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7251A -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7251A
CN107257251A CN201710301885.2A CN201710301885A CN107257251A CN 107257251 A CN107257251 A CN 107257251A CN 201710301885 A CN201710301885 A CN 201710301885A CN 107257251 A CN107257251 A CN 107257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signal
circuit
crosstalk
deac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1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7251B (zh
Inventor
吕捷
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18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725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38000141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641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7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7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7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7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04B3/487Testing crosstalk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传送数据showtime阶段,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在所述去激活执行状态中,所述收发器将所述收发器连接的线路上被抵消处理之前的信号Xd设置为0,并发送已被设置为0的所述信号Xd被抵消处理之后的信号Xd';所述收发器切换到静默或空闲状态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提出线路去激流程中更新串扰抵消系数,避免在强串扰的场景下,去激活线路导致其他激活线路的串扰残留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是一种在电话双绞线传输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其中G.fast是最新的DSL技术,也称作吉比特DSL,这种技术使用了100M甚至200M的高频段,由于在高频段,串扰十分严重,需要解决,其中串扰包括近端串扰(NearEnd Cross-Talk,NEXT)和远端串扰(Far End Cross-Talk,FEXT)。
G.fast使用时域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技术,使上下行信号在不同的时间点发送,来消除NEXT的影响。而使用矢量化(Vectoring)技术来消除FEXT的影响。
在Vectoring系统中,包括中心局CO端(或者是DPU端,DPU为分布式节点单元的简称,后续中心局端和DPU端统称中心局端)和远端,其中,中心局端包括多个(M个)收发器,远端包括对应的多个(M个)收发器,当下行传输时,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作为发送端,远端的M个收发器作为接收端,每个发送端对应一个接收端。
在下行方向,每个CO端收发器的发送信号在IFFT模块之前会经过一个抵消器Precoder。由于DSL大多采用离散多子载波(DMT)调制技术,最多会使用K个子载波,因此,每个局端收发器(第m个局端收发器)在Precoder之前的信号为xm是一个包含K个子载波的序列。我们标识在第k(k=1~K)个子载波上,第m(m=1~M)个收发器经过precoder之前的发送信号为经过抵消器之后的信号为标识在第k个子载波上,所有M个收发器经过precoder之前的发送信号为xk,经过抵消器之后的信号为x′k,xk和x′k都是一个M行1列的向量,xk和x′k的第m个元素分别是
那么,在第k个子载波上,下行信号传输过程可以写作如下矩阵形式:x'k=Pk.xk
在第k个子载波上M对双绞线的接收信号向量yk可以写作如下矩阵形式:yk=Feqk.(Hk.Pk.xkk),当Feqk.Hk.Pk等于M*M的单位矩阵IM时,所有的串扰得到抵消(每个线路的接收信号只和自身信号有关,和其他信号无关)。
其中,Pk是在第k个子载波上的预编码矩阵,大小为M*M,实现预编码矩阵功能的模块是抵消器,这个模块也是Vectoring系统功能实现的模块。
Hk是在第k个子载波上M对双绞线上的信道矩阵,矩阵大小为M*M
Feqk是在第k个子载波上M对双绞线的FEQ矩阵,这个矩阵大小为M*M,是一个对角矩阵。FEQ的作用是把接收信号恢复成发送信号。下行FEQ在接收端收发器xTU-R中实现。Feqk的理论值为Hk对角线的倒数。
γk是在第k个子载波上M个接收器的噪声向量,这个向量大小为M*1。
在上行方向,接收信号向量Y经过抵消矩阵,产生抵消后的接收信号Y’。公式可以写为
y'k=Feqk.Wk.(Hk.xkk)
其中Wk是上行串扰抵消矩阵;
现有系统的预编码矩阵获取方法为,在Sync Symbol发送导频训练信号,矢量化控制实体(Vectoring Control Entity,VCE)通过导频,估计出信道矩阵Hk,或者归一化的信道矩阵Heq k(归一化信道矩阵Heq k等于Feqk.Hk,是一个对角线全等于1的矩阵),把Hk和Heq k统称为信道矩阵。其中,发送端TU(Transceiver Unit收发器单元)在sync symbol发送的信号通常为正交导频序列(Pilot Sequence,PS)信号,同时接收端TU接收误差采样(ErrorSample,ES),通过ES和PS,可以估计得到信道矩阵Heq k。训练出信道矩阵Heq k后,采用求逆或者近似求逆的方法,可以获得抵消矩阵P或W为计算抵消矩阵的模块为VCE。
关于G.fast的数据符号(Data Symbol)和同步符号(Sync Symbol)说明如下:
G.fast数据发送单位包括Symbol,TDD Frame和SuperFrame。G.fast采用上下行时分方式发送,每个TDD Frame长度为36个Symbol,其中35个数据Symbol,用时分方式发送上下行数据,因此,上下行Symbol的个数总共为35,每个TDD Frame中,前面的部分发下行Symbol,后面部分发送上行Symbol,另外一个Symbol是上下行发送的空隙,不发送信号。8个TDD Frame组成一个超帧,因此,一个超帧长度为288个Symbol,其中有280个信号Symbol,280个信号symbol中,有一个上行Sync symbol和一个下行sync symbol,只调制PS或者OLR控制信号。其他的信号278symbol为data symbol,传送用户数据。
考虑到节能环保,以及满足远端供电的能耗要求,需要尽量降低收发器的功耗。目前DSL领域有一种非连续模式节能(Discontinue Mode for Power Saving,DMPS)技术。其主要方案是当没有业务数据时,关闭数字前端(Digital Front End,DFE)处理模块和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处理等。数字前端DFE处理模块比如傅里叶变换FFT和反傅里叶变换IFFT模块。模拟前端AFE处理模块比如数模转换ADC/DAC模块和线路驱动模块。让这些模块停止工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能耗。
关闭了部分线路的模拟前端,相当于将这些线路的下行预编码的输出信号置零,或者将上行抵消器的输入信号置零。置零后将对Vector抵消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行举例如下:
在正常传输时,包含预编码器的整体信道是三个矩阵的乘积Feqk.Hk.Pk,该乘积为单位矩阵,所以串扰得到完全抵消。
如果突然关闭某些线路模拟端信号,相当于将Pk中与关闭的某些线路的对应行置零。假设关闭的线路集合索引号为d(deactive),未关闭的线路索引号集合为a(active),那么关闭后的信道为:
其中,Pk a是预编码矩阵中和激活线路对应的行,Pk d是预编码矩阵中和关闭线路对应的行。
