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0988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0988B
CN107210988B CN201680006528.7A CN201680006528A CN107210988B CN 107210988 B CN107210988 B CN 107210988B CN 201680006528 A CN201680006528 A CN 201680006528A CN 107210988 B CN107210988 B CN 107210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oup
modulation symbol
resource
lfd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65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0988A (zh
Inventor
蔡赫秦
徐翰瞥
金荣泰
金沂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21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0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5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power constraints at power amplifier or emission constraints, e.g. constant modulu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15Reduction thereof using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Reduction thereof by selection of pilot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1Reduction thereof using phase offsets between sub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产生设备对设备(D2D)信号的方法,用于产生D2D信号的方法包括:将从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块产生的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个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块(RB)组的步骤;以及将不同的波束向量应用于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的步骤,其中根据信道状态确定波束向量的数目。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 和装置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D2D 通信中使用SC-FDM方案产生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被广泛地部署来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总体上,无线通信系统是通过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带宽、发送功率等)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多载波频分多址(MC-FDMA)系统。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意指用于通过建立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链路在没有经过基站(演进的节点B:eNB)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备之间直接地交换音频、数据等等的通信系统。D2D通信可以包括诸如UE 对UE(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通信的系统、端对端通信等等。并且,D2D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M2M(机器对机器)通信、MTC(机器型通信)等等。
D2D通信当前被认为是用于解决由于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导致对基站施加的负载的方案之一。例如,根据D2D通信,不同于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因为在没有经过基站的情况下交换数据,所以能够减少网络的开销。此外,通过引入D2D通信,能够期待诸如基站的过程减少、在D2D中涉及的设备的功率减少、数据传输速度增加、网络的接收性能增加、负载分布、小区覆盖的扩展等等的作用。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要提供一种产生信号的方法同时尽可能地抑制PAPR(峰均功率比),以及一种发送信号以最大化分集的方法。
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技术任务不限于在上面提及的技术任务。并且,在本发明属于的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的描述中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它的未提及的技术任务。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如在此具体化和广泛地描述的,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产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产生的D2D(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从一个或者多个传送块产生的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个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RB(资源块)组;以及将不同的波束向量应用于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信道状态能够确定波束向量的数目。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用途,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D2D(设备对设备)用户设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将从一个或者多个传送块产生的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个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RB (资源块)组,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将不同的波束向量应用于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信道状态确定波束向量的数目。
波束向量的数目可以随着信道属性变得接近于平坦而增加。
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可以由频率轴上连续的RB组成。
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可以对应于具有不同的梳索引的资源的集合。
梳索引可以对应于用于将在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包括的各个调制符号映射到整个频带上的频率轴资源的偏移。
能够通过分组调制符号产生调制符号组,调制符号是通过对一个传送块执行信道编码产生的。
能够通过对一个传送块重复地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
能够通过对一个传送块的各个冗余版本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
能够通过对两个或者更多个传送块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
波束向量能够强制地包括与0相对应的元素。
能够经由SA(调度指配)发送波束向量的数目。
通过波束集合索引能够指示波束向量。
能够事先确定波束集合。
波束集合可以包括彼此正交的多个波束向量。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SC-FDMA信号被产生和发送时,能够最小化 PAPR并且最大化分集增益。
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效果不限于在上面提及的效果。并且,在本发明属于的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的描述中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它的未提及的效果。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被合并和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网格的图;
图3是用于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6是用于其中D2D同步信号被发送的子帧的图;
图7是用于解释D2D信号的中继的图;
图8是用于执行D2D通信的D2D资源池的示例的图;
图9是用于解释SA时段的图;
图10至图15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
图16是用于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要素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作说明,要素或者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可以实践每个要素或者特征而无需与其他要素或者特征结合。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组合要素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可以重新排列。任何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结构或者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结构或者特征替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围绕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进行描述。BS是网络的终端节点,其与UE直接地通信。在某些情况下,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执行。
