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035B -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1035B
CN107211035B CN201480084585.8A CN201480084585A CN107211035B CN 107211035 B CN107211035 B CN 107211035B CN 201480084585 A CN201480084585 A CN 201480084585A CN 107211035 B CN107211035 B CN 107211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monitored
delivery
nod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45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1035A (zh
Inventor
朱仲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7211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1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04L41/0897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by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caling of resources, or by migrating entities, e.g. virtual resources or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32Generating service level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1Service on demand, e.g. definition and deployment of services in re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2Utilisation of link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91Measuring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network components to actual servi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6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distributed or central networked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CDN)中监测服务的方法,CDN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该方法包括: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和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并且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此外,公开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网络节点。

Description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内容递送网络或内容分发网络(CDN)是部署在互联网和全球各地的多个数据中心中的大型分布式服务器系统。CDN用于递送内容,包括例如web对象(文本、图形和脚本)、可下载对象(媒体文件、软件、软件升级、文档等)、应用(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等)、现场流媒体、点播视频、web加速、和社交网络。向终端用户递送内容应当以高可用性和高性能来完成。
内容提供商(CP)(诸如媒体公司和电子商务供应商)向CDN运营商付费以向终端用户递送其内容。反过来,CDN的运营商则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载体、网络运营商和云拥有者付费,用于在其数据中心中托管其服务器。
例如,图1示出了包括CDN 12的传统的通信系统10。CDN 12包括请求路由器(RR)14、CDN监测节点15、日志收集器(LC)16、以及多个递送节点1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CDN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其标准程序和功能的其他元件,诸如数据库。多个递送节点18通常部署在边缘和核心网络二者处以向终端用户递送内容。
CDN 12通常与内容提供商(CP)20达成协议或由内容提供商(CP)20拥有,用于向终端用户递送内容。CP 20具有内容门户,例如,终端用户设备22能够从该内容门户浏览和请求内容或服务。一旦终端用户选择特定的内容或服务,针对该服务的请求被发送到RR 14。RR 14选择最适合于服务终端用户的一个或多个递送节点18。例如,RR 14可以将服务请求动态地重定向到更靠近发出请求的终端用户的递送节点18。递送节点的重定向或选择基于由CDN监测节点15给出的可用递送节点的列表来完成。更具体地,可以连接到RR 14或与RR14在同一处的CDN监测节点15动态地来自计算列表18的哪个可用的递送节点最接近请求的终端用户,并且将递送节点的列表传输到RR 14。这些计算有助于减少内容必须行进的距离、以及数据分组必须做出的跳数。因此,减少了分组丢失、抖动和延迟,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递送节点18具有存储有不同内容和服务的副本的高速缓存服务器。此外,每个递送节点18产生日志文件或访问日志文件。每当服务请求被接收到时,递送节点18访问日志文件以记录服务请求。日志文件可以用于分析、计费和数据挖掘等。更具体地,LC 16从每个递送节点18收集日志文件,并且将其重新格式化用于分析和审计目的。
通常,有两种日志,一种是访问日志。另一种是会话日志。每个日志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格式可以是标准的(例如,icecast、apache)或定制的。
对于访问日志,当服务请求访问递送节点时,它会记录传入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递送节点产生一个或几个大的访问日志文件。对于会话日志,它将同一会话中的所有传入的URL记录到单个文件中。通常,递送节点产生很多小的会话日志文件。
