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9159B - 一种智能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9159B
CN107249159B CN201710696616.0A CN201710696616A CN107249159B CN 107249159 B CN107249159 B CN 107249159B CN 201710696616 A CN201710696616 A CN 201710696616A CN 107249159 B CN107249159 B CN 107249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agnet
shell
sound box
spli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6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9159A (zh
Inventor
张金国
唐明军
董学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66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9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9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音箱,包括:第一分体,所述第一分体的壳体上具有弧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上的第二分体,所述第二分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分体能够在所述弧面结构上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音箱,在用户需要观看显示信息或对显示屏进行操作时,可以令显示屏进行移动,以取代人体的移动,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音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智能音箱作为其中的一类产品广受大众欢迎。现有的一些智能音箱,其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不仅可以用于显示相关信息,而且通过触控显示屏还可以实现智能音箱工作模式的切换。但是,现有智能音箱的显示屏都是固定设置在智能音箱的壳体上,用户在观看显示信息或者进行触控操作时,都需要移动至显示屏的对面,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音箱,通过对现有智能音箱机构的改进,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该智能音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音箱,包括:
第一分体,所述第一分体的壳体上具有弧面结构;
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上的第二分体,所述第二分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分体能够在所述弧面结构上移动。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所述第一分体为能够播放声音的放音本体,并且所述放音本体的壳体包括底壳和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半球形顶壳,所述弧面结构为所述顶壳的部分结构。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的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并能够在所述顶壳内壁上移动的第一磁铁;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分体内,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驱动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
由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相交而成型的十字件;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十字件的支架;
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十字件在所述支架上转动的第一电机;
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将所述第一磁铁抵接在所述顶壳内壁上的第一连接件。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所述支架为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架;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件。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驱动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
连接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且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架的第一部分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架围绕竖直轴线进行圆周运动;
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围绕所述第二电机的水平轴线进行圆周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工作的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麦克阵列电路板,并且所述顶壳上开设有允许声音进入到所述第一分体内的进声孔。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环形底座,并且所述环形底座上开设有出声孔,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喇叭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所述出声孔传播至所述第一分体的外侧。
优选的,上述智能音箱中,所述第二分体包括:
与所述顶壳接触并为半球形的主壳体,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
环形的副壳体,所述显示屏固定在所述副壳体上;
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重力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音箱,将其设置为分体结构,即令其主要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弧面结构,第二分体设置在第一分体上,并能够在弧面结构上移动,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二分体上的显示屏的移动。用户在使用该智能音箱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观看显示屏上显示的相关信息,或者需要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时,用户无需步行移动,而是可以令设置有显示屏的第二分体相对于第一分体进行移动,以使显示屏移动至面向用户的位置,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音箱,在用户需要观看显示信息或对显示屏进行操作时,可以令显示屏进行移动,以取代人体的移动,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音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分体的轴测分解图;
图4为第一分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设置有另一种驱动机构的第一分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第二分体的轴测分解图;
