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429A -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1429A
CN107211429A CN201680008719.7A CN201680008719A CN107211429A CN 107211429 A CN107211429 A CN 107211429A CN 201680008719 A CN201680008719 A CN 201680008719A CN 107211429 A CN107211429 A CN 107211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k
diversity
emulation
interfa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7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1429B (zh
Inventor
T·G·赫博特
J·J·佳农
D·查瓦斯基
P·M·瓦拉
J·弗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1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1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4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上游设备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上游接口,该至少一个上游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下游接口,该下游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12,523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合并至此。
本申请涉及下面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这些申请通过引用合并至此:
于2014年10月3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ISE FLOOROPTIMIZA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DIRECT DIGITAL INTERFACE TOBASE STA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506,145(公开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5/0098419),该申请通过引用合并至此。
背景技术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被用来将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分布到建筑物或者其他基本上封闭的环境中。天线典型地连接到诸如服务提供者的基站之类的射频(RF)信号源。已经在本领域中实现了将RF信号从RF信号源输送到天线的各种方法。
发明内容
用于将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上游设备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上游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至少一个仿真的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下游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的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附图仅描绘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并不因此被认为在范围方面进行限制,将通过附图的使用来描述具有附加特异性和细节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图1D是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2A-图2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图1A-图1D中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性信号接口单元内的信号路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3A-图3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图1A-图1D中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使用的信号接口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图1A-图1D中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使用的天线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5A-图5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单元(诸如图4中的示例性天线单元)中使用的RF转换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图6是例示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根据通常的实践,各种被描述的特征没有按照比例绘制,而是被绘制以强调与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具体特征。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标号和名称指示类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对形成该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例示的方式示出具体的例示性实施例)的附图进行参考。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逻辑的、机械的和电气的改变。此外,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呈现的方法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各个步骤可以被执行的次序。因此,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在限制性的意义上理解。
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描述用于将来自至少一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上游设备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具体而言,信号接口单元基于由下游设备提供给它的单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生成除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之外的至少一个仿真的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上游设备期望至少一个分集信号,但是仅单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从下游设备被提供。本文描述的是用于仿真上游设备所期望的至少一个分集信号的方法。本文描述的技术关于使用经许可的射频频谱的无线通信(诸如利用各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蜂窝射频通信)的分布是有用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可以使用各种无线协议并且在频谱的各种频带中操作。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同等地应用于其中在上游设备处期望分集信号的许多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例如,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可以包括但不限于800MHz蜂窝服务、1.9GHz个人通信服务(PCS)、专用移动无线电(SMR)服务、800MHz和900MHz下的增强型特殊移动无线电(ESMR)服务、1800MHz和3100MHz高级无线服务(AWS)、700MHzuC/ABC服务、双向寻呼服务、视频服务、450MHz下的公共安全(PS)服务、900MHz和1800MHz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路接入(W-CDMA)、3100MHz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频分双工(UMTS-FDD)、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高速分组接入(HSPA)或者其他适当的通信服务。本文描述的系统能够以上面描述的任何频率输送单输入单输出(SISO)服务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服务二者。本文描述的系统可以跨越频谱的各种频带支持SISO信号和MIMO信号的任何组合。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系统可以为WiMAX、LTE和HSPA服务提供MIMO流,同时为其他服务仅提供SISO流。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MIMO服务和SISO服务的其他组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与天线单元直接耦合或者与天线单元一起被包括在单个设备中。虽然在本描述内示例性实施例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但是应当理解,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云无线电接入网络(C-RAN)和/或混合DAS/C-RAN系统中应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直接地或者通过前向回传网络(fronthualnetwork)在通信上耦合到诸如基站之类的至少一个上游设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是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基站接口、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基站接口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基站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充当翻译器以在上游设备与下游设备(诸如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件、远程无线电头和/或天线)之间翻译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信号接口也基于由下游设备提供的单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生成至少一个仿真的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通过调整/修改单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副本的属性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的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并且将特性以这种方式报告给上游设备,使得天线系统对上游设备看起来像分集接收天线系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连同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仿真来自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系统(诸如4×4MIMO系统)的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能够抑制上游设备中的警报,否则如果上游设备不能够识别每个期望的MIMO信号,将触发这些警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分集目的,上游设备期望来自两个或更多个天线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包括以下功能:比较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属性/方面/参数以确定这两个信号是否表现得如期望的那样来自不同的天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也被配置为比较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属性/方面/参数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属性/方面,以确定这两个信号是否足够不同而被认为是分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也被配置为比较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属性/方面/参数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属性/方面/参数,以确定这两个信号是否太过不同以至于不被认为是分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被配置为如果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不同或者不够不同则触发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只有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不同或者不够不同长达某个时间段(诸如连续时间段或者合计时间段)时才触发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警报是分集不平衡警报,如果两个信号在某个统计时间窗口上相差多于预先定义的分贝(dB)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相差5dB),那么该分集不平衡警报触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相关,以确定它们在功率、幅度、延迟和/或噪声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有多接近地相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以这种方式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便符合上游设备所检查的对于分集的要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些调整/修改包括调整/修改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幅度、功率、延迟和/或噪声特性,以使得上游设备确定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足够不同以至于来自单独的分集天线(即使实际上两者是从同一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得到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分集的要求涉及在分集接收系统中使用的多个天线之间的间隔/距离,这可以基于正在传输的射频以波长来度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分集的要求产生关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分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之间的差别的统计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是多标准的并且能够接收至少一个信号、将它转换成射频(RF)以及使用至少一个天线传输该RF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不特定于信道数量或者空中协议,并且当添加或者移除信道或者使用新的调制类型或空中协议时不一定需要任何硬件改变。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上游设备通信的信号是特定于特定信道的信道化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道化信号是基带数据,诸如I/Q对中的信道化的同相(I)数据和正交(Q)数据。信道化信号不相对于彼此而定位并且在可以执行RF转换和传输之前需要附加的基带转换。具体而言,如果信道化信号被传送到天线单元,则在天线单元处将需要附加的处理以在RF转换和传输之前转换信道化信号。
图1A-图1D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1A-图1D中的每个图例示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不同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分别标注为100A-100D。
图1A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包括信号接口单元102-1、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直到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包括天线单元104-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天线单元104直到可选天线单元104-B)以及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
