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2133B - 一种豆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2133B
CN107242133B CN201710648764.5A CN201710648764A CN107242133B CN 107242133 B CN107242133 B CN 107242133B CN 201710648764 A CN201710648764 A CN 201710648764A CN 107242133 B CN107242133 B CN 107242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ength limiting
water storage
limiting disc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87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2133A (zh
Inventor
王公利
李尚英
杨成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Yu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487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2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2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2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2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2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培育桶、基座、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还包括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电动调节阀、压簧、第一上水管、密封圈、第二上水管以及水泵;本申请利用豆芽苗抵抗外力自然生长的天性、豆芽苗的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逐渐变小控制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逐渐变大,推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使得豆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上的栅格孔,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的外盘底面之外,从而可以轻而易举、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豆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豆芽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豆芽机,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发豆芽,安全卫生高效环保。
在豆芽生长的过程中,会有芽根吸收水分,供给豆芽生长所需的营养,但是芽根不好吃,略苦涩,所以人们在正常食用之前都会把豆芽的芽根给去掉。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结构的豆芽机,有的根本不具有去芽根的功能,有的只能去掉芽根的末梢那一小部分,芽根的大部分仍然存留,有的因为芽根长得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只能去掉一部分豆芽的芽根,剩余豆芽的芽根仍然存留,均不能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
因此,如何改进豆芽机的结构,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芽机,通过改进豆芽机的结构,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培育桶、基座、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还包括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电动调节阀、压簧、第一上水管、密封圈、第二上水管以及水泵;
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培育桶的上开口处,所述培育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中设置有用作水箱的上空腔以及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下空腔;
所述上盖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与下槽壁,所述上槽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所述上限长盘搭设在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上限长盘的盘面为无孔面;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的内螺纹孔,且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
所述培育盘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构,且所述培育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培育盘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壁上,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插入的第一通孔;
所述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上水管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所述第二上水管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与所述水箱的箱底,且所述第二上水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且所述第二上水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水箱的箱底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上水管的顶端口处套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上水管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水管可沿所述第二上水管上下往复密封滑动,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且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仅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供水的出水孔,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上端口密封;
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许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中,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腔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的外盘底面可以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所述上限长盘与下储水限长盘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平均长度;