关闭d集合的线路后,在最终线路上产生的误差(相对于单位阵I的差别)是这个误差并不是对角阵,将产生较严重的残留串扰,影响所有激活线路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解决残留串扰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激活线路的索引,计算出激活线路a的子矩阵的逆矩阵。具体实现是:
假设整个信道矩阵H的逆矩阵P表示为那么H的a索引子矩阵的逆可以表示为:
这种精确计算方法需要对子矩阵Pdd求逆,由于G.fast的符号率是48kHz,每个符号仅21微秒,在21微秒的时间完成求逆计算几乎不可能。
进一步为了规避求逆计算,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一些近似的信号补偿的方法,例如:
精确补偿理论公式如下,但是精确补偿面临求逆复杂度的问题。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可以对Pdd的求逆操作进行近似。
其中Ddd是只包含Pdd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Bdd是只包含Pdd非对角元素的对角线为0的矩阵。由于Ddd是对角阵,所以求逆只是对对角元素求倒数,计算量很小,而且这个计算可以事先完成。所以,近似补偿的下面公式计算量不算太大,基本可以完成。
在低功率发送状态,要求最大可能关闭收发器以省电,所以,如果要去激活端口,也需要尽快关闭收发器的模拟前端。
现有VDSL2Vectoring系统,在去激活时,不需要更新Vectoring系数。
线路从激活状态L0/L2变为L3状态的去激活流程中,双方收发器协商好了就进行状态切换。
但是现有去激活流程仅仅适用于弱串扰场景,即信道矩阵H严格对角占优的场景(H的非对角元素远小于对角元素)。假设当前Vectoring系统中总共m条线路,其中保持激活的线路为a条,去激活的线路为d条。
那么,去激活之前,a条线路的信号会通过线路d发出去。公式写成:
去激活之后,d条线路的模拟前端被关闭,d条线路的预编码后的信号Xd'已经发送不出去,导致红色的部分信号不能发出去,(信号Pda.Xa的含义是:a条线路的信号经过预编码P后,由d发送出去的信号)。由于信号Pda.Xa没有发出去,将导致线路a之间的串扰没有被完全抵消,使a条线路的性能下降。
当VDSL2场景时,串扰较弱,H强对角占优,所以P也是强对角占优的。Pda的幅度很小,这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到了超高频DSL,串扰非常强,Pda幅度明显增大,误差已经不可忽略不计,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同理、关闭d的模拟端,也会导致上行信号关闭,引起激活的线路之间的串扰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强串扰的场景下,去激活线路导致其他激活线路的串扰残留问题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通过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该方法包括:
所述M个收发器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息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同时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模拟前端;
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Xa'。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包括:
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的继续接收上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
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包括:
利用所述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的误码个数或者误码持续时间超过设定阈值;
或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命令;
或线路中断或设备断电。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为导致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发生变化的去激活事件时,重新估计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并利用重新估计的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信道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获取用于更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包括:
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的线路进入非工作状态包括: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所述远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中心局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和一个抵消器,其中通过所述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该系统包括:
所述收发器,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抵消器,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息的状态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同时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模拟前端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所述抵消器还用于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Xa'。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的继续接收上行信号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所述抵消器还用于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抵消器还用于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两个,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系统中,将收发器状态变化和串扰强抵消矩阵更新相结合,避免去激活的收发器信号对Vector系统其他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将收发器状态变化过程和非连续模式进行结合,在非连续模式下更快的关闭收发器模拟前端AFE端进行省电的同时,避免去激活的收发器信号对Vector系统其他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下行方向的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第一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下行方向的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第二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上行方向的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第一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上行方向的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第二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通过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所述M个收发器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去激活执行状态是指:正在执行去激活流程的状态。
