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2556A -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556A
CN107302556A CN201610237099.6A CN201610237099A CN107302556A CN 107302556 A CN107302556 A CN 107302556A CN 201610237099 A CN201610237099 A CN 201610237099A CN 107302556 A CN107302556 A CN 107302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user
geographical position
interactive object
prov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70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卓群
吕蔚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70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25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2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区域性对象交互,从而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对象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对象交互平台提供了用户之间直接实现对象交互的功能和机会。提供方可以将各个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展示于该对象交互平台,以供用于进行查看,并完成相应的交互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区域性的对象交互,从而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对象交互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对象交互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发送单元,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及其实际的对象交互需求,可以据此实现区域性、去中心化的交互对象筛选和推送,从而使推送的交互对象更加具有针对性,既有助于提升交互对象的推送效率,又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架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品打标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象交互平台本身采用了“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为:对象交互平台获得所有提供方提供的所有交互对象后,将相应的相关信息呈现于该对象交互平台的展示页面(如网页)中,则每个用户均可以通过访问该对象交互平台,以查看和浏览该对象交互平台呈现的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该相关信息可以为交互对象的任意信息,比如概略性的列表信息、简介信息等,以及具体的描述信息等。
那么,对于该对象交互平台的管理人员而言,只需要维护该对象交互平台本身,即可实现对交互对象及其相关信息的维护,以及对用户与提供方之间执行的交互操作的维护。
然而,上述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也十分明显:不同用户对于交互对象的需求是不同的,那么用户只能够通过提升自身在该对象交互平台上的搜索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依赖于该对象交互平台自身提供的搜索功能是否足够强大,还需要用户投入极高的学习成本和操作精力。
所以,相关技术对上述对象交互平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改进:对象交互平台收集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确定每个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从而向每个用户推送满足该对象交互需求的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而无需用户手动搜索。
但是,对于对象交互平台而言,每个“用户”只是对应于登录ID的虚拟数据,比如浏览记录、交互记录、IP地址、电话号码等,并通过大数据手段分析出相应的对象交互需求。可见,上述情况下的对象交互需求是否准确,完全依赖于大数据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否能够准确表现出用户的实际交互状况;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同一个登录ID往往被应用于实现多个用户的交互操作,比如一名男子的登录ID可能同时用于给他的妻子、孩子、父母等进行交互操作,甚至用作其所在公司的公用账号,因而并不能够准确表达出该男子自身的真实需求,导致对象交互平台推送的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对于该男子而言完全无用。所以,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方案,本质上仍然属于“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因此,本申请通过改进了上述的对象交互过程,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承载上述的对象交互平台,并通过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对象交互方案,以实现更为精准的交互对象推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该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从该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处获知其对象交互需求,并将该对象交互需求告知服务器。举例而言,假定上述的对象交互平台为网络交易平台,该预设地理位置可以为例如某个村镇,则管理方可以为配置于该村镇的“合伙人”,则该合伙人可以通过对用户的电子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主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准确获知当地居民的实际购买需求,以作为上述“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可见,由于管理方可以从该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处直接获知其对象交互需求,因而不存在相关技术中“登录ID”被借用或共用等导致的数据来源不准确等问题,可以确保获得的对象交互需求完全符合于该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对象交互平台筛选和推送的可交互对象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对象交互平台可以分别获得多个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从而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各个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均能够分别获得相应的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具有区域性特征的个性化、去中心化的对象交互。