为了有效地利用递送节点,RR 14需要具有关于递送节点的可用性的准确的信息和知识。然而,由于CDN的结构和服务的动态性质,具有递送节点的可用性的准确状况并不容易。例如,当前系统将带宽预先分配给来自不同内容提供商的服务。由于服务可以被动态地添加或移除,因此,一些服务也可能被阻塞,即使一些递送节点仍然具有带宽,或者,即使一些递送节点被分配给特定服务,它们也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或减轻上述问题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CDN)中监测服务的方法,CDN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每个服务用服务标识(ID)来标识。该方法包括: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和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响应于请求,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并且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网络节点,内容递送网络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每个服务用服务标识(ID)来标识。网络节点包括:指令模块,其用于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和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请求模块,其用于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接收模块,其用于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以及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业务的网络节点,内容递送网络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每个服务用服务标识(ID)来标识。网络节点包括被适配为引起网络节点进行以下操作的电路: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和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并且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电路包括处理单元、接口和存储器,存储器包含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引起处理单元: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和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并且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示例性地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标准CDN的通信系统的现有技术;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启用/停用服务监测特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CDN中监测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服务监测的网络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服务监测的网络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服务监测特征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检索由CDN的递送节点产生的用于服务监测的日志文件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在一些递送节点中的用于递送服务的带宽的示例;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2的通信网络中的服务监测的详细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可以参考根据附图编号的特定元件。以下讨论应当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限定,并且不应当被视为受以下描述的实现细节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现细节可以通过用等效功能元件替换元件来修改。
如上所述,为了使CDN能够正常工作并且有效地利用CDN中的资源,需要关于多个递送节点的可用性的准确概观。在当前系统中,仅在CPU容量、存储器等方面执行节点级别的监测,即监测递送节点的带宽使用。没有考虑服务级别的监测。
例如,多个服务可以在单个递送节点上运行。服务可以被动态地添加或移除。此外,相同的递送节点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账户,并且服务的数目随着账户变化。更具体地,递送节点的带宽与每个内容提供商共享(例如,被预先分配给每个内容提供商),用于递送其服务。然而,由于服务的动态性质,保证服务的带宽并不容易,因为一些服务可能比其他服务占用更多带宽。因此,服务可能被阻塞,因为递送节点已经达到其最大带宽容量,即使服务应该被保证一定的带宽。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术语方面,如果终端用户点击以下链接:www.youtube.com/video/episode1,YouTubeTM代表账户,视频代表服务,片段1代表服务下的资产。服务下可能有很多资产,例如可能有片段2、3、4等
CDN监测节点15可以用于监测在递送节点上运行的服务。为此,它必须与递送节点连接和通信。但是这些连接将消耗递送节点的带宽。因此,监测所有服务而不会对递送节点的业务负载产生影响是一种挑战。换言之,设计一种能够在服务级别而不是在节点级别监测带宽使用的机制是一种挑战。
同样地,在当前系统中,CDN监测节点15和LC 16独立地工作。CDN监测节点15用于选择用于RR 14将服务请求重定向到的递送节点,并且LC 16用于收集由每个递送节点产生的日志文件用于分析目的。
一般来说,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在CDN监测节点15与LC 16之间定义新的接口来在服务级别监测CDN 12的方法和网络节点。新的接口允许CDN监测节点15检索由每个DN 18记录的信息。日志文件中的信息允许CDN监测节点15在服务级别监测带宽使用,并且向RR 14提供多个DN 18上的资源可用性用于服务递送。
更具体地,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
与图1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除了在CDN监测节点15与LC 16之间定义的新的接口110之外,图2的通信系统100类似于图1的通信系统100。接口110的存在实现了多个递送节点18上的服务监测特征。此外。图1示出了文件系统(FS)120和数据库(121)。
接口110可以例如使用表征状态转移(REST)架构以在CDN监测节点15与LC 16之间通信。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他架构和协议可以用于通信目的。
服务监测特征可以基于递送节点级别的业务负载来被启用或停用。当CDN监测节点15检测到递送节点18的带宽使用接近极限或负载阈值时,它将指令DN 18打开服务监测特征。当节点级别的带宽使用低于极限时,CDN监测节点15将指令递送节点18关闭服务监测特征。其他准则也可以触发服务监测特征。例如,该特征可以默认设置,而不是基于节点的带宽来设置。
图2的通信系统100还示出了内容提供商20与CDN 12之间的交互的细节。例如,LC16被连接到文件系统(FS)120,多个递送节点18的日志信息被发送到FS 120。CP 20可以访问存储在FS 120中的日志信息,以便获得关于由CP 20提供的服务的内容的分析和统计数据。CDN监测节点15可以与数据库121通信,该数据库121由CP 20可访问。统计数据允许CP20知道例如什么服务在终端用户中最受欢迎。CDN监测节点15可以关于在递送节点18上运行的服务的状态来更新数据库121。例如,对于诸如视频服务等特定服务,数据库121包含该服务的状态,其指示哪些递送节点18正在运行该服务。此外,应当理解,在使用CDN 12的递送节点18之前,CP 20与CDN 12达成协议。例如,在该协议中,多个递送节点18被预先分配(或指定)以服务来自CP 20的服务。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仅一个CP 20被连接到CDN 12。当然,可能有多于一个CP 20被连接到CDN 12。
在这种情况下,当CDN监测节点15从可用递送节点的列表中选择递送节点用以递送服务时,它将选择可用的并且被分配给提供该服务的特定CP 20的递送节点18。
现在转到图3,将描述用于在CDN 12中的多个递送节点18上启用/停用服务监测特征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RR 14、CDN监测节点15与多个递送节点18之间的交互。
