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0787A -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0787A
CN107290787A CN201710513710.8A CN201710513710A CN107290787A CN 107290787 A CN107290787 A CN 107290787A CN 201710513710 A CN201710513710 A CN 201710513710A CN 107290787 A CN107290787 A CN 107290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time
infrasonic sound
event
earthqu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3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0787B (zh
Inventor
唐伟
王晓明
刘哲函
王燕
刘俊民
李靓
王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bt Beijing National Data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tbt Beijing National Data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bt Beijing National Data Center filed Critical Ctbt Beijing National Data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0513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0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0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0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0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以Pg‑Lg和Pn‑Lg震相对为基础,利用地震信号估算震源位置并进行次声信号检索匹配,可满足地震台阵和三分向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记录信号间的关联,以及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不完全同址监测信号间的关联。本发明实现了国际次声监测系统25个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区域事件快速关联,能以同址的地震和次声两个台站为基础较为准确的识别出区域爆炸事件;提高全球次声事件的处理分析的针对性和效率。解决了地震、次声同址分布的两种波形监测手段对区域事件的联合观测以及利用有限台站对小当量爆炸事件进行监测识别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多种波形监测技术联合分析是地震监测及事件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次声监测对大气层爆炸、矿爆、化爆等具有较强的监测能力和敏感性,与传统仅依据地震信号特征进行的事件性质识别相比,联合运用地震、次声监测信号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提高事件识别的准确性,尤其对于某些事件而言,能够监测到次声信号可作为其性质判断的重要依据。传统地震监测和分析要求有多个地震台站的监测数据,对于某些特定区域,由于事件震级偏低、地震监测台网稀疏,因而监测结果准确度较差,甚至无法进行有效监测;通过与次声监测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事件监测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次声台站的台阵结构,相较于三分向地震台站可以较准确估算出事件方位,从而提高地震事件分析的准确性,然而,单个监测点观测区域事件,尤其矿区爆破等重复小规模事件,其地震、次声信号判别和信号无法自动关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解决单个监测点观测区域事件,尤其矿区爆破等重复小规模事件的地震、次声信号判别和信号无法自动关联的技术难题,实现地震、次声两种波形监测技术的联合运用;还可提高区域小震级事件的监测能力、事件定位精度和性质判别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震区域震相Pg、Pn、Lg走时表,构建震中距在0-20°范围的震相Pg、Pn、Lg走时关系式,而后确定Pg-Lg和Pn-Lg两组震相对走时差随震中距变化关系式,分别为pglg_time、pnlg_time;
S2、对将要进行同址地震-次声台站关联的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监测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欲关联时间段内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同时记录有监测数据;
S3、获取欲关联时间段内待关联地震台站监测数据中检测结果为Pg、Pn、Lg三个震相的检测信号及其信号特征参数,并将检测信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结果为Arrivals;从Arrivals中筛选出Lg信号,记录所有Lg信号在Arrivals中所处位置;
S4、对每个Lg信号,判断其所在Arrivals序列中前一位置的信号震相类别,若信号震相为Pg,计算Lg与Pg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g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定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若信号震相为Pn,计算Lg与Pn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n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
S5、根据次声台站位置,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到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S6、根据次声台站至可疑事件距离Ep,确立次声信号走时模型、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以及次声信号到时区间,具体如下;
次声信号走时模型为:
令delt_time1=A,delt_time2=B,且:
T1=111.1949×Ep/vh
T2=111.1949×Ep/vm
T3=111.1949×Ep/v1
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为:
若:0.2×T2<delt_time1,则delt_time=delt_time1;
若:0.2×T2>delt_time2,则delt_time=delt_time2;
其余情况delt_time=0.2×T2
其中,vh为次声信号最大传输速度,vm次声信号经验传输速度,v1为次声信号最低传输速度,T1为走时下限,T3为走时上限,T2为可几走时;delt_time为次声信号走时误差,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
确立次声信号到时区间[Time1,Time2]:
若:T1-0.5×delt_time>0,
则Time1=T1+Origin_time-0.5×delt_time;
否则Time1=Origin_time
另外,Time2=T3+Origin_time+delt_time。
Time1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下限,Time2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上限;