触发状态迁移可以是收发器满足重训练规则,也可以是用户控制触发,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则出发状态迁移:
A,利用所述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的误码个数超过设定阈值;例如,当TU-O(局端收发器,位于设备侧的收发器),或者TU-R(远端收发器,位于用户侧)检测到严重的误码,影响链路正常运行时,会发起去激活请求。
B,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命令;例如,用户通过命令行,网管,或者其他方式下发去激活命令。
C,DSE事件,例如线路中断或设备断电;例如在用户侧(TU-R)关电,或者用户线路在任何一个接口被断开。这种事件会被TU-O检测到,从而发起去激活请求。
步骤102,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有些去激活场景(例如DSE或去激活后阻抗匹配发生变化),部分发生了去激活以后,剩余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会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Haa-new进行重新估计。并且为了避免给给VCE带来的不必要的繁忙,我们可以判断去激活是否会导致其它线路间信道变化。
如果去激活可能导致其他线路信道变化,则进行后续信道更新以及重新更新抵消矩阵的操作。否则结束流程。
通常,DSE(Disorderly Leaving Event非正常关闭事件)方式去激活会导致信道变化,所以TU-O或VCE可以进行判断,如果是DSE导致的去激活,则需要更新激活线路之间的信道,获取Haa-new并根据Haa-new更新串扰抵消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的线路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最优化的方式可以是: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所述远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中心局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如果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通过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具体的使用情况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步骤201,收发器处于showtime状态时,状态迁移被触发,进入去激活流程;其中,去激活流程具体是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
步骤202,获取(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Vector系数);
其中,所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是指:更新(M-N)条激活线路两两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例如原来10个线路,去激活2个,还剩8个。那么更新的系数是一个大小8*8的矩阵P,P12是2对1的系数,P13是3对1的系数….P21是1对2的系数,P23是3对2的系数。
步骤203,当系数更新完毕以后,去激活的线路进入空闲状态(L3状态),去激活完毕。
当然,具体实施时,步骤202和步骤203可以调换顺序,可以先将收发器设置为静默或空闲状态,然后更新系数。
在本发明实例中,更新系数的计算由矢量化控制实体(Vectoring ControlEntity,VCE)完成,仅当收发器获取VCE更新完系数以后,去激活的线路才能进入空闲状态。
在发起去激活请求时,VCE可能正处于繁忙状态(例如,当前的系数更新还未完成),遇到这种情况,VCE可能采取下面处理方式中的一种实现系数更新:
1)拒绝收发器的去激活请求,此时收发器返回L0状态,或者处于一个特殊的deactivating状态;
2)VCE延迟响应收发器的请求,等处理完当前事务以后,再按照收发器的请求进行系数更新操作,操作完毕以后再通知收发器。在等待VCE响应所述去激活请求期间,收发器一直位于去激活流程中等待。
VCE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更新系数,可以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其中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
方法一、利用去激活之前的H矩阵获取更新系数:
去激活之前的H矩阵可以表示为:则对应的(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抵消矩阵Paa-new(即更新系数)可以通过公式:Paa-new=Haa -1得到。
方法二、利用去激活之前的P矩阵获取更新系数:
去激活之前的完整P矩阵可以表示为则对应的(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抵消矩阵Paa-new(即更新系数)可以通过公式:得到。
方法三、利用去激活之前的H和P矩阵获取更新系数:
(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抵消矩阵Paa-new(即更新系数)可以通过公式:Paa-new=Paa+Paa.Had(I-Pda.Paa)-1.Pda.得到,其中,I是一个单位矩阵。
方法四、有些去激活场景(例如DSE或去激活后阻抗匹配发生变化),部分发生了去激活以后,剩余线路之间的信道会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Haa-new进行重新估计。重新估计激活线路之间的H矩阵,并用新估计的矩阵获取更新系数:
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为导致中心局端与远端之间的信道发生变化的去激活事件时,重新估计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并利用重新估计的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信道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VCE通知激活的线路重新采集Error sample,并用新的Error Sample估计新的信道Haa-new
然后对Haa-new求逆得到Paa-new或Waa-new
通过公式Paa-new=Haa-new -1获得(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抵消矩阵Paa-new(即更新系数)。
上述更新系数获取都是以下行串扰抵消矩阵P举例,在具体应用中因为上行串扰抵消矩阵Waa-new更新的原理和下行一样,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以下分别对上行实现、下行实现、节能和非节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法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去激活流程中下行方向的第一种具体实现可以是:
其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息的状态;
因为N个收发器的具体执行步骤都相同,所以以下实现步骤中都是以单个的收发器为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301,关闭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Xd为0),并保持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后的信号Xd'的继续发送;继续发送Xd'则对应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AFE需要继续保持打开;
步骤302,更新激活线路之前的串扰抵消矩阵Paa-new
