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9818A -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9818A
CN107239818A CN201710652134.5A CN201710652134A CN107239818A CN 107239818 A CN107239818 A CN 107239818A CN 201710652134 A CN201710652134 A CN 201710652134A CN 107239818 A CN107239818 A CN 107239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rd
contact
smart card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21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惟
陈辉
王克达
刘克斌
林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21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9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9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9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3External electrical conta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5Mounting details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comprising at least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o a firs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 G06K19/0776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comprising at least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o a firs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means being two different antennas types, e.g. dipole and coil type, or two antennas of the same kind but operating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其中,该智能卡包括:电话卡,所述电话卡的触点面具有多个触点电极;薄膜卡,所述薄膜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触点电极的数量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薄膜卡贴覆于所述电话卡的所述触点面一侧,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触点电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薄膜卡,用于存储电子身份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可以安装到便携式设备中,方便用户使用,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介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eID(Electronic Identity,电子身份证)信息,用于在网络远程证实个人真实身份。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卡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分签发给公民,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互联网上远程识别身份、普适性的网络电子身份表示。
eID信息是和各种芯片卡高度集成,而且只能办理一张带行业应用的eID芯片卡,不能在其他行业里再申请。比如:用户办理了一张带金融功能的eID银行卡,就不能再办理带eID功能的社保卡,因为根据国家规定,公民只能拥有一个eID,而且是唯一的。
比如现有技术中将eID信息存储于某种银行卡的芯片中,而且一旦该银行卡确定后,就不可更改,用户在办理税务、就医住院、社保医保等其他金融业务时,需要频频出示该具有eID信息的银行卡,对用户来说相当繁琐,使得用户体验度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以提供一种携带eID信息的智能卡,将eID信息存储于贴于电话卡的薄膜卡中,方便用户携带,增强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
电话卡,所述电话卡的触点面具有多个触点电极;
薄膜卡,所述薄膜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触点电极的数量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薄膜卡贴覆于所述电话卡的所述触点面一侧,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触点电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薄膜卡,用于存储电子身份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薄膜卡还内嵌有一个设定芯片,所述设定芯片具有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芯片电极,各个所述芯片电极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或相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设定芯片内存储有所述电子身份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一体结构;或者,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相互独立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电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触点电极位置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点电极图案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时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薄膜卡还包括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设定芯片电连接;
所述电感线圈,用于在感应到交变磁场时,产生电流,通过所述电流对所述设定芯片进行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薄膜卡的尺寸与所述电话卡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薄膜卡的尺寸小于所述电话卡的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各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智能卡。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设备包括:移动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与现有技术中携带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智能卡相比,本发明中的智能卡同时集合了含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薄膜卡和电话卡,在作为电话卡使用的同时又可以存储用户的电子身份证信息,该智能卡可以安装在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上,使得用户在外出办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业务时,不需要向以往一样频繁拿出具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银行卡,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话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中第一接触面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中第二接触面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的第一接触面上的各个第一电极、第二接触面上的各个第二电极以及电话卡上的触点电极所在的位置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话卡的金属触点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标:100-智能卡;101-电话卡;102-薄膜卡;1011-触点电极;1021-第一接触面;1022-第二接触面;10211-第一电极;10221-第二电极;1011A-电源电压触点;1011B-复位触点;1011C-时钟触点;1011D-地触点;1011E-编程电压触点;1011F-输入/输出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智能卡100,如图1所示,该智能卡100包括电话卡101和薄膜卡102。