即,很明显,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与 UE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BS或者除BS以外的网络节点执行。术语“BS”可以用术语“固定站”、“节点B”、“演进型节点B(e 节点B或者eNB)”、“接入点(AP)”等等替换。术语“中继”可以用术语“中继节点(RN)”或者“中继站(RS)”替换。术语“终端”可以用术语“UE”、“移动站(MS)”、“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等等替换。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小区”可以被应用于发送和接收点,诸如基站(eNB)、扇区、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和中继,并且也可以由特定发送/接收点广泛地使用以在分量载波之间进行区分。
提供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这些特定术语可以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术语替换。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本发明的概念含混不清,将不包括已知技术的结构和装置,或者将基于每个结构和装置的主要功能以框图的形式示出。此外,只要可能,将贯穿附图和说明书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针对下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系统公开的标准文件支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长期演进(3GPP LTE)、高级LTE(LTE-A)以及3GPP2。未被描述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那些文件支持。此外,可以由标准文件解释在此阐述的所有术语。
在此描述的技术可以在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等。CDMA可以实施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或者CDMA2000的无线技术。TDMA可以实施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技术。OFDMA 可以实施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型UTRA(E-UTRA)等等的无线技术。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的 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采用OFDMA用于下行链路以及SC-FDMA用于上行链路。LTE-A是3GPP LTE的演进。可以由 IEEE 802.16e标准(无线城域网(无线MAN)-OFDMA参考系统)和 IEEE 802.16m标准(无线MAN-OFDMA高级系统)来描述WiMAX。为了清楚,此申请集中于3GPP LTE和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受限于此。
LTE/LTE-A资源结构/信道
参考图1,将在下面描述无线电帧的结构。
在蜂窝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在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 OFDM符号的预定时间段。3GPP LTE标准支持可应用于频分双工 (FDD)的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以及可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
图1(a)图示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被分成10 个子帧。每个子帧在时域中被进一步分成两个时隙。在期间发送一个子帧的单位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持续时间可以是0.5ms。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因为3GPP LTE系统采用OFDMA用于下行链路,所以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时段。RB是在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配置而变化。存在两种类型的CP:扩展CP和正常CP。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OFDM 符号的长度增加,并且因此,在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小于在正常 CP的情况下的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因此,当使用扩展CP时,例如,可以在一个时隙中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信道状态变差,例如,在UE的快速移动期间,则扩展CP可用于进一步降低符号间干扰(ISI)。
在正常CP的情况下,因为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可以向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分配每个子帧的前两个或者三个OFDM符号,并且可以向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分配其他OFDM符号。
图1(b)图示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具有5个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每个子帧被分成两个时隙。 DwPTS用于在UE处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者信道估计。UpPTS用于在eNB处的信道估计以及与UE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的获取。GP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时段,其消除由下行链路信号的多径延迟引起的上行链路干扰。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不论无线电帧的类型如何。
以上描述的无线电帧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应当注意,无线电帧中子帧的数目、子帧中时隙的数目或者时隙中符号的数目可以改变。
图2图示在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间内的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结构。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RB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例如,在正常 CP的情况下,下行链路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而在扩展CP 的情况下,下行链路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RB包括12×7个RE。在下行链路时隙中 RB的数目NDL取决于下行链路传输带宽。上行链路时隙可以具有与下行链路时隙相同的结构。
图3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在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第一时隙的开始的直至三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域,并且下行链路子帧的其他OFDM符号用于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在3GPP LTE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CFICH位于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携带关于在子帧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PHICH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传递HARQ肯定应答/ 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在PDCCH上携带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传送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用于UE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命令。PDCCH传递关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DL-SCH上的系统信息、关于用于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较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UE组的单个UE 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集、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 激活信息等等。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发送多个PDCCH。UE可以监测多个PDCCH。通过聚合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形成 PDCCH。CCE是用于基于无线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包括多个RE组。根据CCE的数目与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于PDCCH的比特数。eNB根据发送给UE的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添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用途,CRC 由称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的标识符(ID)掩蔽。如果PDCCH 指向特定UE,则其CRC可以由UE的小区RNTI(C-RNTI)掩蔽。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可以通过寻呼指示符标识符(P-RNTI) 掩蔽PDCCH的CRC。如果PDCCH携带系统信息,特别地,系统信息块(SIB),则其CRC可以由系统信息ID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 掩蔽。为了指示PDCCH携带响应于由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响应,其CRC可以由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蔽。
