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0665A -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0665A
CN107100665A CN201710432105.8A CN201710432105A CN107100665A CN 107100665 A CN107100665 A CN 107100665A CN 201710432105 A CN201710432105 A CN 201710432105A CN 107100665 A CN107100665 A CN 107100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ine
cost
extraction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2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4321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0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0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0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drawing- off gases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use of the gas for any pur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①根据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确定矿井瓦斯等级;②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前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③根据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确定矿井瓦斯等级;④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后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⑤计算出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本发明定量地计算出煤层气抽采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实现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对于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估,刺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特别适用于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领域。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也称“煤矿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我国42个主要含煤盆地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36.8兆亿m3。近年来,我国煤层气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商业化进程急剧加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对于开发煤层气产生的巨大效益形成了共识。
但长期以来,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估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综合价值进行定量评估成为当前一大难题。依据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工程实践,通常将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指标划分为环境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益三大评估指标。其中,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早已获得广泛认可,但间接经济效益却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在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下,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最主要还是体现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这里的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煤炭开发时的安全效益,主要表现为煤矿在进行煤炭开采时用于瓦斯防治方面的费用的降低。目前,对于煤层气抽采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评估大多是定性的描述,缺乏定量的计算,以至于在煤层气抽采过程中得出“煤层气不如天然气合算”、“煤层气不如煤炭开采价值高”等扭曲的结论。
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与矿井瓦斯治理费用存在如下两方面的关系:从各因果关系上看,煤层气抽采直接导致煤层瓦斯含量降低,而瓦斯治理费用本质上受控于矿井生产时期的瓦斯涌出量,我国对煤矿的瓦斯等级评定采用瓦斯涌出量标准(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同瓦斯等级的矿井在瓦斯治理手段和费用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可显化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的降低,从而使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成为可能;此外,从时间上看,煤层气地面抽采通常发生煤炭开采之前,而矿井瓦斯治理费用则发生在矿井生产时期,为了计算上的方便,以现在的瓦斯治理手段、矿井开采方式和外部经济环境等来计算当前煤层气抽采对未来矿井生产中瓦斯治理费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定量地计算出煤层气抽采后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实现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可为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提供积极的理论探索,同时为政府和企业评估煤层气项目提供依据和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①根据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即该矿井为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或者煤与瓦斯突出矿井;②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前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③根据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④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后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⑤计算出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即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减去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当瓦斯压力为0.74MP时对应的瓦斯含量值为临界瓦斯含量值W1;然后根据矿井瓦斯等级判定标准确定临界相对瓦斯涌出量,基于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中的分源预测法,采用迭代的方法确定瓦斯矿井与高瓦斯矿井的临界瓦斯含量值W2;当抽采前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瓦斯矿井。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确定出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当抽采后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瓦斯矿井。
