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1537B -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1537B
CN107301537B CN201710454972.1A CN201710454972A CN107301537B CN 107301537 B CN107301537 B CN 107301537B CN 201710454972 A CN201710454972 A CN 201710454972A CN 107301537 B CN107301537 B CN 107301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ity
monthly
transaction
clearing
concl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49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1537A (zh
Inventor
王雪晋
涂启玉
王吉飞
陈玲
杨颜梦
王帮灿
周娜
杨怡静
张加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LLC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LLC filed Critical Kunm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LLC
Priority to CN2017104549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1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1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1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06Q20/145Payments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use or quantit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计量模块、偏差设定模块、日前电量结算模块、月度双边结算模块、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和汇总结算模块;该系统结构新颖,结算过程合理、高效,通过竞争电价放开、配售电主体放开,为逐步培育多元的市场化竞争格局,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格局,形成用电交易结算先进机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市场购电主体交易垄断阻力大,用电交易机制基本没有形成,各环节的价格与成本、利润的有效传导机制没有形成;对调度独立问题并未明确,对交易独立也存在诸多限制。
随着新电改方案提出,如何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格局,通过竞争电价放开、配售电主体放开等改革,逐步培育多元的市场化竞争格局,成为当务之急,进一步,在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实际,急需一种可完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系统结构新颖,其结算方法合理、高效,为逐步培育多元的市场化竞争格局,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格局,形成用电交易结算先进机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所述的成交结果包括成交电量、电价;还用于采集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
计量模块,用于计量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所述的实际用电量包括日实际用电量和月实际用电量;
偏差设定模块,用于设定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
日前电量结算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计量模块、偏差设定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和日交易成交结果、计量模块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以及偏差设定模块设定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进行结算,得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及日前交易累计电费;
月度双边结算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计量模块、日前电量结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计量模块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以及日前电量结算模块传来的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偏差设定模块、月度双边结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偏差设定模块设定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以及月度双边结算模块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和双边合同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汇总结算模块,分别与日前电量结算模块、月度双边结算模块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日前电量结算模块、月度双边结算模块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的结算结果进行汇总,得到购电主体的结算清单。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和m1两个参数;具体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c%<100%,未完成的日前交易成交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具体为: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采用上述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某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同时采集该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
步骤(2),计量和偏差设定:对该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进行计量,同时,设定该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和m1两个参数,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
步骤(3),日前电量结算:计算计量模块传来的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若该差值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为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若该差值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为该差值和0之间较大的那个数值;
然后根据得到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计算偏差电费:①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之差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偏差电费为0;②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之差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按照如下方法计算: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c%<100%,未完成的日前交易成交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接着将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与当日的日交易成交价格的乘积累加,之后再加上所有的偏差电费,即为日前交易累计电费;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之和为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
步骤(4),月度双边结算:计算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max{计量模块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与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之差,0};
之后取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三者之间的最小值,该最小值为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
接着计算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价格;
再计算供求关系超额电费:①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则(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②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则(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步骤(5),月度集中交易结算:首先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
之后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
接着计算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max{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与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两者之间的最小值,0};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
再计算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或者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①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则存在超用电量,超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超用电量的电费=超用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
