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1741A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1741A
CN107291741A CN201610201417.3A CN201610201417A CN107291741A CN 107291741 A CN107291741 A CN 107291741A CN 201610201417 A CN201610201417 A CN 201610201417A CN 107291741 A CN107291741 A CN 10729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arameter
webpage
party device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14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1741B (zh
Inventor
王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14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1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所述网页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所述网页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所述网页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网页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该方法能够在网页对应用发起唤起操作后,可以获知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本地应用程序(NativeApp)是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本地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WP并使用原生程式编写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智能移动终端内,特别是在iOS系统中,由于各NativeApp之间相互隔离,不能直接通信,当需要实现支付、搜索跳转、导航等跨NativeApp的功能时,可以采用URL Scheme方式。URL Scheme方式下,NativeApp可以预先注册自身的URL Scheme,当唤起方(NativeApp或者网页等)需要唤起一个NativeApp时,唤起方先获取被唤起方的URL Scheme,再向注册了该URL Scheme的NativeApp发送唤起请求,以唤起相应的NativeApp。在NativeApp被成功唤起后,会在唤起方的页面中显示被唤起方的内容,实现跨NativeApp功能或者在网页中加载NativeApp的功能。以在网页中唤起支付宝为例,当出现在网页中唤起支付宝的业务需求时,网页可以根据支付宝的URL Scheme发送唤起请求以唤起注册该URL Scheme的NativeApp(支付宝),从而实现在网页中唤起支付宝的功能。
由于目前的URL Scheme方式没有回调或通知的机制,网页并不知道是否成功唤起支付宝,从而也无法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无法在网页中及时显示支付宝的下载页面,以方便用户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网页向一个应用发起唤起操作后,能够使得网页获知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所述网页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所述网页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所述网页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网页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通过网页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及接收第三方设备根据该参数及保存的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可以实现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第二应用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通过被应用在被唤起成功后,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该参数,可以在第三方设备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时,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第三方设备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通过第三方设备保存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通过网页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及接收第三方设备根据该参数及保存的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可以实现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通过被唤起的应用在被唤起成功后,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该参数,可以在第三方设备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时,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包括: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通过第三方设备保存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用于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尤其是在移动端的网页中获取本地应用程序(NativeApp)消息的通信方法。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给出了唤起方的执行流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
S12:所述网页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唤起方和被唤起方分别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和第二应用表示。
进一步的,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具体都是NativeApp。
进一步的,第一应用是指能够打开网页的应用,例如,仅用于打开网页的应用(如浏览器),或者,能够用于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如微信)。
以智能移动终端内网页与应用程序采用URL Scheme方式进行唤起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唤起标识可以具体是指URL Scheme。
与通常的URL Scheme方式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构造唤起标识时再生成与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以在网页中唤起应用程序A为例,为了实现在网页中能够唤起应用程序A,可以在网页中构造应用程序A的URL Scheme,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网页中构造应用程序A的URL Scheme时,还可以生成uid,作为应用程序A的URL Scheme的参数。uid可以是随机产生的,长度可以是64位。
可以理解的是,S11与S12无时序限制关系。
S13:所述网页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其中,第三方设备能够分别与网页和第二应用通信。例如,第三方设备是服务端。
例如,网页在根据第二应用的URL Scheme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并获取该URL Scheme对应的uid后,可以将该uid包含在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到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可以在服务端内查找是否已经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如果已经保存,则可以生成值是真(true)的反馈消息,如果没有保存,则生成值是假(false)的反馈消息。
S14:所述网页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
第三方设备在生成反馈消息后可以将反馈消息发送给网页。
S15:所述网页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例如,如果反馈消息中的值是真,则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另一方面,如果值是假,则确定未成功唤起第二应用,或者,重新发送请求消息,在达到最大次数时,值依然是假,则确定未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网页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及接收第三方设备根据该参数及保存的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可以实现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给出了被唤起方的执行流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例如,唤起标识是URL Scheme,参数是在构造URL Scheme时生成的,参数例如是64位的uid。
S22:第二应用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例如,第二应用在获取参数后,可以将参数发送给服务端。
之后服务端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可以查找本地保存的参数中是否存在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以生成相应值的反馈消息,并发送给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接收到反馈消息后的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被唤起的应用在被唤起成功后,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该参数,可以在第三方设备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时,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给出了第三方设备的执行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1: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
第三方设备例如是服务端。
第二应用程序在被成功唤起后,可以获取与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例如,在构造URL Scheme时,在URL Scheme中包含对应的参数,如用uid表示。
例如,服务端接收到第二应用发送的uid后,将uid保存在服务端内。
S32: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例如,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第二应用的URL Scheme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可以实现对第二应用的唤起。另外,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还可以获取URL Scheme对应的参数,该参数可以是在构造URL Scheme时生成的,包含在URL Scheme内,从而可以从URL Scheme中获取该参数。
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在获取到该参数后,可以将该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