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根据抽采后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抽采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煤与突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高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依据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灾害治理费用的关系,计算出抽采前所需的瓦斯治理费用和抽采后所需的瓦斯治理费用,定量地计算出煤层气抽采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实现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对于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估,刺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矿井瓦斯等级确定流程图。
图3为吨煤瓦斯治理费用随瓦斯含量变化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即该矿井为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或者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前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3)根据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
(4)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后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5)计算出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即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减去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当瓦斯压力为0.74MP时对应的瓦斯含量值为临界瓦斯含量值W1;然后根据矿井瓦斯等级判定标准确定临界相对瓦斯涌出量,基于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中的分源预测法,采用迭代的方法确定瓦斯矿井与高瓦斯矿井的临界瓦斯含量值W2。当抽采前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W2时为瓦斯矿井。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确定出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当抽采后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W2时为瓦斯矿井。
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根据抽采后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抽采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煤与突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高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下面以某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计算为例进行说明:
某矿原始煤层瓦斯含量平均为12m3/t,目前生产能力为3.00Mt/a。根据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当瓦斯压力为0.74MP时对应的瓦斯含量值为临界瓦斯含量值W1
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换算关系如下:
式中:X—纯煤(煤中可燃质)的瓦斯含量,m3/t;P—煤层瓦斯压力,MPa,这里取0.74MPa;a—吸附常数,煤的极限吸附量,m3/t,实测值a=25.083m3/t;b—吸附常数,MPa-1,b=0.855MPa-1;ts—试验室作吸附试验的温度,℃,ts=30℃;t—井下煤体温度,℃,取t=23℃;Mad—煤中水分含量,%,Mad=0.5%;Af—煤中灰分含量,%,Af=20.13%;K—煤的孔隙容积,m3/t,K=0.03m3/t;k—甲烷的压缩系数,k=1.08;n—系数,按下式确定:
再根据式可计算出,当煤层瓦斯压力为0.74MPa时,对应的煤层瓦斯含量为8.97m3/t。因此,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为8.97m3/t。
目前该矿生产能力为3.00M/a,根据《煤矿瓦斯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当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6m3/t时其绝对瓦斯涌出量超过40m3/min,此时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根据标准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中的分源预测法,采用迭代的方法可计算出瓦斯矿井与高瓦斯矿井的临界瓦斯含量值W2为4.71m3/t。
该矿煤层瓦斯含量W0为12m3/t,W0>W1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此时瓦斯灾害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表1给出的是不同规模矿井瓦斯灾害治理相关设备默认值,其中矿井规模:小型矿井生产能力<90Mt/a;90Mt/a≤中型矿井生产能力<240Mt/a;240Mt/a≤大型矿井生产能力。
表1不同规模矿井瓦斯灾害治理设备默认值
矿井通风费用包括电费T1、设备折旧费T2、通风设施和材料消耗费用T3、通风工作人员工资费用T4、专为通风服务的井巷工程折旧费和维护费折算至每年的费用T5
电费T1=主要通风机总功率(各台在使用中的通风机功率和)×电费单价×24×365+局部通风机台数×单台功率×电费单价×24×365;
电费T1=(2×150kW×0.5×24×365+12×40kW×0.5×24×365)=3416400元/年。
设备折旧费T2=主要通风机台数×2(一台备用一台工作)×单台价格/使用年限+局部通风机台数×2(一台备用一台工作)×单台价格/使用年限;
设备折旧费T2=2×2×500000/5+12×2×50000/5=640000元/年。
通风设施和材料消耗费用T3=W0/W2×(通风构筑物数量×单价+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台数×单价+光学甲烷检测仪台数×单价+化学氧自救器台数×单价;
通风设施和材料消耗费用T3=12/4.71×(10×150000+100×50+20×100+5000×100)=12/4.71×2007000=5113376元/年。
通风工作人员工资费用T4=W0/W2×(通风科人数×工资×12+通风队人数×工资×12);
通风工作人员工资费用T4=12/4.71×(15×6000×12+30×5000×12)=7337579元/年。
专为通风服务的井巷工程折旧费和维护费折算至每吨煤每年的费用T5=W0/W2×(专用通风巷道长度×造价/使用年限+瓦斯尾巷长度×造价/使用年限);
专为通风服务的井巷工程折旧费和维护费折算至每吨煤每年的费用T5=12/4.71×(1000×10000/10+2000×5000/10)=5095541元/年。
根据以上可计算出矿井通风费用折算成每吨煤为:7.2元/年·吨。
瓦斯抽采费用包括主要设备费C1、土建工程费C2、安装工程费C3、监测监控系统费C4、钻孔工程费C5和瓦斯抽采人员费C6
主要设备费C1=W0/W2×瓦斯抽放泵台数×单价/使用年限+W0/W2×瓦斯抽放钻机台数×单价/使用年限;
主要设备费C1=[12/4.71×3×200000+12/4.71×5×80000]/5=509554元/年;
土建工程费C2=瓦斯泵房费用(泵站给排水设备及管路、采暖通风设备及管路、供配设备及电缆)+高位及循环水池构筑物费用;
土建工程费C2=150000+50000=200000元/年;
安装工程费C3=安装工程费用按设备总费用5%;
安装工程费C3=5×509554×5%=127388.5元/年;
监测监控系统费C4=W0/W2×瓦斯抽放多参数监测系统套数×单价;
监测监控系统费C4=12/4.71×5×30000=382166元/年;
钻孔工程费C5=吨煤钻孔长度×产量×钻孔单价;
钻孔工程费C5=[0.1+0.05/(W1-W2)×(W0-W1)]×3000000×70=28468310元/年;
