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1339A -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1339A
CN107301339A CN201610232067.7A CN201610232067A CN107301339A CN 107301339 A CN107301339 A CN 107301339A CN 201610232067 A CN201610232067 A CN 201610232067A CN 107301339 A CN107301339 A CN 107301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condition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state
recogni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2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亮
刘辉
冯磊
孙卫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32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13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2237 priority patent/WO20171775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从而,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对终端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或不予提供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控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终端不能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而发生了工作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指纹识别功能已开始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特别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由于指纹是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属性,因此安全性较高。目前,指纹识别在终端中主要用于解锁,当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用户手指触摸一下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一次指纹识别,当指纹识别成功后则解锁进入主界面。因此,当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他人无法解锁终端,进而无法获取终端中的信息。然而,当用户对终端解锁后,他人使用该终端时,则可以随意查看终端中的信息,导致终端中的保密信息有泄露的风险,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
虽然可以通过在终端上设置管理员(Administrator)帐户和访客(Guest)账户的方式来限制访客的操作权限,进而保证保密信息的安全。然而,在进行操作权限的切换时,需要退出当前登录的管理员或访客帐户,重新以访客或管理员帐户登录,因此操作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旨在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包括步骤:
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包括:
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后,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
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断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当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成功;当不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或声纹信息。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包括:
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用于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处理模块,用于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判断单元和比对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后,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比对单元;
所述比对单元,用于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成功;当二者不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加解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启用所述加解密模块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关闭所述加解密模块,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通知单元,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状态确定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所述通知单元用于:实时根据每次生物特征识别获得的识别结果标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
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根据所述状态标识获取识别结果,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对终端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或不予提供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控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终端不能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而发生了工作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的处理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总的发明构思为: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从而,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或不予提供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控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
其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声纹信息等。以指纹信息为例,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以预设频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和不触摸(或长时间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来对终端的工作状态进行快速切换,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操作,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
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终端机等计算机终端设备。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判断是否识别成功,当识别成功时,执行步骤S12;当识别失败时,执行步骤S13。
可选地,终端可以以预设频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并持续获得识别结果。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每隔0.5秒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每隔1秒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每隔5秒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甚至每隔10秒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等等。
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声纹信息等。终端可以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通过摄像头进行眼纹识别、巩膜识别、虹膜识别或人脸识别,通过语音装置进行声纹识别。
终端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时,以预设频率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每采集一次生物特征信息后便进行一次判断和比对,获得本次的识别结果。如图2所示,为终端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1、采集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执行步骤S112;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执行步骤S114。
S112、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执行步骤S113;当二者不匹配时,执行步骤S114。
S113、判定本次识别成功。
当终端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识别成功。