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直接地或者通过对应的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在通信上耦合到对应的上游设备108。每个上游设备108被配置为向每个对应的信号接口单元102提供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而输送的信号。在正向路径中,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上游设备108的信号。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102-1通过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在通信上耦合到上游设备108-1,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通过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上游设备108-2,并且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通过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上游设备108-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包括位于信号接口单元102与其对应的上游设备10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设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中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设备被配置为将从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1接收的信道化上行链路信号转换成用于上游设备的上行链路(诸如CPRI链路和/或OBSAI链路)输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中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设备将多个信道多路复用到一个或多个上游链路(诸如上游CPRI链路)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中将任何数量的信道多路复用到任何(相等或者较少)数量的CPRI链路中并且传送到至少一个上游设备108(诸如一个或多个基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还跨通信链路112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具体而言,信号接口单元102-1跨通信链路112-1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跨通信链路112-2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并且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跨通信链路112-A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将来自该信号接口单元102在通信上耦合到的上游设备108的第一下行链路信号转换成第二下行链路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将第二下行链路信号直接地或者通过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或者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其他部件跨相应的通信链路112传送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
类似地,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直接地或者通过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跨相应的通信链路112从天线单元104接收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是具有由分布式天线系统使用的输送格式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上行链路信号,该输送格式诸如是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输送格式或者(射频或中频处的)全频带模拟分布式天线系统输送格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包括来自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信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还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并且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是具有由基站使用的输送格式的信道化上行链路信号,诸如数字基带I/Q采样或者(射频或者中频处的)模拟单个信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针对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而被格式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还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直接地或者跨越可选前向回传网络110传送到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单个传送介质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这二者从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传送到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使用第一通信链路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1,并且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使用与第一通信链路不同的第二通信链路将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2。在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与所有其他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的单独的通信链路将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每一个传送到相关联的上游设备108。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单个通信链路来传送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一些或者全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功率、延迟和噪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调整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该至少一个属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属性被调整为使得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足够不同以至于上游设备108不会确定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包括以下功能:比较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确定它们相对于彼此满足将使得它们更可能为可信的分集信号的某个准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102有意地掩盖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是通过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并调整其属性而生成的事实,以避免上游设备108确定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够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3)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4)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1)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2)调整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3)将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复制步骤、调整步骤和/或转换步骤被组合在一起和/或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其他方式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每一个被生成为使得所有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转换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到第二基带表示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配置为通过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是被配置为接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是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设备接口、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设备接口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设备接口中的一个。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是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的中频模拟信号或者射频模拟信号的模拟基站。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到上游设备108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是中频模拟信号或者射频模拟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双分集解调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大于第一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小于第二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大于第一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至少一个部件位于至少一个信号接口102下游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该至少一个部件向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提供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是包括天线单元104的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天线单元104被配置为:(1)接收来自订户单元118的射频信号;(2)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3)将该数字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10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是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A)天线单元104,天线单元104被配置为:(1)接收来自订户单元118的射频信号;(2)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3)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以及(B)中间设备(其可以位于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内),该中间设备被配置为:(1)接收来自天线单元104的模拟信号;(2)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3)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是包括天线单元104的模拟分布式天线系统,天线单元104被配置为:(1)接收来自订户单元118的射频信号;(2)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3)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10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102下游连接到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而不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将多个信号接口单元102与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耦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直接耦合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天线开关或者在功能上将下行链路信号从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分布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的其他部件。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也在功能上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从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分布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可以由系统的另一个部件或者单独的控制器控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手动地或者自动地控制分布式交换网络106的交换元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可以预先确定并且是静态的。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可以基于当日时间、负载或者其他因素动态改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是数字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是包含至少一个单独信道的模拟信号,其中该单独信道位于当转换成射频(RF)信号时反映该单独信道在射频频谱中的位置的频谱集合内。换言之,每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信道处于与可能在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中和该信道聚合到一起的其他信道不同的频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是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一些的模拟信号,并且在位于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内的中间设备处被转换成数字信号。
每个天线单元104跨通信链路114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具体而言,天线单元104-1跨通信链路114-1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并且可选天线单元104-B跨通信链路114-B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接收来自分布式交换网络106的或者直接来自信号接口单元102的单个下行链路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包括被配置为在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接收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之间转换的部件,以及包括被配置为将该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8以及接收该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的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信号是包括来自多个上游设备108的信号的聚合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单个频带上支持多个下行链路射频信道(诸如例如在单个频带上的两个W-CDMA信道)。
