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6620A - 一种柜式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柜式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6620A
CN107166620A CN201710341316.0A CN201710341316A CN107166620A CN 107166620 A CN107166620 A CN 107166620A CN 201710341316 A CN201710341316 A CN 201710341316A CN 107166620 A CN107166620 A CN 107166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fan
layer
wind
cabine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13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剑寒
何长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13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6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6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6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柜式新风机,为多层状布局结构,且各层之间相互分隔;其包括排风通道、新风通道和电控装置;其由下至上分别为进风层、交换层、动力层和新风层,其中:进风层中具有相互隔离的新风通道的进风段、排风通道的进风段,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新风进口,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排风进口;交换层中具有冷热交换器;动力层具有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的第一风机和设置在新风通道中的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室外连通,该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新风层连通;新风层具有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第一过滤器;上述各层之间具有隔板,各隔板上具有连通相邻各层的开孔。本发明柜式新风机整体布局较为规整,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具有层次感,更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柜式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柜式新风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主要有两种改善空气质量的净化设备:仅可实现室内空气净化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可实现室内和室外空气交换的新风机。室内空气净化器没有换气功能,其无法对室内空气成分(二氧化碳等)进行改变,而新风机则可通过室内外双向换气,强制将室内空气部分地排放到室外,并同时引入室外的新风,从而改变室内空气的成分。
由于新风机相较于室内空气净化器具有更多的功能,故其功能模块和结构配置上亦较室内空气净化器复杂,如何更为合理地配置新风机各功能模块是新风机技术的研发重点。专利申请CN201620826547.1公开了一种柜式新风机的方案,该方案各功能部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缺少层次感。缺少层次感的结构设计一方面不便于装配,因为装配人员可能需要反复确认某一功能结构的配置位置以避免装配出错,装配效率低;另一方面缺少层次感的结构设计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生产,CN201620826547.1过滤器4、热交换器5和排风风机91错落配置,其导致需要沿不同方位对应设置限位件以分别支撑过滤器4、热交换器5和排风风机91。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的柜式新风机以解决现有柜式新风机缺乏层次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柜式新风机,为多层状布局结构,且各层之间相互分隔;其包括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的排风通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新风通道和电控装置;其由下至上分别为进风层、交换层、动力层和新风层,其中:所述进风层中具有相互隔离的新风通道的进风段、排风通道的进风段,该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外空气的新风进口,该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排风进口;所述交换层中具有用于将室内排出的空气与室外引入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的冷热交换器;所述动力层具有相互隔离地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的第一风机和设置在新风通道中的第二风机,该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室外连通,该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新风层连通;所述新风层具有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第一过滤器;上述各层之间具有隔板,各所述隔板上具有连通相邻各层的开孔。