方法200开始于步骤210,在步骤210中,CDN监测节点15需要在多个递送节点18的节点级别来监测带宽使用。为此,CDN监测节点15向多个递送节点18发送针对检索带宽使用信息的请求。多个递送节点18具有计数器,计数器存储带宽使用或递送节点18的带宽使用的指示。
在步骤212中,响应于步骤210的请求,多个递送节点18向CDN监测节点15发送其计数器的内容。
在步骤214中,CDN监测节点15基于从DN 18的计数器收集的带宽信息来计算每个DN 18的当前带宽使用。由CDN监测节点15执行以获得带宽使用的计算类型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在步骤216中,如果确定特定的DN 18达到其最大带宽容量,则该DN 18被放在黑名单上。黑名单被更新,然后从CDN监测节点15发送到RR 14。
在步骤218中,RR 14使用指示黑名单被接受的消息来回复。
然而,在步骤220中,对于被分配给特定服务的递送节点18,如果所计算的节点级别的带宽使用接近极限或负载阈值,例如,80%的最大带宽容量,则CDN监测节点15决定触发该DN 18上的服务监测特征以监测在其上运行的服务。
为此,在步骤222中,CDN监测节点15首先检索当前被分配给特定服务的所有递送节点18的身份和其他有用信息。然后,在步骤224中,CDN监测节点15向已经被标识为当前被分配给特定服务的递送节点18发送例如标志形式的、用于激活服务监测特征的指令。指令消息包含服务ID,其允许标识具体的服务。
在步骤226中,标识的递送节点18用“接受”消息回复,并且在步骤227中激活服务监测特征。监测特征将用诸如监测ID等标识符来标志或标记每个传入的服务请求。
当节点级别的带宽使用回到给定极限时,基于如步骤210至214中所描述的带宽使用计算,在步骤228中触发服务监测特征的解激活。应当注意,CDN监测节点15通过发送检索其带宽使用的请求来定期地监测递送节点18的带宽。例如,请求可以在每个给定的时间段或者以由CDN 12的运营商定义的其他时间间隔来发送。通过跟踪递送节点18的带宽使用。CDN监测节点15可以触发服务监测特征的激活或解激活。
为了解激活服务监测服务,在步骤230中,CDN监测节点15首先检索关于当前被分配给特定服务的所有递送节点18的身份和其他有用信息。注意,被分配的DN的数目可能已经从步骤222发生改变。然后,在步骤232中,CDN监测节点15向已经被标识为当前被分配给服务的DN 18发送解激活服务监测特征的指令。
在步骤234中,所标识的DN 18使用“接受”消息来回复,并且在步骤236中,它解激活服务监测特征。
如在方法200中可以看到的,启用和停用服务监测特征基于递送节点18的业务负载来自动完成。由此,提高了在CDN内处理的整体流量。
现在,转到图4,将描述用于在CDN中监测服务的方法250。
假定服务监测特征已经在多个递送节点18中被启用。例如,多个递送节点18已经被标识为被分配给特定服务的递送节点。在服务监测特征的激活期间,待监测的服务的服务ID从CDN监测节点15被发送到多个递送节点18。
方法250开始于步骤252,在步骤252中,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DN 18中的任何DN 18时,CDN监测节点15指令多个DN 18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或针对服务的请求)相关联。作为示例,服务请求或针对服务的请求可能是从YouTubeTM请求视频。
多个DN 18可以将标识符添加到传入的服务请求。标识符可以是指示符、标志、标签、标志等,只要它们允许标识需要被监测的所请求的服务。标识符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应当注意,每个服务请求包括与所请求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服务ID也与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标识符和服务ID由LC 16使用以对CDN监测节点15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分类,例如对于特定待监测的服务。另外,诸如帐号和服务资产信息等信息也可以由日志文件来提供。
在步骤254中,CDN监测节点15向LC 16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
在步骤256中,响应于请求,CDN监测节点15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通常,日志信息来自于已经被分配给待监测的服务的递送节点18。
在步骤258中,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CDN监测节点15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在图5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图4的方法250的网络节点260。
例如,网络节点260可以是CDN监测节点15。
网络节点260包括指令模块262、接收模块264、请求模块266和确定模块268。
指令模块262用于在服务请求到达多个DN 18中的任何DN 18时,指令多个DN 18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
请求模块266用于从LC 16请求日志信息,请求包括待监测的服务的服务ID。
接收模块264用于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待监测的服务的日志信息。另外,确定模块266用于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应当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网络节点可以具有用于执行其标准程序和功能的其他部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图4的方法250的网络节点280。
例如,网络节点280可以是CDN管理节点15。
网络节点280包括电路281,电路281具有处理单元282、存储器284和接口286。
处理单元282与存储器284和接口286连接。存储器284包含指令,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引起处理单元282:当服务请求到达多个递送节点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多个递送节点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标识符与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使用接口286向日志收集器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基于服务ID和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日志信息;以及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应当注意,处理器单元282和存储器284可以并置在一起或独立地存在。而且,应当理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网络节点可以具有用以执行其标准程序和功能的其他部件。另外,从上面可以看出,电路被适配为引起网络节点280执行上述不同的步骤。
特别地,图7示出了用于触发和实现服务监测特征的示例性方法300的流程图。例如,该方法涉及终端用户设备22、RF 14、多个DN 18、CDN监测节点15、FS 120和CP 20中的源服务器123。
在步骤310,终端用户向RR 14发送针对服务或内容的请求,即终端用户向RR 14发送HTTP GET请求。
基于终端用户的位置和可用递送节点18的列表,RR 14选择一个或多个DN 18来服务终端用户的请求。在步骤312中,它将服务请求与所选择的DN的地址一起发送回终端用户。
在步骤314中,将来自终端用户的服务请求重定向到所选择的DN 18。