步骤104,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向备选提供方提供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然后,当接收到所述备选提供方返回的参与确认信息时,将所述备选提供方提供的备选交互对象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用户本身无法详细了解备选提供方的情况,因而通过向备选提供方发送对象交互需求,可以通过备选提供方自身的参与情况,实现对备选提供方进行筛选,比如距离较远、成本较高的备选提供方可以拒绝参与,由此可以消除相应的可能加附于用户的费用(如物流费用等),从而得到更加符合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的提供方及其可交互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包含所有备选交互对象的对象池中,选取匹配于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的备选交互对象,以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在该实施例中,对象交互平台一方面通过“中心化”对象管理获得所有备选交互对象,并添加至“对象池”中;另一方面通过匹配对象交互需求,可以针对各个地理位置处的用户及其对象交互需求,实现“去中心化”的需求满足与可交互对象推送。匹配过程可以基于对象交互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其中,由于对象交互需求来自于确定的地理位置的用户,因而大数据分析结果也同样符合于这些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区别于相关技术中完全依赖于大数据分析的处理方案。
步骤106,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以由所述管理方提供至所述用户。在该实施例中,管理方可以通过在线数据的方式将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该预设地理位置处的用户;或者,管理方也可以通过将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打印成传单等形式,然后通过线下发放的方式提供至该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实际上,通过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比如上述“网络交易平台”实施例中的合伙人,可以基于地理位置优势而“深入前线”,从而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入当地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对象交互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入当地而实现对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的精准发放,从而确保用户能够确实获知该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以促成相应的交互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登录有管理账号、所述用户登录有依附于所述管理账号的子账号时,可以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登录有管理账号的电子设备,然后由该电子设备将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登录有上述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比如,子账号可以是在所述用户的电子设备连接至所述管理方提供的局域网络时,由所述管理方的电子设备分配并绑定至所述用户的电子设备。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管理方的地理位置优势,因而每个子账号都是可以确认的“真实”用户,而非“虚拟”数据,因而可以基于管理方与用户之间的账号依附关系,实现对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的精准发放。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区域之间可以实现区域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和交互操作,并且每个区域还可以灵活调整和配置相应的交互流程,以满足实际的用户需求。同时,由于不需要基于对象交互平台进行全过程的中心化管控,使得尤其是当交互对象、交互流程等需要变更时,可以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域性特点,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改进,从而避免了基于中心化的改进过程中所带来的大量、低效、高成本的问题,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交互效率和体验。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及其实际的对象交互需求,可以据此实现区域性、去中心化的交互对象筛选和推送,从而使推送的交互对象更加具有针对性,既有助于提升交互对象的推送效率,又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对象交互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正如上文所述,相关技术中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对于交互对象的管理,还是对用户需求的获知,以及将符合用户需求的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推送至用户,均由服务端的对象交互平台基于集中化的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来达成,使得对象交互平台的目标对象只是“虚拟”的登录ID(如ID1、ID2、ID3……IDn等),而并不能够准确对应到登录ID背后的真实用户,更不能够获知该真实用户在实际上的对象交互需求。
而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案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一方面对交互对象采取“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比如集中所有备选提供方或提供方的备选交互对象,以用于对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进行匹配;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基于地理位置的“去中心化”的区域性管理,比如为每个地理位置配置相应的管理方,例如“位置1”配置的“管理方1”,使得每一位置的管理方可以利用自身区别于对象交互平台的位置优势,跳过用户使用的登录ID,而直接向各个用户获取其实际的对象交互需求,从而避免了单纯的大数据分析可能导致的需求偏差,确保了由此向每个用户推送的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网络交易平台下的“村淘”场景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当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任何对象交互的场景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应用,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合伙人获取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需求。