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优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内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内设有第三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均纵向设置且二者在纵向相互隔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热交换器上供排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纵向设置,其供新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交换层中位于冷热交换器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腔室以供室内空气进入和排出冷热交换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层和交换层之间的第一隔板上具有供室内空气进入冷热交换器一侧腔室的第一开孔,以及供室外空气直接进入冷热交换器第二开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换层和动力层之间的第二隔板上具有供室内空气由冷热交换器另一侧腔室进入动力层的第三开孔和供室外空气通过冷热交换器后直接进入动力层的第四开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额定风量相同,所述电控装置控制第二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实际风量为第一风机的1.5倍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供空气膨胀扩散的腔室,该腔室固定安装在动力层和新风层之间的第三隔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层上方安装有一直吹箱,经过新风通道净化后的室外空气由直吹箱进入室内空间,所述直吹箱为无底箱体,所述新风机为无顶柜体,二者相互对接且该对接处具有密封件,位于新风层内的第一过滤器水平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将室内空气净化后再排放至室内的内循环通道,该内循环通道包括排风通道中位于冷热交换器之前的部分和新风通道中位于第二隔板之后的部分,所述第二隔板上还具有使前述两部分连通或截断的第一风阀,所述排风通道工作时,该第一风阀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通道和内循环通道同时工作时,第一风阀开启,且内循环通道中的通风量大于新风通道中的通风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采用多层状结构,且使各功能组件分设于各层状结构上,其整体布局较为规整,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具有层次感,更便于装配;
2、通过采用额定风量相同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并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工作风量,一方面可确保柜式新风机工作于新风净化模式时,室内可处于微正压;另一方面相较于采用不同额定风量的风机,有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
3、通过在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供空气膨胀扩散的腔室,相较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直接顶接于第一过滤器,可使得第一过滤器的过滤面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的爆炸图;
图4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机壳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省略门板、夹板和直吹箱后的示意图;
图6和图7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柜式新风机的第一风阀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门板;2、夹板;3、机壳;4、直吹箱;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
8、电控装置;9、冷热交换器;10、第二风机;11、第一风机;12/13、第二过滤器
14、第一过滤器;15、第三过滤器;16、空气质量传感器;17、第一腔室;18、密封件;
19、第一风阀;20、第二腔室;L1、进风层;L2、交换层;L3、动力层;L4、新风层;
1A、操控面板;2A、通孔;3A、卡槽;3B、连接件;3C/3D、通孔;3E、排风进口;
3F、新风进口;3G、排风出口;3H/3I、密封盖;3J、第二风阀;4A、卡块;4B、出气通孔;
4C、球型风口;5A、第一开孔;5B、第二开孔;6A、第五开孔;6B、第四开孔;
6C、第三开孔;7A、第六开孔;19A、电机;19B、摆页、19C、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新风机,为多层状布局结构,且各层之间相互分隔;其包括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的排风通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新风通道和电控装置8。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由下至上分别为进风层L1、交换层L2、动力层L3和新风层L4,进风层L1具有相互隔离的新风通道的进风段、排风通道的进风段,该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外空气的新风进口3F,该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排风进口3E;交换层L2中具有用于将室内排出的空气与室外引入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的冷热交换器9;动力层L3具有相互隔离地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的第一风机11和设置在新风通道中的第二风机10,该第一风机11的出风口与室外连通,该第二风机10的出风口与新风层L4连通;新风层L4具有对室外空气净化形成新风的第一过滤器14;进风层L1和交换层L2之间具有第一隔板5,交换层L2和动力层L3之间具有第二隔板6,动力层L3和新风层L4之间具有第三隔板7,第一隔板5上具有连通进风层L1和交换层L2的第一开孔5A和第二开孔5B,第一开孔5A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入冷热交换器9一侧腔室,第二开孔5B用于供室外空气直接进入冷热交换器9。第二隔板6上具有连通交换层L2和动力层L3的第五开孔6A、第四开孔6B和第三开孔6C,第三开孔6C用于供室内空气由冷热交换器9另一侧腔室进入动力层L3,第四开孔6B用于供室外空气通过冷热交换器9后直接进入动力层L3,第五开孔6A用于供室内空气通过第一风阀19后进入动力层L3。第三隔板7上具有连通动力层L3和新风层L4的第六开孔7A,第六开孔7A用于供空气通过第一腔室17扩散后进入新风层L4。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包含有门板1、夹板2、机壳3和直吹箱4,机壳3的前侧具有面向门板1和夹板2的开口。夹板2盖设于机壳3开口对应于交换层L2和动力层L3位置,夹板2具有对应于冷热交换器9的位置形成有通孔2A,以使夹板固定于机壳3开口后,用户可通过通孔2A直接取出或放入冷热交换器9。门板1的尺寸略大于机壳1前侧开口的尺寸,其右侧可通过合页结构铰接于机壳3上,左侧可通过电磁锁与机壳3进行连接。当门板1、夹板2盖设于机壳3上后,空气仅可沿预设的风道流入或流出机壳3。
门板1大致为扁平的长方体结构,其面向用户的表面上形成有与电控装置8电连接的操控面板1A,操控面板1A可带有控制结构以便用户控制柜式新风机进行工作,以及显示装置以显示柜式新风机的工作状态。为便于示意,各图示省略了操控面板1A和电控装置8的电连接线,第一风机11、第二风机10、空气质量传感器16等与电控装置8电连接的功能结构,亦省略了相应的电连接线,后续将不再赘述。
