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2472B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2472B
CN107082472B CN201710387913.7A CN201710387913A CN107082472B CN 107082472 B CN107082472 B CN 107082472B CN 201710387913 A CN201710387913 A CN 201710387913A CN 107082472 B CN107082472 B CN 107082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oton
cavity
water generat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79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2472A (zh
Inventor
田宇
孙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 Wate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 Wa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 Wat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 Wa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879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2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2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2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2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2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60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 C25B9/65Means for supplying current; Electrode connections; Electric inter-cell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2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质子水发生器、一种应用该质子水发生器的盛水容器及一种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隔板,所述隔板容纳于所述腔体,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控板、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震动传感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震动传感器,使得只要晃动质子水发生器就可触发电极组件进行工作或停止工作,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子水发生器,一种应用该质子水发生器的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水占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水质影响体质,水质决定健康,饮用水水质关系着全家人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的问题,水作为人类身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存的重要资源,饮用水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质子水,日本称作“水素水”,也叫富氢水,顾名思义就是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活性氧,结合成水排除体外,帮助细胞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美白以及祛斑等。
目前的质子水发生器均是通过按钮开关控制质子水发生器的启停。然而设置按钮开关时,质子水发生器的壳体结构必须对应按钮开关的按钮设计孔洞供按钮通过,将质子水发生器放入水中时,水可能会从孔洞进入至质子水发生器的内部,导致容纳于质子水发生器内部的元器件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质子水发生器,旨在提供具有防水功能的质子水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质子水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隔板,所述隔板容纳于所述腔体,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控板、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震动传感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控板设有水检测电路,水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极组件是否触水。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中壳、及底盖,所述上盖、中壳及底盖共同形成所述腔体,所述中壳包括至少两层壳壁,所述至少两层壳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或所述阴极电极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和/或支架,所述隔膜和/或支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上盖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且/或,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容纳于所述阳极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隔板,所述隔板容纳于所述腔体,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控板、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震动传感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的启动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检测是否接收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
当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后,控制电极组件开始电解水。
优选地,当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之后,开始电解水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水检测电路输出的触水信号;
在接收到水检测电路的触水信号时,根据震动信号和触水信号开始电解水。
优选地,在接收到的震动传感器持续输出震动信号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且接收到触水信号时,根据震动信号和触水信号开始电解水。
优选地,在所述电极组件电解水至预定时间值时,或当偶数次接收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时,控制电极组件停止电解水。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震动传感器,使得只要晃动质子水发生器就可触发电极组件进行工作或停止工作,非常方便。
