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1483A -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1483A
CN107301483A CN201610230297.XA CN201610230297A CN107301483A CN 107301483 A CN107301483 A CN 107301483A CN 201610230297 A CN201610230297 A CN 201610230297A CN 107301483 A CN107301483 A CN 107301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roduction
economic
oil
reser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02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紫燕
蒋龙
杜玉山
郭士博
杜建辉
赵小军
赵俊英
李德庆
马晶
王云鹤
王飞
王一飞
蒋宇冰
张玉亮
宋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302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1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1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06Q10/06375Predi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outcome or impact based on a proposed 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包括:选定评价对象,并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明确区块的技术适应性;查看区块的试采资料情况,将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和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分别筛选出来;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评估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并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该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能够快速地评价控制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的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及时筛选优质建产阵地,为油田油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不同级别储量有效动用及储量升级。

Description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胜利油田控制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规模大,可供评价动用资源多。但油藏类型复杂,以低渗透、稠油为主;低渗透油藏埋藏深、物性差;稠油油藏呈现“水、敏、深、稠、薄”的特点,储量品位相对较差。同时,上报时间跨度长,已经过多轮次筛选评价,大都是多年筛选剩余的难采储量,进一步评价动用难度大。胜利油田控制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区块多,且储量规模每年都在发生动态变化,新增控制储量上报、新增探明储量上报、产能建设、储量清理、储量复核等都会引起储量信息的变更,导致油藏评价工作量大。为提升质量和效益,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增加经济可采储量,适应不同油价形势下油藏评价的需要,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未动用储量油藏评价技术方法,快速且相对较准确地筛选出优质建产阵地。
技术调研表明,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尚无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技术方法。已有的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96年11月15日对SY/T5521-92《油藏评价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后发布的,虽然明确了油藏评价的内容和程序,但落脚点主要是提交探明储量,对控制储量等其它级别油藏评价阵地及有效开发只字未提,且评价重点是储量落实程度,对储量经济有效开发甚少涉及。同时,已有的内部收益率排队法、可动油价法排队法、井控程度法等探明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虽然也对探明未动用储量开展了相应的分类分级,但这三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及不足,即所需评价参数多、评价工作量大、评价所需周期长,且对油藏的地质条件考虑较少,缺少反映储量品位的指标,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适应新形势下探明未动用储量评价的要求。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快速地评价控制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的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及时筛选优质建产阵地,为油田油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不同级别储量有效动用及储量升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该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选定评价对象,并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步骤2,明确区块的技术适应性;步骤3,查看区块的试采资料情况,将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和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分别筛选出来;步骤4,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步骤5,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步骤6,评估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并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选定评价对象,收集待评价区块的基础资料,建立油藏评价基础信息数据表,包括区块基础信息、储量信息及变迁历史、区块地质资料、区块生产资料、储层物性及存在问题。
在步骤1中,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根据区块所处位置的地面状况,判断其下步是否允许开发,地面条件不允许的直接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地面条件允许的进入到步骤2。
在步骤2中,结合目前同类油藏的开发技术进展,评价区块下步有无相应的开发工艺配套技术可采用,开发技术不成熟的直接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成熟的进入到步骤3。
在步骤3中,把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落实油井产能;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分析目的层的试采效果,继续步骤4。
在步骤4中,审查区块内所有油井试采产能大小的分布范围,同时结合其在油藏中具体所处的构造或储层位置,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油井产能;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筛选出来,进入到步骤5。
在步骤5中,在考虑当前国家规定的石油行业有关经济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油田同类油藏开发时的投资、成本经济参数及产量递减率,结合井深、钻井成本及当前油价情况,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及效益费用对应原则,应用净现金流动态评价法,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