图4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上行链路子帧在频域中被划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并且携带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为了维持单载波的特性,UE 不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用于UE的PUCCH被分配给子帧中的 RB对。RB对中的RB在两个时隙中占据不同的子载波。因此,可以说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
参考信号(R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电信道上发送分组。鉴于无线电信道的性质,分组可能在传输期间失真。为了成功地接收信号,接收器应该使用信道信息来补偿接收的信号的失真。通常,为了使接收器能够获取信道信息,发射器发送发射器和接收器两者均已知的信号,并且接收器基于在无线电信道上接收的信号的失真获取信道信息的知识。这个信号被称作导频信号或者RS。
在通过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对于成功的信号接收,需要发送(Tx)天线和接收(Rx)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的知识。因此,应该通过每个Tx天线发送RS。
RS可以被分成下行链路RS和上行链路RS。在当前的LTE系统中,上行链路RS包括:
i)用于信道估计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该信道估计用于在PUSCH和PUCCH上传递的信息的相干解调;以及
ii)用于eNB或者网络测量在不同频率中上行链路信道质量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下行链路RS被分类为:
i)在小区的所有UE之间共享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ii)专用于特定UE的UE特定RS;
iii)当发送PDSCH时,用于PDSCH的相干解调的DM-RS;
iv)当发送下行链路DM-RS时,携带CSI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v)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络(MBSFN)RS,其用于在MBSFN模式下发送的信号的相干解调;以及
vi)用于估计关于UE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RS。
RS也可以根据其目的被分成两个类型:用于信道信息获取的RS 和用于数据解调的RS。由于其目的在于UE获得下行链路信道信息,所以前者应在宽带中被发送,并且甚至由不在特定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UE接收。这个RS也在如切换的情形下使用。后者是eNB在特定资源中连同下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的RS。UE可以通过使用RS测量信道来解调数据。此RS应该在数据传输区域中被发送。
MIMO系统的建模
图5是图示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如图5(a)所示,如果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T并且接收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R,则理论上的信道传输容量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地增加,这与仅在发射器或者接收器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不同。因此,能够提升传送速率并且显著地增加频率效率。随着信道传输容量被增加,传送速率在理论上可以增加在利用单个天线时的最大传送速率Ro 与速率增长比率Ri的乘积。
[等式1]
Ri=min(NT,NR )
例如,在使用4个发送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能够获得比单个天线系统的传输速率高4倍的传输速率。因为在90年代中期已经证明MIMO系统的此理论容量增加,所以正在对各种技术进行许多努力,以充分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另外,这些技术已经被部分采用作为诸如3G移动通信、下一代无线LAN等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的标准。
如下地解释MIMO相关研究的趋势。首先,在各个方面正在进行许多努力,以开发和研究与在各种信道配置和多址环境中的MIMO通信容量计算等等相关的信息理论研究、用于MIMO系统的无线电信道测量和模型推导研究、用于传输可靠性增强和传输速率增加的空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等等。
为了详细地解释MIMO系统中的通信方法,数学建模可以被表示如下。假定存在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
关于发送信号,如果存在NT个发送天线,则能够发送的信息的最大数目是NT。因此,能够如等式2所示那样表示传输信息。
[等式2]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1
同时,对于单个传输信息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2
发送功率能够分别被设置为彼此不同。如果发送功率分别被设置为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3
则具有调节的发送功率的传输信息能够表示为等式3。
[等式3]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4
另外,使用发送功率的对角矩阵P,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5
能够表示为等式4。
[等式4]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6
假定通过将权重矩阵W应用于具有调节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向量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7
来配置实际发送的NT个发送信号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8
的情况,则权重矩阵 W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状态将传输信息适当地分布到每个天线。能够如下地使用向量X来示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29
[等式5]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31
在等式5中,wij指代在第i个发送天线和第j个信息之间的权重。 W也被称作预编码矩阵。
如果存在NR个接收天线,则能够如下地表达天线的各个接收信号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32
[等式6]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33
如果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建模信道,则可以根据发送/接收天线索引区分信道。由hij指代从发送天线j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在hij中,注意,关于索引的顺序,接收天线的索引先于发送天线的索引。
图5(b)是图示从NT个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的图。可以以向量和矩阵的形式组合和表示信道。在图5(b)中,能够如下地表示从NT个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
[等式7]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34
因此,能够如下地表示从NT个发送天线到NR个接收天线的所有信道。
[等式8]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41
在信道矩阵H之后向实际信道添加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能够如下地表示分别被添加到NR个接收天线的AWGN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42
[等式9]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43
通过上述数学建模,能够如下地表示接收到的信号。
[等式10]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144
同时,由发送和接收天线的数目确定指示信道状态的信道矩阵H 的行和列的数目。信道矩阵H的行的数目等于接收天线的数目NR并且其列的数目等于发送天线的数目NT。即,信道矩阵是NR×NT矩阵。
由彼此独立的行的数目和列的数目中的较小的一个定义矩阵的秩。因此,矩阵的秩不大于行或者列的数目。如下地限制信道矩阵H 的秩rank(H)。
[等式11]
rank(H)≤min(NT,NR)
另外,当矩阵被特征值分解时,矩阵的秩也能够被定义为非零特征值的数目。类似地,当矩阵被奇异值分解时,矩阵的秩能够被定义为非零奇异值的数目。因此,信道矩阵的秩的物理意义能够是通过其能够发送不同数目信息的信道的最大数目。
在本文档的描述中,用于MIMO传输的“秩”指示能够在特定时间和频率资源上独立地发送信号的路径的数目,并且“层的数目”指示通过各自的路径发送的信号流的数目。通常,因为发送端发送与秩数目相对应的层的数目,所以一个秩具有与层数目相同的意义,除非另有明文规定。
