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4997A -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4997A
CN107154997A CN201610122499.2A CN201610122499A CN107154997A CN 107154997 A CN107154997 A CN 107154997A CN 201610122499 A CN201610122499 A CN 201610122499A CN 107154997 A CN107154997 A CN 107154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ch
threshold
talk business
noise
bandwidth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24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224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49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2523 priority patent/WO20161978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4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499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通信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本发明的方案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话协议的带宽分为NB(Narrow Band,窄带)和WB(Wide Band,宽带),SWB(Super Wide Band,超宽带)是后续高清语音的技术发展方向。超宽带SWB语音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通话音效,该技术的带宽是传统通话的四倍,是高清语音通话音频带宽的两倍。
运营商网络里既有宽带语音也有窄带语音,每次通话会根据网络情况调整COP(Capacity Operating Point,容量操作点),有时候使用宽带语音,有时候使用窄带语音。但是在高通平台上,SO73网络下通话时音频ADSP(AudioDigital Signal Processor,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都会工作在宽带语音的处理算法上,如果实际通话时使用的是窄带语音,最终播放出来就可能会听到杂音和噪音。
为提高通话质量,现有专利技术的的方法一般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某些变量,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话器的音量(响度)来提升通话体验。这种技术的弊端在于,只局限于音量大小改善不同环境下的通话体验,遗漏了不同网络环境下语音带宽对音质和用户体验的本质影响。特别是超宽带和宽带能带来更加丰富、更加细节、更加真实的体验。
另外,在现有网络环境下,如果手机和网络同时支持窄带语音、宽带语音和超宽带语音,则手机优先选择超宽带语音与网络侧匹配,以提供优质的超宽带语音服务。但是,这种默认选择也存在一个弊端。例如记者采访、酒吧、机场、火车站、球赛场等,更加强调通话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语音带宽越宽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高频噪音,使得通话质量下降。这种情况下把语音带宽聚焦在人声的频率范围内,把其他频段的声音通过滤波器衰减反而更合适。
综上,现有方案中终端不能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从而使得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且会出现通话协议不匹配,甚至出现杂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其中,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首先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然后根据确定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对通话业务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通话处理方法中工作带宽与功率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这里,终端和运营商网络同时支持窄带NB语音、宽带WB语音和超宽带SWB语音。本步骤根据终端所处环境,选择采用NB、WB或SWB,并且限定每种带宽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使得通话语音的辨识效果配合清晰效果,实现不同环境下最优的通话服务。
步骤102,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这里,根据确定的语音带宽类型能够决定通话业务的清晰效果,比如,SWB能够提供超级高清语音服务,WB能够提供高清语音服务。而限定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决定通话业务的辨识效果,输出功率越大,语音响度越大,可辨识度越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能够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
具体的,每种语音带宽类型与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所决定的工作带宽与输出功率的积分面积恒定,使得工作带宽与输出功率之间相互约束,表现为工作带宽增大则输出功率相应的减小,工作带宽减小则输出功率相应的增大,从而通话语音的辨识效果能够配合清晰效果,实现不同环境下最优的通话服务。
优选的,上述步骤101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11,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这里,通过检测环境中的噪音分贝值,能准确判断环境的吵杂程度。
步骤1012,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这里,根据环境的吵杂程度,来确定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能使得通话服务更适应于当前环境,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比如,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可采用超级高清,但响度较低的语音服务;在相对吵杂的环境中、可采用高清,响度适中的语音服务;在比较吵杂的环境中,可采用清晰度较小,但响度较高的语音服务。
优选的,上述步骤1012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121,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为便于描述,本文将第一噪音阈值标记为M1,第一功率阈值标记为P1。
这里,在噪音分贝值小于M1时,可判断终端处于比较安静的环境,如卧室、会议室、郊外等。本步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SWB,且最大输出功率为P1。
此时,输出功率最小,但完全满足通话响度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于拓展带宽。SWB的语音带宽为16Khz,甚至为32Khz&48Khz,足够的带宽能够表现更多的细节。SWB实现的超级高清语音服务使得通话更加的真实和丰富。
步骤10122,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为便于描述,本文将第二噪音阈值标记为M2,第二功率阈值标记为P2,M2>M1,且P2>P1。
这里,在噪音分贝值大于M1而小于M2时,可判断终端处于相对吵杂的环境,如办公室、咖啡馆、西餐厅等。本步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WB,且最大输出功率为P2。
