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6309A -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6309A
CN107306309A CN201610258647.3A CN201610258647A CN107306309A CN 107306309 A CN107306309 A CN 107306309A CN 201610258647 A CN201610258647 A CN 201610258647A CN 107306309 A CN107306309 A CN 107306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ystem
safety
mobile phone
safety card
hard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8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58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6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全手机领域,提出了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所述手机包含两套独立的电话软硬件系统,包括安全性要求高的安全卡系统和日常使用的普通卡系统,安全卡系统仅具有满足自身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所需要的硬件,用于收发短信及部分通话功能,通过安全卡系统的独立硬件来保证捆绑各类关键业务的安全卡始终可以正常接收关键短信,保证最终的安全,安全卡系统的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背面中部,用于用户与安全卡系统中的软件交互,安全卡系统具有短信验证码提取及播报功能,便于用户停留在普通卡系统界面收听验证码,安全卡系统与普通卡系统共用电池及部分输出硬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精简设计,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双卡安全手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越来越多,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手机里的众多应用程序够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需求,用户可以随意的在手机上安装软件,更有甚者手机被自动安装软件,没有给用户提示,由于手机统安全的原因,手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经常会有媒体报道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事主个人信息,再向事主发送短信并以各种理由吸引事主点击短信内附链接,诱导事主下载软件,以植入病毒,窃取事主手机的银行卡等各项信息,然后骗子使用受害人的银行卡网上消费时,当验证码短信发送到受害人中病毒的手机时,实际上手机木马已经拦截验证码短信,并转发到骗子的手机或者服务器。骗子使用转发过来的验证码,成功盗刷受害人的银行卡。由此可见,短信验证码是保护个人手机安全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最可靠的一关。
随着这类的诈骗案例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个人安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对各个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诈骗的手法不断更新,基于软件的安全措施,总是令人无法完全放心。目前已有的手机中,基本都是基于软件的安全设置,管理用户的权限。由于软件的不断更新及软件技术的换代,同时黑客的技术与正常厂家的技术齐头并进,消费者的手机很容易被非法入侵,导致财产的损失。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件隔离的安全手机。可以完全确保仅仅由自己接收信息验证码,在最后一关上阻止自己的财产被侵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手机的解决方案,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手机被病毒侵害后,验证码短信被屏蔽、被拦截或者被转发以致用户蒙受损失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所述手机为双卡双待手机,一个手机具有两套独立的电话硬件及软件系统, 安全卡系统和普通卡系统,分别对应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电话卡及普通使用的电话卡,安全性要求高的安全卡系统只提供最基本的手机功能,包括收发短信及通话功能,该系统无法通过用户联网及安装软件,无法安装病毒并病毒利用,普通卡系统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系统软硬件配置高,会跟随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升级,
所述双卡双待安全手机,将各类具有安全需求的业务捆绑于安全卡系统中的手机卡号码,通过与普通卡系统独立的硬件配置,普通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不会影响安全卡系统,捆绑各类关键业务的安全卡可以正常接收信息验证码,保证发送给安全系统的信息验证码也不能被拦截、屏蔽及转发,使得用户各类账户的最终安全由放在安全卡系统的电话卡接收信息验证码来保证,
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具有独立的用户交互装置,采用高清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背面中部,外形为长方形,屏幕尺寸小于普通卡系统的触摸显示屏尺寸,触摸显示屏的方位与手机整体方位一致,所述触摸显示屏为触摸屏,用于控制安全卡系统的基本软件应用,包括收发短信、通话、时间设置、系统设置及闹钟设置,在待机时可以根据用户设置显示时间或者个性壁纸。
所述安全卡系统相对于普通卡系统在软硬件上独立,安全卡系统的软件系统为基本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硬件系统具有满足自身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包含的触摸显示屏、安全卡系统听筒、安全卡系统话筒、共用扬声器、处理器、安全卡天线、共用卡槽、光线传感器及电源管理模块,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后盖中部,安全卡系统听筒及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后盖中上部,安全卡系统话筒安装在后盖中下部,共用扬声器、处理器、安全卡天线及电话卡共用卡槽及电源模块安装于手机上盖与后盖形成的容置腔内。