机壳3的底部设有支撑结构,其中位于前侧的支撑结构为可调节高度的支脚进而适应不同承载面的需要,位于后侧的支撑结构为可多方位滚动的滚轮进而便于用户移动新风机。
结合图3至图5,进风层L1包含通过竖直隔板隔离的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新风通道的进风段位于进风层L1的左侧腔室,排风通道的进风段位于进风层L1的右侧腔室。机壳3左侧的侧板对应于进风层L1的位置开设有供室内空气流入的排风进口3E,机壳3位于排风进口3E的部分为栅格结构,以避免异物进入机壳3内部。进风层L1左侧腔室内具有第三过滤器15,以对通过排风进口3E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机壳3右侧侧板和后侧侧板对应于进风层L1的位置开设有供室外空气流入的新风进口3F,位于机壳3右侧侧板的新风进口3F上可拆卸的盖设有密封盖3I,设置两组新风进口3F可利于用户根据室内空间结构选择使用的新风进口。新风进口3F大致为圆形,以方便常见圆柱形导气管连接。进风层L1右侧腔室内具有第二过滤器12和13。第一隔板5的下表面上还配置供空气膨胀扩散的第二腔室20,第二腔室20位于交换层L2和进风层L1之间的第一隔板上5且其下底面开设有开口,空气经第二过滤器12和13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20膨胀扩散后通过第一隔板5上开设的第二开孔5B进入冷热交换器9。第二过滤器12、13和第三过滤器15位于进风层L1,均纵向设置且第二过滤器12、13和第三过滤器15在纵向相互隔离。
交换层L2对应于第二开孔5B的位置配置有冷热交换器9。冷热交换器9可为纸芯式热交换器,相较于铝芯式冷热交换器,纸芯式热交换器可对流经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交换。但冷热交换器9亦可为铝芯式冷热交换器。冷热交换器9上供排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纵向设置,其供新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水平设置,且交换层L2中位于冷热交换器9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腔室以供室内空气进入和排出冷热交换器。机壳3左侧的侧板对应于交换层L2的位置开设有有供室内空气流入交换层L2的通孔3C和通孔3D,机壳3内部位于交换层L2左侧对应于通孔3C和通孔3D的位置形成有空气质量传感器16,其与位于交换层L2的电控装置8电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16可包含对应通孔3C和通孔3E的两组检测结构,可分别检测不同空气组份,例如检测自通孔3C流入的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自通孔3D流入的室内空气中PM2.5的含量。通孔3C和通孔3D尺寸较小,且空气质量传感器16直接顶接于机壳3内部相应的区域,因而不会导致大量室内空气直接通过通孔3C和通孔3D进入机壳3的内部。交换层L2位于左侧的腔室对应于于第五开孔6A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风阀19,第一风阀19位于第二隔板6的下侧且位于冷热交换器9的左侧。第一风阀19的结构可如图8所示,其包含有与电控装置8电连接的电机19A、多个摆页19B和壳体19C。电机19A可驱动摆页19B摆动,以启闭空气相对壳体19C流通的路径。第一风阀19亦可为专利申请CN201510457654.1所公开的风阀结构或其它常见的可受电控开启和闭合的。当第一风阀19开启时,空气可自交换层L2经由第一风阀19和第五开孔6A进入动力层L3。
动力层L3亦包含有竖直隔板隔离的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第二风机10位于动力层L3的左侧腔室,第一风机11位于动力层L3的右侧腔室。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可采用额定风量相同的风机,相较于采用不同额定风量的风机而言,其好处在于装配时不用特别区分风机,进而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在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采用额定风量相同的风机时,可通过电控装置8控制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具有不同的转速,以使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具有在工作时产生不同的风量,例如第二风机10的实际工作风量为第一风机11实际工作风量的1.5倍以上。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的功率可介于1W至10000W。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亦可采用额定风量不同的风机。交换层L2的空气经由第五开孔6A或第四开孔6B后可进入动力层L3的左侧腔室,交换层L3的空气经由第三开孔6C后可进入动力层L3的右侧腔室。第二风机10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供空气膨胀扩散的第一腔室17,该第一腔室17位于动力层L3左侧腔室,且固定安装在动力层L3和新风层L4之间的第三隔板7上。第三隔板7与第一过滤器14之间还具有一定间隙以便空气进行膨胀扩散。相较于第二风机10的出风口直接抵接于第一过滤器14的方案,通过使流经第二风机10的空气膨胀扩散后再经过第一过滤器14,可较为充分地利用第一过滤器14的过滤面进行过滤。机壳3右侧和后侧的侧板对应于动车层L3的右侧腔室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排风出口3G,位于机壳3右侧侧板的排风出口3G上可拆卸的盖设有密封盖3H,设置两组排风出口3H可利于用户根据室内空间结构选择使用的排风出口。排风出口3G亦大致为圆形开口,以方便常见圆柱形导气管连接。同时,排风出口3G上还可形成有第二风阀3J,第二风阀3J为止回风阀,当第一风机11工作时,空气相对机壳3向外流动推动第二风阀3J打开,当第一风机11不工作时,第二风阀3J处于关闭状态,室外空气不能通过排风出口3G进入机壳3内部。
