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5550A -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550A
CN107295550A CN201710481637.0A CN201710481637A CN107295550A CN 107295550 A CN107295550 A CN 107295550A CN 201710481637 A CN201710481637 A CN 201710481637A CN 107295550 A CN107295550 A CN 10729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processing function
abnormality processing
internet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16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16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5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根据所述PDN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所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所述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所述网络地址是根据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解决了开发人员无法确定出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网络异常导致的问题;为开发人员确定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提供了一种确定方式。

Description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运营商使用的通信技术正处于从传统2G(2sed-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到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到4G(4th-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再到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转变的过渡期。在此过渡期,通信运营商运营的各个网络设备需要进行频繁升级,以适应逐渐演变的通信系统。
网络设备的频繁升级可能会导致终端访问网络异常,比如:终端无法访问网络或者访问网络的速度较慢的问题。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需要多个环节的信令交互才能实现访问网络,其中,每个环节都有存在网络异常的可能,而终端中可能预设有至少一个环节对应的异常处理功能,每种异常处理功能用于解决对应的环节出现的网络异常。
因此,开发人员很难确定出终端访问网络异常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网络异常导致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开发人员无法确定出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网络异常导致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所述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根据所述PDN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所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所述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所述网络地址是根据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所述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DN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所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所述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所述网络地址是根据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所述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携带至少两种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的PDN连接请求时,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指示仅支持第一版本的网络协议建立连接;根据终端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的响应情况来确定终端是否具有异常处理功能;解决了开发人员无法确定出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网络异常导致的问题;由于检测设备可以模拟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出现的终端支持的互联网协议与网络侧支持的互联网协议不匹配的网络异常,并对终端是否具有对该网络异常的异常处理功能进行检测,为开发人员确定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在网络附着过程中,终端不具备异常处理功能导致的,或者,是否是由于终端具备异常处理功能但该异常处理功能运行不正常导致的提供了一种确定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若干个名词进行介绍。
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连接:是指采用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网际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地址代表的终端与采用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代表的外部网络的一种关联。换句话说,PDN连接可以供终端根据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其中,IP地址用于标识终端的身份,APN用于标识外部网络的身份。
终端在开机后通过网络附着过程注册到外部网络。在注册到外部网络的过程中,实现建立终端与外部网络之间的PDN连接。
终端通过网络附着过程注册到外部网络时,首先会向核心网设备发送PDN连接请求,PDN连接请求携带有终端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的标识。比如:对于支持IPv4和IPv6的终端来说,PDN连接请求携带有用于标识IPv4的字段和用于标识IPv6的字段。PDN连接请求用于请求建立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默认承载,该默认承载用于传输终端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流。
核心网设备根据PDN连接请求建立终端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默认承载。其中,核心网设备至少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 Way,P-GW)。默认承载至少包括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接入网设备与S-GW之间的S1承载、S-GW与P-GW之间的S5/S8承载。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B)、gNB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核心网设备建立默认承载成功后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承载上下文请求(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并向终端发送IP地址。
由于核心网设备可能只支持一种网际协议版本,此时,P-GW中的IP地址均根据该种网际协议版本设置,这样,P-GW为终端分配IP地址时,分配的IP地址是根据核心网设备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设置的。
当终端支持IPv6和IPv4,而核心网设备仅支持IPv6或IPv4,此时,核心网设备会建立错误的默认承载,从而导致终端访问网络异常。此时,核心网设备需要在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携带异常原因值,通过该异常原因值向终端反馈核心网设备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
可选地,如果终端具备异常处理功能,则终端放弃请求根据核心网设备不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建立默认承载,此时,核心网设备会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附着完成(AttachComplete)消息。
其中,附着完成消息用于指示终端成功附着至核心网设备提供的外部网络。
可选地,如果终端不具备异常处理功能,则终端继续请求根据核心网设备不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建立默认承载,此时,终端不会发送的附着完成消息,终端无法正常访问网络。
为了保证终端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具备上述异常处理功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中通信系统的异常情况,来检测终端是否具备异常处理功能。这样,开发者可以对不具备异常处理功能的终端重新进行配置,保证这类终端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正常访问网络。
可选地,本申请中,异常处理功能是指:如果终端在访问网络过程中出现无法访问网络的问题,则自动调整自身配置来实现正常访问网络的功能。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系统包括:终端120和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140。
终端120是指与检测设备140进行通信的设备。终端12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检测设备140进行通信,终端120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 Device)、或UE。
可选地,本申请中,终端120支持至少两种网际协议版本,比如:终端120支持IPv4和IPv6。
