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6613A -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6613A
CN107086613A CN201610084025.3A CN201610084025A CN107086613A CN 107086613 A CN107086613 A CN 107086613A CN 201610084025 A CN201610084025 A CN 201610084025A CN 107086613 A CN107086613 A CN 107086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unit
battery
connecting terminal
subsys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0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6613B (zh
Inventor
周锡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840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6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6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6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6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021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8UPS systems or standby or emergency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急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提出了一种在线主动的对蓄电池进行自动检测和维护的技术方案,通过自动生成多子系统的优先级序列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对UPS单元子系统的蓄电池组串轮流进行维护性充放电,同时由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监测蓄电池组串中每一个蓄电池的状态信息,通过系统控制器根据程序预置参数或通过显示及操控面板及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定的参数和策略,监测分析各自单元子系统的能量与负载运行功率参数以及监测分析各自蓄电池监控器采集的蓄电池状态信号并据此判断生成自身子系统的调控指令,实现了自动监测分析、自动进行维护、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自动提示落后蓄电池的位置,确保了蓄电池组串的健康运行,大大提高蓄电池组串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急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应急供电电源的UPS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部门,为关键负载提供了电源保障,其工作稳定性、安全性极其重要。而由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对UPS供电系统的管理不当、维护不到位或蓄电池老化、容量配置不合适等问题,容易造成UPS供电系统线路短路、蓄电池击穿等故障,甚至导致火灾的发生,造成安全事故和重大损失。
国家专利局公布了申请号201510149311.9《不间断电源的远程维护装置》其在背景技术中记载了“[0003]UPS工作状态需要靠厂站值班员定期巡视变电站设备获得。然而随着电网发展,变电站数量增加,导致人工巡视周期延长。一旦UPS蓄电池发生故障,仅靠人工巡视很难及时发现,这会影响变电站内RTU的安全运行。而且在UPS的使用过程中,每年至少需要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维护工作,人工进行充放电维护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此技术方案只监测蓄电池组串端电压,不能监测每一个蓄电池的健康与工作状况,而且蓄电池维护的充放电也只是调节电力路径,无法利用UPS本身的充放电控制电路,不能实现合理的充放电过程。
国家专利局公布了申请号:201510115561.0《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充电电压的监控装置》其在说明书的背景技术及发明内容中记载了“[0003]然而,当前的UPS充电器在向蓄电池充电时可能存在充电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造成UPS蓄电池的电池容电功能衰退,使用寿命缩短,蓄电池极板损坏的问题。[000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充电电压的监控装置,以解决当前的UPS充电器在向蓄电池充电时可能存在充电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造成UPS蓄电池的电池容电功能衰退,使用寿命缩短,蓄电池极板损坏的问题。”此技术方案只监测蓄电池组串端电压,不能监测每一个蓄电池的健康与工作状况,如果每一个蓄电池都要监测那就需要每一个蓄电池都安装监控装置,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另外此方案即便是对每一个蓄电池都安装一个监控装置,由于其只比较端电压的电压值忽视了温度和使用环境对蓄电池的影响,使其监测效果大打折扣。
国家专利局还公布了申请号:200710100691.2《嵌套式冗余不间断电源装置及方法》其在说明书的背景技术及发明内容中记载了“[0004]多种不同的技术已被用于改善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可靠性。这些技术包括备用冗余、串联冗余以及并联冗余方法。典型的备用冗余UPS结构包括运行在备用基础上的、不带负载或只带部分负载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UPS单元,其能够通过负载的转接来立即代替故障UPS单元工作。典型的串联冗余布置包含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第一和第二UPS,其中,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第一UPS被旁路而第二UPS用于带负载,在第二运行模式下,第二UPS被旁路而第一UPS用于带负载,这样,第一和第二UPS可相互作为对方的备用后备(standby backup)。[0005]在典型的并联冗余布置中,多个不间断电源(UPS)被并联耦合到负载,以便提供冗余以及通常提供增加的负载容量。AC电源(例如UPS)的并联冗余布置已在例如Tassitino,Jr.等人的美国专利No.5,745,357,Tassitino,Jr.等人的美国专利No.6,549,440,Luo等人的美国专利No.6,803,679,Wallace等人的美国专利No.6,118,680,Hase的美国专利No.4,104,539,Wang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No.2005/0162792,以及Luo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No.2005/0073783中进行了描述。”其发明内容是根据负荷大小有选择地启用和停用冗余组中的UPS,控制多个UPS单元之间的互为备用的数量;作为备用UPS单元也仅是备用而已,运行与备用均没有对蓄电池进行必要的维护性充放电。
目前UPS广泛应用的铅酸蓄电池,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归纳一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1)UPS采用的蓄电池大多为储能型蓄电池,其充放电功率受到产品设计和采用材料及工艺的限制,产品性能和出厂时建议使用均为温度25℃时充放电电流为0.1C;一般还建议0.3C时连续工作<5分钟;目前大部分用户UPS系统配置的蓄电池≤2小时,满负荷运行时达到0.5C,50%负荷运行时也≥0.25C;这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健康及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蓄电池内阻不一致或部分老化时,极易发生事故严重时会发生火灾;
2)通常UPS的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备用状态,极板结晶导致容量下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充放电以达到融化晶体激活其中的化学物质。
3)诸多的蓄电池中,由于出厂时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逐渐的老化过程中差异也逐渐加大,而目前的UPS系统对蓄电池的监控主要依据就是端电压,在蓄电池组串的端电压正常时可能已经造成个别蓄电池过充或欠充,极易造成个别蓄电池提前失效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4)为了改善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可靠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N+M冗余UPS系统,即增加一个以上的冗余UPS单元,使其相互作为对方的备用后备单元系统,在一个UPS发生故障时冗余备用的UPS单元进行替换;但是冗余UPS系统虽然安装了多个子系统或模块,却均缺少对蓄电池进行在线主动的自动维护,不能克服上述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使得冗余UPS系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冗余UPS系统具有在线主动的蓄电池自动检测和维护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包括: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用户负载(10)、主输入电源(11)、副输入电源(12)、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
由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A子系统;
