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2148A -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2148A
CN107292148A CN201610201034.6A CN201610201034A CN107292148A CN 107292148 A CN107292148 A CN 107292148A CN 201610201034 A CN201610201034 A CN 201610201034A CN 107292148 A CN107292148 A CN 107292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user terminal
control
touch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10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10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2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2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2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4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perating in dual or compartmented mode, i.e. at least one secure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包括: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在用户终端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且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终端的迅速普及,用户终端的功能日益完善,同时为了保证用户终端的各项功能均能正常被使用,对用户终端的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终端为例,为了提高手机终端中数据资源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手机终端支持双工作模式。也即,当不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保密时,则可以在普通工作模式下操作该手机终端,当需要对部分数据资源进行保密时,则可以控制手机终端从普通工作模式切换至安全工作模式,并对安全工作模式下所获取的数据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控制手机终端从普通工作模式切换至安全工作模式时,在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用户先点击设置,再点击模式切换,最后点击需要切换的模式。由于在整个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需要经过多次操作方可完成切换,从而降低了手机终端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切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提高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若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所述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若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所述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包括:
若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包括:
若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执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所述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模块,用于加密存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执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在用户终端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且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在用户终端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且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用户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中,用户终端对数据资源一般不进行加密处理,且在该工作模式中用户的操作权限也较高,也即,当任意合法用户都可以操作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主要是指在目标应用程序处于启动状态,且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时,用户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举例来说,若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是用户利用应用程序A与联系人A进行聊天,则应用程序A则为上述目标应用程序;其中,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不是目标应用程序。
102、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若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执行步骤103,否则,结束本次工作模式切换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方向、触控力度值、触控轨迹、触控频率以及触控指纹信息等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其中,该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触控操作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时,应严格按照检测参数匹配原则,也即,在检测过程中应该按照检测参数匹配的原则。举例来说,若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指纹信息,则与之相匹配的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应该为预设的用于控制切换工作模式的触控指纹信息;当触控参数包括N种时,其对应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也应该有N种,其中,N为正整数。
103、若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说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触控操作是符合工作模式切换的操作,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是基于硬件加密芯片的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安全工作模式,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病毒侵袭以及电话窃听等风险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个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工作模式是为了区分第一工作模式的另一个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中,用户终端不会对数据资源进行加密处理。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以及第二工作模式是两个数据隔离以及应用隔离的两个工作模式。通过两个这样的工作模式对数据资源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安全,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隐私需求。
其中,当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可以访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数据资源,但不可以操作;且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不具有访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数据资源的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终端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还可以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具体地,在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实质上就是控制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运行程序关闭,启动第二工作模式的运行程序。其中,在切换过程中,为了保证目标应用程序能够无差别的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举例来说,若目标应用程序为聊天应用程序,且当前用户正在利用该聊天应用程序与联系人A聊天,当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则用户终端需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中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且在切换成功时,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还是显示与联系人A的聊天界面,只是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将实时被加密处理。
在图1中,详细描述了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在用户终端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且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应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主要用于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时所执行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会实时检测是否有其他终端向本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聊天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用户终端应具备安装聊天应用程序的功能),还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通讯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用户终端具备安装用户识别卡,并识别用户识别卡的功能)。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包括其他终端发送的来电、其他终端发送的语音连接以及其他终端发送的视频连接等。
202、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若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则执行步骤203,否则,结束本次工作模式切换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联系人为用于区别普通联系人的安全联系人,其中,普通联系人也即在任意场合,任意时间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用户终端接收到该通信连接请求时均会将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显示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安全联系人则会根据场合,时间来确定是否显示联系人信息,若场合与时间都满足显示的条件,也应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会显示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
其中,在预设该预设联系人时,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地,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
12)根据上述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联系人的分组;
13)依据上述联系人的分组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
举例来说,若根据获取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的联系人分组主要包括家人组以及同事组,则在后续添加了新的联系人,且其联系人标签为家人或者同事时,则用户终端可以自动将刚添加的联系人设定为上述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一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等。
具体地,在检测到有其他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之后,则用户终端可以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203、若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204、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205、若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步骤203~步骤205与图1所示的步骤101~步骤103一致,为了减少描述过于累赘,可以参阅图1所示的描述。
进一步,若在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若还检测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说明当前并不需要继续给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进行加密处理,则可以控制用户终端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通过实时该发明实施例,可以灵活的调整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且由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权限较高,因此,当检测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时,能控制用户终端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则可以增加合法用户的操作便捷性。
其中,应注意的是,当控制用户终端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时,无法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打开第二工作模式下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也即,第一工作模式的权限低于第二工作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执行步骤203若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检测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在检测目标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时,执行步骤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一些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预设应用程序),其中,在预设上述预设应用程序时,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用户终端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设定上述预设应用程序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获取安装在用户终端中的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
22)根据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设定上述预设应用程序。
举例来说,若应用程序A为社交类应用程序(主要功能为聊天等)、应用程序B为时间显示应用程序、应用程序C为导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D为音频播放应用程序,由于社交类应用程序、导航应用程序以及音频播放应用程序涉及到数据资源的保密性,则用户终端可以将应用程序A、应用程序C以及应用程序D设置为上述预设应用程序。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判断是否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的依据,增加了切换的准确性以及精准性。
进一步,在执行步骤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用户终端还可以加密存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并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停止执行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主要是指不响应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第一工作模式中运行的木马程序等恶意程序获取第二工作模式的数据资源,从而可以提高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在图2中,详细描述了当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时,用户终端可以增加根据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后续动作,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判断条件,从而可以在提高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用户终端。如图3所示,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01、检测模块302以及控制模块303,其中,
接收模块301,用于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是一个硬件芯片独立的工作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中,对数据资源一般不进行加密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接收模块301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主要是指在目标应用程序处于启动状态,且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时,用户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模块302,还用于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方向、触控力度值、触控轨迹、触控频率以及触控指纹信息等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其中,该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触控操作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检测模块302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时,应严格按照检测参数匹配原则,也即,在检测过程中应该按照检测参数匹配的原则。举例来说,若触控参数包括触控指纹信息,则与之相匹配的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应该为预设的用于控制切换工作模式的触控指纹信息;当触控参数包括N种时,其对应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也应该有N种,其中,N为正整数。
