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779A -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8779A
CN107078779A CN201480082833.5A CN201480082833A CN107078779A CN 107078779 A CN107078779 A CN 107078779A CN 201480082833 A CN201480082833 A CN 201480082833A CN 107078779 A CN107078779 A CN 107078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node
wave beam
communication
bea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8779B (zh
Inventor
蔡涛
卡里·莱佩
亨里克·伦奎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8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8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5Selecting relay station antenna mode, e.g. selecting omnidirectional -, directional beams, selecting polariz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35Control of relay amplifier g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04W40/06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able antenna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设备和通信节点。控制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和发送器(103);其中所述处理器(101)被配置以生成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地通信节点目的通信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103)被配置以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通信节点(300)包括处理器(301),收发器(303),接收天线元件(305)和发送天线元件(307);其中所述收发器(303)被配置以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地通信节点目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01)被配置以从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305)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的波束。此外,本发明也涉及对应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和包括这种设备的无线多跳通信系统。
此外,本发明也涉及对应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无线多跳通信系统中,第一和最后节点通过多跳通信系统的多个中间通信节点建立无线通信链路。所述通信路径中的第一节点可以表示为起始节点或源节点,并且通信路径中的最后节点可以表示为目的节点或终止节点。因此,通信路径包括源(起始)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终止)通信节点。
此外,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经常使用多个天线元件来产生定向天线增益。定向天线方向图通常被称为天线波束或多条天线波束,并且该方法在本领域中通常被称为波束形成。通常,发送器的天线波束用于瞄准期望的接收器,并且接收器的天线波束用于瞄准期望的发送器,以便提升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接收质量。
对于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无线多跳通信链路,吞吐量将受到通信路径中每个所涉及的节点形成天线波束的速度所影响。
因此,在包括这种多跳链路的网络中,由于用户移动性和空间和时间上的流量变化,需要多个通信节点的快速波束形成,以便获得最佳网络性能,例如链路吞吐量,网络容量,能量效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或解决常规解决方案的缺点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用于以低信令开销进行有效天线波束形成。
上述目的由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所解决。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的实现形式可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找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利用无线多跳通信系统的控制设备实现上述的目的及其他目的,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以
生成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本说明书和相应权利要求中的“或”应被理解为包含“和”和“或”的数学的OR,并且不应理解为XOR(异或)。
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被设计为使得嵌入在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内的波束控制信息将影响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和/或接收天线,并且改变发送天线和/或接收天线的波束方向。发送天线和/或接收天线包括用于波束形成的多个天线元件。波束控制信息可以是,例如,信号功率权重信息(预编码),或者可以是不同表示中的信号相位信息。通常,当不同的功率权重集合或不同的相位值施加到天线元件上时,得到的天线波束将指向不同的方向。在同一组内,通常对于不同的天线元件,功率权重或相位值取决于应用可以不同或相同。
还应当注意,合成波束控制信号S是发送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的单个信号。
通过根据本发明产生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并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许多优点得以提供。首先,信令开销可以保持在低水平。此外,也提供了在多跳通信中的有效波束形成,意味着例如,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低延迟和较少存储操作。特别地,使用当前的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快速波束形成成为了可能。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设备的第一可能实现形式中,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具有形式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利用该实现形式,仅需要生成一个信号并且将其传递到沿着多跳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而不需要为那些通信节点生成多个波束控制信号,因为必要的信息已包括在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中,例如通信节点标识和相关联的波束形成信息。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的控制设备的第二可能实现形式中,通信节点标识Ci,i=1,...,N,是正交码序列,其意味着不同的序列彼此正交。
通过使用表示通信节点标识的正交码序列,通信节点可以获得其自己的波束控制信息,并且忽略旨在用于通信路径中的其他通信节点的波束控制信息。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实现形式中的任一个的控制设备的第三可能实现形式中,波束形成信息Φi是通信节点i的天线元件的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
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用于控制通信节点的天线元件的天线波束方向。使用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来控制天线波束方向是简单的实现。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实现形式的控制设备的第四可能实现形式中,相移信息是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相移差或每个天线元件的相移。
通过使用相移信息而不是相位信息,可以减少这种信息的量,这意味着较低的开销。例如,对于n(n>2)个天线元件,仅需要一个基本相位信息和一个相移信息,其将少于天线元件的n个相位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设备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在根据该形式的控制设备的第五可能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控制设备本身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以