终端120用于发送PDN连接请求,该PDN连接请求携带至少两种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检测设备140用于对终端120的异常处理功能进行检测,以检测终端120在默认承载建立错误,无法访问网络时,能否根据异常原因值自动调整自身配置,不再请求根据检测设备140不支持的网际协议版本建立默认承载,使得终端附着网络成功。
可选地,检测装置140可以集成MME、S-GW、P-GW或者基站等网络设备的功能,从而能够接收终端120发送的PDN连接请求,并对该PDN连接请求进行响应。
通过集成有各种网络设备功能的检测装置140对终端120的异常处理功能进行检测,可以缩短现网中各网络设备传输信令的距离,保证网络附着过程中信号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也避免了需要由人工进行现场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地,检测装置140可以模拟现网中的异常情况,比如:在接收到终端120的PDN连接请求之后可以模拟现网中出现的核心网仅支持一种网际协议版本的情况,并向终端120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该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携带有异常原因值,以检测终端120是否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检测设备240对内部的各个模块进行配置来适应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指示的网络异常的情况。
可选地,检测设备240可以为各种型号的综合测试仪,比如:CMW 500综合测试仪,该综合测试仪包括协议测试模块,开发人员可以在该协议测试模块中加载预先编写的程序,使得该协议测试模块通过运行该程序能够生成上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
可选地,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系统还包括测试平台160,测试平台160用于在检测装置140确定出终端120不具备异常处理能力时,向终端120发送日志获取请求,以指示终端120获取运行日志,并将该运行日志发送至测试平台160。开发人员根据该运行日志分析终端不具备异常处理能力的原因。
可选地,测试平台160可以是独立于检测装置140之外的设备,也可以为与检测装置140集成于一体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测试平台160可以为独立于检测装置140之外的PC(personal compute,个人计算机)测试平台。当检测装置140集成测试平台160时,该检测装置140向终端120发送日志获取请求之后,还可以接收终端120发送的运行日志。
可选地,本实施例仅以检测设备140检测一个终端120的异常处理功能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实现时,检测设备140可以检测多个终端120的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本申请中以各个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140中进行举例说明。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接收终端发送的PDN连接请求。
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可选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和IPv6中的一种,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不同。示意性地,当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时,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6;当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6时,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
PDN连接请求用于请求建立终端与检测设备提供的外部网络之间的默认承载。
PDN连接请求中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用于指示PDN类型,换句话说,PDN连接请求中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互联网协议。
可选地,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为互联网协议的版本号,比如:4、6;或者,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为互联网协议的名称,比如:IPv4、IPv6;或者,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为标识字段,比如:0表示IPv4、1表示IPv6。
步骤202,根据PDN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
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该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
网络地址是根据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示意性地,若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则网络地址的是根据IPv4分配的,此时,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6,与第一版本IPv4不同;若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6,则网络地址是根据IPv6分配的,此时,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与第一版本IPv6不同。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网络地址是IP地址。
可选地,检测设备基于网络协议向终端同时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
在一个示例中,当检测设备仅支持基于IPv4建立默认承载时,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检测设备仅支持基于IPv4建立默认承载。
在又一个示例中,当检测设备仅支持基于IPv6建立默认承载时,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检测设备仅支持基于IPv6建立默认承载。
在又一个示例中,当检测设备支持基于IPv4和IPv6中的任意一种建立默认承载时,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检测设备支持基于IPv4或IPv6建立默认承载。
步骤203,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由于第一版本与第二版本不同,此时,检测设备提供的网络仅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默认承载,若终端继续请求检测设备根据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默认承载,终端附着网络失败。
若终端具有异常处理功能,则该终端能够判断出网络不支持基于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默认承载,会放弃请求检测设备根据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默认承载,终端附着网络成功,并向检测设备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若终端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则终端继续请求检测设备根据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默认承载,终端附着网络失败,不会向检测设备发送附着完成消息。此时,终端无法访问网络。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若检测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确定终端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检测设备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的时刻至终端返回附着完成消息的时刻间隔的最大时长。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该附着完成消息,说明终端很大概率不会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由检测设备设置;或者,由检测设备和终端协商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一预设时长的设置方式和具体数值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能力的检测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携带至少两种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的PDN连接请求时,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的异常原因值指示仅支持第一版本的网络协议建立连接;根据终端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的响应情况来确定终端是否具有异常处理功能;解决了开发人员无法确定出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网络异常导致的问题;由于检测设备可以模拟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出现的终端支持的互联网协议与网络侧支持的互联网协议不匹配的网络异常,并对终端是否具有对该网络异常的异常处理功能进行检测,为开发人员确定终端访问网络异常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在网络附着过程中,终端不具备异常处理功能导致的,或者,是否是由于终端具备异常处理功能但该异常处理功能运行不正常导致的提供了一种确定方式。
可选地,在步骤202中,若检测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仅说明终端识别出了网络异常,但是,检测设备无法判断出终端是否能够使用正确的网络地址与网络进行通信。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检测设备140中进行举例说明。在步骤202之后,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4,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向网络地址发送PING数据包。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表示终端在接收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之后,能够对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中异常原因值指示的异常进行处理,以完成网络附着。此时,检测设备向网络地址发送PING包来检测终端与检测设备之间的网络是否联通。
