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7022B -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7022B
CN107087022B CN201710206028.4A CN201710206028A CN107087022B CN 107087022 B CN107087022 B CN 107087022B CN 201710206028 A CN201710206028 A CN 201710206028A CN 107087022 B CN107087022 B CN 107087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 program
account
pass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60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7022A (zh
Inventor
王永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60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7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7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7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7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60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s using application servers or record carriers, e.g. SIM application toolk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该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该系统帐号和密码为移动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的IMEI和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响应用户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提高了该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的数量,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可以聊天、购物、订票等等,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以手机为例,手机系统会自带的很多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即系统APP,这类APP在使用时必须要用户注册一个用户帐号才可以登录使用,进而系统APP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这个用户帐号对用户在该APP的用户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对一些系统APP并不是强需求的,又因为这类系统APP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注册,因此用户经常不愿意花费时间主动注册系统帐号,故而这类系统APP的普及率不高;同时,如果用户没有注册用户帐号,系统APP开发者就只能通过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其数据分析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移动终端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并响应该用户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该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的数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若是,则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若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则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的,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
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移动终端判断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当确定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应用程序继续采用上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了当前的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时,移动终端通过向用户输出帐号注册界面或者登录界面的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注册私密性较强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基于该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并在该登录状态下完成用户在上述应用程序上的强用户属性行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移动终端通过建立用户帐号和系统帐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存储,使得移动终端在统计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行为时可以结合该映射关系进行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包括:
第一输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输入模块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处理模块响应该用户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该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的数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第一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第二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时,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当判断模块确定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第一输出模块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应用程序继续采用上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了当前的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当第二输出模块根据第二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时,第二输出模块通过向用户输出帐号注册界面或者登录界面的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注册私密性较强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基于该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并在该登录状态下完成用户在上述应用程序上的强用户属性行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关联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关联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所述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关联模块通过建立用户帐号和系统帐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存储模块存储,使得移动终端在统计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行为时可以结合该映射关系进行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提示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实体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1300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移动终端在出厂时已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成功登录应用程序,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程序时无需注册系统帐号和密码,简化用户的操作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该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本步骤中,该应用程序可以为移动终端的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即系统级APP,例如,XX品牌的移动终端中的MIUI系统的主题商店、应用商店等,这一类APP具有一定的登录权限。现有技术中这类APP在使用时必须要用户注册一个用户帐号才可以登录使用,进而系统APP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这个用户帐号对用户在该APP的用户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但是这类系统级APP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注册,用户操作比较繁琐,因此用户经常不愿意花费时间主动注册帐号,故而这类系统APP的普及率不高。
本实施例中,上述具有登录权限的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均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即这一类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这里的“一对”指的是系统账号和密码共同构成一对配合使用的登录信息对,每一对“系统账号和密码”对应一个移动终端,即不同的移动终端对应的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是不同的。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系统帐号和密码可以是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和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并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可选的,该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该加密算法可以为MD5、BASE64等加密算法,上述第一随机数或第二随机数均可以为32位或者16位的随机字符串,还可以为其他格式的字符串,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在步骤S102中,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本步骤中,当用户需要使用上述具有登录权限的系统级应用程序时,用户可以输入针对该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相应的用户操作,该应用程序可以针对该用户操作做出响应。这里的响应可以是应用程序上的功能与用户操作的响应,例如,当用户操作是点击应用程序上的某个功能选项的操作,则应用程序对该用户操作的响应即就是开启为用户开启该功能选项,例如用户点击视频,则应用程序对该用户的点击操作的响应就是为用户呈现视频;或者,当用户操作为切换应用程序当前显示界面的操作,例如应用程序当前显示的界面为界面1,用户向左滑动,则应用程序响应用户该向左滑动的操作,为用户呈现界面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应用程序已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所输入的用户操作可以不包含注册帐号、密码、登录该应用程序等操作,即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也提高了这一类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具有登录权限的应用程序,用户在该应用程序上的所有用户行为均可以与该系统帐号关联起来,一旦用户使用了上述默认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也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供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没有使用上述默认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即未在上述默认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上发生用户行为的用户)的数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并响应该用户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该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的数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S201中,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
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本步骤中,当用户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上进行相应的操作时,移动终端判断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即判断用户操作是否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种。其中,该交易行为包括涉及转账、付款等的用户行为,上述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包括涉及用户家庭住址、公司地址或者其他与用户隐私相关的地址的行为,上述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包括涉及用户电话号码、用户的社交软件帐号、用户邮箱等行为,上述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包括涉及用户姓名、涉及用户身份证号、涉及用户的工号等表征用户身份的行为。此处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假设用户当前使用的是某一个具有购买功能的系统级APP,当用户在该APP上进行操作时,当用户触发了该APP的付款功能时,移动终端就确定用户当前的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