②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则存在少用电量,少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同时计算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步骤(6),汇总结算:对步骤(3)~(5)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计算该购电主体合计总电费;合计总电费=日前交易累计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供求关系超额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超用电量的电费或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月度双边结算时,若该购电主体有多个月度双边合同,则应该分别对各个合同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进行计算,然后再对所有合同的各项计算结果分别求和,得到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进一步,优选的是,c=3,d=3,m1=0.03,m2=0.0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新电改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实际,提供了一种完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是电力市场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的结算系统和方法,系统结构新颖,结算过程合理、高效,通过竞争电价放开、配售电主体放开,为逐步培育多元的市场化竞争格局,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格局,形成用电交易结算先进机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本发明针对电力市场建设初期,规则制定不够科学、交易组织不够规范、电费结算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创新地开展了电力市场交易结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时序递进、品种协同、深度博弈的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体系,满足了市场主体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深度、广度和效率,大幅降低市场的风险。同时,本发明结算系统有利于实现电力市场公平、公正、规范、高效运行,有效降低了结算成本,提升了结算的透明度和效率。
本发明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累计结算电量1293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59亿元,减少弃水超过500亿千瓦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评价,为推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数据采集模块;101、计量模块;102、偏差设定模块;103、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4、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5、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6、汇总结算模块;箭头方向为信号或数据走向;
图2是本发明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产品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进及其连接组合关系,而非仅仅是对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改进。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相关模块是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或已知的其他硬件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和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均为现有的交易系统或交易方式能够直接采集来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日交易、月度双边交易和月度集中交易为新电改方案提出的三种交易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采集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所述的成交结果包括成交电量、电价;还用于采集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
计量模块101,用于计量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所述的实际用电量包括日实际用电量和月实际用电量;
偏差设定模块102,用于设定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
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计量模块101、偏差设定模块102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和日交易成交结果、计量模块101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以及偏差设定模块102设定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进行结算,得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及日前交易累计电费;
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计量模块101、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计量模块101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以及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传来的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偏差设定模块102、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偏差设定模块102设定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以及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和双边合同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汇总结算模块106,分别与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连接,用于根据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的结算结果进行汇总,得到购电主体的结算清单。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所述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和m1两个参数;具体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c%<100%,未完成的日前交易成交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所述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具体为: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某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同时采集该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Qrt
步骤(2),计量和偏差设定:对该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进行计量,包括日实际用电量和月实际用电量,同时,设定该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
所述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和m1两个参数;具体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c%<100%,未完成的日前交易成交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所述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具体为: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步骤(3),日前电量结算:计算计量模块传来的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若该差值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若该差值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该差值和0之间较大的那个数值;即:
然后根据得到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计算偏差电费:①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偏差电费Tdpc为0;②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按照如下方法计算: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Tdpc,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c%<100%,未完成的日前交易成交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即:
接着将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与当日的日交易成交价格Fd的乘积累加,之后再加上所有的偏差电费Tdpc,即为日前交易累计电费Tud;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之和为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Ud
