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7694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7694B
CN107147694B CN201710204111.8A CN201710204111A CN107147694B CN 107147694 B CN107147694 B CN 107147694B CN 201710204111 A CN201710204111 A CN 201710204111A CN 107147694 B CN107147694 B CN 107147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re
instruction
central serv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41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7694A (zh
Inventor
杨明磊
梁志勇
何瑞普
盛斐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tentS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tentS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tentSec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tentSec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2041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7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7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其中,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终端或者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终端通讯方案主要由中心服务器、分级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其中,客户端根据用户的预先设置,与对应的中心服务器或者分级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形成星形拓扑结构组网。客户端与中心服务器或者分级服务器可以通过消息推送(push)和消息拉取(pull)方式进行信息交互。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中心服务器在终端管理过程中需收集某一个信息的请求时,中心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至与其具有通信连接的分级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然后接收到控制信息的分级服务器转发该控制信息至与其具有通信连接的客户端,这样,接收到控制信息的客户端响应控制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发送给对应的分级服务器,对应的分级服务器接收到终端的收集信息后发送给中心服务器,以便于中心服务器进行存储并计算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显示给用户。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中心服务器需接受大量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统计等分析处理,导致中心服务器的计算处理压力较大,处理速度较慢,同时需传输大量的数据,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比较高,增加了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其中,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终端或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终端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除所述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别;
基于所述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所述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发送用于获取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除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所述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类别;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的类别,确定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和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更新后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所述核心终端;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与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响应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可选的,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
所述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具体包括:
响应所述获取指令,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其中,所述获取指令中携带有分类参数;
根据所述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的类别,并获取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四终端是第二终端中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和所述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响应所述收集指令,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至所述核心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是所述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的执行结果。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判断所述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四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若需要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可选的,所述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判断所述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收集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
若本地存储有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若本地没有存储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一种中心服务器,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确定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其中,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终端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中心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所述核心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一种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一种核心终端,所述核心终端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四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需要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可选的,所述核心终端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四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收集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
所述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四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三执行结果;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三执行结果;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用于若本地存储有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本地没有存储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二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和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通过核心终端对执行指令进行判断,若执行指令有效,则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且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第一终端接收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中心服务器对已注册的终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终端对应的核心终端,并发送执行指令至确定的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则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或中心服务器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若收集指令有效则核心终端发送收集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参照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具体的,步骤101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由中心服务器来实现。其中,中心服务器可以是能够管理终端、高性能的服务器,核心终端可以是中心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的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可以是代理中转服务器或者其他能够对信息进行转发的具有网络服务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脑或手机等)中的某一个终端设备。
步骤102、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
其中,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核心终端或者第一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具体的,步骤102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可以中心服务器来实现。其中,第一终端可以是与对应的核心终端的类别相同,且除对应的核心终端外的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代理中转服务器、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执行指令可以是中心服务器发送至核心终端的执行某一操作的指令信息,以便于核心终端对执行指令进行分析,如果符合要求发送至与核心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终端,使终端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对应的执行结果并保存,同时如果核心终端也可以执行对应的操作则核心终端也执行对应的操作并得到对应的执行结果并保存,终端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并不会主动返回对应的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这样,中心服务器确定每一类别中可以代表同一类别中的大量终端与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核心终端,并发送执行指令至核心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具体的,步骤201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可以由核心终端来实现。由于中心服务器已经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因此可以发送执行指令至核心终端,通过核心终端来管理其他终端。
步骤202、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具体的,步骤202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可以由核心终端来实现。