D2D UE的同步获取
现在,将在传统LTE/LTE-A系统的上下文中基于前述的描述给出 D2D通信中的UE之间的同步获取的描述。在OFDM系统中,如果未获取时间/频率同步,则结果得到的小区间干扰(ICI)可能使得不能够在OFDM信号中复用不同的UE。如果每个单独的D2D UE通过直接发送和接收同步信号来获取同步,则这是低效的。在诸如D2D通信系统的分布式节点系统中,因此,特定节点可以发送代表性同步信号并且其它UE可以使用该代表性同步信号来获取同步。换句话说,一些节点 (其可以是eNB、UE以及同步参考节点(SRN,也被称为同步源))可以发送D2D同步信号(D2DSS)并且剩余的UE可以与D2DSS同步地发送和接收信号。
D2DSS可以包括主D2DSS(PD2DSS)或主侧链路同步信号(PSSS) 以及辅D2DSS(SD2DSS)或辅侧链路同步信号(SSSS)。PD2DSS 可以被配置成具有预定长度的Zadoff-chu序列或主同步信号(PSS)的相似的/修改的/重复的结构。不同于DL PSS,PD2DSS可以使用不同的 Zadoff-chu根索引(例如,26,37)。并且,SD2DSS可以被配置成具有M序列或者辅同步信号(SSS)的相似的/修改的/重复的结构。如果 UE与eNB同步它们的时序,则eNB用作SRN并且D2DSS是PSS/SSS。不同于DL的PSS/SSS,PD2DSS/SD2DSS遵循UL子载波映射方案。图6示出其中D2D同步信号被发送的子帧。物理D2D同步信道 (PD2DSCH)可以是携带在D2D信号发送和接收之前UE应首先获得的基本(系统)信息(例如,D2DSS有关的信息、双工模式(DM)、 TDDUL/DL配置、资源池有关的信息、与D2DSS有关的应用的类型等等)的(广播)信道。在与D2DSS相同的子帧中或者在继携带D2DSS 的帧之后的子帧中可以发送PD2DSCH。DMRS能够被用于解调 PD2DSCH。
SRN可以是发送D2DSS和PD2DSCH的节点。D2DSS可以是特定的序列,并且PD2DSCH可以是表示特定信息的序列或者通过预先确定的信道编码产生的码字。SRN可以是eNB或者特定的D2D UE。在部分网络覆盖或者网络覆盖外的情况下,SRN可以是UE。
在图7中图示的情形下,可以为了与覆盖外的UE的D2D通信中继D2DSS。可以通过多跳中继D2DSS。通过根据SS接收时间以及由 eNB发送的SS的直接放大转发(AF)中继,以分离的格式,SS的中继覆盖D2DSS的传输的理解,给出下面的描述。由于D2DSS被中继,所以覆盖中的UE可以与覆盖外的UE直接地通信。
D2D资源池
图8示出UE1、UE2以及通过执行D2D通信的UE1和UE2使用的资源池的示例。在图8(a)中,UE对应于根据D2D通信方案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终端或者诸如eNB的网络设备。UE从与资源的集合相对应的资源池中选择与特定的资源相对应的资源单元,并且UE使用所选择的资源单元发送D2D信号。与接收UE相对应的UE2接收其中UE1 能够发送信号的资源池的配置,并且检测资源池中的UE1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UE1位于eNB的覆盖的内部,则eNB能够向UE1 通知资源池。如果UE1位于eNB的覆盖外,则资源池能够通过不同的 UE被通知或者能够通过预先确定的资源被确定。通常,资源池包括多个资源单元。UE从多个资源单元当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单元,并且能够使用所选择的资源单元用于D2D信号传输。图8(b)示出配置资源单元的示例。参考图8(b),整个频率资源被划分成NF个资源单元,并且整个时间资源被划分成NT个资源单元。特别地,能够总共定义NF*NT个资源单元。特别地,资源池能够以NT个子帧的周期重复。具体地,如在图8中所示,一个资源单元可以周期性地和重复地出现。或者,逻辑资源单元被映射到的物理资源单元的索引可以根据时间以预先确定的图案改变以在时域和/或频域中获得分集增益。在此资源单元结构中,资源池可以对应于能够由意图发送D2D信号的UE使用的资源单元的集合。
资源池能够被分类成各种类型。首先,根据经由各个资源池发送的D2D信号的内容能够分类资源池。例如,D2D信号的内容能够被分类成各种信号并且根据每个内容能够配置单独的资源池。D2D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SA(调度指配)、D2D数据信道以及发现信道。SA可以对应于包括关于D2D数据信道的资源位置的信息、关于对于调制和解调数据信道所必需的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信息、关于MIMO 传输方案的信息、关于TA(时序提前)的信息等等的信号。能够以与 D2D数据复用的方式在相同的资源单元上发送SA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SA资源池可以对应于SA和D2D数据以复用的方式被发送的资源的池。SA信号也能够被称为D2D控制信道或者PSCCH(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D2D数据信道(或者,PSS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 对应于由发送UE用来发送用户数据的资源池。如果以在相同的资源单元中复用的方式发送SA和D2D数据,则能够仅在用于D2D数据信道的资源池中发送除了SA信息之外的D2D数据信道。换言之,被用于在SA资源池的特定资源单元中发送SA信息的资源元素(RE)也能够被用于在D2D数据信道资源池中发送D2D数据。发现信道可以对应于用于使相邻的UE能够发现发送诸如UE的ID等等的信息的发送UE 的消息的资源池。
虽然D2D信号的内容相互相同,但是可以根据D2D信号的发送/ 接收属性使用不同的资源池。例如,在相同的D2D数据信道或者相同的发现消息的情况下,根据D2D信号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案(例如,是否在接收同步参考信号的时间或者添加规定的时序提前的时序处发送 D2D信号)、资源分配方案(例如,是否通过eNB指定单独的信号的传输资源或者单独的发送UE从池中选择单独的信号传输资源)、信号格式(例如,在子帧中通过D2D信号占用的符号的数目、被用于发送 D2D信号的子帧的数目)、来自于eNB的信号强度、D2D UE的发送功率的强度等等,D2D数据信道或者发现信号能够被分类到不同的资源池。为了清楚起见,用于eNB直接地指定D2D发送UE的传输资源的方法被称为模式1。如果传输资源区域被事先配置或者eNB指定传输资源区域并且UE从传输资源区域直接地选择传输资源,则其被称为模式2。在执行D2D发现的情况下,如果eNB直接地指示资源,则其被称为类型2。如果UE从预先确定的资源区域或者通过eNB指示的资源区域选择传输资源,则其被称为类型1。
SA的发送和接收
模式1UE能够经由通过eNB配置的资源发送SA信号(或者, D2D控制信号、SCI(侧链路控制信息))。模式2UE接收要被用于 D2D传输的被配置的资源。模式2UE能够通过从被配置的资源中选择时间频率资源来发送SA。
能够如图9中定义SA时段。参考图9,第一SA时段能够在与特定的系统帧分开了通过较高层信令指示的规定的偏移 (SAOffsetIndicator)那么多的子帧处开始。各个SA时段能够包括SA 资源池和用于发送D2D数据的子帧池。SA资源池能够包括通过子帧位图(saSubframeBitmap)指示的子帧当中的范围从SA时段的第一子帧到最后子帧的子帧以发送SA。在模式1的情况下,T-RPT(用于传输的时间资源图案)被应用到用于发送D2D数据的资源池,以确定在其中发送实际的数据的子帧。如在附图中所示,如果除了SA资源池之外的被包括在SA时段中的子帧的数目大于T-RPT比特的数目,则 T-RPT能够被重复地应用,并且最后应用的T-RPT能够以被穿孔了剩余子帧的数目那么多的方式被应用。
产生和发送SC-FDM(单载波频域复用)信号的方法
在下面的描述中,基于前述的论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产生和发送D2D信号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提出的方法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信号被发送到不同节点或者终端的基站的情况,以及eNB、中继节点、小型基站发送信号的情况以及D2D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送块产生的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个被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RB组并且不同的波束向量被应用于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的方式产生信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波束向量的数目可以变化。作为特定的方法,根据信道状态能够确定波束向量的数目。波束向量的数目可以随着信道属性变得接近平坦而增加。特别地,当信道具有选择性属性时,波束向量的数目可能小。例如,参考图10(a),如果信道状态是选择性的,如在图10(a)中所示,则两个波束向量被使用。如果信道状态是平坦的,如在图10(b)和(c)中所示,则四个波束向量能够被使用。特别地,如果根据信道状态确定波束向量的数目,则能够最大化分集增益。图10(a)示出2个Tx天线的情况并且图10(b)至(c)示出 4个Tx天线的情况。图10(b)示出在每个RB组中顺序地使用天线的情况,并且图10(c)示出考虑到天线之间的相关性以0、2、3以及1 的顺序使用天线以最大化分集的情况。
在下面的描述中,一个或者多个RB中的每个可以由频率轴上的连续的RB组成。特别地,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由被用于产生在下面描述的LFDMA(集中式SC-FDMA)信号的连续的RB组成。或者,一个或者多个RB组中的每个可以对应于具有不同的梳索引(梳类型)的资源的集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梳索引可以对应于用于将被包括在一个或者多个调制符号组中的各个调制符号映射到整个频带中的频率轴资源的偏移。特别地,梳索引可以包括被用于产生在下面描述的IFDMA(交织的SC-FDMA)信号的非连续的频率资源。
特别地,随着波束向量根据频域中的连续的RB组(或者不同的梳索引/梳类型)被不同地使用,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如果存在2个天线,则RB组能够被划分成两个。如果存在4个天线,则 RB组能够被划分成4个或者更少。当根据RB组使用波束向量时,因为波束被用于选择天线,所以波束向量能够包括为0的元素。能够经由SA(调度指配)发送波束向量的数目。能够在SA(调度指配)中用信号发送随后的数据分组的波束的数目和/或波束索引。波束的数目和波束的类型能够被事先确定。或者,发射器能够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将信号转发给接收器以指示波束的数目和波束的类型。能够通过波束集合索引指示相互不同的波束向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波束集合能够被事先确定并且能够包括彼此正交的多个波束向量。例如,当波束向量的数目/RB组的数目/天线的数目等于或者小于2时,诸如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201
