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及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环境箱体、检测箱体、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检测箱体位于环境箱体内部,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之间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箱体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器设于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之间,第二加热器设于检测箱体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向第一加热器发送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向第二加热器发送温度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箱体、检测箱体的内层可以为PE泡沫保温层,环境箱体、检测箱体的外层可以为防锈铝合金板。由此,内层为PE泡沫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少检测箱体与环境箱体的热交换,有效减少环境箱体与外环境的热交换,有效降低检测箱体、环境箱体的热损失,外层为防锈铝合金板可以延长检测箱体、环境箱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箱体内可以设有对流风扇。由此,通过对流风扇的作用可以调节环境箱体内的热均衡,使环境箱体内温度与检测箱体内温度尽快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箱体内可以设有第一散热板。由此,通过第一散热板可以调节环境箱体内的热均衡,使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内温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箱体内可以设有第二散热板。由此,通过第二散热板可以调节检测箱体内的热均衡,使检测箱体与环境箱体内温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的间距可以为5cm以上。由此,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的间距在5cm以上时可以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箱体的各边尺寸可以为0.3m以上,环境箱体的各边尺寸可以为0.4m以上。由此,各边尺寸在0.3m以上的检测箱体和各边尺寸在0.4m以上的环境箱体可以保证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环境箱体和检测箱体组合成双层箱体结构;
S2:环境箱体和检测箱体的间距设置为5cm以上;
S3:环境箱体和检测箱体的开口侧都贴靠在建筑墙体上;
S4: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环境箱体、检测箱体中的温度,并通过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实时调整环境箱体、检测箱体中的温度,环境箱体、检测箱体设定同温度;
S5:利用温度测试仪器对建筑墙体热流传递进行检测;
S6.建筑墙体室内侧选择两个测试点a点和c点,建筑墙体室外侧检测箱体内对应选择两个测试点b点和d点,建筑墙体室内侧对应检测箱体内侧边缘选择温度测试点e点,建筑墙体室外侧检测箱体内侧边缘选择温度测试点f点;
S7:计算a点和b点的温度平均值Te1,c点和d点的温度平均值Te2,e点和f点的温度平均值Tm,a点和b点的温度差值T1,c点和d点的温度差值T2;
S8:计算测试点e、f点相对于a、b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计算测试点e、f点相对于c、d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
S9:通过加大环境箱体和检测箱体的间距降低边缘热损失偏差;
S10:在测试点b点和d点的墙面接热流量计,测量测试点b点和d点的热流量,计算建筑墙体传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边缘热损失偏差要求小于0.02时,步骤S2中,环境箱体和检测箱体间距可以设置为10cm以上。由此,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的间距设置为10cm以上时可以满足检测精度要求,边缘热损失偏差可以满足小于0.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检测箱体的各边尺寸设置可以为0.3m以上,环境箱体的各边尺寸可以设置为0.4m以上,以保证检测精度。由此,各边尺寸在0.3m以上的检测箱体和各边尺寸在0.4m以上的环境箱体可以保证检测精度。
本发明采用双层箱体结构,环境箱体、检测箱体中都设置有加热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箱体、检测箱体中的温度,通过加热器实时调整环境箱体、检测箱体中的温度,环境箱体、检测箱体设定同温度,这样可以使检测箱体中的测试温度和环境箱体中的环境温度差可以达到规范要求,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检测箱体边缘的热损失,特殊情况下,如果不能够达到试验精度要求,可以通过加大环境箱体与检测箱体间距的方法降低检测箱体的边缘热损失偏差,有效控制检测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装置,包括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第一加热器3、第二加热器4、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此外,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对流风扇12、第一散热板13和第二散热板24。
如图1所示,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开口朝同一侧。本实施例中,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开口都朝右侧,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开口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与建筑墙体贴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开口侧可以根据建筑墙体可以变换。
如图1所示,检测箱体2位于环境箱体1的内部,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构成双层箱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之间,即第一温度传感器11用来实时检测环境箱体1中的温度。
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器3安装在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之间,第一加热器3可以调节环境箱体1中的温度。
第一温度传感器11与第一加热器3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1向第一加热器3发送温度检测信号。
如图1所示,第二温度传感器21安装在检测箱体2内,即第二温度传感器21用来实时检测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
如图1所示,第二加热器4安装在检测箱体2内,第二加热器4可以调节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21与第二加热器4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1向第二加热器4发送温度检测信号。
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一加热器3可以集成在一起,第一加热器3中集成有微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加热器4也可以集成在一起,第二加热器4中集成有微控制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11可以实时检测环境箱体1中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21可以实时检测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并分别通过第一加热器3、第二加热器4实时调整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设定同温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的内层均为PE泡沫保温层22,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的外层均为防锈铝合金板23,两层防锈铝合金板23将PE泡沫保温层22夹在中间。通过PE泡沫保温层22可以有效减少检测箱体2与环境箱体1的热交换,可以有效减少环境箱体1与外环境的热交换,有效降低检测箱体2、环境箱体1的热损失,而且防锈铝合金板23可以延长检测箱体2、环境箱体1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环境箱体1的外层也可以由其他防锈材质制成,如工程塑料等,检测箱体2、环境箱体1的内层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保温材料,如EPS泡沫板等。
