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0939A -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0939A
CN107070939A CN201710293280.3A CN201710293280A CN107070939A CN 107070939 A CN107070939 A CN 107070939A CN 201710293280 A CN201710293280 A CN 201710293280A CN 107070939 A CN107070939 A CN 10707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age
data
saved
recor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32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0939B (zh
Inventor
徐茂兰
甄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xin Kan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xin Kan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xin Kan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xin Kan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32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0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0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0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09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将包含所述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将所述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能够对用户发布的或互联网上获取的数据进行存证保全,提高电子证据的可靠性,方便电子证据的保存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证据保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证据与法律上的传统证据类型在表现形式、保存方式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总结各方观点,电子证据的特性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电子证据具有技术性。电子证据的高科技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技术性使得电子证据具有收集迅速,易于保存,占用空间少,传送和运输方便,可以反复重现等优良特点,但同时它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而存在,它是电子技术的产物,离开了这些储存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证据就无法存在,也无法再现,提取证据也需要相应的电子设备和专业人员,更具复杂性。
(2)电子证据具有复合性。很多时候电子证据不仅体现为文本形式,还集合了影像、图片、声音、图画等多种形态,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其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传播,与传统证据的运作方式大不相同,因而在使用和认定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别。
(3)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电子证据实质上是一堆按编码规则处理成的“0”和“1”,这些编码数据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于媒体介质之上的,是无法直接观看的无形体,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显示为肉眼可见的有形内容。
(4)电子证据具有脆弱性,正是由于电子证据的技术性和其保存方式的特殊性,在其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极易遭受到外来的破坏,如遭到病毒、黑客的侵袭,监听、窃听、截取、篡改、删除等等,使其面目全非甚至消失。电子证据的脆弱性,导致了电子证据的审查、认定难度,也成为部分学者和立法机构将其作为间接证据的一大动因。
电子数据保全是一个新生行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滞后性,电子数据证据的特性导致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收到法律质疑。相对互联网在当下快速的发展,电子数据保全显得很落后,目前还没有合法的电子数据保全系统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针对当代电子证据的保全空白,不能方便快速的产生合法的电子证据的法律依据,当产生法律纠纷的情况出现,当事人需要对电子数据进行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而进行司法鉴定时代价极为昂贵,费时费力,等待时间漫长,造成案件的延误等多种问题。
因此,如何很好的保全互联网数据,使其成为可用的电子证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将包含所述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将所述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
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检验信息,包括:
对待保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待保全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具体包括:
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具体包括:
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
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以及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组合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证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数据存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
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证书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以及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其中,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相应的,
组合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证书获取模块接收到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系统,包括:客户端、存证服务器和鉴证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用于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给所述存证服务器;