的波束集合能够被使用。当波束向量的数目/RB组的数目/天线的数目等于或者小于4时,诸如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211
Figure GDA0002508577550000212
的波束集合能够被使用。在各个天线集合中,索引可以对应于0、1、2…
在下面的描述中,通过分组调制符号能够产生调制符号组,调制符号是通过对一个传送组执行信道编码产生的。或者,能够通过对一个传送块重复地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或者,能够通过对一个传送块的各个冗余版本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或者,能够通过对两个或者更多个传送块中的每个执行信道编码产生调制符号组。
在下面的描述中,基于不同的波束向量被应用于各个RB组的前述的特性解释用于产生LFDMA信号和IFDMA信号的各种实施例。
产生LFDMA信号的方法
方法1-每个天线的被分离的LFDMA信号产生
方法1对应于通过根据天线端口应用单独的编码产生SC-FDMA 信号的方法。根据方法1,通过根据调制符号组执行单独的DFT扩展产生信号。更加具体地,从各个天线发送的SC-FDMA信号在DFT扩展之后在频域中被连续地映射而不改变相位或者大小,或者在频域中使用交织的类型(交织的SC-FDMA)被映射而不改变相位或者大小。经由不同的天线能够发送对其应用单独的DFT扩展的LFDMA信号(图 11(a)示出在各个天线中发送单独的LFDMA信号的方案,而图11(b) 示出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单个LFDMA信号的方案)。通过这样做,能够最小化PAPR。如果没有根据各个调制符号组应用DFT扩展,则PAPR 增加并且问题可能出现。例如,如在图12(a)中所示,如果在对整个调制符号执行DFT扩展之后执行映射,则经由天线端口1发送的信号可以具有平方函数在频域中相乘的形式,并且信号可以具有在时域中 sinc函数与整个SC-FDMA信号卷积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在图 12(b)中所示,PAPR可能增加。当在SC-FDMA系统中在频域中改变预编码器时也可能出现前述的现象。例如,当在频域中以RB为单位或者以RE为单位改变预编码器时,PAPR可能增加。像SFBC(或者 STBC)一样,如果以相互组合的方式从单个天线发送两个SC-FDM信号,则PAPR可能劣化。
随后,能够从一个或者多个传送组产生调制符号组。具体地,其可以使用在下面描述的方法。
方法1-a
一个传送块经过单个信道编码和调制符号映射器以产生调制符号。产生的调制符号被划分成N(N等于或者小于AP的数目)个组,根据各个组产生单独的LFDMA信号(在单独的DFT扩展被应用之后执行IFFT),并且使用单独的天线发送各个LFDMA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发射器的天线的数目确定由LFDMA信号使用的频率资源。作为资源分配方法,能够使用独立于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案和取决于特定的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案。
在独立于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案的情况下,根据LFDMA 信号可以将单独的资源应用于由各个LFDMA信号使用的频率资源 (即,在执行DFT扩展之后在RE映射步骤中使用的频率资源)。例如,当特定的UE将LFDMA信号发送到多个UE时,发送UE根据 LFDMA信号单独地配置频率资源,并且经由物理层(例如,调度指配) 信号或者较高层信号向接收UE通知频率资源。如果eNB指示特定的 UE使用单独的天线发送多个IFDMA信号,则可以使用在下面描述的方法。当经由单个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多个LFDMA信号的 RA时,能够定义单独的DCI格式而不使用传统DCI。例如,能够通过不同地配置CRS掩蔽新定义相对应的DCI的内部字段当中的包括多个 LFDMA信号的RA的DCI(定义新的DCI的RNTI),同时DCI具有等于DCI格式4或者0的长度的长度。如果eNB指示特定的UE使用单独的天线发送多个LFDMA信号,则能够经由DCI单独地用信号发送与LFDMA信号的数目一样多的RS字段。或者,与多簇传输相似,各个RB组的起始点和结束点能够被指示以指示各个LFDMA频率资源。在多簇传输方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在传统LTE中定义的方法。同时,在单独地指示多个(三个或者更多个)LFDMA信号的频率资源分配的情况下,能够定义新的DCI格式。
在取决于特定的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案的情况下,取决于由特定的LFDMA信号使用的频率资源确定通过各个LFDMA信号使用的频率资源。如果各个LFDMA信号的RB组的大小是相同的,则能够通过用信号发送特定的LFDMA信号的开始RB和结束RB、和(时间和/或)频率偏移,指示资源分配。在这样的情况下,偏移的值可以对应于0。接收LFDMA信号的接收器可以经由物理层信号或者较高层信号通知发射器偏移值。如果偏移值对应于0,则其可以指示使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发送多个LFDMA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器应具有多个天线。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器的天线的数目应等于或者大于重叠的LFDMA信号的数目。特别地,重叠的信号的数目取决于接收器的天线的数目。如果接收器具有单个天线,则偏移大小应大于RB组大小。这意指,不同的LFDMA信号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如果相互不同的LFDMA信号使用相同的重叠的频率资源,则DMRS能够被用于识别基站ID、CS(循环移位)、以及/或者OCC(正交覆盖码)。例如,LFDMA信号1可以使用CS 0,并且利用相同的频率资源以重叠的方式发送的LFDMA信号2可以使用CS 6。此方法也能够被应用于独立于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案。
作为特定的示例,当被分配给要通过特定UE发送的传送块的RB 的数目对应于4并且存在2个AP时,通过经过24点DFT扩展,2个RB作为单独的SC-FDMA信号被产生,并且单独的SC-FDM信号被发送到AP 0。通过经过24点DFT扩展,剩余的2个RB作为单独的 SC-FDM信号被产生,并且单独的SC-FDM信号被发送到AP 1。
图13示出一个传送块的调制符号被划分成两个组以产生单独的 SC-FDM信号的情况。各个SC-FDM信号被发送到各个AP。如果发送天线的数目超过2,则能够经由多个天线发送一个LFDMA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天线乘以大小和/或相位变化值能够发送信号。
方法1-b
使用单独的信道编码和调制能够从一个传送块产生多个调制符号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以用于一个传送块的调制符号被重复的方式执行单独的信道编码。或者,单独的信道编码能够被执行以产生具有用于一个传送块的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各个LFDMA信号的编码速率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相同的。如果编码速率是不同的,则接收器可以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指示编码速率、MCS、或者CQI值。作为不同的方法,通过为特定的 LFDMA信号的MCS而事先确定的偏移能够确定每个LFDMA信号的MCS。eNB能够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指示偏移值。在执行 D2D的情况下,发送UE或者接收UE可以经由物理层信号或者物理层信令向接收UE或者发送UE通知偏移值。在执行D2D的情况下,发送UE(或者接收UE)能够经由物理层信号(例如,SA)向接收UE (或者发送UE)用信号发送偏移值。在前述的方法当中,根据LFDMA 信号不同地配置RV的方法能够被理解为与在频域中对PUSCH应用 TTI捆绑的方法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通过不同的设备接收 LFDMA信号,则CRC能够被包括在各个LFDMA信号中。但是,如果通过单个设备接收到LFDMA信号,则在LFDMA信号当中CRC能够仅被添加一次。
当通过重复相同的调制符号产生调制符号组时,DFT扩展仅能够被执行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其执行DFT扩展的序列被复制以构成多个符号,并且使用不同的天线发送符号。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各个天线发送的LFDMA信号所使用的频率资源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相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DFT扩展符号可以变成单独的资源分配。不同于方法1-a,因为被发送到特定AP的LFDMA符号对应于相同的调制符号,所以能够在相同的频率RB区域中发送用于各个调制符号组的LFDMA信号,不论接收UE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大小和/或相位变化应用于各个LFDMA来发送信号。换言之,各个LFDMA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法能够根据各个LFDMA 信号独立地执行,并且能够取决于特定的LFDMA信号被确定。关于此,可以参考对用于特定的方法的方法1-a的解释。
前述的方法可以对应于与SORTD(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相似的方案。更加具体地,两个资源被分配给UE,并且使用不同的AP从不同的资源发送相同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LFDMA信号可以具有单独的MCS级别。此方法也能够被应用于方法1a。特别地,通过经过MCS一个传送块被划分成多个调制符号组,并且各个被划分的信号被产生为LFDMA信号并且被发送。发现传输作为示例被解释。假定一个发现消息包括2个PRB对。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由天线端口 a发送第一PRB对并且经由天线端口b发送第二PRB对。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各个PRB对经历不同的信道,所以分集阶数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根据天线端口发送单独的LFDMA信号,所以根据各个天线端口应用单独的DFT扩展,并且IFFT被获得以产生LFDMA信号。本方法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2个端口。通过这样做,能够产生和发送与最大发送天线一样多的单独的LFDMA信号。