在下游,每个天线单元104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转换成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RF)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可以包括数字到模拟转换器和振荡器。每个天线单元104还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16将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在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1被配置为将直接从信号接口单元102或者通过分布式交换网络106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转换成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天线单元104-1还被配置为使用射频频带射频天线116-1将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8-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1还被配置为使用射频天线116-1将一个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一个订户单元118-1以及使用另一个射频天线116-C将另一个射频信号传输到另一个订户单元118-D。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射频天线116和其他部件的其他组合将其他各种射频频带中的射频信号的其他组合传送到各个订户单元118,诸如但不局限于使用多个射频天线116与单个订户单元118通信。
类似地,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天线单元104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16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8的上行链路射频信号。每个天线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从另一个天线单元104接收的另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聚合成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还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或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跨至少一个通信链路114传送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将不同频带中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多路复用到相同的接口上,以用于传送到下一个上游元件。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诸如实现分集处理的示例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以智能方式聚合(亦即,求和/组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单个频带上支持多个上行链路射频信道(诸如例如单个频带上的两个W-CDMA信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分布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各个部件之间以保持各个部件锁定到相同的时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经由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被提供到至少一个上游设备108,使得上游设备108也可以锁定到主参考时钟。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从至少一个上游设备108经由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提供到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部件(诸如信号接口单元102、天线单元104、或者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内的某个地方)内生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是光纤,并且跨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的通信是光学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电气到光学的转换发生在天线单元104处和/或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内的中间设备处。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是导电缆线(诸如,同轴电缆、双绞线等),并且跨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的通信是电气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跨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的通信是数字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跨通信链路112和/或通信链路114的通信是模拟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通信、电气通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任何混合跨通信链路112和通信链路114而发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04可以包括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转换的功能。
图1B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包括信号接口单元102-1、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直到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包括天线单元104-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天线单元104直到可选天线单元104-B)以及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包括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上面描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之间的差别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显式地包括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它可以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的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的一部分)。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中的每一个跨至少一个通信链路112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天线开关120。每个天线单元104也跨至少一个通信链路114在通信上耦合到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可以由系统的另一个部件或者单独的控制器控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手动地或者自动地控制分布式天线开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可以预先确定并且是静态的。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可以基于当日时间、负载或者其他因素动态改变。
在正向路径中,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将从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分布和/或路由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4。在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中,分布式天线开关120接收来自信号接口单元102的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它同时联播(simulcast)到多个天线单元104。在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分布式天线开关120接收来自多个天线单元104的多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将这多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一起数字地求和成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聚合下游信号发送到信号接口单元102。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分布式天线开关120以其他方式聚合、分布和/或路由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图1C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包括信号接口单元102-1、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直到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包括天线单元104-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天线单元104直到可选天线单元104-B)、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以及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包括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上面描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之间的差别在于除了分布式天线开关120之外,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还包括单独的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包括附加的分布式天线开关。
图1D是分布式天线系统100D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00D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包括信号接口单元102-1、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2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直到可选信号接口单元102-A)、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包括天线单元104-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天线单元104直到可选天线单元104-B)、可选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以及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分布式天线系统100D包括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上面描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分布式天线系统100B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100D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C之间的差别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D将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和分布式天线开关120包括在主机单元122内。
图2A-图2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100D)中(或者直接与远程无线电头和/或天线一起)使用的示例性信号接口单元102内的信号路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框图。图2A-图2C中的每个图例示信号路径的不同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分别标注为200A-200C。
图2A是示例性信号接口单元102内的信号路径200A的功能框图。信号路径200A包括输入202处的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输入,以及输出204处的到上游设备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输出206(包括输出206-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输出206直到可选输出206-A)处的到上游设备的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这二者的输出。在方框208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从下游设备接收的格式到上游设备所期望的格式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在方框210处,复制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一个副本作为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输出204处输出,并且至少一个副本被发送到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包括属性调整方框21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直到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E)。在至少一个方框212处,调整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的属性,并且经调整的副本作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至少一个输出206处输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属性调整方框212处的属性调整包括214处的增益调整、216处的延迟调整以及218处的噪声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图2B是示例性信号接口单元102内的信号路径200B的功能框图。信号路径200B包括输入202处的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输入,以及输出204处的到上游设备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输出206(包括输出206-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输出206直到可选输出206-A)处的到上游设备的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这二者的输出。在方框210处,复制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一个副本输出到转换方框220并且至少一个副本输出到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包括属性调整方框21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直到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E)。在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处,调整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的属性,并且经调整的副本作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输出到至少一个方框22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属性调整方框212处的属性调整包括214处的增益调整、216处的延迟调整以及218处的噪声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转换方框220处转换并且在输出204处输出。在转换方框220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从下游设备接收的格式到上游设备所期望的格式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转换方框222(包括转换方框22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转换方框222直到可选转换方框222-A)处转换并且在输出206处输出。在转换方框222处,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从下游设备接收的格式到上游设备所期望的格式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
图2C是示例性信号接口单元102内的信号路径200C的功能框图。信号路径200C包括输入202处的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输入,以及输出204处的到上游设备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输出206(包括输出206-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输出206直到可选输出206-A)处的到上游设备的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这二者的输出。在方框210处,复制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一个副本输出到转换方框220并且至少一个副本输出到至少一个转换方框222(包括转换方框22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转换方框222直到可选转换方框222-A)。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转换方框220处转换并且在输出204处输出到上游设备。在转换方框220处,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从下游设备接收的格式到上游设备所期望的格式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