瓦斯抽采人员费C6=W0/W2×[管理人员(干部、技术员)×工资×12+井下人员(钻探工、封孔接管工、仪表监测工、维修工、放水工)×工资×12+地面人员(开泵工、维修工、管路维护工)×工资×12。
瓦斯抽采人员费C6=W0/W2×[5×10000×12+15×8000×12+5×5000×12]=5961783元/年。
根据以上可计算出吨煤瓦斯抽采费用为:11.88元/年·吨。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包括防突设备费用F1、安全防护设施费用F2、防突施工费用F3、机构设置及人员培训费F4
防突设备费用F1=W0/W1×防突设备套数×单价/使用年限;
防突设备费用F1=12/8.97×(5×200000/2)=668896元/年;
安全防护设施费用F2=反向风门个数×单价+工作面避难所个数×单价+压风自救系统组数×单价+隔爆水棚组数×单价;
安全防护设施费用F2=5×10000+20×1000+20×500+10×1000=90000元/年;
防突施工费用F3=吨煤钻孔长度×年产量×单价;
防突施工费用F3=12/8.97×0.05×3000000×20=4013377元/年;
机构设置及人员培训费F4=W0/W1×(防突科干部人数×工资×12+防突科技术员人数×工资×12+防突队干部人数×工资×12+防突队技术员人数×工资×12+防突队工人人数×工资×12+防突调度室人数×工资×12)。
机构设置及人员培训F4=12/8.97×(5×10000×12+10×8000×12+5×10000×12+3×8000×12+30×6000×12+4×6000×12)=6549833元/年;
根据以上可计算出吨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3.774元/年·吨。
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包括瓦斯超限停产损失S1、瓦斯事故间接损失S2和预防瓦斯事故措施费S3。其中瓦斯超限停产损失主要包括掘进工作面停掘、回采工作面停采等费用;间接损失主要包括事故处理和相关奖励、处罚等费用;预防瓦斯超限措施费用主要包括瓦斯治理费用、相关设备费用等。
瓦斯超限停产损失S1=W0/W2[煤巷掘进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停掘时间×每天掘进长度×单位长度成本×停产损失系数+回采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停采时间×工作面每天产量×煤炭单位价格(元)×停产损失系数];
瓦斯超限停产损失S1=12/4.71×(4×10×5×4×5000+2×5×2×5000×200)×5%=12/4.71×(4000000+20000000)×5%=3057325元/年;
瓦斯事故间接损失S2=W0/W2[煤巷掘进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事故处理费用+回采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事故处理费用(元)];
瓦斯事故间接损失S2=12/4.71×[4×10×5000+2×5×10000]=764331元/年;
预防瓦斯事故措施费S3=W0/W2[煤巷掘进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瓦斯治理措施费用+回采工作面个数×超限次数×瓦斯治理措施费用(元/年)];
预防瓦斯事故措施费S3=12/4.71×[4×10×50000+2×5×100000]=7643312元/年。
根据以上可计算出吨煤瓦斯超限事故费用:3.82元/年·吨。
由上可得总的吨煤瓦斯灾害治理费用为:7.2+11.88+3.774+3.82=26.68元/吨。
煤层气抽采后,煤层瓦斯含量发生变化时,总的吨煤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同前所述。不同煤层瓦斯含量对应的吨煤瓦斯治理费用,如图3所示。
根据图3,若抽采前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若抽采后煤层瓦斯含量为9m3/t,该矿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煤层气抽采的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26.68-20.28=6.4元/t。
若抽采后煤层瓦斯含量降为6m3/t,矿井变为高瓦斯矿井,则煤层气抽采的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26.68-11.98=14.7元/t。
若抽采后煤层瓦斯含量降为3m3/t,矿井变为瓦斯矿井,则煤层气抽采的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26.68-3.77=22.91元/t。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①根据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即该矿井为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或者煤与瓦斯突出矿井;②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前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③根据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④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抽采后矿井瓦斯治理费用;⑤计算出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即煤层气抽采前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减去煤层气抽采后的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当瓦斯压力为0.74MP时对应的瓦斯含量值为临界瓦斯含量值W1;然后根据矿井瓦斯等级判定标准确定临界相对瓦斯涌出量,基于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中的分源预测法,采用迭代的方法确定瓦斯矿井与高瓦斯矿井的临界瓦斯含量值W2;当抽采前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瓦斯矿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确定出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当抽采后的煤层瓦斯含量W0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时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1且大于等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高瓦斯矿井;小于临界瓦斯含量值W2时为瓦斯矿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根据抽采后的矿井瓦斯等级计算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计算方法为:如果该矿为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如果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则瓦斯治理费用=矿井通风费用+瓦斯抽采费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费用+瓦斯超限事故费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抽采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煤与突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高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降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高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前为瓦斯矿井通过煤层气抽采后仍然为瓦斯矿井,则间接经济效益=抽采前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抽采后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费用。
