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2838A -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2838A
CN107162838A CN201710062567.5A CN201710062567A CN107162838A CN 107162838 A CN107162838 A CN 107162838A CN 201710062567 A CN201710062567 A CN 201710062567A CN 107162838 A CN107162838 A CN 107162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tilizer
biological organic
soil
organic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25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Hi Tech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Hi Tech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Hi Tech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Hi Tech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25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2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2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2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0‑20份、硫酸钾12‑20份、有机质35‑43份、羊角片5‑12份、火麻仁20‑30份、槐根10‑18份、芽孢杆菌1‑8份。本发明制得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无臭味,肥效增长至30个月,有效活菌数不小于0.6亿cuf/g,有机质不小于45%,水分不大于20%,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营养全面,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三大要素,而且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多种中量、微量元素和多种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能全面满足盐碱地植物的营养需要,用于改良盐碱地,有利于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背景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合理施用肥料是确保农作物高产、稳产和促进我国农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肥料主要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其中无机肥料又称为化肥,如氮肥、磷肥及钾肥等。在现代农业中,由于追求农业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品施入土壤,使得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能急剧恶化,土质板结变硬,微生物被消灭,有机质损失严重,地力下降使施肥效果变差,农作物病变多发,原来土壤失去了自然生态平衡。而有机肥料能够有效地完善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减少农药施用,使农产品免受污染,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善农产品品味回归自然。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有机肥为了达到一定的肥效,都使用了动物粪便,导致生产车间产生难闻的臭味,生产环境恶劣。生物发酵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同配方和配比的原料进行发酵所得到的技术效果显著不同,有机肥的物化性质和肥效也显著不同。此外,盐碱耕地土壤中的盐分对农作物的根系伤害非常严重,农作物的根系受到盐毒害后,根系发育不良而早衰。盐碱地土壤中盐分多,土表常有白色盐碱沉淀,通气、透水不良,农作物根系常有中毒、烂根、死亡现象,即使投入了大量的肥料也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造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负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水保肥功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改良盐碱地、营养全面的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0-20份、硫酸钾12-20份、有机质35-43份、羊角片5-12份、火麻仁20-30份、槐根10-18份、芽孢杆菌1-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2-18份、硫酸钾14-18份、有机质37-41份、羊角片7-10份、火麻仁22-28份、槐根12-16份、芽孢杆菌3-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5份、硫酸钾16份、有机质39份、羊角片8份、火麻仁25份、槐根14份、芽孢杆菌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4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6-59℃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5-2h,并在82-85℃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8-3h,过滤取滤液;
2)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45℃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35℃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在盐碱地中低产田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生物有机复合肥不使用动物粪便,原料来源干净,在合适的生产方法步骤操作下,无臭味,为生产工人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符合环保需求。本发明既杀灭有害微生物,保证有益微生物的充分发酵作用,将原材料进行熟化分解;具有保水保肥功效,保证了本发明有机肥料的肥效增长至30个月,与一般生物有机肥料6个月的肥效相比,显著增长,稳定性显著提高。经检测,本发明有效活菌数不小于0.6亿cuf/g,有机质不小于45%,水分不大于20%,所有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本发明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本发明不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而且进入土壤的少量化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另外本发明还能改良盐碱地,有利于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团粒之间孔隙增加80%以上,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50%以上,使盐碱土壤疏松,减少盐碱土壤板结。本发明营养全面,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三大要素,而且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多种中量、微量元素和多种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能全面满足盐碱地植物的营养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0份、硫酸钾12份、有机质35份、羊角片5份、火麻仁20份、槐根10份、芽孢杆菌1份。
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6℃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5h,并在82℃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8h,过滤取滤液。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于2014年11月在某盐碱地示范区小麦农田进行试验,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在2.5~4.2‰,在每亩实施80斤本发明实施例1的生物有机肥后,种入冬小麦,2015年6月收获后,亩产898斤,比使用传统肥料复合肥(硫酸钟型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4-16-15,亩施50公斤)的平均产量748斤增产率为20.0%,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降低14%,团粒之间孔隙增加82%,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52%。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20份、硫酸钾20份、有机质43份、羊角片12份、火麻仁30份、槐根18份、芽孢杆菌8份。
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4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9℃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2h,并在85℃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3h,过滤取滤液。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5℃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5℃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于2014年11月在某盐碱地示范区小麦农田进行试验,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在2.5~4.2‰,在每亩实施80斤本发明实施例2的生物有机肥后,种入冬小麦,2015年6月收获后,亩产905斤,比使用传统肥料复合肥(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4-16-15,亩施50公斤)的平均产量748斤增产率为21.0%,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降低15%,团粒之间孔隙增加84%,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55%。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2份、硫酸钾14份、有机质37份、羊角片7份、火麻仁22份、槐根12份、芽孢杆菌3份。
