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8692A -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8692A
CN107278692A CN201710635831.XA CN201710635831A CN107278692A CN 107278692 A CN107278692 A CN 107278692A CN 201710635831 A CN201710635831 A CN 201710635831A CN 107278692 A CN107278692 A CN 10727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spring
delivery device
transmission chain
culturing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358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358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8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8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包括:壳体、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普通土投放装置(13)、传送链条(6)、压缩管道(7)和压缩机构,所述的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和普通土投放装置(13)位于所述压缩管道(7)上方,并分别用于接收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所述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落入所述压缩管道内,形成混合物料,所述的混合物料在传送链条(6)的带动下进行传输,在传送链条(6)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在传输的同时,所述压缩机构对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将所述混合物料压缩成培养钵,并从出料口落下。本发明具有能自动装种、自动压缩、实现培养钵不同部位土壤松紧调节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培养钵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21世纪农业正在向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为提高棉(瓜)苗的成活率,并方便管理。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先制造土钵,土钵成圆柱状,一底面有凹坑,再在凹坑中撒上肥料和种子,然后将这种带种子的钵集中在大棚中培养,待秧苗成型后,再将其分散到耕地里。这种方法提高了苗的成活率,也便于农民管理。传统钵的制造依靠手工,农民常利用少一面的圆柱状空管子挤压土壤形成土钵。显然,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当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于是出现了一些生产钵的机械,但仍然没有一种能将钵、肥料、种子全自动合成起来无需人工后续施肥播种的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生产包含普通土、沃土、种子的培养钵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具有能自动装种、自动压缩、实现培养钵不同部位土壤松紧调节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基于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所述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包括壳体、种子投放装置、肥料土投放装置、普通土投放装置、传送链条、压缩管道和压缩机构,所述的种子投放装置、肥料土投放装置和普通土投放装置位于所述压缩管道上方,并分别用于接收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所述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落入所述压缩管道内,形成混合物料,所述的混合物料在传送链条的带动下进行传输,在传送链条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在传输的同时,所述压缩机构对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将所述混合物料压缩成培养钵,并从出料口落下。
可选的,所述的压缩机构包括压泵、压缩板和压缩阻挡板,所述的压泵安装于壳体内的一侧,所述的压缩板设置在传送链条上,所述的压缩阻挡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壳体内的另一侧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压缩机构还包括阻挡杆机构,安装于传送链条边缘的壳体内壁上,所述阻挡杆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旋转轴、第二弹簧和阻挡杆,所述阻挡杆可绕其中心的旋转轴旋转,所述阻挡杆的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阻挡杆的另一端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靠近阻挡杆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肥料土投放装置和普通土投放装置均通过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内部相连桶,所述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交接处装有控制门,控制门开关由单片机控制,种子投放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肥料土投放装置相通。
可选的,所述压缩板由压缩底板、空心柱体和第三弹簧组成,压缩底板中心开有一个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支持杆,所述空心柱体缺少一底面,并沿两条母线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与支持杆的厚度一致,第三弹簧一端连接支持杆,另一端连接空心柱体的底圆;所述传送链条嵌在压缩管道内,所述压缩底板的一端通过缓冲弹簧与传送链条相连接。
可选的,在传送链条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时,安装在传送链条上的压缩板随传送链条运动,并在压泵的作用下对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当混合物料的前方碰到压缩阻挡板,开始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实现对混合物料的挤压。