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转换方框222(包括转换方框22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转换方框222直到可选转换方框222-A)处转换并且输出到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包括属性调整方框212-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直到可选属性调整方框212-E)。在转换方框222处,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从下游设备接收的格式到上游设备所期望的格式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在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处,调整上行链路下游信号210的至少一个副本的属性,并且经调整的副本作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信号在输出206处输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属性调整方框212处的属性调整包括214处的增益调整、216处的延迟调整以及218处的噪声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图3A-图3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100A-100D)中使用的信号接口单元10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3A-图3C中的每个图例示信号接口单元102的类型的不同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分别标注为102A-102C。
图3A是信号接口单元102的示例性实施例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框图。信号接口单元102A包括信号转换模块302、上游接口304A、下游接口306、可选处理器308、可选存储器310以及可选电源3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302通过至少一个上游接口304A在通信上耦合到上游设备108A。信号转换模块302也通过下游接口306在通信上耦合到至少一个通信链路1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链路112是跨光线电缆的光学通信链路,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它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有线链路或者无线链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302和/或至少一个上游接口304A和/或下游接口306的部分是使用可选处理器308和可选存储器310实现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电源312向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各个元件提供电力。
在下行链路中,至少一个上游接口304A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上游设备108A的下行链路上游信号。信号转换模块302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上游信号转换成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302和/或下游接口306将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从电气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用于输出在通信链路1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诸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之类的导电通信介质来输送下游信号,并且光学转换不是必要的。下游接口306被配置为将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传送在通信链路112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下游信号特定于特定信道并且在可以执行射频转换和传输之前需要附加的基带转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不特定于特定信道并且在可以执行射频转换和传输之前不需要附加的基带转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包含单独信道,该单独信道位于反映它在射频频谱内的最终位置的频谱集合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游接口与中间设备在通信上耦合,在传输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04之前,该中间设备将该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与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下游信号聚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内的各个信道不重叠并且可以同时一起上变频(upconvert)到射频频谱。
在上行链路中,下游接口306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通信链路112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通信链路112是光学介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下游接口306和/或信号转换模块302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接收到的光学信号与电气信号之间进行转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诸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之类的导电通信介质来输送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光学转换不是必要的。信号转换模块302还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上游接口304A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108A。
信号转换模块302还被配置为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调整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该至少一个属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属性被调整为使得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足够不同,以至于上游设备108A不会确定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A包括以下功能:比较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确定它们相对于彼此是否满足将使得它们更可能为可信的分集信号的某个准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接口单元102A有意地掩盖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是通过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属性并对其进行调整而生成的事实,以避免上游设备108A确定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够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3)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4)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1)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2)调整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3)将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复制步骤、调整步骤和/或转换步骤被组合在一起和/或是按照其他次序。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其他方式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被生成为使得所有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进行转换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A被配置为通过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A是被配置为接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双分集解调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108A是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设备接口、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设备接口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设备接口中的一个。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A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大于第一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A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小于第二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A触发至少一个警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小于第一阈值,那么由上游设备108A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游接口306接收与单个给定频带上的多个射频信道(诸如两个或多个W-CDMA信道)对应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用于这多个射频信道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单独地转换成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每个具有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基带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接口单元时钟单元在通信上耦合到上游设备108A的上游设备时钟单元。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从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信号接口单元时钟单元提供到上游设备108A的上游设备时钟单元。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从上游设备108A的上游设备时钟单元提供到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信号接口单元时钟单元。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接口时钟单元不直接耦合到上游设备108A的上游设备时钟单元以将主参考时钟提供到上游设备108A。代替地,信号接口单元时钟单元将主参考时钟提供到信号转换模块302,并且主参考时钟被嵌入在从信号转换模块302到上游设备108A的上游信号中。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主时钟对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进行授时,使得主时钟嵌入在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然后,上游设备时钟单元从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提取主时钟并且在上游设备108A中适当地分布主时钟以在上游设备108A中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建立共同的时钟。在主参考时钟从上游设备108A提供到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参考时钟可以由上游设备时钟单元嵌入在下行链路上游信号中,使得从上游设备108A传送到信号转换模块302的下行链路上游信号可以被信号接口单元时钟单元提取并且通常适当地分布在信号接口单元102A以及分布式天线系统100内。
图3B是一种类型的信号接口单元102(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B包括信号转换模块302、基带上游接口304B、下游接口306、可选处理器308、可选存储器310以及可选电源312。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B包括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B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之间的差别在于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C是使用基带上游接口304B与基带基站108B接口的更具体的实施例。此外,基带信号接口单元102B包括在基带信号与用于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网络中输送的下游信号之间进行转换的信号转换模块3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上面对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描述,信号转换模块302将从下游接口306接收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并且根据主要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基带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基带信号被传送到基带基站单元108B的双分集解调器,其比较主要上行链路基带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基带信号以确定它们是否足够不同以至于来自两个或多个天线(诸如主要天线以及至少一个分集天线)。
图3C是一种类型的信号接口单元102(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包括信号转换模块302、CPRI上游接口304C、下游接口306、可选处理器308、可选存储器310以及可选电源312。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包括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与信号接口单元102A之间的差别在于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是使用CPRI上游接口304C与CPRI基站108C接口的更具体的实施例。此外,CPRI信号接口单元102C包括在CPRI信号与用于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网络中输送的下游信号之间进行转换的信号转换模块3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上面对信号接口单元102A的描述,信号转换模块302将从下游接口306接收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CPRI信号,并且根据主要上行链路CPRI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CPRI信号。