如图2所示,为电话卡101的正视图,电话卡101的触点面上具有多个触点电极1011。
如图3所示,为薄膜卡102的侧面示意图,薄膜卡10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面1021和第二接触面1022,其中,第一接触面1021具有多个第一电极10211;第二接触面1022具有多个第二电极10221,其中,第一接触面1021的正视图如图4所示,第二接触面1022的正视图如图5所示。
其中,第一电极10211、第二电极10221和触点电极1011的数量相同,且各个第二电极10221和各个第一电极10211一一对应电连接。
如图6所示,表示智能卡100的侧面示意图,薄膜卡102贴覆于电话卡101的触点面一侧,各个第二电极10221和各个触点电极1011一一对应接触,薄膜卡102,用于存储电子身份证信息。
该薄膜卡的第二接触面上第二电极的周围有粘贴剂,薄膜卡是通过该粘贴剂粘贴在电话卡,在粘贴过程中,要确保薄膜卡的第二电极与电话卡触点面上的各个触点电极一一对应。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薄膜卡还内嵌有一个设定芯片,该设定芯片具有与各个第一电极和各个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芯片电极,各个芯片电极与相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或相对应的各个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该设定芯片内存储有电子身份证信息。
其中,该设定芯片为存储了电子身份证信息的设定芯片,该设定芯片内部包括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的电子身份证信息,微处理器通过芯片电极与各个第一电极或者各个第二电极对应电连接。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设定芯片通过相对应电连接的各个第一电极或相对应电连接的各个第二电极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以便使移动终端将设定芯片内的所述电子身份证信息发送至外部读卡设备。
比如,将该智能卡安装在具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手机上,当有外部的读卡设备需要读取该智能卡上的电子身份证信息时,该手机打开NFC数据传输通道,获取智能卡中设定芯片内存储电子身份证信息,将该电子身份证信息通过该NFC数据传输通道发送到外部读卡设备。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相对应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一体结构;或者,相对应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相互独立的分别设置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电极。
比如,对于相对应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它们可以是一体的结构,该一体结构的电极向第一接触面一侧凸出则称为第一电极A,向第二接触面一侧凸出则称为第二电极B,其实,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只是一体结构的两端。
或者,相对应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是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之间通过电连接。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一电极和各个第二电极与各个触点电极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各个第一电极和各个第二电极与各个触点电极位置对应仅是一种实施例,实际上为了实现卡的转换,可以让各个第二电极的位置与触点电极的位置不对应。如图7所示,例如电话卡101的触点电极1011的位置排布如图(c),薄膜卡的第二接触面1022上的各个第二电极10221的位置排布如图(b),薄膜卡的第一接触面1021上的各个第二电极10221的位置排布如图(a),可以看到,各个第二电极10221薄膜卡上的位置与各个触点电极1011在电话卡101上的位置并不对应。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相对应的第二电极与触点电极图案相同。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二电极和各个第一电极的尺寸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的大小尺寸。
在ISO-7816国际标准中,对接触式智能卡上的金属触点作了一下规定:
本部分不定义每一个触点包含的传导区表面和形状,每个触点都应有一个不小于2*1.7(单位:mm)规定尺寸的最小矩形表面区域,除了要求每个触点和其它触点应该电隔离之外,本部分不规定触点的最大形状或尺寸。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二金属触点的组合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的排列方式,以及各个第三金属触点的组合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的排列方式。
在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中,触点应包括8个,具体如下图表1所示:
其中触点C4和触点C8并不强制要求,在智能卡上可以不进行设置。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该智能卡中薄膜卡的第一接触面上的各个第二电极和第二接触面上的各个第三电极的排布方式与现有的手机卡的触点排布方式相同,如图8所示,为电话卡的触点面,包括6个触点电极,分别为电源电压触点1011A,复位触点1011B,时钟触点1011C,地触点1011D,编程电压触点1011E和输入/输出触点1011F。
各个第二电极和各个第一电极的排布可以和上述电话卡中的金属电极的排布方式相同。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薄膜卡还包括电感线圈,该电感线圈与设定芯片电连接。
其中,电感线圈,用于在感应交变磁场时,产生电流,通过该电流对该设定芯片进行供电。
在薄膜卡上内置电感线圈的智能卡,可以通过射频技术与外界读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电感线圈感应到外部读卡设备发射的高频变化的电磁波时,通过磁感应生电,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该感应电流对设定芯片进行供电。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该感应线圈为铜线绕成的线圈。
在上述智能卡中,若要使得该智能卡中的设定芯片可以通过射频技术与外部读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则需要设定芯片上或者薄膜卡的某一个位置设置电流转换电路,因为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为交流电,需要该电流转换电路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对设定芯片中的微处理器进行供电。
上述具有感应线圈的智能卡相比没有感应线圈的智能卡,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将电子身份证信息发送到外部读卡设备,还可以通过射频技术,直接将电子身份证信息发送到外部读卡设备。
比如,一个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安装了该智能卡,该手机没电时,仍然可以将电子身份证信息通过射频技术发送到外部读卡设备中,避免了手机没电时,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问题。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薄膜卡的尺寸与电话卡的尺寸相同,或者薄膜卡的尺寸小于电话卡的尺寸。
比如薄膜卡的形状、大小可以和电话卡的形状、大小均相等,或者,薄膜卡比电话卡的尺寸小一些,只需要保证薄膜卡上的各个第二电极和电话卡上的触点电极一一对应即可。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一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各个第二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设备,该便携式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提出的任一种智能卡。
该便携式设备具有承载该智能卡的卡槽,在该卡槽上设置有金属触点,智能卡放置在该卡槽内时,智能卡上的各个第三电极与卡槽内的金属触点一一对应连接。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该便携式设备具备NFC功能,安装智能卡的便携式设备,在接收到外部读卡设备发送的读取电子身份证信息的指令时,会获取智能卡中存储的用户电子身份证信息,并通过近场通信方式将该电子身份证信息发送至外部读卡设备。
在该便携式设备没电时,智能卡通过射频技术将用户的电子身份证信息发送到外部读卡设备。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该便携式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平板和智能手表。
