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1868B -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1868B
CN107181868B CN201710414644.9A CN201710414644A CN107181868B CN 107181868 B CN107181868 B CN 107181868B CN 201710414644 A CN201710414644 A CN 201710414644A CN 107181868 B CN107181868 B CN 107181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creen
controlling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46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1868A (zh
Inventor
王建磊
张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146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1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1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1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上述方法采用距离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双重检测方式,避免了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由于触碰导致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亮屏而增加功耗或者引起误操作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距离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和遮挡物之间距离准确性下降,影响显示屏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因其方便携带及其较强的显示效果与丰富的功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话是智能手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一般情况下,通话时会采用将手机贴近耳朵的方式接听电话。智能手机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手机顶端的距离传感器检测智能手机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智能手机在通话过程中显示屏的亮灭情况。比如,先设定显示屏的亮灭阈值,当智能手机上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智能手机与耳朵之间的距离达到灭屏的阈值时,智能手机的显示屏灭屏,当智能手机上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智能手机与耳朵之间的距离达到亮屏的阈值时,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亮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手机在结构的设计上只考虑了大多数采用右手接电话的人,距离传感器设计在手机的听筒的左侧。但是,由于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会存在左右手轮流握住智能手机进行通话的情况,也会存在智能手机的一侧明显远离耳朵的情况;基于上述情况,无论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智能手机听筒的哪一侧,都可能会有智能手机已经靠近了耳朵,但是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管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比较大的情况,从而使得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不灭,导致智能手机触摸屏误接触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距离传感器在确定移动终端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存在准确性下降,从而影响显示屏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距离传感器在确定移动终端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存在准确性下降,从而影响显示屏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灭屏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任一一个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灭屏之后,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任一一个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包括: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上述方法中,利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距离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在用户通话过程中,采用距离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双重检测方式,若检测到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触碰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移动终端可以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从而避免了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由于触碰导致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亮屏而增加功耗或者引起误操作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距离传感器在确定移动终端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存在准确性下降,从而影响显示屏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手机通话显示屏灭屏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步骤102,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通话键到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通话结束键或者对方结束通话时的时间均属于通话状态。灭屏指的是将关闭显示屏的光源并关闭显示屏的触控功能,相应地,亮屏是指开启显示屏的光源并打开显示屏的触屏功能。
其中,距离传感器通过发送红外信号并根据红外信号通过遮挡物后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计算手机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现有的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方案是,通过940nm红外LED(英文为: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为: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遇到遮挡物产生红外反射,传感器接收后通过IIC(英文为:Inter-IntegratedCircuit,中文为:集成电路总线)接口与处理器之间进行通信通过ADC(英文为: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中文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具体的数据,通过该检测值反应遮挡物的远近,遮挡物远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小,检测值小;遮挡物近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大,检测值大。
移动终端通过控制距离传感器周期性的发射红外信号来检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和第一灭屏阈值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确认:
距离传感器打开红外灯,通过红外灯发射的红外信号,获取红外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遮挡物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距离传感器利用算法计算出移动终端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相应的信号值X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号值X1与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即该信号值X1随着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增大而减少。
移动终端判定信号值X1和第一灭屏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信号值X1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且当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下,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切换为灭屏状态;当信号值X1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移动终端需要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遮挡物的图像的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和第二灭屏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屏的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可以自由切换。比如,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灭屏状态后的某一个时刻,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则可能由于移动终端距离人体比较远,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比较少的原因,此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切换为亮屏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以下列方式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在亮屏和灭屏之间进行切换:
距离传感器利用计算方法计算出移动终端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该信号值随着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增大而减少。
移动终端判断信号值与第一灭屏阈值的大小,若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即可以确定人脸或者手指与移动终端显示屏没有接触,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保留为亮屏,或者从灭屏切换到亮屏;若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距离传感器前方的遮挡物的图像中,包括的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中存在任一一个亮度值大于第二灭屏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保留为亮屏,或者从灭屏切换到亮屏;若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距离传感器前方的遮挡物的图像中,包括的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从亮屏切换到灭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前置摄像头与显示屏和距离传感器均位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同一侧面,因此,开启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即为显示屏和距离传感器前方的遮挡物的图像,该图像可以为遮挡物的图片或者视频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RGB色彩模式是一种颜色标准,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叠加获得各种颜色,RGB三个颜色各有256级亮度值,总共总共能组合成256×256×256=16777216种色彩,当三色的亮度值均为0时,即为黑色图片,三色亮度值均为255时为白色图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灭屏阈值设定为10时,即红,绿,蓝三个颜色相应的亮度阈值为10。举例来说,当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10时,表明前置摄像头拍摄的遮挡物的图像为深色图像。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小于第二灭屏值,此时,用户极有可能仍然处于近距离通话状态。即应该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保持灭屏状态,以避免移动终端在通过过程用户会发生误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灭屏阈值还可以设定为15或者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二灭屏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具体的限定。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步骤202: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通话键到用户按下移动终端的通话结束键或者对方结束通话时的时间均属于通话状态。灭屏指的是将关闭显示屏的光源并关闭显示屏的触控功能,相应地,亮屏是指开启显示屏的光源并打开显示屏的触屏功能。
其中,距离传感器通过发送红外信号并根据红外信号通过遮挡物后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计算移动终端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现有的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方案是,通过940nm红外LED发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遇到遮挡物产生红外反射,传感器接收后通过IIC接口与处理器之间进行通信通过ADC转换成具体的数据,通过该检测值反应遮挡物的远近,遮挡物远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小,检测值小;遮挡物近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大,检测值大。
移动终端通过控制距离传感器周期性的发射红外信号来检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和第一灭屏阈值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确认:
距离传感器打开红外灯,通过红外灯发射的红外信号,获取红外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遮挡物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距离传感器利用算法计算出移动终端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相应的信号值X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号值X1与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即该信号值X1随着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增大而减少。