PING数据包用于探测终端是否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分配的网络地址。
若终端正确使用了网络地址,此时,终端与检测设备之间的网络联通,则终端会接收到检测设备发送的PING数据包,且在接收到该PING数据包之后向检测设备反馈传输成功响应,来通知检测设备终端成功接收PING数据包。
若终端未正确使用网络地址,此时,终端与检测设备之间的网络不联通,则终端接收不到检测设备发送的PING数据包,从而不会向检测设备反馈传输成功响应。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检测设备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终端反馈的传输成功响应,来确定终端是否采用了网络地址。
步骤205,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则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流程结束。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说明检测设备至终端之间的网络不通,检测设备确定终端未正确使用网络地址,此时,检测设备确定终端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是检测设备发送PING数据包的时刻至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的时刻之间间隔的最大时长。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由检测设备设置;或者,由检测设备和终端协商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二预设时长的设置方式和具体数值作限定。
可选地,检测设备可以不设置第二预设时长,在未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时,确定终端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步骤206,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则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若检测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说明检测设备至终端之间的网络是畅通的,检测设备确定终端正确使用了网络地址,此时,检测设备确定终端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能力的检测方法,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通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向网络地址发送PING数据包;根据是否接收到该PING数据包的传输成功响应来检测终端是否正确使用了网络地址,实现了对终端能否正确使用网络地址建立PDN连接进行检测。
可选地,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若检测设备确定出终端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则向终端发送日志获取请求,日志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终端获取运行日志。
可选地,运行日志用于反映终端进行网络附着的过程;或者,运行日志用于反映终端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过程。
开发人员对运行日志进行分析,确定终端无法对网络附着过程中的异常进行处理的原因,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解决终端无法对异常进行处理的问题,从而保证终端能够正常访问网络,提高终端性能。
比如:开发人员将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的终端的运行日志与具有异常处理功能的终端的运行日志进行对比,从而定位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的终端存在的问题。
可选地,终端将运行日志发送给测试平台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传输效率,该终端还可以先对运行日志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运行日志发送给测试平台。
可选地,日志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终端获取指定时间段的运行日志,该指定时间段是指终端发送PDN连接请求的时刻到接收到所述日志获取请求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这样,开发人员只需要对指定时间段内的运行日志进行分析,提高了开发人员分析运行日志的消息,节省了终端发送运行日志占用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由于PDN连接建立的操作是由终端的调制解调器来执行,因此,为了提高分析效率,日志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终端获取调制解调器的运行日志。比如,终端接收到该日志获取请求之后,可以触发调制解调器获取运行日志。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装置可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所示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系统中的检测设备140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10、第一发送模块420和第一确定模块430。
第一接收模块410,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420,用于根据PDN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网络地址是根据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第一确定模块430,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向网络地址发送探测PING数据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针对PING数据包的传输成功响应时,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传输成功响应时,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日志获取请求,日志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终端获取运行日志。
可选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互联网协议版本4和互联网协议版本6中的一种,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不同。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511、存储器514和总线515。
处理器51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存储器514通过总线515与处理器511相连,存储器514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511执行存储器514中的程序指令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示意性地,处理器511执行存储器514中的程序指令实现:接收终端发送的PDN连接请求,该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根据PDN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该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该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网络地址是根据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确定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可选地,存储器51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可选地,参考图6,检测设备还包括接收器512和发射器513。接收器512和发射器513分别通过总线515与处理器511相连。
可选地,处理器511执行存储器514中的程序指令控制接收器512实现接收终端发送的PDN连接请求的步骤;处理器511执行存储器514中的程序指令控制接收器513实现向终端发送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的步骤。
接收器512和发射器51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用于对信息进行调制和/或解调,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或发送该信息。
上述结构示意仅为对终端的示意性说明,终端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比如终端可以不包括发送器,或者,终端还包括传感器、显示屏、电源等其它部件,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511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所述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根据所述PDN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所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所述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所述网络地址是根据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则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附着完成消息,则向所述网络地址发送探测PING数据包;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PING数据包的传输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所述异常处理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传输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网络附着过程中具有所述异常处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日志获取请求,所述日志获取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获取运行日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为互联网协议版本4和互联网协议版本6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与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不同。
