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8112B -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8112B CN107318112B CN201710551056.XA CN201710551056A CN107318112B CN 107318112 B CN107318112 B CN 107318112B CN 201710551056 A CN201710551056 A CN 201710551056A CN 107318112 B CN107318112 B CN 1073181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authentication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mobile terminal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实现移动终端能够随用户鉴权认证,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具体技术方案为:通过对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而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本公开用于移动终端用户注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在接入网络时,为了保证移动终端用户及网络运营商的信息安全及合法权益,都会有一个认证鉴权过程,该认证鉴权过程主要依赖移动终端中的用户识别卡(如SIM、USIM、RUIM)实现,因为用户识别卡中存放有移动终端认证所需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鉴权密钥(Key identifier,Ki)、鉴权算法等鉴权信息。具体的,移动终端在接入网络时,首先使用鉴权信息发起网络注册请求,触发鉴权流程,并通过用户识别卡计算网络侧设备发来的鉴权数据,在计算完成后由移动终端传递给网络侧设备,完成鉴权过程。
从现有移动终端的认证鉴权过程来看,移动终端中须放置一张用户识别卡,该用户识别卡仅能实现该用户的网络注册,不易于多个用户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用户为当前登录用户;
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时,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
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该方法移动终端能够随用户实现鉴权认证,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移动终端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与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同时,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用户的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该方法还包括: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将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接收认证服务器通过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若未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重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根据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从远程服务器中下载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用户为当前登录用户;
鉴权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判断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切换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移动终端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与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册模块,还用于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同时,根据第二用户的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建立模块;
建立模块,用于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建立模块,用于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认证服务器通过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未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重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登录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下载模块,用于从远程服务器中下载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户注册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认证服务器、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休眠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解锁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登录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用户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用户为当前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为能够唯一标识该用户身份属性的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为用户名密码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显示用户界面,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按照提示输入用户名、密码,从而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
102、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鉴权是指对试图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鉴权,审核其是否拥有访问网络的权利;通过鉴权可以保护网络防止非法盗用,同时通过拒绝假冒合法用户的入侵而保护该网络中的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存放有使用过或者注册过该移动终端的用户标识信息,那么,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包括:将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与移动终端中存放的使用过或者注册过该移动终端的用户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实现鉴权。当鉴权通过后,执行步骤103。
103、在鉴权通过后,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
其中,第二用户为在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由此可以得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为使用同一个移动终端的不同用户。
104、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其中,网络鉴权信息包括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加密算法等网络接入所需的信息。此处列举两种方式对如何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鉴权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其中,认证服务器用于保存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网络鉴权信息包括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等网络接入所需的信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不同,且第二用户是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那么就不能采用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连接,而为了和认证服务器建立数据通信,采用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才能将第一用户的认证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在认证通过后,发送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至移动终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其中,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的对应关系。
基于步骤102和步骤103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鉴权通过,意味着第一用户有使用过该移动终端或者利用该移动终端注册过。那么,当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移动终端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105、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基于步骤104所描述的,使用第一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等发起网络注册请求,实现网络注册。在完成网络注册后,第一用户自己的手机号码已经接入网络,用户此时可以进行语音呼叫,收发短信等CS业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通过对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而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该方法移动终端能够随用户实现鉴权认证,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
基于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在步骤103中,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相同时,根据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如图2所示中的步骤106。
