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0270B -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0270B
CN107220270B CN201610885442.8A CN201610885442A CN107220270B CN 107220270 B CN107220270 B CN 107220270B CN 201610885442 A CN201610885442 A CN 201610885442A CN 107220270 B CN107220270 B CN 107220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commodity object
consump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54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0270A (zh
Inventor
周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2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0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0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0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时,将与该用户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推送给该用户,使得该用户可以从与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处得到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并可以判断是否与网页中显示的该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一致,进而确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有效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平台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服务平台,这些电子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服务平台提供的购买服务,购买用户所需要的商品对象。由此可见,电子服务平台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具体地,用户在使用电子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时,可以首先访问电子服务平台所提供的网页;其次,从访问的网页中获取所需要的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含商品对象所属类型、商品对象的颜色等;最后,用户可以根据获取的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确定是否得到该商品对象。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服务平台在所提供的网页中发布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而这些基本信息一般通过文本形式、图片形式等形式展示,而用户在访问网页时通过这些基本信息了解商品对象,但是用户在得到该商品对象时,可能存在得到的商品对象与通过网页所了解的商品对象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用户对电子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的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用户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得到的商品对象与通过电子服务平台了解到的商品对象存在差异,导致用户对电子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的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查找单元,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时,通过获取该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筛选与该用户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并展示给该用户,这样,该用户可以从与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处获取到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使得该用户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与网页中显示的该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一致,进而确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有效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得到商品对象后,如果用户发现该商品对象与用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了解到的商品对象存在差异时,电子商务平台允许用户将得到的商品对象进行退还或者更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但是,由于用户需要将得到的商品对象返回给电子服务平台,使得用户的整个消费过程变得繁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时,可以将已获得该商品对象的且与该用户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推送给该用户,使得用户在对商品对象进行消费之前,可以从推送的其他用户处获取到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获得的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决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这样,不仅避免了用户在发现商品对象信与通过电子服务平台了解到的商品对象存在差异时将商品对象退还或更换带来的麻烦,并且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时,通过获取该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筛选与该用户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并展示给该用户,这样,该用户可以从与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处获取到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使得该用户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与网页中显示的该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一致,进而确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有效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指的是电子服务平台通过商品对象的网页为用户展示的商品对象的信息,可以是图片形式,也可以是文本形式,例如,商品对象的颜色、商品对象所属的类型等,但是,由于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是通过图片形式或者文本形式展示的,因此,用户获取到的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往往带有主观性,真实性不高。
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指的是用户在得到商品对象后,通过实际接触商品对象,并根据感官获取到的商品对象的信息,由于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是通过感官获取到的,因此,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的真实性远高于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希望获取到的商品对象的信息为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发送包含某一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可能存在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也可能不存在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存在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为例进行说明,这样,用户可以从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处获取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101: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101中,第一用户在需要对商品对象进行访问时,可以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发送访问请求,此时,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可以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
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指的是用于将所述商品对象与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其他商品对象进行区分的标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在发送所述访问请求时使用的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是其他智能设备,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电子服务平台指的是可以为用户提供商品对象的网络服务的平台,这里对电子服务平台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商品对象指的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电子服务平台中进行消费的商品对象,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电器,还可以是其他商品对象,也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用户在发送所述访问请求时,可以不登录电子服务平台,也可以登录电子服务平台,不做具体限定。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在发送所述访问请求时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收货地址信息,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其他信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收货地址信息,还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收货地址信息共同确定的位置信息,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通过GPS定位的方法确定,也可以通过IP地址信息确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收货地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其他信息,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用户标识,通过查询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收货地址信息可能是多个,那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收货地址信息中默认的(或常用的)收货地址信息作为所述位置信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收货地址信息作为所述位置信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102: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步骤102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所述访问请求后,可以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获取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时,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可以获取到所述第二用户在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时产生的消费行为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的商品对象的消费行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所述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发布所述商品对象的URL、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在消费所述商品对象时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的收货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以及发布所述消费评论数据的时间。
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在获取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后,可以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消费行为数据与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与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按照所述对应关系存储至历史数据库中,这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时,可以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在所述历史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消费行为数据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在请求获取所述商品对象时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收货地址信息,还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电子服务平台中的其他信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的收货地址信息,也可以所述第二用户在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时,所述第二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还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得的所述第二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其他收货地址信息,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步骤103中,可以根据确定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所述提示信息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例如,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收货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收货地址信息,那么,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位置关系满足设定条件时(例如,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收货地址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收货地址在同一个小区),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从满足设定条件的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信息为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在所述用户信息为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第一用户较近的所述第二用户,并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用户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从距离较近的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为了确定已获得所述商品对象的所述第二用户中哪些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比较近,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那么,在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时,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是一个,可以计算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是多个,可以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在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这里对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不做具体限定。
