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6601B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76601B CN107276601B CN201710722826.2A CN201710722826A CN107276601B CN 107276601 B CN107276601 B CN 107276601B CN 201710722826 A CN201710722826 A CN 201710722826A CN 107276601 B CN107276601 B CN 1072766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receiving end
- sub
- transmitting
-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4—Pulse-shaped multi-carrier, i.e. not using rectangular win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用于提高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接收端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接收端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若否,则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以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委会的规定,223-235MHz频段,以25KHz为间隔,分布480个可用频点,供电力,军队,水利等行业使用,所以在223-235MHz频段内存在大量窄带信号,而如果在223-235MHz频段融合有宽带网络,那么宽带网络就经常会受到相邻窄带基站发射的窄带信号的干扰。
现有技术中,在宽窄带融合的系统环境下,接收端采用的是固化带宽的滤波器对宽带信道中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以便滤出干扰。
不过由于系统中窄带干扰信号的数量较多且频率经常会发生变化,接收端的固化带宽的滤波器很难有效滤除干扰,因此现有技术抑制窄带干扰的方法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用于提高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英文全称: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英文简称: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接收端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接收端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否,则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可选地,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包括:
接收端调整滤波器的带宽,接收端包括滤波器,滤波器的带宽与子带的带宽相对应;
接收端按照带宽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可选地,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包括:
接收端获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接收端根据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可选地,接收端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接收端获取第三信号的参数,参数包括信噪比或误码率;
接收端判断信噪比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若否,则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接收端判断误码率是否低于第二阈值;
若是,则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若否,则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端向发射端上报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发射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发射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若指令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发射端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可选地,发射端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包括:
发射端确定信道质量信息与子带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发射端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滤波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AGC调整单元,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发送单元,用于当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可选地,滤波单元包括:
调整子单元,用于调整滤波器的带宽,接收端包括滤波器,滤波器的带宽与子带的带宽相对应;
滤波子单元,用于按照带宽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可选地,AGC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RSSI;
AGC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可选地,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第三信号的参数,参数包括信噪比或误码率;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信噪比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信噪比高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信噪比不高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误码率是否低于第二阈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当误码率低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当误码率不低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接收端设备还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向发射端上报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调整单元,用于若指令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可选地,调整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与子带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发射功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在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中传输,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随后接收端判断该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接收端确认该第三信号不受干扰,若否,接收端会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告知发射端该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没有滤除,进而发射端对发射状态进行调整,这种对每个子带中信号分别进行滤波的方式,提高了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230MHz频段频谱分布示意图;
图2为无线网状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用于提高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223-235MHz频段内,根据国家无线电管委会的规定,223-235MHz频段作为遥测、遥控、数据传输等业务使用的频段,目前主要被能源、军队、气象、地震、水利、地矿、轻工等行业使用,电力专网可使用的40个频点离散分布于223MHz-235MHz频段,每个频点的带宽为25kHz,其中10个单频频点离散不均匀地分布于228MHz-230MHz,15对双频频点离散不等间隔分布于223MHz-228MHz频段和230MHz-235MHz频段,收发频率间隔为7MHz,具体可以参考图1所示截取的某地223-235MHz频谱分布图,如图中“电”代表电力部门所用频点,“军”代表军事部门所用频点,“轻”代表轻工业部门所用频点。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无线网状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互联有多条路径连在一起形成网络,网络有多条路径形成回联,构成一个动态网络,稳固性很好,如果某一个路径失败,可以切换到另外一条路径上,不会造成网络的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分为接收端和发射端两个方面,两个发面对信号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方法:
接收端接收到第一信号后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进行滤除,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
接收端获取发射端发射的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为采用UFMC波形的信号,且该第一信号在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信道中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信道数量不少于两个,每个子带信道的带宽可以统一设定为1MHz,除此之外,每个子带信道的带宽也可以设定为其他值,如2MHz、3MHz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子带信道的带宽也可以不同的值,如子带A带宽为1MHz、子带B带宽为2MHz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可以是在某一个子带中传输的信号,也可以是在多个不同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的集合,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UFMC的基带波形架构,这种波形可以根据实际所使用的连续子载波数进行分组滤波,其中子载波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配置,UFMC的每组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带,每个子带间互不交叠。
302、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接收端获取到发射端发送的第一信号后,会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收端包括滤波器,该滤波器可以包括多个通道以便同时对多个子带进行滤波,第一信号经过滤波器滤波滤除了部分干扰得到第二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该滤波器可以是低通滤波器,除此之外,该滤波器也可是其他种类的滤波器,例如也可以是带通滤波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303、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在接收端对第一信号滤波得到第二信号后,第二信号经过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经过AGC调整使得第二信号获得增益放大,以便得到的第三信号可以达到模数转换器的接收范围并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AGC是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地随信号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方法,AGC是限幅输出的一种,它利用线性放大和压缩放大的有效组合对信号进行调整。当弱信号输入时,线性放大电路工作,保证输出信号的强度,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启动压缩放大电路,使输出幅度降低,也就是说,AGC功能可以通过改变输入输出压缩比例自动控制信号增益的幅度。
304、接收端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305,若否,则执行步骤306。
接收端在得到第三信号后,会对第三信号进行判断以便得知该第三信号是否有效地滤除掉了干扰。