具体地,晃动质子水发生器时,震动传感器输出震动信号至电控板,可以理解地,电控板根据接收到的震动信号控制电极组件电解水以生成质子水,当再次晃动质子水发生器时,电极组件停止电解水以停止生成质子水。
进一步地,由于震动传感器设置于质子水发生器的壳体的第二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孔洞来安装按钮开关的技术方案,本案不需要于第二腔体的腔壁开设孔洞结构,从而可以防止水进入第二腔体内部而损坏内部元器件,使得质子水发生器具有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水杯的爆炸图;
图9为花瓶的爆炸图;
图10为水壶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质子水发生器 24 支架
10 壳体 25 吸水棉
11 上盖 26 第一密封胶圈
12 中壳 27 第二密封胶圈
13 底盖 28 螺母
14 隔板 29 垫片
15 腔体 30 电源组件
151 第一腔体 31 蓄电池
1510 阴极室 32 电控板
1511 阳极室 33 震动传感器
152 第二腔体 35 引线片
111 第一通孔 131 凸块
112 管口 1212 卡槽
121 壳壁 1213 锯齿形结构
1211 加强筋 40 螺钉
122 第二通孔 1214 安装柱
151a 第一腔体的底壁 200 水杯
20 电极组件 300 花瓶
21 阳极电极 400 水壶
211 第一导电柱 401 壶盖
22 阴极电极 402 壶体
221 第二导电柱
23 隔膜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10,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一种质子水发生器100,所述质子水发生器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腔体15;
隔板14,所述隔板14容纳于所述腔体15,将所述腔体15分隔成第一腔体151和第二腔体152;
电极组件20,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51内;
电源组件30,所述电源组件30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52内,所述电源组件30包括电控板32、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震动传感器33,所述电极组件20与所述电控板32电性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震动传感器33,使得只要晃动质子水发生器就可触发电极组件进行工作或停止工作,非常方便。
具体地,晃动质子水发生器时,震动传感器33输出震动信号至电控板,可以理解地,电控板具有电路控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震动信号控制电极组件进行电解,当再次晃动质子水发生器时,电极组件停止电解。
进一步地,由于震动传感器33设置于质子水发生器的壳体的第二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孔洞来安装按钮开关的技术方案,本案不需要于第二腔体的腔壁开设孔洞结构,从而可以防止水进入第二腔体内部而导致损坏内部元器件,使得质子水发生器具有防水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板32设有水检测电路,当所述电极组件20触水时,水检测电路控制所述电源组件30启动。
其中,壳体10设有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连通壳体10外部与第一腔体151内部,隔板14将腔体15隔开成第一腔体151和第二腔体152,保证第一腔体151中的水不能进入第二腔体152,该第一腔体151相当于质子水生成区,该第二腔体152相当于电路区,该第一通孔111相当于质子水生成区的进出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以将该质子水发生器应用于一普通水杯200为例:晃动质子水发生器100后,将质子水发生器100直接放入该水杯200中,或放入该水杯200中晃动水杯200,当水杯200中有水时,水会从第一通孔111进入至第一腔体151,当电极组件20接触到水时,水检测电路控制所述电源组件30启动,电极组件20进行电解,电解产生的质子水又会从第一通孔111流出进入水杯中,如此不断交互最终将普通水变成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质子水。
当然该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作为水杯200的底座,壳体10直接连接水杯的杯体,还可以直接粘在水杯底壁上。如此只需要晃动水杯也可以开启或停止质子水发生器100工作。
可以理解地,质子水发生器100,是一种单独设计出来的生成质子水的核心机,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生成质子水的容器、装置、设备中,如水杯200、花瓶300、水壶400、浴缸、鱼缸、饮水机、净水器、茶壶、自来水管道、淋浴头、水龙头、水机的管道、水箱等,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相当于发动机一样,需要动力的机器设备都可以安装上发动机提供动力。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发明构思又类似于热得快的发明,作为加热的核心部件,成本比专门的加热水壶低很多。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应用广泛,且具有互换性,可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设计看,可以根据应用的产品设计出一批具有互换性的标准的质子水发生器100,如此将简化设计工作量,缩短周期。从制造看,质子水发生器100的零、部件可分别同时加工,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使生产效率高,降低成本。从装配看,安装简单,有利于装配过程连续顺利地进行,提高装配生产效率。从使用看,方便维修,缩短修理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应用在水壶400中,参照图9图10,水壶400包括壶体402和盖合所述壶体402的壶盖401,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直接放入或粘在壶体402内的底壁,参照图10,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应用在花瓶300中,花瓶300底部设有容置槽,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直接放入或粘在容置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11、中壳12、及底盖13,所述中壳12设有所述腔体15,所述上盖11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通孔111。
其中,该上盖11、中壳12以及底盖13可一体成型,当然还可以将上盖11和/或底盖13与中壳12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上盖11设置成与中壳1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时,方便上盖11更换,可以理解地,上盖11设有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相当于质子水发生器100的进出水口,该第一通孔111的大小形状均可随意变换,也即上盖11的出入水口可以设计成不同图案形状,适用于水杯中,尤其是透明水杯,由于电解时有气体排出,从而透过水杯可以看到冒不同水泡,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参照图1和图6,图1和图6中质子水发生器100的上盖11不同使得水杯中形成水泡不同,图6上盖11凸设有两个管口112,该两管口112对应与两个第一通孔111连通进而与第一腔体151连通,带有该上盖11的质子水发生器100放入水杯中,使得杯中会像喷泉似得冒泡。其中,根据应用不同上盖11可以配备多种,如图1和图6中两种,图1中的上盖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为圆形孔和条形孔,该圆形孔沿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中间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圆弧形条形孔,形成图案状。图6中的上盖11凸设有两个管口112,其中,该两个管口112可设置为橡胶口采用标准橡胶管道的尺寸设置,比如接到净水器管道上,就根据净水器的管道标准设计,保证能接上。当然,净水器内部有水箱,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装入净水器的水箱内部,此时图3和图6中的两种上盖11均可以使用,当然上盖11的第一通孔111还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底盖1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于中壳12时,方便对第二腔体152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更换维修。
