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4580B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4580B
CN107334580B CN201710155212.0A CN201710155212A CN107334580B CN 107334580 B CN107334580 B CN 107334580B CN 201710155212 A CN201710155212 A CN 201710155212A CN 107334580 B CN107334580 B CN 107334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folding
absorbent article
folded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5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4580A (zh
Inventor
越智公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3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4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4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4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47Folding; Pleating; Coiling; Stacking; Pack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64Transferring, feeding or handling devices;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2013/1582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2013/16Sanitary towels;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th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搬送吸收性物品且不弯曲折线地折叠包括吸收体的部分。具备在搬送方向搬送吸收性物品(1)同时将其横截方向外侧的折叠区域(1b)依次折叠到横截方向内侧的非折叠区域(1a)上的折叠工序。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4)跨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存在,非折叠区域载置于搬送面(101a0)地被搬送。折叠工序具备:利用朝搬送方向下游侧相对搬送面竖起且与折叠区域相接的面为平面或凸面的竖起部件(103)使折叠区域相对非折叠区域竖起而形成折线(FWX1)的工序;使朝搬送方向下游侧盖到搬送面上地扭转的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与折叠区域接触并朝搬送方向移动,将折叠区域叠摞到非折叠区域上的工序。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有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当制造这样的吸收性物品时,有为了包装吸收性物品而折叠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工序。在折叠工序中,例如将吸收性物品(包括预先贴装了包装纸的产品)在搬送方向搬送,同时分别从外侧向内侧折叠与搬送方向正交的横截方向上的吸收性物品的两端部。即,将横截方向上的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区域的两侧的侧部区域折叠成与中央区域重叠。
有关上述那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尿布折叠装置。该尿布折叠装置在利用开孔带吸引横截方向上的尿布的中央区域,同时利用弹起用叶片将中央区域的两侧的侧部区域抬起,利用内敛用叶片朝内侧进行弯折,利用折入叶片折叠到中央部分之上,制造折成三折的尿布。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使从物品延伸出的柔软部件旋转的装置。该装置具备搬送物品的搬送系统以及部件旋转系统,该部件旋转系统包括具有与搬送方向垂直的轴的两个带轮以及与这两个带轮呈螺旋状卡合的自由带,在搬送方向搬送物品的同时将从物品延伸出的柔软部分通过自由带的180°旋转移动的表面折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1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12/088062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尿布折叠装置使尿布的两侧的侧部区域与多个叶片接触而进行引导并折叠到中央区域,从折叠开始到折叠结束为止使用叶片(引导部件)。此时,在两侧的侧部区域,产生对抗折叠动作地欲恢复成初始状态的复原力。为此,两侧的侧部区域被多个叶片推压,两者互相摩擦,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其结果,两侧的侧部区域的搬送方向的速度因摩擦阻力而降低。即,在搬送方向上,与中央区域的速度相比,两侧的侧部区域的速度变慢。为此,两侧的侧部区域与中央区域的交界的折线原本应与搬送方向平行,但存在从该原本的折线偏移而发生弯曲的可能。在此,复原力的大小随着折叠的进展而变大,两侧的侧部区域相对于中央区域竖起成规定角度(例示:约120~60°)之后,在进一步进行折叠时变得特别大。因此,若要利用引导部件将两侧的侧部区域全部折叠,则在末端处特别是折线有可能从上述规定角度发生偏移而产生弯曲。这在跨两侧的侧部区域和中央区域地包括吸收体那样的专利文献1的对比侧部区域厚且具有刚性的部分进行折叠的情况下尤其显著。
专利文献2的装置将短裤型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的两侧的一对侧片分别载置到自由带表面上,借助自由带移动的同时扭转180°地进行折叠,从折叠开始至折叠结束为止全部都使用自由带。在此,当自由带一边被扭转180°一边移动时,自由带、一对侧片进行的是它们的一部分来到比吸收性物品的搬送面的位置更靠下侧的位置等的复杂的变形及动作。侧片由于是薄且柔软的部件,能够追随自由带的复杂的变形及动作,可以按适当的折线被折叠。但是,在包括吸收体的部分折叠的情况下,该包括吸收体的部分由于是比侧片更厚且具有刚性的部分,所以无法追随自由带的复杂的变形及动作。于是,该包括吸收体的部分就有可能不会在折线的部位被适当地弯折,折线有可能弯曲。
另外,对于正在扭转的自由带,除了两端部以外,物品所接触的表面相对于物品成为凹面。因此,自由带表面的凹面相对于搬送面的竖起程度与平面、凸面相比更为缓和。在此,由于侧片是薄而柔软的部件,所以即使自由带的表面的竖起程度缓和,也可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适当地竖起且容易被折叠。但是,在包括吸收体的部分折叠的情况下,该包括吸收体的部分由于与侧片相比是厚且具有刚性的部分,所以有可能不会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适当地竖起,折线有可能会弯曲。另外,由于侧片是薄而柔软的部件,所以即使不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形成折线,也能在该所期望的折叠位置适当地竖起,保持该状态而容易被折叠。即,侧片的折叠无需形成折线。但是,在包括吸收体的部分被折叠的情况下,该包括吸收体的部分由于与侧片相比为厚且具有刚性的部分,所以若不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形成折线,则存在无法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适当地竖起的可能性,折线可能会弯曲。
这样,对于专利文献1、2的技术,若要在搬送吸收性物品方向搬送的同时将吸收性物品的包括吸收体的部分从横截方向的侧部折叠,则折线会发生弯曲,有可能无法适当地折叠。于是,即便折叠吸收性物品,被折叠的区域也不会适当地彼此重叠,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搬送吸收性物品方向进行搬送,同时将吸收性物品的包含吸收体的部分适当地折叠而不弯曲折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如下。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折叠工序,在该折叠工序中,沿着搬送方向分别依次搬送彼此独立的多个吸收性物品,将各吸收性物品中的与上述搬送方向正交的横截方向的外侧的折叠区域依次折叠到上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非折叠区域之上,上述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跨上述折叠区域和上述非折叠区域存在,上述非折叠区域被载置到搬送机构的搬送面上而被搬送,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上述折叠工序包括:折线形成工序,利用竖起部件使上述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该竖起部件具有随着朝向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相对于上述搬送面竖起的形状,该竖起部件的与上述折叠区域相接的面为平面或者相对于上述搬送面为凸面;以及叠摞工序,使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该环状连续带具有扭转成随着朝向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覆盖到上述搬送面上的形状。
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如上述那样在折线形成工序,即使折叠区域竖起而形成折线的阶段利用竖起部件,在叠摞工序,即将折叠区域叠摞到非折叠区域之上的阶段,使用环状连续带。
