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813A -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813A
CN107113813A CN201580071782.0A CN201580071782A CN107113813A CN 107113813 A CN107113813 A CN 107113813A CN 201580071782 A CN201580071782 A CN 201580071782A CN 107113813 A CN107113813 A CN 107113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nod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data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17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忠峰
李华
吴宁
郭房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降低网络系统的开销。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所述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息;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Description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基站通过在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上向用户发送调度信息对用户所使用的资源进行调度。调度信息中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在下行子帧上用户对应的DCI用于指示用户采用什么样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在哪些时频资源上接收信息,上行子帧上用户对应的DCI用于指示用户采用什么样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在哪些时频资源上发送信息。
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Duplex,简称TDD)的条件下,基站在每个下行子帧发送调度信息,一个下行子帧上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包括该下行子帧上用户对应的DCI,还可以包括该下行子帧之后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子帧上用户对应的DCI。如图1所示,为LTE系统中的一种TDD帧配置示意图,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一般作为下行子帧使用)。在图1中,上行子帧的调度如图1中的箭头的指示,示例性的,基站在下行子帧4上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包括下行子帧4上用户对应的DCI,还包括上行子帧8上用户对应的DCI,其余箭头的指示同理。
由于基站在确定如何调度资源时是依据信道变化的快慢来决定的,在基站与用户之间的信道变化较快的应用场景下,基站需要在每个下行子帧发送调度信息,而在一些信道变化比较平缓的应用场景(例如,无线回传场景)下,采用上述方法时网络系统的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降低网络系统的开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该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调度信息并在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二时隙,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节点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四时隙,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数据,第四数据为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并根据上行参考信号对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及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 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一数据时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该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并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特定时隙中的时 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并根据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二时隙,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发送第一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并根据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四时隙,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 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并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及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三数据时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节点,该第一节点包括:确定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
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 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二时隙,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节点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
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三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四时隙,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数据,第四数据为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四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节点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上行参考信号对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及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 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一数据时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二时隙,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发送第一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 三调度信息;
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四时隙,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及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节点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上行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 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三数据时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第一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发送器,用于在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上行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
发送器,还用于在第二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二时隙,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节点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
发送器,还用于在第三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二节点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特定时隙包含第四时隙,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 点发送第三数据,第四数据为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发送器,还用于在第四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节点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行参考信号对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及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 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一数据时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
收发器,还用于根据处理器确定的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
收发器,还用于根据处理器确定的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二时隙,第二下行时隙在第二时隙之前,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二节点在第一时隙发送第一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
收发器,还用于根据处理器确定的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特定时隙包括第四时隙,第三下行时隙在第四时隙之前或者第三下行时隙为第四时隙,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在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及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还用于在第一上行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 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三数据时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调度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第一节点和如第四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第二节点,或者,如第五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第一节点和如第六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第二节点。