可选的,在混合物料的前方碰到压缩阻挡板时,压缩阻挡板受到阻挡杆的阻拦,阻挡杆因此发生旋转,第二弹簧被拉伸,压缩阻挡板受力逐渐增大最终越过了阻挡杆,之后第一弹簧继续被压缩,压缩阻挡板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培养钵从出料口落下,阻挡杆在第二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压缩阻挡板在第一弹簧的张力作用下越过阻挡杆回到压缩初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以下优点:(1)全机械生产,一次性完成培养钵的压缩,肥料的加注以及种子的播撒,无需后期人工再操作。(2)能实现培养钵主体结实不松散,种子周围土质松弛。(3)适合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减少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的全剖图;
图2为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压缩板自由状态的放大全剖图;
图4为压缩板压缩状态的放大全剖图;
图5为阻挡杆机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制成的培养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种子投放装置;2、旋转轮;3、压缩板;4、压泵;5、链条驱动轮;6、传送链条;7、压缩管道;8、出料口;9、壳体;10、第一弹簧;11、阻挡杆机构;12、压缩阻挡板;13、普通土投放装置;14、肥料土投放装置;15、挡板;
3-1、压缩底板;3-2、支持杆;3-3、缓冲弹簧;6、传送链条;3-4、空心柱体;3-5、第三弹簧。
11-1、复位弹簧;11-2、旋转轴;11-3、第二弹簧;11-4、阻挡杆;17、位于压缩管道边缘的壳体内壁;
16、培养钵;16-1、松散的肥料土、种子存在的地方;16-2、坚实的肥料土;16-3、坚实的普通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和2所示,示意了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包括:壳体9、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普通土投放装置13、传送链条6、压缩管道7和压缩机构,所述的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和普通土投放装置13位于所述压缩管道7上方,并分别用于接收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所述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落入所述压缩管道7内,形成混合物料,所述的混合物料在传送链条6的带动下进行传输,在传送链条6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在传输的同时,所述压缩机构对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将所述混合物料压缩成培养钵,并从出料口落下。本发明的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设计为两路,两路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共用一个传送链条6,提高了效率。
所述的压缩机构包括压泵4、压缩板3和压缩阻挡板12,所述的压泵4安装于壳体内的一侧,所述的压缩板3设置在传送链条6上,所述的压缩阻挡板12通过第一弹簧10与壳体9内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肥料土投放装置14和普通土投放装置13均通过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7内部相连桶,所述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7交接处装有控制门,控制门开关由单片机控制,种子投放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肥料土投放装置14相通。为了视图清晰,所述的控制门未在图中体现。种子投放装置1内设有旋转轮2,便于将种子通过管道送入肥料土投放装置14。
压缩板3与传送链条6连接并随传送链条运动向前压缩泥土(图1中向左运动),传送链条由链条驱动轮5带动。压泵4的三根铁杆支撑着压缩板的压缩底板3-1压缩土壤,直至压缩过程结束撤回,压泵4由控制器控制,使铁杆的运动与传送链条带动压缩板运动保持一致,目的是为压缩过程提供足够的压力,防止仅用传送链条带动压缩板压缩因压力过大拉断链条。
如图3和4所示,示意了压缩板的两种状态。所述压缩板3由压缩底板3-1、空心柱体3-4和第三弹簧3-5组成,压缩底板3-1中心开有一个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支持杆3-2,所述空心柱体3-4缺少一底面,并沿两条母线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与支持杆的厚度一致,第三弹簧3-5一端连接支持杆3-2,另一端连接空心柱体3-4的底圆;所述传送链条6嵌在压缩管道7内,所述压缩底板3-1的一端通过缓冲弹簧3-3与传送链条6相连接。压缩板的底板3-1通过缓冲弹簧3-3与传送链条6相连,缓冲弹簧作用是防止压泵4的铁杆运动与传送链条带动压缩板运动没有完全同步导致拉断传送链条。自由状态下,由于弹簧的张力,压缩板的空心柱体3-4相对于压缩底板3-1凸起,在压缩起始状态,空心柱体3-4存在的空间没有土,而其周围有土,随着压缩进行,空心圆柱体的底面受力增大,弹簧3-5逐渐收缩,最终如图4所示状态。由于空心柱体3-4的存在,培养钵上层中心部位16-1(即种子存放部位)压缩过程中泥土少,压缩后土壤松散适宜种子发芽生长,而不影响培养钵整体的牢固性。
如图5所示,示意了阻挡杆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的压缩机构还包括阻挡杆机构11,安装于传送链条6边缘的壳体内壁上,所述阻挡杆机构11包括复位弹簧11-1、旋转轴11-2、第二弹簧11-3和阻挡杆11-4,所述阻挡杆11-4可绕其中心的旋转轴11-2旋转,所述阻挡杆11-4的一端与第二弹簧11-3连接,第二弹簧11-3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阻挡杆111-4的另一端有复位弹簧11-1,复位弹簧11-1靠近阻挡杆11-4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在压缩初始状态,弹簧11-3、弹簧11-1、弹簧10都处于自由状态。在压缩状态时压缩板3压缩其与阻挡板12之间的泥土,阻挡板受力移动,第一弹簧10被压缩,阻挡杆11-4因阻挡压缩阻挡板12运动发生旋转(图中逆时针),第二弹簧11-3被拉伸,阻挡板受力逐渐增大最终越过了阻挡杆,之后弹簧10继续被压缩,阻挡板继续向左运动,直到培养钵从出料口8落下,阻挡杆11-4在弹簧11-3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阻挡板在弹簧10的张力作用下越过阻挡板回到压缩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复位弹簧的作用是防止阻挡杆在回位过程中旋转角度过大导致第二次压缩过程中阻挡杆无法阻挡到阻挡板。阻挡杆11-4和压缩阻挡板12的作用是在一定压力下阻挡板可以保持近似静止状态使得培养钵可以得到充分挤压。