在折线形成工序中,具有平面或凸面的竖起部件与具有凹面的部件或带等相比,相对于搬送机构的搬送面的竖起程度陡峭。为此,在折叠的初期,与具有凹面的部件或带等相比,能够使折叠区域相对于非折叠区域良好地竖起。由此,能够在吸收性物品的适当位置形成最初的折线。此时,即使在使用竖起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其使用范围是直到折叠区域与竖起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小的竖起为止,所以能够将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速度差抑制在非常小的范围。由此,能够抑制形成于适当位置的折线发生偏移而弯曲。
另一方面,在叠摞工序中,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由于在搬送方向移动,所以,与使用水手领形部件那样的不移动的引导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相对于折叠区域的相对速度。为此,在由环状连续带折叠折叠区域时,也能够大幅地抑制因环状连续带导致的折叠区域的减速。此时,即使在使用环状连续带的情况下,由于环状连续带的扭转的范围为自折叠区域竖起之后直至被折叠为止的范围,所以无需使环状连续带或折叠区域进行复杂的变形及动作。另外,能够在折线形成工序中利用具有平面或凸面的竖起部件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形成折线,所以能够将折叠区域容易地叠摞到非折叠区域之上。由此,能够将厚而具有刚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包括吸收体的部分在折线的部位适当地弯折。
这样,根据本制造方法,借助组合了具有平面或凸面的竖起部件与扭转范围小的环状连续带的叠加效果,能够抑制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其结果,能够适当地包装吸收性物品,能够在制造中抑制不良品的形成。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2)上述折叠区域具备:与上述非折叠区域的上述横截方向的一端部连结的第1折叠区域;以及与上述非折叠区域的上述横截方向的另一端部连结的第2折叠区域,上述折线形成工序包括:第1折线形成工序,利用作为上述竖起部件的第1竖起部件使上述第1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第1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以及第2折线形成工序,利用作为上述竖起部件的第2竖起部件使上述第2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第2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上述叠摞工序包括:第1叠摞工序,使作为上述环状连续带的第1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第1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第1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以及第2叠摞工序,使作为上述环状连续带的第2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第2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第2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在上述第1折线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折线形成工序,且在上述第1叠摞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叠摞工序。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当将第1折叠区域折叠到非折叠区域时,可抑制第1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适当地进行折叠。因此,在开始将第1折叠区域向非折叠区域折叠之后,进一步将第2折叠区域向非折叠区域折叠时,能够抑制以下事态,即:第1折叠区域的折叠不充分,第1折叠区域与第2折叠区域冲突,两者无法适当地被折叠。此外,可抑制第2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适当地进行折叠。其结果,即使对于折叠多次的吸收性物品,也能够抑制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3)上述叠摞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即:使上述搬送机构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动作,以便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上述搬送面的速度成分与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上述带表面的速度成分在规定范围内相等。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搬送方向上的搬送机构的搬送面的速度成分与搬送方向上的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的速度成分在规定范围内(例示:两者的速度相同时的制造装置的误差的范围内)相等。为此,能够以大体相等的速度在送方向搬送带表面、搬送面、介于带表面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叠区域以及非折叠区域。由此,可使折叠区域相对带表面的相对速度大体为零,可使折叠区域与带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体为零。其结果,在折叠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折线弯曲,可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4)在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中,当上述吸收性物品被搬送时,上述非折叠区域以及上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被保持机构保持,以便保持上述吸收性物品相对上述搬送面的位置关系。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折叠时由保持机构保持非折叠区域或折叠区域。为此,借助竖起部件以及带表面与折叠区域的接触,即便从竖起部件以及带表面对折叠区域施加力,也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的偏移及旋转等。由此,能够按保持了吸收性物品相对搬送面的位置关系的状态、即所期望的位置及姿势搬送吸收性物品。其结果,能够利用竖起部件、带表面按所期望的折线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5)上述保持机构具备吸引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吸引机构或者推压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推压机构,在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中,上述非折叠区域以及上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被上述吸引机构吸引,或者上述非折叠区域以及上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被上述推压机构推压。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保持机构使用吸引机构或推压机构,所以,即使在折线形成工序、移动折叠工序中,也能够可靠地执行非折叠区域或折叠区域的保持。由此,能够抑制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6)上述竖起部件形成为,上述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210~150°的角度,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120~60°的角度,上述环状连续带形成为,上述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120~60°的角度,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30~0°的角度。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各角度范围中,执行依靠竖起部件的竖起以及依靠环状连续带的折叠,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折线偏移而弯曲,并且能够将折叠区域相对于非折叠区域良好地折叠。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7)上述竖起部件或上述环状连续带沿着上述搬送面配置成,上述搬送面中的上述竖起部件侧的端部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侧的端部和上述竖起部件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中的与上述搬送面的上述端部面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的2倍以下。