所述存证服务器中包括上述的互联网数据保全实现装置;
所述鉴证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存证服务器发送的备案信息组合,以及
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保全电子证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针对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进行数据存证保全,通过生成保全校验信息进行验证的方式,保证电子数据使用时是原始未更改的电子数据,提高电子证据的可靠性,通过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一步提高保全的电子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为电子证据的获取提供便利,减少证据获取的时间,提高获取的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和可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存证数据保全过程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维权数据据保全过程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保全数据鉴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保全数据进行鉴证的具体实现流程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互联网数据保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互联网数据保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保全数据鉴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保全数据鉴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证据难以保存,保全证据比较困难,代价极为昂贵,费时费力,等待时间漫长等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实现方法,能够及时保全电子证据,提高保全证据的可用性和合法性,且实现方便、快捷、提高了电子证据保全的便利性和可用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证据难以保存获取,鉴别证据比较困难,需要获取真实有效的电子证据时,其司法鉴定的代价极为昂贵,费时费力,等待时间漫长等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全数据获取方法,能够快速获取保全的电子证据,得到真实可用的电子证据,减少鉴证过程的操作时间提高保全证据的可用性和合法性,使电子证据获取更方便、快捷、鉴证过程更便利。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
用户有待保全数据时,可以提供给存证服务器进行存证保全,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具有保全需求的电子数据上传到存证服务器进行存证保全,也可以对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些发布数据,比如可能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数据,进行截取后上传到存证服务器进行维权目的存证保全。
相应的,存证服务器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时,可以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者,也可以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步骤S102:生成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存证服务器获取到待保全数据后,生成能够唯一确认该保全数据完整性、合法性的保全校验信息,通过保全校验信息可以确认保全的电子数据为原始数据,当电子数据发生改变时,其对应的保全校验信息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通过保全校验信息可以确认电子数据是原始的电子数据。
生成保全校验信息时,可以对待保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待保全数据对应的哈希值。由于不同的数据计算出的哈希值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哈希值就可以确认是不是原来的电子数据。
步骤S103:根据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存证服务器将待保全数据和请求保全该数据的用户信息进行组合,得到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可选的,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可选的,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其中,从网络上截取电子数据可以直接线上截取上传,也可以线下手动方式实现,再进行上传。
步骤S104:将包含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存证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得到用户标识信息,以及为待保全数据赋予利于查找的存证编码,然后将生成的保全校验信息和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得到的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步骤S105:获取存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向存证服务器发送保全电子证书。存证服务器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结束流程。
可选的,当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时,返回备案失败通知,存证服务器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步骤S106:将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存证服务器接收到保全电子证书后,将接收到的保全电子证书和待保全数据、生成的存证电子证书一起进行存证保全,以便后续用户需要电子证据时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述电子数据保全方法可以对用户自己发布或存储的电子数据进行保全,即用户对电子数据进行存证。也可以对互联网上获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电子数据进行保全,即用户对维权电子数据进行保全。其各自的具体实现过程描述如下:
如图2所示为上述电子数据保全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针对用户对电子数据进行存证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用户提交需要存证的数据。
用户自己有需要存证的数据时,提交到存证服务器。存证服务器获取用户提交的存证数据,作为待保全数据。
比如,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的某些个人文件上传到存证服务器。
步骤S202:存证服务器获取提交存证数据的用户信息。
