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1813A -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1813A
CN107221813A CN201710399358.XA CN201710399358A CN107221813A CN 107221813 A CN107221813 A CN 107221813A CN 201710399358 A CN201710399358 A CN 201710399358A CN 107221813 A CN107221813 A CN 107221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output interface
integrated manipulator
input
charg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93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TLC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TLC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TLC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TLC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93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18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1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1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其中电源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接线板,接线板上设置有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至少连接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第一转换电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第二转换电路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其中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电源输入电路、降压电路;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集成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集成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多个电阻,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本发明不但满足待充电设备的多种不同接口选择,而且可以使待充电设备长时间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电源插座的简称,一般主要用于一个或一个以上插入式元器件相配的连接器,主要为办公和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同时,随着便携移动终端的普及,由于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等移动终端,对于移动终端而言,通常使用的是USB电源转换插座,随之而来就是这些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给这些移动终端配备与之相符的USB电源转换插座,方可随时充电。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插座十分普及,虽插座内部的电路结构基本一样,但现有技术当中的电源转换插座接口比较单一,一般只输出一个或多个相同的USB接口,而多个相同的USB接口共用同一个转换电路,当电源转换插座内部的线路出现问题时,输出接口都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待充电设备充电失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转换插座接口比较单一,一般只输出一个或多个相同的USB接口,多个相同的USB接口共用同一个转换电路,当电源转换插座内部的线路出现问题时,输出接口都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待充电设备充电失败。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至少连接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电源输入电路、降压电路;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集成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所述集成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多个电阻,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可选地,所述集成控制器包括:MOS开关管和光耦器件;所述MOS开关管和所述光耦器件集成在所述集成控制器内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还分别包括同步整流电路、同步滤波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同步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还分别包括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反馈端,所述通信芯片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可选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电源滤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降压电路;电源稳压电路,分别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集成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源输入电压;将所述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包括: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将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所述集成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源输入电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所述集成控制器;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其中电源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接线板,接线板上设置有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至少连接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第一转换电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第二转换电路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其中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电源输入电路、降压电路;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集成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集成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多个电阻,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本发明不但满足待充电设备的多种不同接口选择,而且可以使待充电设备长时间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转换插座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转换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接线板内的整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接线板内的第一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接线板内的第二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因为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孔,通过该孔可接入各种数据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转换插座--从字面上理解是让某种插头转换成另一种插头(如电话电源插头、USB充电插头,电脑电源插头),在此处主要指转换插座内部接线板中的电路转换,转换插座有2种:一种是简单的插口类型转换,一种是可适应稳定电压(固定稳压)的转换插口。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接线板2,接线板2上设置有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21,整流电路21的输出端至少连接第一转换电路22和第二转换电路23,第一转换电路22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第二转换电路23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其中第一转换电路22和/或第二转换电路23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231、电源输入电路232、降压电路233;集成控制器231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233的输入端,集成控制器231的电源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232,集成控制器231的控制端连接多个电阻,集成控制器2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其中集成控制器231包括:MOS开关管和光耦器件,MOS开关管和光耦器件集成设置在集成控制器的内部中。