根据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阈值Azth,确定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为[Az-Azth,Az+Azth];
S7、按照上述确定的次声信号走时区间和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搜索同址次声台站检测次声信号中特征参数符合要求的信号,将该信号作为可疑事件所产生的信号,从而与地震信号相关联;
S8、在次声台站和地震台站相关联后,将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所测信号相结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Pg-Lg和Pn-Lg震相对为基础,利用地震信号估算震源位置并进行次声信号检索匹配,可满足地震台阵和三分向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记录信号间的关联,以及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不完全同址监测信号间的关联。本发明实现了国际次声监测系统25个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区域事件快速关联,能以同址的地震和次声两个台站为基础较为准确的识别出区域爆炸事件;提高全球次声事件的处理分析的针对性和效率。本发明以自动检测的地震和次声信号为基础,自动进行关联分析,与分析员审核分析结果相比匹配率可达43%以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算法自动关联产生了大量真实、震级较低、未列入审核分析结果的地震-次声关联事件,为完整分析地震和次声台站监测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震中距20°以内Pg-Lg震相对、Pn-Lg震相对走时差关系图;
图2为同址地震台站为台阵(左图)和三分向(右图)两种不同模式条件下事件可疑位置估算方式及同址次声台站观测信号的方位角和事件可疑传输距离估算参数示意图;
图3为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流程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识别出的I46RU次声台站附近的事件分布示意图,●为同址的I46RU次声台站和ZALV地震台站,▲为准确关联的声震事件;
图5为对某一时间监测数据进行声震自动关联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震区域震相Pg、Pn、Lg走时表,构建震中距在0-20°范围的震相走时关系式,而后确定Pg-Lg和Pn-Lg两组震相对中Lg震相与另一震相的走时差随震中距变化关系式,分别为pglg_time、pnlg_time;震中距为同址台站到地震震中的距离;
S2、对将要进行同址地震-次声台站关联的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监测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欲关联时间段内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同时记录有监测数据;
S3、获取欲关联时间段内待关联地震台站监测数据中检测结果为Pg、Pn、Lg三个震相的检测信号及其信号特征参数,并将检测信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结果为Arrivals;从Arrivals中筛选出Lg信号,记录所有Lg信号在Arrivals中所处位置;
S4、对每个Lg信号,判断其所在Arrivals序列中前一位置(时间)信号类别,若信号震相为Pg,计算Lg与Pg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g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定可疑事件的震中距;若信号震相为Pn,计算Lg与Pn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n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可疑事件的震中距为可疑地震事件到地震台站的距离;
S5、若同址地震台站为台阵,根据区域震相对中Pg或Pn信号的方位角指向和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事件可疑位置位于信号方位角指向上距离台站Dist处;根据次声台站位置,可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到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若同址地震台站为三分向台站,则事件可疑区域为以地震台站为圆心,Dist为半径的区域,根据次声台站与地震台站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可疑位置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事件位置坐标,据此确立事件的方位角Az和至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S6、根据次声台站至可疑事件距离Ep、次声信号走时模型和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确立次声信号到时区间,具体如下;
次声信号走时模型为:
令delt_time1=A,delt_time2=B,且:
T1=111.1949×Ep/vh (1)
T2=111.1949×Ep/vm (2)
T3=111.1949×Ep/v1 (3)
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为:
若:0.2×T2<delt_time1,则delt_time=delt_time1;
若:0.2×T2>felt_tmie2,则delt_time=delt_time2;
其余情况delt_time=0.2×T2
其中,vh为次声信号最大传输速度,vm次声信号经验传输速度,v1为次声信号最低传输速度,T1为走时下限,T3为走时上限,T2为可几走时;delt_time为次声信号的走时误差时间,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
确立次声信号到时区间[Time1,Time2]:
若:T1-0.5×delt_time>0,
则Time1=T1+Origin_time-0.5×delt_time;
否则Time1=Origin_time
另外,Tmie2=T3+Origin_time+delt_time。
Time1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下限,Time2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上限;
根据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阈值Azth,确定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为[Az-Azth,Az+Azth];Azth预先设定;
S7、按照上述确定的次声信号走时区间和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搜索同址次声台站检测次声信号中特征参数符合要求的信号,将该信号作为可疑事件所产生的信号,从而与地震信号相关联;
对于次声台站与三分向地震台站同址的情况,由于三分向地震台站的距离唯一,方向不确定,因此若同一事件重复关联某一次声信号,则剔除重复信号。
S8、在次声台站和地震台站相关联后,将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所测信号相结合,重新对事件进行定位以及进行事件性质的分析,得到一个更精确的事件分析结果。
以IASPEI区域震相走时表中Pg、Pn、Lg走时规律为基础,以传输速度较慢的Lg波信号走时减去Pg或Pn走时,即可获得Pg-Lg、Pn-Lg震相对的走时差;由于走时表中Pg震相走时取点间隔为0.25°,Pn与Lg走时取点间隔为0.5°,为实现根据实测信号对走时差估算震源与地震台站间的距离,必须对根据走时表获得的震相对走时差进行插值并细化信号走时随震中距的关系,通过线性插值后的Pg-Lg、Pn-Lg震相对走时差关系如图1所示。
