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2298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2298B
CN107222298B CN201710570579.9A CN201710570579A CN107222298B CN 107222298 B CN107222298 B CN 107222298B CN 201710570579 A CN201710570579 A CN 201710570579A CN 107222298 B CN107222298 B CN 107222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de
channel
sending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05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2298A (zh
Inventor
张元雨
朱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705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码块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而不需要将整个传输块传输至接收设备,已经成功传输到接收设备的CB块就不需要重新占用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进而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设备后,需要接收设备进行反馈,告知发送设备接收的数据信息是否已经正确接收。
现有技术中,接收设备进行反馈时,是以整个传输块TB块是否正确接收来进行反馈的,当一个TB块被全部正确接收时,接收设备反馈ACK消息至发送设备,当一个TB块没有被全部正确接收时,接收设备反馈NACK消息至发送设备,然后需要发送设备重新将整个TB块传输给接收设备。
但是,当一个TB块没有被全部正确接收、但是TB块中的部分码块CB块已经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时,整个TB块都重新传输,已经成功传输到接收设备的CB块还需要重新占用传输资源进行传输,会造成传输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当一个TB块没有被全部正确接收、但是TB块中的部分CB块已经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时,整个TB块都重新传输,已经成功传输到接收设备的CB块还需要重新占用传输资源进行传输,会造成传输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
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优选地,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从所述应答信息中选择出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
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是码块组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
优选地,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之前,还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至所述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需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的消息。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
计算接收到的所述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将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将所述应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优选地,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包括: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将每个所述码块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应答消息。
优选地,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包括:
将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全部的码块分为多个码块组;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反馈消息生成每个所述码块组的反馈消息;
将每个所述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应答消息。
优选地,将所述应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选择出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为一条不同于第一信道的信道,所述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将所述应答消息通过所述第二信道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
优选地,将所述应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采用预设映射关系,计算得到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将所述应答消息通过所述第二信道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接收到的所述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比较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码块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而不需要将整个传输块传输至接收设备,已经成功传输到接收设备的CB块就不需要重新占用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进而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发送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接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接收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发送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接收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其中,发送设备可以是基站、移动终端等设备。参照图1,包括:
S11、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其中,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传输的是传输块,传输块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传输块中包括至少一个码块。
接收设备可以是基站、移动终端等设备。例如,当发送设备为基站,接收设备为手机时,基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发送传输块至手机。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之前,还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至接收设备;
其中,高层信令包括需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的消息。
具体的,发送设备在发送传输块到接收设备之前,可以与接收设备约定需要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
具体的,生成包括需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的消息的高层信令,将高层信令发送至接收设备。其中,高层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高层信令中约定了需要反馈码块的反馈消息,此外,也可以约定不需要反馈码块的反馈消息。
另外,发送设备除了采用上述的方法与接收设备进行约定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个比特bit信息进行指示。例如NTB1NTB2NCB,其中NTB1表示TB块1的反馈,NTB2表示TB块2的反馈,NCB表示是否还进行CB块的反馈(例如1表示有CB块的反馈,0表示没有CB块的反馈。其中这三个bit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只需收发双方约定好即可。其中,这个方法中发送设备发送了两个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发送高层信令到接收设备,进而来约定接收设备需要反馈码块的反馈消息。
S12、接收接收设备针对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
具体的,接收设备接收到传输块时,会验证是否成功接收传输块,并反馈应答消息到发送设备。其中,接收设备可以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反馈应答消息。
S13、基于应答信息,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
其中,数据包括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本实施例中,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码块发送至接收设备,而不需要将整个传输块传输至接收设备,已经成功传输到接收设备的CB块就不需要重新占用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进而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3包括:
1)从应答信息中选择出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
其中,第一预设数值可以是0。0的含义是NACK消息,即数据未正确接收。此外,对应的反馈消息还可以是1,1的含义是ACK消息,即数据正确接收。
具体的,接收设备在生成应答消息时,可以以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为依据,生成应答消息,也可以以码块组的反馈消息为依据,生成应答消息。
应答消息为由1和0组成的一串数字。从这一串数字中挑选出0,并确定每个0对应的码块或者是码块组。
2)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是码块组发送至接收设备。
当以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为依据,生成应答消息时,可以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0的码块的发送至接收设备。
当以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为依据,生成应答消息时,可以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0的码块组的发送至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确定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进而将确定的码块组发送至接收设备,为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提供了具体的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参照图2,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S21、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1之前,还包括: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并发送成功接收高层信令信息至发送设备。
具体的,高层信令用来约定接收设备是否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
S22、计算接收到的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其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均会计算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具体的,发送设备计算出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之后,会写到该传输块中的相应位置,发送模块将传输块发送至接收设备之后,接收设备也会去计算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S23、将计算得到的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其中,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或者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同。