当搬送面中的竖起部件或上述环状连续带侧的端部与竖起部件或上述环状连续带中的搬送面侧的部分过于分离而在两者间存在大间隙时,与该大间隙相应地,可形成折线的区域也变大,有可能导致在折线的位置容易产生误差。但是,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由于两者的距离为吸收性物品的厚度的2倍以下,所以与两者离开超过吸收性物品厚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大体将可形成折线的区域限定在小范围。由此,能够在更适当的位置形成最初的折线。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8)在上述折叠工序中,被折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横截方向的尺寸比上述搬送方向的尺寸大。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折叠的是横截方向的尺寸比搬送方向的尺寸大的吸收性物品。因此,与相反情况即搬送方向的尺寸比横截方向的尺寸大的吸收性物品相比,能够相对地减小可能与带表面相互摩擦的折叠区域的搬送方向的尺寸。由此,能够减小带表面与折叠区域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其结果,能够抑制在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产生搬送方向的速度差的可能性,能够抑制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因而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另外,即便假设折线出现弯曲,与搬送方向的尺寸比横截方向的尺寸大的吸收性物品相比,也能够将横截方向的折线弯曲的幅度抑制得小,能够抑制在折叠了吸收性物品之后无法适当地包装的不良品的产生。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9)上述折叠工序折叠由包装片覆盖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由包装片覆盖吸收性物品,制品的表面的凹凸的程度变小,能够提高横截方向的表面的均等度。由此,容易在所期望的位置折出折线,能够抑制折线弯曲,因而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如上述(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10)在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之前,还具备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预先折叠工序,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在与在上述预先折叠工序中折叠过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一步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
在本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在与预先折叠了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一步折叠吸收性物品,即对折叠过一次而厚度增加的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此时,吸收性物品的折线的位置处的刚性变高,因而已经形成了的折线的位置难以偏移。由此,能够抑制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搬送方向搬送吸收性物品的同时将吸收性物品的包含吸收体的部分适当地折叠而不弯曲折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Va-Va截面~Vd-Vd截面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4的VIa-VIa截面~VId-VId截面的截面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作用之一的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作用之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以生理用卫生巾为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种类及用途并不限定于此例,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还能够适用于其它吸收性物品,例如一次性尿布、失禁垫等。
图1是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图,表示的是将吸收性物品1展开(开封)了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吸收性物品1由吸收性物品主体2和包装片3构成,吸收性物品主体2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大致矩形的包装片3上。吸收性物品主体2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H,具有经过宽度方向W的中心而在长度方向L延伸的中央轴线CL、经过一对折翼部2b、2b(后述)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而在宽度方向W延伸的中央轴线CW。针对图1,上方是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前方,下方是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后方。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与包装片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是一致的,故以下对于吸收性物品主体2以及包装片3通用地采用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
在本说明书中,将在厚度方向从上面侧观看将展开摊成平坦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或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情形仅称作“俯视观看”。所谓“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分别是指当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穿用者穿用了吸收性物品主体2时在厚度方向H相对地接近穿用者肌肤面的一侧以及远离的一侧。另外,分别将朝向中央轴线CL的方向以及远离的方向设作宽度方向W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方向。另外,将朝向中央轴线CW的方向以及远离的方向设作长度方向L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方向。
吸收性物品主体2(生理用卫生巾)具备:在长度方向L延伸的主体部2a;在长度方向L的大致中央部朝宽度方向W的两侧延伸出的一对折翼部2b、2b。吸收性物品主体2至少由表面片2c、背面片2d和吸收体4构成。表面片2c是位于穿用者肌肤侧的透液性的片。作为表面片2c,可列举例如透液性的无纺布或织布、形成有透液孔的合成树脂膜、它们的复合片等任意透液性片。背面片2d是位于穿用者非肌肤侧的不透液性的片。作为背面片2d,可列举例如不透液性的无纺布或合成树脂膜、它们的复合片、SMS无纺布等任意不透液性片。吸收体4是位于表面片2c以及背面片2d之间的液吸收性及液保持性的材料。作为吸收体4,可列举纸浆纤维、合成纤维、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收体4与表面片2c以及背面片2d分别通过粘接剂接合,表面片2c和背面片2d在它们的周缘部分通过粘接剂接合。表面片2c、吸收体4以及背面片2d之间接合用的粘接剂可以使用吸收性物品1一般所使用的公知材料,例如热塑性粘接剂。
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主体部2a在背面片2d的非肌肤侧具备多个固定部(未图示)。多个固定部在宽度方向W延伸,在长度方向L按规定间隔配置。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各折翼部2b在背面片2d的非肌肤侧具备另外的固定部(未图示)。另外的固定部在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吸收性物品主体2经由这些固定部被固定于包装片3。包装片3在与这些固定部相接的部分分别具有剥离片(未图示),吸收性物品主体2以可剥离方式固定于包装片3。
吸收性物品主体2和包装片3在将吸收性物品主体2固定到了包装片3上的状态下,在与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折线FL的位置,将吸收性物品主体2朝向内侧折叠。多个折线FL在宽度方向W按规定间隔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初折叠用的折线FL1设定在中央轴线CL的图的左侧,接续折叠用的折线FL2设定在中央轴线CW的图的右侧。
在宽度方向W上,将包含中央轴线CL的折线FL1、FL2的内侧的区域作为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将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两侧即折线FL1、FL2的外侧的区域作为长度方向侧部区域。当吸收性物品1在折线FL1、FL2的位置被折叠时,在长度方向中央区域被保持的状态下,两侧的长度方向侧部区域被折叠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之上。因此,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由于是没有被折叠得区域,故以下称为预先非折叠区域1d。另一方面,长度方向侧部区域由于是被折叠的区域,故以下称为预先第1、第2折叠区域1e、1f。即,非折叠区域1d在宽度方向W的一侧经由折线FL1与预先第1折叠区域1e连结,在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经由折线FL2与预先第2折叠区域1f连结。
吸收性物品主体2和包装片3在吸收性物品主体2被固定到包装片3上的状态下,在与长度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折线FL的位置被折叠之后,在与宽度方向W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折线FW的位置进一步被折叠。多个折线FW在长度方向L按规定间隔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初折叠用的折线FW1被设定在中央轴线CW的后方侧,接续折叠用的折线FW2被设定在中央轴线CW的前方侧。另外,包装片3的后方侧的端部的折线FW2’是当吸收性物品1最初被折叠时与折线FW2重叠的线,通过折线FW2处的折叠动作也在折线FW2’处形成折叠。
