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2935B -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2935B
CN107202935B CN201710539570.1A CN201710539570A CN107202935B CN 107202935 B CN107202935 B CN 107202935B CN 201710539570 A CN201710539570 A CN 201710539570A CN 107202935 B CN107202935 B CN 107202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nsformer
switch
excitation source
pol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9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2935A (zh
Inventor
兀鹏越
孙钢虎
柴琦
寇水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95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02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02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2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2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2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7Testing the correctness of wire connections in electric apparatu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既有利于提升对线工作效率,又可提升对线准确度,降低调试人工成本。所述系统包括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所述激励源模块或响应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激励源模块通过无线传输向响应模块输出电源极性信息;所述激励源模块用于改变输出的电源极性,使与其连接的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二次回路末端的响应电压极性改变;所述响应模块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二次侧本体根部对应激励源模块输出电源极性的响应电压及极性,通过与收到的激励源模块输出电源极性信息的对比,判断识别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改造调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
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或变电站基建、改造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即为电气二次回路对线工作,而互感器又作为电力系统的感知器,其二次回路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电力系统运行的多年经验来看,发生过多起可避免的互感器二次回路缺陷导致的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故保证互感器二次回路完整性,特别是电流互感器不能开路,电压互感器不能短路,成为电力调试、改造中的重中之重。
在现有电力调试现场,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校对互感器二次回路,如图1所示,具体技术方案为:调试人员甲在互感器本体端子箱将电池组的正极接入互感器二次侧极性端口,负极接入互感器二次侧非极性端口,调试人员乙则在互感器就地端子箱将万用表正表笔接入互感器二次侧极性端口,负表笔接入互感器二次侧非极性端口;此时,调试人员甲利用对讲机告知调试人员乙:互感器二次侧极性端加入电压为正,非极性端加入电压为负;调试人员乙通过在万用表上显示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电压极性是否为正来判断二次回路的完整性,若显示极性为负,需立即根据设计图纸查找缺陷,待缺陷消除后继续对线,若显示极性为正,说明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无误;随后调试人员乙通过对讲机告知调试人员甲:将电池组正极接入互感器二次侧非极性端口,负极接入互感器二次侧极性端口,收到甲更换完电池组正负极性的信息后,调试人员乙通过在万用表上显示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电压极性是否为负来判断二次回路的完整性,若显示极性为正,需立即根据设计图纸查找缺陷,待缺陷消除后继续对线,若显示极性为负,再次说明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无误,随后调试人员乙告知甲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准确无误,对线结束,开始进行下一互感器对线工作。
现有技术中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对线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完成,且需配置对讲机,对线效率低,人工和设备成本高;(2)人工对线方式易受到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对线的准确性;3)人工对线时仅看万用表显示极性,未比较正反极性下电压值的大小。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与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校线系统类似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关报道。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既可以提升调试工作效率,又可增加对线的准确率,并进一步降低调试成本,在电力系统调试和改造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既有利于提升对线工作效率,又可提升对线准确度,降低调试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包括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
所述激励源模块或响应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激励源模块通过无线传输向响应模块输出电源极性信息;
所述激励源模块用于改变输出的电源极性,使与其连接的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二次回路末端的响应电压极性改变;
所述响应模块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二次侧本体根部对应激励源模块输出电源极性的响应电压及极性,通过与收到的激励源模块输出电源极性信息的对比,判断识别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优选的,所述激励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电池、第二开关、激励源控制器和激励源无线模块;
所述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包括两个联动的断口,开关的第1端口和第4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2端口和第3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3端口和第4端口均为常开或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4端口均与所述电池正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3端口均与所述电池负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第1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第2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第2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第1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第二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激励源控制器通信端连接有激励源无线模块,所述激励源控制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驱动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激励源模块用于为所述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施加激励,所述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所述激励源模块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则为负极性;所述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闭合,所述激励源模块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则为正极性;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开断均由所述激励源控制器控制,且二者不能同时闭合,所述激励源无线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开断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响应模块。