在步骤6中,评估区块内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比较步骤4中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其油井的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与步骤5中确定的油井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的大小,初步判断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则将区块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如果油井初期产能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低于其经济极限累产,或油井初期产能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高于其经济极限累产,即区块内试采油井的整体经济效益尚不确定,那么把这些区块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则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
在步骤6中,从储量边界类型、有效厚度均质系数、井控面积及井控储量比四个方面,判断区块内储量的落实程度,将储量边界明确、储层有效厚度落实、井控程度高、井控储量比例大的区块,初步归为Ⅰ类,开展油藏评价,编制建产规划;将其它情况区块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储层及储量规模。
本发明中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适用于油田不同级别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快速综合评价,尤其适用于控制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的油藏评价。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区块所在地面条件、储层及储量落实情况、同类油藏目前开发配套工艺技术水平和区块开发预期经济效益,是一种考虑因素全面、评价结果相对准确、评价流程相对简单的未动用储量快速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对各级未动用储量实现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快速综合评价。地面条件允许、开发技术成熟、油井初产高于经济极限初产且累积产油量高于经济极限累产、储量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被归为Ⅰ类,可开展油藏评价后编制建产规划;地面条件允许,但开发技术正攻关、无试采资料或试采产能落实相对较低、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不确定、储量落实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被归为Ⅱ类,有待继续深化攻关评价;地面条件不允许、开发技术不成熟、油井初期产能低于经济极限初产且累积产油量低于经济极限累产的区块,都被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这样评价的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更能适应当前开发形势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稠油油藏不同亚类目前对应的常用开发技术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不同油价不同油藏埋深时普通稠油油藏直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初产图版;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不同油价不同油藏埋深时普通稠油油藏直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产图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以探明未开发储量区块A块Ng为例,说明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快速综合评价方法的实施流程。
在步骤101中,选定评价对象。收集待评价区块的基础资料,建立油藏评价基础信息数据表,包括区块基础信息、储量信息及变迁历史、区块地质资料、区块生产资料、储层物性及存在问题等。
在本实施例中,选定探明未开发储量区块A块Ng为本次评价对象,根据其油藏主要特点及原油物性,明确其为一多层普通稠油油藏。
在步骤102中,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根据区块所处位置的地面状况,判断其下步是否允许开发。地面条件不允许的直接筛选出来,进入到步骤103,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地面条件允许的继续步骤10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地面状况勘探,发现A块Ng地面为农田及村庄,具备允许下步开发的条件。因此,流程继续往步骤104走,而不是直接对区块做出分类定性后走到步骤103结束流程。
在步骤104中,明确区块的技术适应性。结合目前同类油藏的开发技术进展,评价区块下步有无相应的开发工艺配套技术可采用。开发技术不成熟的直接筛选出来,和步骤102中地面条件不允许的一起,进入到步骤103,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筛选出来,进入到步骤105,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成熟的继续步骤106。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A块Ng油藏类型为一多层普通稠油油藏,参考图2中稠油油藏不同亚类目前对应的常用开发技术,判断该块开发目前技术成熟,具有同类油藏的适应技术可选用,明确该块的开发技术为直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因此,流程继续往步骤106走,而不是直接对区块做出分类定性后走到步骤103或步骤105结束流程。
在步骤106中,查看区块的试采资料情况。将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和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分别筛选出来。把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和步骤104中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区块放在一起,进入步骤105,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落实油井产能;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分析目的层的试采效果,继续步骤107。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A块Ng的所有试油试采资料,跟踪区块内目的层所有油井的生产动态,判断该块具有试采资料,且试采资料相对较齐全,能为开发决策提供支持。
在步骤107中,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审查区块内所有油井试采产能大小的分布范围,同时结合其在油藏中具体所处的构造或储层位置,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和步骤104中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区块及步骤106中无试采资料的区块放在一起,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油井产能;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筛选出来,继续步骤108。
在本实施例中,对A块Ng的试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块油井试采尝试了常规冷采、常规冷采转热采、热采等3种开发方式,低粘度区常规冷采或常规冷采转热采,高粘度区热采,均有一定的产能,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因此,判定A块Ng试采产能落实。
在步骤108中,在考虑当前国家规定的石油行业有关经济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油田同类油藏开发时的投资、成本经济参数及产量递减率,结合井深、钻井成本及当前油价情况,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及效益费用对应原则,应用净现金流动态评价法,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然后继续步骤109。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胜利油田普通稠油油藏直井蒸汽吞吐热采开发不同区块的钻井投资(2400元/米)、采油工程投资(100万元/井)和地面建设投资(180万元/井)等投资参数以及单井固定成本(88万元/口)、吨油可变成本(130元/吨)等成本参数,考虑当前经济政策前提下(特别收益金起征点65$/bbl,资源税4.56%,无矿产资源补偿费,计算油价为胜利油价,贴现率12%),分析该类油藏的产量递减率(初期达到37%,中期减缓,为17%左右,后期10.3%左右)和生产时率(一年300天),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及效益费用对应原则,应用净现金流动态评价法,建立了不同油价、不同油藏埋深时普通稠油油藏直井蒸汽吞吐开发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图版,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在步骤109中,评估区块内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比较步骤107中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其油井的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与步骤108中确定的油井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的大小,初步判断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则将区块和步骤102中地面条件不允许的区块及步骤104中开发技术不成熟的区块放在一起,进入到步骤103,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如果油井初期产能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低于其经济极限累产,或油井初期产能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高于其经济极限累产,即区块内试采油井的整体经济效益尚不确定,那么把这些区块筛选出来,进入到步骤105,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那么继续步骤110。