步骤404,网络交易平台接收到合伙人上传的需求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合伙人”是各个预设地理位置的管理方的称呼,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换为其他称谓。合伙人可以协助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以使其通过诸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更为方便、快捷和多样化的对象交互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合伙人与各个地理位置之间不仅存在配置的关联关系,而且合伙人应当确实位于相应的地理位置,从而可以向该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和协助。因此,“合伙人”机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远程处理机制而言,具备本地化的地理位置优势,比如合伙人与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之间具有直接、真实的关联绑定关系,因而合伙人可以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了解相关用户的消费行为,而且还可以与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进行基于电话、即时通讯甚至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从而准确获知每个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并打包为需求数据上传至对象交互平台,而非相关技术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猜测”用户需求,因而具有更高的匹配准确度,确保对象交互平台最终推送的交互对象确实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步骤406,网络交易平台向备选商家发送用户需求。
步骤408,网络交易平台接收备选商家返回的参与确认信息。
步骤410,网络交易平台确定商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易平台(相当于对象交互平台)从合伙人(相当于管理方)上传的需求数据中提取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需求(相当于对象交互需求),并将该用户需求提供至备选商家(相当于备选提供方),以由备选商家确定是否参与相应的商品(相当于可交互对象)推送。备选商家可以为网络交易平台上的任意商家;比如,网络交易平台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识别,确定该用户需求对应的商品类目、品牌、属性、数量、行业等信息(相当于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交互对象类型等信息),从而将该商品类目、品牌、属性、数量、行业等信息对应的商家作为上述的备选商家。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易平台还可以根据合伙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将该地理位置处或该地理位置附近的商家作为备选商家,比如尤其是对于一些诸如家装、大型设备等难以跨地区、跨地域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据此筛选出本地化的商家,以确保推送的商品信息的有效性,避免推送无用的商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商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参与相应的商品信息推送活动中;比如,商家可以在确定自身或仓库所处地理位置靠近该合伙人对应的地理位置,或者确定自身支持的交互范围覆盖该合伙人对应的地理位置等情况下,确定参与该合伙人对应的商品信息推送活动,否则可以选择不参与。
类似地,商家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所需参与的具体商品(相当于备选交互对象),比如当满足商品库存充足、存放商品的仓库靠近与该合伙人对应的地理位置等条件时,可以确定相应商品参与上述的商品信息推送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易平台可以对商家提供的商品做进一步筛选。例如,网络交易平台可以将商家提供的商品与用户需求做进一步的匹配,从而筛除匹配度较低的商品,而仅保留高匹配度的商品,以确保推送的商品信息能够高概率地转换为最终的交易操作(相当于交互操作)。
步骤412,网络交易平台将商品信息推送至合伙人,以由该合伙人提供至相应地理位置处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合伙人的本地化优势,可以获知相应地理位置处的各个用户的电子设备信息,因而合伙人可以将商品信息准确发送至相应用户的电子设备中,以便于用户查看。或者,对于诸如农村场景下,用户可能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而难以掌握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那么合伙人可以基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例如可以将商品信息打印为宣传单,并通过人工发放的形式,确保用户确实获得并查看到相应的商品信息。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当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登录有管理账号、用户登录有依附于该管理账号的子账号时,对象交互平台可以将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登录有该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换言之,合伙人可以基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事先为相应地理位置的各个用户创建依附于自身管理账号的子账号,那么商品交易平台可以根据该管理账号与各个子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商品信息推送至登录有各个子账号的电子设备。在该实施例中,基于预先创建的账号关联关系,使得合伙人无需每次都主动将商品信息提供至各个用户,有助于简化合伙人的操作。
其中,子账号可以由各个用户自行创建后,绑定至合伙人的管理账号。对于上述的诸如农村场景下,合伙人可以协助用户进行子账号的创建;或者,当用户数量众多(比如一个合伙人可能对应于多个村落的用户)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下述方式自动创建相应的子账号:
合伙人创建可覆盖相应的地理位置的局域网络,那么该地理位置的用户通过其电子设备连接至该局域网络时,该合伙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的电子设备分配并绑定相应的子账号;由于每台电子设备都具有诸如MAC地址、设备序列号等唯一ID,因而可以据此区分这些电子设备,并得到电子设备与子账号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以便于对子账号的管理。一种情况下,合伙人的电子设备可以自行实现对子账号的分配、绑定和管理操作;另一种情况下,合伙人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对象交互平台进行数据通讯,从而由该对象交互平台实现对子账号的分配、绑定和管理操作。
举例而言,合伙人可以创建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络,并确保该无线局域网络覆盖相应的地理位置范围,那么该地理位置的用户使用手机、平板设备等接入该无线局域网络时,即可被分配和绑定相应的子账号,并通过登录有该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接收到商品信息。其中,通过将子账号与电子设备的唯一ID进行关联后,只要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络,合伙人的电子设备即可(自行或通过对象交互平台)完成识别,从而认为相应的子账号已经“登录”;或者,用户可以自行掌握子账号的登录信息,并主动在电子设备上登录相应的子账号。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合伙人获取相应地理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需求。
步骤504,网络交易平台接收到合伙人上传的需求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02-504可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402-4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6,网络交易平台将用户需求与商品池进行匹配,以确定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交易平台可以预先收集所有商家提供的所有商品信息,并汇聚为上述的商品池(相当于包含所有备选交互对象的对象池);然后,基于合伙人上传的需求数据中包含的用户需求,网络交易平台可以基于诸如关键词匹配、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从该商品池中匹配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以推送至相关用户。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用户需求是合伙人基于地理位置优势而直接获取得到,因而基于关键词匹配或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商品池进行匹配处理时,能够确保是完全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而执行的操作,使最终筛选出的商品更加容易转换为交易操作。