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节点是指网络接入侧中,涉及空中接口传输的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 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回传场景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6-c为图6-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7-c为图7-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8-b为图8-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8-c为图8-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9-b为图9-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9-c为图9-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10-c为图10-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上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11-c为图11-a所示的帧配置对应的下行进程配置示意图及调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W和/或Z,可以表示:单独存在W,同时存在W和Z,单独存在Z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与LTE系统兼容的0.5ms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的TDD帧配置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可以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帧配置中,D表示下行时隙,U表示上行时隙,S表示特殊时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采用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进程并行传输方式传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节点是指网络接入侧中,涉及空中接口传输的实体,例如可以是基站或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
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的图3-a为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示意图,图3中的图3-b为该帧配置的情况下上行进程的配置图,图3中的图3-c为该帧配置的情况下下行进程的配置图。其中,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具体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其他附图中的相关含义类似,下文中不再赘述。
图3中Tx代表发送数据,R代表发送回复,R可能为肯定回复(Acknowledgement,简称ACK),也可能为否定回复(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简称NACK)。其中,上行进程共有6个,分别标号为0、1、2、3、4和5,上行进程0中的时隙4上的Tx表示第二节点在该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在时隙11上的R表示第一节点在该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回复,该回复为在时隙11之前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回复,该回复用于告知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在第二节点接收到该回复后,若 确定该回复为ACK时,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正确接收到该数据,若确定该回复为NACK时,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未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其余进程的解释类似。
下行进程共有4个,分别标号为0、1、2和3,下行进程0在时隙0的Tx表示第一节点在该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数据,在时隙4的R表示第二节点在该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回复,该回复为时隙4之前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回复,在第一节点接收到该回复后,若确定该回复为ACK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该数据,若确定该回复为NACK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其余进程的解释类似。其余附图中的相关含义类似,下文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A在接收到节点B发送的数据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当确定正确接收到该数据时,向节点B发送ACK,当确定未正确接收到该数据时,向节点B发送NACK。节点A在接收到节点B发送的针对一个数据的回复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从而确定重传数据还是新传数据,当确定该回复为ACK时,确定新传数据,当确定该回复为NACK时,确定重传数据。其中,节点A可以为第一节点,该情况下,节点B为第二节点;节点A也可以为第二节点,该情况下,节点B为第一节点,需要说明的是,节点A和节点B在接收到数据或回复后需要的处理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接收到数据或回复后需要的处理时间的假设如下: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时至多需要1.5ms的处理时间;第二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时至多需要1.5ms的处理时间;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回复时至多需要1.5ms的处理时间;第二节点在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回复时至多需要1ms的处理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如图4所示,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包括:
401、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调度信息。
具体的,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无线回传场景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场景下,第一节点为宏基站,第二节点为小型基站,由于宏基站与小型基站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较长(即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一些信道变化平稳、且对频谱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中。示例性的,若小型基站和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稳时,该方法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也可以均为小型基站,若基站与UE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稳时,该方法中的第一节点可以为基站,第二节点为UE。具体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变化快慢可以通过统计得到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确定,相干时间越长时,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变化越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可以对多个第二节点所使用的资源进行调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第一节点对一个第二节点所使用的资源进行调度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特定时隙”中的多个时隙可以为连续的多个时隙,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多个时隙,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特定时隙”中的多个时隙为连续的多个时隙为例进行说明。特定时隙中可以包括上行时隙和/或下行时隙。上行时隙的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该上行时隙上采用什么样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在哪些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下行时隙的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该下行 时隙上采用什么样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在哪些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具体的,一个时隙的调度信息可以通过该时隙上第二节点对应的DCI进行指示。一个时隙的调度信息中至少包括频域资源和调制解调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402、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
具体的,第一下行时隙可以为一帧中的任意一个下行时隙。
403、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并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
其中,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具体的,当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一调度信息后,根据特定时隙中的上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该上行时隙上发送数据,根据特定时隙中的下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该下行时隙上接收数据。
如图6所示,第一节点可以在每帧的时隙0(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P1,P1包括时隙0至时隙19(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上第二节点对应的DCI,第二节点在接收到P1后,可以根据P1中包括的时隙1至时隙19中的每个时隙上第二节点对应的DCI中指示的调度资源在时隙1至时隙19上发送或接收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在每帧的时隙0为时隙0至时隙19中的每个时隙重新分配调度资源,该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10ms(即信道变化非常缓慢)的情况下。
其中,第一下行时隙也可以为其他的下行时隙,该情况下,第一下行时隙之前的时隙的调度信息可以包含在第一节点在上一帧发 送的调度信息中。
当然,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较短时,第一节点可以在一帧内向第二节点发送多个调度信息,在时隙x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时隙x及时隙x与时隙y之间的时隙的调度信息,第一节点在时隙x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与在时隙y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为两个相邻的调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可选的,在一个上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
12)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13)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 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正确接收到数据包括:基站接收到数据并且可以成功解码该数据;基站未正确接收到数据包括:基站未接收到该数据或基站接收到了该数据但并未成功解码该数据。
具体的,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均为上行时隙。
可选的,在一个上行HARQ进程中,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第二时隙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