用户提交存证数据后,存证服务器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标识信息,比如:用户在数据库中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用户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等。
步骤S203:生成存证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该步骤通过逻辑运算的方式得到生成存证数据的哈希值,作为存证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用户提交单个文件时,直接对单个文件进行逻辑计算,得到哈希值。用户提交多个文件时可以对多个文件进行压缩组合,并针对压缩组合后的文件进行逻辑计算,得到哈希值。
步骤S204: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用户提交单个文件时,根据单个文件和用户信息生成包含用户信息和文件信息的信息组合,作为存证电子证书中的信息组合。
当用户提交多个文件时,可以对多个文件进行压缩组合,根据压缩组合后的文件和用户信息生成包含用户信息和文件信息的信息组合,作为存证电子证书中的信息组合。
这里的用户信息一般指提交存证数据的用户的信息。
步骤S205: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在数据库中的UUID。
用户在存证服务器中存储保全电子数据时,在存储电子数据的数据库中可以有与每个用户唯一对应的UUID,可以从用户信息中获取。
步骤S206:获取存证编码。
用户在存证服务器中存储保全电子数据时,在存储电子数据的数据库中可以对每份保全数据进行编码,便于查找。
上述步骤S203、步骤S204、步骤S205、步骤S206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S207:将哈希值、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UUID和存证编码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存证服务器获取到哈希值、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UUID和存证编码等信息后,将其组合成备案信息组合,一起发送给鉴证服务器进行备案处理。
步骤S208:鉴证服务器对哈希值进行备案。
若备案成功,执行步骤S209,若备案失败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207。
可选的,备案失败时,也可以通知用户备案失败并结束存证过程,用户如果需要继续存证,可以重新启动存证流程。
步骤S209:鉴证服务器生成并返回保全电子证书给存证服务器。
鉴证服务器对哈希值备案成功后生成保全电子证书,并将生成的电子证书发送给存证服务器。
步骤S210:存证服务器将存证数据、存证电子证书、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储。
步骤S211:存证完成。
如图3所示为上述电子数据保全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流程,针对用户对维权电子数据进行保全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用户从网络中截取图片。
用户浏览网络信息时,可以将自己想要保全的图片截取下来。
步骤S302:用户浏览网络时获取截屏文件。
用户浏览网络信息时,若想要保全网页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用截屏的方式获取截屏文件。
步骤S303:获取用户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用户访问网络时,可以获取访问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的有效证明,作为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上述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用户浏览网络信息时,当发现互联网上存在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侵犯的行为时,可以通过截取图片、截取屏幕显示内容、获取访问证据等方式将访问的内容截取下来作为维权的证据。
步骤S304:用户提交维权数据。
用户获取到可能用到的维权数据时,提交到存证服务器。存证服务器获取用户提交的维权数据,作为待保全数据。
比如,用户发现互联网上存在的可能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的行为时,可以将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取证并上传到存证服务器,作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维权诉讼的证据。
步骤S305:存证服务器获取提交维权数据的用户信息。
用户提交维权数据后,存证服务器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标识信息,比如:用户在数据库中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用户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等。
可选的,存证服务器除了获取提交用户的用户信息外,还可以获取截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并进行记录。同样的,截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信息,比如UUID,还可以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等。
步骤S306:生成维权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该步骤通过逻辑运算的方式得到生成维权数据的哈希值,作为维权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用户提交单个文件时,直接对单个文件进行逻辑计算,得到哈希值。用户提交多个文件时可以对多个文件进行压缩组合,并针对压缩组合后的文件进行逻辑计算,得到哈希值。
步骤S307: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用户提交单个文件时,根据单个文件和用户信息生成包含用户信息和文件信息的信息组合,作为存证电子证书中的信息组合。
当用户提交多个文件时,可以对多个文件进行压缩组合,根据压缩组合后的文件和用户信息生成包含用户信息和文件信息的信息组合,作为存证电子证书中的信息组合。
这里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提交存证数据的用户的信息,也可以包括截取用户的用户信息,或者两者都有。
步骤S308: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在数据库中的UUID。
用户在存证服务器中存储保全电子数据时,在存储电子数据的数据库中可以有与每个用户唯一对应的UUID,可以从用户信息中获取。
步骤S309:获取存证编码。
用户在存证服务器中存储保全电子数据时,在存储电子数据的数据库中可以对每份保全数据进行编码,便于查找。
上述步骤S306、步骤S307、步骤S308、步骤S309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S310:将哈希值、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UUID和存证编码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存证服务器获取到哈希值、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UUID和存证编码等信息后,将其组合成备案信息组合,一起发送给鉴证服务器进行备案处理。
步骤S311:鉴证服务器对哈希值进行备案。
若备案成功,执行步骤S312,若备案失败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310。
可选的,备案失败时,也可以通知用户备案失败并结束存证过程,用户如果需要继续存证,可以重新启动存证流程。
步骤S312:鉴证服务器生成并返回保全电子证书给存证服务器。
鉴证服务器对哈希值备案成功后生成保全电子证书,并将生成的电子证书发送给存证服务器。