由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B子系统;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A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及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供电的充电A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顺次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A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A供电的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B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及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供电的充电B电力路径;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顺次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B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B供电的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以及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通过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构成单元A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以及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通过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构成单元B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构成多单元系统互联通信链路;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A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B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其系统控制的特征是:由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A子系统和B子系统构成的分布式多单元子系统N+M冗余UPS系统,其中N为整数,M为整数1至N中的一个整数,每一个子系统设定一个唯一的系统单元编号;并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进行多个单元子系统之间的连接通信及按约定交互各自的状态信息,据此多个单元子系统形成优先级序列;
多个单元子系统构成的冗余UPS系统设有自治运行和协同运行两个运行模式,协同运行模式是单元子系统状态分值高的优先级高,同等状态分值时系统单元编号高的优先级高,优先级低的服从优先级高的指挥,当一个子系统需要从备用供电运行状态转换为主动维护运行状态前,需要通报其他子系统并由优先级高的子系统按约定发布执行指令;在自治运行模式运行时,多个分布式单元子系统各自独立自治运行,各自独立自治运行的单元子系统均受控于各自单元子系统控制器,即A子系统和B子系统相对应的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和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
各单元子系统控制器根据程序预置参数或通过各自显示及操控面板以及各自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定的参数和策略或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监测分析各自单元子系统的能量与负载运行功率参数以及监测分析各自蓄电池监控器采集的蓄电池状态信号并据此判断生成自身子系统的调控指令,即:
1)接受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并执行;
2)按监测分析数据和设定时段选择并申请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一组需要进行维护的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控制,其他的子系统为在线不间断供电值班备用运行;
3)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的状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性能落后的蓄电池提示位置信息和报警信息;
4)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单元子系统的电路模块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控制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或通过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控制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以及通知其他子系统和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5)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蓄电池组串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或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I/O驱动电路(27)控制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以及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上述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所述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均由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总线(210)、信号采集传感器(211)、报警电路(212)组成,并且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通过总线(210)分别连接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构成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主控电路模块;由I/O驱动电路(27)分别连接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模数转换电路(28)以及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和报警电路(212),构成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与直流电力保护监控链路。
本发明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针对至少两组UPS子系统构成的多单元模块UPS系统或N+N或N+B(B为1至N的整数)冗余应急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在线主动的对蓄电池进行自动检测和维护的技术方案,通过自动生成多子系统的优先级序列进行协调控制,实现对UPS单元子系统的蓄电池组串轮流进行维护性充放电,同时由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监测蓄电池组串中每一个蓄电池的状态信息,通过系统控制器根据程序预置参数或通过显示及操控面板及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定的参数和策略,监测分析各自单元子系统的能量与负载运行功率参数以及监测分析各自蓄电池监控器采集的蓄电池状态信号并据此判断生成自身子系统的调控指令,实现了自动监测分析、自动进行维护、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自动提示落后蓄电池的位置,确保了蓄电池组串的健康运行,大大提高蓄电池组串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蓄电池监控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给予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与方案不限于本实施例子给出的说明内容。
附图1给出了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包括: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用户负载(10)、主输入电源(11)、副输入电源(12)、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
由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A子系统;
由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B子系统;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A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及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供电的充电A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顺次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A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A供电的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B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及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供电的充电B电力路径;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顺次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B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B供电的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以及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通过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构成单元A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以及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通过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构成单元B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构成多单元系统互联通信链路;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A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B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其系统控制的特征是:由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A子系统和B子系统构成的分布式多单元子系统N+M冗余UPS系统,其中N为整数,M为整数1至N中的一个整数,每一个子系统设定一个唯一的系统单元编号;并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进行多个单元子系统之间的连接通信及按约定交互各自的状态信息,据此多个单元子系统形成优先级序列;