方法1-c
能够从多个传送块产生多个调制符号组。如果特定的UE具有要被发送的多个传送块,则通过经过单独的DFT扩展各个传送块的编码的比特被产生作为LFDMA信号,并且产生的LFDMA信号能够被发送到单独的AP。此方法能够被用于UE将单独的信息发送到多个接收器的情况。例如,当特定的D2D UE作为中继器操作并且各个中继D2D UE 同时将信号发送到多个UE时,能够根据AP产生单独的LFDMA信号并且将不同的信号发送到各个AP。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AP通过 SC-FDMA信号使用的频率资源能够被独立地分配,并且能够取决于特定的AP的频率资源执行资源分配。图14示出两个传送块被产生作为单独的SC-FDMA信号并且SC-FDM信号被发送的情况。
在前面的描述中,被发送到相同的AP的RB组应在频域中是连续的(以防止PAPR被增加,并且产生LFDMA信号)并且应从与RB组的LFDMA信号被发送到的AP相同的AP发送每个RB组的DMRS。换言之,被指配给RB组的波束形成向量也应被指配给RB组的DMRS。并且,在相互不同的RB组之间不应插补DMRS。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接收器(eNB或者UE)获知RB组的大小(以便于使在RB组之间不执行插补),发射器可以在频域中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基于发射器的指示)对接收器用信号发送RB组的大小,或者接收器可以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基于接收器的请求)向发射器用信号发送RB组的大小。
产生IFDMA信号的方法
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及的,调制符号组被映射到的各个RB组可以对应于具有不同的梳索引(梳类型)的资源的集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梳索引对应于IFDMA中的频率RE偏移)。特别地,从各个天线发送的SC-FDMA信号能够使用与被交织的SC-FDMA相似的梳索引执行资源分配。特别地,具有不同的梳类型的SC-FDMA信号能够经由不同的AP被发送。在单个AP中发送不同的梳索引的信号,而没有被合计。产生调制符号块的方法可以参考对产生LFDMA信号的方法的前面的解释。
图15示出使用IFDMA方案产生信号以及用于通过将不同的波束向量应用于各个RB组执行传输的分集传输方案的方法。图15(a)示出存在2个调制符号组/RB组/梳索引并且存在2个天线端口的情况,图15(b)示出存在4个调制符号组/RB组/梳索引并且存在4个天线端口的情况,并且图15(c)示出存在2个调制符号组/RB组/梳索引并且存在4个天线端口的情况。
此外,与传统PUSCH传输方案相似,可以使用一个传送块产生一个LDFMA信号并且根据RB组应用不同的预编码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PAPR增加,所以本发明提出仅当级别等于或者低于特定调制级别时根据一个RB组选择性地应用独立的预编码的方法。例如,仅当级别等于或者低于QPSK调制级别(BPSK、QPSK)时应用每个 RB组的预编码器变化(循环),并且当级别等于或者高于16QAM时没有应用预编码器变化。在本方法中使用的波束不具有限制。在正交波束的预先确定的集合当中根据RB组可以交替地使用波束。为了最小化PAPR的增加,能够根据“连续的RB组”确定使用相同的波束的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使用的波束集合的大小和波束索引能够被事先确定。或者,发射器(接收器)能够经由物理层信令或者较高层信令向接收器(发射器)用信号发送大小和索引。作为同时用信号发送波束集合的大小和波束索引的方法,如果正交波束的集合被事先确定,则索引被指配给各个波束集合,并且波束集合的索引被用信号发送,通过波束集合的大小(被包括在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数目)均匀地划分被分配的RB,并且根据各个RB组能够顺序地使用波束。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被应用于使用SC-FDMA调制的任何系统。例如,被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使用SC-FDMA方案发送D2D有关的信号的情况。根据被发送的信道的类型能够不同地应用前述的方法。例如,当PUSCH被发送时要应用的分集方案与当D2D信号(例如,发现信号)被发送时要应用的分集方案相互不同。
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的配置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点和UE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16,发射点装置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发送模块12、处理器13、存储器14以及多个天线15。天线15表示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的发射点。接收模块11可以在上行链路上从UE接收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发送模块12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向UE发送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处理器13可以控制发射点装置10的整体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点装置10的处理器13可以执行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所必需的过程。
另外,发射点装置10的处理器13可以用于可操作地处理通过发射点装置10接收到的信息或者要从发射点装置10发送的信息,并且可以被替换成诸如缓冲器(未示出)的元件的存储器14可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内存储被处理的信息。
参考图16,UE 2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发送模块22、处理器 23、存储器24以及多个天线25。天线25表示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的UE。接收模块21可以在下行链路上从eNB接收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发送模块22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向eNB发送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处理器23可以控制UE 20的整体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E 20的处理器23可以执行对于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所必需的过程。
另外,UE 20的处理器23可以用于可操作地处理通过UE 20接收到的信息或者要从UE 20发送的信息,并且可以被替换成诸如缓冲器 (未示出)的元件的存储器14可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内存储被处理的信息。
如上所述的发射点装置和UE的配置可以被实现使得上述的实施例能够被独立地应用或者其两个或者更多个能够被同时应用,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冗余部分的描述被省略。
在图16中的发射点装置10的描述可以被同等地应用于作为下行链路发射器或者上行链路接收器的中继器,并且UE 20的描述可以被同等地应用于作为下行链路接收器或者上行链路发射器的中继器。
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
当被实现为硬件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被具体化为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一个或多个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
当被实现为固件或软件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被具体化为模块、过程,或执行上面所描述的功能或操作的函数。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装置向处理器发送数据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已经在上面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允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实践本发明。尽管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阐述的元素的组合。因此,不旨在将本发明局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旨在使本发明具有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对应的最宽范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必要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除本文中所阐述的那些方式外的其他特定方式执行本发明。因此,上述实施例应该在所有方面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确定,并且旨在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和等价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包含在其中。不旨在将本发明局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旨在使本发明具有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此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彼此未明显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组合呈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或者在提交本申请之后通过后续修正被包括作为新的权利要求。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被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6)