位于新风层L4的第一过滤器14水平放置。机壳3为无顶柜体,即其顶部为敞开结构,直吹箱4为无底箱体,通过连接结构安装于新风层L4上方,直吹箱4的内壁可配置有消音棉。连接结构包含位于机壳3的顶部左右两侧的卡槽3A和位于直吹箱4的底部两侧对应卡块4A,卡块4A和卡槽3A相对设置,进而可通过卡块4A卡接于卡槽3A内以使直吹箱4相对机壳3固定。为进一步提高直吹箱4配置于机壳3后的稳定性,机壳3的后侧还形成有连接件3B,当直吹箱4配置于机壳3上后,可进一步通过螺丝锁缚的方式将直吹箱4与连接件3B进行连接。另外,为提高直吹箱4与机壳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空气从二者相互对接位置泄露,二者对接处可具有密封件18。密封件18可为薄片状带粘性的部件,其可预先粘接于直吹箱4或机壳3上。直吹箱4的前侧形成有多个出气通孔4B,直吹箱4对应于各出气通孔4B的位置形成有球型风口4C,用以控制出气通孔4B的出气量和出气角度。直吹箱4亦可为其它结构,例如专利申请CN201610906298 .1所公开的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亦可不包含直吹箱4,机壳3可为顶部带有通孔的半封闭结构,进而通过新风层L4排出的空气可通过导气管自机壳3的顶部连通至室内的房间。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柜式新风机各风道的具体流经结构。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的新风通道用以将室外的空气引入至室内。室外空气经由位于机壳3后侧的新风进口3F进入机壳3的内部,通过第二过滤器12和13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20,然后经由第二开孔5B自下而上通过冷热交换器9,并从第四开孔6B进入动力层L3,进而在第二风机10的带动下进入第一腔室17,并通过第六开孔7A进入新风层L4,并经第一过滤器14过滤后进入直吹箱4,然后通过直吹箱4上的出气通孔4B进入室内。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的排风通道用以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具体而言,室内空气经由位于机壳3左侧的排风进口3E进入机壳3的内部,通过第三过滤器15过滤后,自第一开孔5A进入交换层L2,并自左向向通过冷热交换器9,然后通过第三开孔6C进入动力层L3,并在第一风机11的带动下,通过位于机壳3后侧的排风出口3G排出至室外。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的还具有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的内循环通道。内循环通道包括排风通道中位于冷热交换器9之前的部分和新风通道中位于第二隔板6之后的部分,即内循环通道的出风段和新风通道的出风段共用位于新风层L4的第一过滤器14和位于动力层L3的第二风机10;内循环通道的进风段和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共用位于进风层L1的第三过滤器15、位于交换层L2的冷热交换器9和位于动力层L3的第一风机11;第一风阀19用于连通和截断内循环通道的进风段和出风段的。当第一风阀19开启时,内循环通道导通,室内空气可经由位于机壳3左侧的排风进口3E进入机壳3的内部,通过第三过滤器15过滤后,自第一开孔5A进入交换层L2,并进一步通过第一风阀19和第五开孔6A进入动力层L3,然后在第二风机10的带动下通过第六开孔7A和第一过滤器14进入直吹箱4,然后通过直吹箱4上的出气通孔4B进入室内。当排风通道工作时,第一风阀19关闭。内循环通道借用了排风通道和新风通道的部分结构,且内循环通道和排风通道共用排风进口3E,内循环通道和新风通道共用出气通孔4B,使得整体的结构较为紧凑。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的其它细节和可采用的变形设计。
第二过滤器12可为粗效过滤器,第二过滤器13可为中效过滤器,第一过滤器14可为高效过滤器,第三过滤器15可为粗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能够过滤尺寸1u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中效过效器能够过滤尺寸1-5u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粗效过滤器能够过滤尺寸5u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在确保柜式新风机能够净化各种尺寸的颗粒物的前提下,相较于仅采用一个高效过滤器,通过搭配具有不同过滤效果的过滤器,可降低用户长期使用的成本。但需要说明的是,各过滤器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使用地的空气中需要进行高效过滤的颗粒物浓度较低时,亦可例如省略第一过滤器14。
第一风阀19亦可配置于动力层L3且位于第二隔板6的上侧。
卡块和卡槽的位置亦可进行互换,即可于机壳3的顶部左右两侧形成卡块,而于直吹箱4的底部左右两侧对应形成卡槽。
空气质量传感器16亦可不配置于交换层L2而配置于进风层L1或其它各层。机壳3各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可配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且该些传感器与电控装置8电性连接。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柜式新风机的具体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新风机可包含新风净化模式、室内快速净化模式。具体而言,电控装置8可包括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同时运作的新风净化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内循环通道同时运作的室内净化模块。
当柜式新风机工作于新风净化模式时,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0同时工作,第二风阀3J处于打开状态,第一风阀19处于关闭状态,室外空气经新风通道进入室内,室内空气经排风通道排出室外。在新风机工作于新风净化模式时,为了避免室外空气未经过滤而从窗户间隙等位置进入室内,需使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当柜式新风机工作于新风净化模式时,电控装置8控制第二风机10在工作时产生的实际风量为第一风机11的1.5倍以上,例如为2.0倍。第一风机11相较于第二风机10的具体转速,其可预先设计为包含多个工作状态,用户可通过操控面板1A选择具体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第二风机10在工作时产生的实际风量大于第一风机11的实际风量,进而可使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另请结合图4,动力层L3对应于第二风机10的左侧腔室的体积大于动力层L3对应于第一风机11的右侧腔室的体积,其有助于配合第二风机10和第一风机11进行工作,以确保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当柜式新风机处于新风净化模式时,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在冷热交换器9内的不同流道中流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由于存在温度与湿度差,所以在冷热交换器9中完成温度和 / 或湿度的交换,于是在冬季可提高新风的温度和 / 或含湿量,在夏季可降低新风的温度和 / 或含湿量,从而在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减小了新风对室内环境 ( 温度、湿度 ) 的影响。
当新风机工作于室内快速净化模式时,第一风机11不工作而第二风机10工作,第二风阀3J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风阀19处于开启状态,进而室内空气经内循环通道净化后返回室内,同时室外新风可沿新风通道进入室内。当新风机工作于室内快速净化模式时,内循环通道中的通风量大于新风通道中的通风量,进而可快速净化室内空气,其原因在于,室内空气仅经过第三过滤器15即可返回室内,而室外新风需经过第二过滤器12、13以及冷热交换器9才可进入室内,即室内空气所受的流通阻力小于室外新风的流通阻力,进而内循环通道中的通风量可大于新风通道中的通风量。