所述普通卡系统的软件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硬件为高性能手机硬件,普通卡系统的硬件包括多核处理器、显卡、陀螺仪、GPS、NFC、光线传感器、共用扬声器、听筒及话筒,硬件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普通卡系统的硬件配置高于安全卡系统,会随着手机技术的提升进行升级,以市场主流的手机配置为标准进行设计,其用户交互装置的高清触摸显示屏为安全手机的主显示屏,占据手机正面的主要面积,也是用户执行日常手机扩展业务的主要载体,包括工作、娱乐及生活方面的使用。
所述安全手机中,安全卡系统可以与普通卡系统共用电池及部分输出功能硬件,主要包括共用扬声器、共用耳机接口、共用振动马达硬件及共用卡槽,共用卡槽可以方便用户一次性安置或者取出安全用电话卡和普通用电话卡。
所述安全卡系统具有短信验证码提取及播报功能,通过用户的系统设置,可以设置安全卡系统在接收到验证码短信后,读出验证码,便于用户在普通卡系统界面输入验证码,无需一定翻过手机查看手机背面屏幕阅读验证码。
所述的安全手机中,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安装在手机后盖的对应孔中,同时安全卡系统的显示屏自身可以显示摄像头的图像,用于采用后置摄像头自拍时提供取景参考,安全卡系统从摄像头接收的信息仅用作图像显示,安全卡系统不具备存储图像、解析图片、分析图片或从图片中获得其它信息的能力,所以不会从图片中导入病毒。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验证短信被屏蔽、被拦截或者被转发的情况。即使用户使用该手机时被病毒侵入,实际上是使用普通卡系统时被病毒侵入,诈骗者盗取了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及金融账户的信息,同时病毒实现了拦截或屏蔽用户的短信,然而由于这些病毒只能实施于普通卡系统之中,但是用户的各类具有安全需求的业务捆绑于安全卡系统中的手机卡号码,同时该安全卡系统的硬件与普通卡系统独立,所以普通卡系统的短信被屏蔽、被拦截或者被转发并不会影响到安全卡系统的任何功能,安全卡系统也不会被病毒侵占,安全卡系统可以正常接收短信,也仅有安全卡系统可以接收到短信验证码,所以当诈骗者进行诈骗消费时,诈骗者无法获得验证码,保证了账户的安全。
2.本发明的安全卡系统具有语音播报功能,当收到短信验证码是,手机会振动两次提醒用户是否需要读取短信验证码,如果用户回复读取验证码,手机会通过扬声器读出验证码,使得用户可以停留在对普通卡系统触摸屏界面的操作,无需翻过手机查看手机背面屏幕阅读验证码继续操作。
3.本发明安全卡系统的显示屏与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信号连接,当用户使用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进行照相时,安全卡系统会自动显示摄像头的图像,为用户提供取景参考,便于用户使用配置高的后置摄像头进行自拍。
4.在共用电池电量不够时,可以关闭普通卡系统,仅保留安全卡系统,由于安全卡系统具有较小的触摸显示屏,同时应用简单,所以耗电量少,可以延长待机时间。
5.本发明的结构造型新颖时尚,手机背面的长条触摸显示屏可以显示时间,或者动态图像,同时满足顾客对于外观、功能及安全的要求。
6.本发明更易于用户使用和管理手机的两个账户。由于两个系统在同一手机之上,用于安全卡系统的手机SIM卡可以长期保存,用于基本的短信和通话业务,普通卡系统则会跟随通讯科技的更新进行升级,享受最新的科技,比如有时需要更换电话SIM卡享受更高的网速,但是这类操作不会影响到安全手机系统的手机SIM卡,即也不会影响到捆绑的各类账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手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全手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全手机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普通卡系统 11—普通卡系统触摸显示屏
12—手机上盖 13—普通卡系统听筒
14—普通卡主板 15—普通卡系统后置摄像头
16—普通卡系统SIM卡卡槽 17—普通卡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2—安全卡系统 21—安全卡系统触摸显示屏
22—手机后盖 23—安全卡系统主板
231—安全卡系统控制芯片 232—安全卡系统天线
233—安全卡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24—安全卡系统SIM卡卡槽
25—安全卡系统听筒 26—安全卡系统话筒
27—安全卡系统光线传感器 3—共用电池
4—共用扬声器 5—共用振动马达
6—共用耳机接口 7—共用卡槽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为双卡双待手机,一个手机具有两套独立的电话软硬件系统, 安全卡系统和普通卡系统,分别对应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电话卡及普通使用的电话卡,普通卡系统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系统软硬件配置高,会跟随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升级。安全手机的正面和背面,如图1a所示,手机正面为用户通常使用的普通卡系统,在安全手机的上盖12上安装有输入输出设备,包括普通卡系统触摸显示屏11及普通卡系统听筒13,在安全手机的手机后盖22上安装有安全卡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安全卡系统触摸显示屏21、安全卡系统听筒22、安全卡系统话筒26及安全卡系统光线传感器。
如图2所示,安全卡系统与普通卡系统独立,具有自己独立的硬件及软件。安全卡系统相对于普通卡系统在软硬件上独立,安全卡系统具有满足自身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包含的触摸显示屏21、安全卡系统控制芯片231、安全卡天线232、电源管理模块233、共用扬声器4、共用振动马达5、共用耳机接口6、安全卡系统 SIM 卡卡槽24、安全卡系统听筒25、安全卡系统话筒26及光线传感器27,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后盖中部,显示屏采用高清触摸显示屏,外形为长方形,屏幕尺寸小于普通卡系统的触摸显示屏尺寸,触摸显示屏的方位与手机整体方位一致。安全卡系统听筒安装在后盖中上部,安全卡系统话筒安装在后盖中下部,用于电话的语音通讯,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听筒下方,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检测到通话状态将关闭屏幕,共用扬声器位于手机下部,用于外放音频,安全卡系统主板23上包含安全卡系统控制芯片、安全卡系统天线及安全卡系统电源管理模块,安全卡系统的SIM卡卡槽24位于电话卡共用卡槽7上,共用电池3安装于手机上盖与后盖形成的容置腔内。安全卡系统只提供最基本的手机功能,包括收发短信、通话、时间设置、系统设置及闹钟设置,由此可知该系统无法通过用户联网及安装软件,无法安装病毒并被病毒利用。