具体的,在一个上行HARQ进程中,当第一时隙与第一下行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数据需要的处理时间(即1.5ms)时,说明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进而无法确定向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的回复为ACK还是NACK,那么第二节点就无法确定该重传数据还是新传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二时隙预留调度资源,使得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上不论是新传数据或者重传数据,都采用预留的调度资源。
当第一时隙与第一下行时隙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数据的处理时间时,说明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直接为第二时隙分配合适的调度 资源用于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上重传数据或新传数据。例如,当第一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为了保证第二节点重传数据后第一节点可以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二时隙分配相对较多的调度资源。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当预设阈值为5ms时,在第一节点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调度信息P1,P1包括时隙10至时隙19中的每个时隙上第二节点对应的DCI。在上行进程0中,第二节点在时隙4(第一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第一数据),时隙4与时隙10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那么第一节点在时隙10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该数据,该情况下,P1中包括的时隙14(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14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同理,P1中包括的上行进程1中的时隙15和上行进程2中的时隙16的调度信息均为第一节点为时隙15和时隙16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
在上行进程3中,第二节点在时隙7(第一时隙)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第一数据),时隙7与时隙10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5ms,那么第一节点在时隙10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该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为时隙17预留调度资源,P1中包括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17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同理,P1中包括的上行进程4中的时隙18和上行进程5中的时隙19的调度信息均为第一节点为时隙18和时隙19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该可选的方法,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即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
具体的,基于图7所述的示例,如图8所示,第一节点在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对于上行进程3来说,由于时隙11、时隙12和时隙13与时隙7的时间间隔均不小于1.5ms且时隙11、时隙12和时隙13均为下行时隙,因此,第一节点在时隙11、 时隙12或时隙13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时隙7发送的数据,那么第二下行时隙可以为时隙11、时隙12或时隙13,同理,对于上行进程4来说,第二下行时隙可以为时隙12或时隙13,对于上行进程5来说,第二下行时隙可以为时隙13。该情况下,为了减少发送的调度信息的次数,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13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P2,P2中可以包括上行进程3中的时隙17、上行进程4中的时隙18和上行进程5中的时隙19的调度信息。其中,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正确接收到了第二节点在时隙7发送的数据时,P2中包括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为P1中包括的第一节点为时隙17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时隙7发送的数据时,P2中包括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与时隙7的调度信息相同。同理,可以确定P2中包括的时隙18和时隙19的调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7和图8中所示的帧配置为同一种帧配置,基于图7和图8所述的示例,均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5ms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由于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的调度信息,或者,第一调度信息中为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因此,第二调度信息中可以直接通过标识指示第二时隙采用哪个调度信息。示例性的,基于图8所述的示例,第一节点在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以上行进程3 为例,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时隙7上发送的数据时,第一节点确定P2中包括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为P1中包括的第一节点为时隙17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该情况下,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针对时隙17的标识为第一标识;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时隙7上发送的数据时,第一节点确定P2中包括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与时隙7的调度信息相同,该情况下,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针对时隙17的标识为第二标识。
其中,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n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时,就可以通过n个比特位的值进行指示,一个比特位对应一个时隙,该情况下,第一标识可以为0(1),第二标识可以为1(0),n≥1,n为整数。
该可选的方法,使得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中的时隙的调度信息不直接指示,而是通过比特位的值进行指示,使得第二调度信息中仅仅包括几个比特位的值的信息,降低了传输开销。
可选的,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
22)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23)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 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
具体的,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均为下行时隙。
可选的,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四时隙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
具体的,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第一节点在第三时隙上发送第三数据后,第二节点会在预设的时隙上发送第三数据的回复,当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在预设时隙上发送的回复且该预设时隙与第一下行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该回复的处理时间时,第一节点不能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三数据;当该预设时隙与第一下行时隙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该回复的处理时间时,第一节点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三数据。具体的,当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在预设时隙上发送的第三数据的回复并确定该回复为ACK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当第一节点未接收到第二节点在预设时隙上发送的第三数据的回复或接收到该回复但确定该回复为NACK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第一节点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在下行进程0中,第二节点在时隙4上向第一节点发送回复,该回复为第一节点在时隙0(第三时隙)上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第三数据)的回复,时隙4与时隙10(第一下行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第一节点能够确定该回复为ACK还是NACK,即第一节点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一节点在时隙0发送的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直接为时隙10(第四时隙)分配合适的调度资源用于第一节点在时隙10上重传数据或新传数据。同样的,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第一节点在时隙10发送的P1中包括的下行进程1中的时隙11和下行进程2中的时隙12的调度信息。
在下行进程3中,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在时隙7发送的回复,该回复为第一节点在时隙3(第三时隙)上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第三数据)的回复,由于时隙7与时隙10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5ms,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在时隙10时还无法确定该回复为ACK还是NACK,即第一节点在时隙10时还无法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时隙3上发送的数据,因此,第一节点为时隙13预留调度资源,第一节点在时隙10发送的P1中包括的时隙13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13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下行时隙和第二下行时隙可以为同一时隙,也可以为不同时隙,第三调度信息与第二调度信息可以为同一调度信息,也可以为不同调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不进行限制。