图4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诸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100)中使用的天线单元10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天线单元104包括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至少一个射频(RF)转换模块404(包括RF转换模块404-1以及任何数量的可选RF转换模块404直到可选RF转换模块404-C)、网络接口模块406、可选以太网接口408、可选天线单元时钟单元410、可选处理器412、可选存储器414以及可选电源4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至少一个RF转换模块404和/或网络接口模块406至少部分地由可选处理器412和可选存储器414实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电源416用来向天线单元104的各个部件供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信号接口单元102通过分布式交换网络106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下游信号是通过网络接口模块406接收的。在下行链路下游信号是光学信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接口模块406将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从光学格式转换成电气格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更多的输入线路和/或更多的网络接口模块406被包括在天线单元104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将聚合下行链路下游信号拆分成被发送到RF转换模块404-1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以用于作为射频在射频天线116-1上进行最终传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将聚合下行链路下游信号拆分成被发送到多个RF转换模块404的多个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以用于作为射频信号在射频天线116处进行最终传输。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从至少一个RF转换模块404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从多个RF转换模块404接收多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单元将从RF转换模块404-1接收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从另一个RF转换模块404接收的另一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聚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将多个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聚合成单个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被提供到网络接口模块406,网络接口模块406在将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传送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通过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之前,将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从电气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作为电气信号朝向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传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合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分布式天线系统100中的另一个地方转换成光学信号。
在不具有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接口模块406从RF转换模块404-1接收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网络接口模块406在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传送到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以通过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之前,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从电气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作为电气信号朝向分布式交换网络106传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另一个地方转换成光学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以太网接口408从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接收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它转换成以太网分组,并且传送这些以太网分组给互联网协议网络设备。可选以太网接口408也接收来自互联网协议网络设备的以太网分组,并且将它们转换成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以及将该信号传送到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在具有可选以太网接口40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以太网接口的对应上游设备108与作为以太网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102接口。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天线单元时钟单元410从下行链路下游信号中提取主参考时钟,并且在天线单元104内使用这个主时钟以便在天线单元104中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剩余部分建立共同的时间基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选天线单元时钟单元410生成主参考时钟,并且使用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将所生成的主参考时钟分布到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在上游的其他部件(以及甚至上游设备108)。
图5A-图5C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单元(诸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天线单元104)中使用的RF转换模块40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5A-图5C中的每一个是RF转换模块40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分别被标注为RF转换模块404A-404C。
图5A是示例性RF转换模块404A的框图,RF转换模块404A包括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射频(RF)转换器504、可选RF调节器506以及耦合到单个射频天线116的RF双工器508。
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和RF转换器504。在正向路径中,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例如,通过放大、衰减和滤波)调节从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接收的下行链路上游信号,并且将下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递到RF转换器504。在反向路径中,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例如,通过放大、衰减和滤波)调节从RF转换器504接收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传递到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
RF转换器504在一侧在通信上耦合到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或者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并且在另一侧在通信上耦合到RF双工器508或者可选RF调节器506。在下游,RF转换器504将下行链路上游信号转换成下行链路射频(RF)信号,并且将下行链路RF信号传递到RF双工器508或者可选RF调节器506上。在上游,RF转换器504将从RF双工器508或者可选RF调节器506接收的上行链路射频(RF)信号转换成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传递到可选信号多路复用模块402或者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
RF双工器508在一侧在通信上耦合到RF转换器504或者可选RF调节器506,并且在另一侧在通信上耦合到射频天线116。RF双工器508将下行链路RF信号与上行链路RF信号双工复用,以用于使用射频天线116来传输/接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射频频带内的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频谱中不同并且使用频分双工(FDD)方案在频率上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射频频带内的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任一者或者二者使用时分双工(TDD)方案在时间上分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射频频带内的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在频谱中重叠并且使用时分双工(TDD)方案在时间上分离。
图5B是示例性RF转换模块404B的框图,RF转换模块404B包括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RF转换器504以及耦合到下行链路射频天线116A和上行链路射频天线116B的可选RF调节器506。RF转换模块404B包括与RF转换模块404A类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上面描述的RF转换模块404A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RF转换模块404B与RF转换模块404A之间的差别在于RF转换模块404B不包括RF双工器508而是代替地包括用来将RF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的单独的下行链路射频天线116A以及用来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订户单元的RF信号的上行链路射频天线116B。
图5C是示例性RF转换模块404C-1和示例性RF转换模块404C-2的框图,RF转换模块404C-1和RF转换模块404C-2通过RF天线共用器(diplexer)510共享单个射频天线116。RF转换模块404C-1包括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1、RF转换器504-1、可选RF调节器506-1以及在通信上耦合到RF天线共用器510的RF双工器508-1,RF天线共用器510在通信上耦合到射频天线116。类似地,RF转换模块404C-2包括可选下游信号调节器502-2、RF转换器504-2、可选RF调节器506-2以及在通信上耦合到RF天线共用器510的RF双工器508-2,RF天线共用器510在通信上耦合到射频天线116。RF转换模块404C-1和404C-2中的每一个根据与上面描述的RF转换模块404A类似的原理和方法来操作。RF转换模块404C-1和404C-2与RF转换模块404A之间的差别在于RF转换模块404C-1和404C-2二者都通过RF天线共用器510耦合到单个射频天线116。RF天线共用器510对用于RF转换模块404C-1和404C-2的经双工复用的下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进行天线共用,以用于使用单个射频天线116来传输/接收。
图6是例示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方法6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600在方框602处以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开始。示例性方法600继续进行到方框604,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处于由下游设备使用的第一格式,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处于由上游设备使用的第二格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在它们的组帧结构方面不同,在它们是否是模拟信号和/或数字信号方面不同,和/或在它们是否是中频信号、射频信号和/或基带频率信号方面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转换包括组帧结构之间的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中间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等。
示例性方法600继续进行到方框606,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调整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该至少一个属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1)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2)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3)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4)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1)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2)调整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3)将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生成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使得所有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转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游设备是被配置为接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
示例性方法600继续进行到方框608,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
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大于第一阈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小于第二阈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小于第一阈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游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件、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上面描述的任何处理器可以包括软件程序、固件或者其他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使用这些软件程序、固件或者计算机可读指令而起作用,以实施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处理任务、计算和控制功能。这些指令典型地存储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数据结构的任何适当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实现为可以由通用或者专用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或者任何可编程逻辑设备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适合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诸如磁介质或者光学介质之类的存储装置或者存储介质。例如,存储装置或者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常规硬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易失性介质或者非易失性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但不局限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双倍数据速率(DDR)RAM、RAMBUS动态RAM(RDRAM)、静态RAM(SRAM)等)、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ROM(EEPROM)以及闪存存储器等。适合的处理器可读介质也可以包括传输介质,比如经由诸如网络和/或无线链路之类的通信介质运送的电气信号、电磁信号或者数字信号。
虽然本文已经例示并且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中那些普通技术人员应当领会,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而计算得到的任何布置可以替换所示出的具体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显然旨在仅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制。
示例实施例