在步骤316中,在接收到请求之后,所选择的DN 18检查服务请求中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以确定所请求的服务是否是必须被监测的服务。例如,所选择的DN 18检查所请求的服务的服务ID是否与在图3的步骤224中接收的服务ID相同,其由CDN监测节点15在激活服务监测特征时发送到DN 18。如果是,则意味着需要监测该服务。为此,DN 18在将HTTP响应32发送回终端用户之前修改它。更具体地,在步骤318中,DN 18将例如被称为监测ID的标识符插入或添加到服务请求的URL中。例如,修改后的URL可以看起来如下:
monitoringID/xyzl23/network/account/service/asset.m3u8,其中服务ID是“xyzl23”。由此,DN 18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
在步骤320中,DN 18将修改后的服务请求重定向回终端用户。
在步骤322中,终端用户将修改后的服务请求发送回DN 18。
应当注意,步骤320和322是实现示例。DN 18可以仅接收所请求的服务,并且然后将其递送给终端用户,而不将修改后的服务请求发送回终端用户。
在步骤324中,一旦DN 18接收到修改后的服务请求,DN 18将来自服务请求的修改后的URL记录在访问日志文件中。该URL包含标识符(例如监测ID)和服务ID,其可以由LC 16使用以滤除信息并且执行针对CDN监测节点15分析。例如,LC 16将根据用于特定服务(其服务ID为“xyzl23”)的以下字符串“/monitoringID/xyzl23”来对来自日志文件的记录进行分类。
在步骤326中,DN 18检查其高速缓存以查看所请求的服务/内容是否存在。如果否,它们在步骤328中联系源服务器123(例如在CP 20中)以检索所请求的内容/服务。然后,在步骤330中,源服务器123通过向DN 18发送所请求的内容/服务来回复。一旦DN 18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服务,在步骤332中将其放在高速缓存中。
在步骤334中,DN 18向终端用户发送所请求的内容/服务。
为了监测这些服务,LC 16时时地从多个递送节点18检索日志文件。检索的频率根据CDN 12的大小和诸如时间间隔等其他参数来确定。当分析日志文件时,LC 16使用标识符(例如监测ID)和服务ID来滤除日志记录。由于CDN监测节点15可以使用接口110向LC 16查询关于特定服务的日志信息,则它可以基于由LC 16检索的日志信息来执行递送节点的选择。
更具体地,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检索由递送节点18产生的、用于服务监测的日志文件的示例性方法400的流程图。在该示例中,服务监测特征已经在递送节点18上被激活并且根据图7的方法300被实现。因此,不同的所选择的DN 18已经将来自服务请求的修改后的URL(包括标识符及其相关联的服务请求)记录在他们的访问日志文件中。
方法400开始于步骤410,在步骤410中,时时地或定期地(在给定的时间段上),LC16向DN 18发送检索访问日志文件的请求。
响应于该请求,在步骤412中,DN 18将它们的访问日志文件发送到LC 16。
一旦LC 16接收到访问日志文件,在步骤414中,它将通过使用相关联的标识符和服务ID来检索每个服务请求的记录。标识符和服务ID在URL中找到。
在步骤416中,LC 16从URL中移除监测ID。由于标识符是内部特征,因此在将日志信息发送到外部系统(如文件系统)之前,将标识符移除。
在步骤418中,LC 16将没有标识符的日志文件发送到文件系统120用于分析。如果成功,则文件系统120在步骤420中将“成功”消息发送回LC 16。
CDN监测节点15在步骤422中向LC 16发送请求,以便通过使用与特定服务相关联的服务ID来得到特定待监测的服务的日志信息。
在步骤424中,响应于该请求,LC 16基于标识符和服务ID来发送与特定标识符相关联的记录或日志信息。
在步骤426中,在接收到日志信息时,CDN监测节点15在所接收的日志信息与节点级别的持续/当前带宽使用之间执行相关性。日志信息包括待监测的服务的带宽使用的指示。考虑到节点的持续带宽使用和待监测的服务的带宽使用的指令,相关性可以示出DN 18是否具有足够的带宽来提供给待监测的服务。
在步骤428中,基于相关性,CDN监测节点15可以决定DN 18上的某些服务是否应当被列入黑名单。例如,如果DN 18即将达到递送节点的全部带宽容量或为待监测的服务指定的带宽容量,则该DN 18将被阻塞,或者该DN将仅分别对于待监测的服务被阻塞。如果黑名单有任何更改,则CDN监测节点15通知RR 14。当RR 14接收到更新后的DN 18的黑名单时,针对黑名单中的所有DN 18,它将阻塞针对在待监测的服务下的资产的任何请求。
现在,转到图9和图10,将描述具有CDN 12的通信网络(诸如100)中的服务监测的详细示例。
假定有两个内容提供商CP1和CP2,CDN运营商已经同意向这两个内容提供商协商提供一定的带宽。例如,对于CP1,保证100Gbps,并且对于CP2,保证1000Gbps。这些分别是针对来自CP1和CP2的服务的预定义的带宽。还假定每个递送节点18具有例如400Gbps的最大带宽容量。
图9示出了服务于内容提供商CP1和CP2的多个递送节点18,例如DN_1 501、DN_2502、DN_3 503。更具体地,假定来自内容提供商1的视频点播(VOD)服务520(CP1-VOD)被分配给两个递送节点DN l 501和DN 2 502,每个50Gbps。内容提供商2的VOD服务522(CP2-VOD)被分配给三个节点DN_1501、DN_2 502和DN_3 503。由于服务是动态的,所以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在某个时刻,服务CP2-VOD 522按以下方式被分发:DN_1 501提供390Gbps,DN_2 502提供350Gbps,DN_3 503提供260Gbps。对于CP1-VOD 520,DN_1 501只能提供10Gbps,因为其最大带宽容量为400Gbps,DN_2 502提供50Gbps。DN_1 501上的带宽使用(CP1-VOD520和CP2-VOD 522)的总和是最大带宽容量。DN_2 502上的带宽使用(CP 1-VOD 520和CP2-VOD 522)的总和是最大带宽容量。在只有节点级别的监测的情况下,此时,DN_1 501和DN_2502都被阻塞。并且CP1-VOD 520服务被完全阻塞,因为DN_1 501和DN_2 502被阻塞。由于DN_3 503尚未被分配给CP1,所以它不能用于运行CP1-VOD 520。然而,CP1已经被保证100Gbps,但只接收60Gbps。对于这种情况CP1-VOD 520将在执行节点级别的监测的当前系统中被阻塞。
然而,利用业务监测特征,如本公开中所述,CDN监测节点15将能够提前检测这样的问题,并且然后确保服务CP1-VOD 520将被提供。应当注意,当激活服务监测特征时,CDN监测节点15向递送节点18提供与CP1-VOD 520相对应的服务ID。
该示例中用于执行服务监测的不同步骤在图10中示出。更具体的地,图10示出了终端用户设备22、RR 14、CDN监测节点15、LC 16、数据库121、FS 120、云管理器系统(CLMS)499和多个DN 18之间的交互。假定服务监测特征已经在DN 18中被激活。
在步骤602中,终端用户向RR 14发送针对内容或服务的请求,诸如CP1-VOD 520。
一旦RR 14接收到服务请求,它将在步骤604中检查可用递送节点18的服务列表。它选择可用的DN 18,诸如DN_1 501,并且将服务请求重定向到该节点。假定此时DN_1 501可用,即CP2-VOD 552尚未被请求。
为此,在步骤606中,RR 14向终端用户发送临时指向消息307用于将服务请求重定向到DN_1 501。
在步骤608中,一旦终端用户接收到重定向消息,则在步骤608中将针对服务消息的请求重定向到DN_1 501。
在接收到该重定向消息之后,在步骤610中,DN_1 501将标识符(例如监测ID)与针对服务的请求或服务请求相关联,并且向终端用户发送永久指向消息302,该消息包括修改后的URL。
作为接收到永久指向消息的结果,在步骤612中,终端用户将服务请求发送回DN_1501。在步骤614中,DN_1 501通过提供服务请求的内容来响应。
当由RR 14接收到针对CP2-VOD 522的请求时,相同的步骤被执行。而且,关于针对CP1-VOD 520和CP2-VOD 522的请求,针对DN_2 502重复相同的步骤。
在步骤616中,CDN监测节点15向DN_1 501发送请求来获取节点处的当前带宽使用。
