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4503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4503A
CN107314503A CN201710444680.XA CN201710444680A CN107314503A CN 107314503 A CN107314503 A CN 107314503A CN 201710444680 A CN201710444680 A CN 201710444680A CN 107314503 A CN107314503 A CN 10731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on wind
series
wind generato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46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4503B (zh
Inventor
黎辉玲
谭周衡
曾小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446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4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4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空调机包括离子风发生器及换热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及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与温度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比较换热管温度与差值;当换热管温度大于差值,则控制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当换热管温度小于等于差值,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以微电压运行。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一种空调机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换热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从而避免离子风发生器在空调机处于制热模式的时候吹出冷风。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机在制热过程中,当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较低时,比如低于室内环境温度时,尤其在空调机刚开启或者刚关闭时,就会有温度较低的风吹出来,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包括离子风发生器及换热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及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
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与所述温度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值为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
比较所述换热管温度与所述差值;
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大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微电压运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为T1,所述温度偏移量为ΔTE1,所述预设温度值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当T1>TH1,则ΔTE1=0;
当TH2≤T1≤TH1,则ΔTE1=(TH1-T1)*K,其中K为常数;和
当T1<TH2,则ΔTE1=4*K,其中K为常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所述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
比较所述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所述离子风发生器被允许的所述最高工作级数;
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和
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机包括离子风发生器及换热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及室内环境温度;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
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与所述温度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值为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
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换热管温度与所述差值;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大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微电压运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为T1,所述温度偏移量为ΔTE1,所述预设温度值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当T1>TH1,则ΔTE1=0;当TH2≤T1≤TH1,则ΔTE1=(TH1-T1)*K,其中K为常数;和当T1<TH2,则ΔTE1=4*K,其中K为常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所述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
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所述离子风发生器被允许的所述最高工作级数;
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和
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第一选取子单元,所述第一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第二选取子单元,所述第二选取子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机,包括:
离子风发生器;
换热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空调机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所述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换热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从而避免离子风发生器在空调机处于制热模式的时候吹出冷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另一个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再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获取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获取单元的另一个模块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再一个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空调机沿线XIII-X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出风部展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出风部展开后的另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出风部展开后的再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出风部展开后的又一个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空调机100、壳体10、本体12、出风部122、出风口1222、第一出风区域1224、第二出风区域1226、非出风部124、开放端126、密封端128、盖板14、收容腔16、进风口1260、离子风发生器20、发生极22、集电极24、容置空间26、换热器30、基体32、换热管34、容置腔36、驱动部40、支撑元件42、驱动元件44、处理器50、风扇60、过滤网70、收容空间72、隔板80、控制装置90、检测模块91、确定模块92、计算模块93、比较模块94、第一控制模块95、获取单元952、第一计算子单元9522、第一选取子单元9524、第二计算子单元9526、第二选取子单元9528、比较单元954、第一控制单元956、第二控制单元958、第二控制模块96、存储器2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空调机100。空调机100包括离子风发生器20及换热器30。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91:在空调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换热器30的换热管温度T2及室内环境温度T1;
步骤S9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ΔTE1;