在此,在长度方向L上,将包含中央轴线CW的折线FW1、FW2的内侧的区域作为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将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两侧即折线FW1、FW2的外侧的区域作为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在该情况下,当吸收性物品1在折线FW1、FW2的位置被折叠时,在宽度方向中央区域被保持的状态下,两侧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被折叠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之上。因此,由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是没有被折叠的区域,故以下称为非折叠区域1a。另一方面,由于宽度方向侧部区域是被折叠的区域,故以下称为第1、第2折叠区域1b、1c。即,非折叠区域1a在长度方向L的后方侧经由折线FW1与第1折叠区域1b连结,在长度方向L的前方侧经由折线FW2与第2折叠区域1c连结。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中,跨折线FW1、FW2地配置吸收体4。换言之,在吸收性物品1的后方侧,吸收体4跨第1折叠区域1b和非折叠区域1a存在,在前方侧,吸收体4跨第2折叠区域1c和非折叠区域1a存在。为此,吸收性物品1中的折线FW1、FW2的位置的部分由于与一般的侧部折翼那样的薄而柔软的部件相比刚性更高,所以当在折线FW1、FW2的位置折叠吸收性物品1时,能够与侧部折翼那样的薄而柔软的部件相比更难以折叠。
在包装片3的长度方向L的前方侧的端部,贴装有引导带9。作为包装片3的材料,可以使用为了包装吸收性物品主体2而一般所使用的公知材料。例如,可列举树脂膜、纸、无纺布。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说明该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在图中,吸收性物品1沿着搬送方向(MD)从右向左流转。
本制造方法使用具有搬送方向(MD)、横截方向(CD)以及厚度方向(TD)的多个制造装置(未图示),在搬送方向搬送吸收性物品1用的材料,并连续地形成吸收性物品1。本制造方法具备:吸收体主体形成工序S1、第1叠摞工序S2、接合工序S3、切断工序S4、90度旋转工序S5、第2折叠工序S6~S9和密封工序S10。
吸收体主体形成工序S1连续地分别形成多个吸收性物品主体2。对于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并且,在搬送方向搬送包装片3用的连续片状的连续包装片3a,同时在连续包装片3a的一面上依次载置连续地形成的多个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每一个,以便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长度方向沿着搬送方向。在该情况下,搬送方向以及横截方向分别与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一致。
第1折叠工序(预先折叠工序)S2将吸收性物品主体2与连续包装片3a一起在宽度方向W折叠。具体来讲,一边继续搬送,一边通过水手领形部件那样的引导部件(未图示),将横截方向上的折线FL1的外侧的吸收性物品主体2以及连续包装片3a即预先第1折叠区域1d沿着折线FL1朝内侧折叠,叠摞到预先非折叠区域1d上。进而,一边继续搬送,一边通过其他的水手领形部件那样的引导部件(未图示),将横截方向上的折线FL2的外侧的吸收性物品主体2以及连续包装片3a即预先第2折叠区域1e沿着折线FL2朝内侧折叠,叠摞到预先非折叠区域1d上。由此,形成在多个吸收性物品主体2分别在搬送方向相互分离开的状态下与连续包装片3a一起被折叠的连续吸收性物品10。
接合工序S3一边在搬送方向搬送内置有多个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连续吸收性物品10,一边在连续吸收性物品10中的相互相邻的吸收性物品主体2彼此之间的部分将连续包装片3a接合。作为接合方法,例示热熔融等方法。由此,形成从横截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在搬送方向具有规定宽度的接合部11。切断工序S4在横截方向将在接合工序S3形成的接合部11中的搬送方向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切断。由此,从连续吸收性物品10将吸收性物品1一个个地分离出来,形成由包装片3覆盖的独立包装状态的吸收性物品。
90度旋转工序S5使吸收性物品1自转90°。其结果,吸收性物品1截至目前为止以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长度方向沿着搬送方向的方式被搬送,而之后以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宽度方向沿着搬送方向的方式被搬送。即,搬送方向以及横截方向分别与吸收性物品主体2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在以下的第2折叠工序S6~S9中,被折叠的吸收性物品1的横截方向(=长度方向)的尺寸比搬送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长。
第2折叠工序S6~S9将吸收性物品1在长度方向L折叠。具体来讲,首先,一边继续搬送,一边通过第1竖起部件103以及第1环状连续带104a(后述),针对相互独立的多个吸收性物品1各自,使与非折叠区域1a的横截方向的一端部连结的第1折叠区域1b竖起(S6),依次叠摞到非折叠区域1a之上(S7)。进而,一边继续搬送,一边通过第2竖起部件105以及第2环状连续带106a(后述),使吸收性物品1中的与非折叠区域1a的横截方向的另一端部连结的第2折叠区域1c竖起(S8),叠摞到非折叠区域1a之上(S9)。由此,依次折叠各个吸收性物品1。在该第2折叠工序S6~S9中,在与第1折叠工序(预先折叠工序)S2中折叠了的部位不同的部位,折叠吸收性物品1。
密封工序S10在包装片3的端部贴装引导带9,在先前折叠了的第1折叠区域1b的表面和在后折叠了的第2折叠区域1c的端部贴装引导带9,固定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状态。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4对第2折叠工序S6~S9所使用的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图3以及图4分别是示意性表示第2折叠工序S6~S9所使用的制造装置100的构成例的侧视图以及俯视图。
制造装置100具有将多个吸收性物品1各自朝搬送方向依次搬送的作为搬送机构的搬送装置101。搬送装置101具备搬送带101a和架设搬送带101a的多个搬送辊(或带轮)101b。通过多个搬送辊101b之中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使得搬送带101a朝搬送方向移动。搬送装置101将从承接辊110被搬送来而被载置到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上的吸收性物品1朝搬送方向搬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装置100还具备保持机构。保持机构是将搬送中的吸收性物品1固定地保持在搬送带101a上的规定位置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吸引机构,即吸引装置(抽吸装置)102。吸引装置102在非折叠区域1a保持吸收性物品1,以便保持吸收性物品1相对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的位置关系。吸引装置102被配置在将吸收性物品1载置于上表面的搬送带101a的下表面。在搬送带101a上开设多个孔(未图示),以便吸引装置102能够隔着搬送带101a吸引吸收性物品1。由此,能够在将被载置于搬送带101a的上表面的吸收性物品1固定地保持在搬送带101a上的规定位置同时朝搬送方向搬送。
另外,吸引装置102的设置场所并不限定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下,也可以是其它场所例如第1环状连续带104a或第2环状连续带106a(后述)的背侧。在该情况下,在环状连续带上开设多个孔,以便吸引装置能够隔着环状连续带吸引吸收性物品1。另外,保持机构并不限定于吸引装置102,也可以是其它保持机构。作为其它保持机构,例如可考虑相对于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带101a的相反侧配置薄板状的推压部件即推压机构而从上方推压所搬送的吸收性物品1的方法。
制造装置100还具备作为竖起部件的第1竖起部件103和第1传送器104。第1竖起部件103具有随着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相对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竖起的形状,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上表面103a0为平面或相对于搬送面101a0为凸面。第1竖起部件103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竖起,在第1折叠区域1b与非折叠区域1a的交界形成折线FWX1。
第1传送器104包括作为环状连续带的第1环状连续带104a和架设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多个辊(或带轮)104b。多个辊104b中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朝搬送方向移动。第1环状连续带104a具有扭转成随着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带表面104a0覆盖到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上的形状。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一边使带表面104a0与竖起了的第1折叠区域1b接触一边在搬送方向移动,将竖起了的第1折叠区域1b叠摞到非折叠区域1a之上。
优选的是,第1竖起部件103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与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在搬送方向重叠,且第1竖起部件103的下游端部配置在比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上游端部更靠横截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从第1竖起部件103向第1环状连续带104a顺畅地交接竖起的第1折叠区域1b。