移动终端判定信号值X1和第一灭屏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信号值X1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且当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下,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切换为灭屏状态;当信号值X1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移动终端需要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光线传感器,确定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和第三灭屏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切换到灭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屏的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可以自由切换。比如,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灭屏状态后的某一个时刻,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则可能由于移动终端距离人体比较远,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比较少的原因,此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切换为亮屏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以下列方式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在亮屏和灭屏之间进行切换:
距离传感器利用计算方法计算出移动终端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对应的信号值,该信号值随着距离传感器和遮挡物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增大而减少。
移动终端判断信号值与第一灭屏阈值的大小,若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即可以确定人脸或者手指与移动终端显示屏没有接触,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亮屏,或者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从灭屏切换到亮屏;若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后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亮屏,或者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从灭屏切换到亮屏;若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后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则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从亮屏切换到灭屏。
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传感器中设置有光敏三极管,在接收外界光线时,会产生强弱不等的电流,从而感知环境光亮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线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位于移动终端正面听筒周围,因此,若光线传感器在接收外界光线后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比较低,则表明用户仍处于近距离通话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灭屏阈值可对应设置为黑暗或者较暗环境下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若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则表明移动终端此时处于黑暗或者较暗的环境中,用户极有可能处于近距离通话状态,则应该控制移动终端保持灭屏状态,以降低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产生误操作的问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手机通话显示屏灭屏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手机确定当前处于通话状态;
步骤302,手机控制距离传感器发射红外信号,并利用计算方法计算出手机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
步骤303,手机判定信号值和第一灭屏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则执行步骤308;若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则执行步骤304或者步骤306;
步骤304,手机打开设置在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距离传感器前方的遮挡物的图像;
步骤305,当图像中的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执行步骤308;当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中存在任一一个亮度值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6,手机打开光线传感器,通过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后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值;
步骤307,当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执行步骤309;当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手机的显示屏保持灭屏;
步骤309,手机的显示屏保持亮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棱镜401,棱镜上的黑色印迹402,橡胶套403,接收传感器404,红外灯405,芯片406和电路板407;其中,芯片406控制红外灯405发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通过橡胶套403,棱镜401,棱镜上的黑色印迹402发射出去,红外信号在遇到遮挡物后,有部分红外信号反射回来,距离传感器中的接收传感器404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芯片406利用算法计算出显示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对应的信号值。
其中,棱镜上的黑色印迹402可以保证红外信号的透过率,橡胶套403可以降低距离传感器内部的底噪值,防止距离传感器中的红外信号对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的干扰,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501和第一控制模块502。
确定模块501,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第一控制模块502,用于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确定模块501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502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任一一个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601和第二控制模块602。
确定模块601,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602,用于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601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602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应当理解,以上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包括的模块仅为根据该设备装置实现的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上述模块的叠加或拆分。并且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一一对应,对于该装置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其中,所述显示屏灭屏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任一一个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3.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灭屏之后,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6.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所述遮挡物的图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均小于第二灭屏值,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灭屏;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遮挡物的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亮度值任一一个大于第二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8.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小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大于第一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灭屏。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当前的遮挡物之间反射的信号值小于第一灭屏阈值,且所述电流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第三灭屏阈值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亮屏。
CN201710414644.9A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181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4644.9A CN107181868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4644.9A CN107181868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868A CN107181868A (zh) 2017-09-19
CN107181868B true CN107181868B (zh) 2020-02-07

Family

ID=59836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4644.9A Active CN107181868B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1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001B (zh) * 2018-07-06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距离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14189583B (zh) * 2020-08-25 2023-1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197A (zh) * 2012-12-28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防止通话时误操作的触摸屏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28368A (zh) * 2013-08-09 2013-12-04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终端来电静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47149A (zh) * 2014-01-07 2014-04-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判断未接来电是否需要提醒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4424073A (zh) * 2013-08-21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1302B2 (en) * 2013-01-11 2015-03-17 Apple Inc. Infrared sens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197A (zh) * 2012-12-28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防止通话时误操作的触摸屏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28368A (zh) * 2013-08-09 2013-12-04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终端来电静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4073A (zh) * 2013-08-21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747149A (zh) * 2014-01-07 2014-04-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判断未接来电是否需要提醒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868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0162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348123B (zh)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62131B1 (en) Display screen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273026B2 (ja) 発光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951372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bject illumination
EP2991067B1 (en) Backlight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0113536B (zh)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JP7166171B2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画像の表示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39201A (ko)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카메라들 사이의 스위칭
CN109656317B (zh) 具有距离感应功能的设备和距离感应方法
CN106873789B (zh) 一种投影系统
US900125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imaging key control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imaging parameter value
CA2783440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bject illumination
US20160259462A1 (en) Mobile device and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CN10392954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保护用户眼睛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29572B (zh) 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81868B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EP349588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hotographing images
CN111309135A (zh)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US105421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92352A (zh)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屏幕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161728B (zh) 一种传感装置、电子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0851107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00429B (zh) 一种显示屏及其电子设备
CN107153448B (zh) 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