步骤(4),月度双边结算:计算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max{计量模块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Ur与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Ud之差,0};即:Urt=max(Ur-Ud,0)
之后取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g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Qrt三者之间的最小值,该最小值为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即:
Ugh=min(Urt,Ug,Qrt);
接着计算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价格;
再计算供求关系超额电费:①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Ug,则(Urt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②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Ug≤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则(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Ug-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步骤(5),月度集中交易结算:首先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
之后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按照现有的计算方法计算,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接着计算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Urm=max{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与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m两者之间的最小值,0};即:
Urm=max{min(Urt-Ugh,Um),0}
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Urm×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
再计算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或者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①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则存在超用电量,超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超用电量的电费=超用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
②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m,则存在少用电量,少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同时计算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Tmpc;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即:
步骤(6),汇总结算:对步骤(3)~(5)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计算该购电主体合计总电费;合计总电费=日前交易累计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供求关系超额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超用电量的电费或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其中,在月度双边结算时,若该购电主体有多个月度双边合同,则应该分别对各个合同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进行计算,然后再对所有合同的各项计算结果分别求和,得到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即:
该购电主体第i个双边协商合同结算电量为:
Ughi=min(Urti,Ugi,Qrti);
其中,该合同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i、该合同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gi和该合同的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Qrti
Ughi按双边合同约定价格结算。
当Ughi≤Urti≤Ugi,Urti-Ughi按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撮合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结算;
当Ughi≤Ugi≤Urti,Ugi-Ughi按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撮合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结算。
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协商合同结算电量为:
Ugh=∑Ughi
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费也为各个合同的双边合同结算电费之和;其余项同理。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日实际用电量无法获得,则可暂时用月实际用电量除以本月天数来替代;如果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无法获得,则可暂时用月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除以本月天数来替代。
应用实例
预设数据为:c%取值3%,m1取值0.03,即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前电量交易成交电量3%的部分按0.03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以5日为周期结算日前电量交易费用。A购电主体1月1日~1月5日的日前电量交易数据表,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日前电量交易电量结算方法,计算计量模块传来的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之后进行判定:第1日和第4日该差值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第2日、第3日和第5日,该差值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Umd,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该差值和0之间较大的那个数值。则计算结果如下:
第1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40万千瓦时;
第2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46.7万千瓦时;
第3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35.9万千瓦时;
第4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35万千瓦时;
第5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Uad为:29.3万千瓦时。
根据日前电量结算方法,第1日和第4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无偏差费用;第2日、第3日和第5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Urd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UrdN之差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需要计算偏差费用,其中,第2日、第3日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3%限值范围的情况,需要计算超过3%部分电量的偏差电费;第5日则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未超过3%限值范围免除偏差电费的情况。则计算结果如下:
第1日日前电量交易偏差电费Tdpc为:0万元;
第2日日前电量交易偏差电费Tdpc为:(50-46.7-50×0.3%)×0.03=0.054万元;
第3日日前电量交易偏差电费Tdpc为:(40-35.9-40×0.3%)×0.03=0.087万元;
第4日日前电量交易偏差电费Tdpc为:0万元;
第5日日前电量交易偏差电费Tdpc为:0万元。
则购电主体A这5日日前电量交易结算总费用为累计电量电费和累计偏差电费之和。则计算结果如下:
累计电量电费为:(40×4231+46.7×4159+35.9×4170+35×4182+29.3×4283)÷10000≈78.503万元;
累计偏差电费为:0.054+0.087=0.141万元;
总电费为:78.503+0.141=78.644万元。
假设A购电主体存在A1情况、A2情况、A3情况三种不同情况(本发明是举例三种不同情况,而实际中只会存在其中一种情况),月度双边交易成交价格为3200元/万千瓦时,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撮合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为3500元/万千瓦时;月度双边结算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 A1情况 A2情况 A3情况
实际月度总用电量Ur 1000 900 1500
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Ud 186.9 186.9 186.9
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 813.1 713.1 1313.1
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Ug 821 889 1269
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Qrt 786 942 1523
月度双边交易成交价格 3200 3200 3200
Ugh=min(Urt,Ug,Qrt);
计算结果如下:
A1情况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为:786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786×3200÷10000=251.52万元;
A2情况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为:713.1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713.1×3200÷10000=228.192万元;