在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后,可以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此时,可以生成提示信息,并显示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所访问网页的指定位置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这里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在电子服务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联系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时,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得到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还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提示信息,其中,生成的提示信息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后,可以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中的指定位置,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在访问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时,可以根据在所述指定位置显示的所述提示信息,快速获取到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指定位置可以是指当前显示网页中的某一个区域,也可以是显示窗口中的某一个区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指定位置时,可以以悬浮窗口的形式进行显示,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进行显示,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的所述距离的显示方式,可以以千米为单位进行显示,也可以以米为单位进行显示,还可以以其他距离单位的方式进行显示,不做具体限定,显示的距离的数值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数值,不做具体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2中显示的网页的右上角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B的标识信息、用户B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x Km。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时,包括:
若确定的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特定信息时,生成认证标签,其中,所述认证标签用于提供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认证接口;
根据所述认证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认证标签、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所述第二用户的信息安全,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特定信息,例如,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电话号码,为了防止第二用户的电话号码泄漏,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之前,还需要生成认证标签,其中,所述认证标签可以提供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认证接口。
在生成认证标签后,可以根据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生成包含认证标签的提示信息后,可以将所述提示显示在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的指定位置,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在访问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并根据显示的所述提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时,可以通过所述认证标签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验证信息,并在验证通过时,所述第一用户可以获取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可以有效保证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的安全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3中显示的网页的右上角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B的标识信息、用户B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x Km以及用于用户B对用户A进行认证的认证标签。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创建通信标签,其中,所述通信标签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通信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标签、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用户在通过提示信息获得与其距离较近的用户为第二用户后,往往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之前,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创建通信标签,这里的通信标签可以用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创建通信标签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通信标签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标签、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生成包含通信标签的提示信息后,可以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的指定位置,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在访问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时,可以通过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的通信标签与所述第二用户建立通信连接,以便于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4中显示的网页的右上角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B的标识信息、用户B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x Km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同时生成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通信标签,并根据所述认证标签、所述通信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的指定位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5中显示的网页的右上角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B的标识信息、用户B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x Km、用于用户B对用户A进行认证的认证标签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所述距离与所述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时,可能存在多个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此时,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分别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根据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不做具体限定。
在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为多个时,生成并显示所述提示信息的具体方法与上述记载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提示信息进行显示时,可以分别将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提示信息进行显示,也可以将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提示信息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显示,不做具体限定。
在通过列表的方式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时,还可以在列表右侧添加滚动条,并通过滑动滚动条的方式将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此时,所述第一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用户,并从选择的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6中显示的网页的右上角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B的标识信息、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距离x Km、用于用户A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提示信息中还包含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A与用户C之间的距离y Km、用于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在图6中显示的提示信息的列表的右侧是一个滚动条,上下滑动滚动条,还可以获得其他用户的标识信息、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以及用户A和其他用户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确定查找到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
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在访问商品对象的网页时,往往会浏览网页中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显示的其他用户对该商品对象的消费评论数据,并根据其他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获取与该商品对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决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第一用户在浏览所述商品对象的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时,可以获取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哪些消费评论数据对应的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距离比较近,在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可以确定查找到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并基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用户,确定哪些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以便于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后,可以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评论,此时,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评论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存储,并作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这样,在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可以确定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
在确定所述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后,可以计算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这里的计算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与上述记载的计算距离的方法相同,不再重复描述。
在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后,可以将所述距离与所述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阈值时,可以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具体地,生成并显示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位置中的指定区域。