图7为第二分体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图7中:
1-第一分体,2-第二分体,3-显示屏,4-底壳,5-顶壳,6-第一磁铁,7-第二磁铁,8-十字件,9-支架,10-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第一连接件,13-连接架;14-第二连接件,15-麦克阵列电路板,16-进声孔,17-环形底座,18-出声孔,19-喇叭,20-主壳体,21-副壳体,22-重力传感器;
121-连杆,122-U型件,131-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音箱,通过对现有智能音箱机构的改进,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该智能音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音箱,与现有智能音箱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其由原有的一体结构改进为分体结构,并且还令不同的分体之间能够相对移动,改进后的智能音箱具体包括:第一分体1;设置在第一分体1上的第二分体2,第二分体2上设置有显示屏3,并且第二分体2能够在第一分体1上移动。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各自所包括的部件,可以有多种组合方案,例如第一分体1仅为一个支撑壳体,智能音箱的其他部件全部设置在第二分体2中,或者第二分体2中仅设置显示屏3,智能音箱的其他部件均设置在第一分体1中,还可以在两者中分别设置智能音箱的部分部件等。此外,为了提高移动的平稳性、顺畅性以及显示屏角度改变的多样性,优选令第一分体1的壳体上具有弧面结构,而第二分体2则设置在弧面结构上,以使第二分体2能够沿弧形轨迹移动。
当用户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智能音箱时,如果需要观看显示屏3上显示的相关信息,或者需要对显示屏3进行触控操作时,可以控制第二分体2在第一分体1上移动,使得设置在第二分体2上的显示屏3移动至面向用户的位置,而用户则无需步行移动,即通过显示屏3的移动来代替人体的移动,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给用户提供了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音箱中,优选第一分体1为能够播放声音的放音本体,并且放音本体的壳体包括底壳4和设置在底壳4上的半球形顶壳5,前述的弧面结构为此顶壳5的半球形结构的一部分,即令第二分体2可移动的设置在顶壳5上,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之所以优选第一分体1为设置有放音部件的放音本体,是因为放音部件为智能音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为了保证其工作稳定性,以及声音播放的效果,优选将其设置在固定不动的第一分体1中。而优选顶壳5为半球形,则能够使得整个顶壳5的各个部分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滑弧面,不仅能够提高第二部分132在其上的移动稳定性,而且相对于具有棱线的壳体而言,能够更加平稳的实现显示屏3显示角度的改变,并且还可以令显示屏3具有更大的角度调整范围,所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如图2所示,连接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顶壳5的内壁上,并能够在顶壳5内壁上移动的第一磁铁6;固定设置在第二分体2内,与第一磁铁6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7。当第一磁铁6移动时,由于吸引力的存在,使得第二磁铁7能够随同第一磁铁6移动,又由于第二磁铁7固定在第二分体2上,所以第二磁铁7的移动又可以带动第二分体2的移动,进而通过第一磁铁6的移动,实现了第二分体2在第一分体1上的移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优选连接机构为相互吸引的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是因为其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结构较为简单,并且使得第二分体2在第一分体1上移动的范围较大,令智能音箱的工作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无需在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的表面设置其他的机械连接结构,保证了智能音箱的整体美观性。当然,在不考虑上述因素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实现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的移动连接,例如滑轨滑块、机械臂等。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相对移动时的平稳性和顺畅性,还优选在第二分体上设置有围绕第二磁铁7的多个滚珠,以通过滚动摩擦来代替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之间的滑动摩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驱动第一磁铁6在顶壳5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由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相交而成型的十字件8;固定设置在底壳4上,并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用于支撑十字件8的支架9;设置在支架9上,用于驱动十字件8在支架9上转动的第一电机10;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将第一磁铁6抵接在顶壳5内壁上的第一连接件12(在本结构的驱动机构中,仅包括一个连接件,但为了便于与后续提到的另一种驱动机构的连接件进行区分,所以将本结构中的连接件称为第一连接件,另一种驱动机构中的连接件则称为第二连接件)。上述驱动机构中,支架9设置在最底部,用于支撑其他部件,转动的设置在支架9上的十字件8,能够在第一电机10的驱动下,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即在图4的视角中,通过转动方式实现十字件8及连接在其上的第一连接件12和第一磁铁6在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件12还能够在第二电机11的驱动下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即在图4的视角中,通过转动方式使第一连接件12及其上的第一磁铁6也能够实现前后方向上的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第一磁铁6既能够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又能够实现前后方向上的往复移动,所以在上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第一磁铁6在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同时还沿前后方向移动,就能够实现第一磁铁6在整个半球形的顶壳5上的移动,以使随同第一磁铁6移动的第二分体2能够移动至顶壳5的各个部位上,从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位置调节需求。
优选的,在上述驱动机构中,令支架9为与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架,同时还令第一连接件12包括连接第一磁铁6的连杆121,以及与连杆121连接并与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件122,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的选择,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各部件之间的联动,所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