在步骤618中,DN_1 501用当前带宽使用来回复CDN监测节点15。例如,通过将当前带宽使用与DN_1 501的最大带宽容量相比较,CDN监测节点15确定DN_1 501不再有剩余的可用带宽,即DN_1 501为满容量。目前为止,假定DN_1 501也用于递送CP2-VOD 522(参见图9)。
在步骤620中,CDN监测节点15向DN_2 502发送请求来获取节点处的当前带宽使用。
在步骤622中,DN_2 502向CDN监测节点15回复带宽使用。例如,通过将带宽使用与DN_2 502的最大带宽容量相比较,CDN监测节点15确定DN_2 502的带宽使用为满容量。目前为止。假定DN_2 502也用于递送CP2-VOD 522(参见图9)。
在步骤624中,LC 16向DN_1 501发送请求来收集其日志文件。
在步骤626中,DN l 501用其日志文件来回复LC 16。
在步骤628中,LC 16向DN_2 502发送请求来收集其日志文件。
在步骤630中,DN_2用其日志文件来回复LC 16。
在步骤632中,LC 16在所有所接收的日志文件中通过使用相关联的标识符(例如监测ID)和服务ID来检索每个服务的记录。
在步骤634中,LC 16从记录中移除标识符。
在步骤636中,LC 16向文件系统(FS)120发送请求来发布日志文件用于分析。
在步骤638中,文件系统120向LC 16发送回成功发布的消息。
在步骤640中,CDN监测节点15通过提供它们的相关联的标识符和服务ID,向LC 16发送请求来查询一些特定待监测的服务的日志信息。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与CP1-VOD 520相关联的标识符和服务ID被包括在请求中。
响应于该请求,LC 16通过基于与CP1-VOD 520相关联的标识符和服务ID对所有记录进行过滤,取回与CP1-VOD 520相对应的日志信息。然后,在步骤642中,LC 16向CDN监测节点15发送与CP1-VOD 520相对应的日志信息。日志信息包括带宽使用的指示。
在步骤644中,CDN监测节点15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递送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更具体地,CDN监测节点15计算递送待监测的服务(例如,CP1-VOD 520)的所需带宽。在这种情况下,日志信息示出,DN_l 501具有10Gbps,DN 2 502具有50Gbps。与预定义的100Gbps的带宽相比,CP1-VOD 520仍然需要40Gbps。
在步骤646中,CDN监测节点15检查被指定或分配给待监测的服务的递送节点上是否存在可用带宽。
在该示例中,DN_1 501和DN_2 502已经达到其最大带宽容量,因此,CDN监测节点15得出结论:CP1-VOD 520没有足够的带宽在这些节点上运行。更具体地,CDN监测节点15将所需带宽与递送节点上的可用带宽相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所需带宽大于可用带宽。
因此,在步骤648中,例如,CDN监测节点15可以向云管理器系统(CLMS)499发送请求来启动新的虚拟机用于提供新的递送节点。或者,例如,CDN监测节点15可以分配DN_3503以在非云环境中递送CP1-VOD 520。响应于请求,在步骤650中,CLMS 499通过启动新的虚拟机来开始新的递送节点,诸如DN_k 504。
在步骤652中,DN_k 504一旦被启动就将“成功”消息发送回CLMS 499。
在步骤654中,CLMS 499将“成功”消息中继到CDN监测节点15。
在步骤656中,在接收到“成功”消息之后,CDN监测节点15将待监测的服务分配给DN_k 504。例如,CP1-VOD 520被分配给该递送节点。
在步骤658中,CDN监测节点15更新数据库120中的待监测的服务的服务状态。例如,CP1-VOD 520的服务状态示出,该服务正在三个递送节点DN_1 501、DN_2 502和DN_k504上运行。
在步骤660中,一旦服务状态被更新,数据库120用“成功”消息回复。
在步骤662中,CDN监测节点15向RR 14发送消息,以向RR 14通知用于运行待监测的服务的新添加的资源(即DN_k 504)。
在确认通知时,RR 14向CDN监测节点15发送回“接受”消息。RR 14还在其可用递送节点的服务列表中添加新的递送节点(DN_k 504)。
可选地,在步骤666中,RR 14可以向数据库121发送请求来检索服务状态信息。在步骤668中,响应于该请求,数据库121发送所请求的信息。
在步骤670中,终端用户例如从CP1向RR 14发送针对另一VOD的请求。
在步骤672中,响应于该服务请求,RR 14通过CDN监测节点15来检查服务列表并且确定DN_k 504具有可用带宽。因此,它选择该递送节点用于重定向。
在步骤674中,RR 14发送用于临时指向终端用户的消息307。该消息包括DN_k的地址。
在接收到DN_k的地址之后,在步骤674中,终端用户向DN_k发送他/她针对服务的请求。
在步骤676中,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DN_k通过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来回复。
现在,如果在步骤646中,当CDN监测节点15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带宽用于待监测的服务时,它可以确定在一个递送节点或放在一起的几个递送节点上是否存在可用带宽。如果一个递送节点具有足够的可用带宽来运行待监测的服务,则该递送节点被选择。但是,如果单个递送节点的可用带宽不够,但是在将所有可用带宽放在一起时,总的可用带宽大于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则在这种情况下,待监测的服务在这些递送节点之间被分配用于递送。
从图10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服务监测特征,CDN监测节点15具有与服务相关联的带宽使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与节点相关联的带宽。作为结果,CDN监测节点15可以保证提供服务,即使可用节点为满容量,或者2)不同的递送节点具有可用带宽,但是每个可用带宽小于递送服务所需的带宽。
在情况1)中,CDN监测节点15可以请求新的递送节点,其将提供必要带宽来递送服务。
在情况2)中,CDN监测节点15可以确定要使用的一定数目的递送节点,以便具有足以递送服务的总带宽。由此,可以实现递送节点的优化。
因此,通过使用服务监测特征,终端用户可以体验一致水平的QoE。作为结果,CP可以吸引更多订阅者消费其内容。同样地,通过允许服务带宽使用的超尺寸,网络基础设施被更好地利用并且能够在相同的递送容量内处理更多的服务。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表示为存储在非暂态机器可读介质(也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处理器可读介质、或其中实施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介质)中的软件产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有形介质,包括磁性、光学或电存储介质,包括磁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通用盘只读存储器(DVD-ROM)存储器设备(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或类似的储存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含各种指令集、代码序列、配置信息、或其他数据,其在被执行时引起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实现所描述的发明所需的其他指令和操作也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从机器可读介质运行的软件可以与电路接口以执行所描述的任务。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脱离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特定实施例进行改变、修改和变化。

Claims (32)