通过调节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弹力,可以调节培养钵的泥土的松紧度。
如图6所示,示意了由本发明制成的培养钵16,并示意了各个部分的特性了位置,16-1为松散的肥料土、种子存在的地方;16-2为坚实的肥料土;16-3为坚实的普通土。
虽然以上将实施例分开说明和阐述,但涉及部分共通之技术,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看来,可以在实施例之间进行替换和整合,涉及其中一个实施例未明确记载的内容,则可参考有记载的另一个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基于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所述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包括:壳体、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普通土投放装置(13)、传送链条(6)、压缩管道(7)和压缩机构,所述的种子投放装置(1)、肥料土投放装置(14)和普通土投放装置(13)位于所述压缩管道(7)上方,并分别用于接收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所述种子、肥料土和普通土落入所述压缩管道(7)内,形成混合物料,所述的混合物料在传送链条(6)的带动下进行传输,在传送链条(6)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在传输的同时,所述压缩机构对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将所述混合物料压缩成培养钵,并从出料口落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构包括压泵(4)、压缩板(3)和压缩阻挡板(12),所述的压泵(4)安装于壳体内的一侧,所述的压缩板(3)设置在传送链条(6)上,所述的压缩阻挡板(12)通过第一弹簧(10)与壳体内的另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构还包括阻挡杆机构(11),安装于传送链条(6)边缘的壳体内壁上,所述阻挡杆机构(11)包括复位弹簧(11-1)、旋转轴(11-2)、第二弹簧(11-3)和阻挡杆(11-4),所述阻挡杆(11-4)可绕其中心的旋转轴(11-2)旋转,所述阻挡杆(11-4)的一端与第二弹簧(11-3)连接,第二弹簧(11-3)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阻挡杆(11-4)的另一端有复位弹簧(11-1),复位弹簧(11-1)靠近阻挡杆(11-4)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土投放装置(14)和普通土投放装置(13)均通过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7)内部相连桶,所述连通管道与压缩管道(7)交接处装有控制门,控制门开关由单片机控制,种子投放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肥料土投放装置(14)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3)由压缩底板(3-1)、空心柱体(3-4)和第三弹簧(3-5)组成,压缩底板(3-1)中心开有一个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支持杆(3-2),所述空心柱体(3-4)缺少一底面,并沿两条母线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与支持杆的厚度一致,第三弹簧(3-5)一端连接支持杆(3-2),另一端连接空心柱体(3-4)的底圆;所述传送链条(6)嵌在压缩管道(7)内,所述压缩底板(3-1)的一端通过缓冲弹簧(3-3)与传送链条(6)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送链条(6)对混合物料进行传输时,安装在传送链条(6)上的压缩板(3)随传送链条(6)运动,并在压泵的作用下对混合物料进行压缩,当混合物料的前方碰到压缩阻挡板(12),开始克服第一弹簧(10)的弹力,实现对混合物料的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物料的前方碰到压缩阻挡板(12)时,压缩阻挡板(12)受到阻挡杆(11-4)的阻拦,阻挡杆(11-4)因此发生旋转,第二弹簧(11-3)被拉伸,压缩阻挡板(12)受力逐渐增大最终越过了阻挡杆,之后第一弹簧继续被压缩,压缩阻挡板(12)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培养钵从出料口落下,阻挡杆(11-4)在第二弹簧(11-3)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压缩阻挡板(12)在第一弹簧(10)的张力作用下越过阻挡杆回到压缩初始状态。
CN201710635831.X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7278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5831.XA CN107278692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35831.XA CN107278692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8692A true CN107278692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0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35831.XA Pending CN107278692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86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1881A (zh) * 2017-07-26 2017-11-24 中国计量大学 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16210547A (zh) * 2023-03-29 2023-06-0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208Y (zh) * 1996-05-21 1997-06-18 汤意辉 一种高效微型的营养钵成型机
US6053220A (en) * 1999-03-31 2000-04-25 Lo; Kuang-Sheng Volume-based auto seed-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2084792A (zh) * 2010-11-09 2011-06-08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育苗异型钵体成型机构
NL2004103C2 (nl) * 2010-01-18 2011-07-19 Valk Systemen Bvvd Kas met verdraaibare zonnepanelen.