优选的,所述响应模块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响应控制器和响应无线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一端与所述响应模块第一采集端口相连,另一端则与所述响应模块第二采集端口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响应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所述响应控制器通信端连接至响应无线模块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模数转换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电压及极性,并将所采集电压及极性传输至所述响应控制器,所述响应控制器结合无线接收的激励源模块极性输出信息和所采集二次回路末端电压及极性,判断出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优选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采用磁保持继电器。
优选的,模数转换模块采用真有效值AD转换芯片,用于输出电压有效值和电压极性。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激励源模块或响应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控制其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负极性,进入步骤2);
步骤2)激励源模块将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的电源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中,进入步骤3);
步骤3)响应模块将采集的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及极性和接收到的电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此时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一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第一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则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进入步骤4),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
步骤4)激励源模块控制其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正极性,进入步骤5);
步骤5)激励源模块将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的电源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中,进入步骤6);
步骤6)响应模块将采集的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及极性和响应模块接收到的电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此时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二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第二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再次确认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后进入步骤7),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
步骤7)再次判断激励源模块正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与反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若则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无寄生电路,并发出互感器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否则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直阻存在缺陷,待缺陷消除后进入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直至发出互感器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
优选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激励源模块或响应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控制器首先控制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进入步骤2);
步骤2)激励源控制器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将第一开关闭合和第二开关断开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的响应无线模块,进入步骤3);
步骤3)响应控制器根据模数转换模块采集的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及极性和响应无线模块接收到的第一开关闭合和第二开关断开信息,在第一开关闭合和第二开关断开情况下,此时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一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第一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则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进入步骤4),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
步骤4)激励源控制器随后控制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闭合,进入步骤5);
步骤5)激励源控制器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将第一开关断开和第二开关闭合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的响应无线模块,进入步骤6);
步骤6)响应控制器根据模数转换模块采集的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及极性、响应无线模块接收到的第一开关断开和第二开关闭合信息,在第一开关断开和第二开关闭合情况下,此时互感器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二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第二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再次确认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后进入步骤7),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
步骤7)再次判断激励源模块正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与反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若则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无寄生电路,并发出互感器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否则被测互感器二次回路直阻存在缺陷,待缺陷消除后进入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直至发出互感器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集成度高,便于携带,兼容性好,且能够在现场恶劣调试环境使用,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均有两个接口,现场使用时能够采用插拔式接线,降低接线复杂程度;现场使用时,激励模块输出不同极性的电源,并将不同极性输出标识以无线形式发送至响应模块,响应模块依据所采集电压及极性,与激励模块输出极性相对比,自动判断出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完整性。本发明激励源模块和响应模块可互换位置,即将激励源模块置于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响应模块置于互感器二次侧根部,更换位置后并不影响对线效果,灵活性强。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低功耗、低成本激励源和响应智能控制器,第一和第二开关采用磁保持继电器,仅需触发一次即可维持断开或闭合状态,通过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开、闭组合实现激励源输出不同极性的电源,激励源智能控制器同时将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开、闭状态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响应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可以替代人工对线时的对讲机,降低调试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响应模块中模数转换模块采用真有效值AD转换芯片,不仅输出电压有效值,还可输出电压极性,使用时响应控制器和激励源智能控制器之间利用无线形式通信,并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对线流程,完成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提升对线效率和准确度。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自动改变激励源输出电源极性,在激励源正、反极性分别输出情况下,两次判断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完整性,确保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无误,同时结合激励源不同极性输出下的电压大小,进一步确认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无松动,无附加寄生回路,二次侧绝缘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系统示意图。