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水箱回流水的回流孔,且所述培育桶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与第二上水管上,所述压簧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承受且仅承受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所述压簧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
所述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排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大小;
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底面上,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底端口连通;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下空腔中,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上盖、基座、培育桶、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第一上水管以及第二上水管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底处盛装有用于净化循环水的柱状活性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培育桶、基座、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还包括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电动调节阀、压簧、第一上水管、第一密封圈、第二上水管以及水泵;本申请利用豆芽苗抵抗外力自然生长的天性、豆芽苗的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逐渐变小控制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逐渐变大,推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使得豆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上的栅格孔,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的外盘底面之外,从而可以轻而易举、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豆芽机最开始工作压簧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下储水限长盘被限位凸台限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与图2中的培育盘的俯视图。
图中:1基座,101水箱,102下空腔,2上盖,201上槽壁,202下槽壁,3培育桶,301限位凸台,302回流孔,4上限长盘,5培育盘,501第一通孔,6下储水限长盘,601排水管,7压簧,8第一上水管,9电动调节阀,10第二上水管,11水泵,12控制器,13上压力传感器,14下压力传感器,15电线,16电插头,17电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豆芽机最开始工作压簧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豆芽机在下储水限长盘被限位凸台限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与图2中的培育盘的俯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2、培育桶3、基座1、控制器12以及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限长盘4、培育盘5、下储水限长盘6、电动调节阀9、压簧7、第一上水管8、密封圈、第二上水管10以及水泵11;
所述上盖2封盖在所述培育桶3的上开口处,所述培育桶3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基座1中设置有用作水箱101的上空腔以及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下空腔102;
所述上盖2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201与下槽壁202,所述上槽壁20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13,所述上限长盘4搭设在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上限长盘4的盘面为无孔面;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内螺纹孔,且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601;
所述培育盘5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构,且所述培育盘5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培育盘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8插入的第一通孔501;
所述上限长盘4、培育盘5、下储水限长盘6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上水管8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所述第二上水管10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与所述水箱101的箱底,且所述第二上水管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上,且所述第二上水管10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水箱101的箱底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上水管10的顶端口处套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上水管10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8内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水管8可沿所述第二上水管10上下往复密封滑动,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且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仅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供水的出水孔,所述第一上水管8的上端口密封;
所述培育盘5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许所述培育盘5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中,且所述培育盘5的盘内腔部的腔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可以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所述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平均长度;
所述培育桶3的桶底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水箱101回流水的回流孔302,且所述培育桶3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301,所述限位凸台301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力传感器14;
所述压簧7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7的下端与所述培育桶3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且所述压簧7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8与第二上水管10上,所述压簧7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7承受且仅承受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所述压簧7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301的高度;