示例1包括用于将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上游设备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该信号接口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上游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下游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2包括示例1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示例3包括示例2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
示例4包括示例2-3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调整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该至少一个属性。
示例5包括示例1-4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
示例6包括示例1-5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调整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将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7包括示例1-6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8包括示例7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被生成为使得所有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示例9包括示例1-8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转换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10包括示例1-9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
示例11包括示例1-10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12包括示例1-11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13包括示例1-12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上游设备是被配置为接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
示例14包括示例1-13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
示例15包括示例1-14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基站包括双分集解调器。
示例16包括示例1-15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则由上游设备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示例17包括示例1-16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为下面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大于第一阈值;以及小于第二阈值,则由上游设备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示例18包括示例1-17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下游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至少一个部件。
示例19包括示例18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至少一个部件向信号接口单元提供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示例20包括示例18-19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包括天线单元的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该天线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将该数字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
示例21包括示例18-20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分布式天线系统是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该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该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中间设备,该中间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天线单元的模拟信号;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
示例22包括示例18-21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包括天线单元的模拟分布式天线系统,该天线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将该模拟信号传送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信号接口单元。
示例23包括示例1-22中的任何示例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下游设备是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24包括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将该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
示例25包括示例24的方法,其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示例26包括示例25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
示例27包括示例25-26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调整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该至少一个属性。
示例28包括示例24-27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复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调整该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
示例29包括示例24-28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根据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调整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将该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30包括示例24-29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示例31包括示例30的方法,还包括生成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使得所有这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示例32包括示例24-31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示例33包括示例24-32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
示例34包括示例24-33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
示例35包括示例24-34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示例36包括示例24-35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上游设备是被配置为接收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
示例37包括示例24-36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
示例38包括示例24-37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示例39包括示例24-38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还包括如果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大于第一阈值;以及小于第二阈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示例40包括示例24-39中的任何示例的方法,其中下游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件、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41包括用于将来自天线单元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基站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该信号接口单元包括:基站接口,该基站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基站;天线侧接口,该天线侧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天线单元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其中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复制成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并且调整该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延迟和噪声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该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Claims (41)

1.一种用于将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上游设备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所述信号接口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上游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
下游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复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复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为如下而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调整所述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
将所述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被生成为使得所述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所有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进行转换而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而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上游设备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双分集解调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如果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则由所述上游设备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如果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则由所述上游设备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大于第一阈值;以及
小于第二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下游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至少一个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至少一个部件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提供给所述信号接口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包括天线单元的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所述天线单元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
将所述数字信号传送通过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所述信号接口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是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所述混合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
天线单元,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
将所述模拟信号传送通过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以及
中间设备,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天线单元的所述模拟信号;
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
将所述模拟信号传送通过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所述信号接口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包括天线单元的模拟分布式天线系统,所述天线单元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订户单元的射频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及
将所述模拟信号传送通过所述分布式天线系统并且朝向所述信号接口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口单元,其中所述下游设备是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24.一种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下游设备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根据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将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上游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上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
复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属性包括至少一个增益、延迟和噪声。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包括数字地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属性。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
复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以创建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延迟;以及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噪声。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
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复制成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调整所述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以及
将所述重复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生成所述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每一个,使得所述多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所有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彼此不同并且与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在两个不同的组帧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和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I/Q对。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第一基带表示转换成第二基带表示。