图中:互感器1、激励源模块2、响应模块3、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端子箱4、第一开关2-1、电池2-2、第二开关2-3、激励源控制器2-4、激励源无线模2-5块、模数转换模块3-1、响应控制器3-2、响应无线模块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对线效率高、对线数据多样化、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检测准确度,适用于在建或者已建电力系统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技术领域。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互感器1、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其中,
所述激励源模块2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所述响应模块3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2的第1端口为第一输出端口,第2端口为第二输出端口,响应模块3的第1端口为第一采集端口,第2端口为第二采集端口,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的第1端口和第2端口分别与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1端口和第2端口对应连接。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和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1极性端口和第2非极性端口分别为各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通过改变所述激励源模块2输出电源极性,从而使得所述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响应电压极性随之改变,所述响应模块3分析激励源模块2输出不同极性下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响应响应电压及极性,自动识别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源模块2包括第一开关2-1、电池2-2、第二开关2-3、激励源控制器2-4和激励源无线模块2-5,所述第一开关2-1、第二开关2-3采用磁保持继电器,只需触发一次即可保持断开或者闭合状态,不仅成本低,而且触发驱动电路简单,易于实现,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采用低功耗,低成本的处理器,仅需供电电源,无需复位电路及晶振电路等外围电路,大大简化了设计流程,降低硬件成本,激励源无线模块2-5采用覆盖范围广,通讯速率快的2.4GHz无线模块,完全能够在调试现场复杂环境下使用,其中,
所述的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均包括两个联动的断口,开关的第1端口和第4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2端口和第3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3端口和第4端口均为常开或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的第4端口均与所述电池2-2正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的第3端口均与所述电池2-2负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2-1第1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2-3第2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1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2-1第2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2-3第1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2端口相连接,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通信端连接有激励源无线模块2-5,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驱动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源模块2用于为所述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施加激励,所述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断开,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1端口为正极性,第2端口则为负极性;所述第一开关2-1断开,第二开关2-3闭合,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1端口为负极性,第2端口则为正极性;所述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开断均由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控制,且二者不能同时闭合,所述激励源无线模块2-5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开断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响应模块3。
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3包括模数转换模块3-1、响应控制器3-2和响应无线模块3-3,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采用真有效值AD转换芯片,采用高精度差分输入,积分采样方式,配合前置信号低通滤波器,大大提升采样准确率和信号的有效性,不仅输出被测信号的有效值,还通过数字IO端口输出被测信号的电压极性,所述响应控制器3-2和激励源控制器2-4为同一型号,兼容性和一致性更高,所述响应无线模块3-3和激励源无线模块2-5型号一致,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一端与所述响应模块3第1端口相连,另一端则与所述响应模块3第2端口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响应控制器3-2信号输入端,所述响应控制器3-2通信端连接至响应无线模块3-3信号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模数转换模块3-1用于采集所述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电压及极性,并将所采集电压及极性传输至所述响应控制器3-2,所述响应控制器3-2结合无线接收的激励源模块2极性输出信息和所采集二次回路末端电压及极性,判断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源模块2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所述响应模块3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
本实施例中,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激励源控制器2-4首先控制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断开,进入步骤2);
步骤2)激励源控制器2-4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2-5将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的响应无线模块3-3,进入步骤3);
步骤3)响应控制器3-2根据模数转换模块3-1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电压U1及极性和响应无线模块3-3接收到的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信息,在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情况下,此时互感器1第1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1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则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进入步骤4),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
步骤4)激励源控制器2-4随后控制第一开关2-1断开,第二开关2-3闭合,进入步骤5);
步骤5)激励源控制器2-4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2-5将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的响应无线模块3-3,进入步骤6);
步骤6)响应控制器3-2根据模数转换模块3-1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电压U2及极性、响应无线模块3-3接收到的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信息,在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情况下,此时互感器1第2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2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再次确认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后进入步骤7),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
