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4192B -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04192B CN107204192B CN201710414199.6A CN201710414199A CN107204192B CN 107204192 B CN107204192 B CN 107204192B CN 201710414199 A CN201710414199 A CN 201710414199A CN 107204192 B CN107204192 B CN 1072041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transfer
- transfer model
- transmission path
- recei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613 ear can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78—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oice signal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021/02082—Noise filtering the noise being echo, reverberation of the spee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来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并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耳机设备利用建立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本发明提高了耳机设备的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语音测试方法、一种语音增强方法、一种语音测试装置、一种语音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通话设备已经成为认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目前语音通话设备均可以采用耳机设备实现语音传输。耳机设备接收外界发出的语音信号,并将由耳机设备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一定的信号处理后再传输到人耳中,从而实现语音传输。由于在进行通话时通常很难避免周围嘈杂环境对耳机设备接收的语音信号带来的噪声干扰,从而造成通话质量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测试放、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语音通话时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包括:
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优选地,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优选地,所述多个传输路径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信号传递函数;
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信号传递函数;
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与所述第三响应信号的差值与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第三传输路径的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
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其中,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包括:
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基于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信号传递函数根据测试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对应多个传输路径的响应信号确定。
优选地,所述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所述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优选地,所述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优选地,所述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响应信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传递函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传递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语音增强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语音信号还原模块,用于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基于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信号传递函数根据测试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对应多个传输路径的响应信号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通过具有双麦克风的耳机设备进行语音增强的方法,具体是首先通过语音测试获得所述双麦克风对应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并基于多个传输路径的传递函数分别建立第一传递模型和第二传递模型。所述耳机设备可以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第一麦克风接收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麦克风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测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的图像显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增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增强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测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增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增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耳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耳机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目前常见的耳机设备通常具有通话功能,可以通过接收外界语音信息进行实时通话。但在进行通话时周围嘈杂环境会对耳机设备接收的语音信号带来的噪声干扰,影响了通话质量。
为了解决通话中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中,通过基于耳机设备中设置的双麦克风实现对接收语音信号的语音增强,其中,用户佩戴耳机设备时,该耳机设备中第一麦克风位于耳外,第二麦克风位于耳道内,通过耳机设备的双麦克风可以接收到从多条传输路径传输的语音信号。本发明首先通过语音测试获得该双麦克风对应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并基于多个传输路径的传递函数分别建立第一传递模型和第二传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耳机设备通过获取第一麦克风接收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麦克风接收的第二接收信号,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测试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
101: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双麦克风耳机设备中,所述耳机设备佩戴于人耳中,其中耳机设备中的第一麦克风位于耳外,第二麦克风的位置位于耳道内。为了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降噪,可以首先通过模拟耳机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中进行语音测试,所述语音测试可以通过语音测试模拟软件模拟语音信号的传输。其中,所述模拟发声位置为语音模拟软件模拟的人嘴发生位置,在模拟发生位置发出测试信号,来模拟人嘴发出的语音信号。
其中,在语音测试过程中不包括噪声信号。
102: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模拟的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在所述语音模拟软件中,可以设置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测试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是由所述测试信号经过任一模拟的传输路径后到达模拟的麦克风位置后产生的。即测试信号经过任一模拟的传输路径到达任一模拟的麦克风后都会相应产生一个响应信号。
103: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104: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中人嘴发出的声音;所述噪声信号是指实际通话所在环境中的环境噪声;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过程中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过程中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所述语音信号经过第一传递模型后由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语音信号经过第二传递模型后由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之后,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模拟人嘴发出的声音与模拟的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传递过程进行语音测试,可以通过基于测试获得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从而为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准确的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本发明在进行语音设置时可以根据语音信号的实际传输的多个传输路径在语音测试模拟软件中模拟该多个传输路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可选地,所述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嘴部经外界环境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
所述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第一位置经佩戴者的耳道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的第二位置。
所述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头部经内部骨骼及腔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嘴部经外界环境以及佩戴者的耳道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
201: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202:确定测试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203:确定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204:确定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1;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2;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
205: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A=R1/S,其中S表示所述测试信号。
206: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B=R2/R1。
207:将第二响应信号与第三响应信号的差值与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第三传输路径的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公式可以为:C=(R2-R)/S。
208: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
209: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可以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第二传递模型可以为:S2=S·C+S·A·B+N·B;