示例性的,基于图7所述的示例,如图8所示,第一节点在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在下行进程3中,由于时隙11、时隙12和时隙13与时隙7的时间间隔均不小于1.5ms,即第一节点在时隙11、时隙12或时隙13可以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时隙3上发送的数据,并且时隙11、时隙12和时隙 13均为下行时隙,因此,第三下行时隙可以为时隙11、时隙12或时隙13,该情况下,为了减少发送调度信息的次数,下行进程3中的时隙13的调度信息也可以包括在P2中,即该情况下,第三下行时隙和第二下行时隙为同一时隙,第三调度信息与第二调度信息为同一调度信息。其中,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了第一节点在时隙3发送的数据时,P2中包括的时隙13的调度信息为P1中包括的第一节点为时隙13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3时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时隙3发送的数据时,P2中包括的时隙13的调度信息与时隙3的调度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通过标识进行指示;当所述标识为第一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所述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关于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31)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32)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33)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下行时隙及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 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41)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42)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43)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上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现有技术中,第一节点在发送数据时会携带下行参考信号,第二节点在发送数据时会携带上行参考信号,因此,参考信号在每个上下行子帧都有。上述两个可选的方法,第一节点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发送的多个数据进行解调,第二节点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数据进行解调,因此,大大的减少了第一节点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和第二节点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个数,节约了资源,增加了网络吞吐量,提高了频谱效率。
上述可选的方法在具体实现时,第一节点在下行时隙x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DRSx可以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下行时隙x及下行时隙x与下行时隙y之间的下行时隙上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一节点在下行时隙y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y,DRSy为第一节点发送DRSx之后发送的第一个下行参考信号;第二节点在上行时隙p上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URSp可以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上行 时隙p及上行时隙p与上行时隙q之间的上行时隙上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二节点在上行时隙q发送上行参考信号URSq,URSq为第一节点发送URSp之后发送的第一个上行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节点可以在每帧的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1,DRS1可以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0至时隙19中的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二节点可以在每帧的时隙4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URS1,URS1可以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时隙4至下一帧的时隙4中的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再例如,如图7所示,在时隙10至时隙19中,第一节点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DRS1可以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10至时隙19中的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二节点在时隙14向第一节点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URS1可以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时隙14至下一帧的时隙4中的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如图7所示,由于每一帧和下一帧是连续的,在图7中的帧配置中,帧配置以时隙0至时隙9的帧配置周期性重复,而第一节点也是在周期性的发送调度信息和参考信号,虽然在每个周期内发送的调度信息和参考信号内包含的信息不相同,但为了方便描述,均以相同的调度信息和参考信号进行表示,例如,在图7中所示的一帧中,将第一节点在时隙0和时隙10发送的调度信息均表示为P1。图8中同理。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上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 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一数据时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并且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新传数据,即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为不同的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采用第二时隙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第二数据;当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并且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第二节点在第二时隙重传数据,即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实质上为相同的数据,该情况下,第一节点采用解调第一数据时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解调第二数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之前发送的最后一个下行参考信号;当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二节点采用解调所述第三数据时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第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并且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一节点在第四时隙新传数据,即第三数据与第四数据为不同的数据,该情况下,第二节点采用第四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第四数据,当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并且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第一节点在第四时隙重传数据,即第三数据与第四数据实质上为相同的数据,该情况下,第二节点采用解调第三数据时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解调第四数据。
下面通过几种不同的TDD帧配置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具体的,基于图9至图11所述的示例,均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5ms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为在另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情况下的调度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帧和第二帧,在每帧中,第一节点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1,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2,其中,P1中包括时隙0至时隙9的调度信息,P2中包括时隙10至时隙19的调度信息。
该情况下,由于时隙10至时隙19均为下行时隙,因此,P2中仅包括下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上行进程0中,第二帧中的时隙0与第一帧中的时隙4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第二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第二帧中的时隙4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4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同理,第一节点在第一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第一帧中的时隙4的调度信息可以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4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其他上行进程同理。
在下行进程0中,第二帧中的时隙0与第一帧中的时隙8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第二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第二帧中的时隙0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同理,第一节点在第一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第一帧中的时隙0的调度信息可以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下行进程1至下行进程3同理。
在下行进程4中,第一帧中的时隙10与第一帧中的时隙4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第一帧中的时隙10发送的P2中包括的第一帧中的时隙10的调度信息可以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1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下行进程5至下行进程13同理。
另外,在第一帧中,第二节点可以在时隙4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URS1,URS1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时隙4至时隙9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 参考信号DRS1,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2,其中,DRS1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0至时隙3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DRS2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10至时隙19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其他帧同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在不同帧的同一时隙上发送的调度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称为相同的调度信息。例如,第一节点在第一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与第一节点在第二帧中的时隙0发送的P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同理。
在该帧配置中,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在一帧中,第一节点需要在14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在每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每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后,第一节点只需要在两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并且,只需要在一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两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开销。