JP2012100545A (ja) * 2010-11-06 2012-05-31 Green Plus Co Ltd 温室屋根の両方向換気窓開閉装置
CN103548432A (zh) * 2013-10-22 2014-02-0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精密育秧播种机的底土压实装置
CN107371881A (zh) * 2017-07-26 2017-11-24 中国计量大学 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07409835A (zh) * 2017-07-26 2017-12-01 中国计量大学 由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制成的培养钵
CN206963454U (zh) * 2017-07-26 2018-02-0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208Y (zh) * 1996-05-21 1997-06-18 汤意辉 一种高效微型的营养钵成型机
US6053220A (en) * 1999-03-31 2000-04-25 Lo; Kuang-Sheng Volume-based auto seed-dispensing apparatus
NL2004103C2 (nl) * 2010-01-18 2011-07-19 Valk Systemen Bvvd Kas met verdraaibare zonnepanelen.
JP2012100545A (ja) * 2010-11-06 2012-05-31 Green Plus Co Ltd 温室屋根の両方向換気窓開閉装置
CN102084792A (zh) * 2010-11-09 2011-06-08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育苗异型钵体成型机构
CN103548432A (zh) * 2013-10-22 2014-02-0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精密育秧播种机的底土压实装置
CN107371881A (zh) * 2017-07-26 2017-11-24 中国计量大学 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07409835A (zh) * 2017-07-26 2017-12-01 中国计量大学 由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制成的培养钵
CN206963454U (zh) * 2017-07-26 2018-02-0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1881A (zh) * 2017-07-26 2017-11-24 中国计量大学 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16210547A (zh) * 2023-03-29 2023-06-0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6210547B (zh) * 2023-03-29 2023-08-2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4685U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206963454U (zh)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
CN105723876B (zh) 播种机
CN107278692A (zh) 一种培养钵自动合成方法
CN107371881A (zh) 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11527812A (zh) 一种基于往复运动使挖坑和播种一体化的智能播种装置
CN107371496B (zh) 一种高效水稻播种机
CN107409835A (zh) 由培养钵自动合成装置制成的培养钵
CN206585911U (zh) 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
CN206136635U (zh) 一种景观植被一体种植设备
CN102577719B (zh) 一种钵苗移栽机联动洒水机构
CN2336548Y (zh) 多用播种机
CN207235402U (zh) 新型的农业播种机
CN206490991U (zh) 玉米精量播种器
CN105723881B (zh) 播种机
CN204887907U (zh) 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
CN204887950U (zh) 一种马铃薯用洒水车
CN202535720U (zh) 一种钵苗移栽机联动洒水机构
CN201015274Y (zh) 多功能人工点播器
CN113330868A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自动播种装置
CN207305319U (zh) 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
CN216313895U (zh) 一种农业工程用小麦播种装置
CN2376709Y (zh) 施肥播种机
CN2836429Y (zh) 手持式肥、种自动点播器
CN115943765B (zh) 多功能烤烟移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e Xiang

Inventor after: Zhao Mingyan

Inventor before: She X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