制造装置100还具备作为竖起部件的第2竖起部件105和第2传送器106。第2竖起部件105具有随着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相对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竖起的形状,与第2折叠区域1c相接的上表面105a0为平面或相对于搬送面101a0为凸面。第2竖起部件105使第2折叠区域1c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竖起,在第2折叠区域1c与非折叠区域1a的交界形成折线FWX2。
第2传送器106包括作为环状连续带的第2环状连续带106a和架设第2环状连续带106的多个辊(或带轮)106b。多个辊106b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带表面106a0朝搬送方向移动。第2环状连续带106a具有扭转成随着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带表面106a0覆盖到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上的形状。第2环状连续带106a一边使带表面106a0与竖起了的第2折叠区域1c接触一边在搬送方向移动,使竖起了的第2折叠区域1c叠摞到非折叠区域1a之上。
优选的是,第2竖起部件105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与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在搬送方向重叠,且第2竖起部件105的下游端部配置在比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上游端部更靠横截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从第2竖起部件105向第2环状连续带106a顺畅地交接竖起的第2折叠区域1c。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装置100还具备推压装置107。推压装置107包括推压带107a和多个辊107b。多个辊107b架设有推压带107a,通过至少一个旋转驱动,使推压带107a的带表面107a0朝搬送方向移动。推压带107a具有沿着搬送方向使带表面107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平行的形状。带表面107a0和搬送面101a0之间的距离与非折叠区域1a的厚度及第1折叠区域1b的厚度的合计值相同或比该合计值小。推压装置107推压包含非折叠区域1a与第1折叠区域1b的折线的区域,以便在由第1环状连续带104a将第1折叠区域1b折叠到非折叠区域1a上之后第1折叠区域1b不会打开。由此,第1折叠区域1b不会再次打开,能够更稳定地进行折叠。其中,在第1折叠区域1b的折叠充分地进行而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推压装置107。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装置100还可以具备密封工序S10用的密封装置108。密封装置108一边利用切割辊以及砧座辊等将引导带9用的连续片状的连续带开卷,一边利用切割辊进行切断,在砧座辊外周面上形成引导带9,贴装在吸收性物品1上表面的规定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比第1竖起部件103更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折线辊120。折线辊120针对正要朝第1竖起部件103搬送之前的吸收性物品1,在折线FW1、FW2的位置通过推压形成折叠槽。由此,能够在制造装置100中的适当位置更可靠地形成折线。另外,只要能够发挥作为上述第1、第2环状连续带104a、106a的功能,则上述的各环状连续带的种类、材质及形状等就没有特别限制。
接着,参照图3~图6对第2折叠工序S6~S9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5(a)~(d)分别表示图4的Va-Va截面~Vd-Vd截面,图6(a)~(d)分别表示图4的VIa-VIa截面~VId-VId截面。
吸收性物品1通过承接辊110被载置到搬送带101a上,在搬送方向被搬送。此时,以在横截方向上非折叠区域1a的两端与搬送带101a的两端重叠的方式,将吸收性物品1载置到搬送带101a上。由此,吸收性物品1一边由吸引装置102将非折叠区域1a吸附并固定到搬送带101a上表面,一边与搬送带101a的移动一起在搬送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折叠工序S6~S9时,非折叠区域1a(或第1、第2折叠区域1b、1c)由吸引装置102那样的保持机构保持。为此,在第2折叠工序S6~S9中,通过第1、第2竖起部件103、105以及带表面104a0、106a0与各折叠区域的接触,即便从各竖起部件以及各带表面对各折叠区域施加力,也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1的偏移及旋转等。由此,可保持吸收性物品1相对搬送面101a0的位置关系,能够以所期望的位置、姿势搬送吸收性物品1。利用上述的各竖起部件、各带表面,能够将吸收性物品1按所期望的折线适当地折叠。
在第1折线形成工序S6中,如图5(a)所示那样,当第1折叠区域1b位于第1竖起部件103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时,非折叠区域1a位于搬送带101a上,第1折叠区域1b位于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103a0,第2折叠区域1c位于支撑部件101p上。此时,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103a0是平面,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是平面。非折叠区域1a的两端即折线FW1、FW2的位置在厚度方向上与搬送带101a的两端的位置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101p的上表面处在与搬送带101a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上。
此时,从折叠前的搬送容易程度的观点出发,第1竖起部件103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3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为210~150°,优选195~165°,更优选185~17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80°。在角度的测定中,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103a0在上表面103a0为曲面时形成为与搬送带101a最近接的位置处的切面。另外,作为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在搬送面101a0为曲面时形成为厚度方向的底部的切面。
接着,如图5(b)所示那样,随着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方向被搬送,由第1竖起部件103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渐渐竖起。与此同时,在第1折叠区域1b与非折叠区域1a之间形成折线FWX1。此时,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103a0相对于搬送面101a0形成凸面。并且,如图5(c)所示那样,当吸收性物品1到达第1竖起部件103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时,由第1竖起部件103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竖起,在第1折叠区域1b与非折叠区域1a之间形成折线FWX1。折线FWX1沿着折线FW1形成。此时,从适当地形成折线FWX1的观点出发,第1竖起部件103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3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为120~60°,优选105~75°,更优选95~8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
接着,在第1叠摞工序S7中,如图5(d)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的第1折叠区域1b从第1竖起部件103被转交到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上。当吸收性物品1的第1折叠区域1b到达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时,非折叠区域1a位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上,第1折叠区域1b位于第1环状连续带104a0的带表面104a0侧。此时,从与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103a0的角度的连续性的观点出发,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处的带表面104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为120~60°,优选105~75°,更优选95~8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在角度的测定中,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在带表面104a0为曲面时形成为与搬送带101a最近接的位置处的切面。
