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8638A -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8638A
CN107288638A CN201710637126.3A CN201710637126A CN107288638A CN 107288638 A CN107288638 A CN 107288638A CN 201710637126 A CN201710637126 A CN 201710637126A CN 107288638 A CN107288638 A CN 107288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ssed
working face
value
water
detect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371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8638B (zh
Inventor
李东
刘生优
张光德
黄选明
王世东
赵宝峰
王振荣
陈占海
戚春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371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8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8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8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8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8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精细化定量化的技术手段和标准评价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在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的前提下,能有效的控制防治水工作成本。

Description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安全,特别涉及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采掘工作面包括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目前,只能对煤矿采掘工作面在未来时段可能发生的水害进行定性评估,评估结果不准确。一方面,若评估结果过低地估计了水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就有可能导致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若评估结果过高地估计了水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就无法有效布置防治水工作,影响开采煤炭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煤矿开采过程中急需一种能够准确评估采掘工作面水害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
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在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以内,则还包括: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范围内的中位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
优选地,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的步骤中: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工作面范围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的标识符,以及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工作面范围内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检测值,所述地面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煤层埋深、破坏带高度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是否已采取防治水措施的标识符;
若所述煤层埋深与所述破坏带高度之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则将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检测值,所述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裂隙带影响高度、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含水层残留涌量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含水层是否已疏放的标识符;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检测值,所述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所述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含水层疏放的标识符,以及含水层残留涌量;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所述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五涌水量阈值,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
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
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在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以内,则所述处理器还能够执行: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范围内的中位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
优选地,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工作面范围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的标识符,以及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工作面范围内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检测值,所述地面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煤层埋深、破坏带高度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是否已采取防治水措施的标识符;
若所述煤层埋深与所述破坏带高度之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则将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检测值,所述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裂隙带影响高度、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含水层残留涌量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含水层是否已疏放的标识符;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检测值,所述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所述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含水层疏放的标识符,以及含水层残留涌量;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所述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五涌水量阈值,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优选地,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精细化定量化的技术手段和标准评价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统筹了工作面采掘前、中、后各阶段的水害威胁情况,既对现状做出了评价,又对后期进行了预测,在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的前提下,能有效的控制防治水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涌水量阈值为90m3/h;
第二涌水量阈值为60m3/h;
第三涌水量阈值为60m3/h;
第四涌水量阈值为40m3/h;
第五涌水量阈值为90m3/h;
第六涌水量阈值为60m3/h;
评估参数中各个标识符取值为1时表明与该标识符对应的步骤已经完成,取值为0时表明与该标识符对应的步骤尚未进行;
评估值的上限值为10,中位值为5,下限值为0。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待评估面为回采工作面,根据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将对应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据此判定回采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需停产治理。
表1回采工作面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和评估值示例一
如表1所示,待评估面为回采工作面时,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
其中,每一评估参数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项目,每一个检测项目均有检测值,根据检测值是否处于允许的范围内来得到评估参数的评估值。而每一个检测项目,可以采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对其检测值进行检测。针对每一个评估参数来说,只有其包括的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值均在允许的范围内,该评估参数的评估值才会在正常的范围内。而只有回采工作面中,所有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均在在预设范围内,该回采工作面的评估结果才会是不存在水害威胁,只要任何一个评估参数的评估值不在其对应的预设范围内,则可判定回采工作面存在水害威胁,其严重程度根据该评估参数评估值所在范围来确定。下面,结合上表,对每一个评估参数进行说明:
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工作面范围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的标识符,以及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若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若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若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涌水量阈值,则将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地面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煤层埋深、破坏带高度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是否已采取防治水措施的标识符。若煤层埋深(煤层顶板标高与其相对应地面之间的垂距)与破坏带高度(煤层顶板至破碎带上限的距离)之差小于高度差阈值(在本实施例中,高度阈值为30m)、且检测值表征尚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包括地面引流排泄、回填夯实等措施),则将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否则将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裂隙带影响高度、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含水层残留涌量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含水层是否已疏放的标识符。若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若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否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若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若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所述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中包括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若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否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如表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评估参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为100,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 90,因此,将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10,其他各项评估参数评估值均为下限值0。据此判定水害评估结论为回采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需停产治理。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待评估面为回采工作面,根据评估参数采前探放水、顶板水害、老空水害的检测值将它们各自对应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由于不存在评估值为上限值的评估参数,据此判定回采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应边生产边治理。