步骤203、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具体的,步骤203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可以核心终端来实现。其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的终端,即可以是所有终端中同时符合一个或者多个相同的用户设置的要求的终端,可以执行相同的操作。核心终端对接收到的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如果执行指令有效才发送给与核心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减少了终端之间信息交互量,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步骤204、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具体的,步骤204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可以由核心终端来实现。由于核心终端在转发中心服务器的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的同时,有可能核心终端自身也需要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这样,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并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后,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并且若需要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对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如果执行指令有效才发送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基于图1或图2对应的信息处理方法,与中心服务器和核心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a、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步骤a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实现。其中,第一终端根据获取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将要与哪一个核心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步骤b、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具体的,步骤b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实现。
步骤c、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执行结果并保存。
具体的,步骤c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执行结果并保存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实现。第一终端响应执行指令并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执行结果并保存,以便于中心服务器需要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时通过核心终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响应执行指令并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得到对应的执行结果并保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参照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中心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发送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来获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
步骤302、第一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
步骤303、第一终端响应获取指令,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其中,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用于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终端属性参数可以是用于对终端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的终端的功能参数,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性能(CPU)、图形处理器的性能(GPU)、内存、只读存储器(ROM)以及该终端的操作系统等参数。其中,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的第二终端也获取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至中心服务器。
进一步需说明的是,中心服务器也可以不发送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来获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中心服务器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即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注册到中心服务器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获取自身的属性参数,并主动发送至中心服务器,这样,可以不执行步骤301和302,则执行的步骤303可以是第一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第二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304、中心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终端属性参数。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步骤305、中心服务器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类别。
具体的,划分参数可以是用于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归类的参数。例如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使用的通信网络进行划分,将使用同一通信网络的终端划分为同一类。
步骤306、中心服务器基于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预设确定规则可以是用于基于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确定核心终端的方式方法,例如当中心服务器接收到的终端属性参数是CPU、GPU、内存、ROM以及该终端的操作系统时,可以根据预先对大量不同的CPU、GPU、内存、ROM以及该终端的操作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并得到对比表,然后对每一类别中的每一终端的上述属性参数与对比表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每一类别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示例性的,若预设确定规则是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CPU进行比较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中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是第四终端,则比较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的CPU性能,若第一终端的CPU的性能比第四终端的CPU的性能好,则可以确定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对应的核心终端是第一终端,则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是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307、中心服务器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通知终端与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核心终端;或者中心服务器还可以发送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至该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这样,以便于核心终端与与其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示例性的,中心服务器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是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通知第一终端是核心终端,这样通知与第四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核心终端是第一终端,以便于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或者中心服务器发送第四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这样第一终端可以与第四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308、第一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第二终端也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这样可以确定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或者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标识信息。示例性的,第一终端接收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是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后,第一终端确定自身就是核心终端;或者中心服务器直接发送第四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以便于核心终端第一终端与第四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具体的,若当前已确定核心终端,并且有第三终端注册至中心服务器时,则中心服务器可以对第三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与原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更新核心终端,具体的执行步骤可以包括步骤309~313:
步骤309、中心服务器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属性参数。
其中,第三终端为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具体的,第三终端可以是中心服务器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核心终端后才注册至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步骤310、中心服务器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
具体的,假设根据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
步骤311、中心服务器基于第三终端的类别,确定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可以确定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是第一终端。
步骤312、中心服务器基于第三终端和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基于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CPU,对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的CPU性能进行比较,若第一终端的CPU的性能比第三终端的CPU的性能好,则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仍然为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无需更新;若第三终端的CPU的性能比第一终端的CPU的性能好,则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第三终端的标识信息,更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第三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313、中心服务器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具体的,若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则发送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三终端,或者发送第三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若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第三终端的标识信息,则发送第三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或者发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三终端。
需说明的是,若没有执行步骤309~313,则下述步骤中的核心终端是步骤308中确定的核心终端;若执行步骤309~313之后,则下述步骤中的核心终端是更新后的核心终端,而且与更新后的核心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还包括第三终端;
步骤314、中心服务器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
其中,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可以发送执行指令至其确定的所有类别的核心终端。
步骤315、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步骤316、核心终端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步骤317、若执行指令有效,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具体的,若执行指令无效,则核心终端不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第四终端是第二终端中至少包括一个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第四终端也可以执行第一终端所执行的操作。