此外,除了上述设置方式以外,驱动第一磁铁6在顶壳5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可以为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令驱动机构包括(如图5所示):连接架13,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固定设置在底壳4上的第一电机10,此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连接架13的第一部分131连接,以使第一电机10能够驱动连接架13围绕竖直轴线做圆周运动;设置在连接架13的第二部分132上的第二电机11,此第二电机1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即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连接件14,该第二连接件14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并能够通过第二电机11的驱动,围绕第二电机11的水平轴线做圆周运动,并且第二连接件14的另一端与第一磁铁6连接。此结构的驱动机构,其工作原理与前一种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相同,但各部件的结构及设置位置不尽相同,具体的是:令第一电机10固定设置在了底壳4上,使其成为整个驱动机构的支撑部件,而连接在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上的连接架13,作用与十字件8相同,优选此连接架13整体呈L型,其相互垂直的两部分即为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当第一部分131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时,在第一电机10输出轴的带动下,能够实现连接架13围绕竖直轴线的转动,在图5的视角上来看,就能够使得连接架13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由于第二电机11设置在第二部分132上,所以在连接架13左右移动的同时,第二电机11也实现左右移动,并且在设置第二电机11时,使其输出轴水平设置,即令输出轴与第一部分131平行,当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时,连接在第二电机11输出轴上的第二连接件14会围绕水平轴线进行转动,在图5的视角上来看,则实现了第二连接件1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往复移动,由于第一磁铁6连接在第二连接件14上,所以实现了第一磁铁6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同时往复移动。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4的作用与第一连接件12的作用相同,并优选第二连接件14为直杆。
进一步的,令智能音箱还包括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1工作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音箱的智能化程度,本实施例还优选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1的启停以及转动方向,从而对第二分体2的移动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此控制器可以是智能音箱中原有的控制器(如果使用原有的控制器,则在原有控制器上增设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1的程序),也可以在智能音箱内增设专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1工作的独立控制器。此外,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1的工作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设置在壳体上的控制按钮进行手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分体1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麦克阵列电路板15,并且顶壳5上开设有允许声音进入到第一分体1内的进声孔16,如图3-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音箱的智能化,本实施例还优选令智能音箱可以通过声音实现控制,具体的是在第一分体1内设置麦克阵列电路板15,此麦克阵列电路板15上的麦克阵列,为一组位于空间不同位置的全向麦克风按一定的形状规则布置形成的阵列,其能够对空间传播的声音信号进行空间采样,采集到的信号包含了声音源(即人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从而使得人员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发出声音指令,使显示屏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向人体所在的方向,令人员不仅无需移动至显示屏3的对面而且也无需靠近智能音箱,便能够实现对显示屏3的控制,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具体的,优选底壳4上设置有环形底座17,并且环形底座17上开设有出声孔18,设置在底壳4上的喇叭19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出声孔18传播至第一分体1的外侧,如图1-图5所示。因为播放声音的音效也为评价智能音箱工作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音箱的整体工作性能,设置了上述结构,使得智能音箱的音效能够得到提高。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音箱中,令第二分体2包括:与顶壳5接触并为半球形的主壳体20,第二磁铁7固定在主壳体20的内壁上;能够与主壳体20连接的环形的副壳体21,显示屏3固定在此副壳体21上;固定设置在主壳体20的内壁上,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重力传感器22。本实施例中,令第二分体2的主壳体20也为半球形,从而使得第一分体1和第二分体2均为半球形,如图1和图2所示,进而使得两者实现球面接触,不仅便于第二分体2的移动,而且令智能音箱的结构较为新颖,美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在第二分体2上还增设了重力传感器22,此重力传感器22可以调整显示屏3显示画面的角度,使显示画面始终保持水平,以方便用户的观看。具体的,重力传感器22采用压电效应原理,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通过重力传感器22测量由于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可以计算出第二分体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值,再根据此倾斜角度值,通过控制器调节显示屏3上的显示画面,就能够使显示画面实时保持水平。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智能音箱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体,所述第一分体的壳体上具有弧面结构;
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上的第二分体,所述第二分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并且所述第二分体能够在所述弧面结构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为能够播放声音的放音本体,并且所述放音本体的壳体包括底壳和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半球形顶壳,所述弧面结构为所述顶壳的部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的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并能够在所述顶壳内壁上移动的第一磁铁;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分体内,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
由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相交而成型的十字件;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十字件的支架;