多个单元子系统构成的冗余UPS系统设有自治运行和协同运行两个运行模式,协同运行模式是单元子系统状态分值高的优先级高,同等状态分值时系统单元编号高的优先级高,优先级低的服从优先级高的指挥,当一个子系统需要从备用供电运行状态转换为主动维护运行状态前,需要通报其他子系统并由优先级高的子系统按约定发布执行指令;在自治运行模式运行时,多个分布式单元子系统各自独立自治运行,各自独立自治运行的单元子系统均受控于各自单元子系统控制器,即A子系统和B子系统相对应的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和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
各单元子系统控制器根据程序预置参数或通过各自显示及操控面板以及各自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定的参数和策略或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监测分析各自单元子系统的能量与负载运行功率参数以及监测分析各自蓄电池监控器采集的蓄电池状态信号并据此判断生成自身子系统的调控指令,即:
1)接受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并执行;
2)按监测分析数据和设定时段选择并申请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一组需要进行维护的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控制,其他的子系统为在线不间断供电值班备用运行;
3)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的状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性能落后的蓄电池提示位置信息和报警信息;
4)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单元子系统的电路模块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控制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或通过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控制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以及通知其他子系统和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5)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蓄电池组串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或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I/O驱动电路(27)控制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以及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图2所示,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所述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均由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总线(210)、信号采集传感器(211)、报警电路(212)组成,并且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通过总线(210)分别连接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构成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主控电路模块;由I/O驱动电路(27)分别连接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模数转换电路(28)以及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和报警电路(212),构成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与直流电力保护监控链路。

Claims (2)

1.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包括: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用户负载(10)、主输入电源(11)、副输入电源(12)、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
由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A子系统;
由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B子系统;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A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及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供电的充电A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顺次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A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A供电的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B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及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供电的充电B电力路径;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顺次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B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B供电的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以及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通过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构成单元A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以及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通过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构成单元B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构成多单元系统互联通信链路;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A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B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其系统控制的特征是:由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A子系统和B子系统构成的分布式多单元子系统N+M冗余UPS系统,其中N为整数,M为整数1至N中的一个整数,每一个子系统设定一个唯一的系统单元编号;并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进行多个单元子系统之间的连接通信及按约定交互各自的状态信息,据此多个单元子系统形成优先级序列;
多个单元子系统构成的冗余UPS系统设有自治运行和协同运行两个运行模式,协同运行模式是单元子系统状态分值高的优先级高,同等状态分值时系统单元编号高的优先级高,优先级低的服从优先级高的指挥,当一个子系统需要从备用供电运行状态转换为主动维护运行状态前,需要通报其他子系统并由优先级高的子系统按约定发布执行指令;在自治运行模式运行时,多个分布式单元子系统各自独立自治运行,各自独立自治运行的单元子系统均受控于各自单元子系统控制器,即A子系统和B子系统相对应的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和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
各单元子系统控制器根据程序预置参数或通过各自显示及操控面板以及各自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定的参数和策略或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监测分析各自单元子系统的能量与负载运行功率参数以及监测分析各自蓄电池监控器采集的蓄电池状态信号并据此判断生成自身子系统的调控指令,即:
1)接受优先级最高的子系统发出的指令并执行;
2)按监测分析数据和设定时段选择并申请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一组需要进行维护的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控制,其他的子系统为在线不间断供电值班备用运行;
3)对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的状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性能落后的蓄电池提示位置信息和报警信息;