6.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终端发送的公共数据网PDN连接请求,所述PDN连接请求包括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和第二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协议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DN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默认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和网络地址,所述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包括异常原因值,所述异常原因值用于指示只支持基于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建立连接,所述网络地址是根据所述第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分配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时,确定所述终端在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异常处理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附着完成消息时,向所述网络地址发送探测PING数据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PING数据包的传输成功响应时,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网络附着过程中不具有所述异常处理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传输成功响应时,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网络附着过程中具有所述异常处理功能。
9.一种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CN201710481637.0A 2017-06-22 2017-06-22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295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1637.0A CN107295550A (zh) 2017-06-22 2017-06-22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1637.0A CN107295550A (zh) 2017-06-22 2017-06-22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550A true CN107295550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9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1637.0A Pending CN107295550A (zh) 2017-06-22 2017-06-22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5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008A (zh) * 2017-11-30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37810A (zh) * 2019-10-29 2021-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0995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01594282A (zh) * 2008-05-29 2009-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GTPv2消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74336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7358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974456A (zh) * 2013-01-30 2014-08-06 辉达公司 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491603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应用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N105491606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723798A (zh) * 2014-10-17 2016-06-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失败分组数据网络建立请求进程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0995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01594282A (zh) * 2008-05-29 2009-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GTPv2消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74336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7358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974456A (zh) * 2013-01-30 2014-08-06 辉达公司 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723798A (zh) * 2014-10-17 2016-06-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失败分组数据网络建立请求进程的方法
CN105491603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应用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N105491606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008A (zh) * 2017-11-30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949008B (zh) * 2017-11-30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网络接入结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37810A (zh) * 2019-10-29 2021-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2737810B (zh) * 2019-10-29 2022-07-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2500B (zh) 无线网络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的自动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4581785B (zh) 无线网络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516902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及蓝牙设备
US1010422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189698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WO2018192149A1 (zh) 拨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550A (zh)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275197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基站、终端、存储介质
CN106294108A (zh) 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WO2016188189A1 (zh) 网络测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6323A (zh) 应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009625A (zh) 业务测试方法、设备和系统、网络节点及质量处理节点
CN108600977A (zh) 一种广告推送系统及方法
WO2023179712A1 (zh)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09429262A (zh) 一种热点的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42907A1 (zh) 全光网络业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08401081A (zh) 一种volte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2917386A (zh) 一种lte无线网s1接口一致性协议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07135519A (zh) 异常处理功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257739A (zh) eSIM卡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eSIM卡设备
CN107943706A (zh) 一种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974416A (zh) 获取移动终端位置信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41461A (zh) Mac地址获取方法、网关设备、网络认证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7172641B (zh) 一种WiFi网络监控方法
CN105191478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网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