步骤318、第一终端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具体的,第四终端也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步骤319、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需说明的是,步骤317与步骤319之间的操作顺序没有先后之分,步骤319可以在步骤317之后执行,或者可以与步骤317同时执行,具体执行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
步骤320、第一终端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具体的,第四终端也响应执行指令,并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三执行结果并保存。
步骤321、中心服务器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核心终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的执行指令与收集指令分开发送,当需要终端响应执行指令得到的执行结果时,才通过核心终端发送收集指令至终端,降低了对中心服务器的存储功能和网络带宽的要求,还降低了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步骤322、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步骤323、核心终端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具体的,核心终端可以通过其是否转发过与中心服务器需收集的执行结果对应的执行指令来判断接收到的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步骤324、若收集指令有效,核心终端发送收集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具体的,若收集指令无效,则核心终端不发送收集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步骤325、第一终端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具体的,第四终端也接收该收集指令。
步骤326、第一终端响应收集指令,发送第一执行结果至核心终端。
其中,第一执行结果是第一终端执行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的执行结果。
具体的,第四终端也响应收集指令,发送第三执行结果至核心终端。
步骤327、核心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步骤328、核心终端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
具体说明,核心终端可以判断其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即若核心终端若执行了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则其存储器中会存储对应的执行结果。
需说明的是,步骤326核心终端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后,可以选择执行步骤327或者步骤328,若本地存储有第二执行结果执行步骤327,若本地没有存储第二执行结果执行步骤328;
步骤329、若本地存储有第二执行结果,核心终端发送第一执行结果、第二执行结果和第三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330、若本地没有存储第二执行结果,核心终端发送第一执行结果和第三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331、中心服务器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接收到需收集的执行结果后,可以对接收到的执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者概念的解释,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第一终端和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通过核心终端对执行指令进行判断,若执行指令有效,则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且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第一终端接收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中心服务器对已注册的终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终端对应的核心终端,并发送执行指令至确定的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则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或中心服务器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若收集指令有效则核心终端发送收集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进一步的,可以根据新接入的终端重新确定核心终端,提高了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中心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其中,获取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中心服务器发送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便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相互确定各自的类别,然后确定各自类别对应的核心终端及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402、第一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
其中,获取指令中携带有分类参数。
具体的,第二终端也可以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
步骤403、第一终端根据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的类别,并获取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
其中,第四终端是第二终端中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具体的,第二终端中的终端根据分类参数确定终端的类别,属于同一类别的终端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信息通讯,例如当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时,第一终端可以获取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
步骤404、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CPU性能与第四终端的CPU性能,按照比较终端的CPU性能参数的预设确定规则对第一终端的CPU性能与第四终端的CPU性能进行比较,假设第四终端的CPU性能比第一终端的CPU性能好,则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为第四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第四终端也进行上述判断,确定第四终端自身就是核心终端,或者第一终端确定第四终端为核心终端后,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第四终端是核心终端。
步骤405、核心终端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第四终端获取自身的标识信息。
步骤406、核心终端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
具体的,第四终端将自身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以便于中心服务器与第四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步骤407、中心服务器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具体的,若当前已确定核心终端,并且有第三终端注册至中心服务器时,则中心服务器可以对第三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与原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更新核心终端,具体的执行步骤可以包括步骤408~412:
步骤408、第一终端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
步骤409、第一终端基于第三终端和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410、核心终端获取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411、核心终端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412、中心服务器接收更新后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需说明的是,若没有执行步骤408~412,则下述执行步骤中的核心终端是步骤407中确定的核心终端;若执行步骤408~412之后,则下述步骤中的核心终端是更新后的核心终端,而且与更新后的核心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还包括第三终端;
步骤413、中心服务器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
其中,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步骤414、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步骤415、核心终端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步骤416、若执行指令有效,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步骤417、第一终端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步骤418、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需说明的是,步骤416与步骤418之间的操作顺序没有先后之分,步骤418可以在步骤416之后执行,或者可以与步骤416同时执行,具体执行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
步骤419、第一终端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步骤420、中心服务器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核心终端。
步骤421、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步骤422、核心终端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步骤423、若收集指令有效,核心终端发送收集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步骤424、第一终端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步骤425、第一终端响应收集指令,发送第一执行结果至核心终端。
其中,第一执行结果是第一终端执行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的执行结果。
步骤426、核心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步骤427、核心终端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
需说明的是,步骤427核心终端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后,可以选择执行步骤428或者步骤429,若本地存储有第二执行结果执行步骤428,若本地没有存储第二执行结果执行步骤429;
步骤428、若本地存储有第二执行结果,核心终端发送第一执行结果、第二执行结果和第三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429、若本地没有存储第二执行结果,核心终端发送第一执行结果和第三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步骤430、中心服务器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者概念的解释,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终端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通过核心终端对执行指令进行判断,若执行指令有效,则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且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第一终端接收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的终端根据分类参数确定自身所属的类别,并确定自身所属类别对应的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然后中心服务器发送执行指令至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则核心终端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或中心服务器发送收集指令至核心终端,核心终端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若收集指令有效则发送收集指令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进一步的,可以根据新接入的终端重新确定核心终端,提高了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心服务器5,可应用于图1、3~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参照图5所示,该中心服务器包括:确定单元51和第一发送单元52,其中:
确定单元51,用于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发送单元52,用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