步骤S93: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与温度偏移量ΔTE1之间的差值,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为多个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
步骤S94:比较换热管温度T2与差值;
步骤S95: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差值,则控制空调机100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步骤S96:当换热管温度T2小于等于差值,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微电压运行。
请再次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可以用于控制空调机100。空调机100包括离子风发生器20及换热器30。控制装置90包括检测模块91、确定模块92、计算模块93、比较模块94、第一控制模块95和第二控制模块96。检测模块91用于在空调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换热器30的换热管温度T2及室内环境温度T1。确定模块92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ΔTE1。计算模块93用于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与温度偏移量ΔTE1之间的差值,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为多个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比较模块94用于比较换热管温度T2与差值。第一控制模块95用于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差值,则控制空调机100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第二控制模块96用于当换热管温度T2小于等于差值,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微电压运行。
也即是说,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实现,其中,步骤S91可以由检测模块91实现,步骤S92可以由确定模块92实现,步骤S93可以由计算模块93实现,步骤S94可以由比较模块94实现,步骤S95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95实现,步骤S96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96实现。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的空调机100中,或者说,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90、空调机100根据换热管温度T2控制空调机100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从而避免离子风发生器20在空调机100处于制热模式的时候吹出冷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温度T2和室内环境温度T1可以由温度检测单元(如温度计)检测获得,换热器30是指空调机100的室内机中的换热器30,换热器30内设置换热管34,换热管温度T2即为换热管34的温度,也可以理解为换热器30的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微电压是指电压值很小的电压,例如空调机100的正常工作电压为5KV-50KV,微电压可以是指小于5KV的任意电压,如此可使得在换热管温度T2较低时,离子风发生器20产生的风力很小(基本可以忽略),避免给用户产生吹冷风的感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预设温度值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步骤S92包括:
当T1>TH1,则ΔTE1=0;
当TH2≤T1≤TH1,则ΔTE1=(TH1-T1)*K,其中K为常数;和
当T1<TH2,则ΔTE1=4*K,其中K为常数。
如此,可以快速地获得温度偏移量ΔTE1。
具体地,温度偏移量ΔTE1可视作温度补偿值,用来补偿设定温度值,从而使得根据换热管温度T2和设定温度值与温度偏移量ΔTE1来控制空调机100的防冷风模式更加准确。其中K为常数并且与空调机100的机型相关,也即是说,K与空调机的材料、结构、工艺等相关。在获得空调机100的机型后,可根据相关的参数表查出K的取值,从而计算出ΔTE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可根据用户输入进行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温度值TH1为19摄氏度,第二预设温度值TH2为15摄氏度,当T1>19摄氏度,则ΔTE1=0;当15≤T1≤19,则ΔTE1=(19-T1)*K;和当T1<15,则ΔTE1=4*K。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在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离子风发生器20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步骤S95包括:
步骤S952: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
步骤S954:比较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
步骤S956:当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和
步骤S958:当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在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离子风发生器20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第一控制模块95包括获取单元952、比较单元954、第一控制单元956和第二控制单元958。获取单元952用于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比较单元954用于比较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第一控制单元956用于当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最高工作级数工作。第二控制单元958用于当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也即是说,步骤S952可以由获取单元952实现,步骤S954可以由比较单元954实现,步骤S956可以由第一控制单元956实现,步骤S958可以由第二控制单元958实现。
如此,可以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不超过当前防冷风区间内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进行工作。
具体地,设定温度值可以是指换热管温度T2的设定值。离子风发生器20在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可以先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再根据换热管温度T2与设定温度值和温度偏移量ΔTE1的差值的关系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处于多个设定温度值形成的多个防冷风区间中的哪一个作为当前防冷风区间,比较设定工作级数和当前防冷风区间内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在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最高工作级数时,离子风发生器20以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在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最高工作级数时,离子风发生器20以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设定温度值可以由大量实验获得并在空调机100出厂前设置在空调机10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温度值包括六个,且从大到小分别为TEH6、TEH5、TEH4、TEH3、TEH2、TEH1,六个设定温度值和ΔTE1的差值形成七个区间,当换热管温度T2小于TEH1-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以微电压运行;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1-ΔTE1且小于TEH2-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第一级数;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2-ΔTE1且小于TEH3-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第二级数;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3-ΔTE1且小于TEH4-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第三级数;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4-ΔTE1且小于TEH5-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第四级数;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5-ΔTE1且小于TEH6-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第五级数;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等于TEH6-ΔTE1时,离子风发生器20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为工作级数中的最大工作级数,即离子风发生器20可以以设定工作级数工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TEH6、TEH5、TEH4、TEH3、TEH2、TEH1分别为41摄氏度、39摄氏度、37摄氏度、35摄氏度、33摄氏度、25摄氏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包括最低电压及最高电压;在最高电压到最低电压之间按照预定方式划分多个工作级别,即每个工作级别对应离子风发生器的一个工作电压。