步骤S313:存证服务器将存证数据、存证电子证书、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储。
步骤S314:存证完成。
本实施例一的上述方法中,可以对用户想要存证的数据以及用户可能用到的维权数据进行数据保全,以便于后续作为电子证据使用。当作为电子证据使用时,可以为用户提供鉴定报告,证明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对保全数据的鉴证过程在下面实施例二中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保全数据鉴证方法,针对用户保全的电子证据进行鉴证,为用户提供证据合法性证明,提高电子证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其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用户针对已保全数据的鉴证请求。
存证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的签署后的协议文件;或存证服务器接收用户的协议签署请求,向用户提供协议文件供用户签署,获取用户在线签署或线下签署后上传的签署后的协议文件。
该步骤中,当用户想要对已保全数据进行鉴证时,向存证服务器发送鉴证请求。用户可以直接将协议文件签署好之后,传送给存证服务器,即视为发送了鉴证请求;也可以用户预先向存证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获取请求,下载相关协议文件,并签署好之后,在传送给存证服务器,实现发送鉴证请求;或者用户预先向存证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获取请求,并在线签署协议文件,实现发送鉴证请求。
签署的协议文件可以包括委托函、代理协议、委托协议书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402:根据鉴证请求和鉴证请求所针对的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
存证服务器接收到鉴证请求后,首先确认接收到的协议文件是否为有效的协议文件。
当确认有效时,根据确认有效的协议文件和从数据库中获取的鉴证请求所针对的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
可选的,当确认无效时,可以提示用户,并允许用户重新发送签署好的协议文件。
步骤S403:将检材数据和已保全数据对应的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存证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获取已保全数据对应的保全电子证书、用户身份信息和存证编码,组成存证数据包;将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步骤S404:接收鉴证服务器根据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生成并返回的鉴定报告。
存证服务器将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后,鉴证服务器可以检验已保全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如未发生变化,则认为是可以的电子证据,生成鉴定报告;如果发生了变化,则不会生成鉴定报告。鉴证服务器成功生成鉴定报告后,将鉴定报告发送给存证服务器。
当成功生成鉴定报告时,存证服务器接收鉴证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检验已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且校验通过时生成并返回的鉴定报告。
可选的,当未成功生成鉴定报告时,鉴证服务器向存证服务器返回鉴证失败通知消息,存证服务器接收该鉴证失败通知消息。
步骤S405:将鉴定报告提供给用户。
存证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鉴定报告提供给用户,证明用户的保全数据的合法性,和作为电子证据的可用性。
上述方法可选的,存证服务器还可以接收鉴证服务器根据所述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鉴定报告失败时返回的鉴证失败通知,将鉴证失败通知提供用户。
上述保全数据鉴证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分别示意了用户端、存证服务器和鉴证服务器各自需要执行的操作,主要包括如下过程:
(1)用户短签署协议文件,对已保全数据请求鉴证。
该过程中,用户需要签署协议。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也可以通过线下方式进行签署。
比如,如图5所示的,下载委托函并签署委托函,线上获取代理协议并签署代理协议,下载委托协议书并签署委托协议书。
将签署好的委托函、代理协议、委托协议书发送给存证服务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或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实现。
(2)生成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并请求鉴定报告。
该过程通过存证服务器实现,鉴证服务器获取到有效地委托函,代理协议、委托协议书,并获取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鉴证服务器生成包括存证电子证书、用户身份信息(比如用户实名信息)、存证编码的存证数据包,存证数据包也可以线下操作生成并上传给存证服务器。
存证服务器将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请求鉴定报告。
(3)鉴定报告的生成和发送。
该步骤由鉴证服务器完成,鉴证服务器会验证检材数据中包括的已保全数据的原始性,以及验证存证数据包中包括的存证电子证书、用户身份信息、存证编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当已保全数据为原始数据未作修改时,证明该数据可用,是有效的电子证据,则生产鉴定报告,否则不生成鉴定报告。
当生成鉴定报告后,返回给存证服务器,当生成鉴定报告失败时,发送鉴定报告生成失败通知消息给存证服务器。
鉴证服务器验证数据原始性时,可以通过保全检验信息进行校验,比如通过已保全数据的哈希值进行校验。
(4)存证服务器接收鉴定报告或鉴定报告生成失败通知消息,并提供给用户。
存证服务器接收到鉴证服务器发送的鉴定报告时,进行记录后台更新,并发送鉴定报告生成成功通知消息给用户,并线下生成鉴定报告,提供给用户,比如可以邮寄纸件,也可以提供电子版扫描件。
存证服务器接收到鉴证服务器发送的鉴定报告生成失败通知消息,转发给用户,并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可以由客服人员与用户进行沟通。
(5)用户接收鉴定报告或鉴定报告生成失败通知消息,并进行后续处理。
该步骤,用户可以使用客户端实现操作,用户接收到存证服务器发送的鉴定报告生成成功通知消息时,等待接收鉴定报告;用户接收到存证服务器发送的鉴定报告生成失败通知消息,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可以重新申请鉴证,也可以和客服沟通进行处理。
在实际用用中,上述鉴证的过程,实际上是用户根据系统中已有的存证电子证书,向司法鉴定中心发起请求,恳请对方对自己的保全文件生成一份更加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鉴定报告。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互联网电子数据保全系统,其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客户端601、存证服务器602和鉴证服务器603。
客户端601,用于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给存证服务器602。