步骤508,网络交易平台将商品信息推送至合伙人,以由该合伙人提供至相应地理位置处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08可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412,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交互架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各个合伙人从相应区域内获取并提交的用户需求,可以视为相应地理位置范围内存在的交易资源。因此,网络交易平台可以通过对庞大数量的商品进行筛选,以配合于有限的交易资源;换言之,如图6所示,商品对应的商家或行业可以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相互竞争,以尽可能地推出自身供应的商品,从而争夺有限的交易资源。那么,当从网络交易平台扩展至对象交互平台时,可以认为:诸多交互对象的提供方(相当于商家)或其所处类目分组(相当于行业)之间实现竞争,以尽可能将自身提供的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推送至各个地理位置的用户,从而与相应用户之间实现交互操作。
那么,各个提供方之间的竞争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1)直接竞争
仍以“商品”为例。如图6所示,假定商家A与商家B均能够提供满足同一用户需求的商品,那么在商家A与商家B所提供商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两者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售后服务、担保金数额等,实现基于网络交易平台的竞争;比如,报价更低、售后服务更优、担保金数额更高的商家,可以赢得相应的商品竞争。
那么,以“报价”为例,对于合伙人希望在相应地理位置内实现的商品推广,应当具备“高折扣”或“低价格”的特性;换言之,当扩展至对象交互平台时,可以认为:当用户与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该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时,可以按照预设比例降低(相当于预设比例的价格折扣)用户在交互操作中向提供方提供的对象数量(相当于支付的货款金额)。
进一步地,根据商家销售商品的类型等,可以将各商家划分至相应的行业,比如图6中商家A、B属于行业1,商家C、D归属于行业2等;其中,同一商家可以跨多个行业,比如图6中商家A同时归属于行业1和行业2;当然,商家也可以跨越行业而直接在网络交易平台竞争,比如图6中的商家D等。因此,对于有限的交易资源,一方面在同一行业内,比如商家A与商家B之间可以实现竞争,另一方面在不同行业之间,比如行业1与行业2之间也可以实现竞争,其竞争手段可以参考商家之间的竞争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2)平台筛选
对象交互平台可以对可交互对象或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进行筛选,比如通过设置一定的条件,从而筛除不能满足相应条件的可交互对象或提供方。
那么,在实际确定可交互对象时,可以下述方式:获取备选交互对象的打标信息,每条打标信息对应于该备选交互对象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或者对应于该备选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其中,当打标信息符合预定义的筛选条件时,可以将该打标信息对应的备选交互对象选取为可交互对象。
举例而言,对于预设地理位置而言,根据相应的用户需求确定的可交互对象可以满足下述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
(1)达到预设质量条件。例如,提供方可以为相应的交互对象提供质量担保(比如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服务、缴纳足够数额的担保金等),使得降低交互对象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以及,当存在质量问题时,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补偿。
(2)所在位置靠近相应的预设地理位置。当交互对象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靠近时,可使用户更快完成交互操作;同时,当交互对象需要通过物流等方式送达用户时,可以尽量减少该过程中可能对交互对象造成的损坏风险。并且,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交互对象,例如家装服务、家政服务等,本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限制,通过基于位置进行筛选时,可以筛除距离较远、实际上无法完成交互操作的交互对象,使得选取的可交互对象均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可交互性。
(3)达到预设评价等级。预设评价等级可以来源于历史交互操作中,参与该历史交互操作的用户对于交互对象的评价信息;当达到预设评价等级时,表明相应的交互对象相对(没有达到该预设评价等级)更加可能具有优良的品质,值得用户执行交互操作。
举例而言,对于预设地理位置而言,根据相应的用户需求确定的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可以满足下述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
(1)达到预设评价等级。与上文相类似的,预设评价等级可以来源于历史交互操作中,参与该历史交互操作的用户对于交互对象或其提供方的评价信息;当达到预设评价等级时,表明相应的交互对象相对(没有达到该预设评价等级)更加可能具有优良的品质,或者提供方相对更加可能具有足够的信誉,值得用户执行交互操作。
(2)在预设保障平台存留的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预设保障平台可以在交互操作的过程中,提供第三方(除用户与提供方之外)的交互担保;其中,预设保障平台可以由对象交互平台自身实现,也可以为对象交互平台相关联的第三方平台。当提供方在该预设保障平台存留的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相当于商户在该预设保障平台上存留有达到预设金额的资金(或保证金),从而当用户对交互对象不满意时,可以利用该预设保障平台中的存留对象进行赔付,而这也可以反之表明提供方有信心提供更高质量的可交互对象,以避免由于质量等问题而导致自身损失。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基于打标信息的交互对象筛选操作,网络交易平台可以参与到每件商品的全流程打标管理中,以确保准确添加和快速获取每件商品的所有打标信息。比如图7所示,当一件商品被确认参与预设地理位置的商品营销活动时,网络交易平台可以根据预定义的打标规则,对各个环节的打标操作进行全流程管理:根据商家参与的商品营销活动,可以为商品添加相应的“营销标识”,例如“聚划算”图标;根据商家所属的行业,可以为商品添加相应的“行业标识”,例如“服装”图标;根据商品营销活动采用的网站,可以为商品添加相应的“市场标识”,例如当采用“村淘”网站时,可以添加“村淘”图标(比如“村淘”网站的logo图案);根据商品营销活动的区域化特征,可以添加相应的“区域标识”,例如“XX村”(即该商品营销活动在该XX村举办)等;那么,通过事先建立起对应于上述各个标识的添加规则,并为每件商品配置所需添加的标识对应的添加规则,即可实现对相应商品的全流程打标管理,可以避免由于管理混乱而导致标识缺失、错乱等情况,从而一方面可以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对商品的快速筛选,无需多层级、多部门的繁琐审批流程,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商品信息中包含的上述标识,了解相应商品的属性和提供的服务等信息,以便于用户基于该商品实现相应的交易操作。