具体地,可以将最低电压到最高电压之间划分为多个级别,例如最低电压为5KV,最高电压为50KV,级别个数为100,按照等分的方式将最低电压到最高电压之间划分成多个级别,那么按照公式Vx=Vmin+(Vmax-Vmin)/Ja*Jx可以计算离子风发生器20的电压值,其中,Vx为离子风发生器20的电压值,Vmin为最低电压,Vmax为最高电压,Ja为工作级别个数,Jx为工作级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的工作级别个数为100,第一级数可以是1级,第二级数可以是20级,第三级数可以是40级,第四级数可以是60级,第五级数可以是80级。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952包括:
步骤S9521: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
请再次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952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
如此,可以获得用户的输入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设定工作级数可以由用户输入确定。可以理解,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空调机100的控制面板输入设定工作级数,例如利用遥控器上的按键(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用户可以输入一个值作为设定工作级数。设定工作级数为防冷风模式下的多个工作级数中的一个。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952包括:
步骤S952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步骤S9524:根据当前温度差值从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中选取与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952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9522和第一选取子单元9524。第一计算子单元9522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第一选取子单元9524用于根据当前温度差值从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中选取与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
也即是说,步骤S9522可以由第一计算子单元9522实现,步骤S9524可以由第一选取子单元9524实现。
如此,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和目标温度计算出的当前温度差值确定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用户在使用空调机100时,可能选择了自动风模式,自动风模式下,设定工作级数可以由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和目标温度计算的当前温度差值获得。可以在空调机100内设置有设定工作级数和当前温度差值的对应关系,根据当前温度差值和对应关系可以获得离子风发生器20的设定工作级数。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952包括:
步骤S9526: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步骤S9528:在预设时间后根据当前温度差值从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中选取与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952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9526和第二选取子单元9528。第二计算子单元9526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第二选取子单元9528用于在预设时间后根据当前温度差值从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中选取与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
也即是说,步骤S9526可以由第二计算子单元9526实现,步骤S9528可以由第二选取子单元9528实现。
如此,可以避免设定工作级数频繁变化,从而避免离子风发生器20受损。
可以理解,根据当前温度差值确定设定工作级数时,当前温度差值会随着室内环境温度T1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设定工作级数也在变化,此外,换热管温度T2随着空调机100的工作,温度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得根据换热管温度T2与设定温度和温度偏移量ΔTE1的差值确定的最高工作级数也在变化。由于设定工作级数和最高工作级数都处于变化中,离子风发生器20的当前工作级数也会一直变化,从而影响离子风发生器20的正常工作,因此离子风发生器20可以以当前工作级数运行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间后根据当前温度差值从离子风发生器20的多个工作级数中选取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设定工作级数。预设时间可以预设在空调机100中或者根据用户输入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以是30s。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包括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存储器20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200中,并且被配置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执行,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程序可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步骤S91:在空调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换热器30的换热管温度T2及室内环境温度T1;
步骤S9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ΔTE1;
步骤S93: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与温度偏移量ΔTE1之间的差值,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为多个设定温度值的最小值;
步骤S94:比较换热管温度T2与差值;
步骤S95: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差值,则控制空调机100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步骤S96:当换热管温度T2小于等于差值,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微电压运行。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包括与空调机100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以下步骤所述的控制方法:
步骤S91:在空调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换热器30的换热管温度T2及室内环境温度T1;
步骤S9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ΔTE1;
步骤S93: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与温度偏移量ΔTE1之间的差值,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第一设定温度值TEH1为多个设定温度值的最小值;
步骤S94:比较换热管温度T2与差值;
步骤S95:当换热管温度T2大于差值,则控制空调机100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步骤S96:当换热管温度T2小于等于差值,则控制离子风发生器20以微电压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可以是内置在空调机100中的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能够插拔地插接在空调机100的存储介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90可以用于控制如下所述的空调机100。
请参阅图12及图1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包括壳体10、离子风发生器20和换热器30。