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还可包含除湿除霜工作模式,以避免寒冷的冬季水汽容易凝结于冷热交换器9上,影响冷热交换器9的工作。具体而言,电控装置8还可包括控制排风通道单独运作以对冷热交换器6除湿除霜的交换器保护模块。当新风机工作于除湿除霜工作模式时,第一风阀19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风阀3J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风机10处于不工作状态、第一风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冬季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可经由冷热交换器9排出室外,进而达到对冷热交换器进行除湿除霜的目的。
另需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可通过操控面板1A上设置的输入部件手动选择柜式新风机的工作模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亦可由柜式新风机自动选择工作方式,具体而言,如前,本发明的柜式新风机配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该些传感器与电控装置8电性连接。当空气质量传感器16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电控装置8可根据所检测到的信息,自行启动和调整新风净化模式。当新风进口3F配置有温度传感器且该传感器检测到空气温度较低时,电控装置8可根据所检测到的信息,自行启动除湿除霜工作模式。同理,当进风位置和出风位置配置有检测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压力传感器时,电控装置8可根据所检测的压力信息调整新风机的工作模式。
以上即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柜式新风机,为多层状布局结构,且各层之间相互分隔;其包括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的排风通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新风通道和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由下至上分别为进风层、交换层、动力层和新风层,其中:
所述进风层中具有相互隔离的新风通道的进风段、排风通道的进风段,该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外空气的新风进口,该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具有吸入室内空气的排风进口;
所述交换层中具有用于将室内排出的空气与室外引入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的冷热交换器;
所述动力层具有相互隔离地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的第一风机和设置在新风通道中的第二风机,该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室外连通,该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新风层连通;
所述新风层具有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第一过滤器;
上述各层之间具有隔板,各所述隔板上具有连通相邻各层的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段内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段内设有第三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均纵向设置且二者在纵向相互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器上供排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纵向设置,其供新风通道进风和出风的端面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交换层中位于冷热交换器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腔室以供室内空气进入和排出冷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层和交换层之间的第一隔板上具有供室内空气进入冷热交换器一侧腔室的第一开孔,以及供室外空气直接进入冷热交换器第二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层和动力层之间的第二隔板上具有供室内空气由冷热交换器另一侧腔室进入动力层的第三开孔和供室外空气通过冷热交换器后直接进入动力层的第四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额定风量相同,所述电控装置控制第二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实际风量为第一风机的1.5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供空气膨胀扩散的腔室,该腔室固定安装在动力层和新风层之间的第三隔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层上方安装有一直吹箱,经过新风通道净化后的室外空气由直吹箱进入室内空间,所述直吹箱为无底箱体,所述新风机为无顶柜体,二者相互对接且该对接处具有密封件,位于新风层内的第一过滤器水平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将室内空气净化后再排放至室内的内循环通道,该内循环通道包括排风通道中位于冷热交换器之前的部分和新风通道中位于第二隔板之后的部分,所述第二隔板上还具有使前述两部分连通或截断的第一风阀,所述排风通道工作时,该第一风阀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柜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和内循环通道同时工作时,第一风阀开启,且内循环通道中的通风量大于新风通道中的通风量。