4)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单元子系统的电路模块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控制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或通过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控制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隔离断开异常单元子系统以及通知其他子系统和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5)监测分析发现存在运行风险的异常蓄电池组串时发出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的指令,并通过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或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I/O驱动电路(27)控制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隔离断开异常蓄电池组串以及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所述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均由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总线(210)、信号采集传感器(211)、报警电路(212)组成,并且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通过总线(210)分别连接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构成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主控电路模块;由I/O驱动电路(27)分别连接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模数转换电路(28)以及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和报警电路(212),构成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与直流电力保护监控链路。
CN201610084025.3A 2016-02-15 2016-02-15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Active CN107086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025.3A CN107086613B (zh) 2016-02-15 2016-02-15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025.3A CN107086613B (zh) 2016-02-15 2016-02-15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613A true CN107086613A (zh) 2017-08-22
CN107086613B CN107086613B (zh) 2024-04-09

Family

ID=5961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025.3A Active CN107086613B (zh) 2016-02-15 2016-02-15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66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9584A (zh) * 2019-11-28 2020-02-2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一种基于电池状态的不间断电源动态功率分配系统
CN112821843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哈尔滨宇龙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调速多负载系统的智能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62213A (zh) * 2021-03-05 2021-07-2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及储能系统
CN117375248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阵列集群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738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Densei Lambda Kk Upsに設置した通信機能付き増設バッテリーボックス
CN101777785A (zh) * 2010-03-24 2010-07-14 胡继业 基于动力环境监控的ups下电系统和下电方法
CN102749885A (zh) * 2012-07-18 2012-10-24 石毅 云数控系统
KR20130077181A (ko) * 2011-12-29 2013-07-09 최영균 예비용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유피에스의 유지보수 시스템
CN104242369A (zh) * 2013-06-24 2014-12-24 湖南心澄新能源研究所 新型多能源多模式智能不间断电源
CN104981954A (zh) * 2013-02-28 2015-10-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分散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738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Densei Lambda Kk Upsに設置した通信機能付き増設バッテリーボックス
CN101777785A (zh) * 2010-03-24 2010-07-14 胡继业 基于动力环境监控的ups下电系统和下电方法
KR20130077181A (ko) * 2011-12-29 2013-07-09 최영균 예비용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유피에스의 유지보수 시스템
CN102749885A (zh) * 2012-07-18 2012-10-24 石毅 云数控系统
CN104981954A (zh) * 2013-02-28 2015-10-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分散控制器
CN104242369A (zh) * 2013-06-24 2014-12-24 湖南心澄新能源研究所 新型多能源多模式智能不间断电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9584A (zh) * 2019-11-28 2020-02-2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一种基于电池状态的不间断电源动态功率分配系统
CN110829584B (zh) * 2019-11-28 2021-11-1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一种基于电池状态的不间断电源动态功率分配系统
CN112821843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哈尔滨宇龙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调速多负载系统的智能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821843B (zh) * 2020-12-31 2023-07-14 哈尔滨宇龙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调速多负载系统的智能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62213A (zh) * 2021-03-05 2021-07-2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及储能系统
CN117375248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阵列集群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7375248B (zh) * 2023-12-08 2024-03-08 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阵列集群监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6613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4945B (zh) 一种基于蓄电池并联的直流电源系统
CN106972618A (zh) 一种远控式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供电电源
CN103457339B (zh) 一种多模块备份电池管理系统与直流母线的对接及配置的方法与系统
CN108879879A (zh) 蓄电池组在线放电维护装置及方法
CN107086613A (zh)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103715757A (zh) 一种核电站用后备式冗余低压配电系统
JP5361594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への電力供給方法
CN103928948B (zh) 井下紧急避险救生设施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
CN205355886U (zh) 一种集中监控的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208571667U (zh) 一种延长变电站通信设备供电时间装置
CN202978348U (zh) 智能巡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03707869U (zh) 一种核电站用后备式冗余低压配电系统
CN107086614A (zh) 一种集中监控的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111948548A (zh) 一种用于不断电检测蓄电池组的系统
CN113471950B (zh) 一种电力厂站用蓄电池组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
CN104037752A (zh) 船用传感器供电装置
CN203562822U (zh) 一种多模块备份电池管理系统与直流母线的对接及配置的系统
CN109245286A (zh) 一种无变压器的应急电源
CN111009929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及组串均衡管控装置
CN205070557U (zh) 电梯对讲电源
CN211046557U (zh) 一种后备电源保障装置
CN205355888U (zh) 一种基于主动维护功能扩展装置的ups系统
CN205355887U (zh) 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107086615A (zh) 一种基于主动维护功能扩展装置的ups系统
CN207134865U (zh) 一种低压直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