1.一种产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产生的D2D(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
将从一个传送块产生的多个调制符号分组成第一调制符号组和第二调制符号组,
将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映射到第一RB(资源块)组,并且将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映射到第二RB组;以及
将用于所述第一RB组的第一信号和用于所述第二RB组的第二信号发送到接收用户设备,
其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一个生成LFDMA(集中式单载波频分多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是使用彼此分开的天线发送的,
其中,将第一波束向量应用到所述第一信号,并且将不同于所述第一波束向量的第二波束向量应用到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当所述第一RB组的大小与所述第二RB组的大小相同时,所述第二RB组的频率资源通过所述第一RB组的起始频率资源和终止频率资源的位置以及偏移值来确定,
其中,当所述偏移值为0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过DMRS(解调参考信号)的CS(循环移位)来区分,以及
其中,当所述接收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一个时,所述偏移值具有大于所述第一RB组的大小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RB组和所述第二RB组中的每一个由在频率轴上连续的RB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对一个传送块重复执行信道编码来生成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对一个传送块的每个冗余版本执行信道编码来生成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波束向量和所述第二波束向量由波束集合索引指示。
6.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D2D(设备对设备)用户设备,包括:
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
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通过对一个传送块应用信道编码产生的多个调制符号组分组成第一调制符号组和第二调制符号组,
将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映射到第一RB(资源块)组,并且将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映射到第二RB组;以及
控制所述发射器以将用于所述第一RB组的第一信号和用于所述第二RB组的第二信号发送到接收用户设备,
其中,为所述第一调制符号组和所述第二调制符号组中的每一个生成LFDMA(集中式单载波频分多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是使用彼此分开的天线发送的,
其中,将第一波束向量应用到所述第一信号,并且将不同于所述第一波束向量的第二波束向量应用到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当所述第一RB组的大小与所述第二RB组的大小相同时,所述第二RB组的频率资源通过所述第一RB组的起始频率资源和终止频率资源的位置以及偏移值来确定,
其中,当接收到的偏移值为0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过DMRS(解调参考信号)的CS(循环移位)来区分,以及
其中,当所述接收用户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一个时,所述偏移值具有大于所述第一RB组的大小的值。
CN201680006528.7A 2015-01-23 2016-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210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6739P 2015-01-23 2015-01-23
US62/106,739 2015-01-23
PCT/KR2016/000778 WO2016117982A2 (ko) 2015-01-23 2016-01-25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단말의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0988A CN107210988A (zh) 2017-09-26
CN107210988B true CN107210988B (zh) 2021-05-04

Family

ID=5641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6528.7A Active CN107210988B (zh) 2015-01-23 2016-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7561B2 (zh)
EP (1) EP3249870B1 (zh)
CN (1) CN107210988B (zh)
WO (1) WO201611798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1797B1 (ko) * 2014-02-28 2020-10-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가우시안 간섭채널을 생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491354B2 (en) * 2015-06-23 2019-11-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2375582B1 (ko) 2015-10-20 2022-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BR112019002362A2 (pt) * 2016-08-11 2019-06-18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ispositivo e sistema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ão de atribuição de agendamento
RU2714678C1 (ru) * 2016-09-30 2020-02-19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Эффективные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нергии и ресурсов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демодуляции (dmrs)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систем много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с 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перемежением (ifdma)
CN108207030B (zh) * 2016-12-1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波束集合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1140696B2 (en) * 2017-03-31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of a user equipment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3611856B1 (en) * 2017-04-10 2022-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22615B (zh) * 2018-01-08 2021-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82341A1 (ko) * 2018-03-20 2019-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빔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CN110474757B (zh) * 2018-05-10 2022-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BR112020024169A2 (pt) 2018-06-29 2021-03-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para transmissão de dados, dispositivo terminal, chip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CN110809323B (zh) * 2018-08-06 2023-06-1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装置间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092778A (ko) * 2019-01-25 2020-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밀리미터파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일 반송파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833811B2 (en) * 2019-02-11 2020-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with sidelink HARQ feedback
CN111565447B (zh) * 2019-02-14 2022-09-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广播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1121900B2 (en) * 2019-05-03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ize decomposition