所述电动调节阀9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排水管601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上所存水的重量大小;
所述水泵11设置于所述水箱101的外底面上,所述水泵11的进水管与所述水箱101连通,所述水泵11的出水管与所述第二上水管10的底端口连通;
所述控制器12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下空腔102中,所述水泵11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9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15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下压力传感器14通过电线15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
上述的上限长盘4有限制生长的功能;上述的下储水限长盘6有储存水以及限制生长的功能;
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下压力传感器14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本申请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连接上压力传感器13与控制器12的电线15采用外走线方式,连接下压力传感器14与控制器12的电线15也采用外走线方式,与上压力传感器13连接的电线15从上盖2的腔壁上的通孔中穿出露出在外,与下压力传感器14连接的电线15从培育桶3的桶壁上的通孔中穿出露出在外,与上压力传感器13以及下压力传感器14连接的电线15的末端同时连接在一个电插头16上,相应的与控制器12连接的电线15从基座1的腔壁上的通孔中穿出,与控制器12连接的电线15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电插座17,电插头16插在电插座17中,从而实现了上压力传感器13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以及下压力传感器14通过电线15与控制器12电连接;
本申请中,下槽壁202与上盖2为分体结构,组装时先把上限长盘4放在倒扣过来的上盖2的上槽壁201上,然后将下槽壁20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上盖2上,以此实现将上限长盘4嵌置在环形槽中;
本申请,将豆芽生长所需的水设计成循环水,是为了方便对水净化,去异味,去异色,利用水凭借自身重力从高处流往低处经过培育桶3内的柱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具有过滤功能以及吸附功能,能够吸附水中的脏污,能够去异味以及去异色,从而实现对水的净化,干净的水会更有利于豆芽的发芽以及后期的生长;
本申请中,上限长盘4以及限位凸台301之间的间距是始终不变的,当下储水限长盘6下降到限位凸台301上后,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竖直间距最大,且该最大的竖直间距就是本申请中豆芽机提供的豆芽苗生长的最大长度(高度);由于短粗的豆芽苗口感与营养更好,长得短、更粗壮、苗径更粗的豆芽苗能够贮存更多的水分和营养,为此,本申请将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设计得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平均长度(高度),对豆芽苗的自由长高进行限制,防止豆芽苗长得又细又长,将豆芽苗中原本用于长高的营养成分用来变粗,得到短粗的、口感与营养更好的豆芽苗;
本申请中的豆芽机的体积规格可大可小,可以做成适合工厂企业规模化生产的大型豆芽机,也可以做成适用于家庭内使用的家用小型豆芽机;
鉴于豆芽苗柔软易脆断且芽根的生长是缓慢的,因此,本申请中,需控制下储水限长盘6的下降速度是缓慢的,与豆芽苗的生长速度相适应的,快速下降无法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上述豆芽机的工作过程为:
1)首先将准备好的豆粒放置在培育盘5上,然后按照上述的豆芽机的结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与附图1所示的结构将豆芽机组装起来:首先将培育桶3安装在基座1上,然后将第二上水管10旋拧固定在培育桶3的桶底上且同时保证第二上水管10的底端口与水泵11的出水管旋拧螺纹连通,然后将压簧套设在第二上水管10上,然后将第一上水管8旋拧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然后将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第一上水管8套设在第二上水管10的上部,然后开动水泵11向下储水限长盘6供水,控制电动调节阀9的初始开度大小保证下储水限长盘6上具有一定高度水位的水,然后将装有豆粒的培育盘5旋拧固定在培育桶3上,通过旋拧调节培育盘5的上下高度使得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与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且此时下储水限长盘6中的水的上液面高于或齐平于培育盘5的内盘底面,然后盖上上盖2,然后将电插头16插入电插座17完成电连接,至此本申请中的豆芽机组装完成;
其中,打开水泵11后,水沿第二上水管10与第一上水管8上行,最终从第一上水管8上的出水孔流出,流到下储水限长盘6上,然后从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排水管601中流出,落到培育桶3的桶底,然后水经过培育桶3的桶底上的回流孔302返回基座1中的水箱101;
选择水泵11、第二上水管10、第一上水管8、排水管601以及电动调节阀9的规格以使得出水孔的出水流量始终大于排水管601的排水流量,从而使得下储水限长盘6上始终储存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水;
由于此时豆粒还没有发芽长大,此时的压簧7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的内盘底面与所述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无缝接触,使得所述培育盘5的盘面浸没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6储存的水中,从而使得培育盘5上的豆粒能够接触到水,为豆粒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提供水分;
此时的压簧7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由于下储水限长盘6的重量不变,且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的重量也不变,因此,此时压簧7的高度保持恒定不变;
2)培育盘5上的豆粒吸水发芽,继而不断长大,不断向上生长,最终豆芽苗的苗尖触碰到上限长盘4的下盘面,由于上限长盘4的盘面为封闭的无孔面,没有孔洞,此时豆芽苗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4,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此时豆芽苗的继续自然生长会对上限长盘4产生一个顶举力,慢慢地将上限长盘4顶起;
当上限长盘4慢慢被顶起并最终压迫到上压力传感器13时,上压力传感器13向控制器12发出控制信号;
3)控制器12收到控制信号后,经过运算,向电动调节阀9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动调节阀9的开度从最开始的开度大小缓慢地逐渐减小,电动调节阀9的开度变小导致排水管601的排水流量缓慢地逐渐减小,由于第一上水管8上的出水孔的出水流量不变,因此,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会越积越多、水的重量越来越大;
