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2891B -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2891B
CN107102891B CN201710117201.3A CN201710117201A CN107102891B CN 107102891 B CN107102891 B CN 107102891B CN 201710117201 A CN201710117201 A CN 201710117201A CN 107102891 B CN107102891 B CN 107102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target application
user
applicat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72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2891A (zh
Inventor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72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2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2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2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适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以便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所述目标应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目标应用间的直接切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为人们所广泛应用。同时,伴随着使用需求的多元化,单一操作系统的终端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于是,同时搭载两个操作系统的双操作系统终端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常常会在打开其中一个操作系统的某个应用后,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在另一个操作系统的中使用相对应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在上述情况下,用户需要退出当前操作系统的应用,并切换至另一操作系统,然后再打开该另一操作系统中相对应的应用,显然这样的操作程序较为繁琐,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目标应用间的直接切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以便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所述目标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以便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所述目标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由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移动终端便可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显示目标应用,无需再退出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目标应用间的直接切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系统切换示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102:若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安装有两个操作系统: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在两个操作系统内均设置有各自对应的应用程序,其中,两个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分别对应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用于对双系统中的两个不同操作系统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操作系统可以是智能操作系统和私密操作系统的其中之一,第二操作系统则为智能操作系统和私密操作系统中的另一个。
相反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用户也可在第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内进行切换,然后进行身份识别信息的验证,验证成功后,切换到第一操作系统,并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一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
其中,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即当前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且目标应用已启动并在当前界面上显示其操作界面。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可以是通过用户手动打开方式(包括点击目标应用的图标打开、执行预设手势打开等)打开第一操作系统以及该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或者通过智能语音控制功能、默认开机启动等自动打开方式,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相应的该应用时通过切换操作系统及应用打开。此处不做限定。
身份识别信息,用于在用户需要从当前的第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时输入移动终端,以实现切换,进而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当操作系统由智能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切换至隐私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时,往往需要进行验证,以保证隐私操作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其中,身份识别信息具体可以是生物识别特征(如指纹、指关节纹、掌纹、虹膜、面像等生理特征,以及如步态、声音、笔迹等行为特征),也可以是手势、动作、快捷键等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用户输入身份识别信息例如指纹时,可以直接在当前界面任一区域上轻触或者按压相应指纹,也可以在预先设置的验证区域(如主页键区域)内输入,或者用户需要通过打开某一快捷键进入验证阶段,然后再在当前显示界面上或者验证区域中输入指纹等。
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即用户预先设置的,用来验证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正确的信息。具体可以是与上述身份识别信息相似的种类,相关内容参见上述描述即可,此处不在赘述。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该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为指纹,用户可以预先设置多个指纹(具体可以是单个用户的多个指纹,或者多个不同用户的指纹),以保证用户验证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切换程序,如由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和由第二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设置相同或者不同的指纹,也可以为每一个应用均设置相同或不同的指纹,或者所有的两个操作系统之间应用的相互切换均设置为相同的指纹。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具体设定。
例如,请参见图2,用户预先在移动终端上设置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的指纹为智能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向隐私操作系统中的应用之间切换的身份验证信息。在当前移动终端处于智能操作系统中的相机应用的显示界面,即已打开该应用并位于该相机应用的操作界面上时,用户发现打开的相机在当前的环境中并不适合使用,而需要打开隐私操作系统的相机应用。此时,用户在预先设置的验证区域主页键区域中输入自己的左手大拇指指纹,但是移动终端并没有做任何反应,然后用户又输入左手食指的指纹,此时,移动终端直接切换至隐私操作系统,打开该系统中的相机应用,并显示该相机应用的操作界面。当然,在其它应用场景中,在输入身份识别信息且验证成功后,移动终端可能会做出是否切换的提示,确定切换后再切换至隐私操作系统中的相机应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由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移动终端便可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显示目标应用,无需再退出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目标应用间的直接切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3: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监控到用户打开目标应用时,向控制处理模块发送目标应用开启信息;
其中,用户打开目标应用具体是指目标应用已经启动,并且在当前界面上显示其操作界面。此处目标应用具体的打开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具体请参见上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4:控制处理模块接收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后,转发给第二操作系统;
步骤S105:第二操作系统根据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在后台打开目标应用;
其中,在后台打开目标应用即指仅在后台启动目标应用的相关程序,而不在当前界面上显示其操作界面。
此时,步骤S101包括: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其中,预设时间即为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设置的时间限定。该预设时间可以为5s,10s,30s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
此时,步骤S102包括:若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直接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