S114、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当终端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或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识别失败。
当识别成功时,执行步骤S12;当识别失败时,执行步骤S13。
S12、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
具体的,当识别成功时,若当前的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终端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若当前的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终端则将工作状态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可选地,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终端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可选地,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终端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如管理员权限、最高权限等。
S13、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具体的,当识别成功时,若当前的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终端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若当前的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终端则将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可选地,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终端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可选地,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终端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如访客权限等。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对终端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或不予提供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控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终端不能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而发生了工作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以下以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指纹识别传感器以预设频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并实时向处理模块通知每次指纹识别获得的指纹识别结果。
可选地,可以采用Sensor Hub(或协处理器)技术保持指纹识别传感器处于持续唤醒状态,以降低能耗。
可选地,当指纹识别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而被触发(或唤醒)时,立即以预设频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直到没有采集到指纹信息时,才停止本轮指纹识别操作;当再次感应到触摸操作而被触发时,再进行下一轮指纹识别,依此循环进行。此种情形下,每轮指纹识别操作至少进行两次指纹识别,如当用户触摸一下指纹识别传感器后立即放开时,指纹识别传感器就只需进行两次指纹识别后则停止本轮指纹识别操作。通过采取这种轮番指纹识别的方式,使得指纹识别传感器只需间隙性工作而无需持续工作,降低了能耗。
进行指纹识别的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每隔0.5秒进行一次指纹识别,每隔1秒进行一次指纹识别,每隔5秒进行一次指纹识别,甚至每隔10秒进行一次指纹识别,等等。
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时,以预设频率持续采集指纹信息,每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后便进行一次判断和比对,获得本次的指纹识别结果。如图4所示,为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一次指纹识别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1、采集指纹信息。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当采集到指纹信息时,执行步骤S212;当没有采集到指纹信息时,执行步骤S214。
S212、将本次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判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执行步骤S213;当二者不匹配时,执行步骤S214。
S213、判定本次指纹识别成功。
当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是用户的手指时,则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用户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指纹识别成功。
S214、判定本次指纹识别失败。
当没有手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或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不是用户的手指时,指纹识别传感器则不能采集到指纹信息或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指纹识别失败。
指纹识别传感器每进行一次指纹识别,都实时向处理模块通知本次的指纹识别结果。
可选地,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直接向处理模块发送指纹识别结果。例如,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通过向处理模块发送脉冲信号的方式通知指纹识别结果,不同的指纹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的脉冲信号。
可选地,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通过修改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的方式来向处理模块通知指纹识别结果,具体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实时根据每次指纹识别获得的指纹识别结果标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处理模块以预设频率读取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获取指纹识别结果。处理模块读取状态标识的频率优选与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的频率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
例如,当指纹识别成功时,指纹识别传感器则标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为安全状态(如修改状态寄存器的数据为1);当指纹识别失败时,指纹识别传感器则标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为普通状态(如修改状态寄存器的数据为0)。处理模块读取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当状态标识为安全状态时,得知指纹识别成功;当状态标识为普通状态时,得知指纹识别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将状态标识定义为安全状态和普通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将状态标识定义为其它名称进行等同替换,例如定义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等,同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S22、处理模块获取指纹识别结果。判断指纹识别是否成功,当指纹识别成功时,执行步骤S23;当指纹识别失败时,执行步骤S25。
S23、处理模块控制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将工作状态定义为安全状态和普通状态。当指纹识别成功时,处理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安全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为普通状态,则切换为安全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将工作状态定义为其它名称进行等同替换,例如定义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等,同理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S24、处理模块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启用加解密模块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具体的,在安全状态下,处理模块启动加解密模块。当用户输入信息时,处理模块将用户输入的信息发送给加解密模块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信息存储于本地或向外发送;当用户调用信息时,处理模块则将用户调用的信息发送给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然后输出解密后的信息。调用的信息可以是从外部获取的或本地存储的加密信息。调用信息是指打开、播放、查看、读取、写入、修改、删除、启动或解析相关文件或程序。
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声音、图像、视频等,如文本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像文件、实时聊天信息、邮件信息等。
S25、处理模块控制工作状态为普通状态。
当指纹识别失败时,处理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为普通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普通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为安全状态,则切换为普通状态。