4)培育盘5上的豆粒吸水发芽,继而不断长大,不断向上生长,最终豆芽苗的苗尖触碰到上限长盘4的下盘面,由于上限长盘4的盘面为封闭的无孔面,没有孔洞,此时豆芽苗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4,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但是,此时的豆芽苗还没长到最大长度(高度),其还得继续生长,还得继续变长变高,该豆芽苗所具有的自然生长的天性会对阻挡其自然生长的阻碍物产生一个抵抗力,由于上限长盘4在上盖2中的环形槽中只能小幅度升降,豆芽苗继续变长,会穿过培育盘5上的栅格孔,最终触及下储水限长盘6,然后豆芽苗继续变长会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由于豆芽苗的芽根有逐水而生的天性,而水始终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因此豆芽苗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由于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会越积越多、水的重量越来越大,会压迫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
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上水管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从而带动第一上水管8沿着第二上水管10向下密封滑动,从而使得下储水限长盘6上始终储存有水;
5)当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直到碰到培育桶3内的限位凸台301上的下压力传感器14时,下压力传感器14向控制器12发出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器12控制电动调节阀9停止减小开度;
此时上限长盘4与下储水限长盘6都是固定的,二者之间的竖直间距此时最大且就是本豆芽机提供的豆芽苗生长的最大长度;
豆芽苗继续生长变长产生的推动力、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下储水限长盘6上的水的重量越来越大,三者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这样一个场面:豆芽苗的苗尖触及上限长盘4的下底面,豆芽苗的芽根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而培育盘5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根),因此,当打开上述豆芽机,拿出培育盘5,豆芽苗的芽根是全部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的,整齐划一,此时用刀顺着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部豆芽苗的芽根剪掉,从而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由于上限长盘4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但豆芽苗还得继续生长变长,继续变长的豆芽苗的芽根会推着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即豆芽苗生长所需的水分会向下移动,植物的根都有逐水而生的天性,水在哪里,根就往哪里生长,所以豆芽苗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两相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地推着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芽根不断向下生长,由于培育盘5是固定不动的,从而使得整个豆芽苗穿过培育盘5上的栅格孔的部分越来越长,培育盘5最终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根),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
由于豆芽苗继续变长会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且豆芽苗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二者相互作用,使得下储水限长盘6下移一小段距离至限位凸台301上,使得培育盘5最终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接近芽根),使得豆芽苗的芽根全部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整齐划一,因此本申请可以将每个豆芽的整个芽根都去掉,一点芽根也不会存留,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豆芽机只能去掉芽根的末梢那一小部分,芽根的大部分仍然存留的问题。
由于豆芽的生长必须需要水分,而水分始终储存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所以只要是活的豆芽苗,其根部都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6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即只要是活的豆芽苗,其根部最终都会聚集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使得全部豆芽的芽根都整齐划一地聚集在下储水限长盘6上且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因此本申请可以将全部豆芽的芽根一次性都去掉,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豆芽机只能去掉一部分豆芽的芽根,剩余豆芽的芽根仍然存留的技术问题。
所述培育盘5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培育盘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从而可以通过旋拧培育盘5进而调节培育盘5在培育桶3的内桶壁上的具体高度;由于限位凸台301的高度不变,当上限长盘4的高度固定好后,可以通过调节培育盘5的高度来调节露出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的豆芽苗的芽根的长度,从而实现去掉的芽根可长可短,甚至将豆芽的紧邻芽根的芽体下部也去掉一截,随心所欲,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2、培育桶3、基座1、控制器12以及控制面板,还包括上限长盘4、培育盘5、下储水限长盘6、电动调节阀9、压簧7、第一上水管8、第一密封圈、第二上水管10以及水泵11;本申请利用豆芽抵抗外力自然生长的天性、豆芽的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9的开度逐渐变小控制下储水限长盘6上所存水的重量逐渐变大,推动下储水限长盘6向下移动,使得豆芽苗的下部以及芽根穿过培育盘5上的栅格孔,豆芽苗的芽根整齐地露在培育盘5的外盘底面之外,从而可以轻而易举、方便快捷地将豆芽的芽根去掉,提高了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基座1、培育桶3、上限长盘4、培育盘5、下储水限长盘6、第一上水管8以及第二上水管10为塑料材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育桶3的内桶底处盛装有用于净化循环水的柱状活性炭。
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培育桶、基座、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电动调节阀、压簧、第一上水管、密封圈、第二上水管以及水泵;
所述上盖封盖在所述培育桶的上开口处,所述培育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中设置有用作水箱的上空腔以及用于安装机电装置的下空腔;
所述上盖的内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上槽壁与下槽壁,所述上槽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所述上限长盘搭设在所述环形槽中,且所述上限长盘的盘面为无孔面;
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水管的内螺纹孔,且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底上设置有用于外排水的排水管;