CN201710341316.0A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柜式新风机 Pending CN107166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1316.0A CN10716662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柜式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1316.0A CN10716662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柜式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6620A true CN107166620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15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1316.0A Pending CN107166620A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柜式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66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36A (zh) * 2017-09-27 2018-01-23 厦门蒙发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108662710A (zh) * 2018-06-07 2018-10-16 天津市第五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新风机
CN110529995A (zh) * 2018-05-23 2019-12-03 重庆海峻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调机管道孔进风的新风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2922A (zh) * 2013-01-16 2013-04-10 孙杰 一种双运行模式的空气净化机
KR101280661B1 (ko) * 2013-01-24 2013-07-05 (주)새한공조 하이브리드 공조 방식을 갖는 실내기, 그리고 이를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공조 시스템
CN103398443A (zh) * 2013-08-02 2013-11-20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新风系统及洁风方法
CN204478380U (zh) * 2015-02-27 2015-07-15 肖建明 一种智能落地式新风机
CN204513689U (zh) * 2015-03-30 2015-07-29 关磊 新风换气机
CN205939537U (zh) * 2016-08-22 2017-02-08 北京中山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205980056U (zh) * 2016-08-12 2017-02-22 顾建军 一种新风机和空气净化机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2922A (zh) * 2013-01-16 2013-04-10 孙杰 一种双运行模式的空气净化机
KR101280661B1 (ko) * 2013-01-24 2013-07-05 (주)새한공조 하이브리드 공조 방식을 갖는 실내기, 그리고 이를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공조 시스템
CN103398443A (zh) * 2013-08-02 2013-11-20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新风系统及洁风方法
CN204478380U (zh) * 2015-02-27 2015-07-15 肖建明 一种智能落地式新风机
CN204513689U (zh) * 2015-03-30 2015-07-29 关磊 新风换气机
CN205980056U (zh) * 2016-08-12 2017-02-22 顾建军 一种新风机和空气净化机一体机
CN205939537U (zh) * 2016-08-22 2017-02-08 北京中山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36A (zh) * 2017-09-27 2018-01-23 厦门蒙发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110529995A (zh) * 2018-05-23 2019-12-03 重庆海峻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调机管道孔进风的新风机
CN108662710A (zh) * 2018-06-07 2018-10-16 天津市第五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新风机
CN108662710B (zh) * 2018-06-07 2023-07-14 天津市第五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5090U (zh) 新风空调pm2.5净化自动清洗装置
CN107202396A (zh)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107166620A (zh)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202253995U (zh) 净化节能换气机
CN108731145A (zh)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207570063U (zh) 一种混风式新风机
CN108488986A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
CN207763194U (zh)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206831693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新风机
CN207006411U (zh)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208253831U (zh) 结合机械制冷和蒸发冷却技术的热回收型分体式空调
CN206739520U (zh) 户式新风系统
CN206187028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07621036A (zh) 一种柜式新风机
CN207635536U (zh) 一种能够让全屋建筑呼吸的智能空气循环新风系统
CN206695286U (zh)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206905187U (zh) 新风换气机
CN208901613U (zh) 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
CN107091044A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窗
CN108954604A (zh) 一种上下层综合分布的新风整体式系统
CN105202726B (zh) 新风热回收一体机
CN209068671U (zh) 多面摆放立式新风机
CN204084546U (zh) 立体交换式室内加热器
CN207247362U (zh) 多功能新风装置
CN208108407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