1.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12)CDN中监测服务的方法,所述CDN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18),每个服务由服务标识ID来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当服务请求到达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中的任何递送节点(18)时,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关联,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向日志收集器(16)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
响应于所述请求,基于所述服务ID和所述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所述日志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的所述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日志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带宽使用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包括将来自所述日志信息的所述带宽使用与预定义的带宽相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请求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递送节点(18)的当前带宽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当前带宽使用来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可用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包括将所述当前带宽使用与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最大带宽容量相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大于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所需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选择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中的至少一个递送节点(18)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小于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所需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指令云管理器(499)启动新的虚拟机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更新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状态,其中所述服务状态示出所述待监测的服务在所述新的虚拟机上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包括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不具有剩余的可用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更新递送节点(18)的黑名单以包含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包括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向所述服务请求中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添加标识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指令步骤之前,检测一个递送节点(18)即将到达负载阈值。
16.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12)CDN中监测服务的网络节点(260),所述CDN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18),每个服务由服务标识ID来标识,所述网络节点(260)包括:
指令模块(262),用于当服务请求到达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中的任何递送节点时,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关联,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请求模块(266),用于向日志收集器(16)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
接收模块(264),用于基于所述服务ID和所述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所述日志信息;以及
确定模块(268),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17.一种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12)CDN中监测服务的网络节点(280),所述CDN具有用于递送由终端用户请求的服务的多个递送节点(18),每个服务由服务标识ID来标识,所述网络节点(280)包括被适配为引起所述网络节点(280)进行以下操作的电路(281):
当服务请求到达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中的任何递送节点(18)时,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关联,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向日志收集器(16)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
基于所述服务ID和所述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所述日志信息;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电路(281)包括处理单元(282)、接口(286)和存储器(284),所述存储器(284)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引起所述处理单元:
当所述服务请求到达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中的任何递送节点(18)时,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所述服务请求相关联,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标识符相关联的服务请求一起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向日志收集器(16)发送针对日志信息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与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服务ID;