生成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发送到所述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利用该实现形式,以与控制天线波束方向类似的方式来控制通信节点的传输功率。在多跳通信路径中,不同的通信节点可能处于不同的无线电环境中,从而应使用不同的传输功率。通过控制功率,复合波束控制信号的传输功率可以适应于无线电环境。
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设备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在根据该形式的控制设备的第六可能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控制设备本身中,所述控制节点位于源通信节点中。
利用该实现形式,源通信节点将能够控制沿着多跳通信路径的其他通信节点,因此不需要独立的控制节点。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实现形式的控制设备的第七可能实现形式中,发送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路径的第一中间通信节点。
利用该实现形式,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将能够指向第二中间通信节点,并且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的接收天线将能够指向源通信节点。以这种方式,可以用一个单个信号S来控制或优化通信路径中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方向或接收天线方向,而不需要控制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向通信路径中所有通信节点发送天线方向信号,因此不需要从控制设备到例如中间通信节点或目的节点之一的相对高功率的信号传输。此外,不需要为了天线波束方向控制的目的,从控制节点向中间通信节点或目的节点之一传输有线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利用多跳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收发器,接收天线元件和发送天线元件;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以
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以
从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并且
根据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
应当理解,表述“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应该意味着与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和/或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相同,即可以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者可以控制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或者可以使用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和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
通过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波束控制信息,以及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复合波束控制信号来控制沿着多跳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和接收天线波束方向,减少了开销。此外,多个通信节点的低延迟和较少的存储操作也是可能的。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通信节点的第一可能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转发到所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通信节点。
利用该实现形式,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将能够指向第二中间通信节点,并且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的接收天线将能够指向源通信节点。以这种方式,可以用一个单个信号S来控制或优化通信路径中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方向或接收天线方向,而不需要控制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向通信路径中所有通信节点发送天线方向信号,因此不需要从控制设备到例如中间通信节点或目的节点之一的相对高功率的信号传输。此外,不需要为了天线波束方向控制的目的,从控制节点出到中间通信节点或目的节点之一传输有线信号。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通信节点本身中,复合波束控制信号具有形式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利用该实现形式,仅需要生成一个信号并且将其传递到沿着多跳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而不需要为那些通信节点生成多个波束控制信号,因为必要的信息已包括在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中,例如通信节点标识和相关联的波束形成信息。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实现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三可能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根据
获得通信节点(300)的波束形成信息Φi
该实现形式给出了在应用中容易实现的用于获得波束形成信息Φi的精确表达。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或第三实现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四可能实现形式中,波束形成信息Φi是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通过根据所述相移信息对所述接收天线元件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进行相移,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
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用于以简单的方式控制通信节点的天线元件的天线波束方向。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线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五可能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接收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从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相关联的发送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在所述发送天线元件上以所获得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
利用该实现形式以与控制天线波束方向类似的方式控制通信节点的传输功率。在多跳通信路径中,不同的通信节点可能处于不同的无线电环境中,从而应使用不同的传输功率。通过使用功率控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的传输功率可以适应于无线电环境。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六可能实现形式中,处理器是处理电路系统,并且其中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以
通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
第六种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点在于,由于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是通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的,所以不需要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参与,并且因此能够避免由处理器指令周期引入的延迟和通过存储器访问/读取引入的延迟。接收节点的反应延迟仅受硬件组件的物理属性约束,并且短得多。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线形式的通信节点的第七可能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以