参照图2、图4、图5,底盖13与中壳12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底盖13凸设有凸块121,所述中壳12的壳壁设有卡槽1212,所述凸块121与所述卡槽卡合1212。
可以理解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分为不同系列,比如应用于冷水和热水中,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分为只应用于冷水系列,和冷热水均适用系列。从而其采用的结构设计也不同。针对冷水系列,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壳体10无需进行防热的结构设计,壳体10的厚度可从经济性问题考虑满足条件情况下厚度越薄制造成本越低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中壳12设置至少两层壳壁121,至少两壳壁121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冷热均可适用系列,通过设置成双壳体10或多壳体10结构,电源组件30的各电子元器件装在壳体10的内壁,内壁与外壁之间有间隙使得该质子水发生器100放入热水中时温度不易传导至内部,如此可防止第二腔体152内部温度过高烫坏电源组件30中的各电子元器件,保证了各电子元器件能长时间稳定工作。
其中,壳体10的外壁还可采用导热系数小的轻质保温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电极组件20包括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的形状通常可以为平板式的如饼状、环状、片状;立体式的如球状、柱状,棒状等。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极21和/或所述阴极电极22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使得电极的接触面积大,电解效果好,且电解水产生更多的细微气泡,使水更具活性。
进一步地,为了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和提高电解效率,阳极电极21上涂有钛、钌等氧化物涂层或者铂金属(白金)涂层;阴极电极22由不锈钢网制成,阴极电极22上面涂有镍涂层,具有催化加速电解反应,降低析氢过电位的特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解效果更佳,将所述阳极电极21和/或所述阴极电极22的厚度设置为1~10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设于所述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的隔膜23和/或支架24,所述隔膜23和/或支架24将所述第一腔体151分隔成阴极室1510和阳极室1511,所述阴极室15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壳体10外部连通。
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隔膜23将第一腔体151分隔成阴极室1510和阳极室1511:
在阳极室1511中,阳极电极21在直流电正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减少,并使水的pH值变小,显弱酸性。
阳极反应:(4OH-)-(4e-)=2H2O+O2↑,放出氧气。
在阴极室1510中,阳极室1511的H+(氢离子)透过隔膜23到达阴极室1510和原有的H+(氢离子),一起在直流电负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增加,并使水的pH值变大,显弱碱性。
阴极反应:2H++2e-=H2
阴极室1510生成的具有活性的弱碱性水和氢气通过第一通孔111流出,供用户饮用;阳极室1511的弱酸性水留在阳极室1511。如此使得酸碱水不能互动以实现酸碱水分离。
隔膜23通常采用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为聚丙烯纤维材质,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通过,水和气体渗透基本不能通过,也就是说只允许H+(氢离子)通过,而OH-(氢氧根离子)水和气体则不能通过,但随着生成的氧气逐渐增多阳极室1511内压力变大,会从隔膜23边缘处溢出,到达阴极室1510,从阴极电极22的溢出从第一通孔111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电解产生的弱碱性水能中和体内各种酸性代谢物,防止体质酸性化,消除多种疾病隐患;消除体内过多“自由基”对人体侵害,延缓组织器官衰老。渗透力与溶解力强,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进行“体内清洗”,迅速排除体内毒素,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球形、方形、甚至是多边形或异形形状。参照图2和图3,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形状为圆柱形列举一实施例:
阳极电极21、阴极电极22、隔膜23、以及支架24均为板式圆盘状,改阳极电极21、阴极电极22、隔膜23、以及支架24的面积大小与第一腔体15的面积相等,安装顺序:分别是阳极电极22、隔膜23、支架24、阴极电极22装入第一腔体15,由于面积相等,隔膜23将第一腔体15分隔成阴极室1510和阳极室1511,水流进阴极室1510经过阴极电极22的网孔再通过隔膜23进入阳极室1511,阳极室1511中阳极电极21与第一腔体15的底壁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经阳极电极21电解后从阳极电极21孔隙流出的弱酸性水。
可以理解地,理论上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距离越近越好,但必须不能接触发生短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电极21和所述阴极电极22邻近所述阳离子隔膜23设置。将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紧密的设置既可以减小水对阳离子隔膜23的冲击,又可以使得电压能设置的更低,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当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采用板式网状或板式多孔结构时,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的表面无法做很平整,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设置隔膜23,当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夹紧隔膜23时会导致隔膜23变形,扭曲。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在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设置支架24,用于将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隔开,避免隔膜23变形扭曲。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设有用于安装阴极电极22的安装槽。便于阴极电极22安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吸水棉25,所述吸水棉25容纳于所述阳极室1511,也即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151a与所述阳极电极21之间。如此可以使得阳极电极21在工作过程一直都可以接触到水,水不易很快流失。