控制模块303,用于若检测模块302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模块302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说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触控操作是符合工作模式切换的操作,则控制模块303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以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是基于硬件加密芯片的独立系统,也可以称之为安全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病毒侵袭以及电话窃听等风险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个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工作模式是为了区分第一工作模式的另一个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中,用户终端不会对数据资源进行加密处理。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以及第二系统是两个数据隔离以及应用隔离的两个工作模式。通过两个这样的工作模式对数据资源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安全,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隐私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模块303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实质上就是控制模块303控制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运行程序关闭,启动第二工作模式的运行程序。其中,在切换过程中,为了保证目标应用程序能够无差别的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举例来说,若目标应用程序为聊天应用程序,且当前用户正在利用该聊天应用程序与联系人A聊天,当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则用户终端需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中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且在切换成功时,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还是显示与联系人A的聊天界面,只是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与联系人A的聊天记录将实时被加密处理。
在图3中,详细描述了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模块301可以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并在检测模块302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控制模块303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以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在用户终端触摸屏上输入触控操作,且检测模块302在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时,则控制模块303可以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中,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得到,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模块,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304以及加密存储模块305,其中,
检测模块302,还用于检测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控制模块303,还用于若检测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用户终端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检测模块302还用于接收模块301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检测模块302,还用于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接收模块301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检测模块302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模块302,还用于检测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检测模块302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检测目标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更新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模块305,用于加密存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控制模块303,还用于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通过实施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用户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效率。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中,如图5所示,该车载终端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至少一个输入装置402,至少一个输出装置403,存储器404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405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车载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处理器401为车载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车载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4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内的数据,以执行车载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4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4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输入装置402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403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4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输入装置402以及输出装置403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车载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404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工作模式、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车载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模式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工作模式等等。
具体地,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若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中,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若检测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用户终端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本发明中,若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包括:
若检测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本发明中,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包括:
若检测目标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本发明中,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控制用户终端停止执行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用户终端可以实施本发明结合图1、图2介绍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若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所述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若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所述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包括:
若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包括:
若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执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用户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所述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匹配,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社交应用程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之前,检测通信连接请求;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则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上输入的触控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为允许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检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则检测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与预设的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参数是否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资源,更新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资源;
加密存储模块,用于加密存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资源;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停止执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指令。
CN201610201034.6A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Pending CN107292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034.6A CN107292148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034.6A CN107292148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2148A true CN107292148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8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1034.6A Pending CN107292148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21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5037A (zh) * 2019-11-18 2021-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650A (zh) * 2010-05-21 2010-10-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操作终端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29478A (zh) * 2012-09-25 2013-02-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532938A (zh) * 2013-09-29 2014-01-2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241080A (ja) * 2013-06-12 2014-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CN104468611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切换的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45465A (zh) * 2015-07-10 2015-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界面快速进入应用的方法及终端
CN105260664A (zh) * 2015-09-24 2016-01-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间的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650A (zh) * 2010-05-21 2010-10-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操作终端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29478A (zh) * 2012-09-25 2013-02-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JP2014241080A (ja) * 2013-06-12 2014-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CN103532938A (zh) * 2013-09-29 2014-01-2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68611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切换的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45465A (zh) * 2015-07-10 2015-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界面快速进入应用的方法及终端
CN105260664A (zh) * 2015-09-24 2016-01-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间的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5037A (zh) * 2019-11-18 2021-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4505B2 (en) Information content viewing method and terminal
US9615257B2 (en) Data integrity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US20140141750A1 (en) Data integrity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CN103067918B (zh) 一种通信网络中隐私数据匿名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7003B (zh) 一种切换智能终端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4562B (zh) 双操作系统共用周边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1867650A (zh) 一种保护用户操作终端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869927B (zh) 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的方法及其程序
CN106815518B (zh) 一种应用安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00449B (zh) 一种图片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72537A (zh)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346560A (zh)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105168B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终端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1754467A (zh) 双待手机隐私保密的实现方法
CN105930749A (zh) 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75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2082863A (zh) 终端上的软件调用方法及终端
CN107992745A (zh) 一种基于安卓平台的界面劫持应对方法
CN103379484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92434B (zh) 一种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292148A (zh)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915709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5072094B (zh) 一种语音数据加密的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5826897A (zh) 一种双平台双操作系统的桌面智能终端
CN104503849A (zh) 系统数据的设置方法、系统数据的设置装置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