基于所述服务ID和所述相关联的标识符来接收与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相对应的所述日志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的所述日志信息来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日志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带宽使用的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通过将来自所述日志信息的所述带宽使用与预定义的带宽相比较来确定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需带宽。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请求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递送节点(18)的当前带宽使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基于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当前带宽使用来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可用带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通过将所述当前带宽使用与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最大带宽容量相比较来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大于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所需带宽。
25.根据权利要求18、19或22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选择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中的至少一个递送节点(18)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
2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的所述可用带宽小于用于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所需带宽。
27.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指令云管理器(499)启动新的虚拟机递送所述待监测的服务。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更新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状态,其中所述服务状态示出所述待监测的服务在所述新的虚拟机上运行。
29.根据权利要求18、19或22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确定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没有剩余的可用带宽。
30.根据权利要求18、19或22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更新递送节点(18)的黑名单以包含被分配给所述待监测的服务的所述递送节点(18)。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向所述服务请求中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添加标识符。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节点(28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82)还在指令所述多个递送节点(18)将标识符与服务请求相关联之前,检测一个递送节点(18)即将到达负载阈值。
CN201480084585.8A 2014-12-05 2014-12-05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Active CN107211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4/066653 WO2016087908A1 (en) 2014-12-05 2014-12-05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monitoring services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1035A CN107211035A (zh) 2017-09-26
CN107211035B true CN107211035B (zh) 2020-06-16

Family

ID=52440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585.8A Active CN107211035B (zh) 2014-12-05 2014-12-05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7369B2 (zh)
EP (1) EP3228047B1 (zh)
CN (1) CN107211035B (zh)
WO (1) WO2016087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2192B2 (en) * 2016-05-10 2019-09-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Jointly managing a cloud and non-cloud environment
EP3718324A4 (en) * 2017-12-22 2020-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NETWORK FUNCTIONAL ENTITI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INTENDED FOR DATA COLLECTION
CN108809770A (zh) * 2018-07-26 2018-11-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监控方法和系统
US11140048B2 (en) 2019-01-11 2021-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rable storage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data analytics
CN112311826B (zh) * 2019-07-30 2022-05-03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系统中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93053A (zh) * 2019-08-22 2019-11-22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内容分发网络的监控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125539B (zh) * 2019-12-31 2024-02-02 武汉市烽视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cdn有害信息阻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880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服务分发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服务分发节点
CN103297472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重定向方法及内容分发节点