接着,如图6(a)所示那样,随着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方向被搬送,由第1环状连续带104a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渐渐被折叠。此时,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相对于搬送面101a0形成凹面。并且,如图6(b)所示那样,当吸收性物品1到达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时,由第1环状连续带104a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被折叠。由此,图1中的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FW1处的折叠结束。此时,从使折叠结束的观点出发,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中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带表面104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为30~0°,优选20~0°,更优选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
另一方面,在第2折线形成工序S8中,如图5(d)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的第2折叠区域1c被从支撑部件101p转交到第2竖起部件105上。第2折叠区域1c到达第2竖起部件105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时,非折叠区域1a位于搬送带101a上,第2折叠区域1c位于第2竖起部件105的上表面105a0。此时,第2竖起部件105中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5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跟第1竖起部件103中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3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的情况相同。
接着,如图6(a)所示那样,随着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方向被搬送,由第2竖起部件105使第2折叠区域1c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渐渐竖起。与此同时,在第2折叠区域1c与非折叠区域1a之间形成折线FWX2。此时,第2竖起部件105的上表面105a0相对于搬送面101a0形成凸面。并且,如图6(b)所示那样,当吸收性物品1到达第2竖起部件105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时,由第2竖起部件105使第2折叠区域1c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竖起,在第2折叠区域1c与非折叠区域1a之间形成折线FWX2。折线FWX2沿着折线FW2形成。此时,关于第2竖起部件105中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5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跟第1竖起部件103中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上表面103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的情况相同。
接着,在第2叠摞工序S9中,如图6(c)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的第2折叠区域1c从第2竖起部件105被转交到第2环状连续带106a上。当吸收性物品1的第2折叠区域1c到达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时,非折叠区域1a位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上,第2折叠区域1c位于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带表面106a0侧。此时,第2环状连续带106a中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处的带表面106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跟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中的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的带表面104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的情况相同。
接着,随着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方向被搬送,由第2环状连续带106a使第2折叠区域1c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渐渐折叠。此时,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带表面106a0相对于搬送面101a0形成凹面。并且,如图6(d)所示那样,当吸收性物品1到达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时,由第2环状连续带106a将第2折叠区域1c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叠摞。由此,图1中的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FW2处的折叠完成。另外,通过第2折叠区域1c的折叠,也会形成图1中的吸收性物品1的后侧的折线FW2’处的折叠,但省略其说明及图示。此时,第2环状连续带106a中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带表面106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跟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中的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带表面104a0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所成的角度的情况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叠摞工序S7之后,直到密封工序S10之前,在第1折叠区域1b侧进一步执行推压工序。在推压工序中如图6(c)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的第1折叠区域1b从第1环状连续带104a被转交到推压装置107的推压带107a上。当第1折叠区域1b到达推压带107a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时,非折叠区域1a位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上,第1折叠区域1b定位成与推压带107a相接。接着,随着吸收性物品1在搬送方向被搬送,吸收性物品1的第1折叠区域1b(包含折线FWX1)被推压装置107的推压带107a持续地推压。由此,与没有由推压带107a推压的情况相比,在第2叠摞工序S9期间,能够稳定地维持折线FWX1。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的搬送方向的速度成分、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的搬送方向的速度成分以及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带表面106a0的搬送方向的速度成分在规定范围内相等。其中,所谓规定范围内是指例如设计成使两者的速度相同时的制造装置100的控制误差的范围内。由此,能够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搬送方向搬送第1折叠区域1b以及第2折叠区域1c和非折叠区域1a。由此,第1折叠区域1b相对带表面104a0的相对速度以及第2折叠区域1c相对带表面106a0的相对速度大致为零,能够分别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大致为零。其结果,可进一步抑制折缝或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1。此时,第1环状连续带104a的带表面104a0以及第2环状连续带106a的带表面106a0的移动速度比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的移动速度快。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迅速化的观点出发,第2折线形成工序S8与第1叠摞工序S7大体同时被实施,而第2折线形成工序S8也可以从第1叠摞工序S7的途中起或是结束后被实施。第2折线形成工序S8也可以与第1折线形成工序S6同时进行。
如以上那样,吸收性物品1被折叠。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作用之一的截面示意图。图7(a)表示第1竖起部件103中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相对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为凸面的情况。图7(b)表示竖起部件103中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为平面的情况。图7(c)表示竖起部件103中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相对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为凹面的情况。为了进行比较,各竖起部件103形成为,在相对于包含搬送面101a0在内的平面以规定角度θ0相交的平面PL内,经过距第1折叠区域1b与非折叠区域1a相交的交点的位置FWP有规定距离的位置P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那样,在第1竖起部件103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为凸面的情况下,位置FWP处的竖起部件103的切面与包含搬送面在内的平面所成的角度为α。另外,如图7(b)所示那样,如果在竖起部件103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为平面的情况下,位置FWP处的竖起部件103的切面与包含搬送面101a0在内的平面所成的角度为β。另外,如图7(c)所示那样,如果在竖起部件103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为凹面的情况下,位置FWP处的竖起部件103的切面与包含搬送面101a0在内的平面所成的角度为γ。在该情况下,α>β>γ成立。