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相同时,意味着当前登录用户与最后一次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时同一个用户,那么,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由于第二用户为最后一次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因此,可根据第二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基于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在步骤102中,当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未鉴权通过,未鉴权通过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鉴权发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有误;第二种情况为鉴权发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下面结合图3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描述。
当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执行步骤107;当鉴权出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不存在时,执行步骤109。
107、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当未超过预设输入次数,则重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即执行步骤101。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执行步骤108。
108、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则移动终端在设定的时间内不可操作。超过设定的时间后,执行步骤101。
109、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当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意味着该第一用户为新用户,还未使用过该移动终端和/或未通过该移动中终端进行网络注册。
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为移动终端中预先设置的网络鉴权信息。通过预先设置的网络鉴权信息申请建立数据连接,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可以是WiFi数据通道,也可以是3G/4G/5G数据通道。第一数据为一般传输数据的业务通道。
110、将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111、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认证通过后,移动终端与认证服务器协商加密算法、超时时间等,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第二数据通道为加密数据通道,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112、接收认证服务器通过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基于步骤111所描述的,第二数据通道为加密数据通道,认证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通过加密数据通道发送给移动终端。
113、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通过步骤109~113的描述,当第一用户为新用户时,通过从认证服务器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实现网络注册。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移动终端,当第一用户为新用户时,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用户在多个移动终端上使用,无需为每一个移动终端办理多个用户识别卡。
根据图1~图3所对应实施例描述的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当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后,还需登录远程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下面以在图1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114、获取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其中,远程登录信息包括登录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115、根据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中存储有移动终端用户的远端运行环境以及移动终端用户的业务数据,移动终端用户的业务数据包括该用户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消息等。
116、从远程服务器中下载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实现用户在不同终端之间切换,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更换设备也无需更换电话号码,同时简化了对用户的综合计费过程。
基于上述图1~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的注册方法,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对移动终端的注册等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中整体系统架构包括终端、基站、认证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终端通过基站与认证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通信。下面分别对各个部件及主要功能进行描述。
如图6所示为终端的系统框图,包括鉴权认证模块601、用户数据模块602、数据通讯模块603和传感器模块604。其中,鉴权认证模块601中包含内置IMSI、Ki、鉴权算法等;用户数据模块602用于存放已在本终端注册成功的网络鉴权信息、以及存放多组用户数据,并可对多组用户数据增加或删除,用户数据模块仅供鉴权认证模块访问;数据通讯模块603用于鉴权期间维护数据通讯;传感器模块604用于采集用户生物识别信息。
认证服务器用于保存用户认证信息、用户的IMSI、鉴权算法、密钥等运营商接入所需的信息。其中,用户认证信息可以用如图5所示的证书的形式进行保存。
远程服务器设置有终端用户的远端运行环境及数据。对于认证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也可是同一个服务器中两个不同的功能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限定。
对于终端的操作,可分为用户首次注册、终端休眠、终端解锁、用户登录、用户切换五个主要流程。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1)用户首次注册
对于用户首次注册流程,如图7所示:
701、鉴权认证模块向数据通讯模块申请建立数据连接。
702、判断是否有Wi-Fi。
若有Wi-Fi,执行步骤704。若无Wi-Fi,执行步骤703。
703、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通过3G/4G/5G网络接入,接入认证使用鉴权认证模块内置IMSI。
不论数据通道是Wi-Fi,还是通过鉴权认证模块内置IMSI注册网络,鉴权认证模块仅能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建立好的数据业务通道连接认证服务器,采用这种方式是为了确保用户不能仅通过鉴权认证模块访问其他业务,也确保鉴权认证模块不受其他网络攻击。
704、鉴权认证模块开始首次用户认证,提示用户输入用户信息。
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出生日期等;若需要实名认证的,还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
705、鉴权认证模块输入的用户信息加密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706、认证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用户合法性验证。
若验证通过,执行步骤707;若验证不通过,执行步骤711。
707、若验证通过,认证服务器与终端协商加密算法、超时时间,与终端建立加密数据通道,将该合法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通过加密数据通道发送给终端。
此时,鉴权认证模块将该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以及该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等存入用户数据模块。
708、鉴权认证模块断开当前数据连接,通知数据通讯模块使用新的IMSI、Ki及鉴权算法发起注册网络请求。
数据通讯模块完成网络注册后,此时用户自己的手机号码已注册到网络中,用户此时可以进行语音呼叫、收发短信等CS业务。
709、数据通讯正常后,终端向鉴权认证模块请求当前用户的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
710、终端从远程服务器下载用户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消息等信息暂存至本地。
711、若验证不通过,判断是否超过输入的次数限定。
若未超过输入的次数限定,执行步骤704;若超过输入的次数限定,执行步骤712。
712、若超过输入的次数限定,出错退出。
(2)终端休眠锁屏流程
对于终端休眠锁屏流程,如图8所示:
801、用户是否按下休眠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休眠键可以是待机键,也可以是电源按键。休眠键可以根据终端设备自身的设计的进行选择。
若用户未按下休眠键,执行步骤802;若用户按下休眠键,执行步骤805。
802、启动定时器。
803、判断终端在用户设定的超时时间内是否无操作。
若无操作,执行步骤804;若有操作,执行步骤801。
804、判断是否到达定时器的定时时间。
若到达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执行步骤805;若没有达到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执行步骤801。
805、终端进入灭屏休眠模式。
综上,终端在用户设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操作,或者在用户按下待机/电源按键的时候进入休眠。当终端进入休眠时,鉴权认证模块将当前用户本地数据拷贝至用户数模块对应的账号内。休眠期间终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同步通讯录、通话记录、短消息等CS业务。
(3)终端解锁流程
对于终端解锁流程,如图9所示:
901、终端在休眠模式下,判断用户是否按下待机/电源键。
若用户未按下待机/电源键,执行步骤902;若用户按下待机/电源键,执行步骤903。
