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5032B -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032B
CN107295032B CN201610195365.3A CN201610195365A CN107295032B CN 107295032 B CN107295032 B CN 107295032B CN 201610195365 A CN201610195365 A CN 201610195365A CN 107295032 B CN107295032 B CN 107295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type
idc
data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5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5032A (zh
Inventor
李彦超
郭东白
吕建枢
除禹
桑植
邹廷明
温凯
吴倩倩
周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5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5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5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5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时,数据同步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主数据中心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为归属于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主数据中心确定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的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主数据中心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主数据中心只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从属数据中心中,而不同步第二类用户数据,从而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时,以极小的成本完成数据的按需同步。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大互联网公司,其用户大都分布在广泛的地理区域,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业务向全球发展,这使得其提供的网络服务面临着分布全球的海量用户。
随着互联网公司用户的增多,以及用户分布越来越广泛,互联网公司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需要提供多个数据中心。每一个数据中心都有多个归属于该数据中心的用户,并且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用户并非完全不相关。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不同数据中心的多个用户之间常常需要共享数据,以及共享数据变更。例如,当互联网公司为电商平台时,对于一个大型的电商平台,往往提供有多个数据中心,当归属于某一个卖家用户在其归属的数据中心发布商品时,由于电商平台的所有买家均有可能购买该商品,因此,需要将该卖家在其归属的数据中心发布的商品数据共享至电商平台的所有数据中心中。
目前,在进行多个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同步时,采用星型全量数据同步的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的,以数据中心为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例,说明现有技术中数据中心间数据同步的方法。选用多个IDC中的IDC1作为中心,所有其他IDC将其所有的数据发送给IDC1,同时,IDC1将接收到的多个IDC的数据全部发送给其它IDC,从而实现多个IDC之间数据的同步。在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多个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同步时,需要将每一个数据中心的所有数据都与其它数据中心进行同步,但是,每一个数据中心中有一部分数据只有该数据中心中特定的用户需要使用,并不需要同步至其它数据中心中。例如,当电商平台包括多个数据中心时,针对一个数据中心中的买家购物车数据,只有该买家需要使用,并不需要将买家的购物车数据同步至其它数据中心中。因此,现有技术在进行多个数据中心间数据同步时,需要同步不必要的数据,数据同步的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同步时,数据同步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同步时,数据同步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主数据中心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将用户数据分为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由于第二类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在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均发送给主数据中心后,主数据中心只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而不同步第二类用户数据,从而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时,以极小的成本完成数据的按需同步。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在为用户分配数据中心时为就近分配,随着用户的转移,为了保证用户的访问速度,需要修改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在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变化为从属数据中心后,将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中,从而保证第一用户方便快捷的读取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在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后,并且变化前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由于变化前的数据中心中不再需要保存该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则删除变化前的从属数据中心中的该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从而避免了对数据中心中存储空间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包括: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或
针对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任意一个从属数据中心,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其它从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数据中心。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数据中心将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数据中心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类用户数据的同步,从而提高了数据同步的灵活性。
可选的,还包括:归属于所述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用户;
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在主数据中心有对应的第二用户时,主数据中心确定第二用户的数据类型,将所有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从而保证将全局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同步。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还包括备份数据中心,将主数据中心的所有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中,实现将所有用户数据进行备份。在主数据中心数据系统崩溃时,可以利用备份数据中心中的用户数据,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
可选的,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为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一个。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从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选取一个作为备份数据中心,存在归属于备份数据中心的用户,从而更加充分利用数据中心资源。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主数据中心;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数据中心。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中包括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在第一用户变化后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或者是备份数据中心时,不需要将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变化后的数据中心,从而减小了数据同步的成本。
可选的,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中包括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在第一用户变化前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或者是备份数据中心时,不需要将第一用户在变化前数据中心中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删除,从而保证了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中用户数据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中心的数据同步的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或针对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任意一个从属数据中心,将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其它从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数据中心。
可选的,若存在归属于所述主控制中心的用户,所述主控制中心确定的所述所有的所述用户数据包括所述主控制中心接收到的所述多个数据控制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以及归属于所述主控制中心的所有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归属于所述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用户;
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为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主数据中心;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IDC的数据同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IDC的数据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数据IDC向主IDC发送用户数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主IDC向数据IDC同步用户数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IDC的数据同步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IDC的数据同步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流程图一;
图8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流程图二;
图10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流程图三;
图12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多个IDC的数据同步流程图四;