根据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同时
在静态全向或宽波束形成状态下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
利用该实现形式,当不需要使用窄波束接收天线时,例如当发送天线的窄波束的增益足够高以具有足够的接收质量时,仅控制通信节点的发送天线波束方向。利用接收天线的宽的或全向的接收波束,能够避免窄发送天线波束和窄接收天线波束的校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一种无线多跳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该无线多跳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设备和至少一个通信节点,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控制设备的任一实现形式或所述控制设备本身,而该通信节点根据第二方面通信节点的任一实现形式或通信节点本身。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用于无线多跳通信系统的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并且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的第一可能实现形式中,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具有形式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所述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通信节点标识Ci,i=1,...,N,是正交码序列。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一或第二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三可能实现形式中,波束形成信息Φi是通信节点i的天线元件的相移信息。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三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四可能实现形式中,相移信息是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相移差或每个天线元件的相移。
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任何前述的实现形式,在根据该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方法本身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产生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和
将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发送到所述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在根据该形式的方法的第六可能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方法本身中,所述控制节点位于源通信节点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第六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七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路径的第一中间通信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通过用于无线多跳通信系统的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从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并且
根据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的第一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转发到所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通信节点。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二可能实现形式中或在所述方法本身中,复合波束控制信号具有形式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所述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三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方程
获得通信节点(300)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Φi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或第三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波束形成信息Φi是相移信息;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根据所述相移信息对所述接收天线元件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进行相移,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五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
从复合功率电平信号获得与通信节点相关联的发送功率电平;和
在所述发送天线元件上以所获得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六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处理器是处理电路系统,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形式的方法的第七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同时
在静态全向或宽波束形成状态下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方法的优点与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相应设备的权利要求的优点相同。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代码手段,当由处理装置运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处理手段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任何方法。此外,本发明也涉及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包括以下组中的一个或更多: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EEPROM(电EPROM)和硬盘驱动器。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进一步应用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阐明和解释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跳通信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跳通信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跳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通信节点中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不同类型的多个通信节点,或者简称“节点”。术语“通信节点”或“节点”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设备(例如,长期演进术语中的用户设备,UE)或网络节点,或者能够在无线或有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任何其他类型的通信设备。术语“网络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基站,节点B或eNode-B,接入点,中继节点,基站控制器,汇聚点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无线电网络和/或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口通信设备。
在多跳通信系统中,经由通信路径的一个或更多中间节点将信息/数据/有效载荷从源节点(或起始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或终止节点)。当所提到的中间节点以无线方式工作时,它们被称为多跳中间节点。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条件的改变,需要改变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节点的信息/数据/有效载荷的通信路径。那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在通信路径中添加新节点,或者移除一个节点。为了节能,通信路径中的节点的添加/移除可以例如以睡眠或唤醒节点的方式进行安排。即,当没有数据流量时将一个节点置于睡眠模式,并且当有数据流量通过该特定节点时将节点唤醒。由于某些节点,例如用户终端设备或移动基站的移动性,可能必须修改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连接。