902、传感器是否上报终端状态改变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状态改变可以是当用户抬起手机时,手机的状态改变。当传感器检测到终端状态改变时,上报终端状态改变信息,执行步骤903;当传感器检测到终端状态未改变时,执行步骤901。
903、当用户按下待机/电源键,或传感器上报终端状态改变信息时,退出休眠,显示解锁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解锁界面可以是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也可以是提示用户通过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解锁,也可以是提示切换用户,也可以是上述这三种形式的任意组合。
904、判断用户是否切换用户。
905、若切换用户时,执行用户登录流程。
906、若未切换用户,用户输入密码时,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执行步骤907;当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时,执行步骤908。
907、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执行用户登录流程。
908、当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时,判断生物特征是否验证通过。
若生物特征验证通过,执行步骤907;若生物特征验证未通过,执行步骤909。
909、当生物特征识别未通过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输入次数。
当未超过预设的识别次数时,执行步骤903;当超过预设次数时,执行步骤910。
910、终端进入防密码爆力破解状态,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不可操作,终端休眠。
(4)用户登录流程
对于用户登录流程,如图10所示:
1001、用户界面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
1002、用户按照提示输入用户名密码,终端交给鉴权认证模块进行用户鉴权。
1003、鉴权认证模块读取用户数据模块保存的用户数据,与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进行比对,完成鉴权过程并返回鉴权结果。
1004、当鉴权认证模块返回用户认证通过时,执行步骤1007。
1005、当鉴权认证模块返回密码错误的认证失败时,执行步骤1011。
1006、当鉴权认证模块返回用户输入的账号不存在的认证失败时,执行步骤1010。
1007、判断当前用户与上一次使用终端的用户是否相同。
若相同,执行步骤1008;若不相同,执行步骤1010。
1008、若当前用户与上一次使用终端的用户相同,鉴权认证模块将用户数据模块内保存的当前用户信息,包括远程服务器账号、通讯录、通话记录、短消息等拷贝到终端运行环境,并且使用该用户IMSI发起切网请求。
1009、终端用当前用户的远程服务器账号登陆远程服务器,同步本地数据。
1010、若当前用户与上一次使用终端的用户不相同,执行用户切换流程。
对于用户切换流程,具体可参考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用户切换流程。
1011、当鉴权认证模块返回密码错误的认证失败时,判断是否超过设定的次数。
若未超过设定的次数,执行步骤1001;若超过设定的次数,执行步骤1012。
1012、若超过设定的次数,终端进入防密码爆力破解状态,在设定的时间内终端不可操作。超过了设定的时间,执行步骤1001。
1013、鉴权认证模块返回用户输入的账号不存在的认证失败,询问是否需要创建新用户。
若需要创建新用户,则执行步骤1014;若不需要创建新用户,则结束。
1014、若需要创建新用户,执行用户首次注册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用户首次注册流程,具体可参考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用户首次注册流程。
(5)用户切换流程
对于用户切换流程,如图11所示:
1101、终端注销远程服务器账户。
1102、终端删除当前用户本地数据。
1103、数据通讯模块使用内置IMSI发起切网。
1104、鉴权认证模块将新用户名、密码发送至认证服务器。
1105、认证服务器对新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
若认证通过,执行步骤1106;若认证未通过,执行步骤1104。
1106、若认证通过,鉴权认证模块使用用户数据模块保存的用户名、密码、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用户的IMSI、Ki、鉴权算法。
1107、数据通信模块使用该用户的IMSI发起切网。
1108、数据通讯正常后,终端向鉴权认证模块请求当前用户的远程服务器用户名及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
1109、终端从远程服务器下载用户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消息等信息暂存至本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通过对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而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该方法移动终端能够随用户实现鉴权认证,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
基于图1~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12所示,该移动终端12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第一用户为当前登录用户;
鉴权模块1202,用于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判断模块1203,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
第二获取模块1204,用于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注册模块1205,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获取模块1204包括:
切换子模块1204a,用于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子模块1204b,用于发送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子模块1204c,用于接收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1204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移动终端中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与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册模块1205,还用于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同时,根据第二用户的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该移动终端120还包括:建立模块1206、发送模块1207、接收模块1208;
建立模块1206,用于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发送模块1207,用于将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建立模块1206,用于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接收模块1208,用于接收认证服务器通过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注册模块1205,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移动终端120还包括:确定模块1209、处理模块1210;
确定模块1209,用于在鉴权出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第一获取模块1201,还用于若未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重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1210,用于若超过预设输入次数时,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移动终端12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21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登录模块1212,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下载模块1213,用于从远程服务器中下载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对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而根据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该方法移动终端能够随用户实现鉴权认证,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办理不同的用户识别卡,便于多个用户的切换。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户注册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以及图12~图16任一移动终端。
基于上述图1~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等。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为当前登录用户,所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时,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
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或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鉴权出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认证服务器;