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十字件在所述支架上转动的第一电机;
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将所述第一磁铁抵接在所述顶壳内壁上的第一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为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架;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的U型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顶壳的内壁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包括:
连接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且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架的第一部分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架围绕竖直轴线进行圆周运动;
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围绕所述第二电机的水平轴线进行圆周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工作的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麦克阵列电路板,并且所述顶壳上开设有允许声音进入到所述第一分体内的进声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环形底座,并且所述环形底座上开设有出声孔,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喇叭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所述出声孔传播至所述第一分体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包括:
与所述顶壳接触并为半球形的主壳体,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
环形的副壳体,所述显示屏固定在所述副壳体上;
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的重力传感器。
CN201710696616.0A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智能音箱 Active CN107249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6616.0A CN107249159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智能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6616.0A CN107249159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智能音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9159A CN107249159A (zh) 2017-10-13
CN107249159B true CN107249159B (zh) 2023-08-08

Family

ID=6001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6616.0A Active CN107249159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智能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9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1030B (zh) * 2018-10-29 2024-05-1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显示音箱、设备
CN111031414B (zh) 2019-11-15 2021-06-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设备的控制方法、音频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013000063U1 (de) * 2013-06-17 2014-09-24 Atake Digi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Lautsprecherbox und Audio-Wiedergabegerät
CN204119474U (zh) * 2014-10-09 2015-01-21 王晓梅 笔记本音箱
CN206165022U (zh) * 2016-09-22 2017-05-10 广州市阿波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综合控制器
CN207410495U (zh) * 2017-08-15 2018-05-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013000063U1 (de) * 2013-06-17 2014-09-24 Atake Digi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Lautsprecherbox und Audio-Wiedergabegerät
CN204119474U (zh) * 2014-10-09 2015-01-21 王晓梅 笔记本音箱
CN206165022U (zh) * 2016-09-22 2017-05-10 广州市阿波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综合控制器
CN207410495U (zh) * 2017-08-15 2018-05-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箱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蔺科.单键搞定一切——慧海"单键飞梭"D-301百箱.微型计算机.2007,(第02X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9159A (zh) 2017-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6098A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头颈结构
CN107249159B (zh) 一种智能音箱
US7458874B2 (en) Robot-like electronic device
US8292689B2 (en) Electronic playset
CN207410495U (zh) 一种智能音箱
CN201247446Y (zh) 动作感应操作手柄
CN219286023U (zh) 可记录乐器演奏时长的照明设备
CN104106947B (zh) 一种应用于摇椅的震动器
JP2002169459A (ja) 免震構造体験装置
CN103209378A (zh) 用于乐器的扬声器单元
CN214045756U (zh) 一种摄像头开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智能电子设备
KR200325004Y1 (ko) 디스플레이부가 회전할 수 있는 휴대폰.
CN105278485B (zh) 智能居家一体化设备
WO2020083305A1 (zh) 音箱系统、音箱以及音箱底座
CN219202665U (zh) 一种可跟着音乐鼓点音律画面跳动的显示屏
CN210670446U (zh) 机器人式音箱
JPH084661B2 (ja) ステージ玩具装置
CN112261525A (zh) 智能音箱
CN213938024U (zh) 直播支架
JP2004017197A (ja) ロボット装置
CN219960781U (zh) 一种全息智能音响
CN21526850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4551175U (zh) 一种琴型拼接玩具及琴型拼接玩具系统
CN213279995U (zh) 一种人机互动式音箱
CN113267944B (zh) 一体式桌面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