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679A -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679A
CN107317679A CN201710417787.5A CN201710417787A CN107317679A CN 107317679 A CN107317679 A CN 107317679A CN 201710417787 A CN201710417787 A CN 201710417787A CN 107317679 A CN107317679 A CN 107317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key
head
decryption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77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7679B (zh
Inventor
张磊
李莉莉
付春
陈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4177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步骤二,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步骤三,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步骤四,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通过本发明可以将丢失的身份证号码加密传输给金融机构、工商注册、教育、保险、电信等各个部门,能够有效的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他人丢失的身份证进行金融诈骗、网络欺诈、电话诈骗,客观上减少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降低了个人和社会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预防不法分子利用假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门与金融系统等部门建立了身份系统联网,有效地遏制了利用假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身份证遗失或被盗现象较为普遍,不法分子则利用他人真实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将常见的几类犯罪手段是:
1、信用卡诈骗。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在银行开设帐户并办理信用卡,然后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
2、贷款诈骗。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在银行办理贷款后拒不归还。
3、合同诈骗。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以他人名义,与人签订买卖合同诈骗货款货物。
4、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注册公司,虚假出资。(1)注册“皮包公司”,然后通过先支付小额支票取得客户的信任后再骗取大额业务;(2)虚假注册的公司先在银行开设帐户领取银行支票,然后以空壳帐户开具支票向他人担保借款进行诈骗。
5、诈骗电信资费。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在电信公司办理入网手续,之后狂打不已拒付电信资费;或冒用他人身份证报装ISDN私人电话,对外作公用电话使用,以低于正常话费标准收取话费,后在电信局收取费用时逃跑。
6、冒用他人身份证进行网上诈骗。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资料在网络注册并发布消息,称其有手机、二手豪华轿车等出售,并留下该身份证号码,同时将身份证上的单位名称也作为信誉保证传真给购买人,上当者汇了钱没收到货物方知受骗。
7、冒用他人身份证挂失,提前支取银行存款。
8、冒用他人身份证提货实施诈骗。
然而,目前仍然没有对丢失后的身份证诈骗进行有效防范的方法,往往无法防止上面所述的金融诈骗、网络欺诈、电话欺诈等事件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
步骤一,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步骤二,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步骤三,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步骤四,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步骤一的过程如下:首先,将十八位身份证号码划分为三段,即前六位为第一段,第七到十四位为第二段,第十五到第十八位为第三段;然后针对上述三段的数字,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所述加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
(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更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所述解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
(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模块:
加密模块,用于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传输模块,用于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解密模块,用于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防御模块,用于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中所述加密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一复制单元,用于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复制单元,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更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所述解密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二复制单元,用于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秘钥提取单元,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
解密单元,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丢失的身份证号码加密传输给金融机构、工商注册、教育、保险、电信等各个部门,能够有效的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他人丢失的身份证进行金融诈骗、网络欺诈、电话诈骗,客观上减少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降低了个人和社会损失。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密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密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模块图。
附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密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密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步骤S102,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步骤S103,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步骤S104,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以下对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众所周知,中国大陆居民的身份证号码,其中前六位是该居民的出生时户口所在地,中间八位是该居民的生日,第十五到十七位是按顺序分配的顺序码,最后一位第十八位是根据前十七位计算出的校验码。
本发明中,首先,将十八位身份证号码划分为三段,即前六位为第一段,第七到十四位为第二段,第十五到第十八位为第三段。然后针对上述三段的数字,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当然,本发明可以不限于上述这种划分方式,其他的划分方式例如每六位数字作为一段,也都是可以的。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加密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 Key”这种加密技术在当今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 Key长度为56bits。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对称式加密算法,可以是DES、3DES、AES、SM4、Blowfish、IDEA、RC4、RC5、RC6等对称加密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不把密钥告诉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窃听到。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以,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本发明使用如下的非对称式加密算法:PKCS,The Public-Key CryptographyStandards(PKCS)是由美国RSA数据安全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制定的一组公钥密码学标准,其中包括证书申请、证书更新、证书作废表发布、扩展证书内容以及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的格式等方面的一系列相关协议。
如图2所示,所述加密步骤S101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S1011、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例如,把前六位身份证号码中的头两位或头三位作为头部进行复制。
S101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key。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S101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如此,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加密算法对身份证号码的三段数字分别进行加密,组成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步骤S102、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在这个步骤中,首先使用基于Native的C/C++语言编写解密动态库(称为lib.so)。lib.so中的解密方法用于把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解密为原始的身份证号码。
在本发明中,上述身份证号码加密后,和用于解密该身份证号码的解密动态库一起,被发送给相关机构的系统,例如公安系统、教育系统、征信系统、诚信系统、金融系统、投融资系统等等。因为所有的系统都涉及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公民信息。
步骤S103、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上述相关机构的系统接收到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之后,进行解密。本发明所提及的相关机构涉及很多机构,包括公安、银行、工商、教育、保险、电信等等。这些机构主要是国家部门或单位,例如,公安系统、教育系统、征信系统、诚信系统、金融系统、投融资系统等等。包括公安局、各大银行、大学、保险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常见机构。如图3所示,lib.so的解密步骤为:
S1031、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S103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key。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S103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如此,分别使用三种相应的不同的加密算法对身份证号码的三段数字分别进行解密,然后组成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步骤104、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上述的这些机构在收到丢失后的身份证号码信息后,可以为其建立数据库,从而对该数据库里的身份证号码所对应的居民提供防欺诈的服务,例如对用户提出告警提示,或者在经过该身份证持有者本人允许后,在一段时间内直接屏蔽上述被认定为欺诈的用户,或者将这类用户加入黑名单。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100,其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模块:
加密模块101,用于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传输模块102,用于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解密模块103,用于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防御模块104,用于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加密模块101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一复制单元1011,用于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复制单元1012,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key。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加密单元1013,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解密模块103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二复制单元1031,用于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秘钥提取单元1032,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key。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解密单元1033,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丢失的身份证号码加密传输给金融机构、工商注册、教育、保险、电信等各个部门,能够有效的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他人丢失的身份证进行金融诈骗、网络欺诈、电话诈骗,客观上减少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降低了个人和社会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步骤二,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步骤三,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步骤四,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过程如下:首先,将十八位身份证号码划分为三段,即前六位为第一段,第七到十四位为第二段,第十五到第十八位为第三段;然后针对上述三段的数字,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
(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2)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
(3)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6.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模块:
加密模块,用于对身份证号码进行分段加密;
传输模块,用于发送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和用于解密的解密动态库;
解密模块,用于使用上述解密动态库解密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
防御模块,用于根据解密后的身份证号码执行防诈骗的措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密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一复制单元,用于复制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复制单元,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加密算法的密钥;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加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加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提取算法为如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种,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二种,先从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里随机选择若干字节,然后将这些字节进行逻辑与、逻辑或、和/或哈希计算,选择处理后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第三种,先计算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的哈希值,然后选择所述哈希值的若干字节作为密钥或密钥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单元:
第二复制单元,用于复制加密后的某一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作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的头部;
第二秘钥提取单元,用于使用密钥提取算法从上述头部提取解密密钥;
解密单元,用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把该段加密后的身份证号码的其余部分解密,与上述头部组合为解密后的该段身份证号码。
CN201710417787.5A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317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7787.5A CN107317679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7787.5A CN107317679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679A true CN107317679A (zh) 2017-11-03
CN107317679B CN107317679B (zh) 2020-01-31

Family

ID=60183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7787.5A Active CN107317679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76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508A (zh) * 2018-04-11 2018-10-23 于志 基于cn39码认证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7166A (zh) * 2002-05-09 2003-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加密/解密系统和加密/解密方法
CN1547142A (zh) * 2003-12-12 2004-11-17 ���пƼ���ѧ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1022337A (zh) * 2007-03-28 2007-08-22 胡祥义 一种网络身份证的实现方法
CN101783789A (zh) * 2009-01-16 2010-07-21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包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13980A (zh) * 2009-05-06 2011-04-13 刘海云 需要采用穷举法解密的随机加密方法
CN103595539A (zh) * 2013-11-26 2014-02-19 南开大学 保留格式的数值型个人识别信息的加密方法
JP2015079346A (ja) * 2013-10-16 2015-04-2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52776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7166A (zh) * 2002-05-09 2003-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加密/解密系统和加密/解密方法
CN1547142A (zh) * 2003-12-12 2004-11-17 ���пƼ���ѧ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1022337A (zh) * 2007-03-28 2007-08-22 胡祥义 一种网络身份证的实现方法
CN101783789A (zh) * 2009-01-16 2010-07-21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包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13980A (zh) * 2009-05-06 2011-04-13 刘海云 需要采用穷举法解密的随机加密方法
JP2015079346A (ja) * 2013-10-16 2015-04-2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95539A (zh) * 2013-11-26 2014-02-19 南开大学 保留格式的数值型个人识别信息的加密方法
CN106452776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508A (zh) * 2018-04-11 2018-10-23 于志 基于cn39码认证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679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0953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CN107453862A (zh) 私钥生成存储及使用的方案
US6163771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single-use financial account number
US88980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
CN105323064B (zh) 于线上加上即时文件动态标签、加密的系统及方法
CN10730152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仓单系统中加强仓单交易安全性的方法
CN104322003B (zh) 借助实时加密进行的密码认证和识别方法
JPH07129513A (ja) トランザクシヨン処理システム
US20060265328A1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07276752A (zh) 对云支付限制密钥进行解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01542A (zh) 电子身份凭证生成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EP317677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itive audio zone rearrangement
JP2002351845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における電子情報保護システム
CN109801069A (zh) 一种基于贴膜卡保护数字加密货币钱包数据的方法
CN107172436B (zh) 一种身份证信息传输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7317679A (zh) 一种身份证丢失后防诈骗的方法和系统
CN115422579A (zh) 数据加密存储及存储后查询方法及系统
Nosrati et al. A review of mobile banking security
CN113449320A (zh) 一种数据库敏感数据脱敏方法及系统
CN103514540A (zh) 一种优盾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JP2006004301A (ja) データを管理する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202301410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urrency using a centralized system
Logunleko et al. A Secured Mobile Money Transaction Using Data Masking and Enhanced Base64 Algorithm.
CN101303722B (zh) 一种保护外设输入信息安全的装置和方法
Preneel et al. Information integrity prote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in a banking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29 Third Floor of Yansha Shengshi Building, 23 North Third Ring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8 apricot Road, No. 1 West Tower, four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OZ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