此时,输出功率适中,增加了部分能量用于提高通话响度。WB的语音带宽是8Khz。WB实现的高清语音服务,使通话在高清与响度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提升了通话过程中的体验满意度。
步骤10123,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为便于描述,本文将第三功率阈值标记为P3,P3>P2。
这里,在噪音分贝值大于M2时,可判断终端处于比较吵杂的环境,如酒吧、机场、火车站、球赛场等。容易理解的是,在这种环境下,语音带宽越宽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高频噪音,使得通话质量下降,把语音带宽聚焦在人声的频率范围内反而更合适。本步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NB,且最大输出功率为P3。
此时,输出功率最大,更多的能量用于提高通话响度。NB的语音带宽是4Khz,把语音带宽聚焦在人声的频率范围内,并通过增加响度,提高了通话的可辨识度,保证了噪声环境下的基本通话需求。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环境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2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21,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这里,超宽带语音算法采用的带宽是16Khz,采样率是32Khz甚至更高,语音信号的编解码的带宽到32Khz。本步骤调用超宽带语音算法,即超宽带语音的音频处理算法,实现通话过程中的编解码、回声抑制、降噪等,并根据P1调整输出信号的大小,实现输出功率的变化。
步骤1022,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这里,宽带语音的音频处理算法采用的带宽是8Khz,采样率是16Khz,语音信号的编解码的带宽到8Khz。本步骤调用宽带语音算法,即宽带语音的音频处理算法,实现通话过程中的编解码、回声抑制、降噪等,并根据P2调整输出信号的大小,实现输出功率的变化。
步骤1023,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这里,窄带语音的音频处理算法采用的带宽是4Khz,采样率是8Khz,语音信号的编解码的带宽到4Khz。本步骤调用窄带语音算法,即窄带语音的音频处理算法,实现通话过程中的编解码、回声抑制、降噪等,并根据P2调整输出信号的大小,实现输出功率的变化。
此时,根据环境及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时调整音频处理算法,实现了不同语音带宽类型的效果,保证并提高了通话质量。
优选的,上述步骤102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步骤1024,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这里,网络同时支持NB、WB和SWB。
此时,通过将确定的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与终端处于相同的语音带宽,避免了终端与网络通话协议不匹配,甚至出现杂音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通话质量。
假定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手机,手机与网络同时支持NB、WB和SWB。该方法在终端与网络匹配的情况下,根据环境确定通话中采用的网络语音类型,并及时调整音频处理算法,提供优质的语音服务,保证并提高了通话质量。
具体的,手机上的麦克风检测环境噪音,当手机检测到当前处于安静环境时(噪音分贝值小于M1),代表的环境有卧室、会议室、山谷、郊外等。则手机调用图2-C示意的音频处理算法,手机的受话器工作在SWB模式下,功率(见图2中的能量参数:20mW)最小但是完全满足通话响度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于拓展受话器带宽(见图2中的频率)。其中,手机和网络匹配且均处于超宽带语音。利用超宽带语音网路,提供超级高清语音服务,足够的带宽能够表现更多的细节,使得通话更加的真实和丰富。
当手机检测到当前处于相对吵杂的环境时(M1<噪音分贝值<M2),代表环境有办公室、咖啡馆、西餐厅等。则手机调用图2-B示意的音频处理算法,手机的受话器工作在WB模式下,功率(见图2中的能量参数:40mW)适中。其中,手机和网络匹配且均处于宽带语音。利用宽带语音网路,提供高清语音服务,同时增加响度,在高清和响度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提升了通话过程中的体验满意度。
当手机检测到当前处于吵杂的环境时(噪音分贝值>M2),代表环境有酒吧、机场、火车站、球赛场等。则手机调用图2-A示意的音频处理算法,手机的受话器工作在NB模式下,但是受话器功率(见图2中的能量参数:50mW)最大,更多的能量用于提高受话器的响度。其中,手机和网络匹配且均处于窄带语音。此时,强调通话的可辨识度,因此,通过提升响度或者功率来满足用户体验,但是,窄带语音网络下的语音质量也得到满足。
其中,图2中A、B、C三种音频处理算法,受话器的工作带宽与功率积分面积恒定,表现为A、B、C对应的三个梯形的面积相等,均等于一固定值S。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能够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并且通过与网络匹配,使网络与终端处于相同的语音带宽,避免了终端与网络通话协议不匹配,甚至出现杂音的情况。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能够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优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能够适时选择合适的语音带宽类型和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提供适应于不同环境的更优质的通话服务,使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得以充分表现,提高了通话质量,提升了通话体验满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语音带宽对语音质量的提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通话体验满意度急剧下降的问题。并且通过与网络匹配,使网络与终端处于相同的语音带宽,避免了终端与网络通话协议不匹配,甚至出现杂音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话处理装置是与上述通话处理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应用于终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其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终端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6.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及所述最大输出功率,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噪音分贝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噪音分贝值,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及最大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噪音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噪音分贝值大于所述第二噪音阈值,则确定通话业务需采用的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且最大输出功率为预设的第三功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超宽带,调用对应的超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对经过超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宽带,调用对应的宽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对经过宽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语音带宽类型为窄带,调用对应的窄带语音算法对所述通话业务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第三功率阈值,对经过窄带语音算法处理的所述通话业务的输出信号的大小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将确定的所述语音带宽类型通知给网络,使网络根据所述语音带宽类型设置所处的带宽类型。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话处理装置。