3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包括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游设备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基站。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根据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标准、开放式基站架构倡议(OBSAI)标准以及开放式无线电接口(ORI)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格式化。
3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太过类似或者太不类似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3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第二属性与所述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差别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则触发至少一个警报:
大于第一阈值;以及
小于第二阈值。
4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游设备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的部件、远程无线电头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41.一种用于将来自天线单元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与基站接口的信号接口单元,所述信号接口单元包括:
基站接口,被配置为将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和至少一个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传送到基站;
天线侧接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天线单元的上行链路下游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上行链路下游信号转换成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接口单元还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复制成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并且调整所述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的增益、延迟和噪声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所述仿真分集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与所述主要上行链路上游信号不同。
CN201680008719.7A 2015-02-05 2016-02-05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1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12523P 2015-02-05 2015-02-05
US62/112,523 2015-02-05
PCT/US2016/016718 WO2016127028A1 (en) 2015-02-05 2016-02-05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ulating uplink diversity signa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1429A true CN107211429A (zh) 2017-09-26
CN107211429B CN107211429B (zh) 2021-05-28

Family

ID=5656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71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1429B (zh) 2015-02-05 2016-02-05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4572B2 (zh)
EP (1) EP3254421B1 (zh)
CN (1) CN107211429B (zh)
WO (1) WO2016127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35516A (en) * 2015-02-19 2016-08-24 Kathrein Werke K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in power in transmission signals
EP3424151B1 (en) * 2016-03-03 2020-09-30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Hybrid ran/digital das repeater system with ethernet transport
EP3744074A4 (en) * 2018-01-26 2021-09-2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IMPLEMENTATION OF A CLOUD NETWORK FOR A CONTROL LEVEL OF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O2020236421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Load-testing a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453A (zh) * 2002-12-18 2006-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分集系统
US20080144737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pace-time coding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CN101800580A (zh) * 2009-02-05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分集信号发射方法、发射机和发射系统
CN103155434A (zh) * 2010-06-18 2013-06-12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进的数据传输特征的数字分布天线系统
WO2014127317A1 (en) * 2013-02-16 2014-08-2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047A (en) 1970-07-31 1972-08-15 Sds Data Systems Inc Seismic amplifiers
US4697236A (en) 1985-03-11 1987-09-29 Helena Laboratories Corporation Densitometer with automatic gain and reference value adjustment of analog waveform
IL100213A (en) 1990-12-07 1995-03-30 Qualcomm Inc Mikrata Kedma phone system and its antenna distribution system
US5519691A (en) 1994-06-03 1996-05-21 At&T Corp.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radio frequency access to a switching system
IL119832A (en) 1996-12-15 2001-01-11 Foxcom Wireless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mploying optical fibers
US6801788B1 (en) 1997-09-09 2004-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ubsystem having a radio unit that is remotely programmable
US6125109A (en) 1998-02-24 2000-09-26 Repeater Technologies Delay combiner system for CDMA repeaters and low noise amplifiers
KR20010107015A (ko) 2000-05-24 2001-12-07 윤종용 피코 기지국의 무선신호 송수신 장치
US6801767B1 (en) 2001-01-26 2004-10-05 Lgc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ignals
US20030045284A1 (en) 2001-09-05 2003-03-06 Copley Richard 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using an additional frequency band through an in-building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US7088742B2 (en) 2001-11-09 2006-08-08 Adc Dsl Systems, Inc.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from multip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US7184728B2 (en) 2002-02-25 2007-02-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Distribute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ystem
US6985704B2 (en) 2002-05-01 2006-01-10 Dali Y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memorized predistor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064850B2 (en) 2002-05-01 2011-11-22 Dali Systems Co., Ltd. High efficiency linearization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72897B1 (en) 2006-12-22 2013-06-25 Dali Systems Co. Ltd. Power amplifier predistor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811917B2 (en) 2002-05-01 2014-08-19 Dali Systems Co. Ltd. Digital hybrid mode power amplifier system
US8380143B2 (en) 2002-05-01 2013-02-19 Dali Systems Co. Ltd Power amplifier time-delay invariant predistor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171244B2 (en) 2002-12-03 2007-01-3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gain control for signals from distributed antennas
US7103377B2 (en) 2002-12-03 2006-09-0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mall signal threshold and proportional gain distribut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US6785558B1 (en) 2002-12-06 2004-08-31 Lgc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over metropolita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920193B2 (en) 2002-12-19 2005-07-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receiver using noise levels for combining signals having spatial diversity
JP4324675B2 (ja) 2003-02-28 2009-09-02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301958B2 (en) 2003-11-26 2007-11-27 Intel Corporation Cycle-efficient TDM timeslot remapping for network processing engines
US20050157675A1 (en) 2004-01-16 2005-07-21 Feder Peretz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over data networks
US7787854B2 (en) 2005-02-01 2010-08-3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calable distributed radio network
US7362268B2 (en) * 2005-05-11 2008-04-22 Qualcomm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navigation beacon signals using two antennas or equivalent thereof
US8027299B2 (en) 2005-11-25 2011-09-27 Gal Zuckerman Hybrid system having multiple downlink channels and a single uplink channel
US7599711B2 (en) 2006-04-12 2009-10-0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og transport of RF voice/data communications
US7805073B2 (en) 2006-04-28 2010-09-2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tical path protec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20070292136A1 (en) 2006-06-16 2007-12-20 Michael Sauer Transponder for a radio-over-fiber optical fiber cable
US7844273B2 (en) 2006-07-14 2010-11-30 Lgc Wireles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for providing dedicated capacity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7627250B2 (en) 2006-08-16 2009-12-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Radio-over-fiber transponder with a dual-band patch antenna system
US7848770B2 (en) 2006-08-29 2010-12-07 Lgc Wireless,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thereof
US20080075189A1 (en) 2006-09-21 2008-03-27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Equalizer coefficient determin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MIMO/MISO radio
US7848654B2 (en) 2006-09-28 2010-12-07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Radio-over-fiber (RoF) wireless picocellular system with combined picocells
US8873585B2 (en) 2006-12-19 2014-10-2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technologies
KR20100014339A (ko) 2006-12-26 2010-02-10 달리 시스템즈 씨오. 엘티디. 다중 채널 광대역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기저 대역 전치 왜곡 선형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026067B2 (en) 2007-04-23 2015-05-05 Dali Systems Co. Ltd. Remotely reconfigurable power amplifier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088859A2 (en) 2007-01-18 2008-07-24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Hybrid passive active broadband antenna fo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111998B2 (en) 2007-02-06 2012-02-07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Transpond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over-fiber (RoF) wireless picocellular systems