如图1所示,环境箱体1内安装有对流风扇12。通过对流风扇12的作用可以调节环境箱体1内的热均衡,使环境箱体1内温度与检测箱体2内温度尽快一致。
如图1所示,环境箱体1内安装有第一散热板13。通过第一散热板13可以调节环境箱体1内的热均衡,使环境箱体1内温度与检测箱体2内温度一致。
如图1所示,检测箱体2内安装有第二散热板24。通过第二散热板24可以调节检测箱体2内的热均衡,使检测箱体2与环境箱体1内温度一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10cm,此位置是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之间最靠近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根据测量精度要求也可以设置为5cm以上的其他数值,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之间最靠近的位置也可以是检测箱体2的左侧位置。
本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的各边尺寸为0.3m,环境箱体1的各边尺寸为0.5m,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10cm,以保证检测精度,即边缘热损失偏差为0.02以下。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精度要求,检测箱体2的各边尺寸也可以是大于0.3m的其他数值,环境箱体1的各边尺寸为0.4m以上的其他数值,当检测箱体2的各边尺寸为0.3m,环境箱体1的各边尺寸为0.4m时,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5cm,5cm的间距可以保证一般精度,即边缘热损失偏差为0.1以下。
本发明采用双层箱体结构,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分别安装有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实时检测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通过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可以实时调整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设定同温度,这样可以使检测箱体2中的测试温度和环境箱体1中的环境温度可以达到规范要求,有效降低检测箱体2边缘的热损失,通过检测箱体2、环境箱体1内层的PE泡沫保温层22也可以有效减少检测箱体2与环境箱体1的热交换,有效减少环境箱体1与外环境的热交换,通过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可以消除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的热损失,有效控制检测精度。
如图1所示,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右侧开口都贴靠在建筑墙体5上。
如图1所示,利用温度测试仪器对建筑墙体5热流传递进行检测,建筑墙体5的右侧测试点为a点和c点,建筑墙体5的左侧测试点为b点和d点,建筑墙体5右侧边缘温度测试点为e点,建筑墙体5左侧边缘温度测试点为f点,测试数据如下:
a点和b点的温度平均值为34.2度,c点和d点的温度平均值为34.1度,e点和f点的温度平均值为34.0度,a点和b点的温度差值为11.2度,c点和d点的温度差值为11.3度。
测试点e、f点相对于a、b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T=(34.2-34.0)/11.2=0.02;
测试点e、f点相对于c、d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T=(34.1-34.0)/11.3=0.01;
根据《GBT 10294-2008ISO8302:1991绝缘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2.4.5边缘热损失规定,边缘热损失偏差T不大于0.1,上述两个偏差0.02和0.01已经达到最高精度要求,说明在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10cm以上时可以满足最高试验检测精度要求,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边缘热损失及箱体热损失,从而保证试验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内设置三个检测点(外墙对应位置也有三个检测点),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内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四个以上的检测点(外墙对应位置也设置两个或四个以上的检测点)。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也可以由两套以上的小型检测箱体组成,每个小型检测箱体内设置一个检测点(外墙对应位置也设置一个检测点)。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方法的流程。
如图2所示,一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如下:
S1: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组合成双层箱体结构;
S2: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间距设置为10cm;
S3: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开口侧都贴靠在建筑墙体上;
S4: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分别实时检测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并通过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实时调整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中的温度,环境箱体1、检测箱体2设定同温度;
S5:利用温度测试仪器对建筑墙体热流传递进行检测;
S6.建筑墙体室内侧选择两个测试点a点和c点,建筑墙体室外侧检测箱体2内对应选择两个测试点b点和d点,建筑墙体室内侧对应检测箱体2内侧边缘选择温度测试点e点,建筑墙体室外侧检测箱体2内侧边缘选择温度测试点f点(图1所示);
S7:计算a点和b点的温度平均值Te1,c点和d点的温度平均值Te2,e点和f点的温度平均值Tm,a点和b点的温度差值T1,c点和d点的温度差值T2;
S8:计算测试点e、f点相对于a、b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计算测试点e、f点相对于c、d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
S9:通过加大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间距降低边缘热损失偏差;
S10:在测试点b点和d点的墙面接热流量计,测量测试点b点和d点的热流量,计算建筑墙体传热系数。
在检测箱体2中的b、d点附近墙面接热流量计,测量b、d点的热流量,按照《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热流计法传热系数检测计算建筑墙体传热系数。
检测点不限于a、b、c、d四个点,可以按照要求多设几个温度测点和相应热流计测点,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a点和b点的温度平均值Te1=34.2度,c点和d点的温度平均值Te2=34.1度,e点和f点的温度平均值Tm=34.0度,a点和b点的温度差值T1=11.2度,c点和d点的温度差值T2=11.3度。
测试点e、f点相对于a、b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
T=(Te1-Tm)/T1=(34.2-34.0)/11.2=0.02;
测试点e、f点相对于c、d点的边缘热损失偏差:
T=(Te2-Tm)/T2=(34.1-34.0)/11.3=0.01;
当边缘热损失偏差要求小于0.02时,步骤S2中,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间距设置最小为10cm。
步骤S1中,本实施例中,检测箱体2的各边尺寸设置为0.3m,环境箱体1的各边尺寸设置为0.5m,以保证检测精度,即边缘热损失偏差T为0.02以下。
当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5cm以上时,可以保证边缘热损失偏差T控制在0.1以内,当环境箱体1与检测箱体2的间距L为10cm以上时,可以保证边缘热损失偏差T控制在0.02以内,可以通过加大环境箱体1和检测箱体2的间距,降低边缘热损失偏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