其中,直接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是指,无需再启动该目标应用的相关程序,而直接显示其操作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之外,还存在一个控制处理模块,该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控制、协调、管理两个操作系统。由于控制处理模块处于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之外,在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时,不会对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有改变,因此,实现起来比较方便,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终端监控到用户打开目标应用后,在后台打开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目标应用,在预设时间内,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当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终端直接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即可,由于该目标应用已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打开之后随即启动了后台程序,因此不需在判断后再等待其启动,从而能够节省移动终端进行不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间的切换的时间,进而提升切换速度。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预设时间也可以是用户输入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识别信息的时间限定。此时,在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匹配的身份识别信息后,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直接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
通过本实施方式,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身份识别信息,并且判断结果为匹配时,由于此时第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后台程序已经启动,此时直接显示该目标应用的操作界面即可,因此能够快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进而提高切换的速度。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在后台关闭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
容易理解地,目标应用后台程序的持续开启会耗费移动终端的电量,若目标应用的后台程序持续处于打开状态,但却没有实际使用该应用,必然会造成电量浪费。本实施方式考虑到这一点,若在预设时间内,移动终端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后台自动关闭已经打开的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从而避免移动终端电量浪费。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并超出预设时间后,又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此时,移动终端可以继续判断该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并在判断结果为匹配时,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容易理解地,此处的显示目标应用包括启动目标应用的相关程序,并显示其操作界面。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步骤S102包括:子步骤S1021和子步骤S1022,
子步骤S1021:若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时,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
容易理解地,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具体例如用户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打开了相机应用,但是在身份验证成功后发现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并未安装对应的相机应用。
其中,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具体可以是在当前显示界面上弹出是否安装目标应用的对话框,或者是终端进行语音提示等,然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安装。
子步骤S1022:若是,则在满足预定条件时安装目标应用,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目标应用。
预定条件具体可以是终端处于Wi-Fi连接状态,或者用户允许使用移动数据流量安装应用程序并已连接等。
安装目标应用具体可以通过自动打开终端上的应用管家等类似应用,并在其中自动下载并安装对应的目标应用。
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并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时,则以弹出对话框的形式,或者播放语音等形式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若是,则终端在处于Wi-Fi连接状态,或者用户已经设置允许使用移动数据流量安装应用程序并已连接移动数据流量等满足预定条件时,自动打开应用管家等类似应用,在其中自动下载并安装目标应用,在安装成功后自动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该目标应用。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若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并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时,用户选择不安装,则移动终端保持在当前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显示界面,或者关闭当前目标应用。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若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并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时,且用户选择安装,但是终端当前处于断网状态或其他不满足预定条件的状态,则移动终端保持在当前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显示界面,或者关闭当前目标应用。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中不存在目标应用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该目标应用,在需要安装且移动终端满足预定条件时,自动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安装后,打开并显示目标应用。整个操作过程均自动检测与执行,无需用户手动安装、切换等,进而使得双系统中应用切换更加便捷。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步骤S102包括:子步骤S1023和子步骤S1024。
子步骤S1023:若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时,判断第二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预设的、与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
子步骤S1024:若存在,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目标应用的关联应用。
需要指明的是,用户可以预先在第一操作系统中和第二操作系统中类似功能的应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例如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的普通相机应用与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美颜相机应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默认优先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中对应的目标应用,但是在未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有相应的目标应用时,再检测第二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关联应用,存在时,则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该关联应用。如上例,用户打开并显示第一操作系统中的普通相机应用后,想要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普通相机应用,但是在身份验证成功后终端检测不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普通相机应用,此时,终端检测到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存在预设的、与普通相机应用同类型的美颜相机应用,然后移动终端自动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美颜相机应用。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用户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也可以预先在第一操作系统中与第二操作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应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例如在第一操作系统的普通相机应用与第二操作系统中的微信应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在终端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未安装普通相机应用时,自动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微信应用。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用户并未检测到预设的、与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此时,移动终端保持在当前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显示界面,或者关闭当前目标应用。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当移动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中不存在目标应用,同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存在预设的、与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时,自动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该关联应用,整个切换操作自动完成,且关联关系的建立使得该操作更加智能、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若监控到用户在第一操作系统内选定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且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户识别信息,则判断用户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从第一操作系统传输至第二操作系统中。