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一般固定安装在墙上,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USB-A接口、一个USB-C接口,一根零线N、一根火线L、一根地线G,主要的整体结构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接线板,用于给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具体地,如图3所示,整流电路21包括分别由4个首尾连接的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B1,整流桥B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输出端,整流桥B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L2的第一端,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232,整流桥B1的第三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输出端,电感L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F1,交流电源F1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L,电感L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N,整流桥B1的第四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3、如图4、如图5所示,整流桥BD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转换电路22、第二转换电路23,其中第一转换电路22与第二转换电路23相同,用于对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处理和转换。第一转换电路22和第二转换电路23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231、电源输入电路232、降压电路233。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转换电路22中的集成控制器231(U1)的输入端D(1引脚)连接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4),集成控制器(U1)231的电源端S(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连接电源输入电路232,其中集成控制器231(U1)的电源端S的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都连接在一起,集成控制器231(U1)的控制端NC(8引脚)连接两个相串联连接的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源V+;集成控制器231(U1)的输出端Vout(11引脚)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集成控制器231(U1)的10引脚(FWD端)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降压器T1的输出端(接线端B)。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转换电路23中的集成控制器231(U3)的输入端D(1引脚)连接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1),集成控制器(U3)231的电源端S(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连接电源输入电路232,其中集成控制器231(U3)的电源端S的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都连接在一起,集成控制器231(U3)的控制端NC(8引脚)连接两个相串联连接的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源V+;集成控制器231(U3)的输出端Vout(11引脚)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集成控制器231(U2)的10引脚(FWD端)连接电阻R24的第一端,电阻R24的第二端连接降压器T2的输出端(接线端B)。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如图1所示,第一转换电路22和/或第二转换电路23还分别包括同步整流电路234、同步滤波电路235;同步整流电路234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233的输出端,同步整流电路234的输出端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集成控制器231的输出端和降压电路233的输出端。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转换电路22中的同步整流电路234中的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入端(5引脚)连接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1的输出端(接线端B),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入端(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连接在一起,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出端(3引脚)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输出端Vout(11引脚)和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1的输出端(接线端A),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出端3引脚、2引脚、1引脚都连接在一起,同步整流芯片Q1的4引脚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12引脚(SR端)。集成控制器231(U1)的16引脚(IS端)、15引脚、(GND端)分别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集成控制器231(U1)的14引脚(FB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一端,集成控制器231(U1)的13引脚(BPS)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集成控制器231(U1)的10引脚(FWD端)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入端(5引脚),集成控制器231(U1)的9引脚(NC端)悬空。电容C5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降压器T1的输出端(接线端B)和同步整流芯片Q1的输入端(5引脚),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转换电路22中的同步整流电路234还包括电容EC3、电容EC4、电阻R10,电容EC3、电容EC4并联连接在同步整流电路234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同步整流电路234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9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转换电路23中的同步整流电路234中的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入端(5引脚)连接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2的输出端(接线端B),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入端(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连接在一起,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出端(3引脚)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3)的输出端Vout(11引脚)和降压电路233中的降压器T2的输出端(接线端A),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出端3引脚、2引脚、1引脚都连接在一起,同步整流芯片Q2的4引脚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3)的12引脚(SR端)。集成控制器231(U3)的16引脚(IS端)、15引脚(GND端)分别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集成控制器231(U3)的14引脚(FB端)连接电阻R28的第一端,集成控制器231(U3)的13引脚(BPS)连接电容C13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集成控制器231(U3)的10引脚(FWD端)连接电阻R24的第一端,电阻R24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入端(5引脚),集成控制器231(U3)的9引脚(NC端)悬空。电容C14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降压器T2的输出端(接线端B)和同步整流芯片Q2的输入端(5引脚),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3的第一端,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同步滤波电路235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转换电路23中的同步整流电路234还包括电容EC7、电容EC8、电阻R26,电容EC7、电容EC8并联连接在同步整流电路234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同步整流电路234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5的第一端,电阻R25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图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第一转换电路22和/或第二转换电路23还包括通信芯片236,通信芯片236的输入端连接集成控制器231的反馈端,通信芯片236的数据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
具体地,如图4所示,对于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通信芯片236(U2)的输入端(3引脚即FBO端)通过电阻R12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14引脚(FB)即反馈端,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14引脚,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通信芯片236(U2)的输入端(3引脚即FBO端),通信芯片236(U2)的2引脚(GND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和集成控制器231(U1)的15引脚(IS端)、16引脚(GND端)的公共端后接地。通信芯片236(U2)的1引脚(D+)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24的TYPE-C连接器的B6端(D+),通信芯片236(U2)的6引脚(D-)连接TYPE-C连接器的B7端(D-),通信芯片236(U2)的5引脚(VDD)连接电阻R11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TYPE-C连接器的B9端(VBUS-C),其中VBUS-C为两个并联的上拉电阻,即电阻R17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TYPE-C连接器的B9端(VBUS-C),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TYPE-C连接器的A5端(CC1),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TYPE-C连接器的B5端(CC2)。TYPE-C连接器的B12端与A1端接地,TYPE-C连接器的B9端(VBUS-C)连接其A4端,TYPE-C连接器的B7端(D-)连接其A7端(D-),TYPE-C连接器的B6端(D+)连接其A6端(D+),TYPE-C连接器的B1端与A12端接地.TYPE-C连接器的B9端端(VBUS-C)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通信芯片236(U2)4引脚悬空。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通信芯片236(U2)的5引脚(VDD),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