图13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IDC的数据同步的方法整体流程图;
图14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IDC的数据同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数据中心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将用户数据分为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由于第二类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在从属数据中心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均发送给主数据中心后,主数据中心只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从属数据中心中,而不同步第二类用户数据,从而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时,以极小的成本完成数据的按需同步。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有多个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场景。在该场景中,需要将多个数据中心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同步,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包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记录用户到其最近数据中心的映射关系,即确定用户与其归属的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一个数据中心都有多个归属于该数据中心的用户,多个数据中心之间需要共享数据和更新数据;并且在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后,将用户的用户数据在变化前的数据中心和变化后的数据中心之间迁移。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数据中心可以为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还可以是其它用于存放数据的中心。为了方便介绍,下面以数据中心是IDC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中心是其他用于存放数据的中心的处理方法与数据中心是IDC的处理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IDC具体为互联网数据中心,在该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包括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服务器,并在网络服务器上部署特定的互联网软件,对互联网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根据下列方式确定进行IDC数据同步的时机。
方式一、周期性同步IDC的用户数据。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预先设置进行IDC数据同步的周期T,即每间隔T时长进行一次IDC的数据同步。具体的,可以将同步周期T设置于主IDC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到达后,主IDC向从属IDC发送指令,通知从属IDC开始进行数据同步;另外,还可以将同步周期T设置于全局的每一个IDC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同步周期T,确定同步时间到达后,进行IDC的数据同步。
方式二、通过人工触发的方式确定进行IDC数据同步的时机。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设置一个人工界面,在确定需要进行IDC的数据同步时,由用户通过人工界面触发开始进行IDC数据同步。具体的,在通过人工界面触发时,可以是人工界面发送触发信号给主IDC,主IDC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再向其它从属IDC发送指令,通知从属IDC开始进行数据同步;或者,通过人工界面以广播的形式通知全局每一个IDC开始进行数据同步。
为使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内容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内容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内容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提供一种IDC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IDC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步骤202、所述主IDC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步骤203、所述主IDC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IDC中的每一个。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下面针对这两种数据类型具体说明。
一、第一类用户数据。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具体的,针对一个用户,第一类用户数据为该用户写入,其它用户只读的用户数据。
针对第一类用户数据,由于用户在其归属的IDC写入后,其它用户可以读取的数据。因此,在用户在其归属的IDC写入第一类用户数据后,其归属的IDC需要将该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其它的IDC中。
例如,针对一个电商平台,其对应的用户包括买家和卖家。卖家在其归属的IDC写入所售商品的信息,该商品的信息为该卖家写入其归属的IDC,但是全局所有的买家和卖家均可以读取的数据,则卖家写入的这部分数据即为第一类用户数据;或者,在买家购买商品后,针对所购商品在其归属的IDC写入对该商品的评价信息,该商品的评价信息为该买家写入其归属的IDC,其它所有买家可以读取的数据,则买家写入的这部分数据即为第一类用户数据。
二、第二类用户数据。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具体的,针对一个用户,第二类用户数据为该用户写入,只有该用户可以读取的数据。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用户的私有数据。
针对第二类用户数据,由于用户在其归属的IDC写入后,只有该用户可以读取,其它用户不可以读取的数据。因此,为了将该第二类用户数据备份,提高多IDC的高可用性,在用户在其归属的IDC写入第二类用户数据后,其归属的IDC只需要将该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主控制中心中,不需要同步至其他的IDC。
例如,针对一个电商平台,其对应的用户包括买家和卖家。对于买家购物车的信息,由于买家购物车的商品为该买家添加的,即该部分数据为该买家在其归属的IDC写入,并且全局其它的买家和卖家不需要读取的数据,则该买家购物车的信息即为第一类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预先设置的,针对任意一个用户数据,每一个IDC均能识别该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即每一个IDC均能够确定该数据属于第一类用户数据,或者是第二类用户数据,具体的IDC确定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1中,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进行IDC的数据同步时,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的用户数据。其中,从属IDC向主IDC发送的用户数据为归属于该从属IDC的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具体的,从属IDC向主IDC发送用户数据的方法如图3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包括多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n。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n为从属IDC。针对IDC2,IDC2将归属于IDC2的所有用户的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都发送给IDC1;针对IDC3,IDC3将归属于IDC3的所有用户的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都发送给IDC1……针对IDCn,IDCn将归属于IDCn的所有用户的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都发送给IDC1。在图3中,采用单箭头实线表示从属IDC发送给主IDC用户数据的过程。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IDC在接收到每一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后,主IDC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分为所有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有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203中,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进行IDC的数据同步时,主IDC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数据IDC中的每一个。
具体的,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从属IDC中的方法如图4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包括多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n。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n为从属IDC。针对IDC2,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2中;针对IDC3,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3中......针对IDCn,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n中。在图4中,采用单箭头虚线表示主IDC同时向多个从属IDC同步第一类用户数据的过程。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IDC中的每一个时,具体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方式一、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多个从属IDC中的每一个。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主IDC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IDC时,是将主IDC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多个从属IDC,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具体的,主IDC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时,将主IDC接收到的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均发送给该从属IDC。
可选的,针对一个从属IDC,在接收到主IDC发送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后,若确定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中包括该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则该从属IDC用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替换该从属IDC中存储的第一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全局包括四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和IDC4。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和IDC4为从属IDC。该多个IDC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如图5所示,IDC1接收IDC2、IDC3和IDC4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IDC2、IDC3和IDC4发送的用户数据包括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在图5中采用单箭头实线表示从属IDC向主IDC发送用户数据的过程。在IDC1接收到IDC2、IDC3和IDC4发送的用户数据后,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将所有的用户数据分为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在IDC1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后,IDC1将确定出的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分别发送给IDC2、IDC3和IDC4,在图5中采用单箭头虚线表示IDC1向IDC2、IDC3和IDC4发送第一类用户数据的过程。针对IDC2、IDC3和IDC4,在接收到IDC1发送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后,确定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中包括自身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后,用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替换已经存储的自身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从而实现多个IDC数据的同步。
