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5421A -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5421A
CN107305421A CN201610259647.5A CN201610259647A CN107305421A CN 107305421 A CN107305421 A CN 107305421A CN 201610259647 A CN201610259647 A CN 201610259647A CN 107305421 A CN107305421 A CN 107305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by
period
stand
termin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96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旭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596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54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484 priority patent/WO20171854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5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28Monitoring task completion, e.g. by use of idle timers, stop commands or wait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12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interrupt, e.g. mask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所述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通过建立这种检测待机阻断事件来智能判断用户是否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而对待机等待时间进行临时调整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待机控制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设定较短的待机等待时间,即使偶尔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时,也不需要重新进入设置界面进行繁琐的设置就能实现待机等待时间的临时调整,兼顾了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通常都具有待机功能,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长时,终端就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以此降低能耗。特别是移动终端,其通过电池供电,对电量的消耗更加敏感,待机等待时间设定得越短,则越能减少电量的消耗,增加续航时间。
然而,现有的终端的待机控制方式,如果将待机等待时间设定得较短,虽然能够降低能耗,但同时也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例如,当用户在移动终端上阅读一段较长的文字时,还没有读完,终端就进入了待机状态,用户需要重新点亮屏幕甚至重新解锁才能继续阅读,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这种情况是偶然发生的,用户也不希望为此重新进入设置界面将待机等待时间设置得更长而影响终端的续航能力,甚至有的用户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待机等待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待机控制方式不够灵活,不能兼顾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旨在提高待机控制的灵活性,兼顾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待机阻断事件;
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
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所述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包括:
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接收到的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或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作为所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待机等待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时接收到的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组合的操作、触摸屏幕和触发按键的组合操作、预设手势动作或预设语音命令作为所述恢复指令。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机阻断事件;
延长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
恢复模块,用于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所述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或者,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恢复模块用于:
当所述待机等待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或者,当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则判定用户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方便用户处理当前的事务,当判定用户不再有这样的需求时再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同时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地随时退出延长状态。通过建立这种检测待机阻断事件来智能判断用户是否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而对待机等待时间进行临时调整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待机控制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设定较短的待机等待时间,即使偶尔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时,也不需要重新进入设置界面进行繁琐的设置就能实现待机等待时间的临时调整,兼顾了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待机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待机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待机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提出本发明的待机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判断是否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执行步骤S11。
可选地,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预设次数可以是两次、三次或者多次,终端对阻止待机的次数进行计数,每被阻止一次,则累加一次阻止待机的次数,直至达到预设次数或进入待机状态时,计数清零。
终端可以将在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接收到的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或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作为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也就是说,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是指在终端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用户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等,从而使得终端不再进入待机状态,并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其中,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是指终端即将进入待机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状态,通常通过屏幕变暗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声音提醒、指示灯提醒、闪屏提醒等。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如触发Home键、电源键等。
可选地,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也就是说,无论终端在亮屏状态下还是待机提醒状态下,只要用户执行以下任意一个操作:同时或先后按压至少两个特定的按键、同时或先后触摸屏幕和按压特定的按键、作出特定的手势动作以及发出特定的语音命令,终端则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S12、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判断是否满足恢复条件,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执行步骤S13;当不满足恢复条件时,继续保持待机等待时间的延长状态。
当终端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则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至预设时长,延长的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待机等待时间的原时长(即设定的待机等待时间)为15秒,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后,则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至30分钟,即终端从此刻开始计时,直到30分钟后才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当待机等待时间延长后,终端检测是否满足恢复条件。
可选地,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则判定满足恢复条件。
可选地,当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判定满足恢复条件。终端可以将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时接收到的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组合的操作、触摸屏幕和触发按键的组合操作、预设手势动作或预设语音命令作为恢复指令。也就是说,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时,只要用户执行以下任意一个操作:按压特定按键(如电源按键)、同时或先后按压至少两个特定的按键、同时或先后触摸屏幕和按压特定的按键、作出特定的手势动作以及发出特定的语音命令,终端则接收到恢复指令,判定满足恢复条件。
S13、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当判定满足恢复条件时,终端则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即设定的待机等待时间)。例如:待机等待时间从原来的30秒延长至30分钟,当满足恢复条件时,则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30秒。