CN201610122499.2A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ithdrawn CN107154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2499.2A CN107154997A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PCT/CN2016/082523 WO2016197801A1 (zh) 2016-03-04 2016-05-18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2499.2A CN107154997A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4997A true CN107154997A (zh) 2017-09-12

Family

ID=5750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2499.2A Withdrawn CN107154997A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4997A (zh)
WO (1) WO20161978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554A (zh) * 2020-05-20 2020-08-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网状态下搜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1181A2 (en) * 2003-04-03 2004-10-2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Vo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689932A (zh) * 2007-05-08 2010-03-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和设备
CN101854671A (zh) * 2009-04-02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284011A (zh) * 2013-07-12 2015-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64122B1 (ko) * 2014-02-20 2018-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1181A2 (en) * 2003-04-03 2004-10-2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Vo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689932A (zh) * 2007-05-08 2010-03-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和设备
CN101854671A (zh) * 2009-04-02 2010-10-06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284011A (zh) * 2013-07-12 2015-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554A (zh) * 2020-05-20 2020-08-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网状态下搜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556554B (zh) * 2020-05-20 2022-03-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网状态下搜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7801A1 (zh) 201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3235B2 (en) Transparent near-end user control over far-end speech enhancement processing
US2020041102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udio data processing
US8744091B2 (en) Intelligibility control using ambient noise detection
US9749737B2 (en) Decisions on ambient noise suppre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set device
US83118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voice quality in mobile device
US9467779B2 (en) Microphone partial occlusion detector
CN103295581B (zh) 增加语音清晰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运算装置
US8090576B2 (en) Enhancing the intelligibility of received speech in a noisy environment
JP5523551B2 (ja) 拡張通信ブリッジ
CN108140399A (zh) 用于超宽带音乐的自适应噪声抑制
US20130329895A1 (en) Microphone occlusion detector
WO2021012872A1 (zh) 一种编码参数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64022B (zh) 移动终端及优化移动终端通话音质的方法
US960112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CA276619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n acoustic signal
CN107154997A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883164A (zh) 音量增益自适应装置及方法
US11694706B2 (en) Adaptive energy limiting for transient noise suppression
CN113709625B (zh) 自适应的音量调节方法
CN104717379B (zh) 基于元数据的用于语音通信的协同语音处理的方法
KR101060493B1 (ko) 송신신호 레벨 컨트롤러 및 그 컨트롤러를 이용한 음량 자동조절 송수신 장치와 방법
CN113299310B (zh) 声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748548B2 (en)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vo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TWI566233B (zh) 可增加通訊內容清晰度之行動通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