如图10所示,为在另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情况下的调度示意图,其中,第一节点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1,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4,其中,P1中包括时隙0至时隙9的调度信息,P4中包括时隙10至时隙19的调度信息。
在第一节点对时隙0至时隙9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在上行进程0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4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P1中包括的时隙4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4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上行进程1和上行进程2同理。
在上行进程3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7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5ms,第一节点在时隙0无法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上一帧的时隙17发送的数据,因此,P1中包括的时隙7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7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由于时隙1、时隙2 和时隙3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7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1.5ms,即在时隙1、时隙2或时隙3时第一节点可以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二节点在上一帧的时隙17发送的数据,因此,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1、时隙2或时隙3向第二节点发送P2,P2中包括上行进程3的时隙7的调度信息。具体的,当第一节点在时隙1向第二节点发送P2,若第一节点在时隙1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7发送的数据,则P2中包括的时隙7的调度信息为P1中为时隙7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若第一节点在时隙1确定未正确接收到第二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7发送的数据,则P2中包括的时隙7的调度信息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7的调度信息相同。
在下行进程0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5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第一节点在时隙0能够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因此,P1中包括的时隙0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下行进程1和下行进程2同理。
在下行进程3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7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5ms,第一节点在时隙0不能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3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因此,P1中包括的时隙3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3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由于时隙1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7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1.5ms,因此,P2中还可以包括时隙3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具体的,若第一节点在时隙1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3发送的数据,则P2中包括的时隙3的调度信息为P1中为时隙3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若第一节点在时隙1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3发送的数据,则P2中包括的时隙3的调度信息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3的调度信息相同。
在下行进程4中,由于第一节点在时隙0时还未接收到第二节 点发送的回复,该回复为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8向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的回复,第一节点在时隙0无法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的时隙18发送的数据。同理,在下行进程5中,第一节点在时隙0无法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9发送的数据。该情况下,P1中包括的下行进程4的时隙8的调度信息和下行进程5的时隙9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8和时隙9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第一节点在时隙4时接收到了第二节点发送的回复,由于时隙4与时隙8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8向第二节点发送P3,P3中包括下行进程4的时隙8的调度信息和下行进程5的时隙9的调度信息。
具体的,当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8(时隙19)发送的数据,P3中包括的时隙8(时隙9)的调度信息为P1中为时隙8(时隙9)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18(时隙19)发送的数据,P3中包括的时隙8(时隙9)的调度信息与上一帧中的时隙18(时隙19)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P2和P3中包括的时隙的调度信息均可以通过比特位的值进行表示。
另外,第二节点可以在时隙4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URS1,URS1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时隙4至时隙7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1,DRS1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0至时隙3和时隙8至时隙9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第一节点对时隙10至时隙19进行调度的过程与对时隙0至时隙9进行调度的过程相同,具体可以参见上文。
在该帧配置中,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第一节点需要在12 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在每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每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后,第一节点只需要在6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并且,只需要在两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两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开销。
如图11所示,为在另一种0.5msTTI的TDD帧配置情况下的调度示意图,第一节点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1,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调度信息P3,其中,P1中包括时隙0至时隙9的调度信息,P3中包括时隙10至时隙19的调度信息。
该情况下,由于时隙10至时隙19均为下行时隙,因此,P3中仅包括下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上行进程0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4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时隙4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4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其他上行进程同理。
在下行进程0中,时隙0与上一帧中的时隙7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时隙0发送的P1中包括的时隙0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下行进程1至下行进程3同理。
在下行进程4中,由于第一节点在时隙0时未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回复,该回复为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8发送的数据的回复,因此,第一节点在时隙0时无法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一节点在上一帧的时隙8发送的数据。同理,在下行进程5中,第一节点在时隙0时无法确定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了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9发送的数据。该情况下,P1中包括的下行进程4的时隙8的调度信息和下行进程5的时隙9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时隙8和时隙9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因此,第一节点 可以在时隙8向第二节点发送P2,P2中包括下行进程4的时隙8和下行进程5的时隙9的调度信息。
具体的,当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8(时隙9)发送的数据,P2中包括的时隙8(时隙9)的调度信息为P1中为时隙8(时隙9)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当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第一节点在上一帧中的时隙8(时隙9)发送的数据,P2中包括的时隙8(时隙9)的调度信息与上一帧中的时隙8(时隙9)的调度信息相同。
P2中包括的下行进程4的时隙8和下行进程5的时隙9的调度信息可以通过两个比特位的值进行表示。
在下行进程6中,时隙10与时隙4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5ms,因此,第一节点在时隙10发送的P3中包括的时隙10的调度信息为第一节点为该时隙10重新分配的调度资源的信息。下行进程7至下行进程15同理。
另外,第二节点可以在时隙4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URS1,URS1用于第一节点对第二节点在时隙4至时隙7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第一节点可以在时隙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1,在时隙10向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DRS2,其中,DRS1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0至时隙3和时隙8至时隙9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DRS2用于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在时隙10至时隙19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在该帧配置中,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第一节点需要在16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在每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每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后,第一节点只需要在三个下行时隙上发送调度信息,并且,只需要在一个上行时隙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在两个下行时隙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开 销。