表1 A块Ng油井试采效果统计表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07中表1内A块Ng油井试采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该块直井蒸汽吞吐的初期产能为0t/d~24.9t/d,平均单井初期产能11.5t/d;累积产油量为287t~73085t,平均单井累积产油15481t。同时,根据步骤108中建立的普通稠油油藏直井蒸汽吞吐开发经济极限初产图版,假设评估油价为70$/bbl,那么查找对应油藏埋深1200m时直井蒸汽吞吐开发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分别为6.1t/d、4700t。通过对比,判断该块油井试采初期产能高于经济极限初产且累积产油量高于经济极限累产。
在步骤110中,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从储量边界类型、有效厚度均质系数、井控面积及井控储量比四个方面,判断区块内储量的落实程度,将储量边界明确、储层有效厚度落实、井控程度高、井控储量比例大的区块,初步归为Ⅰ类,开展油藏评价,编制建产规划;将其它情况区块与步骤104中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区块、步骤106中无试采资料的区块、步骤107中试采产能不落实的区块放在一起,进入步骤105,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储层及储量规模。
在本实施例中,A块Ng的砂体边界是根据砂体钻遇确定的,油水边界是根据A10井、A11井油层底面下推一个含油高度确定的,含油面积是根据油水边界和断层为界确定的;有效厚度是按照单井的平均净毛比折算后,采用面积权衡法确定的;原油密度是根据区块内目的层单井试油资料分析取的平均值,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是根据区块内目的层单井高岩物性、分析化验资料取值确定的,因此该块储量边界明确,含油面积较落实。同时,A块Ng的下部层位E3s1正处于产能建设阶段,生产井较多,使得该块目的层完钻井较多,有66口,其中钻遇油层井达到51口。因此,A块Ng储层有效厚度较落实、井控程度高、井控储量比例大。
综合上述对A块Ng地面条件、技术适应性、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储量落实程度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认为该块地面条件允许、开发技术成熟、油井产能高于经济极限初产且累积产油量高于经济极限累产、储量落实程度相对较高,建议初步归为Ⅰ类,可开展油藏评价,编制建产规划。该方法在原有油藏评价技术规范及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油藏开发效果各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包括油藏地质特征、目前开发配套工艺技术水平和区块所处位置的地面状况,并初步估算了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使得评价的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能适应当前开发形势的需要。

Claims (9)

1.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包括:
步骤1,选定评价对象,并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
步骤2,明确区块的技术适应性;
步骤3,查看区块的试采资料情况,将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和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分别筛选出来;
步骤4,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
步骤5,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
步骤6,评估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并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选定评价对象,收集待评价区块的基础资料,建立油藏评价基础信息数据表,包括区块基础信息、储量信息及变迁历史、区块地质资料、区块生产资料、储层物性及存在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勘察区块的地面条件,根据区块所处位置的地面状况,判断其下步是否允许开发,地面条件不允许的直接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地面条件允许的进入到步骤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结合目前同类油藏的开发技术进展,评价区块下步有无相应的开发工艺配套技术可采用,开发技术不成熟的直接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开发技术目前正在攻关的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成熟的进入到步骤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把无试采资料的区块,初步归为Ⅱ类,深化攻关落实油井产能;有试采资料的区块分析目的层的试采效果,继续步骤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审查区块内所有油井试采产能大小的分布范围,同时结合其在油藏中具体所处的构造或储层位置,评价试采产能落实程度,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油井产能;将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筛选出来,进入到步骤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考虑当前国家规定的石油行业有关经济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油田同类油藏开发时的投资、成本经济参数及产量递减率,结合井深、钻井成本及当前油价情况,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及效益费用对应原则,应用净现金流动态评价法,建立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价、不同井深经济极限参数图版,确定当前评估油价下该区块目的层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评估区块内试采油井的经济效益,比较步骤4中试采产能落实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块其油井的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与步骤5中确定的油井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的大小,初步判断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则将区块初步归为Ⅲ类,目前开发暂缓评价;如果油井初期产能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低于其经济极限累产,或油井初期产能低于其经济极限初产,但油井累积产油量高于其经济极限累产,即区块内试采油井的整体经济效益尚不确定,那么把这些区块筛选出来,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区块开发的经济效益;如果油井初期产能和累积产油量均高于其经济极限初产和经济极限累产,则判断区块的储量落实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从储量边界类型、有效厚度均质系数、井控面积及井控储量比四个方面,判断区块内储量的落实程度,将储量边界明确、储层有效厚度落实、井控程度高、井控储量比例大的区块,初步归为Ⅰ类,开展油藏评价,编制建产规划;将其它情况区块初步归为Ⅱ类,继续深化攻关评价,落实储层及储量规模。
