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3998A -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 Google Patents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3998A
CN107083998A CN201710081893.0A CN201710081893A CN107083998A CN 107083998 A CN107083998 A CN 107083998A CN 201710081893 A CN201710081893 A CN 201710081893A CN 107083998 A CN107083998 A CN 107083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assage
structure body
rotational structure
scroll fluid
fl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18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83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3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01D5/02Blade-carrying members, e.g. r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00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32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with pressure velocity transformation exclusively in rotor, e.g. the rotor rota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ets issuing from the rotor, e.g. Heron turb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或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涡旋流体通道透平,且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背景技术
叶轮流体机构,无论是透平还是压气机往往都需要很多级,喷射通道(例如喷管、拉瓦尔喷管等)喷射流体速度过高,在现有材料和技术条件下,很难有效收回工质的能量。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透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2: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3: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4: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5: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6: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7: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8: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9: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10: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11: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12: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方案13: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14: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15: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连通。
方案16: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17: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18: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方案19:在方案1、4或7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0:在方案2、5或8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1:在方案3、6或9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2:在方案10、13或16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3:在方案11、14或17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4:在方案12、15或18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方案25:在方案4至9和13至18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26:在方案19至2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27:在方案4至9和13至18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28:在方案19至2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29: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0: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1: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2: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3:在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4:在方案1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5:在方案19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6:在方案20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7:在方案2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8:在方案2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39:在方案2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40:在方案24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方案41: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2: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3: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4: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5:在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6:在方案1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7:在方案19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8:在方案20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49:在方案2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50:在方案2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51:在方案2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方案52:在方案24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本发明中,所谓的“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是指流通面积逐渐增加的涡旋流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是指涡旋半径逐渐增加的涡旋流体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多涡旋流体通道”是指包括两条以上相互并联的涡旋流体通道的涡旋流体通道。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涡旋流体通道透平,且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2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3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4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5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6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7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实施例8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实施例9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实施例10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1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2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3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14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15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连通。
实施例16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实施例17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实施例18
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4或7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5或8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6或9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0、13或16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1、14或17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2、15或18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圆心角大于等于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或大于等于720°。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含有所述喷射通道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含有所述喷射通道的实施方式还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入口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0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1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2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9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0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1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2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3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4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与汽化器连通、与压缩气体源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0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1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2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9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0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1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2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3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渐扩多涡旋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4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多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燃烧室间歇连通、与汽化器间歇连通、与压缩气体源间歇连通或与气体液化物源间歇连通。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2.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3.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4.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5.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连通。
6.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连通。
7.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8.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渐扩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渐扩涡旋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9.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涡旋渐扩流体通道,所述涡旋渐扩流体通道与喷射通道的流体出口回转连通。
10.一种涡旋流体通道透平,包括旋转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多涡旋流体通道,所述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CN201710081893.0A 2016-02-15 2017-02-15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Pending CN107083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60399 2016-02-15
CN201610086039 2016-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3998A true CN107083998A (zh) 2017-08-22

Family

ID=59614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1893.0A Pending CN107083998A (zh) 2016-02-15 2017-02-15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399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5808A (en) * 1937-05-22 1939-07-11 Murphy Daniel Pump rotor
US2544154A (en) * 1947-11-14 1951-03-06 Elmer N Hampton Tubular turbine
CN1193377A (zh) * 1995-07-10 1998-09-16 杰丹·D·哈曼 叶轮
CN104976040A (zh) * 2015-04-23 2015-10-14 李德生 漩涡涡轮发电装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5808A (en) * 1937-05-22 1939-07-11 Murphy Daniel Pump rotor
US2544154A (en) * 1947-11-14 1951-03-06 Elmer N Hampton Tubular turbine
CN1193377A (zh) * 1995-07-10 1998-09-16 杰丹·D·哈曼 叶轮
CN104976040A (zh) * 2015-04-23 2015-10-14 李德生 漩涡涡轮发电装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249836A5 (zh)
CN107355786A (zh) 工业燃气窑炉多级配风富氧伴烧专用燃烧器
CN107083998A (zh) 涡旋流体通道透平
CN103775208B (zh) 增湿热力循环系统
CN207454396U (zh) 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的进口回流结构
CN107084140A (zh) 涡旋流体通道压气机
CN107023320A (zh) 螺旋流体通道透平
CN104121716A (zh) 涡流管
CN203783972U (zh) 一种降低多级水泵出水扬程和功率的水泵
CN202597263U (zh) 一种大流量单轴等温型空压机蜗壳结构
CN107061355A (zh) 螺旋流体通道压气机
CN207247203U (zh) 工业燃气窑炉多级配风富氧伴烧专用燃烧器
CN202811121U (zh) 稀薄组分气体燃烧的装置
CN207815315U (zh) 一种平焰燃烧器
CN206973543U (zh) 工业锅炉用煤粉燃烧器
CN104405531B (zh) 气液速度型发动机
CN204853553U (zh) 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多级双燃料喷嘴
CN201096457Y (zh) 热能中心高温烟气混合室
CN204201949U (zh) 一种空气能油气灶具燃烧机
CN106854998A (zh) 一种利用进动原理的热功转换方法
CN209706118U (zh) 一种锅炉二次给风系统
CN202690257U (zh) 射流egr发动机
CN203224065U (zh) 涡流冷却装置
CN104047645B (zh) 进、补汽室渐缩蜗壳式前汽缸
CN209639005U (zh) 一种新型旋流燃气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