待评估面为回采工作面时,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关于根据各个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其各自对应的评估值的方法,请参阅实施例一中的描述。
如表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评估参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由于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为80m3/h,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60m3/h且小于第一涌水量阈值90m3/h,因此将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5;在评估参数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由于裂隙带影响高度为40m,大于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30m、且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为80m3/h,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60m3/h且小于第一涌水量阈值90m3/h,因此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5;在评估参数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由于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为50m3/h,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40m3/h 且小于第三涌水量阈值60m3/h,因此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5。由于在回采工作面的所有五个评估参数的评估值中,不存在大于或等于上限值10的评估值,只有三个评估参数对应的评估值为中位值5,其他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均为下限值0,据此判定水害评估结论为回采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需边生产边治理。
表2回采工作面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和评估值示例二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待评估面为掘进工作面,根据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将对应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据此判定掘进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需停产治理。
表3掘进工作面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和评估值示例一
如表3所示,待评估面为掘进工作面时,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
其中,每一评估参数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项目,每一个检测项目均有检测值,根据检测值是否处于允许的范围内来得到评估参数的评估值。而每一个检测项目,可以采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对其检测值进行检测。针对每一个评估参数来说,只有其包括的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值均在允许的范围内,该评估参数的评估值才会在正常的范围内。而只有掘进工作面中,所有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均在在预设范围内,该掘进工作面的评估结果才会是不存在水害威胁,只要任何一个评估参数的评估值不在其对应的预设范围内,则可判定掘进工作面存在水害威胁,其严重程度根据该评估参数评估值所在范围来确定。下面,结合上表,对每一个评估参数进行说明:
其中,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含水层疏放的标识符,以及含水层残留涌量。若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若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若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所述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五涌水量阈值,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否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中包括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若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否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下限值。
如表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评估参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因此,将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10,掘进工作面其他评估参数的评估值为下限值。据此判定水害评估结论为掘进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需停产治理。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待评估面为掘进工作面,根据评估参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将其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不存在评估值为上限值的评估参数,据此判定掘进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应边生产边治理。
待评估面为掘进工作面时,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关于根据各个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其各自对应的评估值的方法,请参阅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如表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评估参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含水层残留涌量为80m3/h,大于第六涌水量阈值60m3/h且小于第五涌水量阈值90m3/h,因此,将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5,其他评估参数的评估值为下限值0,不存在评估值为上限值10的评估参数。据此判定水害评估结论为掘进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应边生产边治理。
表4掘进工作面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和评估值示例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所述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702;其中,所述存储器702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70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 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能够执行上述任意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
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和输出装置7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7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704 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 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
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在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以内,则还包括: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范围内的中位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的步骤中: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工作面范围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的标识符,以及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工作面范围内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检测值,所述地面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煤层埋深、破坏带高度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是否已采取防治水措施的标识符;
若所述煤层埋深与所述破坏带高度之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则将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检测值,所述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裂隙带影响高度、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含水层残留涌量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含水层是否已疏放的标识符;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检测值,所述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所述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含水层疏放的标识符,以及含水层残留涌量;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所述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五涌水量阈值,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
12.一种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
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
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的上限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严重水害威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在与其对应的预定范围以内,则所述处理器还能够执行: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任一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范围内的中位值,则判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存在一般水害威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确定待评估工作面及与之相关的评估参数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采前探放水、地面水害、顶板水害、老空水害、临时排水能力;