方式二、针对多个从属IDC中任意一个从属IDC,将所述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IDC。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主IDC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IDC时,是将主IDC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从属IDC,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具体的,针对一个从属IDC,主IDC将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时,由于该从属IDC中已经存储有该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因此,主IDC并非是将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均发送给该从属IDC,而是将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该多个IDC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如图6所示,IDC1接收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包括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在图6中采用单箭头实线表示数据IDC向主IDC发送用户数据的过程。在IDC1接收到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将所有的用户数据分为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在IDC1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后,针对IDC2,IDC1将IDC3、IDC4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2,从而使IDC2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3,IDC1将IDC2、IDC4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3,从而使IDC3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4,IDC1将IDC2、IDC3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4,从而使IDC4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5,IDC1将IDC2、IDC3和IDC4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5,从而使IDC5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在图6中,采用单箭头虚线表示主IDC向从属IDC发送第一类用户数据的过程。从而实现多个IDC数据的同步。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IDC可以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或者,主IDC可以为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即存在归属于主IDC的一组用户(在此为了清楚起见,标记为第二用户)。
其中,在主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时,在进行IDC间的数据同步时,主IDC只需要将接收到的所有从属IDC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IDC中的每一个。
在存在归属于主IDC的第二用户时,为了保证多IDC间数据的同步,在进行IDC间的数据同步时,主IDC还需要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并且存在归属IDC1的用户,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IDC1接收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包括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每一个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在IDC1接收到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IDC1将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第二类用户数据,以及确定出归属于IDC1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中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在IDC1确定出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后,针对IDC2,IDC1将IDC3、IDC4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2,从而使IDC2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3,IDC1将IDC2、IDC4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3,从而使IDC3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4,IDC1将IDC2、IDC3和IDC5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4,从而使IDC4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针对IDC5,IDC1将IDC2、IDC3和IDC4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5,从而使IDC5中存储有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从而实现多个IDC数据的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IDC可以在从属IDC中选出,确定主IDC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式:
1、从全局所有数据IDC中,任意选取一个数据IDC作为主IDC;
2、根据所有数据IDC存储数据的能力,将存储数据能力较强的数据IDC作为主IDC;
3、根据所有数据IDC分布的地理位置,选用地理位置居中的数据IDC作为主ID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给出的确定主IDC的方式是对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举例说明,任何能够确定主IDC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公开内容。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还包括备份IDC,其中备份IDC可以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或者,也可以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即存在归属于备份IDC的用户。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还包括备份IDC,用于存放与主IDC相同的用户数据,在主IDC出现故障无法读取数据时,可以通过读取备份IDC中的用户数据,维护多个IDC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备份IDC快速恢复主IDC的用户数据,从而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备份IDC可以在从属IDC中选出,确定备份IDC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式:
1、从全局所有数据IDC中,任意选取一个数据IDC作为备份IDC;
2、根据所有数据IDC存储数据的能力,将存储数据能力较强的数据IDC作为备份IDC;
3、根据所有数据IDC分布的地理位置,选用地理位置居中的数据IDC作为备份ID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给出的确定备份IDC的方式是对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举例说明,任何能够确定备份IDC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公开内容。
并且,在IDC间数据同步过程中,为了保证多IDC的高可用性,主IDC还需要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IDC包括主IDC、从属IDC和备份IDC。其中,主IDC对应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的主数据中心;从属IDC对应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的从属数据中心;备份IDC对应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的备份数据中心。
下面根据不同类型的主IDC和备份IDC,分别说明多个IDC之间的数据同步。
情形一、主IDC和备份IDC均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
在主IDC和备份IDC均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时,不存在归属于主IDC和备份IDC的用户。
如图7所示,在主IDC和备份IDC均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时,多个IDC之间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7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
步骤702、主IDC确定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703、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以及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
其中,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时,具体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2、针对多个从属IDC中的任意一个从属IDC,主IDC将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
例如,如图8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全局共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为备份IDC,并且不存在归属于IDC1和IDC2的用户,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首先,IDC1接收多个从属IDC,即IDC3、IDC4和IDC5的用户数据,如图8中双箭头实线所示的接收过程。IDC1接收到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从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将确定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分别同步给IDC3、IDC4和IDC5,具体的同步过程如图8中单箭头虚线所示。另外,IDC1还需要将确定出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给IDC2,具体如图8中单箭头实线所示。从而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情形二、主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
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则存在归属于该备份IDC的用户。
如图9所示,在主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时,多个IDC之间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9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多个从属IDC中包括备份IDC;