其中,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核心终端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一发送单元52,还用于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核心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图1、3~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这样,中心服务器确定已注册的终端的类别,并确定每一类别的终端对应的核心终端,然后发送执行指令至核心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确定单元51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11、第一确定模块512和第一处理模块513,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51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终端属性参数。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第一确定模块512,用于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类别。
第一处理模块513,用于基于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参照图5所示,确定单元51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14,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514,用于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进一步具体的,第一发送模块514,还用于发送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进一步具体的,第一接收模块511,还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属性参数。其中,第三终端为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第一确定模块512,还用于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
第一确定模块512,还用于基于第三终端的类别,确定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
第一处理模块513,还用于基于第三终端和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514,还用于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3,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53,用于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确定单元51包括:第二发送模块515和第二接收模块516,其中:
第二发送模块515,用于发送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其中,获取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516,用于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具体的,第二接收模块516,还用于接收更新后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图1、3~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这样,中心服务器确定已注册的终端的类别,并确定每一类别的终端对应的核心终端,然后发送执行指令至核心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6,可应用于图3~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参照图6所示,该第一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1、第二接收单元62和第一处理单元63,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与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
第一处理单元63,用于响应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执行结果并保存。
第二接收单元62,还用于接收核心终端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图2、4~9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终端,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响应执行指令并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得到对应的执行结果并保存,减少了终端与中心服务器的信息交互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第一获取单元61包括:第二处理模块611和第三接收模块612,其中:
第二处理模块61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其中,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用于中心服务器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612,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具体的,第三接收模块612,还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
相应的,第二处理模块611具体用于响应获取指令,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第一获取单元61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613和第三处理模块614,其中:
第二确定模块613,用于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
第三处理模块614,用于基于第三终端和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该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64,其中:
第二处理单元64,还用于响应收集指令,发送第一执行结果至核心终端。
其中,第一执行结果是第一终端执行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的执行结果。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第一获取单元61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615、获取模块616和第四处理模块617,其中:
第四接收模块615,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其中,获取指令中携带有分类参数。
获取模块616,用于根据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的类别,并获取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
其中,第四终端是第二终端中与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第四处理模块617,用于基于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3~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终端,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接收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响应执行指令并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响应执行指令得到对应的执行结果并保存,减少了终端与中心服务器的信息交互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终端7,可应用于图2~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参照图7所示,该核心终端包括:第三接收单元71、第一判断单元72、第二发送单元73和第三处理单元74,其中:
第三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第一判断单元72,用于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第二发送单元73,用于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已注册在中心服务器中,第四终端与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第三处理单元74,用于若需要执行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进一步的,第三接收单元71,还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第一判断单元72,还用于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第二发送单元73,还用于若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收集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参照图2~4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交互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后,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并且若需要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对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如果执行指令有效才发送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具体的,参照7所示,第三接收单元71之前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75和第三发送单元76,其中:
第二获取单元75,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76,用于发送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
进一步具体的,第二获取单元75,还用于获取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76,还用于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中心服务器。
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该核心终端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77、第二判断单元78和第四发送单元79,其中:
第三接收单元71,还用于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第一判断单元72,还用于判断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第二发送单元73,还用于若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收集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
第四接收单元77,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第二判断单元78,用于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三执行结果。
第四发送单元79,用于若本地存储有第二执行结果,发送第一执行结果、第二执行结果和第三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第四发送单元79,还用于若本地没有存储第二执行结果,发送第一执行结果和第二执行结果至中心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后,判断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若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并且若需要执行指令,执行与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这样,核心终端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并对执行指令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如果执行指令有效才发送至与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服务器计算处理压力大的问题,实现了中心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以及网络终端管理系统的设置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单元51、第一发送单元52、第一接收单元53、第一接收模块511、第一确定模块512、第一处理模块513、第一发送模块514、第二发送模块515、第二接收模块516、第一获取单元61、第二接收单元62、第一处理单元63、第二处理单元64、第二处理模块611、第三接收模块612、第二确定模块613、第三处理模块614、第四接收模块615、获取模块616、第四处理模块617、第三接收单元71、第一判断单元72、第二发送单元73、第三处理单元74、第二获取单元75、第三发送单元76、第四接收单元77、第二判断单元78和第四发送单元79均可由位于无线数据发送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其中,所述执行指令被所述核心终端判断有效时,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终端或者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所述核心终端;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的终端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除所述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别;