壳体10包括本体12和盖板14,壳体10大致呈圆柱状,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收容腔16。
本体12呈圆柱桶状。本体12包括彼此相接的出风部122及非出风部124、彼此相对且相背设置的开放端126和密封端128。
出风部122形成有多个出风口1222。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出风部122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逐渐增密。具体地,请参阅图14,将出风部122展开成平面图,出风部122上的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大小基本一致,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出风部122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多个出风口1222的数量逐渐增多。
开放端126为非出风部124的远离出风部122的一端,密封端128为出风部122的远离非出风部124的一端,开放端126形成有进风口1260,盖板14可移动地安装在开放端126以选择性的密封或开放进风口1260。
离子风发生器20设置在壳体10的收容腔16内。离子风发生器20包括发生极22和集电极24。发生极22和集电极24相互间隔且相对设置。离子风发生器20呈圆弧形结构或弯折环形结构并形成一容置空间26,发生极22与集电极24均呈栅格状或丝网状。
换热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收容腔16内,换热器30位于离子风发生器20与壳体10之间,换热器30与离子风发生器20相对设置且集电极24较发生极22更接近换热器30。多个出风口1222与换热器30相对。换热器30包括基体32和设置在基体32内部的换热管34,换热管34用于将冷媒传输到换热器30上并与基体32进行热量交换,基体32用于增大换热器3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便空气与换热器30充分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器30呈带有缺口的圆弧形结构或带有缺口的弯折环形结构并形成一容置腔36。离子风发生器20收容在容置腔36内。基体32呈栅格状。此时,壳体10只在与换热器30的圆弧结构或弯折环形结构对应的圆弧范围内设置多个出风口1222,而在与换热器30的缺口对应的圆弧范围内不设置出风口1222。
具体地,位于空调机100外部的空气由壳体10的进风口1260依次进入收容腔16内及容置空间26内,并依次穿过发生极22、集电极24、换热器30及出风口1222进而排出壳体10外。
当离子风发生器20工作时,空调机100给发生极22提供正电压并给集电极24提供负电压,也就是说,空调机100的正电极与负电极分别与发生极22及集电极24连接。空气由进风口1260进入壳体10内流经离子风发生器20时,空气在发生极22和集电极24上的电压作用下被电离呈正电荷和负电荷,负电荷在发生极22的正电压作用下流向发生极22,正电荷在集电极24的集电极24的负电压作用下流向集电极24并产生离子风。其中,电离后的空气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及细菌以达到净化空气与杀菌功效,再者,细菌在电压的作用下也会被杀死。接着,离子风依次穿过集电极24、换热器30及出风口1222。如此,空调机100能够给流入壳体10内的空气制冷或制热并给空气杀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通过设置离子风发生器20及换热器30,使进入空调机100内的空气能够被离子风发生器20电离并产生离子风,并使流经换热器30的离子风能够被制冷或制热,其中,电离后的空气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及细菌以达到净化空气与杀菌功效,再者,细菌在电压的作用下也会被杀死。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既能够实现对空气制冷和制热的功能,又能够实现对空气进行净化及杀菌功能,提升了空气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壳体10内的空气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流动,虽然,靠近进风口1260的出风口1222更容易出风,然而,出风部122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在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逐渐增密,因此,出风部122圆周方向上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出风量之和基本一致,从而使得空调机100出风均匀。
第二,由于发生极22与集电极24均呈栅格状或丝网状,且换热器30的基体32呈栅格状,因此空气能够依次穿过发生极22、集电极24和换热器30并从出风口1222排出壳体10。
第三,离子风发生器20与换热器30相对设置,使流经离子风发生器20的空气基本能够流入换热器30,也就是说,被离子风发生器20电离并净化后的空气均能够与换热器30进行热量交换,因而空调机100能够给流入壳体10内的空气制冷或制热并给空气杀菌。
第四,离子风发生器20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较低,因而空调机100输出较柔和的经过制冷或制热的离子风。
请参阅图12及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形状也不限于圆柱状,壳体10也可以呈半圆柱状、矩形框状。离子风发生器20的发生极22和集电极24、换热器30也可以不呈圆弧形结构或弯折环形结构,发生极22、集电极24也可以呈圆环状、板状,换热器30也可以呈板状。
请参阅图12及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位于出风部122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密度不变,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出风部122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孔径逐渐增大。具体地,将出风部122展开成平面图,出风部122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多个出风口1222的数量基本一致,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逐渐增大。在此情况下,壳体10内的空气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流动,虽然靠近进风口1260的出风口1222更容易出风,然而,由于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逐渐增大,则出风部122圆周方向上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出风量之和可基本一致,从而使得空调机10出风均匀。
请参阅图12及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22划分有相接的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24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密度小于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密度。具体地,将出风部122展开成平面图,第一出风区域1224较第二出风区域1226更靠近开放端126,且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上的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大小基本一致,第一出风区域1224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数量少于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数量。在此情况下,壳体10内的空气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流动,虽然靠近进风口1260的第一出风区域1224的出风口1222较远离进风口1260的第二出风区域1226的出风口1222更容易出风,然而,由于第一出风区域1224上的出风口1222的数量少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上的出风口1222的数量,则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在圆周方向上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出风量之和基本一致,从而使得空调机10出风均匀。