在上述描述中,提到的时隙若未明确指示为哪个帧中的时隙,则均指附图中所示的帧配置中的时隙,相应的,“上一帧”是指附图中所示的一帧的上一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具体实现时,对第一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下行参考信号和第二节点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个数不进行限制,具体可以根据信道变化的快慢进行确定,当信道变化较快时,调度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个数可以较多,当信道变化较慢时,调度信息、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的个数可以较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节点12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如图12所示,该第一节点120包括:
确定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所述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第一发送单元1202,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向所述第 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可选的,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节点120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1203,用于在第四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节点120还包括:
接收单元120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1205,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上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节点为基站,其中,接收单元可以为基站的接收机,发送单元可以为基站的发射机;另外,也可以将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集成在一起构成基站的收发机。确定单元和解调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基站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第一节点为宏基站,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 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在硬件实现上,第一节点120中的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第一节点12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第一节点12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单元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CPU、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节点14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该第一节点140包括:处理器1401和发送器1402;
处理器1401,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所述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所述发送器1402,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
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 发送第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可选的,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
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在第四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可选的,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节点140还包括:
接收器140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1401,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上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第一节点为宏基站,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节点16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如图16所示,该第二节点16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6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 第一调度信息;
收发单元1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所述特定时隙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1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1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当所述 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可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节点16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60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1604,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下行时隙及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节点160还包括:
发送单元1605,用于在第一上行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节点为基站或UE,当第二节点为基站时,接收单元可以为基站的接收机,发送单元可以为基站的发射机,收发单元可以为基站的收发机。当第二节点为UE时,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均可以UE的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电路,确定单元和解调单元的功能可以由UE的处理器完成。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 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第二节点为小型基站,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在多个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在硬件实现上,第二节点160中的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第二节点16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第二节点16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单元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CPU、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节点18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该第二节点180包括:收发器1801和处理器1802;
所述收发器18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
所述处理器18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802确定的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所述特定时隙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 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所述处理器18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802确定的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所述处理器18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802确定的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 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1802,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下行时隙及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801,还用于在第一上行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可以应用在信道变化平稳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无线回传场景中,第二节点为小型基站,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宏基站与小型基站之间的信道变化平缓,信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该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一次性对较多的时隙进行调度,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时隙的调度信息,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发送的调度信息在多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这样,在一帧中,第一节点只需要发送少量的调度信息就可以对一帧内的时隙进行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节点不需要在每个下行时隙都发送调度信息,大大的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系统,包括:上述第一节点120 和上述第二节点160,或者,上述第一节点140和上述第二节点180。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 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所述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 一上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6. 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所述特定时隙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下行时隙及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11. 一种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特定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的调度信息,所述特定时隙包括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 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下行HARQ进程中,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不能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且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能够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是否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三调度信息,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所依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后发送的第一个数据,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