具体的,参照图2,阳极室1511设有阶梯槽,吸水棉25安装于阶梯槽的搭肩处,吸水棉25与第一腔体的底壁151a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置阳极电极21电解后产生的酸性水。
在本实施例中,吸水棉25采用无毒环保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电极21凸设有第一导电柱211,所述阴极电极22凸设有的第二导电柱221,所述隔板14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22,所述阳极电极21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导电柱211容纳于一所述第二通孔122,所述第二导电柱221穿过所述让位孔容纳于另一所述第二通孔122。
为防止水进入第二腔体152,一般第二通孔122会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设置。
具体地,每一第二通孔122容纳有一第一密封胶圈26,第一导电柱211和第二导电柱221穿过第一密封胶圈26容纳于第二通孔122中。
可以理解地,电极组件20和电源组件30的连接的方式还可以直接采用导线进行连接。对应的,采用密封胶密封第二通孔122。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螺母28,所述的第一导电柱211和第二导电柱221的自由端穿过第二通孔122,且该自由端设有外螺纹,该螺母28与该自由端螺纹连接以固紧,防止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松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柱221的自由端还设有垫片29,垫片29设于螺母28和隔板1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第二密封胶圈27,第二密封胶圈27设于螺母28和隔板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的安装槽的槽壁还开设有安装孔,供第二导电柱221通过,起到定位固定第二导电柱221的作用,防止第二导电柱221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蓄电池31,所述蓄电池31电性连接于电控板3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电池31使得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独立供电。该蓄电池31可以为可充电电池,可以为可拆卸下来的充电电池,也可以将该质子水发生器100设有充电接口,直接给蓄电池31充电,或采用无线的方式为蓄电池31充电。
可以理解地,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连接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如此电源组件30还包括电源转换器,将外部电源电压转换成输出适合电极组件20的电压。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引线片35,引线片35设于螺母28与垫片29之间,该引线片35用于方便导线连接蓄电池31的正负极与电极组件20。
优选地,第二腔体152设有容纳蓄电池31的安装槽,还可以在安装槽内填充填充物使得蓄电池31安装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第二腔体152的腔壁沿周向设置有锯齿形结1213。如此加强了壳体10的强度。当然当电控板设置有指示灯时,该壳体10采用棱镜或玻璃材质时,锯齿形结构使得灯光灯光更加璀璨。
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5,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螺钉40,中壳12于第二腔体152的底壁凸设有至少两安装柱1214,电控板32设有至少两过孔,一所述安装柱1214穿过所述一过孔,所述安装柱1214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钉40旋入所述安装孔,以固紧电控板32,防止电控板松动。通常设置两个所述安装柱1214即可,两点确定一面。
进一步地,安装柱1214和螺钉40之间还设有垫片29。
在本实施例中,就材质来说,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为塑料、玻璃、水晶杯、陶瓷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盛水容器,该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该质子水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盛水容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盛水容器可以为水杯200、花瓶300、水壶400、浴缸、鱼缸、饮水机、净水器、茶壶、水箱等。
可以理解地,根据电极组件进行电解时,氧气脱离电极的快慢,氧气脱离的慢就会产生臭氧。可以理解地,臭氧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进一步可以理解地,氧气脱离的快慢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电流的大小、电极的大小、电极采用的材料、电极的装配、以及是否加隔膜。
当盛水容器为鱼缸时,电解产生的质子水有利于鱼的健康,通常将该盛水容器的核心机质子水发生器设置成能产生微量臭氧,对鱼水进行消毒,防止鱼得病。
当盛水容器为花瓶300时,质子水发生器产生的质子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成,通常将该盛水容器的核心机质子水发生器也设置成能产生微量臭氧,如此花瓶水就不易变质、发臭。当然可以根据应用不同进行特定设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启动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检测是否接收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
当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电控板控制电极组件开始电解水。
本技术方案通过晃动质子水发生器即可启动电极组件进行电解,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后,电控板控制电源组件启动,电极组件开始电解水前,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水检测电路输出的触水信号,当接收到水检测电路的触水信号,电控板根据震动信号和触水信号控制电源组件启动,电极组件开始电解水。
本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使得质子水发生器的使用更加安全,只有接触到水,电极组件才会工作,也更加节能。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的持续输出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以及在检测到水检测电路输出的触水信号时,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电源组件启动,电极组件开始电解水。