普通卡系统也具有独立的硬件,包括多高性能主板14,主板上配备有陀螺仪、GPS、NFC、普通卡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7、摄像头及普通卡系统天线,普通卡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从共用电池上提取电量,普通卡系统听筒安置在手机的手机上盖上,共用扬声器4及共用电池3位于手机上盖与后盖构成的容置腔内。普通卡系统的电话卡安置在普通卡系统 SIM 卡卡槽16中。普通卡系统硬件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普通卡系统的硬件配置高于安全卡系统,会随着手机技术的提升进行升级,以市场主流的手机配置为标准进行设计。
为了节约材料及精简设计,安全卡系统及普通卡系统共用部分硬件,包括电源及部分不会影响到系统的输出设备,具体讲有共用电池3、共用扬声器4、共用振动马达5、共用耳机接口6及共用卡槽7。
安全卡系统和普通卡系统的卡槽做成一体,称作共用卡槽7,但是通信方面各自独立,共用卡槽仅仅是同一个物理载体,方便用户一次性的更换两张电话卡。
安全卡系统具有语音播报功能,编写软件时加入对短信信息的分析,当收到短信验证码是,手机会振动两次提醒用户是否需要读取短信验证码,如果用户语音回复读取验证码,手机会通过扬声器读出验证码,方便用户停留在对普通卡系统触摸屏界面的操作,无需翻过手机查看手机背面屏幕阅读验证码。
安全卡系统的显示屏与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信号连接,当用户使用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进行照相时,安全卡系统会自动显示摄像头的图像,为用户提供取景参考,安全卡系统从摄像头接收的信息仅用作图像显示,安全卡系统不具备存储图像、解析图片、分析图片或从图片中获得其它信息的能力,所以不会从图片中导入病毒。
如图3所示,安全手机具有独立的普通卡智能系统和安全卡基本系统,两个系统分别具有独立的硬件配置,仅仅共享部分共用输出设备及共用电源,保证了没有输入的互相干扰。普通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不会影响安全卡系统,用户将具有安全需求的业务捆绑于安全卡系统的手机卡号码,捆绑各类关键业务的安全卡可以正常接收短信验证码,保证发送给安全系统的验证码也不能被拦截、屏蔽及转发,最终安全由放在安全卡系统的电话卡接收验证码来保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成为了保证安全的最终关卡,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所述手机包含两套独立的电话软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手机为双卡双待手机,一个手机具有两套独立的电话硬件及软件系统, 安全卡系统和普通卡系统,分别对应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电话卡及普通使用的电话卡,安全性要求高的安全卡系统只提供最基本的手机功能,包括收发短信及通话功能,该系统无法通过用户联网及安装软件,无法安装病毒并病毒利用,普通卡系统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系统软硬件配置高,会跟随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升级,
其中,
所述双卡双待安全手机,将各类具有安全需求的业务捆绑于安全卡系统中的手机卡号码,通过与普通卡系统独立的硬件配置,普通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不会影响安全卡系统,捆绑各类关键业务的安全卡可以正常接收信息验证码,保证发送给安全系统的信息验证码也不能被拦截、屏蔽及转发,使得用户各类账户的最终安全由放在安全卡系统的电话卡接收信息验证码来保证,
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具有独立的用户交互装置,采用高清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背面中部,外形为长方形,屏幕尺寸小于普通卡系统的触摸显示屏尺寸,触摸显示屏的方位与手机整体方位一致,所述触摸显示屏为触摸屏,用于控制安全卡系统的基本软件应用,包括收发短信、通话、时间设置、系统设置及闹钟设置,在待机时可以根据用户设置显示时间或者个性壁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卡系统相对于普通卡系统在软硬件上独立,安全卡系统的软件系统为基本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硬件系统具有满足自身基本的短信及通话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包含的触摸显示屏、安全卡系统听筒、安全卡系统话筒、共用扬声器、处理器、安全卡天线、共用卡槽、光线传感器及电源管理模块,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手机后盖中部,安全卡系统听筒及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后盖中上部,安全卡系统话筒安装在后盖中下部,共用扬声器、处理器、安全卡天线及电话卡共用卡槽及电源模块安装于手机上盖与后盖形成的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普通卡系统的软件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硬件为高性能手机硬件,普通卡系统的硬件包括多核处理器、显卡、陀螺仪、GPS、NFC、光线传感器、共用扬声器、听筒及话筒,硬件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普通卡系统的硬件配置高于安全卡系统,会随着手机技术的提升进行升级,以市场主流的手机配置为标准进行设计,其用户交互装置的高清触摸显示屏为安全手机的主显示屏,占据手机正面的主要面积,也是用户执行日常手机扩展业务的主要载体,包括工作、娱乐及生活方面的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及普通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卡系统可以与普通卡系统共用电池及部分输出功能硬件,主要包括共用扬声器、共用耳机接口、共用振动马达硬件及共用卡槽,共用卡槽可以方便用户一次性安置或者取出安全用电话卡和普通用电话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卡系统具有短信验证码提取及播报功能,通过用户的系统设置,可以设置安全卡系统在接收到验证码短信后,读出验证码,便于用户在普通卡系统界面输入验证码,无需一定翻过手机查看手机背面屏幕阅读验证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卡系统及普通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普通卡系统的后置摄像头安装在手机后盖的对应孔中,同时安全卡系统的显示屏自身可以显示摄像头的图像,用于采用后置摄像头自拍时提供取景参考,安全卡系统从摄像头接收的信息仅用作图像显示,安全卡系统不具备存储图像、解析图片、分析图片或从图片中获得其它信息的能力,所以不会从图片中导入病毒。