  14. 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四下行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在第一上行时隙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上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一上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上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16. 一种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在第一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一调度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特定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特定时隙中的时隙上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所述特定时隙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时隙及所述第一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隙;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信道的相干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特定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二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二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二时隙上发送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二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二时隙之前,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正确接收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二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隙确定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时隙的 调度信息与第一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三下行时隙发送的第三调度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在所述第四时隙上接收第四数据;
    其中,所述第四时隙属于所述特定时隙,所述第三下行时隙在所述第四时隙之前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为所述第四时隙预留的调度资源的信息;或者,当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隙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未正确接收到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第三调度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四时隙的调度信息与第三时隙的调度信息相同,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三时隙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19. 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在第四下行时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四下行时隙及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第四下行时隙的起始时刻与所述第四下行时隙之后的至少一个下行时隙中的结束时刻最晚的时隙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节点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上行时隙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CN201580071782.0A 2015-10-29 2015-10-2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71138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3255 WO2017070903A1 (zh) 2015-10-29 2015-10-2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813A true CN107113813A (zh) 2017-08-29

Family

ID=5862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1782.0A Pending CN107113813A (zh) 2015-10-29 2015-10-2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3813A (zh)
WO (1) WO20170709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4268A (zh) * 2018-08-10 2020-04-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用户设备路径选择策略规则匹配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7331A1 (en) * 2002-11-20 2004-06-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ssigning uplink slots to optimize uplink power control gai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37828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862B (zh) * 2009-03-18 2013-05-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50109997A1 (en) * 2013-10-21 2015-04-23 Alexander Sirotki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between a cellular manager and a wlan access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7331A1 (en) * 2002-11-20 2004-06-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ssigning uplink slots to optimize uplink power control gai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37828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4268A (zh) * 2018-08-10 2020-04-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用户设备路径选择策略规则匹配
CN111034268B (zh) * 2018-08-10 2023-10-1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路径选择策略规则匹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0903A1 (zh) 2017-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2899B (zh) 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KR102206543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KR102210691B1 (ko) 슬롯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EP289135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tructure
CN11440107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2579490B1 (en) Method and ue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on the basis of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iggering an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N11024967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测量和发送信道占用率cr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77670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EP3213427B1 (en) Transmission of harq-ack in combined fdd and tdd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22005126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에 의거하는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19757A1 (en) Reference Signal Allocation for Flexible Data Lengths
CN1038911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7027179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36582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方法
CN104885548A (zh) 在多tti调度消息中的非连续子帧
CN10539348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CN107295702B (zh) 一种窄带蜂窝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57099A (zh) 在nr v2x中基于psfch开销执行sl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JP2018512019A (ja) データ伝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2335191B (zh) 数据发送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506111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89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4019161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long term evolution
CN108541397B (zh)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KR102110190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bwp 운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