其中,所述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可选地,作为又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之后,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的公式可以为:S=(S2-S1·C)/B。
可知,在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后,通过语音增强模型即可还原获得所述测试信号。
其中,所述步骤201的操作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操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模拟人嘴发出的声音与模拟的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传递过程进行语音测试,得到上述三条传输路径对应的传递函数,并基于所述传递函数建立第一传递模型及第二传递模型。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增强模型,从而为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奠定了基础。
为了方便理解,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多个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用户佩戴耳机设备进行语音通话时,人嘴位置301用于发出语音信号,耳机设备302设置为置于人耳中,且耳机设备302中设置有第一麦克风303和第二麦克风304,其中第一麦克风303位于耳外,第二麦克风304位于耳道内。在所述人嘴位置到所述第一麦克风303之间设置有第一传输路径A、在所述第一麦克风303到所述第二麦克风30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输路径B以及在所述人嘴位置到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设置有第三传输路径C。
所述语音信号经过第一传输路径A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303所在第一位置、经过所述第三传输路径B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304所在第二位置以及经过所述第四传输路径A+C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因此,所述第一麦克风可以接收到经过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二麦克风可以接收到经过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的第二接收信号。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从所述第一麦克风303中获取测试信号经过第一传输路径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R1,从所述第二麦克风304中获取测试信号经过第三传输路径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R2,从所述第二麦克风304中获取测试信号经过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R。基于获得的响应信号得到上述传输路径A、B、C相应的传递函数,并根据相应的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第二传递模型。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第二传输路径、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五传输路径以及从所述第二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第六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第三传输路径、第四传输路径以及第五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可选地,所述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五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头部经内部骨骼、腔体及耳道传递至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确定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1;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2;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
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A=R1/S,其中S表示所述测试信号。
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B=R2/R1。
将第二响应信号与第三响应信号的差值与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第三传输路径的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公式可以为:C=(R2-R)/S。
其中,所述第六传输路径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仅是语音信号的传递方向不同,因此第六传输路径的传递函数可以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B。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数以及第二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由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五传输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语音信号;
所述第一传递模型可以为:S1=S·A+N+S·B·C;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由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语音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可以为:S2=S·C+S·A·B+N·B;
其中,所述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
可选地,作为又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之后,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的公式可以为:S=(S2-S1·B)/C·(1-B2)。
可知,在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后,通过语音增强模型即可还原获得所述测试信号。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模拟人嘴发出的声音与模拟的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传递过程进行语音测试,得到上述四条传输路径对应的传递函数,并基于所述传递函数建立第一传递模型及第二传递模型。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增强模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的效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增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耳机设备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401: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402: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耳机设备为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其中第一麦克风位于耳外的耳机设备部分,第二麦克风位于耳道内的耳机设备部分。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麦克风可以接收由第一传输路径传输来的第一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由语音信号经过第一传递模型处理后获得的;第二麦克风可以接收由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传输来的第二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由语音信号经过第二传递模型处理后获得的。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传递模型可以表示语音信号在经过第一传输路径的传播由第一麦克风接收的传递过程中音信信号的一个变化规律。第二传递模型可以表示语音信号在经过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由第二麦克风接收的传递过程中语音信号的另一个变化规律。
403: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第一接收信号可以由第一传递模型表示为:
S1=S·A+N;
第二接收信号可以由第二传递模型表示为:S2=S·C+S·A·B+N·B。
此时,语音信号S未知,第一接收信号S1、第二接收信号S2、A、B、C为前期测得的实际传递函数,因此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对上述公式进行运算,可消除噪声信号N,从而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语音测试得到的第一传递模型和第二传递模型集成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所述降噪DSP芯片即可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在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集成通过语音测试建立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可以利用该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增强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耳机设备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501: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502: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503: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
所述回声消除就是在耳机设备采集到声音之后,将耳机设备输出的声音从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数据中消除掉,使得麦克风录制的声音只有佩戴者说话的声音。
可选地,所述耳机设备中的回声消除方法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在硬件电路上集成DSP处理芯片,例如回音消除处理电路;也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耳机设备中的回声消除。
504: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可以构建获得语音增强模型:S=(S2-S1·C)/B,此时,语音信号S未知,第一接收信号S1、第二接收信号S2、B、C为前期测得的实际传递函数,因此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对上述公式进行运算,可消除噪声信号N,从而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可将通过语音测试建立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集成到降噪DSP芯片中,并通过所述降噪DSP芯片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语音增强模型,从而可以利用所述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还可以将通过语音测试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集成到所述降噪DSP芯片,使得所述DSP芯片可以利用所述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步骤501-502的操作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401-402的操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在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集成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并利用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测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双麦克风耳机设备中,所述耳机设备佩戴于人耳中,其中耳机设备中的第一麦克风位于耳外,第二麦克风的位置位于耳道内。为了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降噪,可以首先通过模拟耳机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中进行语音测试,所述语音测试可以通过语音测试模拟软件模拟语音信号的传输。其中,所述模拟发声位置为语音模拟软件模拟的人嘴发生位置,在模拟发生位置发出测试信号,来模拟人嘴发出的语音信号。