请参阅图12及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22划分有相接的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24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密度与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的多个出风口1224的密度相同,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24的每个出风口1222的孔径小于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的每个出风口1224的孔径。具体地,将出风部122展开成平面图,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多个出风口1222的数量基本一致。在此情况下,壳体10内的空气沿开放端126至密封端128的方向流动,虽然靠近进风口1260的第一出风区域1224的出风口1222较远离进风口1260的第二出风区域1226的出风口1222更容易出风,然而,由于第一出风区域1224上的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小于第二出风区域1226上的出风口1222的孔径尺寸,则第一出风区域1224和第二出风区域1226在圆周方向上单位面积(例如,100平方厘米)上的多个出风口1222的出风量之和基本一致,从而使得空调机10出风均匀。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驱动部40及处理器50,驱动部40位于非出风部124并与盖板14及处理器50均连接,处理器50用于发出控制指令,驱动部40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驱动盖板14移动以使盖板14在密封进风口1260的状态与开放进风口1260的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驱动部40包括支撑元件42和驱动支撑元件42运动的驱动元件44,支撑元件42与盖板14固定连接且支撑元件42能够滑动地安装在非出风部124上,驱动元件44安装在非出风部124上并与支撑元件42连接并驱动支撑元件42运动。支撑元件42可以包括与盖板14连接的支撑架,驱动元件44可以包括与支撑架连接的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子与支撑架连接并用于控制支撑架及盖板14作直线运动,进而使盖板14能够在密封进风口1260的状态与开放进风口1260的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指令包括用于控制驱动部40开放进风口1260的开放指令和用于控制驱动部40密封进风口1260的密封指令,具体地,驱动部40用于根据开放指令控制盖板14朝远离开放端126的方向运动以使盖板14与开放端126存在间隙,驱动部40用于根据密封指令控制盖板14朝靠近开放端126的方向运动以使盖板14密封开放端126。
具体地,空调机100处于初始状态时(也就是不使用空调机100时),盖板14处于密封进风口1260的状态,当用户开启空调机100时,处理器50发出开放指令并控制盖板14朝远离开放端126的方向运动以使盖板14与开放端126存在间隙,当用户关闭空调机100时,处理器50发出密封指令并控制盖板14朝靠近开放端126的方向运动以使盖板14密封开放端126。如此,不使用空调机100时可以避免灰尘由进风口1260进入壳体10内。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风扇60,风扇60用于从进风口1260吸入空气并导向离子风发生器20。
具体地,风扇60可以设置在出风部122或非出风部124上,由于离子风的风速较慢,进而进入壳体10内并从壳体10内流出的空气的流速较慢,通过设置风扇60,提升了空气进入壳体10内并从壳体10内流出的速度,进而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0分钟)通过离子风发生器20和换热器30的空气增多,进而能够产生更多的清洁空气及经过热交换的空气。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风扇60,风扇60用于从进风口1260吸入空气并导向离子风发生器20。风扇60为离心风扇或斜流风扇,风扇60位于出风部122处并与离子风发生器20对应。具体地,风扇60的进气方向与壳体10的轴线方向一致,风扇60的出气方向与壳体10的径向一致。如此,在风扇60的作用下,便于空气由进风口1260进入壳体10内部并由壳体10内部流经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及出风口1222最终流出壳体10外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风扇60,风扇60用于从进风口1260吸入空气并导向离子风发生器20。风扇60为轴流风扇,风扇60位于非出风部124处。具体地,风扇60的进气方向及出气方向均与壳体10的轴线方向一致。如此,在风扇60的作用下,便于空气由进风口1260进入壳体10内部并由壳体10内部流经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及出风口1222最终流出壳体10外部。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可包括过滤网70,过滤网70设置在换热器30与壳体10之间,过滤网70用于过滤经过热交换器30进行热量交换后的离子风。具体地,位于壳体10内部的空气流经离子风发生器20后产生离子风,离子风流经换热器30后流经过滤器70并从出风口1222流出壳体10外部。如此,过滤网70能够过滤离子风中携带的大颗粒杂质,进而提升了由空调机100产生的离子风的空气质量。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0还包括过滤网70,过滤网70设置在换热器30与壳体10之间,过滤网70用于过滤经过热交换器30进行热量交换后的离子风。过滤网70呈环形或圆形结构并形成一收容空间72,换热器30与离子风发生器20位于收容空间72内。换热器30与过滤网70对应。如此,经过热交换30的空气都能够被过滤网70过滤,进而提升流出空调机100的空气质量。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和过滤网70均相互对应。如此,离子风发生器20产生的离子风均能够在热交换30中进行热量交换且能够被过滤网70过滤,进而提升流出空调机100的空气质量。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和壳体10同轴设置,离子风发生器20的边缘与换热器30的边缘对齐,多个出风口1222与换热器30相对。如此,由进风口1260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会依次经过离子风发生器20、换热器30及出风口1222,离子风发生器20产生的离子风都能够在换热器30中进行热量交换。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器30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与壳体10连接隔板80,两个隔板80用于将多个出风口1222隔绝在壳体10、两个隔板80和换热器30围成的范围内,避免由进风口1260流入壳体10内的空气不经过离子风发生器20和换热器30直接从出风口1222流出壳体1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空调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包括离子风发生器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及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
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与所述温度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值为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
比较所述换热管温度与所述差值;
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大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微电压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为T1,所述温度偏移量为ΔTE1,所述预设温度值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的步骤包括:
当T1>TH1,则ΔTE1=0;
当TH2≤T1≤TH1,则ΔTE1=(TH1-T1)*K,其中K为常数;和
当T1<TH2,则ΔTE1=4*K,其中K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所述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所述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
比较所述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所述离子风发生器被允许的所述最高工作级数;
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和
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7.一种空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机包括离子风发生器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检测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及室内环境温度;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及预设温度值来确定温度偏移量;
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值与所述温度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值为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中的最小值;
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换热管温度与所述差值;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大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机进入预设的防冷风模式;和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换热管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差值,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微电压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为T1,所述温度偏移量为ΔTE1,所述预设温度值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值TH1及第二预设温度值TH2,当T1>TH1,则ΔTE1=0;当TH2≤T1≤TH1,则ΔTE1=(TH1-T1)*K,其中K为常数;和当T1<TH2,则ΔTE1=4*K,其中K为常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所述防冷风模式下的工作级数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设定温度值形成多个防冷风区间,所述离子风发生器在每个防冷风区间包括一个被允许的最高工作级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设定工作级数;