在步骤S202中,若是,则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确定用户在上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该应用程序继续采用上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即提示用户当前是否保持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可选的,上述提示信息可以通过界面上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例如参见图3所示的界面示意图,还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提示用户,本实施例对提示信息的输出格式并不做限定。该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了当前用户操作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上述S202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继续参见图2所示:
在步骤S203中,接收用户根据上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本步骤中,假设上述移动终端在输出提示信息时是以图3的方式输出,图3中的“是”代表用户当前允许移动终端继续采用上述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该应用程序,即维持当前的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否”代表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基于图3所示的界面,选择“是”或者“否”,即向移动终端输入第一操作。
在步骤S204中,若根据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则输出上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该应用程序时,移动终端控制应用程序自动退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可选的,该退出过程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后台直接进行。此时移动终端可以向用户输出另一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注册帐号,若需要,则移动终端会输出一帐号注册界面,用户基于该帐号注册界面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该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为用户的私人帐号和密码,然后用户可以基于该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重新登录上述应用程序,以完成之前用户输入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由于用户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用户在应用程序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步骤S205中,若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则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本步骤中,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该应用程序时,且移动终端获知用户当前并不需要注册用户帐号时,则移动终端此时输出该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用户基于该登录界面采用用户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重新登录该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04和S205之间没有时序关系的限定。
可选的,当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时,移动终端控制上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可选的,当移动终端退出采用用户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时,移动终端控制上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可选的,当移动终端执行了刷机操作时,移动终端也可以控制上述应用程序直接恢复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判断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当确定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应用程序继续采用上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了当前的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时,移动终端通过向用户输出帐号注册界面或者登录界面的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注册私密性较强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基于该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并在该登录状态下完成用户在上述应用程序上的强用户属性行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的安全性。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移动终端通过建立上述用户帐号和移动终端的系统帐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用户行为统计分析的准确率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S302中,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针对上述应用程序注册了用户帐号时,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用户帐号和该移动终端的系统帐号建立映射关系并进行存储,由于用户可以同时注册多个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因此一个系统帐号可以对应多个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这样当移动终端在进行用户行为数据统计时,移动终端可以先统计出上述应用程序在系统帐号登录状态下的用户行为,然后结合上述映射关系,分别统计每个与该系统帐号关联的用户帐号登录状态下的用户行为,这样确保了用户行为数据统计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通过建立用户帐号和系统帐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存储,使得移动终端在统计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行为时可以结合该映射关系进行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移动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5所示,该应用程序的操作的装置,包括:第一输入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
第一输入模块1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模块12,被配置为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通过第一输入模块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处理模块响应该用户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默认为系统帐号登录状态,因此用户无需注册私人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该应用程序的普及率。同时,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上述默认系统帐号登录状态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基于该系统帐号来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基于上述系统帐号统计出静默用户的数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移动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3和第一输出模块14。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输入模块15和第二输出模块16。
上述判断模块13,被配置为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上述第一输出模块14,被配置为在所述判断模块13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上述第二输入模块15,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上述第二输出模块16,被配置为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时,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的,继续参见上述图6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7。
该控制模块17,被配置为在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当判断模块确定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第一输出模块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应用程序继续采用上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了当前的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当第二输出模块根据第二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移动终端继续采用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时,第二输出模块通过向用户输出帐号注册界面或者登录界面的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注册私密性较强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基于该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上述应用程序,并在该登录状态下完成用户在上述应用程序上的强用户属性行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强用户属性行为的安全性。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框图,该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移动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关联模块18和存储模块19;
所述关联模块18,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所述存储模块19,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关联模块通过建立用户帐号和系统帐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存储模块存储,使得移动终端在统计用户在应用程序上的用户行为时可以结合该映射关系进行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准确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和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以上描述了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实体的框图,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21、用于存储处理器2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22和输入设备23;
其中,输入设备23被配置为: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21被配置为: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在上述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应理解,该处理器2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SIM卡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即在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1300的框图。例如,移动终端1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移动终端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2,存储器1304,电源组件1306,多媒体组件1308,音频组件13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312,传感器组件1314,以及通信组件1316。
处理组件1302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8和处理组件1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移动终端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306为移动终端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移动终端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1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触控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移动终端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3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移动终端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04或经由通信组件13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3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312为处理组件13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移动终端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检测到移动终端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移动终端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检测移动终端1300或移动终端1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移动终端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移动终端1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移动终端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16被配置为便于移动终端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移动终端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3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4,上述指令可由移动终端1300的处理器1320执行以完成上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13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1300能够执行上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