此外,当预设地理位置实现基于本申请的对象交互活动时,其他地理位置的管理方可以向对象交互平台发出共享请求,从而对该对象交互活动进行共享;那么,当该共享请求被确认后,网络交互平台可以将相应的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提供至该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以由该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与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举例而言,当区域1的合伙人1发起了一起商品营销活动时,原本只能够区域1的用户参与该商品营销活动;而如果区域2的用户也希望参与该商品营销活动,比如区域2的用户距离区域1不远,确实可以将该商品营销活动扩展至区域2,那么网络交易平台可以确认由区域2的合伙人2发起的共享请求,从而使区域2的用户能够共享区域1的该商品营销活动。
对象交互平台可以获取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执行的与可交互对象相关的交互操作信息;然后,根据该交互操作信息,调整向该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的可交互对象。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交互操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对象交互平台可以据此实现对诸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4、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410或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506进行反馈调节,以提升向用户提供的可交互对象对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有助于向最终实现交互操作的转化率。举例而言,若某一商品的售出比例远小于预期比例,或者某一商品的用户评价较低,或者某一商家的用户评价较低等,则可以在后续的商品营销活动中减小该商品或该商家的参与程度,而提升售出比例高、评价高的商品或商家的参与程度。
因此,通过如图6所示的平台架构,网络交易平台一方面实现对商品的中心化管理,另一方面基于合伙人的区域化特点和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商品活动和销售,比如区域1、区域2、区域3等各个区域的商品活动和销售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各不相同,网络交易平台只需要基于对合伙人的权限管理、对于商品或商业等的管理等设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并基于该管理规则执行整体上的统一管控即可,而无需对所有区域的商品活动和销售进行中心化的统一配置,具有更高的灵活度和更好的需求匹配度,使推送的商品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既有助于提升商品信息的推送效率,又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02、内部总线804、网络接口806、内存8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8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8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8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8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对象交互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对象交互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902、确定单元904和发送单元906。其中:
获取单元902,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确定单元904,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发送单元906,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902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上传的需求数据,所述需求数据为所述管理方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处获知的对象交互需求。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
向备选提供方提供所述对象交互需求;
当接收到所述备选提供方返回的参与确认信息时,将所述备选提供方提供的备选交互对象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
从包含所有备选交互对象的对象池中,选取匹配于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的备选交互对象,以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905,获取备选交互对象的打标信息,每条打标信息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或者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
筛选单元907,当所述打标信息符合预定义的筛选条件时,将所述打标信息对应的备选交互对象选取为所述可交互对象。
可选的,
所述可交互对象满足下述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质量条件、所在位置靠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达到预设评价等级;
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下述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评价等级、在预设保障平台存留的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906具体用于:
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登录的管理账号,以由所述管理方进一步发送至登录有依附于所述管理账号的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所述子账号归属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降低单元908,当所述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时,按照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用户在交互操作中向所述提供方提供的对象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单元910,接收其他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发出的共享请求;
共享单元912,当所述共享请求被确认后,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提供至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以由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
反馈单元914,获取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执行的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相关的交互操作信息;
调整单元916,根据所述交互操作信息,调整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的可交互对象。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对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包括:
接收到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上传的需求数据,所述需求数据为所述管理方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处获知的对象交互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包括:
向备选提供方提供所述对象交互需求;
当接收到所述备选提供方返回的参与确认信息时,将所述备选提供方提供的备选交互对象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包括:
从包含所有备选交互对象的对象池中,选取匹配于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的备选交互对象,以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备选交互对象的打标信息,每条打标信息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或者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
当所述打标信息符合预定义的筛选条件时,将所述打标信息对应的备选交互对象选取为所述可交互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交互对象满足下述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质量条件、所在位置靠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达到预设评价等级;
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下述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评价等级、在预设保障平台存留的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包括:
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登录的管理账号,以由所述管理方进一步发送至登录有依附于所述管理账号的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所述子账号归属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时,按照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用户在交互操作中向所述提供方提供的对象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其他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发出的共享请求;
当所述共享请求被确认后,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提供至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以由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执行的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相关的交互操作信息;
根据所述交互操作信息,调整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的可交互对象。
11.一种对象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位于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的对象交互需求;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确定相应的可交互对象;
发送单元,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上传的需求数据,所述需求数据为所述管理方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处获知的对象交互需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向备选提供方提供所述对象交互需求;
当接收到所述备选提供方返回的参与确认信息时,将所述备选提供方提供的备选交互对象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包含所有备选交互对象的对象池中,选取匹配于所述对象交互需求的备选交互对象,以作为所述对象交互需求对应的可交互对象。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备选交互对象的打标信息,每条打标信息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或者对应于所述备选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的至少一条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
筛选单元,当所述打标信息符合预定义的筛选条件时,将所述打标信息对应的备选交互对象选取为所述可交互对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交互对象满足下述预定义的对象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质量条件、所在位置靠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达到预设评价等级;
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满足下述预定义的提供方属性条件中至少之一:达到预设评价等级、在预设保障平台存留的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设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登录的管理账号,以由所述管理方进一步发送至登录有依附于所述管理账号的子账号的电子设备,所述子账号归属于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低单元,当所述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时,按照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用户在交互操作中向所述提供方提供的对象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其他地理位置对应的管理方发出的共享请求;
共享单元,当所述共享请求被确认后,将所述可交互对象的相关信息提供至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以由所述其他地理位置的用户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的提供方执行针对所述可交互对象的交互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馈单元,获取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执行的与所述可交互对象相关的交互操作信息;
调整单元,根据所述交互操作信息,调整向所述预设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的可交互对象。