其中,在语音测试过程中不包括噪声信号。
响应信号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模拟的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在所述语音模拟软件中,可以设置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测试信号。所述响应信号是由所述测试信号经过任一模拟的传输路径后到达模拟的麦克风位置后产生的。即测试信号经过任一模拟的传输路径到达任一模拟的麦克风后都会相应产生一个响应信号。
传递函数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传递模型建立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中人嘴发出的声音;所述噪声信号是指实际通话所在环境中的环境噪声;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过程中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指在进行实际通话过程中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所述语音信号经过第一传递模型后由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语音信号经过第二传递模型后由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传递模型建立模块604之后,还可以包括:
语音增强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模拟人嘴发出的声音与模拟的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传递过程进行语音测试,可以通过基于测试获得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从而为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准确的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本发明在进行语音设置时可以根据语音信号的实际传输的多个传输路径在语音测试模拟软件中模拟该多个传输路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可选地,所述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嘴部经外界环境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
所述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第一位置经佩戴者的耳道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的第二位置。
所述从头内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头部经内部骨骼及腔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从佩戴者的嘴部经外界环境以及佩戴者的耳道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模块602,可以包括:
第一响应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第二响应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第三响应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测试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响应信号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模块702,可以包括:
第一响应信号确定单元711,确定测试信号从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第二响应信号确定单元712,用于确定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第三响应信号确定单元713,用于确定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1;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2;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可以表示为R。
传递函数确定模块703,用于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传递函数确定模块703,可以包括:
第一传递函数确定单元714,用于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A=R1/S,其中S表示所述测试信号。
第一传递函数确定单元715,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可以为:B=R2/R1。
第一传递函数确定单元716,用于将第二响应信号与第三响应信号的差值与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第三传输路径的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公式可以为:C=(R2-R)/S。
传递模型建立模块704,用于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所述传递模型建立模块704可以包括:
第一传递模型建立单元717,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噪声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
第二传递模型建立单元718,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可以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第二传递模型可以为:S2=S·C+S·A·B+N·B;
其中,所述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可选地,作为又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传递模型建立模块704之后,还可以包括:
语音增强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
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的公式可以为:S=(S2-S1·C)/B。
可知,在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后,通过语音增强模型即可还原获得所述测试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1与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发送模块6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模拟人嘴发出的声音与模拟的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传递过程进行语音测试,得到上述三条传输路径对应的传递函数,并基于所述传递函数建立第一传递模型及第二传递模型。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建立语音增强模型,从而为实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奠定了基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增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耳机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耳机设备为双麦克风耳机设备,其中第一麦克风位于耳外的耳机设备部分,第二麦克风位于耳道内的耳机设备部分。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麦克风可以接收由第一传输路径传输来的第一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是由语音信号经过第一传递模型处理后获得的;第二麦克风可以接收由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传输来的第二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是由语音信号经过第二传递模型处理后获得的。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传递模型可以表示语音信号在经过第一传输路径的传播由第一麦克风接收的传递过程中音信信号的一个变化规律。第二传递模型可以表示语音信号在经过第三传输路径以及第四传输路径由第二麦克风接收的传递过程中语音信号的另一个变化规律。
语音信号还原模块803,用于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第一接收信号可以由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第二接收信号可以由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此时,语音信号S未知,第一接收信号S1、第二接收信号S2、A、B、C为前期测得的实际传递函数,因此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对上述公式进行运算,可消除噪声信号N,从而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语音测试得到的第一传递模型和第二传递模型集成到双麦克风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所述降噪DSP芯片即可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在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集成通过语音测试建立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可以利用该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增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耳机设备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902,用于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回声消除模块903,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
所述回声消除是指在耳机设备采集到声音之后,将耳机设备输出的声音从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数据中消除掉,使得麦克风录制的声音只有佩戴者说话的声音。
可选地,所述耳机设备中的回声消除方法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在硬件电路上集成DSP处理芯片,例如回音消除处理电路;也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耳机设备中的回声消除。
语音信号还原模块904,用于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所述语音信号还原模块904具体可以用于:
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可以构建获得语音增强模型:S=(S2-S1·C)/B,此时,语音信号S未知,第一接收信号S1、第二接收信号S2、B、C为前期测得的实际传递函数,因此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对上述公式进行运算,可消除噪声信号N,从而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可将通过语音测试建立的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集成到降噪DSP芯片中,并通过所述降噪DSP芯片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语音增强模型,从而可以利用所述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还可以将通过语音测试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集成到所述降噪DSP芯片,使得所述DSP芯片可以利用所述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901与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模块801相同、所述第一获取模块902与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而获取模块9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在耳机设备的降噪DSP芯片中集成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并利用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耳机设备可以包括:第一麦克风1001以及第二麦克风1002与处理组件1003通过总线连接。
所述耳机设备可以佩戴于人耳中,其中该耳机设备中的第一麦克风1001位于佩戴者耳外,第二麦克风1002佩戴者位于耳道内。
所述处理组件1003可以配置有如上述图8或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语音增强装置。