存证服务器602中包括互联网数据保全实现装置,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生成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根据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将包含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603;获取鉴证服务器603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将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鉴证服务器603,用于接收存证服务器602发送的备案信息组合,以及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保全电子证书。
互联网电子数据保全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数据获取模块701、第一生成模块702、第二生成模块703、组合发送模块704、证书获取模块705和数据存证模块706。
数据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702,用于生成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703,用于根据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组合发送模块704,用于将包含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证书获取模块705,用于获取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数据存证模块706,用于将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优选的,上述数据获取模块701,具体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优选的,上述第二生成模块703,具体用于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优选的,上述证书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以及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其中,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相应的,
组合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证书获取模块接收到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保全数据鉴证系统,其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客户端801、存证服务器802、鉴证服务器803。
客户端801,用于发送针对已保全数据的鉴证请求给存证服务器802,以及接收存证服务器802提供的鉴定报告。
存证服务器802包括保全数据鉴证装置,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已保全数据的鉴证请求;根据鉴证请求和鉴证请求所针对的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将检材数据和已保全数据对应的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803;接收鉴证服务器803根据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生成并返回的鉴定报告;将鉴定报告提供给用户。
鉴证服务器803,用于接收鉴证服务器802发送的检材数据和已保全数据对应的存证数据包,根据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生成鉴定报告后返回给存证服务器80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保全数据鉴证装置,其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请求接收模块901、检材生成模块902、数据发送模块903、报告接收模块904和报告提供模块905。
请求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已保全数据的鉴证请求。
检材生成模块902,用于根据鉴证请求和鉴证请求所针对的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903,用于将检材数据和已保全数据对应的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报告接收模块904,用于接收鉴证服务器根据所述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生成并返回的鉴定报告。
报告提供模块905,用于将鉴定报告提供给用户。
优选的,上述请求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签署后的协议文件;或接收用户的协议签署请求,向用户提供协议文件供用户签署,获取用户在线签署或线下签署后上传的签署后的协议文件。
优选的,上述检材生成模块902,具体用于确认接收到的协议文件是否为有效的协议文件,当确认有效时,根据确认有效的协议文件和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所述鉴证请求所针对的已保全数据,生成检材数据;相应的,
数据发送模块903,具体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已保全数据对应的保全电子证书、用户身份信息和存证编码,组成存证数据包;将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优选的,上述报告接收模块904,还用于接收鉴证服务器根据检材数据和存证数据包成功鉴定报告失败时返回的鉴证失败通知;相应的,
报告提供模块905,具体用于将鉴证失败通知提供用户。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和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系统和装置,针对电子数据进行保全,针对保全的电子数据作为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进行鉴定,出证,更方便的为普通用户提供电子数据保全,当用户的合法知识产权,或者法律纠纷中涉及到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出具证据的合法性鉴定证明。
通过使用该保全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保全,用户在遭遇侵权,产生法律纠纷的时候,可以对保全的数据快速的进行司法鉴定。无需漫长等待,用户只需简单的手续和线上申请,就可以得到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证书,避免了用户单独的为电子证据进行昂贵的线下电子司法鉴定。从而给用户,法院,当事人等提供便利。
比如,本系统的存证服务器可以用于帮助知识产权主体实现其知识产权的在线保护、维护功能!在这里知识产权主体包括个人,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等集体。存证服务器链接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的鉴证服务器,代理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版证书;链接司法鉴定中心和知识产权主体发起司法鉴定报告的线上填报业务。
对于知识产权主体的某个具有知识产权的电子数据,本系统将通过在线存证操作对其进行登记、保护并同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版证书;对于互联网上某些侵害知识产权主体权益行为,本系统将通过在线取证操作记录下侵权行为,并同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版证书保证侵权行为的事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已经存在的电子版证书的电子数据和侵权记录,本系统将通过在线鉴证操作,代理知识产权主体向司法鉴定中心发起司法鉴定报告请求。为用户的知识产权和维权过程提供更加权威的二次保护!