在此,角度α、β、γ表示的是相对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而言的第1竖起部件103中与第1折叠区域1b相接的面(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的竖起程度。因此可知,由于α>β>γ成立,所以在凸面或平面的情况下,与凹面的情况相比,第1竖起部件103的上表面的竖起程度陡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具有凸面(平面也可)的第1竖起部件103,在折叠初期,与具有凹面的部件或带等相比,能够使第1折叠区域1b相对于非折叠区域1a良好地竖起。由此,能够在吸收性物品1的适当位置形成最初的折线FWX1。另外,对于第2竖起部件105也与第1竖起部件103同样,因而通过使用具有凸面(平面也可)的第2竖起部件105,能够在吸收性物品1的适当位置形成最初的折线FWX2。此时,即使在使用第1竖起部件103、第2竖起部件105的情况下,其使用范围为直至第1折叠区域1b、第2折叠区域1c的竖起为止,因而能够将各折叠区域与各竖起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抑制得小。由此,能够抑制形成在适当位置的折线FWX1、FWX2偏移而弯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第2折叠工序S7、S9中,第1、第2环状连续带104a、106a的带表面104a0、106a0与吸收性物品1同样地在搬送方向移动。为此,与采用水手领形部件那样不移动的引导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相对于第1、第2折叠区域1b、1c的相对速度。在折叠时,也能大幅地抑制各环状连续带所引起的各折叠区域的减速。此时,即使在使用环状连续带的情况下,各环状连续带的扭转范围由于是从各折叠区域竖起之后直至被叠摞为止的范围,所以无需使各环状连续带、各折叠区域进行复杂的变形及动作。另外,能够在第1、第2折线形成工序S6、S8中由具有平面或凸面的竖起部件在所期望的折叠位置形成折线FWX1、FWX2,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各折叠区域叠摞到非折叠区域之上。由此,能够在折线的部位适当地弯折厚而具有刚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包括吸收体的部分。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由于能够在将第1折叠区域1b折叠到非折叠区域1c上时适当地进行折叠,所以当进一步将第2折叠区域1c折叠到非折叠区域1a时,能够抑制以下这样的事态发生,即:第1折叠区域1b的折叠不充分而致使第1折叠区域1b与第2折叠区域1c冲突,两者没有被适当地折叠。
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作用的另一方面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优选方式,沿着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101a0配置第1环状连续带104a,以便使得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中的第1环状连续带104a侧的端部和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中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面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d的2倍(2d)以下。如果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中的第1环状连续带104a侧的端部与第1环状连续带104a中的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侧的部分过于分离,两者间存在大间隙,则可形成折线的区域就相应地扩大了与该大间隙相当的量,存在折线的位置容易产生误差的可能性。于是,考虑吸收性物品1被至少对折,通过将两者的距离设成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d的2倍以下(两者相接也可),与两者超过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d的2倍地分离开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可形成折线的区域大体限定在小范围,能够在更适当的位置形成最初的折线。
这也同样适用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中的第2环状连续带106a侧的端部和第2环状连续带106a中的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进而,也同样适用于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中的第1竖起部件103侧的端部以及第2竖起部件105侧的端部和第1竖起部件103以及第2竖起部件105中的搬送带101a的搬送面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通过由包装片3覆盖吸收性物品1,降低制品的表面的凹凸程度。为此,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1的横截方向的表面的均等度。由此,当将折线设定在所期望的位置时,即便按该折线折叠也能够抑制折线弯曲,可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1。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折叠横截方向的尺寸比搬送方向的尺寸长的吸收性物品1。为此,同与之相反的搬送方向的尺寸比横截方向的尺寸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存在与带表面磨擦的可能性的折叠区域的搬送方向的尺寸。由此,能够减小带表面与折叠区域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其结果,能够抑制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线弯曲,可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在与已经折叠过一次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一步折叠吸收性物品1。由于折叠的是折叠过一次而厚度增加的吸收性物品1,所以折线位置处的刚性提高,已经形成的折线的位置难以发生偏移。由此,能够抑制折线弯曲,能够适当地折叠吸收性物品1。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吸收性物品
1a 非折叠区域
1b 折叠区域
1c 折叠区域
101a0 搬送面
103 竖起部件
104a 第1环状连续带
104a0 带表面

Claims (8)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折叠工序,在该折叠工序中,沿着搬送方向分别依次搬送彼此独立的多个吸收性物品,将各吸收性物品中的与上述搬送方向正交的横截方向的外侧的折叠区域依次折叠到上述横截方向的内侧的非折叠区域之上,上述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跨上述折叠区域和上述非折叠区域存在,上述非折叠区域被载置到搬送机构的搬送面上而被搬送,其中,在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
上述折叠工序包括:
折线形成工序,利用竖起部件使上述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该竖起部件具有随着朝向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相对于上述搬送面竖起的形状,该竖起部件的与上述折叠区域相接的面为平面或者相对于上述搬送面为凸面;以及
叠摞工序,使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该环状连续带具有扭转成随着朝向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而覆盖到上述搬送面上的形状,
上述折叠区域具备:
与上述非折叠区域的上述横截方向的一端部连结的第1折叠区域;以及
与上述非折叠区域的上述横截方向的另一端部连结的第2折叠区域,
上述折线形成工序包括:
第1折线形成工序,利用作为上述竖起部件的第1竖起部件使上述第1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第1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以及
第2折线形成工序,利用作为上述竖起部件的第2竖起部件使上述第2折叠区域相对于上述非折叠区域竖起,在上述第2折叠区域与上述非折叠区域之间形成折线,
上述叠摞工序包括:
第1叠摞工序,使作为上述环状连续带的第1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第1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第1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以及
第2叠摞工序,使作为上述环状连续带的第2环状连续带的带表面与竖起了的上述第2折叠区域接触并在上述搬送方向移动,将上述竖起了的第2折叠区域叠摞到上述非折叠区域之上,
在上述搬送方向上,上述第1竖起部件的下游侧的端部相比上述第2竖起部件的上游侧的端部位于上游侧,
在上述第1折线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折线形成工序,且在上述第1叠摞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叠摞工序,