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所述评估参数包括:掘进探放水、临时排水能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采前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工作面范围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的标识符,以及回采工作面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工作面范围内区域异常区钻探验证,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对回采工作面四周可能存在水体进行探放水,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总涌水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采前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检测值,所述地面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煤层埋深、破坏带高度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是否已采取防治水措施的标识符;
若所述煤层埋深与所述破坏带高度之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尚未采取防治水措施,则将回采工作面的地面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检测值,所述顶板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裂隙带影响高度、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含水层残留涌量的数据,以及用于表征含水层是否已疏放的标识符;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裂隙带影响高度大于所述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所述检测值表征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二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回采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检测值,所述老空水害的检测值中包括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影响本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采前经探放水治理后的残留涌量大于第四涌水量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涌水量阈值,则将所述回采工作面的老空水害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回采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回采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回采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中包括用于表征是否已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的标识符、用于表征是否已对含水层疏放的标识符,以及含水层残留涌量;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尚未对掘进前方隐伏构造或可能出现含水异常区进行钻探探放水,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若所述掘进探放水的检测值表征含水层尚未疏放或所述含水层残留涌量大于第五涌水量阈值,则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探放水的评估值设置为中位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评估工作面为掘进工作面,则获取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估参数的检测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工作面的各项评估参数的评估值的步骤中,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
获取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所述临时排水能力的检测值包括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上月实际涌水量;
若所述掘进工作面能够临时处理的涌水量总和小于掘进工作面的预计最大涌水量或小于上月实际涌水量,则将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排水能力的评估值设置为上限值。
CN201710637126.3A 2017-07-31 2017-07-31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Active CN107288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7126.3A CN107288638B (zh) 2017-07-31 2017-07-31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7126.3A CN107288638B (zh) 2017-07-31 2017-07-31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8638A true CN107288638A (zh) 2017-10-24
CN107288638B CN107288638B (zh) 2019-11-12

Family

ID=6010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37126.3A Active CN107288638B (zh) 2017-07-31 2017-07-31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863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155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乔伊·姆·特拉华公司 控制采矿机以使刀头摆动的方法
CN102705010A (zh) * 2012-05-31 2012-10-03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一种工作面突出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CN103529488A (zh) * 2013-09-30 2014-01-22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矿井顶底板突水监测预报系统及方法
CN104502995A (zh) * 2014-12-15 2015-04-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矿井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Ts-q法
CN105484798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温湿度和图像监测的井下水灾报警方法
CN105930634A (zh) * 2016-04-06 2016-09-0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水害预警方法
CN106194262A (zh) * 2016-08-03 2016-12-07 太原理工大学 煤矿底板奥灰岩突水在线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155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乔伊·姆·特拉华公司 控制采矿机以使刀头摆动的方法
CN102705010A (zh) * 2012-05-31 2012-10-03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一种工作面突出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CN103529488A (zh) * 2013-09-30 2014-01-22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矿井顶底板突水监测预报系统及方法
CN104502995A (zh) * 2014-12-15 2015-04-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矿井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Ts-q法
CN105484798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温湿度和图像监测的井下水灾报警方法
CN105930634A (zh) * 2016-04-06 2016-09-0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水害预警方法
CN106194262A (zh) * 2016-08-03 2016-12-07 太原理工大学 煤矿底板奥灰岩突水在线监测智能预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健等: "神东矿区水害类型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煤炭科学技术》 *
郑万波等: "省级区域煤矿事故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工矿自动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8638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time‐dependent groundwater inflow into shield tunnel face in confined aquifer
CN106339554B (zh) 一种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地铁隧道位移的计算方法
Heal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incidences of rockburst damage in underground mines
CN106703883A (zh) 一种个性化确定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等级的方法
Shipman et al.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s from induced seismicity regulation in Alberta
CN104216023A (zh) 矿井掘进巷道高密度三维直流勘探方法
Zhou et al. Dynamic response evaluation for single-hole bench carbon dioxide blasting based on the novel SSA–VMD–PCC method
CN107288638B (zh) 采掘工作面水害评估方法、介质和系统
CN113343503A (zh) 预估爆破震动危害的爆破方法和装置
Qiyun et al. Tectonic activity history based method for engineering safety distance to active fault
CN114483010A (zh) 浆液扩散范围探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8243A (zh) 一种煤中伴生金属资源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3901547A (zh) 岩溶区隧道突水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Kentwell et al. Adequacy of sampling and volume estimation for pre-mining evaluation of potentially acid forming waste: statist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CN113804853A (zh) 煤矿瓦斯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447944B (zh) 碳酸盐岩的岩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642765A (zh) 矿井监测设备优化部署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6045A (zh) 传输性能分析系统
Dunn et al. Geotechnical data–a strategic or tactical issue?
CN108170887A (zh) 一种下沉盆地区域划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83951B (zh) 一种扰动地下空间围岩的动载作用强度分级方法
Pastarus et al. Concept of risk assessment for Estonian oil shale mines
Gao et al. Optimiz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PT for seismic desig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in liquefiable soils by stochastic models
CN117266865A (zh) 一种基于隧道解构诱导应力的修正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029552A (zh) 多煤层开采遗留煤柱岩层联动失稳致灾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