本系统是一种新的数据保全流程,用户将数据存储到存证服务器中,知识产权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存证,维权,鉴证功能,提供用户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服务。本系统开创了电子证据保全的新时代,主要优点有以下几方面: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存证,维权,鉴证;存证功能给用户,将用户的电子数据存储到存证服务器,并将该数据的信息在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备案,通过备案信息,可以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实现了用户数据的防篡改;用户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司法鉴定,相比纯线下的司法鉴定操作更为简单快速。
本发明的上述系统和方法为个人或企业提供电子数据的日常保全,保证数据的合法性,保证个人或企业使用电子证据作为证据时的法律效应,并提供用户进行鉴证操作,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电子证据司法鉴定证书,可以在用户发现侵权行为时提供用户取证维权操作。
该方法将用户的电子数据保全到专门的存证服务器,而不是独立在用户或者企业的个体系统内存储;进行电子数据的保全,电子数据独立存在于存证服务器中,数据文件校验信息等备案到司法鉴定中心;产生法律纠纷时更为便捷的电子司法鉴定报告的申请,更快的出证时间,更小的出证代价。
除非另外具体陈述,术语比如处理、计算、运算、确定、显示等等可以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或者计算系统、或类似设备的动作和/或过程,所述动作和/或过程将表示为处理系统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内的物理(如电子)量的数据操作和转换成为类似地表示为处理系统的存储器、寄存器或者其他此类信息存储、发射或者显示设备内的物理量的其他数据。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连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以通信方式耦合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Claims (10)

1.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将包含所述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将所述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
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检验信息,包括:
对待保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待保全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具体包括:
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具体包括:
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
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以及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6.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待保全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待保全数据的保全校验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保全数据和用户信息生成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组合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和存证编码的备案信息组合发送给鉴证服务器;
证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鉴证服务器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
数据存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保全数据、存证电子证书和保全电子证书进行存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提交的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或
获取用户提交的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包括下列文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网络中截取的图片、浏览网络信息的截屏文件、访问网络的证明文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当待保全数据为自己发布或存储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当待保全数据为从网络上截取的其他用户发布的至少一个待保全文件时,生成包括截取用户信息,提交用户信息和待保全文件信息的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证书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鉴证服务器备案成功后返回的保全电子证书;以及接收鉴证服务器备案失败后返回的备案失败通知;其中,鉴证服务器接收到备案信息组合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备案规则,验证备案信息组合中包括的保全校验信息、存证电子证书信息组合、用户标识信息的匹配性和合法性,当验证通过时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相应的,
组合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证书获取模块接收到的备案失败通知,结束备案流程或重新向鉴证服务器发送备案信息组合。
10.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存证服务器和鉴证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用于提交的待保全数据给所述存证服务器;
所述存证服务器中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互联网数据保全实现装置;
所述鉴证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存证服务器发送的备案信息组合,以及
根据备案信息组合对保全校验信息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生成并返回保全电子证书。
CN201710293280.3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0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3280.3A CN107070939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3280.3A CN107070939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0939A true CN107070939A (zh) 2017-08-18
CN107070939B CN107070939B (zh) 2020-02-11

Family

ID=5960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32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0939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093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0173A (zh) * 2017-10-20 2018-03-06 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管理系统、相关身份信息创建方法和请求校验方法
CN107809423A (zh) * 2017-10-20 2018-03-16 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证据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629202A (zh) * 2018-05-09 2018-10-09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3789A (zh) * 2018-06-15 2018-12-18 北京文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确权证书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02437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页自动取证方法及系统
CN110210252A (zh) * 2019-04-28 2019-09-06 深圳法大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的主动保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752930A (zh) * 2017-12-19 2020-02-04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保全装置