305、接收端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那么接收端可以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306、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指令。
若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那么接收端就会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告知发射端该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可以理解的是,该指令可以是一条确认字符(英文全称:Acknowledgement英文简称:ACK),也可以是多条ACK,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在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中传输,接收端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接收端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随后接收端判断该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接收端确认该第三信号不受干扰,若否,接收端会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告知发射端该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没有滤除,进而发射端对发射状态进行调整,这种对每个子带中信号分别进行滤波的方式,提高了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二、发射端的信号处理方法:
当接收端不能有效地滤除干扰时,发射端需要对信号的发射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发射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
在发射端发射的第一信号到达接收端后,发射端会收到接收端定期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该第一信号为采用UFMC波形的信号,且该第一信号在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信道中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关于第一信号的说明与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说明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信道质量信息具体可以为信噪比,除此之外,还可以其他参数,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全称: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英文简称:RSRP)、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英文全称: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英文简称:RSSI)、误块率(英文全称:BlockErrorRatio英文简称:BLER)或信道质量指示(英文全称: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英文简称:CQI)等,也可以是以上参数的任意组合,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可以是周期性的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也可以是,发射端在某一特定时刻向接收端发送指令来通知接收端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402、发射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获取到接收端发送的指令可以表明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可以理解的是,发射端在收到接收端发送的指令后会反馈相应的指令给接收端。
可以理解的是,该指令可以是一条ACK,也可以是多条ACK,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2与步骤401之间没有固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先执行步骤401,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又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401与步骤402,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403、发射端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若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发射端会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在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的同时抑制干扰信号对发射端所发射信号的影响。
以上分别从接收端和发射端两侧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的描述,下面将接收端与发射端结合起来具体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
501、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第一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为采用UFMC波形的信号,且该第一信号在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出的子带信道中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关于第一信号的说明与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说明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502、接收端调整滤波器带宽。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依据子带的带宽动态调整滤波器的带宽,例如:子带带宽设置的是1MHz,那么接收端也可以调整滤波器的带宽为1MHz,可以理解的是,调整滤波器的带宽并不一定要等于子带的带宽,也可以为大于子带带宽的某一个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收端包括滤波器,该滤波器可以包括多个通道以便同时对多个子带进行滤波,可以理解的是,该滤波器可以是低通滤波器,除此之外,该滤波器也可是其他种类的滤波器,例如也可以是带通滤波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例如该滤波器具体可以是型号为ADRF6510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一对匹配的完全差分低噪声、低失真可编程滤波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每个通道都能够抑制较大的带外干扰信号,同时忠实放大所需信号。
503、接收端对第一信号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经过可调带宽的滤波器的滤波滤除了部分干扰可以得到第二信号。
504、接收端获取RSSI。
本实施例中,RSSI为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具体可以指接收端接收到信道带宽上的接收功率,RSSI的实现是在反向通道基带接收滤波器之后进行的,可以理解的是,RSSI通常作为判断系统干扰的依据。
505、接收端根据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依据获取到的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经过AGC调整使得第二信号获得增益放大,以便得到的第三信号可以达到模数转换器的接收范围并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AGC是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地随信号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方法,AGC是限幅输出的一种,它利用线性放大和压缩放大的有效组合对信号进行调整。当弱信号输入时,线性放大电路工作,保证输出信号的强度,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启动压缩放大电路,使输出幅度降低,也就是说,AGC功能可以通过改变输入输出压缩比例自动控制信号增益的幅度。
506、接收端获取第三信号的参数。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获取到的第三信号的参数可以包括信噪比或误码率,可以理解的是,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参数,例如RSRP、BLER及CQI,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噪比指信号的平均功率与信道中噪声平均功率的比值,信噪比是度量通信系统通信质量可靠性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误码率=错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会发生畸变等,当受到的干扰或信号畸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误码,因此误码率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
507、接收端判断参数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508,若否,则执行步骤509。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判断参数是否达到阈值具体可以是,接收端判断信噪比是否高于第一阈值;也可以是,接收端判断误码率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端需要判断经过滤波和AGC调整得到的第三信号是否已经达到了系统设定的滤除干扰的要求。
508、接收端确定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那么接收端可以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509、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指令。
若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那么接收端就会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告知发射端该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可以理解的是,该指令可以是一条ACK,也可以是多条ACK,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10、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信道质量信息。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可以是周期性的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也可以是,发射端在某一特定时刻向接收端发送指令来通知接收端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信道质量信息具体可以是信噪比,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啊参数,例如RSRP、RSSI、BLER及CQI等,也可以是以上参数的任意组合,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10与步骤502至步骤509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先执行步骤502至步骤509,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10,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11、发射端确定信道质量信息与子带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以CQI作为信道质量信息来进行介绍,发射端先选取上报的CQI值较高的子带,说明该子带还有功率余量,适当降低该子带的发射功率,随后再获取该子带上报的CQI值并记录;接下来发射端再选取上报的CQI值较低的子带,该子带的噪声功率较高,进而提高该子带的发射功率,之后再获取该子带上报的CQI值并记录,发射端不断进行上面关于功率调整的操作以及统计,最终可以得到各子带发射功率与CQI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也可以推算出每个子带中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与CQI的对应关系。
512、发射端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得到每个子带中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与CQI的对应关系,CQI可以与调制与编码策略(英文全称: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英文简称:MCS)及频谱效率相关联,通常可以整理出CQI与频谱效率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频谱效率为单位带宽传输频道上每秒可传输的比特数,单位是bit/s/Hz,该参数可以衡量一个信号传输技术对带宽资源的利用率,频谱效率越高说明信道的传输质量越好。