A3情况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为:1269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1269×3200÷10000=406.08万元。
对于用户A1和用户A3,由于Ugh≤Ug≤Urt,那么用户A1和用户A3的Ug-Ugh电量需要计算电费;而对于用户A2,由于Ugh≤Urt≤Ug,则其Urt-Ugh电量需要计算电费。则计算结果如下:
A1情况的Ug-Ugh部分电量的电费为:(821-786)×3500÷10000=12.25万元;
A2情况的Urt-Ugh部分电量的电费为:0万元;
A3情况的Ug-Ugh部分电量的电费为:0万元。
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与月度撮合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为0.35元/千瓦时,d%取值3%,m2取值0.03。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A1情况 A2情况 A3情况
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 27.1 0 44.1
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电量 20 30 44.5
成交加权平均价 3400 3400 3400
其中,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Urt-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Ugh
例如:A1情况: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813.1-786=27.1
计算结果如下:
A1情况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为:20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20×3400÷10000=6.8万元;
A2情况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为:0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0万元;
A3情况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为:44.1万千瓦时,结算电费为:44.1×3400÷10000=14.994万元。
根据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方法,对于A1,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存在超用电量;对于A2,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m,存在少用电量,超过月度成交电量的3%,需要计算偏差电费;对于A3,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Um,存在少用电量,少于月度成交电量的3%,免除偏差电费。则计算结果如下:
A1情况的超用电量为:27.1-20=7.1万千瓦时,超用电量电费为:7.1×3500÷10000=2.485万元;
A2情况的少用电量为:30万千万时,偏差电费为:(30-0-30×0.3%)×0.03=0.873万元;
A3情况的少用电量为:0.4万千瓦时,偏差电费为:0。
通过汇总结算模块,最终得到A用户A1情况、A2情况、A3情况合计电费:
A购电主体A1情况1月合计总电费:78.644+251.52+12.25+6.8+2.485=351.699万元;
A购电主体A2情况1月合计总电费:78.644+228.192+0+0+0.873=307.709万元;
A购电主体A3情况1月合计总电费:78.644+406.08+0+14.994+0=499.718万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采集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所述的成交结果包括成交电量、电价;还用于采集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
计量模块(101),用于计量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所述的实际用电量包括日实际用电量和月实际用电量;
偏差设定模块(102),用于设定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
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计量模块(101)、偏差设定模块(102)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和日交易成交结果、计量模块(101)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以及偏差设定模块(102)设定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进行结算,得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及日前交易累计电费;
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计量模块(101)、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计量模块(101)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以及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传来的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100)、偏差设定模块(102)、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相连,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100)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偏差设定模块(102)设定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以及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和双边合同结算电量进行结算,得出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汇总结算模块(106),分别与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连接,用于根据日前电量结算模块(103)、月度双边结算模块(104)和月度集中交易结算模块(105)的结算结果进行汇总,得到购电主体的结算清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和m1两个参数;具体为: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 c%<100%,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具体为: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d%<100%。
4.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某购电主体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日交易成交结果、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同时采集该购电主体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
步骤(2),计量和偏差设定:对该购电主体的实际用电量进行计量,同时,设定该购电主体的日用电偏差基线值和月用电偏差基线值;日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c% 和m1两个参数,月用电偏差基线值设定d%和m2两个参数;
步骤(3),日前电量结算:计算计量模块传来的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与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之差,若该差值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为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若该差值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为该差值和0之间较大的那个数值;
然后根据得到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计算偏差电费:①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之差大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偏差电费为0;②若购电主体的日实际用电量与日前电量交易申报基准值之差小于该购电主体的日交易成交电量,则按照如下方法计算: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超过日交易成交电量c%的部分按m1元/千瓦时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c%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 c%<100%,未完成的日前电量交易电量=日交易成交电量-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
接着将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与当日的日交易成交价格的乘积累加,之后再加上所有的偏差电费,即为日前交易累计电费;每日的日前电量交易结算电量之和为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
步骤(4),月度双边结算:计算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max{计量模块传来的购电主体的月实际用电量与日前交易累计结算电量之差,0};
之后取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和对应成交电厂月度交易发电量三者之间的最小值,该最小值为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
接着计算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价格;
再计算供求关系超额电费:①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则(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②若双边合同结算电量≤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则(月度双边交易成交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步骤(5),月度集中交易结算:首先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该购电主体的双边合同结算电量;
