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2880A -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2880A
CN107272880A CN201710279130.7A CN201710279130A CN107272880A CN 107272880 A CN107272880 A CN 107272880A CN 201710279130 A CN201710279130 A CN 201710279130A CN 107272880 A CN107272880 A CN 107272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sor
subregion
eeg signals
us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91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2880B (zh
Inventor
李想
黄帅琪
冯雨思
吴进
吴延凇
范鹏森
赵增辉
魏小红
陈昕
卢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2791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2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2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S4: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操作步骤更符合用户自然的选择反应,能够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发展共有三个阶段,分别为命令行界面交互阶段、图形用户界面交互阶段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命令行界面交互阶段中,计算机的使用者被看做操作员,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一般制作出被动的反应,操作员主要通过键盘输入数据和命令信息,显然,这种人机界面交互方式缺乏自然性。图形用户界面交互阶段,依赖菜单选择和交互构件,但重复性的菜单选择会给用户造成不方便。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是基于语言、手写体、姿势、视线、表情等输入手段的多通道交互,目的是使人能以声音、动作、表情等自然方式进行交互操作。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技术可实现人类利用脑电信号同计算机或其它装置进行通讯,有助于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发展。
在人机交互技术中,需要对光标进行控制。现有的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光标控制方法中,显示器上显示代表不同方向的四个方块,四个方块以不同频率(6-20Hz)闪烁,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进行频谱分析,在线处理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通过比较诱发电位信号频谱峰值,可以判别出用户眼睛注视的方块,从而控制光标移动。该方法对光标的控制需要对用户注视的方块进行多次移动才能将光标移动到目标区域,效率较低。同时该方法中用户的操作步骤与用户的操作习惯有较大的区别,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光标控制方法效率低、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标定位方法,包括:
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S4: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包括:
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 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量为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标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标定位装置,包括:
显示器划分单元,用于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脑电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用于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所述步骤S1-S3包括:
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可选地,所述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 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量为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标控制装置,包括: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鼠标操作按键显示单元,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目标鼠标操作按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标定位、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显示器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频率闪烁,用户注视显示器产生脑电信号,不断分割细化闪烁区域,最终确定光标点选位置,只需要用户目光聚焦即可选择目标,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同时,操作步骤更符合用户自然的选择反应,能够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利用脑电信号进行光标的定位以及文字的输入,与传统的键盘、鼠标输入相比,解放了用户的双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定位方法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原理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进而对光标进行定位。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是当视觉神经受到一个固定频率的视觉刺激时,人的大脑视觉皮层会产生一个连续的与刺激频率有关(刺激频率的基频或倍频处)的响应。当显示器的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时,根据采集的用户注视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可确定用户的注视区。
S1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需要说明的是,脑电信号极其微弱,容易受到周围电磁波干扰,所以需要采用精密的脑电信号采集处理设备采集到精确的脑电信号。用户将脑电采集处理设备(例如Emotivepoc、Emotiv epoc+、Emotiv insight等)戴在头上,用户注视显示器,脑电采集处理设备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
S1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利用DirectX或OpenGL在显示器界面上绘制以指定频率闪烁的区域,根据SSVEP原理,对用户注视闪烁区域而产生的相应脑电信号进行分类(计算机学习并记录用户对于特定闪烁频率的脑电信号),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用户的注视区。
OpenViBE是实时脑电信号分析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高模块化,由C++编写完成,可以轻松地集成和高效地设计脑机接口应用程序。
S14:重复步骤S11-S1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S11-S13记载的步骤确定第一子区域,不断分割细化第一子区域,无需上、下、左、右一步一步移动光标,光标位置根据第一子区域的位置自动确定,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标定位方法,通过显示器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频率闪烁,用户注视显示器产生脑电信号,不断分割细化闪烁区域,最终确定光标点选位置,只需要用户目光聚焦即可选择目标,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同时,操作步骤更符合用户自然的选择反应,能够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利用脑电信号进行光标的定位以及文字的输入,与传统的键盘、鼠标输入相比,解放了用户的双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更准确地完成光标定位,在对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细化之前,将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的倍数进行放大。在实际应用中,可将第一子区域放大至占满整个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预设数量为4。
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对比,邀请志愿者参与测试,确定最科学有效的分割方式及分割次数,保证光标定位方法的合理性及高效性,从人机交互的角度上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将显示器划分为四个子区域,分割次数为6-8次时光标定位的准确性及效率较高。
如图2所示,代表用户眼镜注视的区域,代表光标移动的位置。将显示器等分为四个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脑电采集处理设备采集用户注视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计算机接收到脑电信号后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确定左上角的子区域为用户的注视区;再针对左上角的子区域进行进一步地分割细化,最终完成对光标的定位。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1: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光标点选位置,确定用户在显示器上的操作区域。
S32: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在显示器上显示鼠标左击操作按键、鼠标右击操作按键和鼠标双击操作按键,上述苏北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33: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S34: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调用API对光标点选位置进行点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标控制方法,通过显示器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频率闪烁,用户注视显示器产生脑电信号,不断分割细化闪烁区域,最终确定光标点选位置,只需要用户目光聚焦即可选择目标,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同时,操作步骤更符合用户自然的选择反应,能够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利用脑电信号进行光标的定位以及文字的输入,与传统的键盘、鼠标输入相比,解放了用户的双手。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标控制方法,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不需要发出声音或者作出动作,可帮助特殊人群完成人机交互。普通用户也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标控制方法更方便地完成人机交互。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显示器划分单元41、脑电信号接收单元42、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43和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44,具体地:
显示器划分单元41,用于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脑电信号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43,用于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44,用于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所述步骤S1-S3包括:
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44进一步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43进一步用于:
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量为4。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51、鼠标操作按键显示单元52、目标鼠标操作按键确定单元53和控制单元54,具体地: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51,用于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鼠标操作按键显示单元52,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目标鼠标操作按键确定单元53,用于采用上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控制单元5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标定位、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显示器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频率闪烁,用户注视显示器产生脑电信号,不断分割细化闪烁区域,最终确定光标点选位置,只需要用户目光聚焦即可选择目标,提高了光标的控制效率。同时,操作步骤更符合用户自然的选择反应,能够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利用脑电信号进行光标的定位以及文字的输入,与传统的键盘、鼠标输入相比,解放了用户的双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S4: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包括:
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为4。
5.一种光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标定位方法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6.一种光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划分单元,用于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脑电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用于重复步骤S1-S3,将所述第一子区域进行分割,直到分割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为光标点选位置;
所述步骤S1-S3包括:
S1:将显示器等分为预设数量的子区域,各个子区域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S2:接收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为所述脑电采集处理设备对用户注视所述显示器时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后获得的;
S3: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确定第一子区域为所述用户的注视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将所述第一子区域按照预设倍数进行放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采用脑电信号分析工具OpenViBE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为4。
10.一种光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标点选位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光标点选位置;
鼠标操作按键显示单元,在显示器上显示多个鼠标操作按键,所述多个鼠标操作按键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
目标鼠标操作按键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光标定位装置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鼠标操作按键;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鼠标操作按键对应的操作对光标进行控制。
CN201710279130.7A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72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9130.7A CN107272880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9130.7A CN107272880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880A true CN107272880A (zh) 2017-10-20
CN107272880B CN107272880B (zh) 2019-11-15

Family

ID=6007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9130.7A Active CN107272880B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28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995A (zh) * 2018-01-31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8829245A (zh) * 2018-05-30 2018-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模态脑机交互技术的虚拟沙盘交互控制系统
CN109816406A (zh) * 2019-02-26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物品标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5583A (zh) * 2014-04-28 2014-08-20 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实现针对p300成分的脑机接口界面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4137050A (zh) * 2012-02-22 2014-11-05 西里克斯系统公司 具有分级更新的远程显示
CN104615250A (zh) * 2015-02-11 2015-05-13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二维光标快速控制方法
CN104866164A (zh) * 2014-02-22 2015-08-26 王真 一种基于眨眼信号模式检测实现的人机交互系统与方法
KR20150104781A (ko) * 2014-03-06 2015-09-16 국방과학연구소 뇌전도 및 눈동자 움직임 기반 하이브리드형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5929954A (zh) * 2016-04-19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光标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7050A (zh) * 2012-02-22 2014-11-05 西里克斯系统公司 具有分级更新的远程显示
CN104866164A (zh) * 2014-02-22 2015-08-26 王真 一种基于眨眼信号模式检测实现的人机交互系统与方法
KR20150104781A (ko) * 2014-03-06 2015-09-16 국방과학연구소 뇌전도 및 눈동자 움직임 기반 하이브리드형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3995583A (zh) * 2014-04-28 2014-08-20 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实现针对p300成分的脑机接口界面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4615250A (zh) * 2015-02-11 2015-05-13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二维光标快速控制方法
CN105929954A (zh) * 2016-04-19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光标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995A (zh) * 2018-01-31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8829245A (zh) * 2018-05-30 2018-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模态脑机交互技术的虚拟沙盘交互控制系统
CN108829245B (zh) * 2018-05-30 2019-08-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模态脑机交互技术的虚拟沙盘交互控制系统
CN109816406A (zh) * 2019-02-26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物品标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816406B (zh) * 2019-02-26 2021-01-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物品标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880B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9137B (zh) 一种基于虚拟键盘的文字输入方法及装置
Yu et al. Surfing the internet with a BCI mouse
Grossman et al. Strategies for accelerating on-line learning of hotkeys
US10878619B2 (en) Using perspective to visualize data
Theart et al. Virtual reality assisted microscopy data visualization and colocalization analysis
Z. Allison et al. A four-choice hybrid P300/SSVEP BCI for improved accuracy
Menges et al.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of eye tracking-based interaction: Introspecting and adapting interfaces
Deng et al. Beyond Fitts’s law: a three-phase model predicts movement time to position an object in an immersive 3D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7272880A (zh) 一种光标定位、光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chronic pressure and time constraint on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s and experience
CN107229330B (zh) 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文字输入方法及装置
Cabric et al. A predictive performance model for immersive interactions in mixed reality
Chittaro et al. Selecting menu items in mobile head-mounted displays: Effects of selection technique and active area
Quezada et al. Assessing the target’size and drag distance in mobile applications for users with autism
Tang et al. HeadPager: page turning with computer vision based head interaction
Still et al.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saliency in mobile interface displays
Mo et al. Effect of icon amount and visual density on usability of smartwatches
Kabanda Review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Computer Vision
Choi et al. The use of natural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the perception of vibrotactile stimuli
Cho et al. Effects of feedforward in in-air remote pointing
Yan et al. Research on the generality of icon sizes based on visual attention
Kompaniets et al. GOMS-TLM and Eye Tracking Methods Comparison in the User Interface Interaction Speed Assessing Task
Freitas et al. Pactolo Bar: An Approach to Mitigate the Midas Touch Problem in Non-Conventional Interaction
Jin Influence of icon design style on user’s cognition
Wan et al. Kansei design method based on product narrative design element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