具体地,如图5所示,对于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通信芯片236(U4)的输入端(3引脚即FBO端)通过电阻R28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3)的14引脚(FB)即反馈端,电阻R28的第一端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14引脚,电阻R28的第二端连接通信芯片236(U4)的输入端(3引脚即FBO端),通信芯片236(U4)的2引脚(GND端)分别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和集成控制器器231(U3)的15引脚(IS端)、16引脚(GND端)的公共端后接地。通信芯片236(U4)的1引脚(D+)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25的连接器USB2的3引脚(D+),通信芯片236(U4)的6引脚(D-)连接连接器USB2的2引脚(D-),通信芯片236(U4)的5引脚(VDD)连接电阻R27的第一端,电阻R27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USB2的1引脚后接5V电源,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通信芯片236(U4)的5引脚(VDD),电容C1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电容C17的第一端接5V电源,电容C17的第二端接地。连接器USB2的4引脚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如图1所示,电源输入电路232包括:电源滤波电路2321,分别连接整流电路21和降压电路233;电源稳压电路2322,分别连接降压电路233和集成控制器231。
具体地,如图4所示,对于第一转换电路22,电源滤波电路2321中电解电容EC1的阳极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且与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6)连接,电容CY1的第一端连接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6),电容CY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4);电解电容EC1的阴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3),电阻R6的第一端还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集成控制器231(U1)的3引脚(S端),二极管D2的阳极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EC2的阴极,电解电容EC2的阳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电阻R4的第一端、降压器T1的输入端(接线端1),电阻R4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连接后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1)的7引脚(BPP),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如图5所示,对于第二转换电路23,电源滤波电路2321中电解电容EC5的阳极端连接电容C10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的第一端且与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3)连接,电容CY2的第一端连接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3),电容CY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8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电容C10的第二端,电阻R1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0的第二端和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9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1);电解电容EC5的阴极连接电阻R22的第一端,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1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4),电阻R22的第一端还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和集成控制器231(U3)的3引脚(S端),二极管D5的阳极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EC6的阴极,电解电容EC6的阳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电阻R20的第一端、降压器T2的输入端(接线端6),电阻R20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连接后与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连接集成控制器231(U3)的7引脚(BPP),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电容C11的第二端接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电源转换插座,包括:
S1、获取电源输入电压;此处的电源输入电压为整流、滤波、稳压后的直流电压。而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直接给集成控制器提供电源,电源输入电压为通过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获取整流、滤波、稳压过后的电压,以便作为输入参考电压控制电源转换插座工作。
S2、将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整流、滤波、稳压后的电压还需要进行降压、二次同步整流、同步滤波处理,为了获取稳定平滑的直流电,增强电源输入电压的稳定性。
S3、与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通信芯片、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与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行协商。例如:第二输出接口电路为普通的USB接口,第一输出接口电路为TYPE-C接口。例如:第二输出接口与手机建立连接后,第一数据端(D+)和第二数据端(D-)会自动识别手机的充电电流大小,假如识别出的当前手机电源为2A为该手机的最大电流,第二输出接口的额定输出电压为5V,所以该电源转换插座能够给当前负载提供5V/2A的输出能力。而第一输出接口为TYPE-C接口,支持快充,能够提高充电速度,在通信的过程中通过TYPE-C的D+、D-确定输出电压,用于给待充电设备提供合适的电源。该第一输出接口应用了高通QC3.0(Quick Charge)的充电方式,,其充电速度是传统充电方式的四倍,采用最佳电压智能协商算法,可根据掌上终端确定需要的功率,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功率传输,同时实现效率最大化,另外,其电压选项范围更宽,移动终端可动态调整到其支持的最佳电压水平。具体地,QC3.0支持更细化的电压选择,以200mV增量为一档,提供3.6V到12V电压的灵活选择,这样手机可从数十种选择合适的一档。
S4、根据通信的结果,控制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通信结果为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利用D+、D-确定输出电压后,该电源转换电路能够给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通过集成控制器控制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即根据电源输入电压和通信芯片反馈给集成控制器的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压,通过调整PWM占空比,给待充电设备输出大小与幅值稳定的电源电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电路,根据通信的结果,控制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包括:
首先,获取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通信芯片、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建立连接,通过协商获取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然后,将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集成控制器。获取额定电压后通过通信芯片反馈给集成控制器,以便集成控制器结合电源输入电压,通过调整合适的PWM占空比给待充电设备输出稳定的电压。
最后,根据电源输入电压和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集成控制器为PWM脉冲宽度调制,可用于调整输出直流平均电压,对于矩形波而言,输出平均压等于峰值电压×占空比,占空比是一个脉冲周期内高电平时间与周期的比值,例如,峰值电压等于5V,占空比等于50%的方波信号平均电压等于2.5V,而占空比取决于电源输入电压和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集成控制器控制端的电阻改变PWM输出频率,即给待充电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插座还包括:根据识别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具体地,因为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应用传统的USB接口,而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应用TYPE-C,当待充电设备与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建立通信连接后,通信芯片能够自动识别待充电设备的类型,例如: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为小米手机,因小米手机为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而TYPE-C支持具有该系列的手机,所以选用第一输出接口电路;例如:当用户的手机为传统的老人手机,通过通信芯片识别后选择第一输出接口电路。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第二输出接口电路根据用户的需要,给用户提供合适的需求,另外因为该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转换电路、第二转换电路,当其中一个转换电路发生故障的时候,第二转换电路还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导致充电系统全部发生故障,造成用户无法充电。所以该电源转换插座不但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充电选择,而且保证了在电源转换插座因其中一个转换电路出现故障,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电源输入电压;