CN111835486B (zh) * 2019-08-09 2023-07-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7793905A (zh) * 2022-09-28 2024-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载波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259A (zh) * 2005-03-24 2008-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形成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79748A (zh) * 2006-02-10 2009-03-0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在多输入多输出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9649A (zh) * 2008-12-02 2011-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WO2013015607A3 (en) * 2011-07-27 2013-04-04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86018A (zh) * 2012-01-11 2014-1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自适应控制信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5659B2 (en) * 2003-11-06 2014-04-22 Apple Inc. Communication channel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AU2012203459B2 (en) * 2005-09-29 2015-09-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IMO beamforming-based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KR100866981B1 (ko) 2006-01-13 2008-11-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심볼을 생성하고 수신하는 장치및 방법
EP2060020A2 (en) * 2006-08-17 2009-05-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precoding feedback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18969A2 (en) * 2008-08-11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ing multi-antenna
US8493836B2 (en) * 2009-06-26 2013-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ing optimized rank 3 codebook
KR20110009025A (ko) * 2009-07-20 2011-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00622B (zh) * 2010-01-08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信令配置方法及系统
JP5697483B2 (ja) * 2011-02-23 2015-04-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2043141B1 (ko) * 2012-03-02 2019-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빔포밍 이득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US9295056B2 (en) * 2012-03-23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and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parameters
KR20150018792A (ko) * 2012-04-20 2015-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999073B2 (en) * 2014-11-18 2018-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adapted CSI-RS periodicities in active antenna systems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259A (zh) * 2005-03-24 2008-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形成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79748A (zh) * 2006-02-10 2009-03-0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在多输入多输出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9649A (zh) * 2008-12-02 2011-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WO2013015607A3 (en) * 2011-07-27 2013-04-04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86018A (zh) * 2012-01-11 2014-1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自适应控制信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9870A4 (en) 2018-08-01
CN107210988A (zh) 2017-09-26
EP3249870B1 (en) 2020-10-07
US10367561B2 (en) 2019-07-30
WO2016117982A2 (ko) 2016-07-28
US20170373738A1 (en) 2017-12-28
WO2016117982A3 (ko) 2016-09-15
EP3249870A2 (en) 2017-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098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产生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731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v2x终端收发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90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距有关的操作的方法
CN10773607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3454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多个d2d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EP3444990B1 (en) Sidelink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of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3853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EP33861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related to qc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96787B (zh) 执行侧链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处理设备
JP201953163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d2d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947928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与车队通信相关联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
CN10721084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装置对装置通信终端的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888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多个天线的装置的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6515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8391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EP344228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signal b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087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从另一终端接收信号的终端发送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01816A (zh)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载波聚合期间针对多个cc设置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54991A (zh) 基于极化码执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65290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096013A (zh) 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cc上选择资源并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