节点连接的改变可以实现为节点的发送器天线的波束方向或接收器天线的波束方向的改变。例如,通常使用发送器天线的天线波束来瞄准预期的接收器,并且使用接收器天线的天线波束来瞄准预期的发射器以便提高接收质量。发送器和/或接收器的天线通常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并且通过向那些多个天线元件施加不同的信号来生成或控制天线波束。
在多跳网络的波束形成的传统实现中,从节点A到节点B的方向通常存储在节点A的存储器设备中。在需要的时候,例如被控制器需求时,节点A将取出方向信息,然后根据该方向信息控制它的天线波束朝向节点B。这种基于存储器-处理器的处理可能导致每个节点内的延迟,并且多跳网络的总延迟对于某些无线通信架构或应用来说可能变得不可容忍。
在云类型的无线通信架构中,大多数信令处理是在中央节点中完成的,即在云中。在信号处理之后,所得到的无线电信号被发送到接收目的节点。有时,中央节点的处理将取决于来自接收目的节点的反馈信息。这意味着对网络总延迟的更高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控制通信路径的多个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设备将向通信路径的多个节点发送/传送/传输包括天线波束控制信息的单个复合波束控制信号。波束控制信息可包括用于该多个节点的发送天线和/或接收天线元件的控制信息。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设备100的实施例。控制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01,其可通信地耦合到发射机103。处理器101被配置以生成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并且发送器103被配置以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该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
图1中示出了向至少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或传送复合波束控制信号的两种不同方式。可以借助于无线通信链路(由天线示出)或者借助于有线通信链路(由从发送器103出发的箭头示出)来发送复合控制信号。还可以使用到达该至少一个通信节点的无线和有线链路的组合。
通常,本控制设备100可以位于或集成在源通信节点中或位于多跳通信系统中的其他位置。在第一种情况下,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由源通信节点发送到通信路径的第一中间通信节点。在后一种情况下,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被发送到源通信节点,该源通信节点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转发/中继到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第一中间通信节点继而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转发到第二中间通信节点,以此类推,使得复合波束控制信号通过在多跳通信系统中传播而到达目的通信节点。
图2示出了用于多跳通信系统的相应方法。如本文所公开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产生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该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该方法还包括203,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的步骤。该方法可以,例如,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设备100执行。
控制设备100可以是集中式网络配置中的中央控制装置。然而,控制设备还可以是分布式网络配置的一部分,其中两个或更多控制设备负责网络的不同部分。本控制设备100具有用于控制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的波束形成的功能和能力。例如,控制设备可以是网络管理服务器,网络元件管理器,操作支持服务器或网络优化服务器。它还可以是网络管理系统,运营管理和维护(OAM)系统或网络控制元件的一部分。控制这些节点的天线方向的目的可以在于建立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信息宿)的无线多跳连接,以便发送有效载荷数据。
本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可以与有效载荷数据一起发送,以便减少信令开销。然而,信号S也能够作为系统中的单独的独立信号进行发送。
此外,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300的实施例。通信节点300包括处理器301和收发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和收发器303以可通信的方式彼此耦合。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节点300也包括耦合到收发器303的接收天线元件305和发送天线元件307。收发器303被配置以经由接收天线元件305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例如,从控制设备100或从通信路径的先前的通信节点处接收。此外,处理器301被配置以从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与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最后,处理器301被配置以根据获得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接收天线元件305的波束和/或发送天线元件307的波束。
在图3中也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如何由收发器303经由发送天线元件307发送到通信路径中的下一个节点。
图4示出了用于多跳通信系统的相应方法。该方法包括401,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的步骤。此外,该方法包括403,从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与通信节点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的步骤。最后,该方法包括,405,根据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控制接收天线元件的波束或发送天线元件的波束的步骤。该方法可以,例如在多跳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300中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可以描述为: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Ci是节点特定信息,使得节点i将仅能够接收其自己的波束形成信息Φi并且忽略旨在用于通信路径的其他节点的波束形成信息。因此,Ci可以是正交码序列,并且当节点i接收到复合波束形成信号时,其能够通过使用以下表达式来获得其自己的波束形成信息Φi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跳通信系统500。在图5中,最左边的设备是控制设备100,并且在多跳通信系统中存在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通信路径。在该特定示例中,控制设备100是源节点的一部分。控制设备100确定并生成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节点的波束形成信息。为了产生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节点的波束形成信息,控制装置100需要知道,例如通信节点的位置以及发送天线和/或接收天线的属性。控制设备100使用节点特定展频码Ci以扩展节点i的波束形成信息。通过在扩展通信路径的该多个节点的波束形成信息之后汇总波束形成信息,控制装置100生成复合波束形成信号S并将其发送到第一中间节点i=2,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100是源节点的一部分。在接收到复合波束形成信号S时,第一中间节点i=2利用其自身的展频码C2对复合信号S进行解扩,并取出用于其本身,即第一中间节点的波束形成信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节点300的标识Ci,i=1,...,N是正交码序列,即它们都彼此正交。
第一中间节点的处理器301(或专用波束形成电路系统)基于从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的波束形成信息,朝第二中间节点C3方向相应地调谐其发送天线波束。以类似的方式,第一中间节点能够将其接收天线波束朝先前的节点方向调谐,在这种情况下即为源节点。
