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2,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可以通过任意一种已知的适当方式获取。其中,所述历史平滑值具体可以是指相邻的前一次平滑值。步骤104,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单位是相同的,例如,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均是db值。
步骤106,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差值选择匹配的平滑值计算策略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进而使上行底噪可以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提高下述步骤108中计算得到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
例如,可以在所述差值满足设定平滑值计算策略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当前平滑值。当然,若所述差值不满足所述设定平滑值计算策略,则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步骤108,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CQI和SNR。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任意一种适当的方式来计算CQI和SNR,例如,在当前平滑值已确定的前提下,结合SRS可以计算得到CQI,结合DMRS可以计算得到SNR。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在计算上行底噪时,增加了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比较,根据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然后根据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计算CQI和SNR。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比较结果确定的当前平滑值可以在保证系统平稳性的同时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保证了基于所述当前平滑值确定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保证了上行吞吐量。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2,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步骤204,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当前平滑值均是值db值。
步骤206,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差值满足不同的标准时,其具体采用的平滑值计算策略也不完全相同,以如下几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子步骤2062,若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所述历史平滑值具体可以是与所述当前平滑值相邻的前一次平滑值。
子步骤2064,若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子步骤2064,若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步骤208,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CQI和SNR。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门限具体可以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所述设定次数具体可以为:SRS周期的二十分之一。当然,所述设定门限和所述设定次数的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其中,为了保证比较的有效性,所述差值与所述设定门限的单位应统一,也即,所述设定门限也为db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在计算上行底噪时,增加了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比较,根据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然后根据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计算CQI和SNR。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比较结果确定的当前平滑值可以在保证系统平稳性的同时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保证了基于所述当前平滑值确定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保证了上行吞吐量。
实施例三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以一个具体实例对所述上行底噪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如下参数:设定次数=N,N≥2;设定门限=G,G=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上行底噪误差下限=1-(-1)=2db;差值大于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为K,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为M,K和M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302,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步骤304,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用S表示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其中:
若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也即-G≤S≤G,则执行下述步骤306。其中,可以不考虑K和M的取值,默认K=0,M=0。
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S>G),则计数器K=K+1,当K>N(也即,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执行下述步骤308;当K≤N时,则执行下述步骤306。其中,可以不考虑M的取值,默认M=0。
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S<-G),则计数器M=M+1,当M>N(也即,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执行下述步骤308;当M≤N时,则执行下述步骤306。其中,可以不考虑K的取值,默认K=0。
步骤306,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当前平滑值: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P为平滑系数。
步骤308,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当前平滑值。
步骤310,根据当前平滑值进行CQI和SNR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通过步骤306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进行CQI和SNR的测量计算,也可以使用通过步骤308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此时,当前平滑值=当前瞬时值)来进行CQI和SNR的测量计算。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底噪处理方法,
在计算上行底噪时,增加了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比较,根据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然后根据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计算CQI和SNR。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比较结果确定的当前平滑值可以在保证系统平稳性的同时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保证了基于所述当前平滑值确定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保证了上行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需的。
实施例四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种上行底噪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底噪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确定模块404,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更新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计算模块408,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CQI和SNR。
其中,
一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406,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又一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406,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另一优选的,所述更新模块406,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门限可以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底噪处理系统,
在计算上行底噪时,增加了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比较,根据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然后根据确定的当前平滑值来计算CQI和SNR。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前瞬时值与历史平滑值的差值比较结果确定的当前平滑值可以在保证系统平稳性的同时快速反映变化较大的信道环境,保证了基于所述当前平滑值确定的CQI和SNR的精度,使基站可以及时调整上行MCS和PUSCH、SRS发射功率,保证了上行吞吐量。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信噪比SN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
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包括:
若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将所述当前瞬时值作为所述当前平滑值;
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门限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
6.一种上行底噪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行底噪的当前瞬时值和历史平滑值;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瞬时值和所述历史平滑值的差值;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当前平滑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平滑值计算CQI和SN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设定门限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大于设定门限、且所述差值大于所述设定门限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小于设定门限的相反数、且所述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门限的相反数的连续次数大于设定次数时,将所述当前瞬时值确定为所述当前平滑值;否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当前平滑值:
所述当前平滑值=(1/P)*当前瞬时值+((P-1)/P)*历史平滑值);其中,所述P为平滑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门限为:上行底噪误差上限与上行底噪误差下限的差值。
CN201610289810.2A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347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9810.2A CN10734719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9810.2A CN10734719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7194A true CN107347194A (zh) 2017-11-14
CN107347194B CN107347194B (zh) 2020-05-08

Family

ID=6025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9810.2A Active CN10734719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71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379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多场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348A (zh) * 2006-01-18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调度用户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01879A (zh) * 2011-06-20 2011-09-28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干扰噪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228111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链路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CN102420796A (zh) * 2011-12-21 2012-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噪声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3379073A (zh) * 2012-04-23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噪声估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348A (zh) * 2006-01-18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调度用户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8111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链路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CN102201879A (zh) * 2011-06-20 2011-09-28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干扰噪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2420796A (zh) * 2011-12-21 2012-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噪声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3379073A (zh) * 2012-04-23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噪声估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379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多场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7194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5626B2 (en) Building floor determination for a location based service
CN1119915C (zh) 反向链路过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US104920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 and accurate RSSI based location estimation
CN106878955B (zh) 一种室内楼层定位方法及定位设备
CN103297179B (zh) 一种生成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JP6681617B2 (ja) 波源位置推定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101163335B1 (ko) 수신신호강도의 거리 추정 방식에 의거한 실내 무선 측위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실시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5717485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941679A (zh) 一种基站及其实现信号处理的方法
CA2775023A1 (en) Estimating user device 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398269A1 (en)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 estim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422250B (zh) 一种多参考信号联合测量时偏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47554A (zh)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70974A1 (zh) 无线射频接收机灵敏度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6009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7347194A (zh) 一种上行底噪处理方法和系统
Golestanian et al. Indoor localization using multi-range beaconing: poster
TWI722700B (zh) 測距裝置、測距方法和校正訊號功率之方法
US108051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eak power,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CN114745079B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63600B (zh) 确定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和设备
RU2528172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фонового аппаратурного шума
KR2007011423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85202B (zh)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确定方法
CN102833011B (zh) 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