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2553B -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553B
CN107302553B CN201610235858.5A CN201610235858A CN107302553B CN 107302553 B CN107302553 B CN 107302553B CN 201610235858 A CN201610235858 A CN 201610235858A CN 107302553 B CN107302553 B CN 107302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ice
migration
execution en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58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2553A (zh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58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2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2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2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8Migration or transfer of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本申请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Description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功能更新加快。为了降低发布风险,常在服务的原服务端正常提供服务的同时,发布该服务的更新服务端,使得原服务端和更新服务端同时提供该服务。例如:在提供服务的原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在另一终端上发布新系统,使得原系统和新系统同时提供该服务。再例如:在提供服务的原应用正常运行的同时,在同一终端上发布新应用,使得原应用和新应用同时提供该服务。
针对此情况,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确定服务的执行端为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迁移,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用户迁移方案为:将全部用户从原服务端一次性迁移至更新服务端。如:将全部用户的执行端从原服务端更换为更新服务端。
上述方法中全部用户会一次性迁移至更新服务端,若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则会影响全部用户对该服务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减轻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时产生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
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执行端,以使所述执行端响应所述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提供所述服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迁移区间为[0,100];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迁移值为0,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若所述迁移值为100,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若所述迁移值大于0,且所述迁移值小于100,则根据所述迁移值和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
所述根据所述迁移值和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所述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
若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内,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若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外,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迁移值位于所述迁移区间之外,则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迁移对应关系为: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确定所述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
若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若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迁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执行端,以使所述执行端响应所述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提供所述服务。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ID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迁移区间为[0,100];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迁移值为0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当所述迁移值为100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迁移值大于0,且所述迁移值小于100时,根据所述迁移值和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所述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当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内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外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迁移值位于所述迁移区间之外时,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可选地,所述迁移对应关系为: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当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有益效果如下: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迁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随着同一服务的原服务端和更新服务端同时提供该服务的情况增多,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确定服务的执行端为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迁移备受关注。为了减轻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时产生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该方法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后根据预设的迁移ID集合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并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结合上述实施环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101: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某服务端为所述用户提供服务,请求消息包括用户ID(Identity,标识)。除此之外,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该服务ID、请求参数等。
另外,用户提交请求消息的渠道有多种,例如:通过个人电脑的应用A提交请求消息,通过手持智能终端的APP(Application,应用)提交请求消息。因此,本步骤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例如:通过应用A渠道获取用户通过应用A提交的请求消息,通过APP渠道获取用户通过APP提交的请求消息。
102: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
其中,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本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若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例如,迁移ID集合包括3个ID,分别为:ID1、ID5、ID6。如果步骤101中获取到的用户ID为ID1,则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如果步骤101中获取到的用户ID为ID2,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通过针对具体实施情况,灵活的设置迁移ID集合,即可控制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影响范围。
除了上述实现方式之外,对于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的情况,还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例如:若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则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
对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的步骤,根据迁移值和迁移区间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也不同。
具体的,迁移值和迁移区间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关系:迁移值位于迁移区间内;
对于此种关系,具体的又可以分为3种情况,下面以迁移区间为[0,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情况:迁移值为0;
对于第一种情况,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第二种情况:迁移值为100;
对于第二种情况,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第二种情况:迁移值大于0,且迁移值小于100。
对于第三种情况,则可以根据迁移值和用户ID确定执行端。
若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则根据迁移值和用户ID确定执行端的实现方式可以为:获取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若ID数值位于(0,迁移值]内,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ID数值位于(0,迁移值]外,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例如:若迁移值为30,用户ID2为2088010,则获取2088210的右数第二位1和第三位2,形成ID数值21;21位于(0,30]内,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再例如:若迁移值为20,用户ID2为2088010,则获取2088210的右数第二位1和第三位2,形成ID数值21;21位于(0,20]外,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第二种关系:迁移值位于迁移区间外。