步骤902、主IDC确定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903、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以及将接收到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
其中,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2、针对多个从属IDC中的任意一个从属IDC,主IDC将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
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第二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备份IDC;
2、主IDC将接收到的除备份IDC之外的多个从属IDC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发送给备份IDC。
例如,如图10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全局共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并且不存在归属于IDC1的用户,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并且选取IDC2为备份IDC。首先,IDC1接收多个从属IDC,即IDC2、IDC3、IDC4和IDC5的用户数据,如图10中双箭头实线所示的接收过程。IDC1接收到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从接收到的所有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将确定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分别同步给IDC2、IDC3、IDC4和IDC5,具体的同步过程如图10中单箭头虚线所示。另外,IDC1还需要将确定出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给IDC2,具体如图10中单箭头实线所示。从而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情形三、存在归属于主IDC的第二用户,备份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
如图11所示,在存在归属于主IDC的第二用户,备份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时,多个IDC之间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
步骤1102、主IDC确定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以及确定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1103、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以及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
其中,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2、针对多个从属IDC中的任意一个从属IDC,主IDC将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全局共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并且存在归属于IDC1的第二用户;IDC2为备份IDC,并且不存在归属于IDC2的用户;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首先,IDC1接收多个从属IDC,即IDC3、IDC4和IDC5的用户数据。IDC1接收到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从接收到的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确定出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分别同步给IDC3、IDC4和IDC5。另外,IDC1还需要从接收到的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的第二类用户数据,以及确定出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给IDC2,从而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情形四、存在归属于主IDC的第二用户,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
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则存在归属于该备份IDC的用户。
如图12所示,在主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备份IDC为从属IDC中的一个时,多个IDC之间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12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多个从属IDC中包括备份IDC;
步骤1202、主IDC确定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以及确定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1203、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以及将接收到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
其中,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2、针对多个从属IDC中的任意一个从属IDC,主IDC将多个从属IDC中其它从属IDC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该从属IDC。
主IDC将接收到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两种方式:
1、主IDC将接收到全部第二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发送给备份IDC;
2、主IDC将接收到的除备份IDC之外的多个从属IDC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发送给备份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全局共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并且存在归属于IDC1的第二用户;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选取IDC2作为备份IDC。首先,IDC1接收多个从属IDC,即IDC2、IDC3、IDC4和IDC5的用户数据。IDC1接收到IDC2、IDC3、IDC4和IDC5发送的用户数据后,从接收到的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第一类用户数据,以及确定出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分别同步给IDC2、IDC3、IDC4和IDC5。另外,IDC1还需要从接收到的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的第二类用户数据,以及确定出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将接收到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给IDC2,从而实现IDC的数据同步。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确定用户归属的IDC时,将距离用户最近的IDC作为用户归属的IDC,但是在用户的归属地长期变化后,为了使用户仍然能够快速访问网络,需要修改用户归属的IDC。为了清楚起见,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将归属IDC发生变化的用户称为第一用户。
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为了保证第一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需要将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同步至变化后归属的IDC中。
根据上述提供的IDC间数据同步方法可以看出:全局所有IDC中均存储有第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不需要将第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变化后归属的IDC中。并且,由于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也不需要将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中该第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删除。因此,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不需要对第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进行处理。
由于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并且,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只存储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以及主IDC和备份IDC中,在将第一用户迁移至变化后的IDC之前,需要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进行处理。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IDC包括主IDC、备份IDC、从属IDC。并且,主IDC可以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或者为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备份IDC可以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也可以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
又由于主IDC、备份IDC和从属IDC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下面针对主IDC和备份IDC不同类型,分别说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主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备份IDC为不存在归属用户的IDC。
由于不存在归属于主IDC和备份IDC的用户,因此,第一用户变化前归属的IDC为从属IDC,并且变化后归属的IDC也为从属IDC。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从属IDC中存储的用户数据包括全局所有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归属于该从属IDC的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针对一个从属IDC,在确定存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并且变化后归属于该从属IDC后,由于该从属IDC中没有存储该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因此需要将该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迁移至该从属IDC中。
具体的,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IDC为从属IDC,则所述主IDC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IDC。
实施中,在确定用户变化后的从属IDC之后,主IDC从所有用户数据中确定出该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确定出的该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发送给变化后的从属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为备份IDC,并且不存在归属于IDC1和IDC2的用户;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后,IDC1从用户数据中确定出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发送给IDC5。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第一用户变化前归属的IDC为从属IDC,因此在第一用户迁移至变化后的IDC后,需要将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从属IDC中该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删除。