US8274332B2 (en) 2007-04-23 2012-09-25 Dali Systems Co. Ltd. N-way Doherty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 with power tracking
EP2145385B1 (en) 2007-04-23 2018-10-17 Dali Systems Co. Ltd N-way doherty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
US8010116B2 (en) 2007-06-26 2011-08-30 Lgc Wireless,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050291B1 (en) 2007-08-14 2011-11-01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oor wireless service distribution via ultra-wideband signals, and aggregation of combined digital signals for wireless service
US7974244B2 (en) 2007-08-21 2011-07-0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uplink noi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24266B2 (en) 2007-08-30 2012-07-17 Dali Systems Co., Ltd. Power amplifier predistor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envelope and phase detector
CN102150361B (zh) 2007-12-07 2016-11-09 大力系统有限公司 基带导出的射频数字预失真
US8195224B2 (en) 2008-05-13 2012-06-05 Corning Mobileaccess Ltd Multiple data services ove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005152B2 (en) 2008-05-21 2011-08-23 Samplify Systems, Inc. Compression of baseband signals in base transceiver systems
US20090307739A1 (en) 2008-06-05 200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distributed antenna
US8310963B2 (en) 2008-06-24 2012-11-1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time-division duplex signal switching
US7961689B2 (en) 2008-08-18 2011-06-1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end of a subframe in a TDD system
US8811537B2 (en) 2008-12-03 2014-08-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8213401B2 (en) 2009-01-13 2012-07-0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P communication ove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transport
CN102292949B (zh) 2009-01-13 2015-07-15 Adc长途电讯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改进的数字rf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8346091B2 (en) 2009-04-29 2013-01-01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ITMO20090135A1 (it) 2009-05-19 2010-11-20 Teko Telecom S P A Sistema e metodo per la distribuzione di segnali a radiofrequenza
US8588614B2 (en) 2009-05-22 2013-11-19 Extenet Systems, Inc. Flexi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548330B2 (en) 2009-07-31 2013-10-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Sectoriza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8618983B2 (en) 2009-09-13 2013-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hased-array transceiver for millimeter-wave frequencies
US8351877B2 (en) 2010-12-21 2013-01-08 Dali Systems Co. Ltfd. Multi-band wideband power amplifier digital predistor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542768B2 (en) 2009-12-21 2013-09-24 Dali Systems Co. Ltd. High efficiency, remotely reconfigurable remote radio head uni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804870B2 (en) 2009-12-21 2014-08-12 Dali Systems Co. Ltd. Modulation agnostic digital hybrid mode power amplifier system and method
US8824532B2 (en) * 2010-03-04 2014-09-02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wireless test signals
US8346160B2 (en) 2010-05-12 2013-01-01 Andre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uplink traffic in signal repeating systems
EP2580936B1 (en) 2010-06-09 2018-11-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noise minimization
US8570914B2 (en) 2010-08-09 2013-10-29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8848766B2 (en) 2010-08-17 2014-09-30 Dali Systems Co. Ltd. Neutral host architecture fo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682338B2 (en) 2010-09-14 2014-03-25 Dali Systems Co., Ltd. Remotely reconfigura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s
US8649388B2 (en) 2010-09-02 2014-02-11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Transmission of multiprotocol data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2622757B1 (en) 2010-10-01 2018-11-0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signals
EP2678972B1 (en) 2011-02-21 2018-09-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roviding digital data services as electrical signals and radio-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over optical fiber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EP2759056A4 (en) 2011-09-22 2015-06-03 Dali System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BANDWIDTH FOR DIGITAL PRECORDING IN MULTICHANNEL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99827B2 (en) * 2011-10-21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and an item of radio equipment
MY172058A (en) 2011-11-07 2019-11-13 Dali Systems Co Ltd Virtualized wireless network
KR102165923B1 (ko) 2011-11-07 2020-10-15 달리 시스템즈 씨오. 엘티디. 가상화된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소프트 핸드오프 및 데이터 라우팅
US9420628B2 (en) 2011-11-07 2016-08-16 Dali Systems Co. Ltd. Virtualized wireless network with pilot beacons
US8750913B2 (en) * 2011-12-13 2014-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symmetric resource sharing using stale feedback
US9894623B2 (en) * 2012-09-14 2018-02-13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Uplink path integrity detec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A2892508A1 (en) 2012-11-26 2014-05-3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imeslot mapping and/or aggregation element for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transport architecture
KR102143564B1 (ko) 2012-11-26 2020-08-11 콤스코프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디지털 라디오 주파수 전송에 있어 순방향-경로 디지털 합산
WO2014109782A1 (en) * 2013-01-14 2014-07-17 Andrew Llc Interceptor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digital data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50082B2 (en) 2013-10-07 2017-08-2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ise floor optimiza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direct digital interface to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1453A (zh) * 2002-12-18 2006-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分集系统
US20080144737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pace-time coding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CN101800580A (zh) * 2009-02-05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分集信号发射方法、发射机和发射系统
CN103155434A (zh) * 2010-06-18 2013-06-12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进的数据传输特征的数字分布天线系统
WO2014127317A1 (en) * 2013-02-16 2014-08-2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54421A1 (en) 2017-12-13
WO2016127028A1 (en) 2016-08-11
EP3254421A4 (en) 2018-09-19
US10334572B2 (en) 2019-06-25
CN107211429B (zh) 2021-05-28
EP3254421B1 (en) 2022-05-04
US20160234832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769B (zh) 用于利用到基站的直接数字接口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本底噪声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30420B (zh) 用于在具有到基站的直接数字接口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整合异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31850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EP2949056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EP4197121A1 (en)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smart repeater devices
US8717947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patial coding
CN105391493B (zh) 用于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通信模式的双模无线电装置
CN107211429A (zh) 用于仿真上行链路分集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003999A1 (e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89124B (zh) 中继网络小区切换过程中的多天线模式选择方法
US20070149250A1 (en)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radiating pattern
CN106063339A (zh) 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9992757B2 (en) Donor unit, remote uni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system having same
CN107113032A (zh) 用于mimo信号的分布式天线系统
US202203451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nfigurable repeaters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US11569583B2 (en) Multi-beam routing using a lens antenna
CN105940617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3338084A (zh) 一种基于rof的新型基站反馈接收、收发校准复用电路
Asai 5G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its requirements on mobile optical network
WO2022178186A1 (en)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radio configuration for reduction in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 resources
CN104135316B (zh) 一种中继节点
CN102812736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扩展通信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US10164345B2 (en)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220200690A1 (en) Repeater system
US20220271907A1 (en) Multiband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radio configuration for reduction in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 re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