CN201610237099.6A 2016-04-15 2016-04-15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3025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7099.6A CN107302556A (zh) 2016-04-15 2016-04-15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7099.6A CN107302556A (zh) 2016-04-15 2016-04-15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556A true CN107302556A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7099.6A Pending CN107302556A (zh) 2016-04-15 2016-04-15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25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373A (zh) * 2018-11-26 2019-04-26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基于出行和话单数据分析的重点关系人发现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149A (zh) * 2012-08-03 2012-1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实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167022A (zh) * 2013-02-04 2013-06-19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384112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目标对象信息推荐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4105061A (zh) * 2014-07-21 2014-10-15 广州唯品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493566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重庆优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的需求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5072591A (zh) * 2015-08-11 2015-11-18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149A (zh) * 2012-08-03 2012-1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提供实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84112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目标对象信息推荐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3167022A (zh) * 2013-02-04 2013-06-19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105061A (zh) * 2014-07-21 2014-10-15 广州唯品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493566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重庆优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的需求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5072591A (zh) * 2015-08-11 2015-11-18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373A (zh) * 2018-11-26 2019-04-26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基于出行和话单数据分析的重点关系人发现方法
CN109684373B (zh) * 2018-11-26 2023-07-1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基于出行和话单数据分析的重点关系人发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orescu Data‐driv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Yun et al. Growth of a platform business model as a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and its effect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Buhalis et al. eTourism: critic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
CN108235808A (zh) 用于产品、服务和企业推荐的技术
CN107111612A (zh) 动态加载针对预测性键入的上下文本体
US20150170299A1 (en) Real estate platform for sellers
CN104885100A (zh) 技能赞同
US1115164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electronic bartering
US11682024B2 (en) Dynamic contac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Wang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The perspective of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
KR20170070475A (ko) 상품 아이템과 사용자 게시물 기반의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그 장치 및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1738785A (zh) 选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220854A (zh) 一种发送电子券的方法及装置
KR20100003102A (ko) 개인 맞춤형 상품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alsh et al. Supporting the SM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3D printing platforms
Furseth et al. Innovation in an advanced consumer society
US10467237B1 (en) Object relationships and similarities based on user context
CN110720099A (zh) 基于种子监督学习提供推荐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0995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matrix opportunity scoring
Kijima et al. Value orchestration platform: model and strategies
CN107302556A (zh) 对象交互方法及装置
Vidas-Bubanj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ICT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companies
Kassim et al. A framework for omnichannel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ntegrating the information delivery and product fulfilment requirements
US201801295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online communities of users
Bare et al. A Comparison of Food Delivery Applications (GrabFood, FoodPanda, and Pick. A. Roo) in the Philippines through Utiliz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60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