上述折叠工序还具备推压工序,在上述推压工序中,在上述第2叠摞工序中的上述第2折叠区域的折叠途中,利用推压机构仅推压折叠结束的上述第1折叠区域,上述推压机构配置成沿着上述搬送方向连续地覆盖上述搬送面的、在上述横截方向上与上述第2环状连续带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叠摞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即:使上述搬送机构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动作,以便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上述搬送面的速度成分与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上述带表面的速度成分在规定范围内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中,当上述吸收性物品被搬送时,上述非折叠区域以及上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被吸引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吸引机构吸引,以便保持上述吸收性物品相对上述搬送面的位置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竖起部件形成为,上述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210~150°的角度,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120~60°的角度,
上述环状连续带形成为,上述搬送方向的上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120~60°的角度,上述搬送方向的下游端部相对于上述搬送面形成30~0°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竖起部件或上述环状连续带沿着上述搬送面配置成,上述搬送面中的上述竖起部件侧的端部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侧的端部和上述竖起部件以及上述环状连续带中的与上述搬送面的上述端部面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的2倍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折叠工序中,被折叠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横截方向的尺寸比上述搬送方向的尺寸大。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折叠工序折叠由包装片覆盖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之前,还具备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预先折叠工序,
上述折线形成工序以及上述叠摞工序在与在上述预先折叠工序中折叠过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一步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
CN201710155212.0A 2016-05-02 2017-03-16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334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2757 2016-05-02
JP2016092757A JP6381578B2 (ja) 2016-05-02 2016-05-02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4580A CN107334580A (zh) 2017-11-10
CN107334580B true CN107334580B (zh) 2020-08-14

Family

ID=6022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5212.0A Active CN107334580B (zh) 2016-05-02 2017-03-16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81578B2 (zh)
CN (1) CN107334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1424B (zh) * 2019-05-31 2022-03-29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用于户外活动的多重翻折纸尿裤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3126A (zh) * 2010-02-03 2012-10-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及包装构造的制造方法
CN10284643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03269662A (zh) * 2010-11-01 2013-08-2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吸收产品相关的连续片的组合体的折叠设备和折叠方法
CN103662961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9198A1 (de) * 1994-11-06 1996-05-09 Klett Alfred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eines entlang eines Förderwegs mit vorgegebener Fördergeschwindigkeit geförderten Zuschnitts
JP2010227545A (ja) * 2009-03-02 2010-10-14 Uni Charm Corp 折り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202724136U (zh) * 2012-06-28 2013-02-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JP6625338B2 (ja) * 2015-03-27 2019-12-25 株式会社瑞光 物品の折り装置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3126A (zh) * 2010-02-03 2012-10-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及包装构造的制造方法
CN103269662A (zh) * 2010-11-01 2013-08-2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吸收产品相关的连续片的组合体的折叠设备和折叠方法
CN10284643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03662961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00520A (ja) 2017-11-09
JP6381578B2 (ja) 2018-08-29
CN107334580A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3270B2 (ja)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方法
JP4019020B2 (ja) 吸収性物品の折戻し装置
US9492330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sheet-like member associated with an absorbent article
JPH02291857A (ja) 着用物品用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09123178A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WO2017175437A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3124546B (zh) 吸收性产品旋转设备和旋转吸收性产品的方法
CN107334580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6413647B (zh) 制备吸收产品的方法
US9622917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s
JP4420860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US9617105B2 (en) Wrinkle smoothing method for a composite body of a continuous sheet related to absorbent articles
TW200946089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ptive article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bsorptive article
JP6026060B1 (ja) 連結包装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266119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CN108430409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JP6026061B1 (ja) 連結包装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100804A (ja) 連結包装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100803A (ja) 連結包装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7185184A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