S26、处理模块在普通状态下运行,关闭加解密模块,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具体的,在普通状态下,处理模块关闭了加解密模块。对于用户输入的信息,处理模块不进行加密操作;同时,对于加密信息,处理模块也不进行解密操作。也就是说,在普通状态下,用户不能调用加密信息,也不能对输入的信息加密。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实现了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以预设频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和不触摸(或长时间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来对终端的工作状态进行快速切换,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操作,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用户手指不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而发生了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实现了快速增加和取消加密和解密功能。当用户给朋友发送银行卡信息、私密信息、图像信息等保密信息时,希望只有对方能够看到,其他人不能正常打开,则可以通过手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快速切换为安全状态,终端则立即对保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当接收到加密信息时,则必须通过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切换为安全状态后才能正确读取该加密信息。实现了对保密信息的快速加密和解密,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参见图5,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指纹识别传感器以预设频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并实时向处理模块通知每次指纹识别获得的指纹识别结果。
S32、处理模块获取指纹识别结果。判断指纹识别是否成功,当指纹识别成功时,执行步骤S33;当指纹识别失败时,执行步骤S35。
本实施例中,步骤S31和S32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1和S2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33、处理模块控制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
当指纹识别成功时,处理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为安全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安全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为普通状态,则切换为安全状态。
S34、处理模块在安全状态下运行,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终端定义了第一权限和第二权限两种操作权限。其中,第一权限相当于通过管理员帐户登录获得的管理员权限,是最高操作权限,例如可以调用终端中的所有信息;第二权限相当于通过访客帐户登录获得的访客权限,是次一级操作权限,例如只能调用终端中的普通信息。
具体的,在安全状态下,处理模块授予当前的操作者第一权限,则当前的操作者可以以管理员身份调用终端中的所有信息,如可以对终端中的所有文件执行读取、修改、删除等操作。
S35、处理模块控制工作状态为普通状态。
当指纹识别失败时,处理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为普通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普通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为安全状态,则切换为普通状态。
S36、处理模块在普通状态下运行,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具体的,在普通状态下,处理模块授予当前的操作者第二权限,则当前的操作者只能以访客身份调用终端中的普通信息,如只能对终端中的普通文件执行读取、修改、删除等操作,或者只能对普通文件执行读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实现了操作权限的快速转换。当用户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则切换为安全状态,操作者获得最高操作权限,可以操作保密信息;当用户不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则切换为普通状态,操作者获得次一级操作权限,不能操作保密信息。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前述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以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了说明,当生物特征信息为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声纹信息等生物唯一识别信息时,其实现方法与指纹信息相类似,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赘述。
参见图6,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处理模块20、状态寄存器30和加解密模块40,其中:
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用于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可选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以预设频率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并实时向处理模块20通知每次生物特征识别获得的识别结果。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处理模块20:用于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工作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状态寄存器30:用于存储状态标识。
加解密模块40:用于对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其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声纹信息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可以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通过摄像头进行眼纹识别、巩膜识别、虹膜识别或人脸识别,通过语音装置进行声纹识别。
可选地,可以采用Sensor Hub(或协处理器)技术保持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处于持续唤醒状态,以降低能耗。
可选地,以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当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而被触发(或唤醒)时,立即以预设频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直到没有采集到指纹信息时,才停止本轮指纹识别操作;当再次感应到触摸操作而被触发时,再进行下一轮指纹识别,依此循环进行。通过采取这种轮番指纹识别的方式,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只需间隙性工作而无需持续工作,降低了能耗。
如图5所示,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包括采集单元101、存储单元102、判断单元103、比对单元104和通知单元105,其中:
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指纹信息。当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时,以预设频率持续采集指纹信息,每采集一次指纹信息,就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判断单元103。
存储单元102:用于存储采集单元101采集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作为后续生物特征识别的参考值。
判断单元103:用于当采集单元101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后,接收采集单元101发送的数据,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并将本次识别结果发送给通知单元105;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比对单元104。
比对单元104:用于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单元102中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成功;当二者不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同时,将本次识别结果发送给通知单元105。
通知单元105:用于实时向处理模块20通知每次生物特征识别获得的识别结果,也就是说,通知单元105通知的频率与生物特征识别的频率相同,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识别,就向处理模块20通知一次识别结果。
本实施例中,通知单元105通过修改状态寄存器30的状态标识的方式来向处理模块20通知识别结果,具体的,通知单元105实时根据每次生物特征识别获得的识别结果标记状态寄存器30的状态标识,以使处理模块20通过读取该状态标识来获取识别结果。例如,当识别成功时,通知单元105则标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为安全状态(如修改状态寄存器30的数据为1);当识别失败时,通知单元105则标记状态寄存器30的状态标识为普通状态(如修改状态寄存器30的数据为0)。
如图6所示,处理模块20包括中央处理器201和状态确定单元202,其中:
状态确定单元202:用于读取状态寄存器30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获取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状态确定单元202读取状态标识的频率优选与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频率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
例如,状态确定单元202读取状态寄存器30的状态标识,当状态标识为安全状态时,得知识别成功;当状态标识为普通状态时,得知识别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将工作状态定义为第一状态(或安全状态)和第二状态(或普通状态)。当识别成功时,状态确定单元202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第一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第二状态,则切换为第一状态,并启动加解密模块40。
当识别失败时,状态确定单元202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第二状态,则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是第一状态,则切换为第二状态,并关闭加解密模块40。
中央处理器201:用于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利用加解密模块40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具体的,在第一状态下,当用户输入信息时,中央处理器201将用户输入的信息发送给加解密模块40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信息存储于本地或向外发送;当用户调用信息时,中央处理器201则将用户调用的信息发送给加解密模块40进行解密,然后输出解密后的信息。调用的信息可以是从外部获取的或本地存储的加密信息。调用信息是指打开、播放、查看、读取、写入、修改、删除、启动或解析相关文件或程序。
在第二状态下,对于用户输入的信息,中央处理器201不进行加密操作;同时,对于加密信息,中央处理器也不进行解密操作。也就是说,在第二状态下,用户不能调用加密信息,也不能对输入的信息加密。
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声音、图像、视频等,如文本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像文件、实时聊天信息、邮件信息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对终端的工作状态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或不予提供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控制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终端不能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而发生了工作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以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以预设频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和不触摸(或长时间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来对终端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快速切换,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操作,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当终端解锁后被他人使用时,由于用户手指不再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而发生了状态切换,因此他人不能查看用户的保密信息。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可以通过持续进行指纹识别实现快速增加和取消加密和解密功能。当用户给朋友发送银行卡信息、私密信息、图像信息等保密信息时,希望只有对方能够看到,其他人不能正常打开,则可以通过手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快速切换为安全状态,终端则立即对保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当接收到加密信息时,则必须通过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切换为安全状态后才能正确读取该加密信息。实现了对保密信息的快速加密和解密,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参见图9,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省略了状态寄存器30。
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向处理模块20通知识别结果的方式是直接向处理模块20发送识别结果。具体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的通知单元105向处理模块20发送携带识别结果的信息,处理模块20的状态确定单元202接收该携带识别结果的信息,获取识别结果。例如,通知单元105可以通过向状态确定单元202发送脉冲信号的方式通知识别结果,不同的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的脉冲信号。
这种通知方式减少了通知单元105和状态确定单元202的读取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负载。
参见图10,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省略了加解密模块40。
本实施例中,为终端定义了第一权限和第二权限两种操作权限。其中,第一权限相当于管理员权限,是最高操作权限,例如可以调用终端中的所有信息;第二权限相当于访客权限,是次一级操作权限,例如只能调用终端中的普通信息。
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0用于:当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运行,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当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运行,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具体的,在第一状态下,处理模块20的中央处理器201授予当前的操作者第一权限,则当前的操作者可以以管理员身份调用终端中的所有信息,如可以对终端中的所有文件执行读取、修改、删除等操作。
在第二状态下,处理模块20的中央处理器201授予当前的操作者第二权限,则当前的操作者只能以访客身份调用终端中的普通信息,如只能对终端中的普通文件执行读取、修改、删除等操作,或者只能对普通文件执行读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通过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实现了操作权限的快速转换。当用户提供生物特征信息(如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则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操作者获得最高操作权限,可以操作保密信息;当用户不再提供生物特征信息(如触摸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则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操作者获得次一级操作权限,不能操作保密信息。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参见图11,提出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是省略了状态寄存器30。
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向处理模块20通知识别结果的方式是直接向处理模块20发送识别结果。具体的:生物特征识别模块10的通知单元105向处理模块20发送携带识别结果的信息,处理模块20的状态确定单元202接收该携带识别结果的信息,获取识别结果。例如,通知单元105可以通过向状态确定单元202发送脉冲信号的方式通知识别结果,不同的识别结果对应不同的脉冲信号。
这种通知方式减少了通知单元105和状态确定单元202的读取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且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装置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终端机等计算机终端设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包括:
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后,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
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断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当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成功;当不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眼纹信息、虹膜信息、巩膜信息、面部特征信息或声纹信息。
6.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用于持续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处理模块,用于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控制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判断单元和比对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持续采集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每进行一次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后,判断本次是否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当没有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当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比对单元;