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将被第一中间节点C2转发到第二中间节点C3,例如,连同将从源节点C1传送到目的节点CN的有效载荷数据一起被转发。下一个中间节点Ci在接收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时将执行如上所述的相同的解扩操作,并且调谐其天线波束方向,并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和有效载荷数据转发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以此类推。
因此,在接收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时,每个节点将取出其自己的波束形成信息并通过控制天线元件来相应地改变其天线波束方向,并且以接收-转发方式将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转发/发送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节点。如果必要,当发送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节点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可以被放大。
可以对取出其自己的波束形成信息,执行其自己的波束形成以及接收-放大-转发信号S的操作进行实现,以便仅涉及硬件电路系统,并且由此不需要涉及处理器,存储器和软件的数字处理。由于不必发生存储器访问和数字处理延迟,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的面向硬件的实现能够使总延迟最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01是专用处理电路系统,并且通过纯模拟信号处理而不是数字信号处理来获得天线波束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波束形成信息Φi是通信节点i的天线元件的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相移信息是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相移差或每个天线元的相移。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如下文表1的示例所示实现节点i的波束形成。在该示例中,节点i的发送天线具有四个天线元件,并且每个天线元件能够被分配八个可能的相位之一,例如,根据表1Φi={000;001;010;011}将把节点i的四个天线元件的相位指定为{0;π/8;π/4;3π/8}。
0 0 0 0
0 0 1 π/8
0 1 0 π/4
0 1 1 3π/8
1 0 0 π/2
1 0 1 5π/8
1 1 0 3π/4
1 1 1 7π/8
表1
然而,可以将波束形成信息(或配置)用发信号的方式通知为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相移差,而不是如上所述的每个天线元的相移。在天线元件布置是规则的且相移图案也是规则的时候,这就特别适用,这使得仅需要一个基本相位值和一个(或数量小的)相移值来控制这种规则化结构的天线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足以用信号通知天线阵列每个维度的一个值。例如,在二维天线阵列中,信号可以包括{π/8;3π/4}以指示在x维度中的相邻元件之间的相移应当是π/8,并且y维度中的相邻元件之间的差应该是3π/4。该实施例具有配置信号中的信息量独立于天线元件的数量的优点。
此外,如在CDMA或WCDMA系统中,可以利用具有正交码的常规展频和解扩操作来执行上述等式(1)和(2)的操作。通信路径中的每个节点300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正交码,以便在解扩后,节点i将仅取出预期用于其自身的波束形成信息,即Φi。另外,Φi用于调谐图6中所示的天线波束方向。
图6示出了通信路径中的中间节点(300)中的方法。节点i接收复合波束形成信号S,并且接收的复合波束形成信号S用扩频码Ci解扩,并且将获得节点i的波束形成信息(Φi)。如上所述,波束形成信息可以是节点i的发送天线的每个天线元件的相位信息。节点i发送天线的波束方向将被调谐以瞄准下一个中间节点Ci+1。此外,复合波束形成信号S将通过通信路径从节点Ci中继到节点Ci+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只有节点的发送天线由复合波束形成信号调节,并且节点的接收天线总是采用全向天线波束或宽天线波束,使得其总是能够从不同的方向接收信号。由于一个无线电链路的接收质量受到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两者的影响,所以如果发送天线增益足够高,则能够使用全向天线。这种安排的一个好处是具有较低的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不对准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于全向接收天线,仅需要优化发送天线波束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节点300的接收器天线切换到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其能在不接收任何传输时从多于一个方向,例如全向地进行接收。该接收模式能够用于初始地检测传输和在发生故障而必须找到新的通信路径的情况下。接收天线的配置具有较低的方向敏感度,对接收节点来说检测天线配置信号将会更简单。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于通信路径的不同节点i以不同的功率电平发送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如果控制设备在接收到从节点i发送的复合波束控制信号时预先知道节点i+1将具有较低的接收天线增益,则控制设备能够将中间节点i的发送功率值设置得更高,以使从节点i到节点i+1的传输成功。中间节点的发送功率值由控制设备100预先设置,其设置方式与通过使用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来控制波束方向的方式类似。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单个复合功率电平信号由控制设备100生成并且被发送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在一个示例中,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可以是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的一部分。在另一个示例中,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可以依赖于应用作为通信路径中的单独的信号发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两个节点300可以由控制节点区分,例如用它们的地理位置来区分,则两个节点300可以使用相同的码进行扩展和解扩。这允许了代码的地理重用,其减少了对非常大的代码空间的需求。施加在位置上的约束是,具有相同代码的节点不应位于相同的通信路径上。在通信路径不是很长的网络拓扑中,这个约束将通过在具有相同代码的节点之间具有特定地理距离来相对简单地确保。在例如树拓扑等可能的拓扑十分简单的网络中,规划代码分配以使在单个通信路径上不重复使用相同代码也是相对简单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用应用是在无线网络的回程中。它通常将用于高频频带,因为在高频频带上实现波束形成通常更有效,然而所公开的解决方案不限于任何特定的频带。随着无线电网络中的基站数量的增加,回程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昂贵。无线回程较实用,因为通常其部署起来比有线回程更便宜。利用本发明,还可能重新配置回程的拓扑,这在具有密集部署的基站的无线电网络中是有利的,其中基站可以依赖流量负载的变化而通电和断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任何方法可以在具有代码手段的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当由处理装置运行时,其引起处理装置执行该方法的步骤。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基本上任何存储器,诸如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PROM),闪存,EEPROM(电可擦除PROM),或硬盘驱动器。
然而,应当记住,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法可在硬件中,以用于减少延迟的专用处理电路系统的形式执行。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本控制设备和通信节点包括用于执行本解决方案的必要的通信能力,其形式为例如功能,装置,单元,元件等。其他的这种装置,单元,元件和功能的示例为:处理器,存储器,缓冲器,控制逻辑,编码器,解码器,速率匹配器,解速率匹配器,映射单元,乘法器,决策单元,选择单元,交换机,交织器,解交织器,调制器,解调器,输入,输出,天线,放大器,接收器单元,发送器单元,DSP,MSD,TCM编码器,TCM解码器,电源供应单元,馈电线,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等,其被一起适当布置以执行本解决方案。
特别地,本调度器,发送器,接收器和网络节点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微处理器或可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其他处理逻辑的一个或更多实例。表述“处理器”可因此表示处理电路系统,其包括多个处理电路,例如上述的任何,一些或全部。处理电路系统可进一步执行用于数据输入,输出和处理的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缓冲和设备控制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接口控制等等。