具体的,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从属IDC,则所述主IDC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IDC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为备份IDC,并且不存在归属于IDC1和IDC2的用户;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后,IDC1通知IDC3删除存储的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二、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
备份IDC为多个从属IDC中的一个时,存在归属于备份IDC的用户。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从属IDC中存储有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归属于该从属IDC的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而备份IDC中存储有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不同类型的IDC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不同,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根据第一用户变化前和变化后归属的IDC类型不同,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1、针对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不同,分别说明变化后归属的IDC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
A、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除备份IDC之外的从属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除备份IDC之外的从属IDC。主IDC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选取IDC2为备份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变化后用户A归属的IDC为IDC5,则IDC1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5。
B、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备份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备份IDC,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选取IDC2为备份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变化后用户A归属的IDC为IDC2,则不需要将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2。
2、针对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不同,分别说明变化前归属的IDC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
A、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除备份IDC之外的从属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除备份IDC之外的从属IDC,则所述主IDC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IDC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选取IDC2为备份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则IDC1通知IDC3删除存储的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B、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备份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IDC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选取IDC2为备份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2,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后,则不需要删除IDC2中存储的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三、存在归属于主IDC的用户。
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主IDC中存储有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而从属IDC中存储有全局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和归属于该从属IDC的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由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不同类型的IDC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不同,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后,根据第一用户变化前和变化后归属的IDC类型不同,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1、针对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不同,分别说明变化后归属的IDC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
A、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从属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从属IDC。主IDC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变化后用户A归属的IDC为IDC5,则IDC1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5。
B、变化后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主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主IDC,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IDC。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在确定变化后用户A归属的IDC为IDC1,则不需要将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IDC2。
2、针对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不同,分别说明变化前归属的IDC对第一用户的第二类用户数据的处理方法。
A、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从属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从属IDC,则所述主IDC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IDC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3,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则IDC1通知IDC3删除存储的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B、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主IDC。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IDC为主IDC,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IDC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例如,本公开内容实施例全局包括五个IDC,分别为IDC1、IDC2、IDC3、IDC4和IDC5。其中,IDC1为主IDC;IDC2、IDC3、IDC4和IDC5为从属IDC。用户A原来归属的IDC为IDC1,用户A变化后归属的IDC为IDC5后,则不需要删除IDC1中存储的用户A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如图13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一种IDC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步骤1301、主IDC接收多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从属IDC发送的用户数据为归属于该从属IDC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步骤1302、主IDC确定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以及确定第二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用户为归属于主IDC的用户;
步骤1303、主IDC将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多个从属IDC中的每一个;
步骤1304、主IDC将所有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IDC中;
步骤1305、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用户归属的IDC发生变化,若是,执行步骤1306,若否,执行步骤1313;
步骤1306、确定第一用户变化前归属的IDC和变化后归属的IDC;
步骤1307、判断第一用户变化后归属的IDC是否为从属IDC,若是,执行步骤1308,若否,执行步骤1309;
步骤1308、主IDC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IDC;
步骤1309、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IDC;
步骤1310、判断第一用户变化前归属的IDC是否为从属IDC,若是,执行步骤1311,若否,执行步骤1312;
步骤1311、主IDC通知所述变化前第一用户归属的从属IDC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1312、不需要删除变化前IDC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步骤1313、IDC的数据同步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步骤1307和步骤1310的执行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1307,后执行步骤1310;或者先执行步骤1310,后执行步骤1307;或者同时执行步骤1307和步骤1310,具体的步骤1307和步骤1310的执行顺序再次不作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内容实施例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本公开内容实施例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确定模块1402,用于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同步模块1403,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1403,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1403,还用于:
若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14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或针对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任意一个从属数据中心,将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其它从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数据中心。
可选的,还包括:归属于所述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用户;