步骤7)再次判断激励源模块2正极性输出情况下二次回路末端电压U1与反极性输出情况下二次回路末端电压U2,若更进一步说明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完整性,并发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激励源模块2的第1端口与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第1极性端口相连接,激励源模块2的第2端口与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第2非极性端口相连接;然后将响应模块3的第1端口与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第1极性端口相连接,响应模块3的第2端口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第2非极性端口相连接;确认接线无误后,打开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电源开关,激励源控制器2-4发出信号使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断开,即将电池2-2的正极性施加在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第1极性端口,电池2-2的负极性施加在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第2非极性端口,与此同时激励源控制器2-4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2-5将当前激励源模块2输出极性状态信息发送至响应模块3,响应模块3接收到信息后,利用模数转换模块3-1检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第1极性端口和第2非极性端口之间的电压U1及极性,若响应控制器3-2通过对比所采集极性与激励源模块2输出极性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信号完整,若不一致,立即断开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查找并消除缺陷后,重新开始对线;确认互感器1施加极性与采集极性一致的情况下,响应控制器3-2利用响应无线模块3-3告知激励源控制器2-4改变输出极性,激励源控制器2-4收到信号后,立即断开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并将激励源模块2输出反极性信号发送至响应控制器3-2,响应控制器3-2立即对比激励源模块2输出反极性是否与模数转换模块3-1采集的极性信息一致,并记录采集电压U2,若极性一致,更加说明该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不一致则立即停止对线,查明问题所在;最后响应控制器3-2通过对比正极性下采集电压U1和反极性下采集电压U2的大小,若二者进一步说明该互感器二次回路无寄生电路,线路绝缘可靠,发出互感器1对线无误标识,告知工作人员开展下一互感器对线工作。
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与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以及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的端子箱4之间的连接均以可插拔接插件连接,无需额外增加接插件,方便在调试现场接线。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使用时,还可将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互换位置,即将激励源模块2置于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响应模块3置于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使用方法与第一实施例方法类似,互感器二次回路对线效果与第一实施例原理相同,更换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不影响本发明对线效果和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
所述激励源模块(2)或响应模块(3)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2)和响应模块(3)无线通讯连接,激励源模块(2)通过无线传输向响应模块(3)输出电源极性信息;
所述激励源模块(2)用于改变输出的电源极性,使与其连接的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二次回路末端的响应电压极性改变;
所述响应模块(3)用于采集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二次侧本体根部对应激励源模块(2)输出电源极性的响应电压及极性,通过与收到的激励源模块(2)输出电源极性信息的对比,判断识别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所述激励源模块(2)包括第一开关(2-1)、电池(2-2)、第二开关(2-3)、激励源控制器(2-4)和激励源无线模块(2-5);
所述的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均包括两个联动的断口,开关的第1端口和第4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2端口和第3端口为同一断口,开关的第3端口和第4端口均为常开或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的第4端口均与所述电池(2-2)正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的第3端口均与所述电池(2-2)负极性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2-1)第1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2-3)第2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2)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2-1)第2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2-3)第1端口均与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二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通信端连接有激励源无线模块(2-5),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2-1)和所述第二开关(2-3)驱动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响应模块(3)包括模数转换模块(3-1)、响应控制器(3-2)和响应无线模块(3-3),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一端与所述响应模块(3)第一采集端口相连,另一端则与所述响应模块(3)第二采集端口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响应控制器(3-2)信号输入端,所述响应控制器(3-2)通信端连接至响应无线模块(3-3)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源模块(2)用于为所述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施加激励,所述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断开,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则为负极性;所述第一开关(2-1)断开,第二开关(2-3)闭合,所述激励源模块(2)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则为正极性;所述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开断均由所述激励源控制器(2-4)控制,且二者不能同时闭合,所述激励源无线模块(2-5)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开断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响应模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模数转换模块(3-1)用于采集所述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电压及极性,并将所采集电压及极性传输至所述响应控制器(3-2),所述响应控制器(3-2)结合无线接收的激励源模块(2)极性输出信息和所采集二次回路末端电压及极性,判断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3)采用磁保持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模数转换模块(3-1)采用真有效值AD转换芯片,用于输出电压有效值和电压极性。
6.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激励源模块(2)或响应模块(3)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模块(2)控制其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负极性,进入步骤2);
步骤2)激励源模块(2)将第一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的电源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中,进入步骤3);
步骤3)响应模块(3)将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及极性和接收到的电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此时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一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一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则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进入步骤4),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
步骤4)激励源模块(2)控制其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正极性,进入步骤5);
步骤5)激励源模块(2)将第一输出端口为负极性,第二输出端口为正极性的电源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中,进入步骤6);
步骤6)响应模块(3)将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及极性和响应模块(3)接收到的电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此时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二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二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再次确认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后进入步骤7),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