CQI与MCS及频谱效率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如下表1所示,下表1仅为一个举例,实际应用中,表中的具体数值可以有变化,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表1
MCS等级 | CQI等级 | 频谱效率 |
0 | 2 | 0.2344 |
1 | 0.3057 | |
2 | 3 | 0.377 |
3 | 0.4893 | |
4 | 4 | 0.6016 |
5 | 0.7393 | |
6 | 5 | 0.877 |
7 | 1.0264 | |
8 | 6 | 1.1758 |
9 | 1.3262 | |
10 | 1.3262 | |
11 | 7 | 1.4766 |
12 | 1.6954 | |
13 | 8 | 1.9141 |
14 | 2.1602 | |
15 | 9 | 2.4063 |
16 | 2.5684 | |
17 | 2.5684 | |
18 | 10 | 2.7305 |
19 | 3.0264 |
本实施例中,发射端调整子带的发射功率前会计算得到路损,在发射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确定功率余量即可调功率总量,进而在根据功率余量对存在干扰的子带进行功率提升以抑制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发射端也可以通过降低其他子带功率的方式来获取功率余量,并对存在干扰的子带进行功率提升以抑制干扰,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表1所示,如子带A对应的CQI等级为10,频谱效率为2.7305,子带B对应的CQI等级为5,频谱效率为0.877,其中子带A信道质量较好,子带B存在干扰,如果经测试适当降低子带A的发射功率仍能保证之前的频谱效率,那么就可以降低子带A的发射功率并提高子带B的发射功率,以此类推,这样就提高了整体的频谱效率。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发射端发射的第一信号后,依据每个子带的带宽动态调整滤波器的带宽并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之后接收端获取RSSI并根据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接收端可以获取与第三信号相关的参数并判断该参数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接收端可以认为第三信号不受干扰,若否,则接收端会向发射端发送指令以告知发射端接收端没有有效滤除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此外发射端可以收到接收端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发射端确定信道质量信息与各子带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进而发射端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调整发射功率来抑制干扰,这种对信号的处理方式,提高了抑制窄带干扰方法的灵活性。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滤波单元602、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AGC调整单元603、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判断单元604、用于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605、用于当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发送单元606、用于当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单元601获取到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滤波单元602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AGC调整单元603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随后判断单元604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确定单元605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若否,则发送单元606向发射端发送指令,这种方式提高了抑制窄带干扰的方法的灵活性。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请参与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701、用于用于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滤波单元702、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AGC调整单元703、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判断单元704、用于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705、用于当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发送单元706、用于当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上报单元707、用于向发射端上报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
本实施例中,滤波单元702进一步包括:
调整子单元7021、用于调整滤波器的带宽,接收端包括滤波器,滤波器的带宽与子带的带宽相对应;
滤波子单元7022、用于按照带宽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本实施例中,AGC调整单元703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7031、用于用于获取RSSI;
AGC调整子单元7032、用于根据RSSI对第二信号进行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本实施例中,判断单元704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7041、用于获取第三信号的参数,参数包括信噪比或误码率;
第一判断子单元7042、用于判断信噪比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第一确定子单元7043、用于当信噪比高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确定子单元7044、用于当信噪比不高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或,
第二判断子单元7045、用于判断误码率是否低于第二阈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7046、用于当误码率低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第四确定子单元7047、用于当误码率不低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三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第二获取单元802、用于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调整单元803、用于若指令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请参与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第二获取单元902、用于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调整单元903、用于若指令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本实施例中,调整单元903进一步包括:
确定子单元9031、用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与子带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整子单元9032、用于根据对应关系调整发射功率。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进行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接收端设备10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0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0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042或数据1044的存储介质10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032和存储介质10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0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接收端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0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030通信,在接收端设备1000上执行存储介质10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该中央处理器1022可以根据指令操作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在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对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判断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确认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否,则向发射端发送指令,发射端为发射第一信号的装置,指令用于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接收端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0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0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0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结构。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射端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发射端设备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1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1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142或数据1144的存储介质11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132和存储介质11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1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发射端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1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130通信,在发射端设备1100上执行存储介质11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该中央处理器1122可以根据指令操作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
获取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若指令指示接收端没有完成对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发射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1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发射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1所示的发射端设备结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在所述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所述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所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UFMC的每组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带,每个子带间互不交叠;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所述接收端判断所述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所述接收端确认所述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否,则所述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指令,所述发射端为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装置,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完成对所述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包括:
所述接收端调整滤波器的带宽,所述接收端包括所述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带宽与所述子带的带宽相对应;
所述接收端按照所述带宽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所述第三信号包括:
所述接收端获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RSSI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所述AGC调整得到所述第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判断所述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第三信号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信噪比或误码率;
所述接收端判断所述信噪比是否高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三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信号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或,
所述接收端判断所述误码率是否低于第二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三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信号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获取第一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上报所述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
6.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所述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所述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所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UFMC的每组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带,每个子带间互不交叠;
所述发射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完成对所述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包括:
所述发射端确定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子带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调整所述发射功率。
8.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总线以及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在所述接收端接收范围内的子带中传输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所述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所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UFMC的每组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带,每个子带间互不交叠;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得到第三信号;
判断所述第三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三信号不受干扰;
若否,则向发射端发送指令,所述发射端为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装置,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完成对所述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
9.一种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总线以及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子带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子带用于传输发射端向所述接收端发射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采用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波形的信号,所述子带由预设的宽带信道拆分得到,所述子带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UFMC的每组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带,每个子带间互不交叠;
获取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指示所述接收端没有完成对所述第一信号受到的干扰的滤除,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调整发射状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22826.2A CN107276601B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22826.2A CN107276601B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76601A CN107276601A (zh) | 2017-10-20 |
CN107276601B true CN107276601B (zh) | 2019-12-27 |
Family
ID=60076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22826.2A Active CN107276601B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766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3881B (zh) * | 2019-11-26 | 2022-09-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及网络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7734A (zh) * | 2006-12-22 | 2008-06-25 | 株式会社东芝 | 数字广播接收机 |
CN102231905A (zh) * | 2011-06-20 | 2011-11-02 |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3581447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5379131A (zh) * | 2014-03-11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 |
-
2017
- 2017-08-21 CN CN201710722826.2A patent/CN1072766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7734A (zh) * | 2006-12-22 | 2008-06-25 | 株式会社东芝 | 数字广播接收机 |
CN102231905A (zh) * | 2011-06-20 | 2011-11-02 |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3581447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5379131A (zh) * | 2014-03-11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76601A (zh) | 2017-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04986B1 (en) | Channel measurements in aggregated-spectrum wireless systems | |
US8320836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method | |
CN110800341B (zh) | 用于唤醒信号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
US8654745B2 (en) | Techniqu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mode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EP2645797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elective spectrum assignment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11985513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4066196B (zh) | 确定拉选射频单元rru的方法与设备 | |
EP390581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or signal received power | |
US9985816B2 (en) |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with single carrier reception | |
EP3130083B1 (en) | Multistage combining sub-system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
RU2539355C2 (ru)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качества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ах мобиль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 |
CN107276601B (zh)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射端设备 | |
CN113949471A (zh) | 一种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 | |
WO2002069523A1 (en) | Smart antenna based spectrum multiplexing using a pilot signal | |
CN107534630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9428625B (zh) | 一种小区信号的合并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640899B (zh) | 多载波基站发射机对终端干扰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
CN104581765A (zh) | 一种异频干扰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429123A (zh) |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 |
CN103368588A (zh) | 一种处理基站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097203B (zh) | 信号发送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及便携式监护设备 | |
SE517040C2 (sv) | Förfarande för att estimera grundbruseffektnivåer och inställning av signalstyrketrösklar | |
EP2277273B1 (en) |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rf receiver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 |
WO2024029156A1 (ja) | 測定装置、測定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8075865A (zh) |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4 / F, building C, No. 18, ningshuang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Patentee after: Nanjing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Zone North Zone, No. 9108 Ring Road, Hai Da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