所述培育盘用于最开始时盛装豆粒,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面为栅格状镂空结构,且所述培育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培育盘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壁上,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底上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第一上水管插入的第一通孔;
所述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从上到下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上水管穿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所述第二上水管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与所述水箱的箱底,且所述第二上水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且所述第二上水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水箱的箱底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上水管的顶端口处套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上水管的上部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水管可沿所述第二上水管上下往复密封滑动,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且位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之上的且紧贴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仅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供水的出水孔,所述第一上水管的上端口密封;
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部的内径以允许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可以插入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中,且所述培育盘的盘内腔部的腔高大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盘内腔的腔高以使得所述培育盘的外盘底面可以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
所述上限长盘与下储水限长盘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小于豆芽苗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平均长度;
所述培育桶的桶底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水箱回流水的回流孔,且所述培育桶的下部的内桶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下行的下限位置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下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外底面连接且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底连接以支撑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且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上水管与第二上水管上,所述压簧的原始空载高度满足当豆芽机最开始工作所述压簧承受且仅承受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时,所述压簧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
所述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排水管上以用于通过调节其开度大小控制所述下储水限长盘上所存水的重量大小;
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底面上,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第二上水管的底端口连通;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下空腔中,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所述豆芽机的工作过程为:
1)首先将准备好的豆粒放置在培育盘上,然后将豆芽机组装起来:首先将培育桶安装在基座上,然后将第二上水管旋拧固定在培育桶的桶底上且同时保证第二上水管的底端口与水泵的出水管旋拧螺纹连通,然后将压簧套设在第二上水管上,然后将第一上水管旋拧在下储水限长盘上,然后将下储水限长盘上的第一上水管套设在第二上水管的上部,然后开动水泵向下储水限长盘供水,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初始开度大小保证下储水限长盘上具有一定高度水位的水,然后将装有豆粒的培育盘旋拧固定在培育桶上,通过旋拧调节培育盘的上下高度使得培育盘的外盘底面与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无缝接触,且此时下储水限长盘中的水的上液面高于或齐平于培育盘的内盘底面,然后盖上上盖,然后将电插头插入电插座完成电连接,至此本申请中的豆芽机组装完成;
其中,打开水泵后,水沿第二上水管与第一上水管上行,最终从第一上水管上的出水孔流出,流到下储水限长盘上,然后从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排水管中流出,落到培育桶的桶底,然后水经过培育桶的桶底上的回流孔返回基座中的水箱;
选择水泵、第二上水管、第一上水管、排水管以及电动调节阀的规格以使得出水孔的出水流量始终大于排水管的排水流量,从而使得下储水限长盘上始终储存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水;
由于此时豆粒还没有发芽长大,此时的压簧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所述下储水限长盘的内盘底面与所述培育盘的外盘底面无缝接触,使得所述培育盘的盘面浸没在所述下储水限长盘储存的水中,从而使得培育盘上的豆粒能够接触到水,为豆粒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提供水分;
此时的压簧承受且仅承受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及其上的水的重量,由于下储水限长盘的重量不变,且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水的重量也不变,因此,此时压簧的高度保持恒定不变;
2)培育盘上的豆粒吸水发芽,继而不断长大,不断向上生长,最终豆芽苗的苗尖触碰到上限长盘的下盘面,由于上限长盘的盘面为封闭的无孔面,没有孔洞,此时豆芽苗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上限长盘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此时豆芽苗的继续自然生长会对上限长盘产生一个顶举力,将上限长盘顶起;
当上限长盘被顶起并最终压迫到上压力传感器时,上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
3)控制器收到控制信号后,经过运算,向电动调节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从最开始的开度大小缓慢地逐渐减小,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变小导致排水管的排水流量缓慢地逐渐减小,由于第一上水管上的出水孔的出水流量不变,因此,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水会越积越多、水的重量越来越大;
4)培育盘上的豆粒吸水发芽,继而不断长大,不断向上生长,最终豆芽苗的苗尖触碰到上限长盘的下盘面,由于上限长盘的盘面为封闭的无孔面,没有孔洞,此时豆芽苗不可能穿过上限长盘,即豆芽苗往上方向的长势受到了限制,上限长盘限制了豆芽苗继续向上方向生长,但是,此时的豆芽苗还没长到最大长度,其还得继续生长,还得继续变长变高,该豆芽苗所具有的自然生长的天性会对阻挡其自然生长的阻碍物产生一个抵抗力,由于上限长盘在上盖中的环形槽中只能小幅度升降,豆芽苗继续变长,会穿过培育盘上的栅格孔,最终触及下储水限长盘,然后豆芽苗继续变长会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