CN201710432105.8A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7100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2105.8A CN10710066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2105.8A CN10710066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0665A true CN107100665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2105.8A Pending CN10710066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06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7559A (zh) * 2017-11-21 2018-04-2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达标评价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224A (zh) * 2010-03-09 2010-08-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井下煤层气抽采产能预测方法
CN102094671A (zh) * 2011-02-27 2011-06-15 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低渗透性难抽采煤层的立体化瓦斯抽采方法
CN103353618A (zh) * 2013-06-19 2013-10-16 张子敏 一种瓦斯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WO2013181706A1 (en) * 2012-06-06 2013-12-12 Mclean Christian A mesh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mesh
CN104405433A (zh) * 2014-10-21 2015-03-1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动态评价方法
CN104612635A (zh) * 2014-12-10 2015-05-13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预评判方法
CN105569724A (zh) * 2015-12-11 2016-05-11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技术措施的优化方法
CN106246141A (zh) * 2016-08-03 2016-12-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产能预测的钻孔量化分区布置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224A (zh) * 2010-03-09 2010-08-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井下煤层气抽采产能预测方法
CN102094671A (zh) * 2011-02-27 2011-06-15 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低渗透性难抽采煤层的立体化瓦斯抽采方法
WO2013181706A1 (en) * 2012-06-06 2013-12-12 Mclean Christian A mesh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mesh
CN103353618A (zh) * 2013-06-19 2013-10-16 张子敏 一种瓦斯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CN104405433A (zh) * 2014-10-21 2015-03-1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动态评价方法
CN104612635A (zh) * 2014-12-10 2015-05-13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预评判方法
CN105569724A (zh) * 2015-12-11 2016-05-11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技术措施的优化方法
CN106246141A (zh) * 2016-08-03 2016-12-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产能预测的钻孔量化分区布置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立杰等: "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估", 《煤炭经济研究》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1 May 2006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 14 October 201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7559A (zh) * 2017-11-21 2018-04-2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达标评价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967559B (zh) * 2017-11-21 2021-09-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达标评价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553B (zh)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煤矿井下安全综合监测系统
CN101571044B (zh) 地铁盾构瓦斯隧道施工方法
CN107688958B (zh) 一种基于多表集抄数据的用户用能异常分析方法
Vutukuri et 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mines
CN103603691A (zh) 一种矿井通风动态解算和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study on a remote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during a belt fire in coal mines
Chen et al. A dynamic gas emission prediction model at the heading face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N103195456A (zh) 一种巷道围岩灾害的智能锚杆预警监测系统
CN112065505A (zh) 一种采空区煤自燃无线自组网监测系统及危险动态判识预警方法
CN207147841U (zh) 一种矿用束管的保护装置
CN103528951A (zh)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巷道瓦斯监测系统
CN117108360A (zh) 多源煤基固废井下充填全过程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2520382U (zh) 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的煤矿安全监控装置
CN107100665A (zh) 一种基于矿井瓦斯治理设计的煤层气抽采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CN205400816U (zh) 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
Li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natural gas pressure during coal and gas outbursts
CN108035773A (zh) 一种基于6LoWPAN物联网技术的煤层瓦斯压力监测系统
CN110185936A (zh) 一种气体输送管道检测装置
Kávási et al. Dose estimation and radon action level problems due to nanosize radon progeny aerosols in underground manganese ore mine
CN103557898A (zh) 基于关键环的巷道中紊流流体流量测量方法
CN203606048U (zh) 一种煤层内部连续应力检测仪
CN205688458U (zh) 地下构筑物环境管控系统
CN109630100B (zh) 一种自动化煤层渗透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6375388A (zh) 基于大数据的瓦斯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和报警装置及方法
CN202578785U (zh) 一种煤炭开采过程中地层塌陷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