在所述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所述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鉴权出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若未超过所述预设输入次数时,重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若超过所述预设输入次数时,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下载所述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为当前登录用户,所述获取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鉴权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判断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时,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相同,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之前最后使用移动终端的登录用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相同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切换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至认证服务器;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同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建立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在鉴权出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不存在时,通过预设的网络鉴权信息,建立与认证服务器的第一数据通道;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认证服务器;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认证通过后,建立与所述认证服务器的第二数据通道;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认证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网络鉴权信息进行网络注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鉴权出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错误时,确定是否超过预设输入次数;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未超过所述预设输入次数时,重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若超过所述预设输入次数时,进入不可操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
登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远程登录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
下载模块,用于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下载所述第一用户的业务数据。
11.一种移动终端用户注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以及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1056.XA CN107318112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1056.XA CN107318112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8112A CN107318112A (zh) | 2017-11-03 |
CN107318112B true CN107318112B (zh) | 2021-04-20 |
Family
ID=6017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51056.XA Active CN107318112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81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8739B (zh) * | 2019-10-21 | 2022-05-1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4387A (zh) * | 2009-09-07 | 2011-04-13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及其注册和鉴权方法 |
CN102264061A (zh) * | 2011-04-11 | 2011-11-3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无卡移动终端的鉴权及通信方法、服务器及无卡移动终端 |
CN104797003A (zh) * | 2015-03-17 | 2015-07-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智能终端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554751A (zh) * | 2015-08-19 | 2016-05-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无卡终端注册移动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07317B2 (en) * | 2009-10-28 | 2013-12-10 | Blackberry Limited | Automatic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
-
2017
- 2017-07-07 CN CN201710551056.XA patent/CN1073181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4387A (zh) * | 2009-09-07 | 2011-04-13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及其注册和鉴权方法 |
CN102264061A (zh) * | 2011-04-11 | 2011-11-3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无卡移动终端的鉴权及通信方法、服务器及无卡移动终端 |
CN104797003A (zh) * | 2015-03-17 | 2015-07-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智能终端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554751A (zh) * | 2015-08-19 | 2016-05-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无卡终端注册移动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8112A (zh) | 2017-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23947B2 (en) | Enhanced registration procedure in a mobile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 |
KR101904338B1 (ko) | 모바일 디바이스에서의 사용자 인증 및 인간 의도 검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EP3008935B1 (en) |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cenario | |
US8365249B1 (en) | Proxy regist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for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s | |
EP2579220A1 (en) | Entrance guar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 |
US2023018900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user device with personalized identity module profiles | |
DK2924944T3 (en) | Presence authentication | |
CN104469765B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认证方法和装置 | |
US2007028899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
CN103155614A (zh) | 漫游网络中接入终端身份的认证 | |
US11848926B2 (en) | Network authentication | |
WO2012126634A1 (en) | Authent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784873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aud prevention when accessing throug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CN112020716A (zh) | 远程生物特征识别 | |
WO2012095259A1 (en) |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accessing mobile broadband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
CN101282215A (zh) | 证书鉴别方法和设备 | |
CN107318112B (zh) | 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
JP5670926B2 (ja) | 無線lan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端末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認可サーバ装置 | |
JP6075885B2 (ja) |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オンラインサインアップ制御方法 | |
EP4432712A1 (en) |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general or non-privileged application that is running on or is executed by a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system 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ntitlement configuration server entity,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EP3367717A1 (en) | Profile rights management | |
NO328320B1 (no) | Abonnent autentisering | |
KR20130085500A (ko) | 인증 실패 후 응급 호 지원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7 Address after: 710075 D102 room, building 4, Maple new city, F District, Xi'an hi tech Zone, Shaanxi Applicant after: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room B 501 of cool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ark, No. 8, Tang Yan Nan Road, Xi'an high tech Zone, Shaanxi Applicant before: Su Rui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