CN201610258647.3A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Pending CN107306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47.3A CN107306309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47.3A CN107306309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309A true CN107306309A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50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8647.3A Pending CN107306309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63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954A (zh) * 2017-12-26 2018-06-05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办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333A (zh) * 2011-12-05 2013-06-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手机
CN103391374A (zh) * 2013-08-08 2013-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WO2013167019A3 (zh) * 2012-11-06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4270534A (zh) * 2014-10-29 2015-01-07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486467A (zh) * 2014-12-17 2015-04-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双屏手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333A (zh) * 2011-12-05 2013-06-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手机
WO2013167019A3 (zh) * 2012-11-06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3391374A (zh) * 2013-08-08 2013-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CN104270534A (zh) * 2014-10-29 2015-01-07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486467A (zh) * 2014-12-17 2015-04-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双屏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954A (zh) * 2017-12-26 2018-06-05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办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123954B (zh) * 2017-12-26 2021-02-19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办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5559B2 (ja) セキュアエレメント管理方法及び端末
CA2227340C (en) Radio mobi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reader of chip cards
JP2002518959A5 (zh)
CN104253899B (zh) 通讯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821720A (zh) 模块式无线通信器
CN102855561A (zh) 一种基于安全芯片和声音载波通信的手机支付器及支付方法
CN105894280B (zh) 一种隐藏支付码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5224421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269402A (zh) 一种手机隐私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N102065161B (zh) 通过虚拟办法实现多卡多待手机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CN105682207A (zh) 一种处理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77220A (zh) 一种通过nfc标签开启私密应用或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38273A (zh) 通讯装置及其省电方法与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4194598A1 (zh) 信息存储卡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21588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锁网的方法
CN101789966A (zh) 一种基于nfc存取物品的方法、服务器端及存取系统
CN209545624U (zh) 一种基于家庭私有云的云手机安全存储系统
CN105208179A (zh) 电话号码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产品
WO2008107437A1 (fr) Procede d'echange de donnees entre une borne de communication sans contact et un terminal de telephonie mobile
CN108694629A (zh) 电梯广告的播放推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06309A (zh) 一种硬件隔离的双卡双待安全手机
CN102547661B (zh) 一种Android系统与电信智能卡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209357113U (zh) 支持psam卡的移动终端及移动支付系统
CN2901750Y (zh)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系统
US2011009225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