CN112598501A (zh) * 2020-12-23 2021-04-02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电子证据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374A (zh) * 2011-06-22 2011-10-19 熊志海 一种基于电子证据在线保全的第三方认证保全系统及方法
CN102339370A (zh) * 2011-09-14 2012-02-01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文档的保全方法、保全系统和验证系统
CN102724044A (zh) * 2012-07-04 2012-10-10 东方金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验证保全方法
CN105610848A (zh) * 2016-01-08 2016-05-25 北京工业大学 具备源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的集中式数据保全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374A (zh) * 2011-06-22 2011-10-19 熊志海 一种基于电子证据在线保全的第三方认证保全系统及方法
CN102339370A (zh) * 2011-09-14 2012-02-01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文档的保全方法、保全系统和验证系统
CN102724044A (zh) * 2012-07-04 2012-10-10 东方金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验证保全方法
CN105610848A (zh) * 2016-01-08 2016-05-25 北京工业大学 具备源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的集中式数据保全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0173A (zh) * 2017-10-20 2018-03-06 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管理系统、相关身份信息创建方法和请求校验方法
CN107809423A (zh) * 2017-10-20 2018-03-16 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证据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752930A (zh) * 2017-12-19 2020-02-04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保全装置
CN108629202A (zh) * 2018-05-09 2018-10-09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3789A (zh) * 2018-06-15 2018-12-18 北京文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确权证书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33789B (zh) * 2018-06-15 2021-01-01 北京文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确权证书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02437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页自动取证方法及系统
CN110210252A (zh) * 2019-04-28 2019-09-06 深圳法大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的主动保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210252B (zh) * 2019-04-28 2022-08-26 深圳法大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的主动保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598501A (zh) * 2020-12-23 2021-04-02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电子证据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2598501B (zh) * 2020-12-23 2023-05-23 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电子证据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0939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0939A (zh) 一种互联网数据保全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859348B (zh) 一种基于用户识别模块及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KR101133829B1 (ko) 인증서 레지스트리, 인증서 레지스트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900471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系统及方法
US7069440B2 (en)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a single sign-on certificate from a foreign PKI system using an existing strong authentication PKI system
US702818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age of a role certificate in encryption and as a seal, digital stamp, and signature
US72492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uring an original
US838127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rengthening web credentials
WO2002017539A2 (en)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rotocol for affixing electronic signatures and authenticating documents
US200702041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upon temporary keys
JPH11338780A (ja) 電子文書を認定し安全に保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79664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n e-mail message recipient to authenticate the message
JP2002024177A (ja) 電子公証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公証方法
US200300700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JP2007533182A (ja) 署名付きファイルに証明書をリンク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618341A (zh) 一种数字签名认证方法、系统、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714370B (zh) 一种基于http协议端云安全通信的实现方法
CN111770057A (zh) 身份验证系统及身份验证方法
CN106953877A (zh) 一种保全数据鉴证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60173458A9 (en) Method of Encrypting and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Using a Network
CN115760082A (zh) 数字化支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JP6533542B2 (ja) 秘密鍵複製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秘密鍵複製方法
CN115473703A (zh) 认证的基于身份的密文等值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lzomai et al. Display security for online transactions: SMS-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US201001801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ecurity in network-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