S33:第三方设备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例如,如果已经保存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则生成值是真的反馈消息,否则生成值是假的反馈消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方设备保存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给出了各方之间的交互流程。本实施例以在网页中打开应用A为例。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S401:网页获取应用A的URL Scheme,且该URL Scheme包含对应的参数uid,并根据该URL Scheme向应用A发送唤起请求。
其中,可以在网页中构造应用A的URL Scheme时,随机生成对应的64位的uid,并作为URL Scheme的参数,从而可以在URL Scheme中获取到uid。
另外,可以在网页需要唤起应用A时,获取应用A的URL Scheme,并根据该URL Scheme向应用A发送唤起请求,以实现对应用A的唤起。
S402:应用A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URL Scheme中包含的uid。
另一方面,如果应用A没有被成功唤起,则应用A不会获取uid,从而在后续流程中服务端无法查找到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
S403:应用A将该uid发送给服务端。
S404:服务端保存该uid。
S405:网页获取应用A的URL Scheme对应的uid,并向服务端发送包含该uid的请求消息。
其中,网页可以通过浏览器将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端。
S406:服务端判断是否已经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的uid,若是,执行S407,否则,执行S409。
S407:服务端生成包含值是真的反馈消息,并发送给网页。
S408:网页获取反馈消息中的值是真,确定成功唤起应用A。
S409:服务端生成包含值是假的反馈消息,并发送给网页。
S410:网页在获取反馈消息中的值是假时,判断已经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消息的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大次数,若是,执行S411,否则,执行S412。
S411:网页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再次向服务端发送包含该uid的请求消息。之后重复执行S406及其后续步骤。
S412:网页确定未成功唤起应用A。
另外,服务端在保存uid后,可以在生成并发送值是真的反馈消息后,删除保存的相应的uid;或者,也可以设置uid的过期时间,在超过过期时间后,服务端保存的uid失效,服务端在判断是否已经保存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是指在有效的uid中查找;或者,也可以是网页获知已经成功唤起应用A后,向服务端发送删除指令,以在服务端删除相应的uid。
本实施例中,通过应用A在被成功唤起后发送参数给服务端,服务端保存该参数,以及网页发送包含参数的请求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查找保存的参数中是否包括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并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给网页,网页根据反馈消息可以获知是否成功唤起应用A。进一步的,网页在收到值是假的反馈消息时可以在未达到最大次数时重新发送请求消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第一应用程序打开的网页内,如图5所示,该装置5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1、获取模块52、第二发送模块53、接收模块54和第一确定模块55。
第一发送模块51,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
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第二发送模块53,用于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
接收模块54,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
第一确定模块55,用于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55具体用于:
在所述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真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其中,在第三方设备生成反馈信息时,如果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真,如果第三方设备内未保存所述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假。
可选的,参见图6,该装置50还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56,用于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没有保存所述参数时,判断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
更新模块57,用于在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没有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时,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重新发送包含所述参数的请求消息,以使第三方设备重新生成反馈消息,并接收第三方设备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根据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重新确定是否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第二确定模块58,用于在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时,确定未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唤起标识是URL Scheme。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与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对应,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网页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及接收第三方设备根据该参数及保存的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可以实现网页根据反馈消息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第二应用内,如图7所示,该装置70包括:获取模块71和发送模块72。
获取模块71,用于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发送模块72,用于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唤起标识是URL Scheme。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与第二应用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对应,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被唤起的应用在被唤起成功后,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该参数,可以在第三方设备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时,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第三方设备(如服务端)内,如图8所示,该装置80包括:保存模块81、接收模块82和发送模块83。
保存模块81,用于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
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发送模块83,用于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可选的,发送模块83用于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包括:
如果第三方设备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则生成值是真的反馈消息;
如果第三方设备没有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则生成值是假的反馈消息。
可选的,参见图9,该装置80还包括:
更新模块84,用于接收所述网页重新发送的包含所述参数的请求消息;根据是否已经保存重新发送的请求消息中的参数重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唤起标识是URL Scheme。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与第三方设备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对应,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方设备保存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后,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参数及第三方设备保存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获知被唤起的应用是否被成功唤起,进而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相关流程。例如,网页在获知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将被唤起的应用的状态显示为打开而不是下载,或者,显示已经下载安装的应用才能显示的页面等;网页在获知未成功唤起被唤起的应用时,显示被唤起的应用的下载页面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
所述网页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所述网页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
所述网页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
所述网页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包括:
如果所述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真,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其中,在第三方设备生成反馈信息时,如果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真,如果第三方设备内未保存所述参数,生成的反馈消息中包含的值是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页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没有保存所述参数时,判断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
所述网页在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没有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时,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重新发送包含所述参数的请求消息,以使第三方设备重新生成反馈消息,并接收第三方设备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根据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重新确定是否成功唤起第二应用程序;
所述网页在请求消息的发送次数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时,确定未成功唤起第二应用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第二应用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9.一种应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
第三方设备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第三方设备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包括:
如果第三方设备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则生成值是真的反馈消息;