由于豆芽苗的芽根有逐水而生的天性,而水始终在下储水限长盘上,因此豆芽苗的芽根会追着下储水限长盘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生长;
由于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水会越积越多、水的重量越来越大,会压迫推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
在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上水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下储水限长盘上,从而带动第一上水管沿着第二上水管向下密封滑动,从而使得下储水限长盘上始终储存有水;
5)当下储水限长盘向下移动直到碰到培育桶内的限位凸台上的下压力传感器时,下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器控制电动调节阀停止减小开度;
此时上限长盘与下储水限长盘都是固定的,二者之间的竖直间距此时最大且就是本豆芽机提供的豆芽苗生长的最大长度;
豆芽苗继续生长变长产生的推动力、芽根逐水而生的天性以及下储水限长盘上的水的重量越来越大,三者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这样一个场面:豆芽苗的苗尖触及上限长盘的下底面,豆芽苗的芽根在下储水限长盘上,而培育盘是套设在豆芽苗的下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基座、培育桶、上限长盘、培育盘、下储水限长盘、第一上水管以及第二上水管为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桶的内桶底处盛装有用于净化循环水的柱状活性炭。
CN201710648764.5A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豆芽机 Active CN107242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764.5A CN1072421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豆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8764.5A CN1072421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豆芽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2133A CN107242133A (zh) 2017-10-13
CN107242133B true CN107242133B (zh) 2020-05-01

Family

ID=6001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8764.5A Active CN107242133B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豆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213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1065A (ja) * 2002-10-01 2004-04-22 Nagata Nogyo Kenkyusho:Kk もやしの栽培方法
CN102273399A (zh) * 2011-06-29 2011-12-14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上压式家用豆芽机
CN102283093A (zh) * 2011-06-29 2011-12-21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上压式镶套型家用豆芽机
CN202160487U (zh) * 2011-08-04 2012-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豆芽机
CN202160495U (zh) * 2011-08-01 2012-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豆芽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1065A (ja) * 2002-10-01 2004-04-22 Nagata Nogyo Kenkyusho:Kk もやしの栽培方法
CN102273399A (zh) * 2011-06-29 2011-12-14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上压式家用豆芽机
CN102283093A (zh) * 2011-06-29 2011-12-21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上压式镶套型家用豆芽机
CN202160495U (zh) * 2011-08-01 2012-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豆芽机
CN202160487U (zh) * 2011-08-04 2012-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豆芽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2133A (zh) 2017-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7616B (zh) 一种生活家居用豆芽机
CN102273399B (zh) 一种上压式家用豆芽机
CN202104097U (zh) 一种自动水循环上压式家用豆芽机
CN2831747Y (zh) 自动浇水花盆
CN104255398A (zh) 一种家用自动浇灌系统
CN114080933B (zh) 一种农业蔬菜种植用栽培架
CN107278866B (zh) 一种家用豆芽机
CN107211875B (zh) 一种使用自来水的豆芽机
CN107242133B (zh) 一种豆芽机
CN103931434A (zh) 可自动潮汐灌溉的栽培容器给水装置
CN107258523B (zh) 一种豆芽机
CN205961992U (zh) 一种自动供水花盆
CN21629247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量功能的蔬菜种植滴灌装置
CN215269666U (zh) 一种小型的花卉种植盆
CN113439573A (zh) 一种家庭用蔬菜种植箱
CN104365447A (zh) 一种自动渗灌结构
CN205213559U (zh) 一种自动补水花盆
CN211430236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花盆
CN210726196U (zh) 一种水稻种植育苗装置
CN2545815Y (zh) 一种能自动供水浇花的花盆
CN210202415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移动式挖孔设备
RU156472U1 (ru) Фитомодуль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и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озеленения
CN112673941A (zh) 一种花卉自动浇水装置
CN206043025U (zh) 一种自动供水自吸式家用灌溉装置
CN109089615A (zh) 自动保湿的多功能蒜园花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0

Address after: 233500 No.7, guohuzhuang, Yuhe village, xiaoxinji Township, Mengcheng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o Yun

Address before: Huayuan Road Licheng District of Ji'na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2 No. 168 Rongji building room 502-2

Applicant before: JINAN DE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