从自动检测信号中筛选出识别震相为Pg、Pn、Lg的检测信号并按时间排序,由于Lg信号传输速度低于Pg和Pn,因此可以认为如果地震台站监测到某个区域事件,则在Pg、Pn、Lg检测信号序列中,与Lg震相相对应的Pg或Pn应位于序列表中前一位置(时刻),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形成区域震相对并估算事件的发生位置,极大地提高关联效率。
由于同址的地震台阵分为台阵和三分向台站,对于地震台阵而言,可通过聚束、频率波数分析等方法准确估算信号的方位角,因此在Pg或Pn检测信号方向上、距地震台阵Dist处即为可疑事件位置;而对于三分向地震台阵而言,由于方位角估算的不确定度较大,因此认为可疑事件应位于以三分向台阵为中心、Dist为半径的圆上,次声台站至可疑事件存在最小距离、最大距离,对应的方位角Az和事件可疑传输距离Ep理论值可能均不同,因此估算次声信号到时过程中需考虑Ep由最小值增大至最大值的影响以及Ep变化过程中Az的变化对次声信号检索关联的影响。图2为同址地震台站为台阵(左图)和三分向(右图)两种不同模式条件下事件可疑位置估算方式。
根据同址地震台站监测信号确定事件大致位置后和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后,根据可疑事件位置和次声台站确定台站至事件的距离Ep和方位角Az。依据次声信号传输经验设定次声信号最大传输速度、平均传输速度、最低传输速度,首先估算次声信号传输Ep距离所需传输走时下限T1,走时上限T3,可几走时T2;而后结合估算的Origin_time和设定的次声信号走时误差delt_time确定次声信号的到时区间[Time1,Time2];根据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阈值Azth,确定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为[Az-Azth,Az+Azth]。
根据确定的次声信号走时区间和方位角区间,从同址次声台站的信号检测结果中检索符合条件的次声信号;若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次声信号,则将匹配次声信号与前述对应区域震相对进行组合形成信号关联,记录关联信号及确定的事件发生位置和时间,从而形成地震-次声同址台站关联事件。图3详细说明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流程。
所述次声台站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所建国际监测系统次声台站,泛指各类安装微气压计、微麦克风等用于记录大气压力扰动的监测站点;所述地震台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监测系统地震台站,泛指各类安装位移计、速度计及加速度计并用于测量地运动情况的监测站;所述地震信号走时表是指不同地震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传输耗时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区域地震震相是指地震台站记录的各类区域地震信号,本发明中仅包括Pg、Pn、Lg三个震相;所述次声信号走时误差是指次声实际走时与理论模型走时间的差值;所述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是指次声信号的检测方位角与台站至事件实际方位间的误差;所述信号检测是指由特定数据处理算法实现的信号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包括地震信号检测和次声信号检测;所述地震台站是指根据一定规律布设的一组地震仪;所述方位角是指台站至事件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所述震中距是指地震震中至监测台站的距离;
所述次声-地震同址台站是指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建于同一地点或两个台站间距在10km以内;
所述区域震相对是指由传输速度不同的两个区域震相组合构成的震相组合,包括Pg-Lg和Pn-Lg两组震相对;
所述区域震相对走时差是指震相对中Lg震相与Pg或Pn震相传输时间差随震中距变化的数值关系;
所述震相走时关系式是指由震相离散走时表近插值形成的近似连续的走时关系式;
所述信号特征参数是指反映信号特征的一系列参数,主要包括信号到时、震相类型、传输速度、方位角、信噪比,对于次声信号还包括信号中心频率、信号相关系数等;
所述次声信号走时模型是指次声信号传输时间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本发明中主要包括最短传输时间、最长传输时间、可几传输时间;
所述地震-次声信号关联是指将事件产生的地震、次声信号进行正确的识别与合理的联合;
事件可疑位置是指由同址单个地震台站所确立的事件源地点,包括台阵确立的可疑位置和三分向台站确立的可疑位置;
事件可疑传输距离是指根据区域震相对走时差由震相走时关系式确定的信号传输距离;
实施实例: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所属国际数据中心记录有国际监测系统监测事件,其地震-次声关联事件公报较为准确可靠。截止2017年4月在国际数据中心共记录到9086个地震-次声联合关联事件,其中位于俄罗斯扎列索沃的I46RU次声台站参与关联了5071个事件,占比55.8%,因此选用I46RU台站和同址的ZALV地震台阵进行测试和验证。
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3日间的数据进行处理,该时间段内国际数据中心人工审核的事件数为736个,利用未经修正的自动检测信号由本方法自动匹配出321个事件,准确率达43.6%,同时关联出大量震级较低未能记入公报的事件,实测数据表明本发明具有较高处理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图4为2017年1月17日7时至8时监测数据进行声震自动关联结果及其对应的波形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震区域震相Pg、Pn、Lg走时表,构建震中距在0-20°范围的震相Pg、Pn、Lg走时关系式,而后确定Pg-Lg和Pn-Lg两组震相对走时差随震中距变化关系式,分别为pglg_time、pnlg_time;
S2、对将要进行同址地震-次声台站关联的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监测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欲关联时间段内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同时记录有监测数据;
S3、获取欲关联时间段内待关联地震台站监测数据中检测结果为Pg、Pn、Lg三个震相的检测信号及其信号特征参数,并将检测信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结果为Arrivals;从Arrivals中筛选出Lg信号,记录所有Lg信号在Arrivals中所处位置;
S4、对每个Lg信号,判断其所在Arrivals序列中前一位置的信号震相类别,若信号震相为Pg,计算Lg与Pg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g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定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若信号震相为Pn,计算Lg与Pn震相的到时差,调用pnlg_time走时差关系式确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
S5、根据次声台站位置,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到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S6、根据次声台站至可疑事件距离Ep,确立次声信号走时模型、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以及次声信号到时区间,具体如下;
次声信号走时模型为:
令delt_time1=A,delt_time2=B,且:
T1=111.1949×Ep/vh
T2=111.1949×Ep/vm
T3=111.1949×Ep/vl
次声信号走时误差限制为:
若:0.2×T2<delt_time1,则delt_time=delt_time1;
若:0.2×T2>delt_time2,则delt_time=delt_time2;
其余情况delt_time=0.2×T2
其中,vh为次声信号最大传输速度,vm次声信号经验传输速度,vl为次声信号最低传输速度,T1为走时下限,T3为走时上限,T2为可几走时;delt_time为次声信号走时误差,A、B为预先设定的参数值;
确立次声信号到时区间[Time1,Time2]:
若:T1-0.5×delt_time>0,
则Time1=T1+Origin_time-0.5×delt_time;
否则Time1=Origin_time
另外,Time2=T3+Origin_time+delt_time。
Time1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下限,Time2记录次声信号的时刻上限;
根据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阈值Azth,确定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为[Az-Azth,Az+Azth];
S7、按照上述确定的次声信号走时区间和检测次声信号的方位角区间,搜索同址次声台站检测次声信号中特征参数符合要求的信号,将该信号作为可疑事件所产生的信号,从而与地震信号相关联;
S8、在次声台站和地震台站相关联后,将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所测信号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S5中,
若同址地震台站为台阵,根据区域震相对中Pg或Pn信号的方位角指向和可疑事件的震中距Dist,事件可疑位置位于信号方位角指向上距离台站Dist处;根据次声台站位置,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的方位角Az和到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若同址地震台站为三分向台站,则事件可疑区域为以地震台站为圆心,Dist为半径的区域,根据次声台站与地震台站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次声台站至事件可疑位置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以及其对应的事件位置坐标,据此确立事件的方位角Az和至事件的距离Ep的理论值,以及事件发生时间Origin_tim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S7中,对于次声台站与三分向地震台站同址的情况,若同一事件重复关联某一次声信号,则剔除重复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走时表是指不同地震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传输耗时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次声信号走时误差是指次声实际走时与理论模型走时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次声信号方位角误差是指次声信号的检测方位角与台站至事件实际方位间的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震中距是指地震震中至监测台站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地震次声同址台站是指地震台站和次声台站建于同一地点或两个台站间距在10km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震相对走时差是指震相对中Lg震相与Pg或Pn震相传输时间差随震中距变化的数值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震相Pg、Pn、Lg走时关系式是指由震相Pg、Pn、Lg离散走时表近插值形成的近似连续的走时关系式。
CN201710513710.8A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Active CN107290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710.8A CN107290787B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710.8A CN107290787B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0787A true CN107290787A (zh) 2017-10-24
CN107290787B CN107290787B (zh) 2018-12-11

Family

ID=60099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3710.8A Active CN107290787B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078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3548A (zh) * 2018-12-10 2019-04-16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方法
CN109669185A (zh) * 2018-12-10 2019-04-23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次声台网定向搜索关联方法
CN109738050A (zh) * 2018-12-10 2019-05-10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格点设计方法
CN111222081A (zh) * 2020-01-14 2020-06-02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次声信号幅值季节性偏差校正方法
CN113221395A (zh) * 2021-03-16 2021-08-06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基于分层介质的地震走时参数化网格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3607268A (zh) * 2021-01-26 2021-11-05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区域次声事件自动关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486A (en) * 1993-02-03 1994-12-13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Seismic ev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CN104459784A (zh) * 2014-12-1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单台、双台和双事件数据二维Lg波Q值层析成像方法
CN105572738A (zh) * 2016-01-29 2016-05-11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采用单个台站检测特定地区核爆炸地震事件的方法
CN105676287A (zh) * 2016-01-29 2016-06-15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检测特定地区核爆炸地震事件的方法
CN106382981A (zh) * 2016-08-26 2017-02-08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一种单站次声波信号识别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486A (en) * 1993-02-03 1994-12-13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Seismic ev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CN104459784A (zh) * 2014-12-1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单台、双台和双事件数据二维Lg波Q值层析成像方法