本技术方案,可以防止震动传感器33发生误操作。假如设置为首次晃动开启、再次晃动关闭的方式时,不设置预设晃动时间会影响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当电极组件电解水至预定时间值时,或当偶数次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时,电控板控制电极组件停止电解水。
本技术方案的电源组件30工作预定时间值,根据具体应用的场合,设定具体所需的工作时间。
其中,还可以将该电源组件30工作预设时间值设置为可调控的,如此应用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隔板,所述隔板容纳于所述腔体,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控板以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震动传感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控板还设有水检测电路,所述水检测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后,检测到所述电极组件触水时开启电解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中壳、及底盖,所述上盖、中壳及底盖共同形成所述腔体,所述中壳包括至少两层壳壁,所述至少两层壳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或所述阴极电极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和/或支架,所述隔膜和/或支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上盖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且/或,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容纳于所述阳极室。
5.一种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1-4任一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检测是否接收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
当接收到震动传感器的震动信号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水检测电路输出的触水信号;
在接收到水检测电路的触水信号时,根据震动信号和触水信号开始电解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的震动传感器持续输出震动信号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且接收到触水信号时,根据震动信号和触水信号开始电解水。
8.如权利要求7 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组件电解水至预定时间值时,或当偶数次接收到震动传感器发出的震动信号时,控制电极组件停止电解水。
CN201710387913.7A 2017-05-26 2017-05-26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082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7913.7A CN107082472B (zh) 2017-05-26 2017-05-26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7913.7A CN107082472B (zh) 2017-05-26 2017-05-26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2472A CN107082472A (zh) 2017-08-22
CN107082472B true CN107082472B (zh) 2020-11-03

Family

ID=5960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7913.7A Active CN107082472B (zh) 2017-05-26 2017-05-26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24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1856A (zh) * 2018-02-11 2018-07-06 深圳市量子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电解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5825U (zh) * 2015-11-23 2016-06-08 吉建刚 一种联动式智能水杯
CN106119890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深圳市赫拉铂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氢水杯及其氢水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5825U (zh) * 2015-11-23 2016-06-08 吉建刚 一种联动式智能水杯
CN106119890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深圳市赫拉铂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氢水杯及其氢水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2472A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6077B1 (ko) 수소수 제조용 수소 발생 유니트
CN106430453B (zh) 电解水杯
KR20160133617A (ko) 초음파 수소수 미스트 발생장치
JP2014205874A (ja) 電解装置
CN107082472B (zh)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CN210340432U (zh) 水管线内直接生成臭氧水消毒系统
CN103787465B (zh) 便携式电解水机及其电解水的方法
KR101280595B1 (ko) 산성이온수 제조장치
CN201809447U (zh) 一种从氰化贵液中电解金的柱状膜电解槽
CN107981666B (zh) 一种新型富氢水杯
KR101919571B1 (ko) 담수 또는 수돗물의 수소 농도를 강화하기 위한 전극 구조물, 이를 이용한 수소수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수소수 제조 장치
CN216073163U (zh) 电解水装置及净化设备
CN207091066U (zh)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CN207091067U (zh)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EA000134B1 (ru) Диафрагмен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электр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фильтрпрессного узла
JP2000202449A (ja) アルカリイオン整水器
CN212997521U (zh) 消毒液制造机
CN220283740U (zh) 电解水生成装置及具有其的水杯
CN203668076U (zh) 便携式电解水机
CN212050661U (zh) 一种可漂浮在水面的杀菌抑菌液生成仪
CN219183426U (zh) 一种快速制氢的饮水机制氢模块
KR101744425B1 (ko) 수소수 생성장치
CN210930710U (zh) 一种多功能电解水杯
CN218044641U (zh) 富氢水杯
KR100476645B1 (ko) 이온수용 정수기의 온수탱크 세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