所述同步模块1403,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1403,还用于: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为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一个。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1403,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主数据中心;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公开内容。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公开内容。更进一步地,本公开内容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公开内容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内容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内容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内容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内容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主数据中心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所述主数据中心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包括: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或
针对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任意一个从属数据中心,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其它从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数据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归属于所述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用户;
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中心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为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主数据中心;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数据中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9.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用户数据,其中每个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为归属于所述从属数据中心的用户的用户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用户数据和第二类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为特定用户有权限读取的用户数据;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的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从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变化后的从属数据中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从属数据中心,则主数据中心通知所述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所述从属数据中心删除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全部发送给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或
针对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任意一个从属数据中心,将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其它从属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从属数据中心。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归属于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用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数据的数据类型;
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一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每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主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类用户数据和所述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备份数据中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为所述多个从属数据中心中的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主数据中心;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同步至所述备份数据中心。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主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若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发生变化,且变化前所述第一用户归属的数据中心为备份数据中心,则不需要删除所述备份数据中心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类用户数据。
CN201610195365.3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7295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365.3A CN107295032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365.3A CN107295032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032A CN107295032A (zh) 2017-10-24
CN107295032B true CN107295032B (zh) 2020-12-04

Family

ID=6008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5365.3A Active CN107295032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50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033B (zh) * 2017-12-06 2021-02-02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CN109151071B (zh) * 2018-10-26 2021-09-03 福建深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文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1767343A (zh) * 2020-06-23 2020-10-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消息队列的测试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355A (zh) * 2004-03-31 2005-10-05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更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95807A (zh) * 2013-11-20 2014-02-1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更新方法和装置
US8805978B1 (en) * 2012-02-28 2014-08-12 Symantec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cluster reconfiguration
CN105407117A (zh) * 2014-09-10 2016-03-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备份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355A (zh) * 2004-03-31 2005-10-05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更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805978B1 (en) * 2012-02-28 2014-08-12 Symantec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cluster reconfiguration
CN103595807A (zh) * 2013-11-20 2014-02-1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5407117A (zh) * 2014-09-10 2016-03-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备份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布式网络数据同步技术研究与应用》;周家生;《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20120531;第三章第3.4.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032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9111B (zh) 电子票据标识分配方法、电子票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27723B (zh) 大规模存储系统
CN109828868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和双活数据存储系统
CN102594858B (zh) 云存储环境中的镜像解决方案
CN1068996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439560A (zh) 数据复制系统中的数据重新分发
CN105979007A (zh) 加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
CN102355369A (zh) 虚拟化集群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0719221B (zh)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95032B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8999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142871B (zh) 用于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文件系统
CN103152390A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节点配置方法、装置、节点及系统
CN106605217B (zh) 用于将应用从一个站点移动到另一站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05143A (zh) 一种文件存储及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A3030250A1 (en) File stor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ckchain network
JP6975153B2 (ja) データ格納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20190179807A1 (en) Table and index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CN114884962A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162869A (zh) 一种用于数据备份管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4536852B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US10102228B1 (en) Table and index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CN104486215A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0677497B (zh) 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2868594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 04-08, Lai Zanda Building 1, 51 Belarusian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a four storey No. 847 mailbox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