之后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传来的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计算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
接着计算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及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max{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与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两者之间的最小值,0};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量×该购电主体的成交加权平均价;
再计算超用电量及超用电量的电费、或者少用电量及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①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则存在超用电量,超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超用电量的电费=超用电量×(上年度统调电厂平均上网结算价格的1.1倍与月度集中交易电厂最高成交价格中的较大值);
②若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则存在少用电量,少用电量=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的成交电量-月度集中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同时计算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少用电量超过月度集中交易成交结果中成交电量d%的部分按m2元/千瓦时的的价格支付偏差电费,d%以内的部分免除偏差电费,其中,0< d%<100%;
步骤(6),汇总结算:对步骤(3)~(5)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计算该购电主体合计总电费;合计总电费=日前交易累计电费+双边合同结算电费+供求关系超额电费+月度集中交易结算电费+超用电量的电费或少用电量的偏差电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月度双边结算时,若该购电主体有多个月度双边合同,则应该分别对各个合同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进行计算,然后再对所有合同的各项计算结果分别求和,得到该购电主体的月度双边交易结算可用用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量、双边合同结算电费及供求关系超额电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方法,其特征在于,c=3,d=3,m 1 =0.03,m 2 =0.03。
CN201710454972.1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7301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972.1A CN1073015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972.1A CN1073015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537A CN107301537A (zh) 2017-10-27
CN107301537B true CN107301537B (zh) 2018-03-02

Family

ID=6013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972.1A Active CN1073015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15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3101B (zh) * 2017-11-10 2021-08-27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一种基于节点电价机制的可再生能源交易费用的计算方法
CN110570280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27062A (zh) * 2019-10-16 2020-02-21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中长期价差模式与现货顺价模式相结合的电费结算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5941A (zh) * 2013-08-09 2013-12-1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两部制定价机制的省内发电权转让交易方法
CN103890805A (zh) * 2011-10-31 2014-06-2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服务器设备、电力交易结算系统、电力交易的结算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408650A (zh) * 2014-11-17 2015-03-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偏差电量单独加权定价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CN105427123A (zh) * 2015-10-26 2016-03-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个结算主体的电费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6296455A (zh) * 2016-08-10 2017-01-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电网资源配置及用于电网资源配置的计入计出方法和系统
CN106529990A (zh) * 2016-10-13 2017-03-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偏差电量结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0805A (zh) * 2011-10-31 2014-06-2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服务器设备、电力交易结算系统、电力交易的结算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3455941A (zh) * 2013-08-09 2013-12-1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两部制定价机制的省内发电权转让交易方法
CN104408650A (zh) * 2014-11-17 2015-03-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偏差电量单独加权定价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CN105427123A (zh) * 2015-10-26 2016-03-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个结算主体的电费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06296455A (zh) * 2016-08-10 2017-01-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电网资源配置及用于电网资源配置的计入计出方法和系统
CN106529990A (zh) * 2016-10-13 2017-03-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偏差电量结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537A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9944B (zh)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售电主体结算系统和结算方法
CN107301537B (zh)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购电主体结算系统和方法
McCarthy et al. Macro food policy plann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for Pakistan
CN107103460A (zh) 基于信用大数据的跨境支付快速结算方法
NZ58932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generatio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ntributions from the use of payment cards
CN103455941A (zh) 一种采用两部制定价机制的省内发电权转让交易方法
CN108520437A (zh) 基于用户负荷曲线提高风电消纳的vpp市场机制
CN105931101A (zh) 一种运用交易币生成的物物交易平台
CN106779913A (zh) 一种多级代理模式下的订单扣费处理方法
CN106570744A (zh) 考虑偏差电量分层处理及交易成分排序的电力交易结算法
Ciarreta et al. Market power in the Spanish electricity auction
Kikkawa et al.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shocks: The network matters
CN107103501A (zh) 预挂牌月平衡偏差机制下的电量结算方法
Hansen et al. Commodity price volatility with endogenous natural resources
CN114066638A (zh) 一种基于差价合约的批发用户结算系统及方法
CN109308634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中长期交易的电力交易指数计算方法
CN104408650A (zh) 一种偏差电量单独加权定价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CN102867263A (zh) 网络消费购物金的回馈系统及其回馈方法
CN109886751A (zh) 一种基于协同进化算法的月度集中竞价机制求解方法
CN109598555A (zh) 一种电力市场中长期集中竞争交易方法
CN115545469A (zh) 基于电力零售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及系统
WO2019200952A2 (zh) 一种碳排放交易结算方法
CN107563589A (zh) 一种电力市场主体信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Szybowski Causes Of public debt and budget deficit
CN106709736A (zh) 食品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