如果第三方设备没有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则生成值是假的反馈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设备将值是假的反馈消息发送给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方设备接收所述网页重新发送的包含所述参数的请求消息;
第三方设备根据是否已经保存重新发送的请求消息中的参数重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重新生成的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包括:浏览器,或者,能够打开网页和非网页的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是在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内构造所述唤起标识时随机生成的。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参数,以使所述第三方设备根据第三方设备内是否已经保存所述参数,生成反馈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反馈消息表明第三方设备内已经保存所述参数时,确定成功唤起第二应用。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参数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使第三方设备保存所述参数以及根据保存的参数向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反馈消息。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应用发送的参数,并保存所述参数,所述参数是第二应用在被成功唤起后获取并发送的,所述参数与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应用打开的网页发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网页向第二应用发送唤起请求后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应用的唤起标识对应的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是否已经保存所述请求消息中的参数生成反馈消息,并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给所述网页。
CN201610201417.3A 2016-03-31 2016-03-31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29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417.3A CN107291741B (zh) 2016-03-31 2016-03-31 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417.3A CN107291741B (zh) 2016-03-31 2016-03-31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1741A true CN107291741A (zh) 2017-10-24
CN107291741B CN107291741B (zh) 2021-05-11

Family

ID=6008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1417.3A Active CN107291741B (zh) 2016-03-31 2016-03-31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17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391A (zh) * 2019-09-09 2020-01-1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URL Scheme技术的第三方链接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12697A (zh) * 2019-12-26 2020-03-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cheme请求校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0610A (zh) * 2021-04-15 2021-06-22 上海绚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7340A1 (en) * 2007-04-16 2008-10-23 Leviathan Entertain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lication drafting, preparation, and submission tools
CN102137114A (zh) * 2011-04-25 2011-07-27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区平台的验证方法及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02651785A (zh) * 2011-02-23 2012-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的应用处理器的远程唤醒
CN103618736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成都达信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切换不同通道联网接口的安全应用系统
CN104375831A (zh) * 2014-11-06 2015-02-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设备上的网页和应用间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1581A (zh) * 2014-12-30 2015-03-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硬件调用、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4461358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点亮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7340A1 (en) * 2007-04-16 2008-10-23 Leviathan Entertain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lication drafting, preparation, and submission tools
CN102651785A (zh) * 2011-02-23 2012-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的应用处理器的远程唤醒
CN102137114A (zh) * 2011-04-25 2011-07-27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区平台的验证方法及即时通讯服务器
CN103618736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成都达信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切换不同通道联网接口的安全应用系统
CN104375831A (zh) * 2014-11-06 2015-02-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设备上的网页和应用间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1358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点亮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1581A (zh) * 2014-12-30 2015-03-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硬件调用、共享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AINH: "URL Scheme系列一基本使用", 《HTTPS://BLOG.CSDN.NET/U011883764/ARTICLE/DETAILS/3865747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391A (zh) * 2019-09-09 2020-01-1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URL Scheme技术的第三方链接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77391B (zh) * 2019-09-09 2023-04-0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URL Scheme技术的第三方链接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12697A (zh) * 2019-12-26 2020-03-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cheme请求校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0610A (zh) * 2021-04-15 2021-06-22 上海绚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1741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8432B (zh) 测试场景数据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埋点测试方法
CN104468363B (zh) 页面重定向方法、路由设备、终端设备及系统
JP5695619B2 (ja) 試験システム及び試験方法
CN104967644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5632B (zh) 一种网页显示方法和客户端
CN104038381B (zh) 应用的云测试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7291741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3765936B (zh) 用于隐私策略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51220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7216A (zh) 测试软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78978B (zh) 一种基于CANoe的ECU软件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08076056A (zh) 云服务器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7181779A (zh)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02446A (zh) 一种网络服务器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93812A (zh) 配网测试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处理器及主控设备
CN107015801A (zh) 一种网页展示方法及应用终端
CN109948074A (zh) 网站数据对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05991700A (zh) 处理语音数据的方法、云端服务器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810817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23073A (zh) 一种资源的推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911634B (zh) 一种登录方法和设备
CN108075876A (zh) 一种时间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60111A (zh) 资源下载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984541B (zh) 基于终端源代码生成应用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72005A (zh) 一种信息推荐列表获取、推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59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