步骤7)再次判断激励源模块(2)正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3)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与反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3)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若则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无寄生电路,并发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否则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直阻存在缺陷,待缺陷消除后进入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直至发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激励源模块(2)或响应模块(3)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剩余的另一模块连接至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激励源控制器(2-4)首先控制第一开关(2-1)闭合,第二开关(2-3)断开,进入步骤2);
步骤2)激励源控制器(2-4)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2-5)将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的响应无线模块(3-3),进入步骤3);
步骤3)响应控制器(3-2)根据模数转换模块(3-1)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及极性和响应无线模块(3-3)接收到的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信息,在第一开关(2-1)闭合和第二开关(2-3)断开情况下,此时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一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一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则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进入步骤4),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
步骤4)激励源控制器(2-4)随后控制第一开关(2-1)断开,第二开关(2-3)闭合,进入步骤5);
步骤5)激励源控制器(2-4)利用激励源无线模块(2-5)将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信息传输至响应模块(3)的响应无线模块(3-3),进入步骤6);
步骤6)响应控制器(3-2)根据模数转换模块(3-1)采集的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或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及极性、响应无线模块(3-3)接收到的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信息,在第一开关(2-1)断开和第二开关(2-3)闭合情况下,此时互感器(1)二次侧本体根部或互感器(1)二次回路末端的第二端口为正极性,判断响应模块(3)第二采集端口是否也为正极性,若二者极性一致,再次确认互感器(1)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回路完整后进入步骤7),若二者不一致,则待消除互感器(1)二次回路的缺陷后,返回步骤1);
步骤7)再次判断激励源模块(2)正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3)的正极性采集电压U1与反极性输出情况下响应模块(3)的负极性采集电压U2,若则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无寄生电路,并发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否则被测互感器(1)二次回路直阻存在缺陷,待缺陷消除后进入步骤1)重新开始对线,直至发出互感器(1)二次回路校线完毕标识。
CN201710539570.1A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7202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9570.1A CN107202935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9570.1A CN107202935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2935A CN107202935A (zh) 2017-09-26
CN107202935B true CN107202935B (zh) 2023-09-01

Family

ID=5991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9570.1A Active CN107202935B (zh) 2017-07-04 2017-07-04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02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2972A (zh) * 2018-05-10 2018-08-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手自一体化校线系统及方法
CN108710054A (zh) * 2018-05-25 2018-10-26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二次回路的接线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和二次回路系统
CN110308363B (zh) * 2019-06-24 2021-12-07 广州华铭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电状态的户表对线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13657A (zh) * 2020-04-13 2020-07-1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t本体二次回路校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1691A (ja) * 1993-02-01 1994-10-07 Hitachi Cable Ltd インターバル課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適用した部分放電測定法
CN10283032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北京市电力公司 无线计量二次回路核线方法和系统
CN206892244U (zh) * 2017-07-04 2018-01-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1691A (ja) * 1993-02-01 1994-10-07 Hitachi Cable Ltd インターバル課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適用した部分放電測定法
CN10283032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北京市电力公司 无线计量二次回路核线方法和系统
CN206892244U (zh) * 2017-07-04 2018-01-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浩泉 ; .关于新安装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线及校验方法.科技资讯.2008,(10),第23-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2935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2935B (zh)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及方法
CN202886514U (zh) 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
CN202994893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监测装置
CN104155530B (zh) 一种宽频带多功能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设备
CN103925949B (zh) 农业检测装置
CN209400641U (zh) 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及系统
CN206892244U (zh) 一种互感器二次回路自动对线系统
CN105006888A (zh) 一种数字式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CN206378569U (zh) 一种电压继电器异常检测装置
CN205829654U (zh) 电力设备通信测试仪
CN206362860U (zh) 一种gis或gil设备回路电阻的测试装置
CN211855593U (zh) 一种测量数字温度传感器电表接线端子温度的装置
CN204028249U (zh) 一种专变采集终端的自动测试装置
CN208112332U (zh) 电网线路监测装置
CN208043989U (zh) 互感器极性无线检测装置
CN210866969U (zh) 中置式开关柜核相手车一体化测量显示装置
CN210923857U (zh) 一种智能电力仪表及系统
CN208299459U (zh) 均衡充电供电电路
CN207336628U (zh) 一种小型电压监测报警电路
CN208299462U (zh) 内阻检测传感器
CN208297682U (zh) 智能蓄电池管理系统
CN202929090U (zh) 一种三相输配电线路的实时负载电流、零序电流的检测系统
CN204631186U (zh) 一种三相三线供电线路失压计时仪
CN201434899Y (zh) 一种带有电流测量功能的故障指示装置
CN206209023U (zh) 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