处理组件10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设备通过处理组件对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处理后,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从而解决了耳机设备中接收的语音信号中存在噪音干扰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耳机设备的通话质量。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其中,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语音增强模型;其中,所述语音增强模型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输路径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传递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一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二响应信号;
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获得的第三响应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信号传递函数;
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信号传递函数;
将所述第二响应信号与所述第三响应信号的差值与所述测试信号的比值,作为第三传输路径的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
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三信号传递函数,建立所述语音信号、所述噪声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
6.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基于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
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其中,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构建获得的语音增强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包括: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一麦克风所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麦克风所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传输路径、从头部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传输路径以及从外界传递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传输路径传输至所述耳机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
10.一种语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模拟发声位置发出测试信号;
响应信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测试信号从模拟的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而获得的响应信号;
传递函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
传递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号传递函数,建立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分别与第一接收信号的第一传递模型及与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传递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还原获得所述语音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
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其中,所述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11.一种语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耳机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一接收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耳机设备的第二麦克风接收获得的第二接收信号;
语音信号还原模块,用于利用第一传递模型以及第二传递模型,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还原获得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以及所述第二传递模型基于耳机设备的多个传输路径的信号传递函数建立;
所述第一传递模型为:S1=S·A+N;
其中,S1表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S表示所述语音信号,A表示第一信号传递函数,N表示噪声信号;
所述第二传递模型为:S2=S·C+S·A·B+N·B;
其中,S2表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B表示第二信号传递函数,C表示第三信号传递函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4199.6A CN107204192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4199.6A CN107204192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04192A CN107204192A (zh) | 2017-09-26 |
CN107204192B true CN107204192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5990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14199.6A Active CN107204192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041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40500B (zh) * | 2018-08-28 | 2021-10-2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回声消除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410975B (zh) * | 2018-10-31 | 2021-03-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降噪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053698A (zh) * | 2020-07-31 | 2020-12-08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语音转换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03541B2 (en) * | 2002-06-27 | 2006-09-0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icrophone array signal enhancement using mixture models |
CN101938686A (zh) * | 2010-06-24 | 2011-01-05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普通环境中头相关传递函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CN104254029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Gn奈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麦克风的耳机 |
CN106792305A (zh) * | 2015-11-19 | 2017-05-31 | 鹦鹉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头戴式耳机 |
-
2017
- 2017-06-05 CN CN201710414199.6A patent/CN1072041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03541B2 (en) * | 2002-06-27 | 2006-09-0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icrophone array signal enhancement using mixture models |
CN101938686A (zh) * | 2010-06-24 | 2011-01-05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普通环境中头相关传递函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CN104254029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Gn奈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麦克风的耳机 |
CN106792305A (zh) * | 2015-11-19 | 2017-05-31 | 鹦鹉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头戴式耳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林静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071015(第04期);第22-35页及图2-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04192A (zh) | 2017-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4909B (zh) | 用于反馈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
Denk et al. | An individualised acoustically transparent earpiece for hearing devices | |
KR20190026234A (ko) | 비선형 특성을 갖는 오디오 필터를 이용하여 오디오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204192B (zh) | 语音测试方法、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 |
CN113192527A (zh) | 用于消除回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314814B (zh) | 主动降噪方法及耳机 | |
US1071590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udio signals to compensate for acoustic changes of the ear | |
CN114727212B (zh) | 音频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261229B (zh) | 骨传导通话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1665499B2 (en) | Location based audio signal message processing | |
EP4203447A1 (en) | Sou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12333595A (zh) | 一种耳机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TW201434040A (zh) | 通訊裝置及其語音處理方法 | |
GB2557411A (en) | Tactile Bass Response | |
Veluri et al. | Semantic hearing: Programming acoustic scenes with binaural hearables | |
US20210297763A1 (en) | In-Ear Speaker | |
CN105308939B (zh) | 减小的声学耦合 | |
CN111083250A (zh) | 移动终端及其降噪方法 | |
US1201590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adaptation | |
TWI623930B (zh) | 發聲裝置、音訊傳輸系統及其音訊分析之方法 | |
CN208079373U (zh) | 音频播放系统、移动终端、WiFi耳机 | |
JP2021177588A (ja) |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 |
WO2023160286A1 (zh) | 降噪参数适配方法和装置 | |
WO2022121743A1 (zh) | 一种优化听戴式设备功能的方法及听戴式设备 | |
US12020716B2 (en) | Processing method of sound watermark and sound watermark generat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1 Address after: 264300 No. 699, Jiangjun South Road, Rongcheng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