CN201610230297.XA 2016-04-14 2016-04-14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Pending CN107301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297.XA CN107301483A (zh) 2016-04-14 2016-04-14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297.XA CN107301483A (zh) 2016-04-14 2016-04-14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483A true CN107301483A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7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0297.XA Pending CN107301483A (zh) 2016-04-14 2016-04-14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148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6831A (zh) * 2018-02-24 2018-08-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经济性的多层系分压合求选层方法
CN109555517A (zh) * 2018-10-30 2019-04-0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针对煤层气探明储量可动用性定量评价方法
CN110469319A (zh) * 2019-08-13 2019-11-1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超深水油田在评价期产能测试的决策方法
CN111485868A (zh) * 2020-04-09 2020-08-04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开发方案的煤层气田动用储量估算方法
CN113027414A (zh) * 2019-12-24 2021-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原油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2657A (zh) * 2020-06-02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潜力评价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86928A (zh) * 2020-08-07 2022-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CN113762657B (zh) * 2020-06-02 2024-06-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潜力评价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6831A (zh) * 2018-02-24 2018-08-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经济性的多层系分压合求选层方法
CN109555517A (zh) * 2018-10-30 2019-04-0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针对煤层气探明储量可动用性定量评价方法
CN110469319A (zh) * 2019-08-13 2019-11-1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超深水油田在评价期产能测试的决策方法
CN110469319B (zh) * 2019-08-13 2023-01-2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超深水油田在评价期产能测试的决策方法
CN113027414A (zh) * 2019-12-24 2021-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原油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27414B (zh) * 2019-12-24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原油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85868A (zh) * 2020-04-09 2020-08-04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开发方案的煤层气田动用储量估算方法
CN111485868B (zh) * 2020-04-09 2023-07-07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开发方案的煤层气田动用储量估算方法
CN113762657A (zh) * 2020-06-02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潜力评价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62657B (zh) * 2020-06-02 2024-06-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潜力评价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86928A (zh) * 2020-08-07 2022-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CN114086928B (zh) * 2020-08-07 2023-11-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薄层稠油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1483A (zh) 快速综合评价未动用储量经济有效动用可行性的方法
CN104564041B (zh) 基于开发渗透率下限的低渗透碎屑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CN103352693B (zh) 一种基于含油气含量的产能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88531B (zh)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和核fisher分析的岩性识别方法
CN103852787A (zh) 一种砂岩储层成岩地震相表征方法
CN109324345A (zh)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岩石孔隙度恢复方法
CN107894615A (zh) 一种定量化评价三维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有效性的方法
CN105257285B (zh) 油气由烃源岩层向岩溶储层充注能力的评价方法
CN106062311A (zh) 在页岩区块当中将钻凿位置分级
CN107977480A (zh) 一种页岩气储层产气性快速评价方法
CN112922591B (zh) 泥页岩储层岩相“甜点”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6777524A (zh) 一种非统一油水界面油藏储量快速计算方法
CN110533237A (zh) 一种砂岩储层含油气产能预测方法
CN103376468A (zh) 基于神经网络函数逼近算法的储层参数定量表征方法
Uguru et al.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using genetic unit averages of flow zone indicators (FZIs) and neural networks
CN106199754A (zh) 油气钻探目标综合优选评价方法
Suarez et al. Fracturing-to-Production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Completion Optimization in the Vaca Muerta Shale
CN107944671A (zh) 一种确定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Chen et al. Hydrocarbon favourability mapping using fuzzy integration: western Sverdrup Basin, Canada
CN112285773B (zh) 一种隐伏断层二元结构定量表征方法
Mallick et al. Geological reserve estimation of limestone deposit: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ISDW and OK
CN110412660A (zh) 储层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10568149B (zh) 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精细快速定量模拟方法
CN112147713B (zh) 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分段预测方法
CN107369101A (zh) 滚评目标快速经济可动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