最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还涉及并包括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7)

1.用于无线多跳通信系统(500)的控制设备(100),所述控制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和发送器(103);其中所述处理器(101)被配置以
生成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103)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到所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100),其中,所述复合束控制信号S具有形式
<mrow> <mi>S</mi> <mo>=</mo> <msubsup>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subsup>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amp;Phi;</mi> <mi>i</mi> </msub> <mo>,</mo> </mrow>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所述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100),其中所述通信节点标识Ci,i=1,...,N是正交码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设备(100),其中,所述波束形成信息Φi是通信节点i的天线元件的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设备(100),其中,所述相移信息是相邻天线元件之间的相移差或每个天线元件的相移。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100),其中所述处理器(101)进一步被配置以
生成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发送器(103)进一步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发送到所述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7.用于多跳通信系统(500)的通信节点(300),所述通信节点(300)包括处理器(301),收发器(303),接收天线元件(305)和发送天线元件(307);其中所述收发器(303)被配置以
接收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01)被配置以
从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并且
根据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305)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的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收发器(303)进一步被配置以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转发到所述通信路径的下一个通信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具有形式
<mrow> <mi>S</mi> <mo>=</mo> <msubsup>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subsup>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amp;Phi;</mi> <mi>i</mi> </msub> <mo>,</mo> </mrow>
其中Φi是通信节点i=1,...,N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其中i=1是源通信节点的索引,i=N是所述目的通信节点的索引,并且Ci是与通信节点i相关联的通信节点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处理器(301)进一步被配置以
根据
<mrow> <mi>S</mi>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sup>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subsup>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amp;Phi;</mi> <mi>i</mi> </msub> <mo>)</mo> </mrow>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amp;Phi;</mi> <mi>i</mi> </msub> <mo>.</mo> </mrow>
获得通信节点(300)的所述波束形成信息Φi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波束形成信息Φi是相位信息或相移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301)进一步被配置以
通过根据所述相移信息对所述接收天线元件(305)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进行相移,来控制所述接收天线元件(305)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的波束。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收发器(303)进一步被配置以
接收复合功率电平信号,其中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指示所述多个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电平;其中所述处理器(301)进一步被配置以
从所述复合功率电平信号获得与所述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发送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303)进一步被配置以
在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上以所获得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节点(300),其中所述处理器(301)是处理电路,并且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以
通过模拟信号处理获得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
14.无线多跳通信系统(50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控制设备(100)和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300)。
15.用于无线多跳通信系统(5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201)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并且
将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发送(203)到所述通信路径的至少一个通信节点。
16.用于无线多跳通信系统(5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401)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其中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包括用于通信路径的多个通信节点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所述通信路径包括源通信节点,至少一个中间通信节点和目的通信节点;从所述复合波束控制信号S获得(403)与所述通信节点(300)相关联的天线波束控制信息;并且
根据所述天线波束控制信息来控制(405)所述接收天线元件(305)的波束或所述发送天线元件(307)的波束。
17.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82833.5A 2014-11-12 2014-11-12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Active CN107078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74334 WO2016074709A1 (en) 2014-11-12 2014-11-12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779A true CN107078779A (zh) 2017-08-18
CN107078779B CN107078779B (zh) 2020-12-25

Family

ID=5190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833.5A Active CN107078779B (zh) 2014-11-12 2014-11-12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7253B2 (zh)