S24、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其中,应答消息用于指示传输块的接收结果。其中,接收结果可以包括每个码块是否成功接收的结果,或者是传输块中分成的各个码块组的接收结果。
S25、将应答消息发送至发送设备;
可选的,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5包括:
1)选择出第二信道;
其中,第二信道为一条不同于第一信道的信道,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具体的,接收设备在接收到传输块之后,会选择一个信道(即,第一信道)反馈这个传输块的接收结果,其中,当整个传输块被成功接收时,反馈结果为1,当整个传输块没有被成功接收时,反馈的结果为0。
同时,还需要反馈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其中,反馈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的信道为第二信道。
2)将应答消息通过第二信道发送至发送设备。
或者,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5包括:
1)根据第一信道,采用预设映射关系,计算得到第二信道;其中,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具体的,根据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接收设备在接收到传输块之后,会选择一个信道(即,第一信道)反馈这个传输块的接收结果。
当确定出第一信道之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来确定出第二信道的位置,其中,预设映射关系可以是线性函数或者是其他函数。
2)将应答消息通过第二信道发送至发送设备。
S26、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具体的,当发送设备接收到应答消息之后,会将没有成功发送至接收设备的数据重新发送至接收设备,此时,需要接收设备重新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进而能够使发送设备基于应答消息,仅重新发送没有成功发送至接收设备的码块。
可选的,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4包括:
S31、将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全部的码块分为多个码块组;
具体的,可以将全部的码块均分成多个码块组,这样一来,每个码块组中包括的码块的数量相同,或者,也可以将全部的码块组不平均分成多个码块组,这样一来,每个码块组中包括的码块的数量可能就不同。
S32、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其中,第一预设数值可以是0。
具体的,一个码块计算得到的校验码和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说明该码块没有被成功接收,此时将该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0。
S33、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其中,第二预设数值可以是1。
具体的,一个码块计算得到的校验码和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说明该码块被成功接收,此时将该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1。
S34、基于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生成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
具体的,以一个码块组为例,若整个码块组中的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均为1,说明该码块组被成功接收,此时,将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设置为1。
若整个码块组中有至少一个码块的反馈消息为0,则将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设置为0。
其中,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占1bit。
S35、将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
具体的,若传输块中包括有五个码块组,五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分别为0、1、1、0、1,则应答消息为0110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得到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而将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这样一来,能够以整个码块组来使发送设备确定未发送至接收设备的数据。
可选的,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4包括:
A、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B、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和B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2和S33类似,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C、将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
具体的,若传输块包括有五个码块,五个码块的反馈消息分别为0、1、1、0、1,则应答消息为01101。
其中,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占1bit。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进而使发送设备确定未成功发送的数据时,可以具体到某个码块上,进而能够精确地发送未成功发送至接收设备的码块。
可选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发送设备,参照图4,包括:
发送模,11,用于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第一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接收设备针对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基于应答信息,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其中,数据包括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进一步,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基于应答信息,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时,具体用于:
从应答信息中选择出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
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是码块组发送至接收设备。
进一步,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模块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之前,发送高层信令至接收设备;
其中,高层信令包括需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确定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进而将确定的码块组发送至接收设备,为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提供了具体的一种实现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接收设备,参照图5,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
计算模块22,用于计算接收到的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比较模块23,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生成模块24,用于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发送模块25,用于将应答消息发送至发送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26,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生成模块24用于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时,具体用于: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将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生成模块24用于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时,具体用于:
将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全部的码块分为多个码块组;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基于每个码块的反馈消息生成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
将每个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应答消息。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发送模块25用于将应答消息发送至发送设备时,具体用于:
选择出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为一条不同于第一信道的信道,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将应答消息通过第二信道发送至发送设备。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发送模块25用于将应答消息发送至发送设备时,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信道,采用预设映射关系,计算得到第二信道;其中,第一信道用于传输传输块的应答消息;
将应答消息通过第二信道发送至发送设备。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21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之前,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成功接收高层信令信息至发送设备。
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进而能够使发送设备基于应答消息,仅重新发送没有成功发送至接收设备的码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发送端口和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接收接收设备针对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以及基于应答信息,选择出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发送端口,用于发送传输块以及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确定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进而将确定的码块组发送至接收设备,为将未被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提供了具体的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收发端口和处理器;
其中,处理器,用于计算接收到的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将计算得到的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收发端口,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以及数据,以及将应答消息发送至发送设备。
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基于每个码块的校验码与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传输块的应答信息,进而能够使发送设备基于应答消息,仅重新发送没有成功发送至接收设备的码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包括:通过第一信道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结果以及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不同,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是由所述接收设备在确定出第一信道后根据所述预设 映射关系确定出来的;
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从所述应答信息中选择出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码块组;