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与该智能卡对应连接的卡槽的智能设备。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中携带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智能卡相比,本发明中的智能卡同时集合了含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薄膜卡和电话卡,在作为电话卡使用的同时又可以存储用户的电子身份证信息,该智能卡可以安装在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上,使得用户在外出办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业务时,不需要向以往一样频繁拿出具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银行卡,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话卡,所述电话卡的触点面具有多个触点电极;
薄膜卡,所述薄膜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接触面具有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触点电极的数量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薄膜卡贴覆于所述电话卡的所述触点面一侧,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触点电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薄膜卡,用于存储电子身份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卡还内嵌有一个设定芯片,所述设定芯片具有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芯片电极,各个所述芯片电极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或相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设定芯片内存储有所述电子身份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一体结构;或者,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相互独立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触点电极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点电极图案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卡还包括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设定芯片电连接;
所述电感线圈,用于在感应到交变磁场时,产生电流,通过所述电流对所述设定芯片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卡的尺寸与所述电话卡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薄膜卡的尺寸小于所述电话卡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各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金合金电极、镍合金电极或锡合金电极。
9.一种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智能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包括:移动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
CN201710652134.5A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Pending CN107239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2134.5A CN107239818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2134.5A CN107239818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9818A true CN107239818A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8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2134.5A Pending CN107239818A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98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7536U (zh) * 2010-04-27 2011-04-13 钒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信号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
CN203084762U (zh) * 2013-03-15 2013-07-24 肖伟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中用的sim卡智能卡贴
CN203930920U (zh) * 2014-07-14 2014-11-05 兰荣 复合智能卡
CN106790070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杨宪国 基于鉴权装置的电子身份证认证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7536U (zh) * 2010-04-27 2011-04-13 钒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信号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
CN203084762U (zh) * 2013-03-15 2013-07-24 肖伟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中用的sim卡智能卡贴
CN203930920U (zh) * 2014-07-14 2014-11-05 兰荣 复合智能卡
CN106790070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杨宪国 基于鉴权装置的电子身份证认证服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28907B2 (en) Pocket value terminal
EP2533357B1 (en) Touching an antenna of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nfc) device to control its operation
US20140203082A1 (en) Card reader device using a mobile,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160308371A1 (en) Dynamic transaction card power management
CN107833045A (zh) 电子设备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的交易方法
EP3284024A1 (en) Dynamic transaction card power management
EP36442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energy harvesting for transaction cards
CN109314545A (zh) 具有辅助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
JP2003006592A (ja) 情報送受信装置
EP4028855A2 (en) Contactless metal cards with fingerprint sensor and display
CN105512716A (zh) 一种多功能ic卡
CN104022768A (zh) 一种无源磁感按键装置
CN106022442A (zh) 一种集成电路卡
CN102750567A (zh) 一种支持多账户能用于远程移动支付和近程通信的sd卡
CN205354084U (zh) 一种多功能ic卡
WO2012129953A1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ic卡
CN107239818A (zh)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US1048377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energy harvesting for transaction cards
CN207037715U (zh)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CN103971150A (zh) 智能卡
CN207557999U (zh) 一种支持多通道数字认证的nfc蓝牙全卡
CN205862350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ic卡
CN104517150B (zh) 具天线的用户身份模块卡
CN207115465U (zh)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CN210666834U (zh) 一种社保卡实体卡与电子码二合一读写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