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设定工作级数与当前防冷风区间内所述离子风发生器被允许的所述最高工作级数;
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大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工作;和
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小于所述最高工作级数,则控制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以所述设定工作级数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第一选取子单元,所述第一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计算当前温度差值,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与多个温度差值一一对应;和
第二选取子单元,所述第二选取子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值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的多个所述工作级数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对应的工作级数以作为所述设定工作级数。
1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子风发生器;
换热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空调机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710444680.XA 2017-06-13 2017-06-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314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4680.XA CN1073145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4680.XA CN1073145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503A true CN107314503A (zh) 2017-11-03
CN107314503B CN107314503B (zh) 2019-12-10

Family

ID=6018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4680.XA Active CN1073145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450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688A (zh) * 2017-12-25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3483A (zh) * 2019-12-03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608126A (zh) * 2020-12-08 2022-06-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湿度检测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3284542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51A (ja) * 1989-06-27 1991-0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CN101135488A (zh) * 2007-09-28 2008-03-0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
CN103388856A (zh) * 2013-07-18 2013-11-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快速启动制热方法
CN104197464A (zh) * 2014-07-28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99744A (zh) * 2014-06-23 2016-02-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风室内机、离子风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651A (ja) * 1989-06-27 1991-0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CN101135488A (zh) * 2007-09-28 2008-03-0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
CN103388856A (zh) * 2013-07-18 2013-11-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快速启动制热方法
CN105299744A (zh) * 2014-06-23 2016-02-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风室内机、离子风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97464A (zh) * 2014-07-28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688A (zh) * 2017-12-25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3483A (zh) * 2019-12-03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608126A (zh) * 2020-12-08 2022-06-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湿度检测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608126B (zh) * 2020-12-08 2024-04-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湿度检测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3284542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503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450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an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olid desiccant–vapor compression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hot and humid weather
WO2016023485A1 (zh) 新风热交换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340977B (zh) 一种用于机柜的散热装置以及对机柜进行散热的方法
CN107178876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05657998A (zh) 货柜数据中心
KR20150067852A (ko) 데이터 센터의 공조 관리 장치 및 그 관리 방법
CN204128064U (zh) 一种节能型精密空调
CN107289518A (zh) 空调机
CN10467674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848438A (zh) 变频空调及空调室外机散热装置
CN109037853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系统
CN10733977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35633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206959259U (zh) 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3900783A (zh) 一种大空间气流组织缩尺模型试验平台
CN103216659A (zh) 一种具备阀门自适应功能的温度调节装置
CN108562015A (zh) 一种防凝露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146527U (zh) 空调机
CN10712081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28018A (zh) 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081089U (zh) 空调机
CN204362493U (zh) 一种适用于冶金工况下的自动降温单元
CN203015354U (zh) 机床电器柜降温装置
CN107339773B (zh)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空调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