EP (1) EP3219025B1 (zh)
CN (1) CN107078779B (zh)
WO (1) WO20160747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223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非线性补偿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348A (zh) * 2000-10-25 2002-05-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送天线方向性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030050099A1 (en) * 2001-08-21 2003-03-13 Hossein Izadpanah Networked and field addressa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20080076349A1 (en) * 2006-09-27 2008-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relay in amplify-forward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196608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和通信方法
US8712321B1 (en) * 2013-01-07 2014-04-29 Viasat, Inc. Satellite fleet deployment
US2014017754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6752B1 (en) 2003-12-31 2010-01-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and method
US7158814B2 (en) 2004-06-10 2007-01-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mart antennas establishing a backhaul network
US20070218910A1 (en) 2006-03-15 2007-09-20 Motorola, Inc. Dynamic beam steering of backhaul traffic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348A (zh) * 2000-10-25 2002-05-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送天线方向性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030050099A1 (en) * 2001-08-21 2003-03-13 Hossein Izadpanah Networked and field addressa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20080076349A1 (en) * 2006-09-27 2008-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relay in amplify-forward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196608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和通信方法
US2014017754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712321B1 (en) * 2013-01-07 2014-04-29 Viasat, Inc. Satellite fleet deploy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AL C GODARA: "APPLICATION OF ANTENNA ARRAYS TO MOBILE COMMUNICATIONS,PART II:BEAM-FORMING AND DIRECTION-OF-ARRIVAL CONSIDER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223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非线性补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50748A1 (en) 2017-08-31
US10097253B2 (en) 2018-10-09
EP3219025A1 (en) 2017-09-20
CN107078779B (zh) 2020-12-25
WO2016074709A1 (en) 2016-05-19
EP3219025B1 (en)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ieu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for multihop harvest-to-transmit WSNs with path-selection methods in presence of eavesdroppers and hardware noises
CN105323841B (zh) 一种d2d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Wahid et al. MRP: A localization-free multi-layered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4662817A (zh) 无线网络中基于终端的分组虚拟发送和接收
CN102264114B (zh) 一种ZigBee传感网树路由低开销优化方法
CN103477599B (zh) 用于具有波束成型的双向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66867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13878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sam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2022517479A (ja) マルチビーム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TW200742320A (en) Restricting time slots for mesh networks
Yao et al. Delay-aware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Energy balancing and optimization
CN104125631B (zh) 一种接收通道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和设备
Jaiswal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V2V communications over double-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Liu et al. Distributed relay selection for heterogeneous UAV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a many-to-many matching game without substitutability
CN103096413A (zh) 一种多接口多跳无线网络下分布式协作路由方法
EP357338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14181379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078779A (zh) 控制设备,通信节点及其方法
Bilal et al. Time‐Slotted Scheduling Schemes for Multi‐hop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in WPAN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
Mir et al. Adaptive neighbor-based topology control protocol for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Rizk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virtual multi‐input, multi‐output based on sensor sel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akesh et al. Energy efficient scheduling for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 wave WPANs
CN103220035A (zh) 一种协作通信传输方法
CN107547114A (zh) 点波束天线指向逐包调整的sdm/sdma通信方法
KR20150086647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와 그 빔포밍 경로 설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