本发明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则判定用户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方便用户处理当前的事务,当判定用户不再有这样的需求时再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同时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地随时退出延长状态。通过建立这种检测待机阻断事件来智能判断用户是否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而对待机等待时间进行临时调整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待机控制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设定较短的待机等待时间,即使偶尔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时,也不需要重新进入设置界面进行繁琐的设置就能实现待机等待时间的临时调整,兼顾了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2,提出本发明的待机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待机等待时间达到M秒,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判断是否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2;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作为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的依据,且设定阻止次数为两次,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一次、三次或多次。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的待机等待时间的原时长为M秒。终端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是指终端即将进入待机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状态,通常通过屏幕变暗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声音提醒、指示灯提醒、闪屏提醒等。
在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后,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或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作为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也就是说,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是指在终端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用户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等,从而使得终端不再进入待机状态,并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如触发Home键、电源键等。
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开始对阻止待机的次数进行计数,记录次数为1,并执行步骤S22,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进入待机状态。
S22、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在待机等待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待机指令;当接收到待机指令时,执行步骤S27;当没有接收到待机指令时,进入步骤S23。
待机指令,是指熄灭屏幕让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指令,例如,通常将用户轻按电源按键的操作作为待机指令。
S23、待机等待时间达到M秒,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判断是否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4;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
本步骤S23中,当待机等待时间再次达到M秒时,终端再次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并判断是否再次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记录阻止待机的次数为2,达到设定次数两次,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进入步骤S24,执行待机等待时间延长操作;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进入待机状态。
S24、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N秒,并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在待机等待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待机指令;当接收到待机指令时,执行步骤S25;当没有接收到待机指令时,进入步骤S26。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连续接收到两次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终端则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对记录的阻止待机的次数清零,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N秒,N>M。
S25、进入待机状态,同时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M秒。
当在延长待机等待时间后的待机等待过程中,接收到待机指令时,如用户按压电源按键,终端则进入待机状态,同时判定满足恢复条件,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M秒。
S26、待机等待时间达到N秒,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同时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M秒。判断是否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返回步骤S22;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
本步骤S26中,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N秒时,终端判定满足恢复条件,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M秒,并进入待机提醒状态,判断是否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当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开始对阻止待机的次数计数,记录次数为1,返回步骤S22,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当没有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执行步骤S27,进入待机状态。
S27、进入待机状态。
某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6中,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N秒,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如果继续接收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则继续维持待机等待时间为N秒,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只当终端成功进入待机状态时,才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M秒。
举例而言:用户在手机上阅读一篇文章,假定设置的待机等待时间为30秒,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30秒时,屏幕变暗,准备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用户手指轻触屏幕,会阻止手机进入待机状态,当手机连续检测到两次这种阻止待机的行为时,手机就将待机等待时间临时调整到30分钟;等到30分钟的时候,如果仍然发生上述阻止待机的行为,则继续保持待机等待时间为30分钟,如果没有出现上述阻止待机的行为,则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最初的30秒,并进入待机状态。
本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当用户需要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时,可以通过连续两次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方式,实现对待机等待时间的临时调整,避免在处理当前事务时频繁受到待机的干扰,同时可以通过待机指令随时退出这种临时调整状态,待机控制十分灵活。一方面,使得用户可以保持较短的待机等待时间的设置,减小终端的能耗,提高终端的续航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非常便捷的对待机等待时间进行临时调整,满足特殊状态下的需求,提高了终端的操作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3,提出本发明的待机控制装置一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延长模块20和恢复模块30,其中:
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待机阻断事件。
可选地,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检测模块10则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预设次数可以是两次、三次或者多次,检测模块10对阻止待机的次数进行计数,每被阻止一次,检测模块10则累加一次阻止次数,直至达到预设次数或进入待机状态时,对计数清零。
检测模块10可以将在终端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接收到的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或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作为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也就是说,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是指在终端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用户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等,从而使得终端不再进入待机状态,并重新计算待机等待时间。其中,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是指终端即将进入待机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状态,通常通过屏幕变暗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声音提醒、指示灯提醒、闪屏提醒等。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如触发Home键、电源键等。
可选地,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检测模块10则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也就是说,无论终端在亮屏状态下还是待机提醒状态下,只要用户执行以下任意一个操作:同时或先后按压至少两个特定的按键、同时或先后触摸屏幕和按压特定的按键、作出特定的手势动作以及发出特定的语音命令,检测模块10则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延长模块20:用于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
具体的,当检测模块10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通知延长模块20,延长模块20则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至预设时长,延长的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待机等待时间的原时长(即设定的待机等待时间)为15秒,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后,延长模块20则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至30分钟,即终端从此刻开始计时,直到30分钟后才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恢复模块30:用于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具体的,当待机等待时间延长后,恢复模块30判断是否满足恢复条件。