步骤303,关闭去激活线路对应的局端收发器TU-O,TU-O变为静默或者空闲状态,由于全部关闭,此时Xd和Xd'全部为0去激活流程执行完毕,线路进入空闲状态(L3状态)。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去激活流程中下行方向的第二种具体实现可以是:
由于实施例三要求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AFE一致保持打开,因此,整个去激活过程中能耗较高,为了降低去激活过程中的能耗,可采用下面这种方法。其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同时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模拟前端;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Xa'。具体实现包括:
步骤401,关闭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同时关闭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模拟前端。模拟前端的关闭,对应的抵消后的信号Xd'的信号也不能发送出去,Xd和Xd'都为0。
此时,为了避免剩余线路的抵消信号的误差,需要对Xa'进行补偿,补偿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用背景技术介绍的补偿方法。可以利用去激活线路的序号,使用公式对Xa'进行补偿;
步骤402,获取激活线路之前的串扰抵消矩阵Paa-new
步骤403,系数更新完毕以后,去激活流程进行完毕,去激活的线路进入空闲状态(L3状态)。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去激活流程中上行方向的第一种具体实现可以是:
其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包括: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的继续接收上行信号。
步骤501,局端收发器TU-O通知远端收发器TU-R关闭发送信号;
步骤502,TU-R关闭发送信号;
步骤503,确认TU-R关闭发送信号后,应用更新系数Waa-new(即利用更新系数Waa-new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认TU-R关闭发送信号:
A,TU-R收到关闭命令后,向TU-O发消息回应。并在消息后的确定时间点关闭发送信号。TU-O收到TU-R的关闭回应后,确定TU-R关闭发送信号的关闭时间。
B,TU-R收到关闭命令后,直接关闭信号。TU-O启动信号检测,发现TU-R的发送信号消失,即可确认TU-R关闭。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Disorderly shutdown event,DSE非正常关闭事件),由于TU-R断电,或者用户线被切断,TU-O已经无法和TU-R通信。此时,上行去激活流程直接确认TU-R关闭发送信号,TU-O通过检测确定TU-R已经不在位,进行后续的步骤。
步骤504,系数更新完毕以后,关闭整个TU-O,去激活流程完毕。
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去激活流程中上行方向的第二种具体实现可以是:
其中,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
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上述实施例五所提供的方法中,直到系数更新完毕以后,线路才能关闭。这样不利于节能,本实施例的方法提供一种节能方式,具体实现为:
步骤601,局端收发器TU-O通知远端收发器TU-R关闭发送信号;
步骤602,TU-R关闭发送信号;
步骤603,确认TU-R关闭发送信号后,关闭去激活线路的TU-O的模拟前端;
此时,由于模拟前端关闭,去激活线路进入抵消器的信号Yd已经不可获取,全为0。所以关闭TU-O模拟前端的同时,必须对激活线路的抵消后信号Ya'进行补偿,来避免剩余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
补偿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用背景技术介绍的补偿方法。可以利用去激活线路的序号,利用公式对Ya'进行补偿。
步骤604,应用更新系数Waa-new(即利用更新系数Waa-new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
步骤605,系数更新完毕以后,去激活流程完毕,去激活的线路进入L3(空闲)状态。
如图7所示,根据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和一个抵消器,其中通过所述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所述收发器701,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M条线路中的N条线路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抵消器702,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抵消器702还用于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在去激活流程中下行方向所述收发器切换到的去激活执行状态具体实现可以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下行普通模式:
所述收发器701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息的状态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方式二、下行节能模式:
所述收发器701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信号Xd,同时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对应的模拟前端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所述抵消器702还用于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Xa'。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在去激活流程中上行方向所述收发器切换到的去激活执行状态具体实现可以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上行普通模式:
所述收发器701保持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的继续接收上行信号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方式二、上行节能模式:
所述收发器701关闭N条线路中每条去激活线路的模拟前端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所述抵消器702还用于对(M-N)个激活线路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系统中,将收发器状态变化和串扰强抵消矩阵更新相结合,避免去激活的收发器信号对Vector系统其他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将收发器状态变化过程和非连续模式进行结合,在非连续模式下更快的关闭收发器模拟前端AFE端进行省电的同时,避免去激活的收发器信号对Vector系统其他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传送数据showtime阶段,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在所述去激活执行状态中,所述收发器将所述收发器连接的线路上被抵消处理之前的信号Xd设置为0,并发送已被设置为0的所述信号Xd被抵消处理之后的信号Xd′;
所述收发器切换到静默或空闲状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消处理是由抵消器执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号Xd′具体为打开收发器中的模拟前端AFE保持发送所述信号Xd′。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保持接收上行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中的模拟前端AFE保持接收上行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生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所述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包括:
利用所述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的误码个数或者误码持续时间超过设定阈值;
或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命令;
或线路中断或设备断电。
8.如权利要求1、2、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去激活执行状态中,更新所述抵消处理的系数。
9.一种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在传送数据showtime阶段,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去激活执行状态中,将所述收发器连接的线路上被抵消处理之前的信号Xd设置为0,并发送已被设置为0的所述信号Xd被抵消处理之后的信号Xd′单元;以及
用于切换到静默或空闲状态状态的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执行状态指令是在传送数据showtime阶段,发生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时进行切换的。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包含模拟前端AFE,所述AFE保持发送所述信号Xd′。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FE保持接收上行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包括:
利用所述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的误码个数或者误码持续时间超过设定阈值;
或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命令;
或线路中断或设备断电。
CN201710301885.2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257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1885.2A CN10725725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1413.5A CN104641566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CN201710301885.2A CN10725725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413.5A Division CN104641566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7251A true CN107257251A (zh) 2017-10-17
CN107257251B CN107257251B (zh) 2021-01-15

Family

ID=6003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1885.2A Active CN10725725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725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568A1 (en) * 2007-08-17 2009-02-19 Wen Xu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45841A (zh) * 2008-07-08 2010-02-10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节能联网方法和节能联网系统
US20120195183A1 (en) * 2011-01-28 2012-08-02 Nuzman Carl J Multiplicative updating of precoder or postcoder matrices for crosstalk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07009A (zh) * 2010-06-01 2013-01-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Dsl向量化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568A1 (en) * 2007-08-17 2009-02-19 Wen Xu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45841A (zh) * 2008-07-08 2010-02-10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节能联网方法和节能联网系统
CN102907009A (zh) * 2010-06-01 2013-01-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Dsl向量化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195183A1 (en) * 2011-01-28 2012-08-02 Nuzman Carl J Multiplicative updating of precoder or postcoder matrices for crosstalk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7251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566B (zh)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JP6657316B2 (ja) ディストリビューションポイントからの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低電力モード
EP303281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non-vector line
CN103004099B (zh) 一种降低数字用户线路干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54275B (zh) 一种dsl系统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96149B (zh) 线路初始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272819A (zh) 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729093B (zh) 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302359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ing line pairs, and system
CN106797273B (zh)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79134A (zh) 一种dsl系统中抵消线路串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31296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crosstalk for sets of lines
CN107257251A (zh) 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
US20180041246A1 (en) Line grouping for crosstalk avoidance
CN104170338A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5009472B (zh) 功率控制方法、收发器、矢量化控制实体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