这里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的方法与上述记载的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的方法相同,不再重复描述。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位置中的指定区域,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在浏览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指定区域显示的所述提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这里的显示在所述位置的指定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做具体限定,在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指定区域时,可以以悬浮窗口的形式进行显示,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进行显示,不做具体限定。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7中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用户B的消费评论数据,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其中,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那么,可以在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的位置的右上角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 Km。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认证标签,并根据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也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用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并根据所述通信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还可以同时生成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通信标签,并根据所述通信标签、所述通信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生成所述提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已在上述记载的实施例中描述,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时,可以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生成的所述认证标签,也可以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生成的所述通信标签,还可以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生成的所述认证标签以及生成的所述通信标签,不做具体限定。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8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8中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用户B的消费评论数据,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其中,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那么,可以在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的位置的右上角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 Km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可选地,在图8中,还可以显示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 Km以及用于用户C对用户A进行认证的认证标签,或者,显示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 Km、用于用户C对用户A进行认证的认证标签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可选地,在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的指定位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用户在浏览商品对象的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时,按照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显示的消费评论数据的先后顺序进行浏览,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指定位置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
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在浏览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中的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时,由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置顶显示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因此,所述第一用户可以快速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以便于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大于1时,根据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发布消费评论数据的时间;
按照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时间,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中,如果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第二用户的个数大于1,可以将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排序结果,显示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用户的消费体验,用户在获取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时,更希望从距离最近的且消费商品对象的时间最近的其他用户处获取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时,可以按照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照消费评论数据的评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还可以同时按照距离以及评论消费评论数据的评论时间进行排序,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的评论时间可以通过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对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此时,所述第一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第二用户,并从选择的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9所示,为用户A访问的商品对象aa的网页,网页的左上角显示的是包含商品对象aa的图片,在商品对象aa的图片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基本信息的展示区域,在该区域的下方是商品对象aa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
图9中的消费评论数据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用户B的消费评论数据,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其中,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用户D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如图9所示,按照距离对用户C以及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已知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为y Km,用户D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为(y-1)Km,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在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的上方显示,在用户D的消费评论数据的位置的右上角显示的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D的标识信息、用户D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1)Km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D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在用户C的消费评论数据的位置的右上角显示的提示信息中包含用户C的标识信息、用户C与用户A之间的距离y Km以及用于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标签。
通过上述记载的方法,所述第一用户在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距离较近的所述第二用户后,可以通过线下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沟通的方式获得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以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此时,可以说明,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可能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生成任何提示信息,这样,所述第一用户可以按照现有的方法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除此之外,也可以生成提示信息,但是,这里的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第二用户。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其中,所述消费请求是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送的,所述二维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生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用户在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可以选择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也可以选择不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
如果所述第一用户选择对所述商品对象进行消费,所述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发送对所述商品对象的消费请求,其中,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扫描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扫描二维码功能的智能设备。
所述二维码可以是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访问请求之前,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请求并响应所述消费请求后由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中可以包含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生成的所述二维码中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其中,所述商品对象的连接地址指的是用于发布所述商品对象的URL,这样,在所述第一用户使用扫描设备扫描所述二维码时,可以根据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向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发送消费请求。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所述消费请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并根据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消费资源。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可以响应所述消费请求,并允许所述第一用户得到所述商品对象。
由于所述消费请求是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送的,所述二维码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因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时,还可以获取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得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相应的消费资源。
这里的消费资源可以是电子服务平台提供的优惠券,也可以是电子服务平台提供的其他优惠,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响应所述消费请求后,可以将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的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于其他用户在访问所述商品对象的网页时,可以从所述第一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其中,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以及验证码,所述验证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的。
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得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得验证码,这里的验证码可以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商品对象的消费请求,并响应所述消费请求后,由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也就是说,所述验证码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这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通过对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验证码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可以确定与所述验证码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此时,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得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相应的消费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所述第二用户分配相应的消费资源,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包含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访问请求时,通过获取该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已消费该商品对象的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筛选与该用户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并展示给该用户,这样,该用户可以从与距离较近的其他用户处获取到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使得该用户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该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与网页中显示的该商品对象的基本信息一致,进而确定是否消费该商品对象,有效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1001、查找单元1002、显示单元1003、确定单元1004、排序单元1005、响应单元1006以及分配单元1007,其中:
接收单元1001,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查找单元1002,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显示单元10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1003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信息为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具体地,所述显示单元1003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所访问网页的指定位置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1003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若确定的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特定信息时,生成认证标签,所述认证标签用于提供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认证接口;