可选地,当待机等待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恢复模块30则判定满足恢复条件。
可选地,当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恢复模块30则判定满足恢复条件。恢复模块30可以将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时接收到的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组合的操作、触摸屏幕和触发按键的组合操作、预设手势动作或预设语音命令作为恢复指令。也就是说,在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时,只要用户执行以下任意一个操作:按压特定按键(如电源按键)、同时或先后按压至少两个特定的按键、同时或先后触摸屏幕和按压特定的按键、作出特定的手势动作以及发出特定的语音命令,恢复模块30则接收到恢复指令,判定满足恢复条件。
当判定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模块30则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即设定的待机等待时间)。例如:待机等待时间从原来的30秒延长至30分钟,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模块30则恢复待机等待时间为30秒。
本发明实施例的待机控制装置,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则判定用户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方便用户处理当前的事务,当判定用户不再有这样的需求时再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同时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地随时退出延长状态。通过建立这种检测待机阻断事件来智能判断用户是否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而对待机等待时间进行临时调整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待机控制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设定较短的待机等待时间,即使偶尔有延长待机等待时间的需求时,也不需要重新进入设置界面进行繁琐的设置就能实现待机等待时间的临时调整,兼顾了终端的节能性和操作便利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待机控制装置与待机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且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装置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检测待机阻断事件;
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
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所述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包括:
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进入待机提醒状态时接收到的触摸屏幕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作出预设手势动作的操作或发出预设语音命令的操作作为所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待机阻断事件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待机等待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时接收到的触发特定按键的操作、触发特定按键组合的操作、触摸屏幕和触发按键的组合操作、预设手势动作或预设语音命令作为所述恢复指令。
8.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机阻断事件;
延长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时,临时延长待机等待时间为预设时长;
恢复模块,用于当满足恢复条件时,恢复所述待机等待时间为原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当接收到一次或者连续接收到预设次数阻止终端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时,或者,当接收到预设的按键组合操作、触摸屏幕和按键的组合操作、手势动作或语音命令时,判定检测到待机阻断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模块用于:
当所述待机等待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或进入待机状态时,或者,当在所述待机等待时间处于延长状态下接收到恢复指令时,判定满足所述恢复条件。
CN201610259647.5A 2016-04-25 2016-04-25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305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9647.5A CN107305421A (zh) 2016-04-25 2016-04-25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85484 WO2017185489A1 (zh) 2016-04-25 2016-06-12 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9647.5A CN107305421A (zh) 2016-04-25 2016-04-25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5421A true CN107305421A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5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9647.5A Pending CN107305421A (zh) 2016-04-25 2016-04-25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5421A (zh)
WO (1) WO201718548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816A (zh) * 2012-03-2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锁屏时间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2915192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屏幕待机时长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019521A (zh) * 2012-12-31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熄屏方法及装置
CN10316411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外部操作设备、电子装置及其延时锁屏方法
CN103324276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待机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36037A (zh) * 2015-01-21 2015-05-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中调整锁屏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25289D0 (en) * 1999-10-27 1999-12-29 Ibm Method and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timing of user-activity-dependent changes of operational state of an apparatus
CN102769897B (zh) * 2011-05-03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移动终端进入待机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11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外部操作设备、电子装置及其延时锁屏方法
CN102662816A (zh) * 2012-03-2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锁屏时间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3324276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待机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15192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屏幕待机时长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019521A (zh) * 2012-12-31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熄屏方法及装置
CN104636037A (zh) * 2015-01-21 2015-05-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中调整锁屏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5489A1 (zh)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9029A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02148B (zh) 基于移动终端在灭屏模式下的音乐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33421B (zh) 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
CN108154882A (zh) 遥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遥控设备
CN205051764U (zh) 电子设备
CN104106842A (zh) 电子烟及处理电子烟吸烟数据的方法
CN10731556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503569B (zh) 电子设备及其唤醒方法
CN107708192B (zh) 一种自动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79068A (zh) 移动终端和应用程序联网控制方法
WO2005074427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lert mode based on user biometrics
CN105137831B (zh) 节电模式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03034317A (zh) 一种待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330696A (zh) 终端设备电池电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07843A (zh) 基于手势控制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7924A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CN106714288A (zh) 一种电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58685A (zh)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483686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开机方法
CN106020755A (zh) 终端屏幕亮屏时间调整的方法与装置
CN108351741A (zh) 一种终端的亮屏时长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491242A (zh)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21A (zh) 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54491B (zh) 智能终端待机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208225A (zh) 一种降低智能手表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