其中,至少一个目标文件具体可以是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各种格式的文档等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识别信息、用户验证信息与上述的身份识别信息类似,具体可以是生物识别特征(如指纹、指关节纹、掌纹、虹膜、面像等生理特征,以及如步态、声音、笔迹等行为特征),也可以是手势、动作、快捷键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验证成功后,用户可以选择具体的目标文件存储路径,并在确定后,目标文件直接存储在所选定的存储路径中。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验证成功后,自动打开第二操作系统的目标应用,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手动选择具体的存储位置,然后将目标文件保存在第二操作系统的具体存储位置当中。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当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从第一操作系统传输至第二操作系统中后,原来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文件保持原状,或者直接删除。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用户在需要将第一操作系统中的目标文件传输至第二操作系统中时,可以在选中目标文件后直接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直接保存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从而省去了用户选中目标文件后关闭第一操作系统再打开第二操作系统的麻烦,使得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的传输变得简便。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目标文件携带文件夹信息。此时,若终端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用户验证信息匹配,则将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从第一操作系统传输并保存至第二操作系统中与文件夹信息对应的文件夹中。
目标文件携带文件夹信息可以是目标文件的具体位置信息,例如目标文件在第一操作系统中位于图库应用的第一个图库夹中,则该目标文件携带的文件夹信息可以是图库应用的第一个图库夹,那么在该目标文件传输至第二操作系统中时,自动保存在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图库应用的第一个图库夹中。
例如,用户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的图库应用中的人物图像夹中选中了三张照片,这三张照片携带的文件夹信息便是图库应用中的人物图像夹,若终端接收到用户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用户验证信息匹配,则该选中的三张照片自动保存至第二操作系统中的图库应用中的任务图像夹中。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目标文件自身携带文件夹信息,在进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传输时,能够自动保存在对应操作系统的对应的文件夹中,以此能够自动对目标文件位置进行管理,避免目标文件传输后位置的混乱,也方便用户使用。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该移动终端包括:判断模块101和切换模块102。
判断模块101用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切换模块102用于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目标应用。由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身份验证信息一致时移动终端便可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显示目标应用,无需再退出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并在第二系统中显示目标应用,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目标应用间的直接切换,进而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其中,参见图7,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发送模块103、控制处理模块104以及打开模块105。
发送模块103用于在第一操作系统中,监控到用户打开目标应用时,向控制处理模块发送目标应用开启信息;
控制处理模块104用于控制、协调、管理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并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后,转发给第二操作系统;
打开模块105用于在第二操作系统中根据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在后台打开目标应用;
其中判断模块101还用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切换模块102还用于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并直接显示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
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关闭模块,用于在处于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在后台关闭第二操作系统中的目标应用。
其中,参见图8,该移动终端的切换模块102还包括:提示单元1021、第一切换单元1022。
提示单元1021用于若判断模块101的判断结果为匹配,且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时,提示用户是否在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目标应用;
第一切换单元1022用于若提示单元1021的提示结果为是,则在满足预定条件时安装目标应用,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目标应用。
其中,参见图9,该移动终端的切换模块102还包括:判断单元1023、第二切换单元1024。
判断单元1023,用于若判断模块101的判断结果为匹配,且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目标应用时,判断第二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预设的、与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
第二切换单元1024,用于若判断单元1023的判断结果为存在,则切换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目标应用的关联应用。
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验证模块、传输模块。
验证模块用于若监控到用户在第一操作系统内选定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且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则验证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第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传输模块用于若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为匹配,则将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从第一操作系统传输至第二操作系统中。
其中,在目标文件携带文件夹信息时,传输模块还用于若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为匹配,则将至少一个目标文件从第一操作系统传输并保存至第二操作系统中与文件夹信息对应的文件夹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以便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所述目标应用;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监控到所述用户打开所述目标应用时,向控制处理模块发送目标应用开启信息,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独立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之外,并用于控制、协调、管理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所述控制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后,转发给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根据所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在后台打开所述目标应用;
所述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若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若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直接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其中,直接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是指,无需再启动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程序,而直接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界面;
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在后台关闭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所述目标应用时,提示所述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若是,则在满足预定条件时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所述目标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所述目标应用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预设的、与所述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