根据所述认证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认证标签、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1003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创建通信标签,所述通信标签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通信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标签、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所述显示单元1003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之前,所述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1004,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1004,在查找单元1002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确定查找到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
所述显示单元1003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所述显示单元1003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位置中的指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1003,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
具体地,所述显示单元1003在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后,所述设备还包括:排序单元1005,其中:
所述排序单元1005,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大于1时,根据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发布消费评论数据的时间;
按照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时间,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对应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001,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是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送的,所述二维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生成的。
所述接收单元1001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所述设备还包括:响应单元1006和分配单元1007,其中:
所述响应单元1006,响应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
所述分配单元1007,根据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消费资源。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001,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以及验证码,所述验证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可以通过硬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这里不做限定。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其中,
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联系方式;
在所访问网页的指定位置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信息为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若确定的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特定信息时,生成认证标签,所述认证标签用于提供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认证接口;
根据所述认证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认证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创建通信标签,所述通信标签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通信标签和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标签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确定查找到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位置中的指定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个数大于1时,根据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发布消费评论数据的时间;
按照每一个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时间,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以及对应的提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是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送的,所述二维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生成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并根据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消费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以及验证码,所述验证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的。
12.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访问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用户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
查找单元,根据所述待访问的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从历史数据库中查找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
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至少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联系方式;
在所访问网页的指定位置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信息为位置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确定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之前,所述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在查找单元查找到已得到所述商品对象的第二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时,确定查找到的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
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消费行为数据中包含消费评论数据的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生成并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在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的位置,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位置中的指定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消费评论数据和所述提示信息置顶显示在所述消费评论数据显示列表中。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是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送的,所述二维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商品对象的链接地址生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响应单元和分配单元,其中:
所述响应单元,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响应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
所述分配单元,根据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时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分配消费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用户从所述第二用户处获取到所述商品对象的属性信息后,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所述消费请求中包含所述商品对象的标识信息以及验证码,所述验证码是在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消费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生成的。
CN201610885442.8A 2016-03-22 2016-10-10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7220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67168 2016-03-22
CN201610166716 201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0270A CN107220270A (zh) 2017-09-29
CN107220270B true CN107220270B (zh) 2021-01-15

Family

ID=5992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5442.8A Active CN107220270B (zh) 2016-03-22 2016-10-10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02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306A (zh) * 2012-07-10 2012-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协同购物的信息交互方法、用户端及系统
CN102930451A (zh) * 2012-09-19 2013-0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和二维码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5060946A1 (en) * 2013-10-21 2015-04-30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data to enhance a consumer experience
CN104641392A (zh) * 2012-09-18 2015-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评价信息的用户终端设备和网络服务器装置及其方法
CN105224684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306A (zh) * 2012-07-10 2012-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协同购物的信息交互方法、用户端及系统
CN104641392A (zh) * 2012-09-18 2015-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评价信息的用户终端设备和网络服务器装置及其方法
CN102930451A (zh) * 2012-09-19 2013-0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和二维码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5060946A1 (en) * 2013-10-21 2015-04-30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data to enhance a consumer experience
CN105224684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0270A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77251A1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530438A (zh) 資訊推送方法、伺服器、使用者終端以及系統
US9865008B2 (en) Determining a configuration of a content item display environment
CN108256888B (zh) 落地页的获取方法、网站服务器以及网络广告监测系统
US20180308138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090899B (zh) 一种反馈展示内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89511B (zh) 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US11410113B2 (en) Shipping preferences popul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06572B1 (en) Generating product image maps
CN105701694A (zh) 创建电子商店的方法及创建电子商店的系统
CN112948521B (zh) 对象处置方法及装置
CN111611560A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76439B (zh) 用于基于无线接入点推送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1274516B (zh) 页面展示方法、页面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295052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87399A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88178B (zh) 推荐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808891A (zh) 一种页面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77093A (zh) 一种科技资源的共享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07220270B (zh) 一种获取商品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70976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36974A (zh) 一种服务商品上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29216B (zh) 一种doi的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68545B (zh) 一种分级的用户标签库的创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71559B (zh) 一种用户等级处理、目标对象推送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