CN105572738A (zh) * 2016-01-29 2016-05-11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采用单个台站检测特定地区核爆炸地震事件的方法
CN105676287A (zh) * 2016-01-29 2016-06-15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检测特定地区核爆炸地震事件的方法
CN106382981A (zh) * 2016-08-26 2017-02-08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一种单站次声波信号识别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VID BOWERS ET AL.: "法理地震学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国际地震动态》 *
LR SYKES ET AL.: "The verific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SCIENTIFIC AMERICAN》 *
刘哲函,等: "禁试条约中的地震事件筛选判据分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唐伟,等: "自动检测地震事件筛选方法研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郝春月,等: "台阵地震学、地震台阵与禁核试条约监测系统", 《中国地震》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3548A (zh) * 2018-12-10 2019-04-16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方法
CN109669185A (zh) * 2018-12-10 2019-04-23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次声台网定向搜索关联方法
CN109738050A (zh) * 2018-12-10 2019-05-10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格点设计方法
CN109738050B (zh) * 2018-12-10 2020-12-08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格点设计方法
CN111222081A (zh) * 2020-01-14 2020-06-02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次声信号幅值季节性偏差校正方法
CN111222081B (zh) * 2020-01-14 2023-04-28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次声信号幅值季节性偏差校正方法
CN113607268A (zh) * 2021-01-26 2021-11-05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区域次声事件自动关联方法
CN113607268B (zh) * 2021-01-26 2024-01-09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一种区域次声事件自动关联方法
CN113221395A (zh) * 2021-03-16 2021-08-06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基于分层介质的地震走时参数化网格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3221395B (zh) * 2021-03-16 2023-10-20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 基于分层介质的地震走时参数化网格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0787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0787B (zh) 一种地震次声同址台站的监测信号关联方法
CN102495425B (zh) 一种基于能量的微地震震源自动定位方法
CN107272061B (zh) 一种次声信号与地震事件的自动关联方法
CN100549731C (zh) 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CN111487678B (zh) 一种确定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分析方法
CN104483700B (zh) 地层裂缝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Sanina et al. The Mikhnevo small aperture array enhances the resolution property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CN110389377B (zh) 基于波形互相关系数相乘的微震偏移成像定位方法
CN109633548A (zh) 一种水声台网关联方法
CN111796327A (zh) 一种微地震地面监测装置及震源定位方法
CN106324682B (zh) 一种应用于冻土层地区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CN108375789B (zh) 联合采集地震数据的同步匹配方法
CN113960532A (zh) 一种基于假想源的二次定位计算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CN111208556B (zh) 一种水声台站监测信号到时区间估算方法
CN105866839A (zh) 基于共姿态道集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693560B (zh) 一种基于互相关道的散射波成像方法及系统
Tsutsui et al. Structural evolution beneath Sakurajima Volcano, Japan, revealed through rounds of controlled seismic experiments
CN109669185A (zh) 一种次声台网定向搜索关联方法
CN111290022A (zh) 基于微震监测的岩质隧道潜在渗流通道识别方法
CN112305591B (zh)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itov et al. Detection, estimation of magnitude, and relative location of weak aftershocks using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The earthquake of August 7, 2016, in the town of Mariupol
CN109212594A (zh) 一种各向异性介质纵横波联合定位方法
CN110045414B (zh) 一种矿区深部金属矿的探测方法
CN212460071U (zh) 一种微地震地面监测装置
RU2509890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и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ординат опас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массива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при подземных горных работа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