若存在,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关联应用。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显示所述目标应用,以便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使用所述目标应用;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独立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之外,并用于控制、协调、管理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监控到所述用户打开所述目标应用时,向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发送目标应用开启信息;
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后,转发给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打开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根据所述目标应用开启信息,在后台打开所述目标应用;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判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预先保存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并直接显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闭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时,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则在后台关闭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且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所述目标应用时,提示所述用户是否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提示单元的提示结果为是,则在满足预定条件时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所述目标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匹配,且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未安装所述目标应用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预设的、与所述目标应用同类型的关联应用;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存在,则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打开并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关联应用。
CN201710117201.3A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102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201.3A CN107102891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201.3A CN107102891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2891A CN107102891A (zh) 2017-08-29
CN107102891B true CN107102891B (zh) 2020-10-30

Family

ID=5967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7201.3A Active CN107102891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28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0020B (zh) * 2018-01-23 2021-09-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设备的监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005576A (zh) * 2018-06-11 2018-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相机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780926B (zh) * 2018-07-30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26058B (zh) * 2018-08-29 2021-07-2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柜员机的身份核查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介质
CN110232275B (zh) * 2019-04-24 2021-04-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22492B (zh) * 2019-05-05 2021-04-20 深圳汇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5872B (zh) * 2019-09-27 2023-09-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系统显示设备的语音交互方法及多系统显示设备
CN113391844A (zh) * 2020-03-12 2021-09-14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操作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83456A (zh) * 2022-01-13 2023-07-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791A (zh) * 2014-08-15 2014-12-1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双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12896A (zh) * 2016-04-12 2016-08-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558B (zh) * 2015-02-09 2018-07-27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间的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05574383A (zh) * 2015-04-17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系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60664B (zh) * 2015-09-24 2018-05-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间的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6250741A (zh) * 2016-07-22 2016-12-21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791A (zh) * 2014-08-15 2014-12-1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双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12896A (zh) * 2016-04-12 2016-08-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2891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2891B (zh) 一种基于双系统的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RU264861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и оператора
EP333122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ding messages
EP3422726A1 (en) Intelligent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4461290B (zh)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设备
RU2637466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и
CN105094659A (zh) 一种基于手势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07873A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623A1 (zh)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156561B (zh) 应用加锁方法、应用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5306743A (zh)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07834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601065A (zh) 视频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487805A (zh) 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487680A (zh) 用于终端截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91005A (zh) 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99501A (zh) 对话列表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30345227A1 (en) Switch module, terminal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US1031125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acces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269086A (zh) 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装置、充电线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34323A (zh) 基于无线终端的数据连接自动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450806A (zh) 快捷菜单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8037912A (zh) 显示页面信息的方法、装置
CN112147964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485113A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隐私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