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若是,则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若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则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的,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
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程序为系统级应用程序;
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若是,则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若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则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
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
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6.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针对当前已登录成功的应用程序输入的用户操作;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出厂时已采用预设的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成功,每个移动终端对应一对系统帐号和密码;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该设备身份码IMEI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属性参数,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生成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版本、出厂时间、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升级时所产生的第二随机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程序为系统级应用程序;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响应所述用户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是否为强用户属性行为;其中,所述强用户属性行为包括:交易行为、涉及用户地址的行为、涉及用户联系方式的行为、涉及用户身份标识的行为中的任一个;
第一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在所述应用程序上的用户操作为强用户属性行为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继续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的第一操作;
第二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用户当前禁止所述移动终端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时,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帐号注册界面,供用户注册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或者,输出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供用户采用已注册的用户帐号和用户密码登录所述应用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下述任意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恢复采用所述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退出采用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用户密码的登录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已执行刷机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关联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关联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用户帐号和所述系统帐号的映射关系;所述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CN201710206028.4A 2017-03-31 2017-03-31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087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028.4A CN107087022B (zh) 2017-03-31 2017-03-31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6028.4A CN107087022B (zh) 2017-03-31 2017-03-31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7022A CN107087022A (zh) 2017-08-22
CN107087022B true CN107087022B (zh) 2022-06-21

Family

ID=5961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6028.4A Active CN107087022B (zh) 2017-03-31 2017-03-31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702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864A (zh) * 2009-04-08 2010-10-13 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为手机客户端用户注册账户的方法
CN103596163A (zh) * 2013-11-07 2014-02-19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应用软件的帐号管理方法
CN103647695A (zh) * 2013-10-31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用户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5429961A (zh) * 2015-11-03 2016-03-23 竞技世界(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注册账号并以此账号自动登录的方法
CN105610771A (zh) * 2015-09-11 2016-05-2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账户的方法及账户关联装置
CN105827683A (zh) * 2015-09-29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05939362A (zh) * 2016-06-27 2016-09-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账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39613A (zh) * 2016-08-15 2017-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数据的处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795B (zh) * 2013-05-14 2016-12-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执行自动注册登录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5516149A (zh) * 2015-12-14 2016-04-20 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ei号码登录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16150A (zh) * 2015-12-14 2016-04-20 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ei号码登录的方法
CN105681288A (zh) * 2016-01-05 2016-06-15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的帐号注册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05956430A (zh) * 2016-04-25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登录vr平台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864A (zh) * 2009-04-08 2010-10-13 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为手机客户端用户注册账户的方法
CN103647695A (zh) * 2013-10-31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用户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WO2015062378A1 (zh) * 2013-10-31 2015-05-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用户注册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3596163A (zh) * 2013-11-07 2014-02-19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应用软件的帐号管理方法
CN105610771A (zh) * 2015-09-11 2016-05-2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账户的方法及账户关联装置
CN105827683A (zh) * 2015-09-29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05429961A (zh) * 2015-11-03 2016-03-23 竞技世界(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注册账号并以此账号自动登录的方法
CN105939362A (zh) * 2016-06-27 2016-09-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账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39613A (zh) * 2016-08-15 2017-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数据的处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7022A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8887B2 (en) Short message service rea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30040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erification code
EP31134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rning
CN106453052B (zh) 消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0102505B2 (en) Server-implemented method, terminal-implemen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business card information
CN105847243B (zh) 访问智能摄像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11159B (zh) 基于蓝牙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219036B (zh) 解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0313870B2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959757B (zh) 用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app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07491681B (zh) 指纹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1638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quipment control
US201803419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loss of card or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ccount number or stolen of account number
CN109814942B (zh) 一种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2261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nline payment
CN107145771B (zh) 应用程序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26392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sending message
CN109246094B (zh) 用户终端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027629B2 (en) Short message service rea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06808B (zh) 对通讯消息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2960B (zh) 验证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070816B (zh) 应用的识别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2351131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87022B (zh)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9255601B (zh) 终端公交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