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5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7℃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8h,并在84℃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9h,过滤取滤液。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于2014年11月在某盐碱地示范区小麦农田进行试验,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在2.5~4.2‰,在每亩实施80斤本发明实施例3的生物有机肥后,种入冬小麦,2015年6月收获后,亩产945斤,比使用传统肥料复合肥(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4-16-15,亩施50公斤)的平均产量748斤增产率为26.3%,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降低17%,团粒之间孔隙增加86%,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59%。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8份、硫酸钾18份、有机质41份、羊角片10份、火麻仁28份、槐根16份、芽孢杆菌6份。
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5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7℃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8h,并在84℃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9h,过滤取滤液。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于2014年11月在某盐碱地示范区小麦农田进行试验,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在2.5~4.2‰,在每亩实施80斤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物有机肥后,种入冬小麦,2015年6月收获后,亩产955斤,比使用传统肥料复合肥(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4-16-15,亩施50公斤)的平均产量748斤增产率为27.7%,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降低19%,团粒之间孔隙增加89%,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63%。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5份、硫酸钾16份、有机质39份、羊角片8份、火麻仁25份、槐根14份、芽孢杆菌5份。
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5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7℃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8h,并在84℃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9h,过滤取滤液。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于2014年11月在某盐碱地示范区小麦农田进行试验,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在2.5~4.2‰,在每亩实施80斤本发明实施例5的生物有机肥后,种入冬小麦,2015年6月收获后,亩产972斤,比使用传统肥料复合肥(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4-16-15,亩施50公斤)的平均产量748斤增产率为29.9%,土壤0.5cm~20cm土层盐含量平均降低21%,团粒之间孔隙增加91%,团粒内部小孔隙增加65%。
将实施例1-5制得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经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和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所得的结果均优于国家标准,见表1所示。
表1本发明生物有机复合肥检测结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0-20份、硫酸钾12-20份、有机质35-43份、羊角片5-12份、火麻仁20-30份、槐根10-18份、芽孢杆菌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2-18份、硫酸钾14-18份、有机质37-41份、羊角片7-10份、火麻仁22-28份、槐根12-16份、芽孢杆菌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磷酸氢二铵15份、硫酸钾16份、有机质39份、羊角片8份、火麻仁25份、槐根14份、芽孢杆菌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羊角片、槐根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二者质量3-4倍的柠檬酸醇溶液,在56-59℃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1.5-2h,并在82-85℃下烘干即得预处理料;将火麻仁粉碎、过60目筛,加入其质量14倍的去离子水,文火煎煮2.8-3h,过滤取滤液;
2)将有机质粉碎、过80目筛,将预处理料、滤液与粉碎的有机质混合搅拌均匀,并在42-45℃的温度下静置20h,然后在32-35℃的温度下加入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每天翻堆两次,制得发酵物,将发酵物与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混合,造粒即得生物有机复合肥。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在盐碱地中低产田中的应用。
CN201710062567.5A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Pending CN107162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567.5A CN107162838A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567.5A CN107162838A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2838A true CN107162838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48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2567.5A Pending CN107162838A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283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9282A (zh) * 2013-07-16 2013-09-25 韦文礼 一种用中药生产的抗病虫害的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08061A (zh) * 2016-05-14 2016-10-12 安徽新天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专用有机缓释肥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9282A (zh) * 2013-07-16 2013-09-25 韦文礼 一种用中药生产的抗病虫害的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08061A (zh) * 2016-05-14 2016-10-12 安徽新天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专用有机缓释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3391B (zh) 复合氨基酸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51079B (zh) 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16006B (zh) 一种苹果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0146A (zh) 一种高浓度全营养功能型悬浮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8710B (zh) 一种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CN103819252B (zh) 一种橡胶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639A (zh) 一种葡萄专用肥的制备及施用
CN106701095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CN104355749B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海藻肥的生产方法
CN104255420A (zh) 一种瓜类防病促长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9816A (zh) 小麦专用型有机无机肥料
CN107365234A (zh) 一种以牡蛎壳为原料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5060A (zh) 一种代替化肥的微生物功能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8402A (zh) 一种绿化苗木培育种植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195A (zh) 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424A (zh) 一种葡萄专用生态冲施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526A (zh) 一种利用秸秆堆肥的方法
CN103724135B (zh) 一种高蛋白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3831B (zh) 一种农用生物有机肥
CN105367345A (zh) 一种改善土壤板结的茄果类设施蔬菜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8276213A (zh) 一种高养分含量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9763A (zh) 一种南方油茶专用微平衡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8344A (zh) 一种带防涝增氧功效的毛竹专用生物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396972A (zh) 无土栽培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177A (zh) 一种滴喷灌用茄果类设施蔬菜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