处理模块72,用于将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
通信模块73,用于与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控制模块74,用于根据通信的结果,控制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反馈子模块,用于将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集成控制器;
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电源输入电压和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至少连接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第一输出接口电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连接第二输出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分别包括集成控制器、电源输入电路、降压电路;
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集成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所述集成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多个电阻,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控制器包括:MOS开关管和光耦器件;
所述MOS开关管和所述光耦器件集成在所述集成控制器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还分别包括同步整流电路、同步滤波电路;
所述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同步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或第二转换电路还分别包括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反馈端,所述通信芯片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电路包括:
电源滤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降压电路;
电源稳压电路,分别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集成控制器。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源输入电压;
将所述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
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包括:
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将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所述集成控制器;
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9.一种电源转换插座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源输入电压;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输入电压进行处理;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需的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反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反馈给所述集成控制器;
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输入电压和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通过调整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占空比和频率给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
CN201710399358.XA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ending CN1072218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9358.XA CN107221813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9358.XA CN107221813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1813A true CN107221813A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47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9358.XA Pending CN107221813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18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4666A (zh) * 2019-03-18 2019-06-18 江西吉安奥海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多功能充电插座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39A (zh) * 2007-06-08 2008-01-16 吴君武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104467117A (zh) * 2014-12-31 2015-03-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充电器
CN104916998A (zh) * 2015-05-06 2015-09-16 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技术传输的家用智能插座
CN104967341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排插
CN105006703A (zh) * 2015-07-17 2015-10-28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预约通断的电源插座
CN205264974U (zh) * 2015-12-31 2016-05-25 周文军 多功能智能插座
CN206820197U (zh) * 2017-05-31 2017-12-29 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39A (zh) * 2007-06-08 2008-01-16 吴君武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104467117A (zh) * 2014-12-31 2015-03-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充电器
CN104916998A (zh) * 2015-05-06 2015-09-16 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技术传输的家用智能插座
CN104967341A (zh) * 2015-07-03 2015-10-07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排插
CN105006703A (zh) * 2015-07-17 2015-10-28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预约通断的电源插座
CN205264974U (zh) * 2015-12-31 2016-05-25 周文军 多功能智能插座
CN206820197U (zh) * 2017-05-31 2017-12-29 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4666A (zh) * 2019-03-18 2019-06-18 江西吉安奥海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多功能充电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66789U (zh) 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多端口适配器
CN106160195B (zh) 一种用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09825A (zh)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106774764B (zh) 多电源供电usb接口的实现方法和usb电源
CN206820197U (zh)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
CN210898617U (zh) 一种双口快充充电器
CN206834813U (zh) 各类电子设备可共用的充电器
CN204668976U (zh) 移动电源及充电系统
CN209994149U (zh) 一种具有Type-C接口的充电器
CN108063487A (zh) 一种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CN211880144U (zh) 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07221813A (zh)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201837921U (zh) 笔记本电脑及外置鼠标的无线供电系统
CN209488241U (zh) 小型快速充电器
WO2019109950A1 (zh) 升压电路,电源装置及便携式电能系统
CN206517123U (zh) Usb充电电路及usb充电插座
CN208401569U (zh) 双模式充电电路及具有它的充电器
CN103904715A (zh) 入墙式智能usb充电插座
CN104901563A (zh) 一种usb插座
CN214899196U (zh) 支持实现双口快充及协议切换的电源插座电路结构
CN204652249U (zh) 一种usb插座
CN209963779U (zh) 电源适配器
CN209375184U (zh) 耳机充电盒
CN209217349U (zh) 一种充电插座
CN208401582U (zh) 变灯显示的手机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