所述比对单元,用于将本次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匹配;当二者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成功;当二者不匹配时,判定本次识别失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加解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启用所述加解密模块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关闭所述加解密模块,不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当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一权限;
当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授予操作者第二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通知单元,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状态确定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所述通知单元用于:实时根据每次生物特征识别获得的识别结果标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
所述状态确定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标识,根据所述状态标识获取识别结果,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确定工作状态为第二状态。
CN201610232067.7A 2016-04-14 2016-04-14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301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2067.7A CN107301339A (zh) 2016-04-14 2016-04-14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82237 WO2017177502A1 (zh) 2016-04-14 2016-05-16 一种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2067.7A CN107301339A (zh) 2016-04-14 2016-04-14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339A true CN107301339A (zh) 2017-10-27

Family

ID=6004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2067.7A Pending CN107301339A (zh) 2016-04-14 2016-04-14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1339A (zh)
WO (1) WO201717750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5205A (zh) * 2018-04-17 2018-11-02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音箱
CN110443025A (zh) * 2019-07-23 2019-11-1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操作权限的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N110443024A (zh) * 2019-07-23 2019-11-1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操作权限的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113A (zh) * 2011-04-21 2012-10-24 进展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终端的认证装置及其认证方法
CN103366107A (zh) * 2013-06-27 2013-10-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应用程序访问权限的方法、装置及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2258B1 (en) * 2006-03-21 2009-02-17 Radiof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ID securit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113A (zh) * 2011-04-21 2012-10-24 进展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终端的认证装置及其认证方法
CN103366107A (zh) * 2013-06-27 2013-10-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应用程序访问权限的方法、装置及手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5205A (zh) * 2018-04-17 2018-11-02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音箱
CN110443025A (zh) * 2019-07-23 2019-11-1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操作权限的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N110443024A (zh) * 2019-07-23 2019-11-1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操作权限的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7502A1 (zh)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80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icit authentication
US10055559B2 (en) Security devic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Kambourakis et al. Introducing touchstroke: keystroke‐based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smartphones
Meng et al. Survey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tric user authentication on mobile phones
US9047464B2 (en)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omputer user and computer activities
US9092605B2 (en) Ongoing authentic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with network access device
US202001624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haviour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ing program modelling
US101023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silent biometric security privacy protection for smart devices
US10033733B2 (en) Biometric metadata bureau
Andres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 straightforward introduction
Matyas Jr et al. A biometric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CN105827576A (zh) 基于动态密码锁的开锁方法和系统
Saevanee et al. Text-based active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Shafique et al. Modern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in smart phones: Security and usability perspective
CN107301339A (zh) 控制终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Furnell Secur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rincipl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Giot et al. Keystroke dynamics authentication
CN108959894A (zh) 一种指纹控制开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Erlich et al. Goals and practices in maintaining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Andronikou et al. Biometric implement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ecurity and privacy
Toli Secure and Privacy-Preserving Biometric Systems
Toli et al. Provoking security: Spoofing attacks against crypto-biometric systems
Al Abdulwahid Federated authentication using the cloud (Cloud Aura)
Wang et al. The Case for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Mills et al. Cybercrimes against consumers: could biometric technology be the s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