对于此种关系,可以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执行端。
其中,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可以为白名单,黑名单等。
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执行端的事项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若用户ID和获取渠道之间满足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用户ID和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下面以迁移值为-100,迁移区间为[0,100],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可以为白名单,且该白名单如表1所示的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表1
用户ID 请求消息发送渠道
ID2 渠道1
ID3 渠道3
ID4 渠道2
如果步骤101中获取的请求消息中用户ID为ID2,且该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为渠道1,则根据表1所示的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如果步骤101中获取的请求消息中用户ID为ID2,且该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为渠道2,则根据表1所示的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通过针对具体实施情况,灵活的设置迁移值和迁移区间,可以针对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的情况进一步控制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影响范围。
另外,通过设置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缩小控制粒度,不仅对用户ID进行限制,还对请求消息发送渠道进行限制。只有具有特定用户ID的用户通过特定渠道发送的请求消息,才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103: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由于同一服务的执行端可以为更新系统,也可以为原系统,而无论何种执行端,在响应请求消息是均会为此次相应分配一个响应标识,为了区分服务是更新系统提供的还是原系统提供的,可以为不同的执行端设置不同的响应标识的编制规则。
例如:更新系统按编制规则1分配一个30位的响应标识,原系统按编制规则2分配一个24位的响应标识。
执行至此,完成用户的迁移。
有益效果: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迁移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针对下面应用场景进行进一步说明。
应用场景:用户A请求变现服务,发送变现请求消息,用户A的用户ID为20081111352,发送渠道有三种,分别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渠道、钱包渠道、聚宝渠道。提供变现服务的服务端有2个,分别为:服务端1(变现服务的原服务端),服务端2(变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迁移区间为[0,100]。
参见图2,在上述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201:获取用户A提交的变现请求消息;
其中,变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变现服务端为用户A提供变现服务,变现请求消息包括:用户ID:20081111352。
202: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A提供变现服务的执行端;
具体的,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实现:
方式一:若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具体的,以迁移ID集合为{20081111352,20081111342,20081111350}为例,20081111352不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2。
方式二:若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则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
具体的,以迁移ID集合为{20081111351,20081111342,20081111350}为例,20081111352属于迁移ID集合,则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
在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时,根据迁移值的不同,确定的执行端也不同。
若迁移值为0,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1。
若迁移值为100,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2。
若迁移值为30,则获取20081111352的右数第二位5和第三位3,形成ID数值35,35位于(0,30]外,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1。
若迁移值为40,35位于(0,40]内,则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2。
若迁移值为-100,位于[0,100]外,则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执行端。
若迁移对应关系为表2所示白名单,20081111352未在表2所示的白名单中,因此,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1。
表2
用户ID 请求消息发送渠道
20081111351 PC
若迁移对应关系为表3所示白名单,20081111352在表3所示的白名单中。若用户A通过PC渠道发送变现请求消息,则20081111352与PC渠道的对应关系未在表3中,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1。
若用户A通过钱包渠道发送变现请求消息,则20081111352与钱包渠道的对应关系也未在表3中,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1。
若用户A通过聚宝渠道发送变现请求消息,则20081111352与聚宝渠道的对应关系也在表3中,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端2。
表3
用户ID 请求消息发送渠道
20081111351 PC
20081111352 聚宝
203:将变现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变现请求消息,为用户A提供变现服务。
有益效果: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迁移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图1所示的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发送模块303,用于将获取模块301获取的请求消息发送至确定模块302确定的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可选地,确定模块302,用于当用户ID属于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可选地,确定模块302,用于当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确定模块302,用于当用户ID不属于迁移ID集合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执行端。
可选地,迁移区间为[0,100];
确定模块302,用于当迁移值为0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当迁移值为100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迁移值大于0,且迁移值小于100时,根据迁移值和用户ID确定执行端。
可选地,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
确定模块302,用于获取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当ID数值位于(0,迁移值]内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ID数值位于(0,迁移值]外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可选地,确定模块302,用于当迁移值位于迁移区间之外时,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执行端。
可选地,迁移对应关系为: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当用户ID和获取渠道之间满足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用户ID和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
有益效果如下: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根据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执行端为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执行端,以使执行端响应请求消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可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确定更新服务端服务用户的数量,降低了用户迁移后更新服务端出现异常所影响的用户数量,缩小了影响范围。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
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执行端,以使所述执行端响应所述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提供所述服务;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其中,所述迁移区间为[0,100];所述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迁移值为0,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若所述迁移值为100,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若所述迁移值大于0,且所述迁移值小于100,则获取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所述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若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内,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若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外,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若所述迁移值位于所述迁移区间之外,则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对应关系为: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包括:
确定所述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
若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若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则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6.一种用户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ID;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D与预设的迁移ID集合之间的关系,确定向所述用户提供服务的执行端,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或者,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执行端,以使所述执行端响应所述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提供所述服务;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迁移值与预先设置的迁移区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其中,所述迁移区间为[0,100],所述用户ID的位数不少于3位;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迁移值为0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当所述迁移值为100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迁移值大于0,且所述迁移值小于100时,获取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ID数值,所述ID数值的位数为2位,且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一位为所示用户ID的右数第二位,所述ID数值的右数第二位为所述用户ID的右数第三位;当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内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ID数值位于(0,所述迁移值]外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ID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ID不属于所述迁移ID集合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迁移值位于所述迁移区间之外时,根据预设的迁移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执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对应关系为:用户ID和请求消息发送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请求消息的获取渠道;当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更新服务端;当所述用户ID和所述获取渠道之间不满足所述迁移对应关系时,确定所述执行端为所述服务的原服务端。
CN201610235858.5A 2016-04-14 2016-04-14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302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5858.5A CN107302553B (zh) 2016-04-14 2016-04-14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5858.5A CN107302553B (zh) 2016-04-14 2016-04-14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553A CN107302553A (zh) 2017-10-27
CN107302553B true CN10730255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13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5858.5A Active CN107302553B (zh) 2016-04-14 2016-04-14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25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808A (zh) * 2005-12-28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软件执行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和程序
CN102916939A (zh) * 2012-09-17 2013-02-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ip技术的ptt通话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3283209A (zh) * 2011-04-18 2013-09-04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309694A (zh) * 2012-03-14 2013-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和装置
US8635271B1 (en) * 2010-10-01 2014-01-21 Goog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client cache coherency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
CN104317914A (zh) * 2014-10-28 2015-01-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099988A (zh) * 2014-04-24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灰度发布的方法、访问方法以及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808A (zh) * 2005-12-28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软件执行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和程序
US8635271B1 (en) * 2010-10-01 2014-01-21 Goog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client cache coherency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
CN103283209A (zh) * 2011-04-18 2013-09-04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309694A (zh) * 2012-03-14 2013-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2916939A (zh) * 2012-09-17 2013-02-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ip技术的ptt通话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5099988A (zh) * 2014-04-24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灰度发布的方法、访问方法以及装置和系统
CN104317914A (zh) * 2014-10-28 2015-01-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553A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777B (zh) 访问请求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5658B (zh) 离线对等辅助通知传输
CN106874100B (zh) 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528289B (zh) 资源的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102145B2 (en) Resource sharing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97109B (zh) 一种区分识别冲突虚拟机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855862B (zh) 一种快速比较方法及装置
CN109995816B (zh)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导入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7277188B (zh) 一种确定ip地址归属信息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业务系统
JP2023508210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基づく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722437A (zh) 跨app唯一标识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1247A (zh) 内存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7302553B (zh) 用户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51623A (zh) 限制开放平台的调用的方法
CN113377817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42482B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181875B (zh) 带宽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728937A (zh) 一种语音模组的网络状态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4368B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服务器
CN112965743A (zh) 软件变更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2642B (zh) 一种控件消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7463374B (zh) 一种基于继承和关联自动推演的子集模型抽取方法及系统
CN1058083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712497B (zh) 应用模式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77376B (zh) 应用于企业智能中台的saas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Room 602, No. 618 Wa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9008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