将对应的反馈信息为第一预设数值的码块或者是码块组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之前,还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至所述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需反馈码块的反馈信息的消息。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
计算接收到的所述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将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将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所述将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发送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结果以及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不同,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是由所述接收设备在确定出第一信道后根据所述预设 映射关系确定出来的;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包括: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将每个所述码块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应答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包括:
将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全部的码块分为多个码块组;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不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将对应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相同的码块的反馈消息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反馈消息生成每个所述码块组的反馈消息;
将每个所述码块组的反馈消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应答信息。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传输块至接收设备;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反馈的应答信息包括:通过第一信道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结果以及通过第二信道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不同,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是由所述接收设备在确定出第一信道后根据所述预设 映射关系确定出来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答信息,将未被所述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码块。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传输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接收到的所述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校验码;
比较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码块的校验码与所述传输块中记录的相应的校验码的比较结果,生成针对所述传输块的应答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所述将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设备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发送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结果以及通过第二信道发送所述接收设备针对所述传输块中的码块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不同,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是由所述接收设备在确定出第一信道后根据所述预设 映射关系确定出来的;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
CN201710570579.9A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22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0579.9A CN107222298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0579.9A CN107222298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98A CN107222298A (zh) 2017-09-29
CN107222298B true CN107222298B (zh) 2020-06-05

Family

ID=5995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0579.9A Active CN107222298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2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9383A1 (en) * 2017-11-15 2019-05-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cedur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US10805916B2 (en) 2017-11-15 2020-10-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cedur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WO2019134071A1 (zh) * 2018-01-02 2019-07-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46891A (zh) * 2020-04-10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发送方法
US11901028B2 (en) 2021-04-13 2024-02-13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torage apparatus
US11810637B2 (en) 2021-04-13 2023-11-07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torage apparatus with read-write conversion circuit
CN115206359A (zh) * 2021-04-13 2022-10-18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电路、方法及存储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606A (zh) * 2007-11-28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901B (zh) * 2007-10-16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Tdd hsdpa系统中下行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83955B (zh) * 2010-03-24 2012-11-2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和设备
EP2567490B1 (en) * 2010-05-04 2017-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arly harq feedbac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80029B (zh) * 2014-01-14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788918B (zh) * 2016-12-30 2020-02-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Harq配置方法、反馈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606A (zh) * 2007-11-28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98A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229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49173B (zh) 一种半持续调度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2119503B (zh) 增大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的可靠性
TWI696360B (zh) 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EP36659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redundant bits in semi-statically configured harq-ack codebook
US20180176939A1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40515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498483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331594A1 (en) User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and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164029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00178285A1 (en)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78674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96032B (zh) 用于半静态harq-ack码本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32391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Code Block Group Retransmission
US20190020442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301703B (zh) Harq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04753654A (zh) 一种编码和解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742643A1 (en)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6145594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150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757505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6161652A1 (zh) 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237980B (zh) 多载波系统中ack/nack信息数量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EP3605912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845158B (zh) 反馈数据传输确认的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2

Address after: 430205 No. 88, Academy of Posts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1 Building, No. 5 Hospital,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Beacon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 88, postal academy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