基于所述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所述核心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发送用于获取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除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所述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类别;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的类别,确定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和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与所述第三终端具有相同类别的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更新后的核心终端发送的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与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判断有效并发送的执行指令;
响应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响应所述收集指令,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至所述核心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是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的执行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终端属性参数的获取指令;
所述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具体包括:
响应所述获取指令,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指令;其中,所述获取指令中携带有分类参数;
根据所述分类参数确定第一终端的类别,并获取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其中,所述第四终端是第二终端中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的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除第一终端外的终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确定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按照分类参数确定第三终端的类别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别相同;其中,所述第三终端为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外注册至中心服务器的终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和所述核心终端的终端属性参数,按照预设确定规则更新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判断所述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四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若需要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判断所述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收集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所述收集指令对应的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第二执行结果;
若本地存储有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若本地没有存储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更新后的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15.一种中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确定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终端能够与中心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执行指令至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其中,所述执行指令被所述核心终端判断有效时,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终端或者第一终端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
所述中心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至所述核心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终端发送的与收集指令对应的执行结果。
16.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核心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核心终端判断有效并发送的执行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一执行结果并保存。
17.一种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终端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发送的执行指令;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执行指令是否有效;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执行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执行指令至第一终端和第四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已注册在所述中心服务器中,所述第四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具有相同的类别;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需要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执行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操作得到第二执行结果并保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核心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终端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四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收集执行结果的收集指令;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收集指令是否有效;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收集指令有效,发送所述收集指令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四终端;
所述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四终端发送的第三执行结果;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地是否存储与所述执行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执行结果;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用于若本地存储有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本地没有存储所述第二执行结果,发送所述第一执行结果和所述第三执行结果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CN201710204111.8A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147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4111.8A CN107147694B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4111.8A CN107147694B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694A CN107147694A (zh) 2017-09-08
CN107147694B true CN107147694B (zh) 2020-06-16

Family

ID=59784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4111.8A Active CN107147694B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7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7773A (zh) 2019-10-12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548A (zh) * 2006-03-24 2006-08-2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流量管理方法
CN1852381A (zh) * 2006-05-30 2006-10-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通信方法
CN105959384A (zh) * 2016-06-10 2016-09-21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645288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840B2 (en) * 2001-09-13 2010-02-16 Network Foundation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arranging nodes for distribution of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CN102157057A (zh) * 2011-05-09 2011-08-17 上海大学 基于Wi-Fi的无线抄表装置
CN102932751A (zh) * 2012-10-17 2013-0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和物联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548A (zh) * 2006-03-24 2006-08-2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流量管理方法
CN1852381A (zh) * 2006-05-30 2006-10-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通信方法
CN105959384A (zh) * 2016-06-10 2016-09-21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645288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694A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360B (zh) Nwdaf网元的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202231B2 (e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d-to-end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95609B (zh) 网络切片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EP3550892A1 (en) Method for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881207B (zh) 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626273B1 (ko) 네트워크 이상 검출
CN108337110B (zh) 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780496B1 (en) Feature engineering program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92427B (zh) Dpi关联规则回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55422B (zh) 一种5g信令与用户面数据的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13596863A (zh) 确定用户面功能及信息提供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6571942B (zh) 配置数据更新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0391989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6188A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1937B (zh)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边缘数据中心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4769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727348B (zh) 用户设备ue用户数据的检测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131014A (zh) 决策引擎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12314003A (zh) 包括多个网络切片的蜂窝电信网络
CN114071573B (zh) 会话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114772A1 (zh) 一种切片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4355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70974A1 (en) Slice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738245B (zh) 设备应答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3020436A1 (zh) 网元数据订阅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