CN103563327A (zh) * 2011-06-08 2014-02-05 皇家Kpn公司 定位和检索分段内容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2978B2 (en) * 2000-07-19 2011-03-22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trics of a content delivery and global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US7657622B1 (en) 2003-12-23 2010-02-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Unified web hosting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uring predetermined performance levels
US8255489B2 (en) 2006-08-18 2012-08-28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among participating content provider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WO2010044471A1 (ja) * 2008-10-17 2010-04-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US10171501B2 (en) * 2013-09-20 2019-01-01 Open Text Sa U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wipe
JP6550692B2 (ja) * 2014-06-18 2019-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ログ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124972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content delivery from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ache
US11107173B2 (en) * 2016-02-10 2021-08-31 SoundExchange, Inc. Usage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880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服务分发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服务分发节点
CN103563327A (zh) * 2011-06-08 2014-02-05 皇家Kpn公司 定位和检索分段内容
CN103297472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重定向方法及内容分发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87908A1 (en) 2016-06-09
US20170331922A1 (en) 2017-11-16
CN107211035A (zh) 2017-09-26
EP3228047A1 (en) 2017-10-11
EP3228047B1 (en) 2018-07-04
US10397369B2 (en)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1035B (zh)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监测服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JP6698755B2 (ja) セグメント化コンテンツのストリーミング
US11863417B2 (en) Routing mode and point-of-presence selection service
US966115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 entity
KR101072966B1 (ko) 파일 데이터 분배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US8631072B2 (en)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suitable peers in a peer-to-peer (P2P) network
US9602378B2 (en) Route decision method, content delivery apparatus, an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20150172354A1 (en) Content-delivery transfer for cooperative delivery systems
WO2012075970A1 (zh) 一种获取媒体内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172135A1 (e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cooperative delivery systems
US20150215187A1 (en) Data Services in a Computer System
KR20140021372A (ko) 컨텐츠 식별 정보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전송 서비스 방법 및 로컬 캐싱 장치
WO2012034414A1 (zh) 一种处理p2p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09520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传送内容的方法及其装置
US8769047B1 (en) Delivery control for cooperative delivery systems
US20150074234A1 (en) Cont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unk-based content delivery
US1188869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ent delivery
CN103685344A (zh) 一种用于多p2p缓存节点的协同方法和系统
CN106533760B (zh) 一种在cm网络中构建cdn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EP372981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and manifest for adaptive bit rate content
CN110958186A (zh) 网络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1008408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 delivery
WO2021032123A1 (zh) 一种实现策略调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450605B1 (ko) 웹-어플리케이션 서버 및 그의 동적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KR101788147B1 (ko) P2p 트래픽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